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 Oval - 标记
机器人大师 豆瓣
Cyberiada
9.2 (59 个评分) 作者: [波兰] 斯塔尼斯瓦夫·莱姆 译者: 毛蕊 浙江文艺出版社 2021 - 4
“我们所追求的完美是我们的桎梏,因为不可预知性总会伴随着我们创造出的每一样东西!”
他们是伟大的发明家,从人格交换机到末世论改造机,无所不造。
他们不仅要一起面对宇宙中无解的难题,还要为谁是更强的发明家争得你死我活。
他们是特鲁勒和克拉帕乌丘斯,别称:机器人大师。
◆波兰科幻名家高口碑代表作,新装上市。
◆莱姆100年诞辰纪念版,入选波兰2021莱姆年100大海外版本。
◆20个天马行空的脑洞故事,怪诞、幽默、辛辣、讽刺,《银河系搭车客指南》《瑞克和莫蒂》《飞出个未来》精神先驱。
◆信息量超载的机器人版《一千零一夜》,融入伏尔泰式的巧思洞见,恣意徜徉于科学、文学和哲学之间。
◆波兰原版完整引进,全译本无删节,新增5个故事。
◆上外波兰语专业负责人历时2年翻译,182条注释深入剖析莱姆的文字游戏。
◆收录波兰艺术家达尼埃尔·姆鲁兹绘制的25幅插画。
◆膜银卡材质金属感外封,装帧精美。
2021年12月21日 在读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 豆瓣 Goodreads
8.1 (146 个评分) 作者: 林欣浩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5 - 4
“哲学史写得这么浅白风趣八卦,你让我们哲学系的人还怎么混?!”
轰动豆瓣的奇葩之书,连续三年蝉联豆瓣电子阅读榜第一的神作
经作者全面修订后,2015年重新问市!
用穷凶极恶的吐槽和喜闻乐见的八卦,彻底瓦解你对哲学史的成见
翻开任何一页,都是欲罢不能的哲♂学♂故事
来吧,哲学家们!自己说说看,你们究竟都干了些什么?
——————
——————
宇宙的外面是什么?
世界会不会是假的?
我是不是活在虚拟世界/别人梦中?
上帝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
这个世界有没有终极真理?
……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翻开本书,从神烦的苏格拉底开始,彻底了解人类史上的哲学家们,以及他们穷尽毕生的经历和苦思后提交的最终答卷。
2021年11月20日 在读 16年,貌似看到二元论?
海浪 豆瓣
The Waves
9.4 (61 个评分) 作者: [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译者: 曹元勇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5
《海浪》是20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创作力达到鼎盛时期的作品,出版于1931年。这部高度诗意化、抽象化、程式化的实验作品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故事,倒更像是一部由九个乐章构建而成的音乐作品:每个引子都是一篇精致的散文诗,以太阳和海浪的涨落与变迁对应生命的兴衰沉浮;跟在每段引子后面的是六个没有姓氏的、高度形式化的人物在各自相应人生阶段——从儿童时代、学生时代、青春时代、中年时代直到老年时代——的瞬间内心独白。引子与正文互相映射,为读者的感官辟开前所未有的、细致入微的通道,最大限度地接近生命、时间、意识以及感觉的实质。这是一部在现代文学的殿堂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作品,时至今日,仍以其精美绝伦的文本结构和诗意盎然的笔调激荡着我们的灵魂。
2021年10月28日 在读 翻译偶尔不是很准确
繁花 豆瓣 Goodreads
8.7 (282 个评分) 作者: 金宇澄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3 - 3
这是一部地域小说,人物的行走,可找到“有形”地图的对应。这也是一部记忆小说,六十年代的少年旧梦,辐射广泛,处处人间烟火的斑斓记忆,九十年代的声色犬马,是一场接一场的流水席,叙事在两个时空里频繁交替,传奇迭生,延伸了关于上海的“不一致”和错综复杂的局面,小心翼翼的嘲讽,咄咄逼人的漫画,暗藏上海的时尚与流行;昨日的遗漏,或是明天的启示……即使繁花零落,死神到来,一曲终了,人犹未散。
《繁花》让人为之一震,小说的好处自有高人评说----程永新
优雅之野心,当今几乎不可能出现的文体----张辛欣
近年来最有看头的小说---吴亮
2021年10月28日 在读 补标15年。怎么也没想到作者是金大大他爹,14年在书展看到这名字的时候我以为是郭敬明一类的人物😂,我错了金老师
13.5 Lives of Captain Bluebear 豆瓣
作者: Moers, Walter 2002 - 1
Now in English, the German bestseller that combines the fantasy of Lord of the Rings with the humour of Baron Munchausen.
Captain Bluebear is a bear with blue fur – a creature as unique as the fantastic adventures he undergoes. Here he
tells the amazing story of his first 13 1/2 lives in a world far removed from our own.
2021年10月7日 在读 19年。重读英文版,插画太可爱了吧
The Waves 豆瓣
作者: Virginia Woolf Penguin Classics 2000 - 2
The Waves, more than any of Virginia Woolf's novels, conveys the complexities of human experience. Tracing the lives of a group of friends, The Waves follows their development from childhood to youth and middle age.
While social events, individual achievements and disappointments form its narrative, the novel is most remarkable for the rich poetic language that conveys the inner life of its characters: their aspirations, their triumphs and regrets, their awareness of unity and isolation. Separately and together, they query the relationship of past to present, and the meaning of life itself.
2021年10月7日 在读 13年
毛姆传 豆瓣 Goodreads
The Secret Lives of Somerset Maugham : A Biography
8.8 (1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塞琳娜·黑斯廷斯 译者: 赵文伟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15 - 1
目前市面上唯一正式授权的毛姆传记。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生于1874年,卒于1965年,他是英国历史上最富盛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二十世纪“拥有最多读者的作家”。 他的小说《人性的枷锁》、《刀锋》、《月亮与六便士》、《寻欢作乐》等多次再版且长销不衰,在今时今日仍然不断被新的读者阅读、谈论,成为了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
比起毛姆的小说,毛姆本人的一生可能更为跌宕、精彩、富有传奇性。毛姆生于法国巴黎,八岁丧母,十岁丧父,后弃医从文,处女作《兰贝斯的丽莎》出版后,历经十年磨练,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引领戏剧与小说界之风骚。传记作家特德•摩根这样评价毛姆:“毛姆是下述一切的总和:一个孤僻的孩子,一个医学院的学生,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小说家,一个巴黎的放荡不羁的浪子,一个成功的伦敦西区戏剧家,一个英国社会名流,一个一战时在弗兰德斯前线的救护车驾驶员,一个潜入俄国工作的英国间谍,一个同性恋者,一个跟别人的妻子私通的丈夫,一个当代名人沙龙的殷勤主人,一个二战时的宣传家,一个自狄更斯以来拥有最多读者的小说家,一个靠细胞组织疗法保持活力的传奇人物,和一个企图不让女儿继承财产而收养他的情人秘书的固执老头子。”事业成功为毛姆带来名望与财富的同时,争议与毁谤也如影随形。难怪有人说,“如果有人能将毛姆的一生写出来,那将比他的小说精彩一百倍。”
此本《毛姆传》的出版了却了无数毛姆迷的夙愿。此本传记按时间先后顺序将毛姆的人生故事与创作经历一一道来,资料翔实,引据可靠,充满文学性与趣味性。本书更着眼于“私密”二字,向读者揭示毛姆不为人知的方方面面——成长经历、感情纠葛、家庭矛盾、隐秘情史、创作心路,他与其他名作家间的恩怨纠缠也有颇多涉及。本书对于不了解毛姆的读者是一个全面有趣的引介,对于喜欢毛姆作品的粉丝更是不可错过的阅读盛宴。
2021年10月7日 在读 20年/ 去年看的,有点无聊
当下的力量(珍藏版) 豆瓣
The power of now
8.0 (26 个评分) 作者: [德国] 埃克哈特·托利 译者: 曹植 中信出版社 2013 - 7
《当下的力量》堪称心灵读物经典,英文版自2004年出版至今,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畅销超过200万册。本书为中文版第三版。
作者埃克哈特•托利在书中引导我们发现,我们一直都处在大脑或思维的控制之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但实际上,我们只能活在当下,活在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通过向当下的臣服,你才能找到真正的力量,找到获得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能找到真正的欢乐,我们能拥抱真正的自我。
17年蝉联美国亚马逊畅销书排行榜
翻译成50多种文字,畅销全球500多万册
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影响力的心灵经典
身心灵畅销作家张德芬导读推荐
曾经,有一位乞丐在路边坐了三十多年。
一天,一位陌生人经过。
这位乞丐机械地举起他的旧棒球帽,喃喃地说:“给点儿吧。”
陌生人说:“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给你。”
然后他问:“你坐着的是什么?”
乞丐回答说:“什么都没有,只是一个旧箱子而已,自从我有记忆以来,我就一直坐在它上面。”陌生人问:“你曾经打开过箱子吗?”
“没有。”乞丐说:“有什么用?里面什么都没有。”
陌生人坚持:“打开箱子看一看。”
乞丐这才试着打开箱子。这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乞丐充满了惊奇与狂喜:箱子里装满了金子。
那些没有找到他们真正财富——存在的欢乐以及与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深深的不可动摇的宁静——的人就是故事中的那个乞丐,即便已经拥有很多物质上的财富,他们依然在四处寻找欢乐、成就、安全或爱情的残余,他们不知道,自己不仅已经拥有了所有这些,还拥有了比这些更为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当下的力量。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它还蕴含着活生生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奇迹般地改变你的生活,而且事实证明,它已经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轨迹。
这不是一口气读完的书,它将陪伴你一生,每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体验。
我们一直都处在“思维”的控制下,生活在对时间的永恒焦虑中。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大脑,沦为“强迫性思维”的奴隶;我们忘不掉过去,更担心未来。
实际上,我们所能拥有的一切,只有当下。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而过去和未来,只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幻象。
通过向当下臣服,我们才能找到力量的源泉,发现平和与宁静的入口。在那里,我们便放下焦虑和压力,获得内在的智慧和真正的喜悦。
2021年10月7日 在读 21年。大学时和娘亲去曾阿姨家,阿姨推荐了几本禅修的书。这是其中一本买了放在娘亲床头娘亲多年未翻阅的
楞严经 豆瓣
9.3 (6 个评分) 作者: 赖永海 中华书局 2010 - 5
《楞严经》则是一部对中国佛教之禅、净、律、密、教都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大乘经典。该经虽有真、伪之争,但内容十分宏富,思想体系严密,几乎把大乘佛教所有重要理论都囊括其中,故自问世后,就广泛流行。该经以理、行、果为框架,谓一切众生都有“菩提妙明元心”,但因不明自心清净,故流转生死,如能修禅证道,即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一思想。
2021年10月7日 在读 21年。十分之一。搭配着看的。
哥德尔、艾舍尔、巴赫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博客來
Gödel, Escher, Bach: An Eternal Golden Braid
9.4 (86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侯世达 译者: 严勇 / 刘皓明 商务印书馆 1996 - 4
集异璧-GEB,是数学家哥德尔、版画家艾舍尔、音乐家巴赫三个名字的前缀。《哥德尔、艾舍尔、巴赫书:集异璧之大成》是在英语世界中有极高评价的科普著作,曾获得普利策非小说奖。它通过对哥德尔的数理逻辑,艾舍尔的版画和巴赫的音乐三者的综合阐述,引人入胜地介绍了数理逻辑 学、可计算理 论、人工智能学、语言学、遗传学、音乐、绘画的理论等方面,构思精巧、含义深刻、视野广阔、富于哲学韵味。
中译本前后费时十余年,译者都是数学和哲学的专家,还得到原作者的直接参与,译文严谨通达,特别是在原作者的帮助下,把西方的文化典故和说法,尽可能转换为中国文化的典故和说法,使这部译本甚至可看作是一部新的创作,也是中外翻译史上的一个创举。
2021年10月7日 在读 15年。我在上海的秘密基地活动就是躲在衡山和集里看集异璧
英语词根与单词的说文解字 豆瓣
9.5 (18 个评分) 作者: 李平武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 1
《英语词根与单词的说文解字(修订版)》分三大部分,在介绍基本的词根理论的基础上,对常用的英语词根及其衍生词进行了讲解,并配以例句,每部分后还设计了练习。与初版相比,再版在以下两个方面有所提高和突破:一、在词根理论方面加强了科学性与系统性,增强了学术含量;二、在词根的选择和介绍、例句的内容以及练习的设计等方面更加注重其适用性和实用性。该书系国内少有的集理论性和实用性为一体的词根专著,适合高级程度的读者从事英语词汇学习与研究使用。
2021年2月25日 在读
有意思,诗人灵感枯竭时也应该读
風箏家族 豆瓣
作者: 韓麗珠 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8 - 3
因為喜歡發呆、想追求無邊無際的自由,韓麗珠開始寫作;因為善於撒謊,所以小說的形式較為上手。有時候,一切都只是幻覺,比如變成椅子的男人,比如口腔裡長著一顆樹、新牙不斷冒出以致臉孔扭曲的女人。有時候,一切只是虛無,所以孤獨的人容易罹患頑強的感冒,眼神空洞的人,需要依賴購物來填補空虛。存在是否終為一場荒謬?透過不斷定義來填充「世界」空洞的作法,或許實屬徒勞無功,並且讓人感到沈重、擠壓直至窒息。
從〈壞腦袋〉、〈風箏家族〉、〈林木椅子〉、〈門牙〉、〈悲傷旅館〉到〈感冒誌〉,故事如珠鍊串連般一一湧出並安置了韓麗珠的腦袋,然後再以書寫的方式被安置。韓派卡夫卡式的奇詭荒誕不安與嘲諷,呈現迥異的當代小說視野。
2014年10月5日 在读
森林祕境 豆瓣 谷歌图书
The Forest Unseen: A Year’s Watch in Nature
作者: 大衛.喬治.哈思克 译者: 蕭寶森 商周 2014 - 5 其它标题: 森林祕境:生物學家的自然觀察年誌
◆入圍2013年普立茲獎非文學類決選書籍 ◆榮獲2013年美國國家科學院最佳圖書獎、李德環境寫作獎、筆會/E‧O‧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2012年國家戶外書籍獎 透過哈思克入微的觀察與詩人般的筆觸, 熾烈燃燒生命的短命春花、費盡心思只為遠行的種子、 暗藏禍心的母螢火蟲、搏命跳著求愛之舞的蝸牛、 大膽宣告自身存在的白尾鹿、如異形般占據宿主身軀的鐵線蟲…… 悉數化作林中的精靈,帶你進入平日見而未見的世界 生物學家大衛.哈思克以一年的時間追蹤大自然的四季變化。在這段期間,他不定期前往田納西州一塊面積僅一平方公尺的老生林進行觀察,並透過文字鮮活的呈現森林的面貌以及林中生物的情態。 他從單純的觀察著手,對象包括如疾行過落葉層的一隻蠑螈、春天綻放的第一批野花,將生物學、生態學與詩作巧妙的編織在一起。他在書中闡釋了最小的微生物與最大的哺乳動物之間的關連,並描述了數千年乃至數百萬年來那些週而復始、不斷循環的生態體系。 《森林秘境》一書文筆優美,字裡行間充滿同理心,帶領我們走上一趟壯盛的旅程,一窺大自然的美麗與複雜。 【名人推薦】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李圓恩(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梅峰)自然生態解說員) 金恒鑣(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 張東君(科普作家) 黃仕傑(自然生態觀察者) 黃裕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所長) 好評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我在《森林祕境》得到許多啟發,那就是宇宙的真實其實是「萬象森列,圓融有序」。人,如果懂得師法自然,自能安身立命。與其說《森林祕境》是本科普自然書,不如說它是哲學書,觀照出方寸之間的曼荼羅。」 ——何穎怡(商周出版選書顧問) 「一座森林,一片田地,一條小徑,一座校園……都可以是你開始第一道筆畫的曼荼羅,你可以藉此在無形的虛空中雕鑿出知識之柱,體會生命的殘酷與優雅,重點是你開始對周遭細微事物的凝神注視。」 ——吳明益(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作者筆下的每個生物我們差不多都聼過或見過,但是我們對其生命故事幾乎一無所知。這些故事內容……經作者巧妙的詮釋與連綴而成了這麼有系統而人人易懂的自然科普書,讓一般無緣接近深奧科學知識的讀者,得以讀得津津有味。」 ——金恒鑣(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理事長) 「大部分的人恐怕已經遺忘了每一天的晨曦、每一朵地上的小花,以及許許多多習以為常的瑣碎事物,構成了這個神奇美麗的世界。因此,大衛.哈思克以一年時間,類似修行般所示範的行動,在這個追求更多更大的時代裡,具有醍醐灌頂式的棒喝作用了!」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 「你可以跟著生物學家大衛.哈思克的觀察和腳步,先試著對那些就在我們身畔的平凡無奇,重新投以全新的凝望,就會聽見自然裡的各式事物、生命正不斷地訴說著各種美好。屬於生命的奧妙,無處不在,而你是否已準備好足夠的敏銳察覺,走入森林?」 ——李圓恩(臺大山地實驗農場(梅峰)自然生態解說員) 「本書的作者選擇僅一平方公尺的區塊做為觀察的目標,將各種生物在不同季節出現的樣貌與行為詳實的記錄,而且書中的文字顯示作者對於觀察極其入微,內容充滿各種科學知識與生態行為,閱讀時猶如身處於這片森林中。」 ——黃仕傑(自然生態觀察者) 「《森林祕境》是個生物學家以最簡單的方式進行觀察,用詳實卻生動的文筆做紀錄,讓我們能夠透過文字分享他的心得,以他為媒介進入森林中的祕境……只要有一枝放大鏡、一小塊適合的土地,持續蹲著看上一年,你,就已經踏往觀察家之路。」 ——張東君(科普作家)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城邦)
2014年7月10日 在读
解体概要 豆瓣
Précis de décomposition
8.7 (70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E·M·齐奥朗 译者: 宋刚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 - 9
本书是萧沆的代表作,以片段写作的方式,呈现了真实的人生经验,它会破坏你我所有的信念,从心灵到肉体、从宗教到哲学、从出生到终结,任何既定想法,都会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全面解体。本书是萧沆的第一部法文作品,被认为“足令法文增辉”,并获法国里瓦罗尔(RIVAROL)奖。
2013年11月22日 在读 13年英国。黄碧云
在你說「喂」之前 豆瓣
9.5 (8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羅·卡爾維諾 译者: 倪安宇 时报文化出版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1 - 8
伊塔羅·卡爾維諾很早就開始寫作短篇、寓言故事、詩及劇本。劇本是他第一選擇。但他獨具的自我批判力和客觀自省能力,促使他早早放棄了那個創作方向。1945年給好友艾烏哲尼歐·斯卡法利(Eugenio Scalfari)的一封信中,卡爾維諾簡短宣布:“我改走文學創作了。”斗大的字佔滿全頁,可見其重要性。
《在你說「喂」之前》所收錄的(包括未發表的),是他 1943年(當時未滿20歲)到1984年的部分作品。其中不乏原屬長篇小說的構思,後來卻發展成短篇的成果。
關於書開頭幾篇未曾發表,且十分簡短——卡爾維諾稱之為《極短篇》——的短篇,或野悒L創作初期,1943年筆記中的一段話,可以瞭解他的態度:“因為壓抑,所以有寓言。當一個人無法明白表達己念時,便寄情於童話。這些極短篇,是一個年輕人在法西斯治下的政治、社會經驗的映照。”他還說,等時機一到,也就是法西斯政權結束的戰後,寓言故事就不再必要,作家可以從事別種創作。不過由未收錄及本書為數不少的作品標題和日期來看,儘管年少信誓旦旦,卡爾維諾多年後仍未放棄他的寓言創作。
宇宙奇趣全集 豆瓣
Tutte le cosmicomiche
9.1 (59 个评分) 作者: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译者: 张密 / 杜颖 译林出版社 2011 - 4
这本书首次将卡尔维诺从一九六四年起讲的所有宇宙奇趣的故事收录在同一本书中,本书也起到了一个有趣的作用,即把现代科学很难的概念变得轻松而且可见,达到建立一种更接近宇宙起源的神话而不是科学小说的文学种类。
2013年4月5日 在读
无量之网 豆瓣
The Divine Matrix: Bridging Time, Space, Miracles, and Belief
作者: 格雷格.布雷登 / Gregg Braden 译者: 胡尧 华夏出版社 2010
★与《秘密》同获代表提升人类心灵价值与社会福祉有卓越贡献的「诺提勒斯书奖」(Nautilus Book Awards)
★心灵与科学的权威畅销作家 桂格‧布莱登 的经典着作
宇宙正在对我们说话:
奇蹟就是这样发生的…
有个地方是万物的起源,在那裡,纯能量只是单纯地「在」。
在这个孕育真实状态的量子孵化器中,一切都有可能,我们称它为「无量之网」。
‧~~~~~~~~~~~~‧
物质世界(量子世界)所呈现的奇蹟,究竟是人类巨大的可能性,抑或科学的限制?疾病的瞬间疗癒、与任何人事物的瞬间连结、乃至时间旅行,是否我们在宇宙中真实拥有的能力?
一九四四年,量子理论之父马克斯.普朗克提出震惊世界之说,认为存在着一个孕育一切真实状态的「母体」,它是星球、生命的DNA及一切万物的起源。近年来的诸多研究证实,普朗克的母体即「无量之网」(Divine Matrix),亦即宇宙的「容器」,是连结想像与真实状态之间的「桥樑」,是映照出我们的信念在世间的创作的「镜子」。
无量之网具有以下四种特质:
1. 连结万物的能量场的存在。
2. 此能量场扮演容器、桥樑和反映我们内在信念的镜子等角色。
3. 此能量场并非定域性,而是全像式。它的每一部分都与其馀的整体相连,每一部分皆能以较小规模反映出整体。
4. 我们透过情绪语言与此能量场沟通。
若要在生活中释放出无量之网的力量,首先必须了解其运作方式,并使用它所认得的语言。原为资深太空电脑系统设计师的桂格.布莱登,对此已进行了二十多年的研究。从埃及、秘鲁、西藏偏远地区的僧院,到早期基督教教义中遭删除的古老经典在内,无量之网的祕密被保存于珍贵古老智慧的密码文字之中。这些智慧已由现代科学证实为真。布莱登指出,人类共通的情绪经验,如爱、恨、恐惧和原谅等,正是设定无量之网的指令语言,只要熟悉指令,就能使我们更了解该如何为生命带来喜悦、疗癒和平静。
在这本撼动旧有典范的书册中,布莱登分享了他的发现。他藉由平易近人的科学与真实故事,以及简单易懂又有趣的对话,说明人类仅受限于自己的信念。我们过去所相信的一切即将改变,给人提供了希望、可能性及力量!希望在这个令人感到淼小、无能、无助的世界中,透过由意识进行创造的二十项关键,让我们明瞭如何将想像的奇蹟转译为生活中的真实状态。
本书分为三部分,以确实呈现无量之网所包含的庞大概念,而每一部都包含了一项关键概念。此外,每一部的结尾,将重要概念以序列方式,做重点提醒。
第一部「发现无量之网:连结一切万物的奥祕」,探索的是人类长久以来持有的一种观念,即我们是因连结一切万物的能量场而结合在一起。第一章中描述了一个使科学家在寻找这种统一能量场时,倒退了一百年的实验,并在这一部分享了使量子物理学于二十世纪大幅进展的研究,这些进展促使科学家回头重新探究最初告诉我们一切万物处于分离状态的原始实验,并提出最新科学文献,证明过去我们无法证实的能量场的存在。
第二部「想像与真实状态之间的桥樑:无量之网的运作方式」,讨论的是在一个不仅一切万物都相连(非定域性),而且一切万物是「全像式」(holographically)地连结的宇宙中生活,对我们而言意谓了什麽。这些原理的微妙力量,可能是二十世纪物理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但同时也很可能是最受忽略与不被了解的主题之一。
第三部「来自无量之网的讯息:在量子意识中,生活、爱与疗癒」,讨论生活在统一能量场中,所意谓的各个实际层面,以及它如何影响生命中的所有事件。此部的各章节,将藉由同步发生性、巧合且强而有力的疗癒行动,以及我们最亲密的关係带来的启示等,作为范例,帮助我们看清类似经验对自己的生命具有什麽意义。
《无量之网》是为以生命连结过往真实状态与未来希望的人而写。在这个受到伤痛、批判与恐惧撼动的世界里,你正是那个需要给予原谅,并且找到悲悯之心的人。当我们仍然生活在生存受到威胁的状态中,要在历史的此刻存活下去,关键就在于创造新的思维。我们终将发现,对无量之网「规则」的认识与运用能力,正是我们最深层的疗癒、最大的喜悦及人类存活的关键。
2013年4月5日 在读
自私的基因 豆瓣 Goodreads
The Selfish Gene
8.2 (80 个评分) 作者: [英] 理查德·道金斯 译者: 卢允中 / 张岱云 中信出版社 2012 - 9
《自私的基因》是20世纪最经典的著作,这版三十周年纪念版,在前版本基础上有两章增补和修订。我们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生命有何意义,我们该如何认知自己?《自私的基因》充满想象力。任何生物,包括我们自己,都只是求生的机器。这本书是实实在在的认知科学,复制、变异和淘汰简单的三种机制可以演变出所有大千世界生命现象里的林林总总。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的突破性贡献在于,把根据自然选择的社会学说的这一重要部分,用简明通俗的形式,妙趣横生的语言介绍给大家,这是第一次。他惊世骇俗地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我们生来是自私的。人类窥见了社会关系中基本的对称性和逻辑性,在我们有了更充分的理解之后,我们的政治见解当会重新获得活力,并对心理学的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支柱。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必将对我们受苦受难的许多根源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2013年4月5日 在读 13年英国
A
体育时期 豆瓣
8.8 (11 个评分) 作者: 董启章 作家出版社 2010 - 2
华语文坛卓越作家董启章代表作。一部由日本摇滚女皇椎名林檎的音乐得来灵感的小说。
《体育时期》是关于两个年轻女孩——女大学生贝贝、女摇滚歌手不是苹果——和人生局限搏击的故事,但作者极力避免它落入理想的追寻和幻灭的俗套,或者变成对青春的滥情颂赞和怀缅。作者想写的不是抽象的青春,而是陷于具体环境条件局限和个人心理缺憾的成长后期生存状态。那是在放弃个人坚持的社会化门槛上最后的停步省思。作者也拒绝用友谊或其他既有的笼统观念,去形容两个女主角之间的关系,反而以更繁复的手法和反覆的辩解,去说明一种可以跨越人际障碍的共同感。这种共同感甚至可能——或者必须——建基于耻辱的体验,也即是尊严受到生存状况剥夺的体验。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最坚实,最可信赖的共同立足点。
伊利亚随笔 豆瓣
作者: [英] 查尔斯·兰姆 译者: 王育平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4 - 9
兰姆的散文早已成为经典。这经典中都写了些什么呢?什么都写,涉及人生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读书、论画、说牌、叙旧、怀古、言情、修传、拾轶……总之,社会百般无所不谈。但其精彩还不在其题材和内容,而在他在这些题材和内容里发掘了赋予了新的意义。他作品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高度个性化的吐属中包含了众多不同的声音,清浅通俗的表达中伴随着凝重文雅的情调,亲切易解的文句中而兼具着古香古色的气氛,日常现实的题材中凝聚着传统与文化的积淀,民俗与历史的联想,诗情与画意的沾润,因而比一般人笔下的东西丰富得多,具有了多方面的广阔与厚度。 《伊利亚随笔》是一件多彩衣,一具百宝箱,一座众生相的活画廊和一部最迷人心魂的有趣的散文集。
2011年3月21日 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