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读这本书
现实不似你所见 豆瓣 Goodreads
Reality Is Not What It Seems:The Journey to Quantum Gravity
9.2 (53 个评分) 作者: [意大利] 卡洛·罗韦利 译者: 杨光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7 - 11
世界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什么?时间和空间真的存在吗?现实(Reality)的本质是什么?现象级科普畅销书《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意大利理论物理学家卡洛·罗韦利以优雅易懂的方式带我们踏上这场探索现实之旅:从德谟克利特到爱因斯坦,从法拉第到引力波,从经典物理到量子引力……通过介绍现实的概念是如何随时间变迁的,今天的物理学家又是如何理解宇宙的结构的,他为我们提供了比《七堂极简物理课》更深入的理论解释。
饥饿的盛世 豆瓣 Goodreads
8.0 (41 个评分) 作者: 张宏杰 重庆出版社 2016 - 4
本书内容主要写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作者通过对乾隆时代的解构,为读者描绘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盛世”图景,同时深刻揭示了近代中国失落的秘密。
乾隆统治下的中国,纵向比,是中国之前几千年历史中人口最多、国力最盛的时期。横向比,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庶的国家。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盛世,毫不为过。乾隆时代创造了空前的政治稳定,养活了数量空前的人口,奠定了今天的版图。但是,作者从更深的层次看到,表面的繁荣昌盛背后,隐藏着的,是巨大的危机。
乾隆在位六十年,正好是英国经历了产业革命的全过程。乾隆十三年(1748年),孟德斯鸠发表了名著《论法的精神》。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美国宣布独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乾隆皇帝沉浸在“盛世”的梦境中不能自拔,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他的封建统治。可以说,中国在这个时期,错失了与世界文明接触的机会,没有赶上世界发展的大潮。这直接导致了中国接下来的持续衰落,甚至沦落为“东亚病夫”。
另外,本书还对乾隆的出身个人生活,性格等做了介绍。
2019年5月12日 已读
本朝得自清朝之处甚至多于马克思,读起来时常联想到当今种种。
皇帝的心理真是奇怪,掌握权利的心理畸变吗?“我这么努力国家一定治理的很好吧”“我这么努力,稍微放松一下也没关系的吧”,诫之诫之!
中国 中国历史 乾隆 历史 好书,值得一读
造房子 豆瓣 Goodreads
7.7 (32 个评分) 作者: 王澍 浦睿文化/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6 - 8
本书是世界建筑最高奖普利兹克奖得主、著名建筑大师王澍的建筑文化随笔集。本书从建筑出发,却不止于建筑,更是一本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著作。传统文化的当代性一直是这些年学界反复思索和讨论的重要课题,王澍以自己的学术素养,以及营造经验,构建出独特的关于东方美学的审美体系,也给出传统文化进入当代的路径,这对于当下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10篇建筑文化随笔——从宋代山水画的意境,到明清园林的审美情趣,作者深入剖析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更以建筑的角度,从中探寻传统文化、东方哲学的美学价值。
4篇建筑作品历程书写——王澍的著名建筑作品 包括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等,在本书中,从设计开端、建造过程,直至建成后续,作者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还原这些作品的诞生历程。从中,我们看到的是作者对于“好的建筑”以及“如何做出重返传统的当代建筑”的深入思考。
6篇散文随笔+1篇对谈——作者漫谈个人经历、社会与人生,更触及当下人关心的居住空间等话题,大师的成长历程和人文情怀一览无遗。
2018年6月29日 已读
这位建筑学家确乎是个文人。不是造个房子,更有里面的很多想法观念在里面。瞻仰一下普利兹奖获得者,原来建筑学不止一门工科而已。 论文章而言,觉得不算上佳,作者有其自己独到的见解想法,然而表达出来有点太玄乎。
***浦睿*** ***豆瓣纸书*** 2016 W王澍 中国
大国的崩溃 豆瓣
The Last Empire: The Final Days of the Soviet Union
7.7 (19 个评分) 作者: [美] 沙希利·浦洛基 译者: 宋虹 四川人民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2017 - 5
1991年苏联的解体无疑是20世纪发生的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作者根据最近解密的老布什总统图书馆的绝密档案,包括总统顾问的备忘录和老布什与世界各国领导人的绝密电话记录,重新解读了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
本书挑战了关于冷战结束的传统观念,揭示了布什政府试图结束冷战、保全苏联作为其国际舞台上的重要伙伴的复杂游戏。
作者着眼于事件中心的四个人物—乔治·布什、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鲍里斯·叶利钦、列昂尼德·克拉夫丘克—来讲述苏联最后五个月间发生的故事,这五个月改变了苏联的命运和世界的格局。本书作者会多国语言,能够查阅英语、俄语、波兰语、乌克兰语和白俄罗斯语的文献,这让他能够站在一个特殊的立场来呈现一个关于苏联解体的全新的、戏剧性的故事。
2018年4月15日 已读
崩溃前谁也不相信这会发生,回过头看又觉得是一步步顺理成章了。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之后即使是他自己也阻挡不了了。迫于经济压力,学习西方模式,放松了中央专制,于是一发不可收拾。我现在有点理解某国的行为逻辑了,也是一样的部分学习了西方的一套,但又在苏联的例子借鉴下,绝对不放松手中的缰绳。且看吧!
2017 Histroy 世界史 历史 历史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