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起跑线 (2017)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Hindi Medium
7.6 (315 个评分) 导演: 萨基特·乔杜里 演员: 伊尔凡·可汗 / 萨巴·卡玛尔
其它标题: 힌디 미디엄 / ヒンディー・ミディアム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是费尽心思,千方百计地送孩子进名校。拉吉和米塔夫妻也是如此。在妻子强烈要求甚至要挟下,拉吉和米塔搬去了学区房的富人区,尽管想融入上流社会,虽然他们是有钱人,可他们是来自月光集市开店的说印地语而非英语的"土鳖",根本就无法融入。为了让女儿进名校,他们是多方面尝试,可以说是病急乱投医,可是都无功而返。最后,他们被迫使用见不得光的招数,假装穷人,利用国家规则(每个私立学校必须预留25%的学位给贫穷孩子)申请孩子入学。为此,他们不得不搬到贫民区去等待校方的核查。在贫民区他们体验了贫民的生活,也感受到了朴实贫民的真诚和热情。
2018年4月25日 看过
原来海报上是这个意思…不看就有点摸不着头脑啊。音乐好听。充满了反套路,但是又特别真实合理,转折真的好多。带我看看印度——有种纪录片的感觉,长知识。反映现状,但是可能还是喜剧的成分多?
剧情 喜剧 家庭 教育 社会
日本之耻 (2018) 豆瓣 TMDB IMDb 维基数据
Japan's Secret Shame
9.3 (368 个评分) 导演: 埃里卡·詹金 演员: 伊藤诗织
其它标题: Japan's Secret Shame / 日本之恥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位29岁的日本记者伊藤诗织的动人故事,她声称自己是在2015年的一次工作晚餐会上被时任东京广播公司华盛顿分社的社长、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传记作者山口敬之强奸。但山口先生强烈否认了这一说法。
尽管向警方报案,但警方要求伊藤用真人大小的娃娃重新模拟所谓的强奸案,该案件经过一年的调查后被撤销。当伊藤采取前所未有的决定公开她的指控并揭露她的身份时,她遭到了公开的羞辱和仇恨邮件。
这部影片在上映后的一年内,以独特的方式记录了伊藤。虽然全球MeToo运动激励全世界的女性大肆宣传他们对性侵犯的指控,但在日本的回应却很平静。伊藤没有被吓倒,她访问了认为她失败的机构,并见了其他害怕不敢说话的女性。这部电影将伊藤的故事与日本更广泛的社会背景交织在一起,直到2017年,强奸的最低刑期短于盗窃。
2018年7月29日 看过
主题阐述充分,全面。对事不对人:虽然从shiori视角切入,也有主题和倾向,但是正反面声音都有;显示了shiori的勇敢给所有人树立了什么样的榜样,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显示了这么做对每一个人的意义和重要性。这对我们在不同的国度正在遇到的事情,仿佛是一个类比,也希望是一场及时雨(或油),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社会 纪录片
上帝也疯狂 (1980)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The Gods Must Be Crazy
8.3 (340 个评分) 导演: 加美·尤伊斯 演员: 马瑞斯·威尔斯 / Sandra Prinsloo
其它标题: The Gods Must Be Crazy / 众神也疯狂 (上)
广袤无垠的非洲大陆,现代文明与原始社会和谐共存。在离现代大都市六千公里的卡拉哈里沙漠腹地,生活着仍未受到外来文明影响的布须曼人。他们刀耕火种,狩猎农作,过着与世无争、敬畏自然的平静生活。某天,一支来自现代文明的可乐瓶打乱了他们一成不变的日子。最先发现瓶子的基(N!xau 饰)将其带回部落,族人惊叹可乐瓶子的完美构造和繁多的用途,认为这是上帝赐予他们的礼物。可是兴奋的心情很快为别样的情绪所取代,习惯了平等共有的族人开始想要将瓶子据为己有,矛盾悄然而生。基不愿看到族人发生争吵与殴斗,于是决定将可乐瓶还给上帝,只为恢复曾经平静快乐的生活……
2018年8月16日 看过
从《天真的人类学家》来。
喜剧 社会
伊斯坦布尔的猫 (2016) 维基数据 IMDb Eggplant.place TMDB 豆瓣
Kedi
8.2 (246 个评分) 导演: 杰达·托伦 演员: 布朗特·乌斯塔曼 / 本古
其它标题: Kedi - La città dei gatti / Gatos
伊斯坦布尔的猫并不能简单归类为我们平日所见的家猫或流浪猫,它们自由地出入于人类的生活,亲密但又保有自由,介乎于野生与驯养之间。在伊斯坦布尔,这样的猫有成千上万只,它们以这样的方式和伊斯坦布尔共生了上千年。伊斯坦布尔人爱猫,许多人都有自己和猫之间独特的故事,与其说是猫依赖人,不如说是人依赖着与猫之间的亲密与羁绊。有人觉得猫是自己和上帝之间的桥梁,有人觉得猫是自己活在世上的一面镜子。伊斯坦布尔的猫之所以特别,因为它们也是这里的居民,伊斯坦布尔是它们的城市。
2018年10月11日 看过
【这部“猫片”真厉害!】此乃Cities&Cultures的入门课程里布置给学生的作业。看了开头就意识到了这是一部猫片,并且是我此生中头一部,然而是看到接近当中才觉得有意思的。觉得伊斯坦布尔人能够和猫有这么深的感情联系,真的知道每一只猫的性格,对它们的故事如数家珍,非常可爱。新来的猫斗法那段,想起了B站某桑的配音,同时也才知道猫真的是这样叫的。到了最后,就有了括号内的感叹。这部纪录片真是和这门课的名字呼应,十分切题——街上的猫已经成了该城的一个符号。看下来伊斯坦布尔人对猫真的很好!那里的猫也常常在人的生活中扮演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例子的基本内容都是“猫奴”反复表示猫咪对治愈他们有奇效。在城市化历程中如何对待街上的猫?“把它们当作问题来看是容易些。”但仍然需要思考。音乐好听!镜头也特别,开头微晃,颇具实感。
Cities&Cultures 动物 猫片 社会 纪录片
虚你人生 (2018) 豆瓣
People's Republic of Desire
7.4 (43 个评分) 导演: 吴皓 演员: 沈曼 / 李贤良
其它标题: People's Republic of Desire / 欲望共和国
故事讲述了两个来自农村的年轻人,意外陷入异军突起的中国互联网直播平台,成为网络秀场中第一批身家千万的主播。他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追名逐利,却深陷欲望和资本的泡沫难以自拔,无法回归真实世界。同时,直播的世界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 豆瓣 Goodreads
Nothing to Envy: Ordinary Lives in North Korea 所属 作品: 我們最幸福
9.0 (160 个评分) 作者: Barbara Demick / 芭芭拉·德米克 译者: 黃煜文 麥田出版社 2011 - 5
朝鮮向來是個外人難以深入、臆測的一個祕密國度。
夜空中,整個朝鮮地區都是黑的,那黑暗訴說著人民深不可測的痛苦,有時卻又穿插著零星微弱的希望曙光……

與燈光閃耀的南韓相比,北韓好似黑夜與白晝。在這裡,飢荒奪去了數百萬人的性命,製造和貿易幾乎停止,經濟崩潰,醫療機制失敗,人們習慣於行走在要跨越屍體倒臥在街頭。

朝鮮曾遭受兩次悲劇。第一個是朝鮮半島分裂的二戰結束時(史達林安扶植金正日作為蘇聯在朝鮮的代理人),第二悲劇是蘇聯的崩潰(在後蘇聯時代,朝鮮遭受短缺,電力,自來水和食物)。金日成和金正日藉機創造了個人崇拜的一種痴迷的支持,自我監督的社會。本書透過生動地描寫六個勇敢的叛逃者的悲哀生命,投射出現實生活中集權主義的本質。

《我們最幸福》作為一個故事它確實引人入勝,但實質上則作為一種政治信息的描述:看這個極權主義鎮壓下可怕的朝鮮共和國是如何成功地讓人民對外部世界完全一無所悉,以及他們如何避免內部政權的垮台?其中究竟暗藏了什麼樣的詭計?

從六名平凡百姓的生活中,我們對北韓有了超乎以往的認識。
2021年11月27日 已读
目前:极大激发了我对朝鲜的好奇心,也许本不该的,但有时竟让我对那儿的生活场景心生向往。作者解释得很清楚:这些也都是他听来的。
2018年11月22日在读。今天可算读完了… 扣人心弦。了解了别的就不能心生向往了。
政治 文化 朝鲜 社会
China in Ten Words 豆瓣 Goodreads
十个词汇里的中国 所属 作品: China in Ten Words
6.9 (10 个评分) 作者: Hua Yu / Yu Hua 译者: Allan H. Barr Pantheon Books 2011 - 11
From one of China’s most acclaimed writers, his first work of nonfiction available in English: a unique, intimate look at the Chinese experience over the last thirty years, told through personal stories and astute analysis that sharply illuminate his country’s meteoric transformation.
Framed by ten phrases common in the Chinese vernacular—“people,” “leader,” “reading,” “writing,” “Lu Xun” (the name of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writ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disparity,” “revolution,” “grassroots,” “copycat,” and “bamboozle”—China in Ten Words reveals as never before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yet misunderstood nation. “Disparity” illustrates the mind-boggling economic gaps that separate Chinese citizens. “Copycat” depicts the escalating trends of piracy and imitation as a creative new form of revolutionary action. And “Bamboozle” describes the increasingly brazen practices of trickery, fraud, and chicanery that are, Yu Hua suggests, becoming a way of life at every level of society.
Characterized by Yu Hua’s trademark wit, insight, and courage, China in Ten Words is a refreshingly candid vision of the “Chinese miracle” and all its consequences, from the singularly invaluable perspective of a writer—among China’s most influential—living in China today.
2019年3月17日 已读
未来社会之问 阅读材料;花了一天读完,读完第一个词之后换了中文版读,体验变顺畅许多之余发现之前的译文有明显偏差;
也许是我此前知道得太少,读下来觉得收获许多;
阅读前半部分时想,在中国长大的困惑没有随着代际更替变化太多,我一直以来对于在中国的经历的不解通过这本书清楚不少;
后半部分显得更像是剪报集子,如同作者已经预告的那样,讲了很多他身边和从新闻里看到的故事来说明观点。最后几个词如今看其实已经过时了,但是不影响它们红极一时反映的问题。总的来说就是魔幻。
中国 历史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