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弱水
抽思织锦 豆瓣
作者: 江弱水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 - 6
《抽思织锦:诗学观念与文体论集》论诗衡文兼谈小说甚至翻译,颇显芜杂,但还是有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诸如讨论艾略特的“自我戏剧化”手法、卞之琳的古典主义精神,或分析闻一多诗与现实的两难、弗罗斯特出世与人世的两全,属于观念层面的研究,是谓“抽思”;至于分析姜白石的词、戴望舒等人的诗、胡兰成与董桥的散文、巴别尔的小说,则属于文体层面的研究,是谓“织锦”。它们都贯穿了一个诗学的旨趣。
2011年12月11日 已读
好處仍在(細部)文本分析
江弱水
从王熙凤到波托西 豆瓣
作者: 江弱水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 10
本书是江弱水先生先生关于现代文学、古典文学以及时人论著的文学评论集。作者视野开阔,游刃于中与西、现代与传统之间,既有纯粹诗艺的探讨,亦有文化政治的关怀;既有潜沉的学术追求,又显激越的批评情怀,其旨趣诚如斯言:“虽然我喜欢奥斯卡、王尔德对公众观念没心没肺的调戏,喜欢周清真跟文字无尽的温存,喜欢一种纯粹的艺术和享乐主义的文学,但是,在我们这个因思想而阴沉的时代,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等总是无法排拒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在王熙凤的世界里,老是浮动着波托西的幽灵。”
2011年11月30日 已读
終歸不喜歡第二部份,“總要寫的好看”的氣氛偏濃。(無關重點)看到民族主義那篇,心裡一驚;後面又提到了徐朔方先生。
江弱水
古典诗的现代性 豆瓣
8.3 (7 个评分) 作者: 江弱水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10
“用一把欧美名牌钥匙,怎能开得中国描金箱子上的白铜锁?”然而,作者却“想拿西方诗学的试纸,来检测一下中国古典诗的化学成分”。本书以现代诗学的观点对中国古典诗词加以重读、复述与解释,论证了自南朝文学起,经唐诗里的杜甫、李贺、李商隐,到宋词中的周邦彦、姜夔、吴文英,已然形成了一个有别于连贯叙述及说教倾向的独特传统,体现出文学精神的“颓加荡”、艺术理念的“讹而新”,语言形式的“断续性”、“互文性”。而这些历久弥新的现代性品质,为中国古典诗在现代语境里的转生提供了契机。
2011年11月9日 已读
其實我覺得古典詩與西方現代主義是暗合,同理與新詩的現代主義也是暗合;將新詩的重生寄望於此未免有些一廂情願。讀到後半覺得架構薄而“理”不能“一以貫之”,果然比起整座森林的宏大描繪更像樹木寫生(?)。但是講得真好看,文本分析非常動人❤講韓先生白先生和夢窗的部份笑得我打嗝……(但像這樣的評語,其實非常輕率浮淺,決定認真讀江先生。2011.11.30
江弱水
中西同步与位移 豆瓣
作者: 江弱水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 - 8
本书有一个通盘的思考,以个案分析为基本特征。每一篇涉及的问题各自不同,有的是观念,有的是技巧,也有的是形式,但是都没有偏离一个主题,即在比较的视野里对中国现代诗人进行一番透析。通过他们对西方诗歌的阅读与翻译、吸收与转化,以展现中西诗学融会的微妙情状和曲折过程,厘清两者之间复杂的亲缘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