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史
布局天下 豆瓣
8.5 (6 个评分) 作者: 饶胜文 解放军出版社 2002 - 1
放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布局天下——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是一本历史军事地理著作。什么是历史军事地理?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认为:"军事地理学研究军事与地理条件之间的关系,是人文地理的一个分支,也是军事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对指导军事行动具有重要意义。了解古代的军事地理是更好地认识当代军事地理的重要条件,因此,历史军事地理又是历史地理学,也是军事地理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篇章。"(史念海《河山集·四集·谭其骧教授序》)饶胜文同志的这本书所论,是关于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虽然不是对古代军事地理作详细的考察,但其性质是历史军事地理著作,自无疑义。
本书是一本历史军事地理著作。政治兴亡常与军事成败相关,而地理又与军事密切相关,故探讨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对于深入认识中国历史上历代兴亡,实为一个重要关键。本书的一个鲜明特点,是把中国古代军事地理大势形象地概括为"棋盘型格局"。全书内容亦由此而展开。因有"棋盘型",乃有"四角"的分析,即关中、河北、东南、四川;乃有"四边"的阐述,即山西、山东、湖北、汉中;乃有关于"合天下之全势"的中原的认识。全书从地理形势、军事成败入手,最后落实到政治局面的变化,即历史上统一与分裂的成因及其类型。概而言之,全书由地理而言军事,由军事地理而论政治得失。
2024年3月30日 已读
分裂有两种形式:瓦解的特点是迅速的全面混乱和无序,持续时间短,重建新的秩序的时间也短,秦、新、隋、元是代表,这些朝代往往高度专制、权力集中,皇权与民众矛盾非常直接。东汉、西晋、唐之后的分裂是土崩,东汉的州牧、刺史,西晋的宗室藩王,唐的藩镇割据,既是天下太平时分散皇权的力量,也是统治受到挑战时维系皇权的力量,在整体的政治秩序解体后,依然可以维持局部的秩序,形成长期的分裂。
中国军事史
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 豆瓣
作者: 宋杰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 - 6
笔者完成这部著作的动机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军事历史的由衷热爱。古今士子对于议论兵戎之事多有浓厚的兴趣,正如李贺诗云:“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我早年在北京师范学院(今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就读时,曾听过宁可先生讲授的《中国历史的地理环境》一课,老师纵论古今形势之演进,屡出妙语灼见,满堂学子为之倾倒,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毕业任教以后,有幸分配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室接受宁可先生的专业指导,后又在其门下攻读博士学位,耳提面命,获益良多。先生曾推荐阅读英国学者麦金德的名著《历史的地理枢纽》,并指出可以结合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对立和南北对峙局面来研究军事枢纽问题。在这一思路的启发下,我将自己的博士论文题目拟为《先秦战略地理研究》,遂奠定了探讨此项课题的决心。由于《中国古代战争的地理枢纽》这一题目所包含的内容过于浩繁,夏商以来至明清垂垂四千余年,所涉及的军事重镇不可胜数,以个人渺渺之身来对它们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如庄子所言“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另外,现代学者亦对于历代兵家要地多有论述,如何在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取得创新和突破,也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有鉴于此,我在动手写作之前曾对这项课题的研究范围和切入角度做了一番详细的思索,特向读者说明。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豆瓣
9.2 (10 个评分) 作者: 雷海宗 商务印书馆 2001 - 6
中国军队人员组成的变化、素质的下降是否造成了中国国力的衰败?中国的长期积弱是否与武德的消亡、文德的畸形发展有关?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本书中找到答案。本书作者着重从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兵员、兵制和兵文化演变的角度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作了一番全新的剖析。作者还对中国古代文官与武官的关系、士大夫与流氓的关系、家族制度与国家体制的关系,呈族血统退化与历史进程的关系等问题都作了比较深入的论述,对中国历史分期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024年4月5日 已读 春秋至汉代,先是军民不分,后来军民分立,最后军民对立。军民对立下的军队最难驾驭,将才必不可少,如若缺少将才,不只要战败辱国,并且要变成土匪
中国军事史
中国历代军事制度 豆瓣
作者: 中国军事史编写组 解放军出版社 2006 - 1
《中国历代军事制度》依据我国现有可信的历史资料和实物,系统地整理了我国历代——从先秦到中华民国的军制。其中包括军队组成、统御指挥、兵役制度、装备补充、人事制度、军法、训练等等,并论述了其发展和得失。它是建国以后头一部全面论述我国历代军制的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