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
聪明的投资者 豆瓣 Goodreads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所属 作品: 聪明的投资者
8.4 (14 个评分) 作者: 本杰明·格雷厄姆 / Benjamin Graham 译者: 王中华 / 黄一义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 8
这是一本投资实务领域的世界级和世纪级的经典著作,自从1949年首次出版以来,本书即成为股市上的《圣经》。本修订版在完整保留格雷厄姆原著1973年第4版的基础上,由贾森•兹威格根据近40年尤其是世纪之交全球股市的大动荡现实,进一步检验和佐证了价值投资理论。其中大量的注释和每章之后的点评非常有价值。股神巴菲特特为本书撰写的序言和评论是这个版本的又一个亮点。
本书首先明确了“投资”与“投机”的区别,指出聪明的投资者当如何确定预期收益。本书着重介绍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投资组合策略,论述了投资者如何应对市场波动。本书还对基金投资、投资者与投资顾问的关系、普通投资者证券分析的一般方法、防御型投资者与积极型投资者的证券选择、可转换证券及认股权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本书后面,作者列举分析了几组案例,论述了股息政策,最后着重分析了作为投资中心思想的“安全性”问题。
本书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旨在对普通人在投资策略的选择和执行方面提供相应的指导。本书不是一本教人“如何成为百万富翁”的书籍,而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投资的原理和投资者的态度方面,指导投资者避免陷入一些经常性的错误之中。
一个经济学家的育儿指南 豆瓣
所属 作品: 一个经济学家的育儿指南
作者: [美] 艾米丽·奥斯特 译者: 杨曼 中信出版集团 2020 - 8
晋升为父母,就意味着要不断做出决定。而经济学是一门决策科学,可以在生活中的所有领域发挥作用,比如买房、买车或者育儿、择校。经济学家一般根据成本—收益来进行决策,那么我们如何得到成本—收益的具体信息呢?这时就要获取数据。
当经济学家艾米丽·奥斯特成为母亲时,她收集并评估了育儿过程中的种种相关数据,撰写了这样一本为家长带来勇气和信心的育儿指南。
艾米丽和丈夫都是经济学家,父母也是经济学家,她从小就习惯了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和决策。在孩子出生到上学前班这段时间,她遇到太多需要做决定的时刻,又收到大量自相矛盾令人生疑的建议,她决定运用经济学知识,根据数据分析,做出更适合全家人的理性选择。
有了这些数据,艾米丽发现传统观点并不总是站得住:比如母乳喂养(不是灵丹妙药)、睡眠训练(没那么糟糕)、如厕训练(用“贿赂”的方式有效)、语言习得(早说话的孩子未必聪明)等等。她还帮父母分析了全职在家还是回去上班,请保姆还是送日托这样的两难问题,以及如何实行正面管教,如何拥有健康美好的家庭关系和亲子关系。
在新手父母慌乱无措之时,经济学家的观点可能会让你拨云见日。
蜜蜂的寓言 豆瓣
The fable of the bees, or private vices 所属 作品: 蜜蜂的寓言
作者: [荷] 伯纳德·曼德维尔(Bernard Mandeville) 译者: 肖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 1
在西方近代思想史上,曼德维尔是一位少有的颇具争议的深刻思想家。其声名狼藉和知名度,就在于他的《蜜蜂的寓言》。该书18世纪初在英国出版后,就曾引起过轩然大波,并引致了欧洲思想界和社会各界对它的批判,曼德维尔本人也遭到了人身许多攻击,被称为“品行极坏的人”。1723年,当《蜜蜂的寓言》出第三版时,英国一个郡的地方法院还专门为此书立案,判定此书是“在扰乱社会秩序”,是一种“公害”。尽管如此,这部书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响却经久不衰。它不仅影响了无数的普通学人,而且影响到休谟、亚当·斯密和哈耶克这些思想大师。
《蜜蜂的寓言》核心是道出了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私人恶德即公共利益。”从人是自私自利的这一基本认识出发,曼德维尔坚持认为,在美德和商业社会的动力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张力。因此,曼德维尔主张,如果想以道德说教为手段并以“公共精神”为基础来建立一个充满美德的繁荣社会,那纯粹是一种“浪漫的奇想”。遵循着这一思路,曼德维尔差不多最早提出了社会秩序的自发生成说:不是人之美德和良善而是制度性规则使品德不良的恶人也能为社会的福祉服务;而制约人们自私的恶行的绝大多数制度规则,则是在充满罪恶和欺骗的商业行为的人类实践中生成的。从曼德维尔悖论中,我们会看到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的萌芽,也会看到休谟的那种人人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实际上是一种促进美德之力量的情感伦理学的影子。这里更不用说哈耶克在20世纪公开承认他的“自发社会秩序理论”曾受曼德维尔思想的影响了。
英国一位学者克拉布·鲁滨逊曾说,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是一部“用英国语言写出的最邪恶、最聪明的书”。这一评论很到位,《蜜蜂的寓言》是带有英国和欧洲时代印迹的一部古典著作。从现代伦理学和思辨的道德哲学视角来看,也许有人会认为,曼德维尔当时出版这部书,抑或是为了哗众取宠,抑或只是看到了社会的表面现象。至少现在看来,曼德维尔没有看到非道德现象中的道德。因此,如果曼德维尔的著作对今天的社会还留有什么理论意义的话,也许只有两句话:制度规则是重要的;制度是自发生成的。
牛奶可乐经济学 豆瓣
The Economic Naturalist: In Search of Explanations for Everyday Enigmas 所属 作品: 牛奶可乐经济学
7.4 (70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伯特·弗兰克 译者: 闾佳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 1
一部“博物经济学”著作,它非学术大部头,而只是生活小智慧。其实经济学正生动地编织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人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一一破解,这就是博物经济学。
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是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教授。他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写小短文,提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经过几年的积累,这些问题被收集成册,就成了此书的蓝本。在接受《商业周刊》采访时,弗兰克教授被问及,为什么对“博物经济学”情有独钟时,他回答道,“你只需掌握五六个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生活中的所有相关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就如同生物进化论,只要你理解了它,什么物种、组织、结构,都会变得简单起来。这也会使你对这门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在谈到这些博物经济学问题的答案时,弗兰克教授的观点显然不同于传统经济学课堂的要求。“请不要急于去书中找寻答案。这些生活中的问题不是公式和概念,它们并没有标准确切的答案,每个人都有可能给出更多更合理的解释。虽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经济学家,但至少,我们可以更积极地去思考,并把思考用于生活。这样,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一名博物经济学家。”
2019年3月23日 已读
看的第一本经济学类的书。手上其实收集了不少好评如潮,更加专业的书,但一直提不起兴趣着手看。橙子推荐的这本在引子部分提出的好几个问题就成功地吸引我继续读下去。很有趣的科普书籍,原来其实经济学也没有那么神秘嘛。解释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但可以拓展思路。
橙子 科普 经济学
国富论 豆瓣 Goodreads
The Wealth of Nations 所属 作品: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9.1 (1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亚当·斯密 译者: 唐日松 等 华夏出版社 2005 - 1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最早开拓者,他最著名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首次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说《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国富论》远远不是一部通常所认为的学术论文。虽然斯密也劝说放任自由,但他的论证却更多地是反对政府干预和反对垄断;虽然他赞扬贪欲的结果,却又几乎总是鄙视商人的行为和策略。他也不认为商业制度本身是完全值得赞美的。
理性乐观派 豆瓣 Goodreads
The Rational Optimist:How Prosperity Evolves 所属 作品: 理性乐观派
7.6 (16 个评分) 作者: (美)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 译者: 闾佳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 11
20世纪60年代人口爆炸和全球饥荒令人忧心忡忡,70年代资源枯竭甚嚣尘上,80年代酸雨来了,90年代轮到瘟疫。21世纪初,全世界为全球变暖集体焦虑。可是,这些恐慌(除了最后一个)全都来了又走了。人类只是运气太好吗?
主流的悲观论调宣称情况正在越变越糟,但他们已经这么说了整整两百年。
再看看实际情况。食品供给、收入和人均寿命步步走高,疾病、儿童死亡率和暴力事件轮番下降;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确实变得更便宜了;继亚洲摆脱贫困之后,非洲也跟上了它的脚步;互联网、手机和集装箱运输前所未有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生活实际上越变越好,全球皆然。
本书不光阐述了情况怎样越变越好,还解释了原因。繁荣来自人人为人人效力。始于十多万年前的交换和专业分工习惯,创造出加速改善人类生活水平的集体大脑。
这本大胆的书涵盖了人类的整个历史,从石器时代说到互联网,从旧制度的积重难返讲到蒸汽机的发明,从新近的人口爆炸谈到气候变化可能的后果。天灾人祸固然必不可免,但多亏了人类发明创造的无穷能力,21世纪必将实现巨大的经济繁荣,最可能发生的不是气候的灾难性变化,而是中国人、印度人、非洲人,都过得像美国人那样欣欣向荣。
反資本主義的心境 豆瓣
The Anti-Capitalitic Mentality 所属 作品: 官僚体制·反资本主义的心态
作者: 米塞斯 译者: 夏道平 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991 - 3
緒論
第一章 資本主義的特徵與詆毀資本主義者的心理因素
一、消費者至上
二、經濟改善的要求
三、階級社會與資本主義
四、失敗者的怨氣
五、知識分子的憤慨
六、美國知識分子反資本主義的偏見
七、白領工作者的憎恨
八、「堂兄弟們」的妒恨
九、百老匯與好萊塢的共產主義
第二章 普通人的社會哲學
一、資本主義的本身與普通人眼中的資本主義
二、反資本主義的陣線
第三章 資本主義下的著作與出版
一、作品的市場
二、書籍市場上的成功者
三、關於偵探小說
四、出版自由
五、學者們的偏執
六、社會主義的小說與劇本
第四章 從非經濟的觀點反對資本主義
一、關於幸福問題的理論
二、物質主義
三、不公道
四、自由與社會主義
五、自由與西方文明
第五章 反共與資本主義
附 錄:米塞斯的主要著作
中国经济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中国经济史
9.3 (6 个评分) 作者: 钱穆 讲授 / 叶龙 记录整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3
故我们要研究中国政治史,或社会史,或经济史,只当在文化传统之一体性中来作研究,不可各别分割。我们当从政治史、社会史来研究经济史,亦当从政治思想、社会思想来研究经济思想,又当从政治制度、社会制度来研究经济制度。在此三者之上,则同有一最高的人文理想在作领导。
——钱穆,《如何研究经济史》
中国下一步的挑战,或许在于重构与自身传统与世界的联系。在对西方学说理论的引进介绍之外,还需要重新理解自身的历史演进。本书重视政治、社会、文化与思潮之间的相互联系,涵盖了历朝历代的土地制度、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是水利及漕运)、货币制度与税收政策、还包括政府还是市场主导的经济思想争论。
——林毅夫,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1954至1955年期间,钱穆先生曾于香港新亚书院先后讲授“中国经济史”及“中国社会经济史”两门课程,扼要地讲述了由上古春秋战国至明清时代的经济情况及财政政策,并道出经济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法律、宗教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评价政策和朝代兴亡之关系。
叶龙曾师从钱穆多年,详尽笔录及整理了先师两门课程的内容,对一些内容做出了补释,形成流畅易读的文章,在香港《信报》经评版陆续刊出后,受到了读者的热烈欢迎,最后集结出版形成本书。本书不仅填补了钱穆先生缺乏经济专门史著作的遗憾,更令读者能够通过阅读中国经济史加深对钱穆先生其他著作的理解,以体悟钱穆先生强调要在文化传统一体性中做研究的教诲。
贯穿全书的主要经济问题包括农业经济及土地分配、基建及水利工程、工商业发展、货币制度改革、社会阶层现象、税制及徭役等。细读两千年的经济史,我们可以发现,今天中国的社会经济面貌深受历史传统的影响。希望此书能够帮助读者解读目前推行政策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同时起到镜鉴作用,将有益的经验应用于今日商业社会,避免失败的教训重蹈覆辙。
從自由到壟斷(全2書) 豆瓣
作者: 朱嘉明 遠流出版 2012 - 1
凱恩斯在《貨幣論》裡頭有一句話:「如果以貨幣為主線,重新撰寫經濟史,那將是相當激動人心的。」這部《從自由到壟斷──中國貨幣兩千年》就是從貨幣經濟的角度,對中國歷史的一番梳理和解讀。
在這部耗時十年完成的著作,朱嘉明不僅思考當年中國大陸經濟改革之後,人民幣如何從沒有「含金量」、同時也不具備一般貨幣功能的通貨,走向市場經濟、進而發生通貨膨漲的過程,他更從歷史的脈絡,去看待貨幣在中國過去兩千年歷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因而有了許多新的見解。
秦始皇滅六國,中國從此走入中央集權的皇權統治,但其中當時的統治技術還不足以管理這麼大的國家,因而貨幣經濟這一塊,向來是歷朝歷代鞭長莫及的,也因此,中國的貨幣經濟向來表現出濃厚的自由經濟色彩。而秦朝本身的滅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統一幣制,造成通貨緊縮,「錢貴物賤」。
中國向來是以政治力量的強弱來評判一個朝代的表現。所以像南宋,一般認為是不及格的朝代,但是從貨幣經濟的角度來看南宋,由於南宋的商品經濟非常發達,所積累的財富足以支撐與蒙古長達三十年的軍事對抗,甚至,在蒙古滅宋之後,宋朝的貴金屬財富成為蒙古維持一個橫跨歐亞帝國的資本。
像這樣不同於一般看待歷史的見解,在書中處處都是。而這本書就現實層面最重要的關注在於:國民政府在中國大陸所做的法幣改革以失敗告終,且為人民幣登場鋪了路。在作者眼中,人民幣是法幣的一種延續,而其基本想法都與凱因斯的貨幣思想相關。
目前的人民幣是一種「雙重」壟斷的貨幣,國家對貨幣發行權的壟斷和對支持人民幣的物資資源的壟斷。人民幣成了完全依賴於政府和國家信用的紙幣。在人民幣制度下,中國人民財富的形態只有人民幣,而人民幣為國家壟斷,國家透過人民幣供給數量和物價的不斷變動,實現國民財富的重分配。
在這樣的情形下來看人民幣的國際化、能否取代美元,以及如何控制通貨膨脹,都存在許多變數,本書在這部份,恰可提出多角度的觀照。
中国货币史 豆瓣
所属 作品: 中国货币史
作者: 彭信威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中国货币史》主要内容:新中国建立后,公开宣传马克思主义,提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于学术研究工作,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提倡双百方针,形成了好的学习风气。同时,大量的古钱币陆续出土,大量货币资料陆续被发掘、整理出来。钱币工作者也提高了认识,扩大了眼界,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理论和方法,为古老钱币学向新的学科的转变,把旧的钱币学发展成为放在现代的学科结构(研究对象、目的、任务、范围等)、方法论和理论体系的基础上,同多学科相结合,利用现代科学检验手段的先进的社会主义钱币学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当然这个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个历史过程,目前这个转变正在开始,没有完成。实现这个转变需要经过很多学者创造性的、艰苦的努力。而在新中国建立以后,也逐步具备了这些出色的学者。彭信威先生就是勇敢地开拓钱币学研究新领域、新路子、新局面的出色学者。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修订第12版) 豆瓣
The Economic Way of Thinking 所属 作品: The Economic Way Of Thinking
8.2 (10 个评分) 作者: [美] 保罗·海恩 / [美] 彼得 · 勃特克 译者: 史晨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2 - 3
本书是风靡国际的一部另类的经典经济学教科书。与主流经济学教材不同,本书回避了繁复的公式、函数、运算,通过深入浅出和饶有趣味的图画,将日常生活中纷繁复杂、看似毫无关联的一些社会现象,和一套富有一致性的思维框架结合起来,展示出一种“经济学的想象力”。正如道格拉斯•诺斯所说,经济学的力量就在于它是一种思维方式,本书的目的正是引导读者学会经济学推理方式,从而能够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
《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已经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享誉全世界,堪称经济学教育领域的一部标尺性著作。自2008年第11版翻译引进以来,在大专院校和非专业读者中都引起了相当的反响,荣获了多项优秀图书奖。作者在11版的基础上,对全书的结构和内容作了大量修订,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全新的认识。
Time Will Run Back 豆瓣
作者: Henry Hazlitt Univ Pr of Amer 1986 - 8
Time Will Run Back is an excellent introduction to the problems of economic systems, and can be a great benefit to young people who are curious about the meaning of economic analysis. It is, in fact, suitable for all ages. The Mises Institute is very pleased to sponsor this Kindle edition.
The plot line of this splendid novel, first published in 1951 and revised in 1966, explores the economic theories of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It begins in a fully socialist society in which the new leader, who finds himself in that position only by accident, begins to rethink the economic basis of the system. He first begins to wonder whether the economy is doing well at all, and how one might know. This sets him on a path to thinking about prices and calculation, and about the very meaning of productivity.
Commerce is introduced when the leader decides to allow the trading of rationing tickets; shortly, markets appear — and everyone seems to be better off as a result.
And on it continues. Slowly, piece by piece, he dismantles central planning and replaces it with a market system. All the while, the characters are engaged in a Socratic-style discussion about the implications of money, exchange, ownership, markets, entrepreneurship, and more. --This text refers to the Kindle Edition edition.
2015年1月11日 想读 @liudimouse推荐:好玩。
经济学
格列宝历险记 豆瓣
所属 作品: 格列宝历险记
作者: (美)斯库兰德 译者: 彭定鼎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1
年轻的格列宝爱好冒险和流浪,只身一人离开家乡,来到一个叫科兰坡的岛屿上,经历了一番奇异的旅行……向高个子收取身高税,禁止太阳传播光和热,用彩票来给艺人投票,给差等生以高分……岛上的怪事应有尽有。格列宝目睹了这一连串的混乱和不愉快,开始思索背后的原因。他认识到,政府权力过大,任意干涉经济行为是其症结所在。这就是本书作者要表达的观点:自由主义的经济理论。
本书行文幽默,故事引人深思,以日常生活的生动事例引导人们思考经济学的本质问题。
人人都爱经济学 豆瓣
所属 作品: 人人都爱经济学
作者: 王福重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 - 8
本书是一本极为通俗易懂而又不失准确深刻的经济学读物。
全书分3个部分,共20章,涵盖了整个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第一部分讲述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即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特有的思维模式。第二部分阐述微观经济学理论,主要内容是消费者理论、厂商理论,以及市场结构理论。第三部分为本书重点部分,着力论述宏观经济学方面的问题,包括短期和长期的宏观经济问题、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
本书深入浅出,摒弃了经济学这门“沉闷的科学”惯有的复杂公式与枯燥模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经济学内在的深刻原理与奥妙之处娓娓道来,使读者在快乐与享受中迅速了解经济学的原貌。
本书适合所有想了解经济学、对经济学感兴趣的人士阅读。
2014年12月2日 想读 罗辑思维推荐
经济学
穿越歧路花园 豆瓣
Herbert A. Simon: The Bounds of Reason in Modern America 所属 作品: 穿越歧路花园
作者: 亨特·克劳瑟-海克 译者: 黄军英 / 蔡荣海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9
赫伯特·亚历山大·西蒙(英语: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年6月15日-2001年2月9日),汉名为司马贺,美国著名学者,20世纪一位颇有影响力的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领域涉及认知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公共行政、经济学、管理学和科学哲学等多个方向,因“对经济组织中的决策过程的开创性研究”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穿越歧路花园:司马贺传》介绍了集管理科学家、政治科学家、经济学家、系统科学家、心理学家、计算机科学家等众多角色于一身的美国著名科学家司马贺的一生。展示了司马贺一生的追求和留下的足迹,探究了他对科学的贡献及对现代生活和思想的影响。通过对司马贺工作和生活的翔实记录,以全新的视角,为研究20世纪美国科学史和文化史的学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司马贺把人生比作一个“歧路花园”,在穿越这个迷宫式花园的过程中,他为自己打造了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身份。并对涉足过的每个领域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司马贺的一生充满了变化,但又始终很“执著”。他毕生都在推动综合,希望找到隐藏在经验表面下的模式。
How an Economy Grows and Why It Crashes 豆瓣
所属 作品: How an Economy Grows and Why It Crashes
作者: Peter D. Schiff / Andrew J. Schiff Wiley 2010 - 5
An engaging introduction to the fundamental elements of an economy "How an Economy Grows and Why it Doesn't" uses illustration, humor, and accessible storytelling to explain complex topic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monetary systems. In it, economic expert and bestselling author, Peter Schiff, presents economics in two informative, yet thoroughly entertaining tales. Expanding on two tales previously published by Schiff's father, a trader and financial expert, this book takes complex economic issues and distills them into a rousing allegory. With wit and humor, Schiff explains the roots of economic growth, the uses of capital, the destructive nature of consumer credit, and many other topical principles of economic theory. From Peter Schiff, the bestselling author of "Crash Proof," this new book is An insightfully illustrated book that both entertains and educates readers about our economic system and A guide to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s of risk, creation of capital assets, return, consumption, saving, and borrowing The tales told here may sound simple enough, but they will leave you with a powerful understanding of "How an Economy Grows and Why it Doesn't."
点击链接进入中文版:
鱼、美元与经济学的故事(中信特供版)
How an Economy Grows and Why It Doesn't 豆瓣 Goodreads
所属 作品: How an Economy Grows and Why It Doesn't
作者: Irwin A. Schiff / Vic Lockman Freedom Books 1985 - 5
"The inside front cover and title page have white adhesive to cover an inscription. The outside cover and all other pages are in excellent condition." - This is a seller's description of their item's condition, not a description of the product. Product description should be the text from the back of the book, as "In "How an Economy Grows (And Why It Doesn't)" Irwin Schiff, America's leading expert on the Federal Income Tax, presents economics in his thoroughly informative, yet always entertaining manner; proving that the only thing -dismal- about the "dismal science" must be those who normally teach and write about it. Without a doubt, anyone reading Schiff's hilarious allegory will have a far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s than many who have pursued the subject full time at our nation's universities."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豆瓣
所属 作品: 经济学原理(上下)
作者: N. Gregory Mankiw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 2008 - 9
With its clear and engaging writing style,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5E, continues to b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books on economics available today. Mankiw emphasizes material that you're likely to find interesting about the economy (particularly if you're studying economics for the first time), including real-life scenarios, useful facts, and the many ways economic concepts play a role in the decisions you make every day.
经济学原理 豆瓣
所属 作品: 经济学原理(上下)
9.1 (58 个评分) 作者: [美] N·格里高利·曼昆 译者: 梁小民 / 梁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4
《经济学原理(第5版):微观经济学分册》是世界上最流行的经济学教材!其英文原版现已被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美国600余所大学用作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迄今为止它已被翻译成20种语言在全世界销售100多万册!《经济学原理(第5版):微观经济学分册》前四版的中译本自1999年出版以来也一直是国内选用最多、最受欢迎的经济学教材!在继续保持条理清晰、易于理解的写作风格基础上,曼昆教授在第5版中对全书36章都做了精心修订;同时也更新了大部分“新闻摘录”和部分“案例研究”;此外,为帮助教师进行课堂设计和课堂讲解,本版还极大地丰富了教辅资源。
2012年9月16日 想读 @金色葡萄&@guodaxia推荐。好看有趣的入门级教材。
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