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学
普通语言学教程 豆瓣 谷歌图书
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 (5th ed., 1949)
9.3 (33 个评分) 作者: [瑞士]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 译者: 高名凯 商务印书馆 1980 - 11
本書是著者費爾迪南.德.索緒爾是本世紀最著名、影響最深遠的語言學家之一。他在1857年出生於瑞士日內瓦的一個法國人家裡。中學畢業後,於1875年至1876年在日內瓦大學讀了一年,其後轉學到德國,在來比錫大學學習語言學。那時正是新語法學派諸語言學家和他們的教師古爾替烏斯(G.Curtius)對語言學問題辯論得最激烈的時候。他起初完全站在新語法學派一邊,在奧斯脫霍夫(H. Osthoff)和雷斯琴(A. Leskien)的指導下從事歷史比較語言研究工作,於1878年寫出他那篇傑出的《論印歐系語言元音的原始系統》,使老一輩的語言學家大為驚奇。
2024年8月9日 已读
表示"这"和"那": 官话是这-那,粤语是呢-嗰,英语是this-that,法语是ci-là...表示“这”的发音更尖,表示“那”的发音更圆,因为指示更远的物体时,人们倾向于把嘴张大发出更大的声音。不知是否还有更多语言的例证。
语言文字学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 豆瓣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商务印书馆 2012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是在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基础上,根据最近20多年来中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的最新成果编制而成的。1987年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是一部国内外知名的学术精品。本书第2版利用中国语言方言数据库,用地图软件绘制地图,它继承了原版地图集的优良传统,但在很多方面有所创新。地图集包含79幅大型彩色语言地图,其中A类图是5幅中国语言总图,B类图是36幅汉语方言分区图和分省区汉语方言分布图,C类图是38幅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分类图和分省区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每幅地图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本地图集全面表现了中国的汉语方言和各少数民族语言、方言最新的地理分布和分区分类情况,完整地表现了我国极其丰富多彩的语言资源状况。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 豆瓣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商务印书馆 2012
《中国语言地图集》(第2版)是在1987年出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基础上,根据最近20多年来中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研究的最新成果编制而成的。1987年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是一部国内外知名的学术精品。本书第2版利用中国语言方言数据库,用地图软件绘制地图,它继承了原版地图集的优良传统,但在很多方面有所创新。地图集包含79幅大型彩色语言地图,其中A类图是5幅中国语言总图,B类图是36幅汉语方言分区图和分省区汉语方言分布图,C类图是38幅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分类图和分省区少数民族语言分布图。每幅地图都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本地图集全面表现了中国的汉语方言和各少数民族语言、方言最新的地理分布和分区分类情况,完整地表现了我国极其丰富多彩的语言资源状况。
2024年12月5日 已读 西南官话最重要的特点,是“入声归阳平”
语言文字学
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 豆瓣 Goodreads
10.0 (7 个评分) 作者: 陈用仪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 6
《英语常用词疑难用法手册》所选择的材料和分析重点,就是英语一些最常用的单词和词组越是常用,问题就越多,研究的天地就越广阔,得出的结果也就越实用),着重探讨其中最应该引起注意(特别是最应该引起中国人注意)的内容,尤其是乍看起来有点“别扭”的内容。
语言的文化史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彼得·伯克 译者: 李霄翔 / 李鲁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 9 其它标题: 语言的文化史:近代早期欧洲的语言和共同体
在本书中,彼得·伯克将带领我们探索从印刷术发明到法国大革命之间欧洲语言的社会与文化的历史。书面的、口头的,不断交融的、彼此竞争的……语言,作者具体而微地为我们展示了这一时代的语言纷乱而异彩纷呈的面貌。
本书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语言与人类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地区、教派、职业、性别乃至民族,在这些形形色色的共同体中,语言不仅是区分“他者”的工具,同样也是确认“自我”身份的途径。语言间的竞争同样引人注目。曾经至高无上的拉丁语与逐渐勃兴的地方语言之间、不同的地方语言之间争夺统治地位的竞争构成了始终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兴起过程的文化潜流,成为近代历史进程中一条不可忽视的线索
作为当代第一流的文化史家,彼得·伯克再次展示了他贯通史学与社会科学理论的出众技巧,以及吸纳整个欧洲的宽广视野。无论是对欧洲历史与文化有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关注“语言史”这一领域的专业人士,都能从本书的阅读中的得到启迪与乐趣。
2024年12月13日 已读
1,群体的社会方言:一些人群会为了区分身份而故意改变词语的发音和用法,这种特定群体的用法有时会流行开来造成语言的演变。
2,语言标准化的前提是存在一个可以大规模批量复制的媒介
社会学 语言文字学
语言帝国 豆瓣
Empires of the Word: A Language History of the World
作者: [英]尼古拉斯·奥斯特勒 译者: 章璐 / 梵非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6 - 4
本书通过历史上的语言故事反映一个民族的真实特性及其在历史上所经历的盛衰涨落,是第一部把各种不同类别、形态的语言整合到一起的作品。
2024年12月15日 已读
应该叫做语言的世界史,从语言角度看世界历史。新版里面编辑和翻译错误少了很多,但依然有很多地方翻译拗口。
1,阿拉姆人从腓尼基人那里引入字母系统,并取代了主导美索不达米亚两千多年的楔形文字。而更简洁的书写系统一定程度上帮助阿拉姆语取代了阿卡德语。另一方面,亚述人把阿拉姆人四处驱赶也促进了阿拉姆语的传播。伊斯兰兴起后,受迫害的基督徒把宗教连带着阿拉姆语带到印度(喀拉拉邦的圣多马基督徒),与其他基督教世界隔绝了几百年。
2,波斯的征服给埃及带来了阿拉姆语,马其顿的征服带来了希腊语,但由古埃及语发展而来的科普特语的衰落发生在阿拉伯征服之后,最终于大约16世纪灭绝,如今只存在于科普特教会。
3,梵语来源于以波你尼为代表的对古典梵语的严格化,以防止对吠陀经典的解读随时间而改变,因此神学意味始终伴随着梵语。释迦牟尼创立佛教时用的是摩揭陀语,在传播中又融入了各种俗语而形成巴利语。随着佛教的制度化,便开始使用一种混合式梵语。梵语流行于社会上层,梵语和巴利语随着宗教传播开来,而后随着穆斯林入侵(德里苏丹国、莫卧儿帝国),梵语随着精英阶层的变迁而衰落。
4,通过比较梵语、希腊语、拉丁语之间的相似性,比较语言学开始建立起来。通过这种研究,人们发现匈牙利人发源于北西伯利亚(乌拉尔语系),马达加斯加曾是婆罗洲殖民地,吉普赛人源于印度。
5,希腊人被波斯人称为yauna 人,因为他们最先接触的部族是爱奥尼亚人,罗马人对希腊人的称呼来自格雷亚小镇。希腊语最早通过殖民与征服传播开,而后又先通过文化再通过宗教渗透了罗马,希腊语曾广泛流行于叙利亚地区和安纳托利亚,而随着阿拉伯世界颠覆了拜占庭的统治,希腊语在这一地区也逐渐衰落。
6,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只有在征服欠发达地区时,才能保留下自己的语言。所以欧洲中北部使用日耳曼语,东部使用斯拉夫语。原先罗马帝国被征服后,教育系统崩溃,地方口语得以发展起来。而凯尔特语先被拉丁语,后被日耳曼语挤压,现在仅剩下很少人使用。
7,古登堡印刷术传播开来,各民族语言的印刷品大量流传,宣告了拉丁语最后的死刑,也开启了宗教改革、科学革命、民族主义的大门。
8,中部的卡斯蒂利亚语成为标准西班牙语。
语言文字学
世界语言简史 豆瓣
作者: 汉斯·约阿西姆·施杜里希 译者: 吕叔君 / 官青 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9 - 6
人类的语言始终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话题。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种人类语言?语言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各语言之间有哪些共性、差异和亲缘关系?关于人类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的诸多问题,本书提供了简明扼要且翔实可靠的内容来为您解答。从令人兴奋的古埃及象形文字和苏美尔人楔形文字的破译,到各个不同语系、语族和语支的发展和扩大,再到人工语言世界语……本书将带您畅游人类语言的斑斓世界。
-------
目录
导言 世界上有多少种语言?
第一章 破译死的语言和文字
象形文字的秘密
破译古文字的难度
楔形文字的破译
其他研究成果
未解之谜
第二章 印度日耳曼语系
接触但几乎不作比较
梵语
印度日耳曼语系
从语言种类的收集到比较语法
第三章 印度日耳曼语系的分支
概述
印度语族
伊朗语族
波罗的语族
斯拉夫语族
凯尔特语
阿尔巴尼亚语
亚美尼亚语
托哈语
底层语言研究
安纳托利亚语族
伊利里亚语
第四章 希腊语——欧洲文明的摇篮
希腊语的历史
希腊字母
希腊语的发音特点
希腊语的语言类型
希腊语的构词特点
希腊语介词
希腊语人名
希腊语的表现力和灵活性
从古希腊语到现代希腊语
古希腊语的继续存活
第五章 拉丁语——欧洲诸语之母
拉丁语入门
历史
罗马人如何说话?
教会语言
统一性的丧失
中世纪拉丁语
人文主义
大学和科学
富于活力的拉丁语
简洁明确并长存不朽
人文主义教育
拉丁语和欧洲的统一性
第六章 骄傲的女儿们——拉丁语之子语言
从拉丁语到罗曼语族
语言结构的转变
法语
意大利语
西班牙语
加泰隆语
葡萄牙语
罗马尼亚语
犹太西班牙语或拉丁诺语
罗曼语族的其他成员
第七章 日耳曼语与德语
deutsch的含义
日耳曼诸语
斯堪的纳维亚诸语
荷兰语弗、兰芒语
南非荷兰语
德语的发展过程
德语所受的外来影响
今日德语之状况
今日德语的趋势和问题
第八章 依地语、黑话和吉卜赛语
依地语和德语
对概念的解释
犹太人在德国的出现
依地语的分布
依地语的衰落
黑话——德语中的流氓语
黑话、依地语和德语
吉卜赛语
第九章 英语——新世界语
英语在当今世界的应用
英语的发展历程
英语词汇
今日英语的特点
离心趋势
第十章 世界上的语系:欧洲和亚洲的非印度日耳曼语系
导言
巴斯克语
乌拉尔语系
亚非语系
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
闪米特语族的特征
阿尔泰语系
高加索语族
汉语——汉藏语系中最重要的语言
达罗毗荼语系
第十一章 世界上的语系:太平洋地区、美洲和非洲
日语
朝鲜语
南岛语系
印第安语
北美洲
萨丕尔一沃尔夫假说
中美洲
南美洲
一种新分类
非洲——语言地图一览
第十二章 语言结构的主要类型
屈折型语言
粘着型语言
孤立型语言
多式综合语
分析型和综合型语言结构
同源性关系和类型学分类
反对传统分类的论据
语言类型和语言变迁
结论
第十三章 皮钦语和克里奥尔语
概念阐述
通用语言
科学发现了代用语
夏威夷语
佛罗里达:古拉语
牙买加
塞拉利昂:克里奥语
美拉尼西亚
路易斯安那
海地
塞舌尔
毛里求斯
库拉索岛:帕皮阿门托语
佛得角
奇努克语
洋泾浜豪萨语
井下作业用语
斯瓦西里语
苏丹
插入语
书写形式的转换
克里奥尔语的共性
第十四章 世界辅助语或世界语?
问题
世纪的思想萌芽
世纪的伟大方案
世纪的构想
回顾
世界英语
参考文献与推荐阅读书目
图片来源
中外文译名对照表
译者后记
2024年12月15日 已读
埃及象形文字和汉字在造字原理上非常相似。作者在写汉语历史的时候没有涉及甲骨文。
语言文字学
汉语史稿 豆瓣
作者: 王力 中华书局 2015 - 1
《汉语史稿》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的教材。全书分语音部分;语法发展部分;词汇发展部分。讲述汉语史对象、研究方法、语言的发展分成等。原书本为三册,今合为一册。《汉语史稿》主要有由中古到现代语音的发展、历史形态学、历史句法学等篇章。
2024年12月27日 已读
1,得:获得->达成->能够->进一步虚化
2,了,着,过的虚化。“起来”表开始状始于元代,“下去”表继续状态始于红楼梦之后,儿女英雄传之前
3,我倾向于上古汉语有复辅音
语言文字学
语言与文化(注释增订本) 豆瓣
作者: 罗常培 著 / 胡双宝 注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 8
《语言与文化》是语言学大师罗常培先生撰写的一本探索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著作,学界推为是中国文化语言学的开山之作。书中涉及语言与文化研究的各个方面,如从借字看文化的接触,从亲属称谓看婚姻制度,从地名看民族迁徙等等。本书在《语言与文化(注释本)》的基础上增订而成,在每章之后对其中出现的历史地理专名和人名加以注释,并对近年来新的相关研究成果予以补充说明,提供给读者详备周全的背景信息,更有利于读者对原著的学习和理解。
2024年12月27日 已读
lu 是壮语山地之意,那是田之意,都,多,古,也都是壮语的地名冠词,两广贵州地名若是有这些字,在很久以前可能就是壮族聚居地。
语言文字学
文字的历史 豆瓣
作者: (苏联)B.A.伊斯特林 译者: 左少兴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18 - 7
文字是人类思维的载体。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语言习惯的差异,文字也自然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貌。《文字的历史》作者B.A.伊斯特林,根据书写符号与各语言要素胡对应关系,将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种文字划分为五大类——句意文字、表词文字、词素文字、音节文字和音素文字,并对每一类文字的产生及发展都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归纳总结其演化规律。本书对文字学知识的阐释深入浅出,同时提供了丰富的古代文字史料,是了解和研究文字史必不可少的经典著作。
2024年12月27日 已读
1,表意文字(如汉语)-音节文字(如日语假名,迈锡尼文字)-辅音音素文字(如腓尼基字母、阿拉伯字母)-元音音素文字 的划分。
2,因为亚非语系有辅音作词根的特征,在这一语系中产生了最早分离出辅音这一基本音素的文字:埃及圣书字。
3,文明其实很脆弱,希腊早期迈锡尼文字被灭绝后,希腊长期处于无文字状态,直到后来重新采用腓尼基字母,由此产生的希腊字母成为最早的元音音素文字。
4,我对于汉语汉字的一些想法:语言产生之初是单音节词多音节词都有,汉字应该也是这样。造字的时候一个字表示的是一个词,这个词可能是单音节的,也可能是多音节的。但是由于汉字不表音,当文字多起来后,就不利于记住每个字的读音,于是字的读音逐渐简化,产生了复辅音,再逐渐演变成单音节。同时,人们依然习惯于用多音节来表达绝大多数词,于是词语由一字一词逐渐演变成两字一词。
语言文字学
簡繁互轉易錯字辨析手冊(增訂版) 豆瓣
作者: 莊澤義 / 趙志峰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本書精選208組“易錯字”辨析條目,旨在幫助學生、教師及語言文字工作者和愛好者分辨簡體字與繁體字、正體字與異體字的對應關係,以避免轉換錯誤。
標準權威:依據國家《通用規範漢字表》,並兼顧香港地區的使用習慣來設立條目。
釋義簡明:清晰標注字際關係,精要解釋字義詞義,並選取典型例詞,一目了然。
功能多樣:特設“易錯指數”“辨析”“附註”等欄目,提示學習難點、要點。
方便易查:提供筆畫索引和拼音索引,內文還輔以粵語注音,便於比對和檢索。
原始汉语与汉藏语 豆瓣
作者: [美]包拟古(Nicholas C.Bodman)著 译者: 潘悟云 / 冯蒸 中华书局 2009 - 2
本书作者包拟古是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和汉学家,本书是他研究汉语历史语言学的论著,包括4篇文章:《藏文的sdud〈衣褶〉与汉语的“卒”及st-假说》、《汉藏语中带s-的复辅音声母在汉语中的某些反映形式》、《原始汉语与汉藏语:建立两者之间关系的若干证据》、《上古汉语中具有l和r介音的证据及相关诸问题》。书中附录了包氏简历与著作目录。
2024年12月27日 已读 音韵学的东西太多还暂时读不懂,以后也不一定想学
语言文字学
汉字的故事 豆瓣
作者: 陈炜湛 2010 - 9
本书是汉字研究专著,详解了古文字中的文化源起和趣事,通过轻松的笔触描绘出中国古文字中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传统。本书是先之以日月山川草木,次之以鸟兽虫鱼,又次之以杂物奇怪,再次之以世间人事,复以稍具综合性之娄文殿后。
2024年12月27日 已读
1,豌豆的豆从前叫尗(菽来源于此),因读音相似而逐渐改用豆。
2,从甲骨文中册、典的形状可知当时已经广泛使用竹简。
3,逆之屰本是一个倒立的人。
4,汉滩本是同一字。
语言文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