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k
Paranoid Android 豆瓣
9.2 (19 个评分) Radiohea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0年9月25日 出版发行: EMI Int'l
The first single from their 1997 & third album, 'OK Computer'. Pt.2 is backed with 'A Reminder' & 'Melatonin'. Paper sleeve.
Coming Up 豆瓣
9.2 (145 个评分) Sued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6年9月2日 出版发行: Nude
时代总需要一些东西好让自己铭记.Coming Up正是这样一张专辑.所有人都看到Suede的成功和一炮而红,所有人都看到Dog Man Star的深邃和内涵,所有人都知道下一张专辑他们会有多么大的压力.人员变动之后Suede献上不同以往的流行化的专辑.不得不说这一张专辑是自信的,就旋律来说大气了不少.美妙的吉他曲是这盘专辑的亮点.每一首歌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值得一提的是这盘专辑半数以上的曲目都被用来作单曲,由此可见专辑的质量以及Suede的进步.
The Idiot 豆瓣
9.2 (45 个评分) Iggy Pop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Virgin Records
James Newell Osterberg Jr., better known as Iggy Pop, is an American singer, songwriter, musician, and record producer. Designated the "Godfather of Punk", he was the vocalist and lyricist of influential proto-punk band the Stooges, who were formed in 1967 and have disbanded and reunited multiple times since.
超能少年 第二季 (2010) 豆瓣
Misfits Season 2 所属 电视剧集: 超能少年
8.1 (52 个评分) 导演: 汤姆·格林 / 汤姆·哈伯 演员: 罗伯特·席安 / 劳伦·索恰
一场奇怪的风暴,使五个正在做社区服务的不良少年拥有了超能力。凯莉(劳伦·索恰 Lauren Socha饰)会读心术,西蒙(尤恩·雷昂 Iwan Rheon 饰)可以隐形,科蒂斯(内森·斯图尔特-贾瑞特 Nathan Stewart-Jarrett 饰)能让时光倒流,艾丽莎(安东尼娅·托马斯 Antonia Thomas 饰)能唤起别人的欲望,而一直以为自己没有得到超能力的雷森(罗伯特·席安 Robert Sheehan 饰),在一次意外死亡后才发现自己拥有永生的能力。
第一季中五人杀死了第一任缓刑监督官,第二季中他们意外得知第二任缓刑监督官也死在西蒙手下,于是五人合力将尸体抛进湖中。这一切被一个戴着面具的神秘人看在眼中,他究竟是何方神圣?这五个超能少年并没有运用超能力去改变世界,反而遇上更多奇怪的人和事,除了他们五个,还有人拥有超能力,别人的超能力使他们陷入了困境……
2020年7月29日 看过
虽然拍的是青少年,但情节也不必降到幼齿的水平,梗很无聊,人更甚
2010 uk 电视剧 英国
超能少年 第一季 (2009) 豆瓣
Misfits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超能少年
8.4 (73 个评分) 导演: Howard Overman 演员: 内森·斯图尔特-贾瑞特 / 劳伦·索恰
本剧曾荣获英国影视艺术学院颁发的2010电视BAFTA电视奖。
五个少年犯在做社区服务的时候,突然下起了超大的冰雹,就在他们冲回社区服务中心的时候,五人和他们的缓刑执行官被闪电击中了。随后,五人发现他们身上出现了奇怪的变化,强硬的凯莉(劳伦·索恰 Lauren Socha 饰)可以听到别人的想法;蒙羞的运动员科提斯(内森·斯图尔特-贾瑞特 Nathan Stewart-Jarrett 饰)发现自己在后悔的时候可以回转时间;派对女孩艾丽莎(安东尼娅·托马斯 Antonia Thomas 饰),任何摸到她的人都会陷入强烈的性需求;羞涩的西蒙(伊万·瑞恩 Iwan Rheon 饰)可以隐身;而自以为是的内森(罗伯特·席安 Robert Sheehan 饰)却失望的发现自己仿佛没有能力。他们感到惊喜,更多的还是疑惑和苦恼,而上天赐予他们这些超能力的意义是什么呢?是惩治作恶的坏人?还是改变病态的社会?
豆瓣
9.5 (77 个评分) King Crimson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G. Records
by Bruce Eder
King Crimson falls apart once more, seemingly for the last time, as David Cross walks away during the making of this album. It became Robert Fripp's last thoughts on this version of the band, a bit noiser overall but with some surprising sounds featured, mostly out of the group's past -- Mel Collins' and Ian McDonald's saxes, Marc Charig's cornet, and Robin Miller's oboe, thus providing a glimpse of what the 1972-era King Crimson might've sounded like handling the later group's repertory (which nearly happened). Indeed, Charig's cornet gets just about the best showcase it ever had on a King Crimson album, and the truth is that few intact groups could have gotten an album as good as Red together. The fact that it was put together by a band in its death throes makes it all the more impressive an achievement. Indeed, Red does improve in some respects on certain aspects of the previous album -- including "Starless," a cousin to the prior album's title track -- and only the lower quality of the vocal compositions keeps this from being as strongly recommended as its two predecessors. Red was reissued on CD in the summer of 2000 in a remastered edition that features killer sound and an excellent booklet, containing a good account of the circumstances surrounding the recording of this album.
All Mod Cons (1997 Remaster) 豆瓣 Spotify Spotify
8.0 (9 个评分) The Jam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Polygram
Remastered reissue of their third album. First released in 1978, it features 'To Be Someone (Didn't We Have A Nice Time', 'David Watts', 'Mr. Clean', 'Down In The Tube Station At Midnight', 'English Rose' and ''A' Bomb In Wardour Street'. Street'. 12 tracks.
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 豆瓣
8.8 (26 个评分) Elton John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3年11月1日 出版发行: Island
艾顿•约翰 (英语:Elton John,1947年3月25日-),原名雷金纳德•肯尼思•德怀特(Reginald Kenneth Dwight),华文传媒喜欢戏称其「乐坛大姑妈」;爵士,英国流行乐手、作曲家和钢琴家,是流行音乐史上成功的独唱歌手。他在1997年为纪念黛安娜王妃而录制的单曲《风中之烛》(英文:Candle in the Wind)为华人所熟悉。(这首歌原本是他于1973年录制献给玛丽莲•梦露,原版歌词里的「Norma Jean」是玛丽莲•梦露的本名。)
作为一个同性恋艺人,他浮夸的衣着和舞台演出、纠缠不清的私生活和他在音乐方面的天分,使他成为一个音乐史上的传奇。
Midnight Boom 豆瓣
8.7 (29 个评分) The Kills
发布日期 2008年3月10日 出版发行: Domino
A short, sharp twelve track album of sensual, fresh, and atmospheric songs.
The Rise and Fall of Ziggy Stardust and the Spiders From Mars 豆瓣
9.5 (217 个评分) David Bowi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Virgin Records
公元1972年,离世界毁灭还有五年时间。来自火星、一头红发、性别模糊的摇滚巨星用他眩目的衣服、高跟鞋和闪光眼影,还有最激动人心的音乐,拯救了千千万万绝望中的少男少女们。三十多年过去了,Ziggy已死,Bowie还活着,而1972年的传奇将永远不朽。
The Lamb Lies Down on Broadway 豆瓣
9.0 (23 个评分) Genesis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74年11月18日 出版发行: Atlantic / Wea
The Lamb Lies Down on Broadway is the sixth studio album from the English rock band Genesis, released as a double album on 18 November 1974 on Charisma Records. It is their last album recorded with Peter Gabriel as lead vocalist before his departure from the group in May 1975. Its concept centres around a Puerto Rican youth in New York City named Rael and his spiritual journey of self-discovery and the characters he meets on the way. Recording was met with several incidents, including Gabriel's temporary absences and his insistence on writing its lyrics, which put strains on the group.
The Lamb Lies Down on Broadway was released to initial mixed critical reception, though it has since been met with critical acclaim. It peaked at No. 10 on the UK Album Chart and No. 41 on the US Billboard 200. Two singles were released, "Counting Out Time" and "The Carpet Crawlers". Genesis toured the album in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playing the album in its entirety across 102 dates. The album continued to sell, and reached Gold certification by the Recording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 for sales over 500,000 copies in 1990.
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 豆瓣
9.6 (67 个评分) Mansun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7年2月17日 出版发行: Parlophone
MANSUN是英国已经解散的英伦摇滚团体简称,他们的团名是取自The Verve的同名EP(当时叫Verve)里的一首美丽脱俗的歌曲“a man called sun”。虽然比不上Radiohead和Suede但或许是因为他们也只不过出了三张专辑,成军时间也只不过短短的六七年,但是他们绝对是BRIT-POP末期最异军突起的一团,因为MANSUN有个俊俏的主唱Paul Draper,Paul的声音也如同Radiohead、Suede一样妖魅,吉他手Dominic Chad弹奏起来也是非常辛辣。Paul受70年代Prog-Rock影响很深,以致于MANSUN的专辑都是一气喝成,且听他们的处女大碟《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每一首歌间都是彼此连贯在一起,完完全全一刻都无法令人喘息。
Mansun曾在电影"Spawn(再生侠)"的原声大碟里与808 State合作一曲。
作为Brit-pop的后起之秀,他们是英伦摇滚音域上空最闪亮的星星之一,虽然比不上Radiohead和Suede,或许是因为他们也只不过出了三张专辑,成军时间也只不过短短的六七年,但是他们绝对是Brit-Pop末期最异军突起的一团,他们的音乐唯美迷人,即使颓废也是那么优雅、华丽,Mansun能让我们想起很多艺人——Suede、Manic Street Preachers、Tears for Fears、David Bowie、ABC、Blur和Prince,但Mansun也不是在完全模仿他们。他们是对90年代indie rock的一种融合,吉他和鼓机紧紧跟随着旋律的发展,颠覆性歌曲结构,使得Mansun的音乐宏大而又灰暗,相当吸引听觉。
mansun是从日本红起来的。如果当年他们不是突然在日本红起来的话,可能没有人会留意到他们。来自伦敦西北部的mansun 的成员某次在酒吧一见如故,于是便组成了乐队。他们的队员包括主音paul、吉他手dominic、低音吉他手stove及鼓手 andie。电台DJ们视他们为新一代偶像,只可惜当年伦敦已成为了Suede、Blur、Oasis等的天下。挣扎了几年后,他们才在日本崭露头角,成为日本人的偶像。1996年的年尾,他们在东京所开的演唱会场场爆满。从此他们成为了英伦乐队的光荣。
1997年,乐队的首张专辑《灰色灯笼的进攻》(The 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在英国打上排行榜首位,令乐队一举成名。这是一张完美的专辑,概念的完整巧妙和音乐细节的精益求精直逼ra diohead的巅峰经典《ok computer》。mansun有许多外号:"post oasis" , "british r.e.m." , "new radiohead" ,"new duran"……不过如果仅从这张专辑看,"new radiohead"的称号是最贴切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radiohead的翻版,两个乐队的音乐也是千差万别,只不 过《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和《ok computer》都是超完美的概念化brit-pop作品,在整体唯美氛围的构筑上也确实异曲同工,都运用了大量的电子音效。融合大量管弦乐、舞曲HIP HOP节拍,当然还有动人的歌曲。专辑如同歌剧般一气呵成,恢弘而流畅。在音乐风格上,他们既非走自披头士以来的流行路线,也没有跟风创作较硬的摇滚。如果要拿其他Britpop乐队类比的话,Mansun的对应乐队应该是山羊皮(Suede)或是“疯癫街道传教士”(Manic Street Preachers),它们全都属于那种风格远离主流Britpop风而同时又能笼住一批死硬乐迷的组合。风格的难以定义使得Mansun最初未受到评论家们应有的重视,在《灰》专辑打败了Blur登上冠军宝座后,Mansun立即被捧为年度最棒的新生乐队。首张专辑刚推出即登上英国销量镑冠军。将电子舞曲、吉他流行曲与弦乐完美地结合,他们为摇滚披上了电气化的优雅外套。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是对new wave和90年代indie rock的一种融合,吉他和鼓机紧紧跟随着旋律的发展,同时又加入显得不和适宜却又短促的——近乎5分钟左右——颠覆性歌曲结构,使得Mansun的音乐宏大而又灰暗,相当吸引听觉,比如“Mansun's Only Love Song”——没有什么歌曲题目可以比这首更为直白了,歌曲魂灵乐上融入着流行元素,“Stripper Vicar”那以new wave的背景主音衬托硬摇滚旋律,以及“Taxloss”将Suede灰暗的glam摇滚节奏与焦虑的迷幻乐相结合。这张专辑可以说野心勃勃甚至是自命不凡,但Mansun仍有足够自信和技能把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做成一张具有非凡创新力的专辑。(但美国版的专辑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却是命运稍为不同。由于种种原因,原来专辑歌曲顺序被打乱了,而且“Stripper Vicar”给乐队早期比较次等的一首单曲“Take It Easy, Chicken”所替代。由于专辑中原来的单曲以及编排都是互相联系互成联系,体现音质和情感声音上的不断切换,因此对这张专辑的重新编排简直就场灾难,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破坏了专辑的总体概念。)
一年后乘胜追击的第二张大碟SIX,Mansun的选择是铤而走险艰深的Prog-Rock曲调,天马行空的歌曲不断在专辑里流串,Paul Draper的演唱功力在这张专辑里也尽显无疑,尤其是假音的提升(在Television中更是展现的淋漓至尽),可以说这是Mansun最经典的专辑,每一首歌都精彩得令你惊讶,整张专辑就象在上演一部传奇故事,环环紧扣,高潮迭起,变幻多端,过瘾至极,SIX!绝对是乐迷心目中的狠专辑!一张更加贴近市场的专辑。
如果说第二张专辑SIX令人啧啧称奇,第三张Little Kix专辑的推出,则同样让人惊讶不已,但这种惊讶不象上一张专辑那样具有赞赏的成份,而更多的是令人感到不解的郁闷,因为与第二张的自信和前卫风格截然不同,这张Little Kix真是大众化的可以了,无丝毫实验性可言,但也不能说这张专缉不好了,主唱Paul Draper是如此形容这张专辑的“Epic, Soulful, Melancholy, Sad Rock”专辑曲风非常优美,舒缓,流畅,每一曲都很值得去听,尤其是那首I Can Only Disappoint U 优美动人,柔情似水。还有那首We Are the Boys也始终令人念念不忘,喜爱柔美情歌的朋友,这张专辑是绝佳的选择,你会发现里面每一首歌都那么美妙动人。
Mansun是个饱受非议的乐队,little kix这张专辑做得偏流行,个人认为这是他们在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在反抗,以一种庸愚的方式对待那些庸愚的人们。
2003年,Mansun还在忙于新专辑的制作,5月初乐队灵魂人物保罗·德拉帕(Paul Draper)接受采访时说乐队已完成了15首新歌。尽管如此,与许多曾经辉煌的乐队一样,Mansun最终仍然没能逃过解散的命运。但乐队成员表示Mansun的解散并非由于成员之间不和。“这背后没有什么险恶的东西,我们友善地解散了。我们只想各自去做点其他的事,”吉他手多米尼克·查德(DominicChad)说。就像是Little Kix最后一首歌里面唱的:
"WE MUST SAY GOODBYE TO YOU"
Entertainment! 豆瓣 Discogs
8.8 (61 个评分) Gang of Four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8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Int'l
Some of the most powerful, energized, and memorable music of the U.K.'s potent post-punk era of the late '70s and early '80s came from the trailblazing band Gang of Four, and it all started with 1979's stellar Entertainment! Dave Allen, Hugo Burnham, Andy Gill, and Jon King fused punk, funk, explosive prog-rock, and literate and often incendiary lyrics into a signature, groundbreaking sound that would influence countless bands to come. The original album's brilliant 12 tracks are now remastered and bolstered with four tracks from the rare Yellow EP, plus four never-before-released-songs-making this watershed disc sound bigger and better than ever.
Tommy 豆瓣
9.4 (45 个评分) The Who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6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Mca
听我说,如果你只是想了解the who,那你应该简单听一下这张专辑,如果你爱这个乐队,你就必须得听它。
1969年,the who出了这张叫做Tommy的概念性戏剧摇滚专辑,这张专辑甚至在日后被人们认为是历史上第一张成功的摇滚音乐剧。
你能想象得到一个摇滚乐队可以在同时得到主流与非主流的认同并且可以在冠冕堂皇富贵华丽的伦敦大剧场纽约大都会剧场进行演出吗,the who做到了,Tommy让the who做到了。
Townshend也因此被公认为那个时代最好的作曲作词人。可是the who不是一个人的乐队,英雄也不会总是英雄。
农夫的茶 豆瓣
8.8 (36 个评分) Cat Stevens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1970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A&M
凯特·斯蒂文斯是英国民谣摇滚的代表人物,1947年7月21日生于伦敦,原名史蒂文·乔治乌(Steven Georgiou)。当他成为一名国际明星之后,于1979年皈依宗教并放弃了他的音乐事业。60年代中期,斯蒂文斯在哈默史密斯大学期间就开始自己创作歌曲并于1966年以一首《我喜欢我的狗》(I Love My Dog)走红。1968年,斯蒂文斯感染了肺结核,这迫使他暂时停止了音乐生涯。1970年,他以专辑《Mona Bone Jakon》重返乐坛,并受到一致好评,其中还产生了一首热门歌曲《德,阿班维尔太太》(Lady D'Arbanville)。以后,他继续推出专辑《舵手的茶叶》(Tea of the Tillerman,1971)、《数字》(Numbers,1975),《Izitso》(1977)和《回到地球》(Back to Earth,1978)均获得一定的成绩。
七十年代, 出现过一期Singer-songwriter movement, 出现过的名字有John Denver, James Tayler, Jackson Browne及Cat Stevens, 他们的歌曲很温馨舒情, 一派校园民歌气息. Cat Stevens的Morning has broken, Wild World, The first cut is the deepest等, 全部词入心, 曲入耳. 难得此碟十分慷慨, 好歌一一收录还加有一首Perviously unreleased的I ve Got A Thing About Seeing My Grandson Grow Old。
曾经的英国民谣强人,现在已经不用这个名字,也不唱歌了,但他的唱作人生涯其实是很成功的,据说他全部唱片的总销量达到了6000万张,相当骄人。出这张Tea for the Tillerman的时候,他的前妻跟人跑了,那首Hard Headed Woman就是说这个事的。不过,专辑整体上却并未沦为一张吐苦水的专辑,只是在保留他一贯风格的同时稍微融入了一点罕见的热烈而已,里面的歌都不错
2020年1月17日 听过
old school folk rock
仔细听where do the children play 好像是一次对空发问,如老之将至…或者老泪纵横莫过于此?
1970 folk folk-rock uk 英伦
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 豆瓣
9.7 (249 个评分) King Crimson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6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anctuary
King Crimson / 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
這是一張介紹到爛的專輯,提前衛音樂沒談這張專輯,就好像談流行音樂不提披頭四一樣。任何搖滾音樂專輯的書,如果沒有介紹這張,該書可廢。就是因為重要,所以才介紹到爛。許多人不喜歡所謂「前衛搖滾」,但是從沒見過聽完Epitaph時不稱讚的。如果你只打算擁有或聽一張前衛搖滾的唱片,那這張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可以擊敗其他赫赫有名的專輯,如YES的Close to the Edge、PINK FLOYD的Dark Side of the Moon、GENESIS的Selling England by the Pound、MOODY BLUES的Days of the Future Passed。這並不是說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比那些專輯要好,而是這張就足以代表整個前衛搖滾的精神了。
一般提到前衛搖滾,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結構龐大的概念專輯。前衛搖滾樂團的確善於製作概念專輯,但是這張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既沒有重複連貫的旋律、歌詞上也沒有明顯統合的主題、音樂上也沒有使用統一的素材,怎樣看都不是一張概念專輯,不過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這整張唱片從封面、音樂、歌詞到演出都顯示出前衛搖滾的風格,這也是少數幾張每首歌都值得介紹的專輯:
以前聽錄音帶時,剛開始就聽到一堆奇怪的聲響,當時還以為錄音帶壞了(台版錄音帶常有的事情),後來聽了別人說,才知道本來就是這樣子的。而接踵而至的是Robert Fripp極為歇斯底里的吉他,具有有濃厚Hendrix風格。另外加上Greg Lake扭曲後令人焦躁不安的聲音,整個氣氛的營造上正如曲名21th Century Schizoid Man,讓人陷入精神分裂的狀況。這張專輯出版於一九六九年,LED ZEPPELIN正嶄露頭角、THE WHO聲勢如日中天,而這首曲子展現出的力量和THE WHO與ZEPPELIN不相上下,在技術上,也不遑多讓。仔細聽聽看中間稱為Mirror的演奏部分,就可以瞭解到各個團員精湛的演奏技術(先光聽Greg Lake的Bass線條與各樂器的對位搭配就夠了),更重要的是各種樂器音色的配合,展現出一種全新的聲響,這也是前衛音樂追求的目標之一。這首21th Century Schizoid Man是KC的代表作,初聽時可能非常難接受,但卻是所有KC迷一致公認KC代表作。KC團員更動之多、風格之多變,所有搖滾樂團無出其右,但這首21th Century Schizoid Man始終都他們是演出曲目。KC還出過一張唱片,將不同時代團員現場演出的不同21th Century Schizoid Man收在一起。
在21th Century Schizoid Man極度不安的結尾後,接下來是風格截然不同的I Talk to the Wind,非常清柔、帶有民謠風格的「小品」(長六分五秒,整張專輯中最短的曲子),這時可以見到多才多藝的Ian McDonald的演出了。雖然KC不是第一個使用磁帶合成器mellotron的樂手,但絕對是第一位成功使用這項合成器的。整個KC的古典音色,也建立在Ian McMonald的mellotron音色上。不過Ian McDonald的會的還不只這些,整張專輯中,只要聽到任何吹奏的樂器,都是他負責的。另外,他也負責vibes(顫片琴)。從I Talk to the Wind這首曲子中,也可以瞭解到,鼓不只是負責節奏與力量,對於營造氣氛也有非常大的貢獻,Michael Giles的鼓有種爵士的味道,但KC的鼓決不是爵士般的即興,而是嚴密配合後的精華。在Greg Lake溫柔純厚的嗓音及Ian McMonald笛子的引領下,我們進入了KC另一個世界。這時有餘裕可以看看KC的歌詞了,然後會發現單字大都看得懂、整句也不難,讀起來非常有詩意,但很難瞭解在說些什麼。前衛搖滾在音樂上追求深度與複雜、在歌詞上也一樣努力。這張專輯的歌詞都是由詩人Pete Sinfield撰寫,是非常典雅優美的詩:
I'm on the outside, looking inside
What do I see
Much confusion, disillusion
All around me
在I Talk to the Wind幾乎沒有出場機會的Robert Fripp,在Epitaph中終於又出現了。光是開頭幾個小節,就展現出與前面兩首曲子不同的氣勢。我第一次聽的時候,真懷疑這是同一個樂團嗎?許多人稱KC為古典搖滾,大概就是因為從這首曲子得到的印象。四樣簡單的樂器加上一個主唱,穿插著笛子,編曲既不華麗、層次也不複雜:Greg Lake低聲吟唱、撥撥貝斯、Ian McMonald淡淡吹出一段旋律、Robert Fripp的幾個吉他分解合絃、Michael Giles敲敲鈸,卻展現出一種遼闊又荒涼的氣氛,有如身置巨大的都市遺跡中。當時他們用的樂器真的是夠簡單了,吉他沒有什麼效果器,要音色自己調。鼓也不像現在一樣,琳瑯滿目,可以把鼓手包得滿滿的。合成器更是可憐,電壓不穩時就會走調。但這都不重要,因為KC的巧思與創意都彌補了這些器材上的不足。我每次聆聽這首淒美又帶有史詩風格的曲子時,都忍不住炫然欲涕,和GL一起唱:Yes I fear tomorrow I'll be crying.
完美的事物通常都不存在,如果有人批評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大概就是落在接下來這首Moodchild上了。在前面三首曲子中,KC玩了重搖滾、民謠、古典、爵士,現在呢?無調音樂出現了。Moonchild的演唱部分誠然極美,歌詞也是,但是這首超過十二分鐘的曲子,在兩分多鐘的演唱之後,就陷入無調音樂的即興演奏中了,這的部分的標題分別是The Dream和The Illusion。我在初聽的時候,也覺得這段甚是無趣,但後來英文進步,看懂歌詞之後,漸漸能瞭解這一大的確是「音樂」,後來有回晚上在黑暗中聽這首曲子,忽然地陷入這段音樂的氣氛中了,的確是夢與幻象。THE DOORS的迷幻力量的確攝人,但是KC的無調演奏在氣氛的營造上也不落人後。KC當然可以把Moonchild變成另一首I Talk to the Wind,但是他們的實驗精神使得他們在音樂上開疆拓土。請不要以為這一段音樂是在亂彈,玩團的朋友請捫心自問,自己能否(或舉出一個團)演奏出一段長十分鐘、迷離、虛幻、難以捉模但氣氛一致的音樂。如果不能,請向KC脫帽致敬。
Michael Giles的鼓將聽者從夢幻中敲醒,這首標題同名曲在歌詞與音樂上都有著中古世紀的神話傳說氣氛。旋律雖然不如Epitaph般優美感人,但是浩瀚龐大的氣氛過而有之。這首曲子中各項樂器都有發揮,雖然鼓和mellotron引人矚目,但請注意Robert Fripp充滿實驗精神的吉他演奏。另外,各種樂器輪番上陣的間奏也顯示出各樂手獨當一面的技術。尤其是的笛子獨奏,是我在所有搖滾專輯中最喜歡的,從Moody Blues、Jethro Tull、 Genesis到現在的Shadow Gallery都得排在後面。這是我最喜歡的KC曲子,順便想問一下,不知道是否有樂團Cover這首曲子,如果有,請在留言版告知或MAIL給我。
這張專輯的錄音雖然不算發燒,但是由於當初錄音的時間匆促、也沒有多少時間可以仔細的調整聲音上的細節,反而使得各項樂器的質感非常真實,稍微差一點的音響聽,難免會有點刺耳(就像用我現在的音響)。我有CD,是後來Robert Fripp重新混音後發行的。聽說以前的老版本聲音不太好,請避免(不過現在也買不到)。如果你有唱盤,請找尋傳統唱片,就算後來Polydor壓片的都行,因為傳統唱片聲音比CD要好,尤其是Greg Lake的嗓音。我曾見過第一版的唱片,要價六十英鎊(相當於三千元台幣),當然無法下手,但聽說效果驚人。傳統唱片除了音效好之外,封面也是一大要點。這張專輯的封面絕對會名留唱片史,也是我十大「最想收集的唱片夢幻封面原稿」之一,不過Barry Godber年輕就去世了,這是他唯一的唱片封面,很所以大概輪不到我手上。
KC團員與樂風的變化很大,不過頭三張專輯因為受到古典的影響,所以統稱為古典時期。接下來的兩張專輯稱為In the wake of Poseidon和Lizard。而在KC在在一九六九年的巡迴演唱會錄音也在這幾年發行了CD,取名為Epitaph。
第一代KC活動的時間不到一年,解體之後就有許多樂迷期待他們的現場演唱,前幾年終於出了盒裝雙CD。其中有些曲目重複了,不過這並不重要。錄音當然比不上專輯,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套現場錄音中,有好幾首不包含在專輯中的歌,另外,他們的即興演奏也同樣不凡。聽完這張專輯之後,會覺得稱他們為受到古典影響,不是完全正確的。因為KC在舞台上,幾乎什麼音樂都作得很好,而且又作得非常有創意:有爵士的即興感覺、藍調的節奏韻律、重搖滾的衝擊力和古典的浩瀚氣勢,不時又出現民謠的親和力。基本上很難想像他們如果繼續合作的話,會出現什麼樣的音樂。不過問這個問題就好像問如果莫札特不在三十六歲時早逝,會有什麼作品一般。在一九六九年KC最後一場美國演唱會之後,Michael Giles和Ian McMonald兩人決定求去,而Greg Lake也受邀加入EMERSON, LAKE & PALMER。這個技術與創意俱佳的組合,就此消失。
不過當時他們已經在籌畫下一張專輯了,所以Michael Giles和Greg Lake答應Robert Fripp錄製這張In the wake of Poseidon。老實說In the wake of Poseidon也是一張非常好的專輯,但由於In the Court of Crimson King實在太好太令人震撼了,所以這張風格變化不大的專輯就被忽略了。如果喜歡Epitaph的人,一定也會喜歡標題曲In the wake of Poseidon。另外Cat Food和Cadence & Cascade也都是非常好的歌。
KC的第三張專輯Lizard風格就非常爵士了,雖然有許多著名的樂手前來助陣,但這時的KC(應該說是Robert Fripp)氣力已衰,而且有自溺的傾向,所以除非是樂迷,可以不用收集。
--------------------------------------------
有乐评说过:If there's one group that embodies progressive rock, it is King Crimson.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当"前卫" "概念""实验"等口号被喊地震天价响时,King Crimson(KC)是当中最优秀的理论与实践者之一;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当此类经典乐团解体(ELP)或被主流收编(Yes)时,King Crimson仍路遥知马力般的摇滚着。无论现今摇滚的潮流为何,吾人仍不能否认当年KC所创造或遗留下的概念、技巧、精神正影响着现在想要突破的乐团,而他们的成就也成为后世前卫团体所无法突破的"梦靥".
出生于英国Dorset城的吉他手Robert Fripp二十二岁时与兄弟档Peter Giles、Mike Giles共组<Giles Giles and Fripp>乐团并于1968年推出同名专辑,为KC的开端。1968年秋诗人Pete Sinfield与吉他手Ian McDonald等人加入经历一段人事变化后,终于在诗人Pete Sinfield的词"In the court of the crimson king"中找到了他们要的团名:King Crimson。
1969年七月,KC在伦敦海德公园免费演唱会与Rolling Stones共同出场。这是KC的首次公开亮相,他们以爵士/古典/前卫表演风格演出了首张专辑中曲子,令人印象深刻。
在许多老KC迷眼中,第二代的king crimson似乎是真正成熟起飞的开始。原先曲高和寡的诗人Pete Sinfield求去,由较能令人了解的Richard Palmer-James代替。原先任性狂飙的铜管乐器组合也被小提琴天才David Cross的高超琴艺取代,表现出跟从前截然不同的曲风。John Wetton较为人所知的是他在七十年代末组的UK及八十年代初组的Asia,相较那些同样是all-star的超级乐团,其实我个人更欣赏他在KC时期的表现。这时Robert Fripp带领KC到真正科技/前卫摇滚,而不再是以前的古典/艺术摇滚的范畴。展现出紧凑、团结、兼顾商业色彩与音效实验的崭新组合。
大家或许想问,king crimson到底是不是一个"团"呢?其实由KC在八十年代后的发展我们就知道答案了。基本上,king crimson只是一个持续由Robert Fripp主导,类似Alan Parson在Alan Parsons Projects的地位,由当时精英乐手所合组的音乐计划罢了。无论您认不认同,至少这样才能合理解释KC长达十余次(!)的改组。1981年四月,Robert号召另一群乐手组成Discipline,但在同年十一月发表同名专辑时又把团名改回king crimson。有了几乎全新的组合、全新的面孔、全新的理念,重新出发的KC的确是令人期待的。
然而,并不是每个乐迷都喜欢八十年代KC的组合。相信有很多老乐迷认为三阶段的KC应有三种不同的团名以资区别;而且他们不习惯新主唱Adrian Belew所带来的新观念,认为参入太多流行音乐元素,且缺乏从前迷人的即兴演奏。个人认为就实验创意而言,Discipline跟下一张Beat是并驾齐驱的。Adrian并未忘记KC式前卫的理念,关键在成就能不能被我们认同罢了。
2019年11月2日 听过
听时/后感(排名不分先后):惊奇,惊诧,惊叹,惊讶,惊奇,惊人,惊艳,惊爆,惊天,惊愕,惊呆。
1969 rock uk 摇滚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