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
R先生的甜品时间 豆瓣
R先生のおやつ
7.7 (6 个评分) 作者: [日] 云田晴子 / [日] 福田里香 译者: 童桢清 新星出版社 2022 - 2
甜品研究家R先生与大胃王助手K
为你献上25款赏心悦目、好吃好做的甜品
甜蜜时光,一年四季不停歇!
“甜食控”不可错过的绘本食谱
全彩短篇漫画+烹饪步骤详解
缤纷绚丽,香气四溢,开卷收获幸福!
*首刷附赠全款甜品贴纸
------------------------------------------------
★内容介绍
每日操劳后,来点甜品犒赏自己吧!银发绅士甜品研究家R先生和“大胃王”年轻助手K,为你献上他们的25款独家甜品:草莓浓汤泡泡松饼、梅子刨冰、德罗姆费卡曲奇、塔西提双层椰子布丁、杏仁豆腐、栗蓉饭团、黄油格雷派……满足不同时令的味觉,色彩缤纷,香甜可口。食材用量、制作步骤详解和过程图一应俱全,在家也能随心制作。搭配著名漫画家描绘的甜品师的可爱日常以及各种相关小知识。无论春夏秋冬,都能令人身心获得治愈,“甜食控”更不可错过这部内容丰富的绘本食谱。
【R先生】
年逾半百的甜品研究家。在别墅里过着独居生活,夫人长期生活在国外。本人穿衣考究,笑起来融化人心,举止充满绅士风度,说话有点毒舌。喜欢喝酒。
【K君】
R先生的助手。最初来应聘园艺师,受到青睐成为R先生的家政助手,同时跟随R先生学习甜品知识。一个大胃甜食党。
【A先生】
R先生的御用摄影师。除了拍摄食物,有时候还会受命拍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对R先生唯命是从。
獨裁者的廚師 豆瓣 博客來
JAK NAKARMIĆ DYKTATORA
7.7 (12 个评分) 作者: 維特多.沙博爾夫斯基(Witold Szabłowski) 译者: 葉祉君 衛城 2021 - 4
飢餓是不服從的懲罰,飢餓能維持秩序。
食物,即權力。沒飯吃的恐懼,就是餵養獨裁者的佳餚。
跟著廚師的真實人生,走進獨裁者的世界
天生說書人、《跳舞的熊》作者 沙博爾夫斯基 令人食指大動卻不寒而慄的報導之作
★ 《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垂涎盛讚
★ 台灣版作者序 x 波蘭文直譯
費時四年.橫跨四大洲.挖掘五位獨裁者與私廚的真實故事
透過廚房的門,看見二十世紀獨裁歷史的縮影
伊拉克獨裁者海珊屠殺庫德人後能否安穩吃飯?烏干達惡魔總統阿敏真的會吃人肉嗎?波布如何一邊大啖木瓜沙拉,一邊用飢餓控制柬埔寨?阿爾巴尼亞革命家霍查,革命革到廚師頭上,還要如何繼續幫他煮飯?卡斯楚把美國逼到核戰邊緣,卻喝著可口可樂發起共產古巴的飲食新革命?
獨裁者吃什麼?飲食是否反映獨裁者的為人?更重要的是,什麼樣的人會去餵養獨裁者?當飲食與權力相結合,飽餐一頓是否能改變歷史與個人的命運?
如果獨裁者最愛的滋味,廚師最知道,那有沒有可能,這些掌廚人不只是餵養獨裁者,還窺見了獨裁掌控人心的祕密?
為了回答這些疑問,最會說故事的波蘭作家沙博爾夫斯基,耗費四年走訪五位獨裁者身邊的御廚。他用最私密的視角,幽默且犀利的報導文學筆法,從「伴君如伴虎」的廚師們身上,挖掘出獨裁者們最令人食指大動(或最令人反胃),也最不寒而慄的真實故事。
四季和食 豆瓣
作者: [日] 巽好幸 译者: 刘晓慧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 - 6
出汁、冬鰤、牡丹虾、烤星鳗、早寿司、熟寿司、金枪鱼生鱼片、荞麦面、河豚……这是日本著名地质学家巽好幸在一年12个月内享用的美食清单。本书展示了日本美食的季节感,还结合地质学的知识,讲述了这些美食的“风土环境”。在作者看来,正是由于日本列岛地处地球的活动带上,才诞生了“日本的”美食。
无论是和食的季节性,亦或是孕育和食的地理风貌,都回归到最本源的一点:食物是自然的造化。本书也透露出日本人对于自然的态度:接受自然的馈赠,同时也接受自然的磨难。
本书视角新颖独特,既可以跟着作者领略地道的日本美食,又能知悉有趣的地质学知识。
幼儿园点心荟萃 豆瓣
作者: 广州市第一幼儿园 2011 - 8
《幼儿园点心荟萃》是广州市第一幼儿园的医生、教师、保育员和烹调师60年潜心研究的幼儿食谱。并得到中国妇幼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苏宜香教授的悉心指导。《幼儿园点心荟萃》详细介绍了46种幼儿爱吃的点心的原料和做法。
2021年7月22日 已读
lib上有电子版,强迫自己从关注灾情中转移一下,所以下来看看。行文很朴实,时而有诸如“(汉堡包)是园中幼儿最喜欢的点心,但火腿中有防腐剂,故不宜常吃,可在节日或春游时食用”之类小贴士,很有趣。
饮食
中国食辣史 豆瓣
7.4 (39 个评分) 作者: 曹雨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9 - 6
★★★
学术顾问:叶嘉莹、楼宇烈、薛永年、龚鹏程、刘跃进、蒋寅、杨念群;
陈丹青先生亲笔题写丛书名;
红点奖设计师顾瀚允亲自操刀,诠释大气装帧。
……………………
◎ 编辑推荐
★ 本书展现辣椒在中国四百年作为食物的演变,内容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既是学术研究之成果,也是面向一般大众的科普读物。
★ 装帧设计精美,并采用了封面压凹、烫金工艺。封面由陈丹青先生亲笔题字,具备相当的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
……………………
◎ 内容简介
本书考查了中国食用辣椒四百年来的历史。主要依据三条理论线索来探讨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诸多问题:第一条是辣椒传播的历史路径和食用辣椒的原因,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在文化唯物论的语境下;第二条线索是辣椒在中国文化中的隐喻,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在结构主义的语境下;第三条线索是辣椒在中国饮食中的阶级地位变迁,这条线索的分析主要是在饮食的政治经济学的解释语境下。
愿上帝保佑法兰西厨子 豆瓣
French Lessons
作者: [英国] 彼得·梅尔 译者: 吴正 南海出版公司 2016 - 9
第一口咬在法国面包和法国黄油上,我那还在沉睡中的味蕾突然苏醒了,一阵痉挛……我失去了我的童贞,那种对美食一无所知的童贞。
·
世界上只有两件事能激起我们最强烈的反应,一是爱情,另一个是美食,在法兰西,二者皆有
与《普罗旺斯的一年》作者、英国图书奖得主彼得·梅尔一起吃透法兰西
这是一场假借写书名义进行的环法饕餮之旅,就算是最虔诚的素食者,也会因为这本书饥肠辘辘
眼前是细腻文字,鼻尖萦绕着美食香气,就像在米其林餐厅吃一顿大餐
·
在这本随笔集里,青蛙、鹅肝、蜗牛、干酪、松露、烧烤、红酒,一道道美食纷至沓来,法式大餐应有尽有,小心别流口水!
作者幽默有趣的文笔和个人风格,将法国人对吃的热爱表达到极致——
把法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区分开来的,不只是他们吃的东西,还有他们吃的方式。
去教堂礼拜,募捐善款,最终的目的是一盘撒着松露的煎蛋;千里迢迢驱车赶往法国北部,只为了几根在酒里腌过的小细青蛙腿;去疗养院修身养性,不过为了换种饮食口味。
更别说介绍蜗牛的科普读物中必有一章是菜谱;轮胎制造商也最终成为了全球闻名的美食评审机构。
愿上帝保佑法兰西厨子!
第三餐盘 豆瓣
作者: [美]丹·巴伯 译者: 郭宝莲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8 - 7
丹•巴伯是美国著名厨师,在曼哈顿西村经营一家蓝丘餐厅,他不仅努力思考如何做出完美的食物,更在餐厅不断实践着自己超前饮食伦理观和生态理念。
起初,巴伯决定种植自己的小麦,对合适小麦品种的追求成了一系列深入田野的探究之旅的开端。在能够品尝到巴伯的小麦之前,我们可以跟随他去拜访那些美国以及跨越大西洋的厨师、农夫、渔民、畜牧业者、营养师和环境科学家。丹•巴伯花了十年时间研究世界各地的农业社群,撷取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循着食物链一路抽丝剥茧。
《第三餐盘》是一本将旅行日记、农场耕种历史,和烹饪哲学相结合,坦诚且观念超前的主厨笔记。舍弃因循守旧的不健康饮食法(第一餐盘);超越 “从场地到餐桌”的大热潮流(第二餐盘);通过饮食方式的倡导,推动食物生产遵循自然法则,让土壤和海洋得以永续利用、保有健康,这正是丹•巴伯所认同并推崇的厨师使命,即“第三餐盘”的真正意义。
把东京厨房搬回家:日本女人吃不胖 豆瓣
作者: [日]森山奈保美 / [美]威廉•道尔 译者: 有印良品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 - 8
日式饮食不仅十分有益身体健康,也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威廉•道尔和森山奈保美夫妇通过对日本和美国的饮食习惯和文化进行对比和深入的研究,实地采访、搜集各种相关信息,总结出健康的生活方式推荐给大家,将餐桌文化的健康理念带给普通家庭。通过每日步行、健康饮食等日常习惯解析日本女人保持健康的原因,结合作者在各个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亲身体验,解开关于日式饮食文化的幸福关键词。
2020年7月22日 已读 写得很浅,草草一看,翻译不好。
非实体 饮食
懒人的幸福早餐 豆瓣
ズボラーさんのたのしい朝ごはん
作者: [日] 小田真规子,[日] 大野正人 译者: 吴梦迪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日本食谱大奖获奖料理家教你利用日常食材就能做出美味、时尚又健康的元气早餐。
本书从简单快手出发,介绍了三明治、沙拉、饭团、甜点等元气早餐食谱,260个小创意,美味早餐变着花样轻松做,不使用砧板,甚至不用火,只需微波炉就可以做出美味、时尚、充满创意的早餐,简单、快手又有营养,还能少洗餐具。周末选好食材,只要5分钟,就能让你的早餐充满惊喜和期待,新手、懒人一学就会!
2020年5月13日 已读
作者真的可爱!懒人深深共鸣!
非实体 饮食
天才主厨的绝对温度 豆瓣
7.5 (11 个评分) 作者: [日]石川拓治 译者: 叶酱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 - 9
二十五岁才开始学厨的米田肇,三十六岁开了自己的餐厅,开业一年便拿到米其林三星。
他是没有段位的空手道高手,一度想当“会做料理的格斗家”,现在则是“喜欢格斗的厨师”。
他为了在法国学厨,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
他有着足以自傲的厨界履历,但那同样也是某种负担。
他光是找开店的房子,就找了一年多。
很多常人觉得容易的事,在米田肇的世界,变得无比复杂。
很多普通人感到无法越过的障碍,被米田肇轻巧地跨越。
笨拙与热情,加上无比的决心。
一位天才厨师的成长记录。
即将消失的百年美味 豆瓣
寻找台湾古早味
作者: 黄婉玲 漓江出版社 2012 - 7
古早味,就是遵循历史流传至今的饮食制作方法和味道。古早味是台湾人用来形容古旧味道的一个词。在台湾,因为时髦饮食的冲击,许多古早味店铺正日渐式微,而遵循传统的老师傅、老店铺,则仍在付出与收成完全不成比例的情况下,默默地艰难支撑,为的是给日渐稀少的怀旧食客们留一份“正宗”的老味道。本书即在讲述这样一群人,以及他们所守护的味道。然而在本书出版之时,因为烹调之人的逝去或老店铺的关张,又有几样古早味道已消失不见了。
作者花费9年时间,一一寻访台湾本地的古早味道,力求全面与真实。写到自己著作的过程,她曾喟叹:“唯一遗憾的是,如果我早几年写这本书,就不会让掺有地瓜的双润糕失传……我与时间竞跑的压力是多么沉重与孤独。”
2020年1月10日 已读 黄似乎比陈(静宜)写的生动馋人些。
饮食 黄婉玲
台味 豆瓣
作者: 陈静宜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3 - 5
到了台菜餐厅翻开菜单,看到琳琅满目的菜名,知道这些菜与台湾有何连结吗?这些菜多半不是台湾原创,却在台湾有了自己的生命。
很多菜都是这样的:海南鸡饭从中国传到了新加坡,经文华酒店名厨改良,成了到新加坡必吃名菜。传说马可波罗把中国面条带回了意大利,现在几乎世界各地都认识意大利面。源自于法国布列塔尼的croquette,传到日本后成为知名的可乐饼;葡萄牙人把蛋塔带到了澳门,现在所有到澳门的游客,没有人不吃个玛嘉烈或安德鲁蛋塔再走的。食物是流动的,菜色也是流动的,随着时空更替而有了不同版本,移动它的是人,看到了谁的手上,就用自己的方式出牌。
本书即在时代脉络中讲述台湾菜的过去与现在,有历史感和浓浓的台湾味儿,并附有名厨现身说法的教程贴士,令老饕吃主在家就可以轻松做出好菜。
风味原产地·云南 (2019) 豆瓣
所属 电视剧集: 风味原产地
7.8 (30 个评分) 导演: 胡志堂 演员: 杨晨
《风味原产地·云南》是由腾讯视频出品,稻来传媒和企鹅影视联合制作的地域美食纪录片,腾讯视频全网独播。《风味原产地·云南》作为该纪录片系列的第二部,拟通过短片每集发掘一种“养在深闺人不识”的云南独特食材、食品和味道。
孤独的泡面 豆瓣
6.2 (8 个评分) 作者: 食帖番组 主编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2
本书是“食帖WithEating”超人气日播节目同名书,也是国内首本泡面文化指南书。#孤独的泡面# 话题讨论超过一亿,100碗各国人气泡面,200条全球饮食文化解说,近150个深夜的陪伴,现在集结成书。从中国到日本,从韩国及至东南亚,搜索代表性的地方速食拉面,由专业吃优评测,对包装设计、配料选择、营养成分、风味特色、食材搭配等进行客观评价,由浅及深地科普与之相关的饮食文化,还有快手配菜制作教程、热量消耗指南等。
2019年11月14日 已读
文字粗陋不堪细看(还有百度百科的原文你信不信),篇目之间严重缺乏统合,毫无框架结构可言。
非实体 食帖 饮食
啊,這味道 豆瓣
作者: 陳靜宜 聯經出版公司 2018 - 4
全臺灣第一本馬來西亞華人飲食文化專書!
肉骨茶、海南雞飯、福建薄餅……這味道,是記憶中似曾相識的美味,也是華人魂牽夢縈的原鄉況味。
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葉怡蘭
馬來西亞飲食節目製作人楊佳賢
《民國太太的廚房》作者李舒
─專文推薦─
TVBS新聞臺主播吳安琪
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
飲食文化研究者‧臺師大臺文系副教授陳玉箴
《星洲日報》副刊主任黃俊麟
─好味推薦─
繼上次出版《臺味:從番薯糜到紅蟳米糕》後再出好書《啊,這味道》,好看好吃令人神往,引用書中『肉骨茶猶如武林』名句~各人的美食江湖,買了書各自去闖!
──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
溫暖生動地描寫人物情境,同時還兼顧歷史脈絡的細細爬梳。靜宜的新書,真是我新年好事的第一發!
──TVBS新聞臺主播吳安琪
食物,是連接人心的紐帶,靜宜用一種樸實的方法,細細講來。讀這本書的心情是愉悅的,閤上書,突然想起《西遊記》第八十五回,豬八戒對南山大王手下小妖說:「待我一家家吃將過來。」
──《民國太太的廚房》作者李舒
食物的歷史就是人的歷史,從福建麵、海南雞飯、炒粿條到河婆擂茶,能將大馬小吃秘技、華人移民歷史,及與臺灣小吃間千絲萬縷關係說得這樣清楚又動人的,應該只有這本了!
──飲食文化研究者‧臺師大臺文系副教授陳玉箴
在美食跨界的流動裡尋找記憶的身世,用最道地的味道探索臺馬相連的命運。
──《星洲日報》副刊主任黃俊麟
靜宜在描摹美食形貌和敘事者集體記憶的部分,融入了許多在地辭彙和語境,寫出 了趣味和滋味,彷彿真實境況近於眼前一般,讓人望文生「味」,透過文字進行了一趟共享共感的體驗旅程。
──馬來西亞飲食節目製作人楊佳賢
靜宜深刻地看進了這些市井小食的源流、內涵與底蘊;淋漓盡致展現眼前,不只是食物本身的來龍去脈形色味香,還有我認為最令人動容的,孕育出這些美味的人的故事、面貌、表情、個性,以及投注此中的固執、堅持與熱情。
──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葉怡蘭
早年華人移民東南亞的人數眾多,源自於原鄉的飲食也跟著開枝散葉,馬來西亞有的城市仍保留著華人傳統飲食,也有與當地飲食融合後產生的特色飲食。
儘管我們樂於享受馬來西亞的美食,對於大馬食材與飲食文化卻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例如肉骨茶的「茶」不是源自「茶葉」而是「人名」,那麼為什麼這道菜要叫做「肉骨茶」?又如提到「海南雞飯」,我們腦海裡往往第一個聯想到新加坡,殊不知它其實源自大馬;而在地的海南咖啡都會附上一根中式調羹,究竟所為何來?福建麵與一代歌后鄧麗君之間又有什麼不為人知的軼事?
作者陳靜宜受大馬知名飲食作家林金城啟發,長期鑽研馬來西亞飲食文化,每每遠赴吉隆坡、怡保、麻六甲、檳城等地,親自品嚐各式華人美食,採訪其人其店,記錄「吃一次少一次」的道地小吃。她以馬來西亞的人和食物為主軸,囊括福建、潮州、廣東系的經典小吃,如福建薄餅、肉骨茶、海南雞飯、廣東豬腸粉、潮州炒粿條、華人沙嗲等。寫馬來西亞食物激盪出的辛甘鹹香,也寫背後的華工歷史與庶民文化;寫馬來西亞小吃的誕生與淵源,也寫老店與老時代的軼聞野史,大馬風味盡在筆下、在書中,進而瀰漫在空氣裡,使讀者隨之勾起食欲與玩興,更為馬來西亞的飲食做了精采的見證。
明日的便当 豆瓣
あしたのお弁当
作者: [日]饭岛奈美 译者: 吴绣绣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6 - 9
伴着一部部美食日剧在国内的人气高涨,其背后的料理设计师饭岛奈美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饭岛奈美总是能用简单质朴的食物传递出浓浓的温情,这本书也是如此,简单快手的便当,是家人间深深的羁绊。母亲忧心家人 营养,儿女挂心有点“三高”倾向的父亲… 一份简单的便当,包含了很多深层的意义。如同饭岛老师在书中所说:“吃的人可能当时不会想太多,但是那时的味道,总有一天一定会成为令人念念不忘的绝佳回忆。”
今日便当 豆瓣
井上佳苗
作者: 井上佳苗 译者: 刘晓冉 南海出版公司 2017 - 4
本书共收录了井上佳苗多年便当制作中具有代表性、拥有超高人气的201款美味便当,各种食材、各种搭配、各种口味的便当制作都非常简单,仅需10分钟就可以完成!精美的外观、营养的搭配、丰富的食材,每一款便当都让人垂涎三尺,简单的制作步骤任谁都可以轻松学会!
府城的美味时光 豆瓣
作者: 辛永清 译者: 刘姿君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 11
作者写下了十二篇在台南辛家绿意盎然的庄园“安闲园”里,度过多愁善感的青春時光家庭回忆,並端出蕴含岁月深度的十二道美味菜肴。辛永清隽永知性的笔触,让人从其文字中一窥战前战后台南的风貌、上流阶级的优雅生活、台湾富豪之家的家庭回忆。作者生于台湾贵族家庭,为战后日本最为活跃和著名的中华料理家,书中对其少女时代在台湾的生活和家庭料理进行了回忆。
2019年5月6日 已读
人和文筆都雅緻,菜譜則開闊富創造力、百無禁忌;寫人生讓人惆悵。
刘姿君 辛永清 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