管理学
管理 豆瓣
作者: 彼得·德鲁克(Drucker.P.F.)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 9
本书围绕经营绩效、服务机构的绩效、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所成就的员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技能与组织管理、高层管理者的任务与组织、战略与结构等,系统探讨和揭示了企业使命、企业责任、员工责任、员工资产、知识工作者、目标管理、管理分权、组织设计、规模、多国公司、成长和创新新型组织等方面的问题。 中层经理人的行动和决策对企业的绩效和发展方向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 经理人的工作必须包括:设定目标、组织安排、激励与沟通、绩效评估、发展人才(包括自己)。 组织的目的是使一群平凡人做出不平凡的事业,所以组织必须着眼于人的长处。 要使知识工作与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与创新力提升,惟一的策略是结构变革。
管理 豆瓣
作者: 彼得·德鲁克(Drucker.P.F.) 译者: 王永贵 2009 - 9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责任篇)(珍藏版)》围绕经营绩效、服务机构的绩效、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所成就的员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技能与组织管理、高层管理者的任务与组织、战略与结构等,系统探讨和揭示了企业使命、企业责任、员工责任、员工资产、知识工作者、目标管理、管理分权、组织设计、规模、多国公司、成长和创新型组织等方面的问题。
对高层管理者的使命和任务做了宏观的思考和由外而内的洞察,并进行了系统归纳整理。
探讨高层管理的功能、结构与任务,以及高层管理真正应该做的工作。
组织规模的大小无所谓对错,只要规模适当。
多角化经营的四种工具和五项原则。
海报: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 豆瓣
作者: 彼得·德鲁克 译者: 王永贵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 - 9
《管理:使命、责任、实务(使命篇)(珍藏版)》围绕经营绩效、服务机构的绩效、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有所成就的员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管理者的工作、管理技能与组织管理、高层管理者的任务与组织、战略与结构等,系统探讨和揭示了企业使命、企业责任、员工责任、员工资产、知识工作者、目标管理、管理分权、组织设计、规模、多国公司、成长和创新型组织等方面的问题。
20世纪管理最重要、独特的贡献就是将体力工作的生产力提高了50倍之多;21世纪管理所能做的贡献是提升知识工作和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因此,管理是一项崇高的使命。
管理需要设立营销、创新、人力资源、资本资源、物质资源、生产力、社会责任及利润八个方面的目标。八个目标之间应该达到三种平衡。
管理重心是使工作有生产力,并使员工有成就感。
管理需要以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为支柱。
海报:
2019年5月21日 已读
在复杂、变动的社会环境中,针对组织管理,厘清一些原则——这些原则在多年来均适用——是很难的事。作者把这事做得炉火纯青,对于责任、使命等问题论述得深入浅出。有人说例子中的西尓斯已经破产,这却不是德鲁克的错,而是该公司或者读者忽略了现时社会环境的变化,生搬硬套,落入窠臼导致了失败。
德鲁克 社会科学 管理学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 豆瓣
The Essential Drucker
作者: 彼得·德鲁克 译者: 李维安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 6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的主要内容是:管理最初只建立在为数不多的几条基本原则之上:管理是关于人类的管理,其任务就是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协调配合,扬长避短,实现最大的集体效益。管理者所做的工作内容都是完全一样的,但他们的工作方式却是千差万别。每个企业都要有责任坚定不移地树立一个共同的目标和统一的价值观。管理必须随需要与机会的变化而变化,以此促使企业及其成员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个企业内部都拥有具备不同技术与知识、从事不同工作的员工。无论是产品的数量还是净收益或净损失本身,都不足以衡量管理与企业的工作业绩。对所有企业来讲,结果只存在于企业外部,在企业内部,只有成本。一个管理者只有能够理解这些原则,才能成为一个不断获取成功、成绩斐然的管理者。
2019年4月24日 已读
看完才发觉以前看过的所有管理学书籍都是渣。

PS.个人篇适合个人管理,如果年轻一点时看到了该多好…
管理学
领导梯队 豆瓣
The Leadership Pipeline: How to Build the Leadership Powered Company
8.3 (7 个评分) 作者: 拉姆•查兰 (Ram Charan) / 斯蒂芬•德罗特 (Stephen Drotter) 译者: 徐中 / 林嵩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 7
能力与岗位的匹配,特别是各层级管理者的能力与岗位的匹配,是一个从未解决的老问题。员工的不能胜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被提升”,责任更多在于人力部门,虽然员工本人未能主动寻求改进也是原因之一。本书通过对六个典型的管理层级最经常出现的问题,从领导技能、时间管理、工作理念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建议。这些意见是有理也是有效的,本书倡导的“领导梯队模型”在100多家跨国企业的实践,也已经表明了这一点。
“领导梯队模型”将从员工成长为首席执行官的管理历程划分为六个领导力发展阶段,每一阶段都要掌握特定的领导技能、时间管理能力和工作理念。第一阶段:从管理自己到管理他人,重点是从自己做事转变为带队伍做事的工作理念的转变;第二阶段:从管理他人到管理经理人员,关键技能是教练选拔人才担任一线经理;第三阶段:从管理经理人员到管理职能部门,需要学会新的沟通技巧以跨越两个层次与员工进行沟通;第四阶段:从管理职能部门到事业部总经理,重点是转变思考方式从盈利和长远发展的角度评估计划和方案;第五阶段:从事业部总经理到集团高管, 必须擅长评估资金调拨和人员配置的战略规划;第六阶段:从集团高管到首席执行官,必须具备重视外部关系的视角。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评估、诊断和改进的一整套工具。
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 豆瓣
作者: [美] 詹姆斯·P.盖拉特(Jame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 1
21世纪非营利组织管理,ISBN:9787300049809,作者:(美)詹姆斯·P.盖拉特(James P.Gelatt)著;邓国胜等译
2018年10月24日 已读
有三个值得借鉴:计划的六个层次、领导力的属性、一个机构(是否需要变革、是否已与时代脱节)的自我诊断工具。
管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