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年了 :ablobcatcoffee: - 标记
巴斯-拉格:地疤 豆瓣
The Scar
作者: [英] 柴纳·米耶维 译者: 胡绍宴 重庆出版社 2019 - 10
这是个充满高压统治和改造人的混沌世界;
这里满是惊人的魔法奇景;
巴斯-拉格——囊括千种不同文化不同族类的巨大城邦。
新克洛布桑,巴斯-拉格满蕴力量的罪恶之城。
着是所有梦魇的初生之地……
一个为逃离新克洛布桑而登上“女舞神号”的语言学家,
一个满是秘密、半途出现的密探。
一场突如其来的海盗劫掠,
所有乘客都被带往舰队城,驶向传说之地——地疤
为了重回故土,危险的计划开始了……
2021年12月21日 已读
很奇妙的世界,因此显得故事也新奇有趣,但是有些缺乏深度
Mao's China and the Cold War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Jian Che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2001 - 6
This comprehensive study of China's Cold War experience reveals the crucial role Beijing played in shaping the orientation of the global Cold War and the confrontation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The success of China's Communist revolution in 1949 set the stage, Chen says. The Korean War, the Taiwan Strait crises, and the Vietnam War--all of which involved China as a central actor--represented the only major "hot" conflicts during the Cold War period, making East Asia the main battlefield of the Cold War, while creating conditions to prevent the two superpowers from engaging in a direct military showdown. Beijing's split with Moscow and rapprochement with Washington fundamentally transformed the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ower, argues Chen, eventually leading to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with the collapse of the Soviet Empire and the declin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sm.

Based on sources that include recently declassified Chinese documents, the book offers pathbreaking insights into the course and outcome of the Cold War.
2021年11月28日 已读
读了中美建交的一章和结语。前者很好读,里面穿插了不少在我读来很有娱乐效果的轶事。作者认为中美建交击碎了共产主义最基本的准则,从此之后共产主义再也没有办法和其他主义抗衡。全世界的无产阶级站在一起反抗帝国主义只是一句口号而已。结语更是看得我十分迷茫。事情是怎么发生到现在这一步的。又感受到了之前上公共政策专业课,找到两千年初的资料,看到当时活跃的社会力量时候的感慨和酸涩之情。
異獸魔都(01) 豆瓣
9.3 (51 个评分) 作者: 林田球 译者: 陳少怡 長鴻 2003 - 11
2021年11月7日 已读
有意思
The Histories, Volume II 豆瓣
作者: Polybius 译者: W·R·Paton / F·W·Walbank Loeb Classical Library 2010 - 5
Polybius’ overall theme is how and why the Romans spread their power as they did. The main part of his history covers the years 264–146 BCE, describing the rise of Rome, her destruction of Carthage, and her eventual domination of the Greek world. It is a great work: accurate, thoughtful, largely impartial, based on research, and full of insight into customs, institutions, geography, the causes of events, and the character of peoples. It is a vital achievement of the first importance despite the incomplete state in which all but the first five of its original forty books have reached us.
For this edition, W. R. Paton’s excellent translation, first published in 1922, has been thoroughly revised, the Büttner-Wobst Greek text corrected, and explanatory notes and a new introduction added, all reflecting the latest scholarship.
2021年9月16日 已读
How to Change: The Science of Getting from Where You Are to Where You Want to Be Goodreads 豆瓣
How to change
作者: [美] Katy Milkman Vermilion 2021 - 5
<b>
<i>How to Change</i>
</b><b> is a powerful, groundbreaking blueprint to help you - and anyone you manage, teach or coach - to achieve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goals, from the master of human nature and behaviour change and Choiceology podcast host</b><b> Professor Katy Milkman. </b><br /><br />Award-winning Wharton Professor Katy Milkman has devoted her career to the study of behaviour change. An engineer by training, she approaches all challenges as problems to be solved and, with this mind-set, has drilled into the roadblocks that prevent us from achieving our goals and breaking unwanted behaviours. The key to lasting change, she argues, is not to set ever more audacious goals or to foster good habits but to get your strategy right.<br /><br />In <i>How to Change</i> Milkman identifies seven human impulses, or 'problems', that commonly sabotage our attempts to make positive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change. Then, crucially, instead of getting you to do battle with these impulses she shows you how to harness them and use these as driving forces to help instil new, positive behaviours - better, faster and more efficiently than you could imagine. <br /><br />Drawing her own original research, countless engaging case studies and practical tools throughout to help you put her ideas into action, Milkman reveals a proven, inspiring path that can take you - once and for all - from where you are today to where you want to be.
2021年7月11日 已读
很好读,我的状态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仍在起伏,不过接近结尾的时候有逐渐变好。很难区分到底是书中的内容让我的状态、心情稳定的,还是读书会,还是我的心态间歇性稳定带来了这些影响。之所以难以判断大概是因为我没有在积极得实践书中的tips。看书的时候更多是在reflect过去的经历里有哪些可以和milkman总结的条目对上,而不是向前看想能怎么运用。
中国国家地理少儿百科:消失的动物 豆瓣
作者: (捷克) 拉德克·马利 / (捷克) 伊日·格尔巴夫契奇 译者: 傅临春 2020 - 7
本书是一本面向6—14岁儿童以及自然手绘爱好者的科普读物。在这本书中,捷克科普作家拉德克·马利讲述了一些动物消亡的故事。除故事之外,书中还配有精美细腻的插图。在这些奇特的故事和精美的插画中,41种已经在地球上消失的动物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从这些插画和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创作者对这些动物消亡的真切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引导读者为这颗蓝色星球的未来进行一些严肃的思考。
2021年5月30日 已读
快速读下来,其实动物灭绝的原因都大同小异:捕猎、物种入侵、人类对于环境的改造。大致了解到了不少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动物,如果能知道更多它们的习性就好了
巫师与玻璃球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蒂芬·金 译者: 夏威 / 任战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7 - 4
这个系列是斯蒂芬·金最负盛名的小说,他耗时三十余年才完成这部史诗般的奇幻巨著。根据斯蒂芬·金披露:他是受了托尔金《指环王》的启示后才决定写这部历史上最长的通俗小说的。这个糅合了传奇、西部故事和奇幻等多种元素的系列多年来受到众多读者的追捧,在他漫长的创作过程中,许多读者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讨论书中令人琢磨不透的情节,还有狂热的“黑暗塔”迷写信恳求他揭晓谜底,甚至有人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恐怕等不到这个系列的最后一本出版,试图以此说服斯蒂芬·金提前将故事的结局透露给他。
罗兰和同伴来到堪萨斯州的托皮卡,那里大多数的居民已死于瘟疫。罗兰向同伴讲述了自己的故事:他失去了自己所爱的人和他们尚未出生的孩子。他们从堪萨斯继续前行,来到通向水晶宫的路,水晶宫如同《绿野仙踪》中法师奥斯的世界,但等待他们的是新的战斗。
2021年5月14日 已读
看到目前为止这本是整个系列的高潮
金把我拽回了原本的世界
三张牌 豆瓣
作者: 〔美〕斯蒂芬·金 译者: 文敏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0
如果说《枪侠》是一则寓言,“黑暗塔”的第二部《三张牌》更像是都市黑帮小说。在这本书中,罗兰与他的卡-泰特(即命运组)的两位成员埃蒂和苏珊娜会合。
罗兰继续寻找“黑暗塔”的征程。途中他遭到各种神秘生物的袭击,并将一个纽约的瘾君子埃蒂·迪恩带回自己的世界,成了朋友。他们结伴同行,遇到了一个有自闭症的非洲裔女士奥黛塔,以及奥黛塔自我的邪恶一面黛塔。四人继续上路,而奥黛塔和黛塔也逐渐合二为一,成为一个新人苏珊娜,并同埃蒂共结连理。
2021年2月1日 已读
世界 豆瓣
作者: 南派三叔 吉林文史出版社 2020 - 10
这又是一个很特别的故事。
现在说起来,我自己都还有点不相信。因为这个故事失控的速度太快,期间没有任何可以容我完全接受的机会。
它和我以往经历的不同,并没有宏伟和深刻的背景,也没有太过于激烈的情节冲突,但是这个故事,是我经历的最让我毛骨悚然的故事之一。
2021年1月4日 已读
三叔的科幻小说好惊艳啊!不过脑子里成天在想这样的内容,就算出发点有点平庸,思考的角度是如此的,真的很难不是精神病人
枪侠 豆瓣
作者: 〔美〕斯蒂芬·金 译者: 陆晓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0
来自“中世界”的最后一位“枪侠”罗兰穿越荒野追踪他的死敌——黑衣人,途中他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女士爱丽丝和来自人间的小男孩杰克。最终罗兰同黑衣人狭路相逢,并抽取了预示他未来命运的七张塔罗牌。很快他就要面临一个痛苦的抉择:他应该抓住黑衣人以取得关于“黑暗塔”的情报,还是挽救小男孩杰克的生命?
2020年12月30日 已读
好喜欢!!!!呜呜呜好喜欢太有意思了
沙丘 豆瓣
Dune
8.1 (45 个评分) 作者: [美] 弗兰克·赫伯特 译者: 顾备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6 - 1
弗兰克·赫伯特以精细入微的笔法创造了一个与地球截然不同的世界。行星阿拉吉斯。既是英勇豪迈、心计深沉的亚崔迪家族的领地,是阴鸷冷酷、顽强剽悍的弗瑞曼人的故乡,也是庞大无匹、可以吞噬一切的沙虫的巢穴。它所出产的,更是整个人类宇宙梦寐以求的珍宝——香料。
以这颗行星为舞台,上演着英勇和怯懦、高尚和卑鄙、忠诚和背叛的大剧,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整个人类宇宙。
人们常常用另一个名字称呼这颗干旱的星球——沙丘。
在这部规模宏大、情节曲折的宇宙史诗的序曲中,亚崔迪家族陷入了绝境,少年保罗的父亲莱托·亚崔迪公爵被银河皇帝转封到了字宙中惟一出产香料的星球一一“沙丘”星。世人皆知,这是亚崔迪家族的死敌哈肯尼男爵的诡计,他要在这里将亚崔迪家族赶尽杀绝。
但是,如果少年保罗能够证明自己是神秘的比·吉斯特姐妹会培育出来的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时空的超人,是沙丘星上的土著弗瑞曼人传说中的带领他们赢得自由的“天外纶音”,亚崔迪家族就还有一线生机……
本书一经面世,便受到空前好评,先后荣获了星云奖和雨果奖的最佳长篇奖,更被读者评为“有史以来最富想像力的作品”。
2020年11月28日 已读
我读完了!可以塑造这样的世界也太厉害了!
望郷太郎 1 豆瓣
作者: 山田 芳裕 講談社 2019
大寒波襲来、壊滅的打撃、世界初期化。人工冬眠から500年ぶりに目覚めた舞鶴太郎(まいづるたろう)は、愛する家族も財産も全て失った。絶望の淵から這い上がり、理想の暮らしと生きがいを求めて、祖国「日本」を目指す。ヒトのと文明の歴史をさかのぼるグレートジャーニー。人類よ、これが未来だ。
2020年11月24日 已读
看图猜内容囫囵吞枣看完了一本书
回归史前时期的天启故事
一首朋克救地球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フィッシュストーリー
7.8 (48 个评分) 作者: [日] 伊坂幸太郎 译者: 郑晓蕾 新星出版社 2016 - 7
关于爱和勇气的四个小故事。
《动物园引擎》。三人夜访动物园,发现狼舍门前趴着一个男人。他在守护什么?还是在忏悔?
《献祭》。现代版山野怪谈。杀手黑泽到一个小村庄找人,惊讶地听说这里有活人献祭的习俗,且正在进行。黑泽很好奇此时被关在山洞里的是谁,以及,这一习俗还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一首朋克救地球》。穷途末路的摇滚乐队还剩最后一首歌要录制,深藏在心中的摇滚魂促使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录完了歌曲。这首歌未成经典,却以奇妙的方式影响了后世那些努力坚持做一件事的人。
《薯片》。企图自杀的少女阴差阳错的被小偷搭救,她发现恩人对什么都漠不关心,唯独在意一位已经过气的棒球队员。是疯狂粉丝吗?当然事实远没有那么简单……
2020年6月30日 已读
伊坂幸太郎老师的书读起来总是轻松、有趣又温情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 豆瓣
Flowers for Algernon
8.7 (526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凯斯 译者: 陈澄和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4
很多人都笑我。但他们是我的朋友我们都很快乐。
— 以《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原著改编,野岛伸司编剧、山下智久主演的TBS日剧于2015年春季开播
— 《24个比利》作者人性关怀经典,全新完整译本
— 囊括科幻小说两项大奖《星云奖》《雨果奖》
— 全美销售超过500万册,多 次欧美影视、舞台剧及日剧改编
— Reddit社交网站读者最爱百大书籍
— “这个故事强烈震撼了我,他敏锐的感觉以及掌握这部非凡杰作的叙事技巧太令人惊叹了。”——艾萨克·阿西莫夫,《基地》《银河帝国》系列作者
— 美剧《疑犯追踪》女主之一“根姐”(Root)最喜欢的书
声称能改造智能的科学实验在白老鼠阿尔吉侬身上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下一步急需进行人体实验。个性和善、学习态度积极的心智障碍者查理·高登成为最佳人选。手术成功后,查理的智商从68跃升为185,然而那些从未有过的情绪和记忆也逐渐浮现。
丹尼尔.凯斯重要作品:
《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Flowers for Algernon,1966年)
《第五位莎莉》(The Fifth Sally,1980年)
《24个比利》(The Minds of Billy Milligan,1981年)
《比利战争》(The Milligan Wars,1994年)
《镜像姊妹》(The Asylum Prophecies,2009年)
2020年6月26日 已读
不知道如果这样的题材基于CBT的理念写出来会是什么样的故事
神们自己 豆瓣 Goodreads
The Gods Themselves
8.4 (326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萨克·阿西莫夫 译者: 崔正男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4 - 12
22世纪,地球可以和平行宇宙进行物质交换,从此拥有了源源不绝的能源。但是,只有几个人才知道危险的真相:地球上的一个无人信任的科学家、能源渐渐枯竭的星球上的一个外星人、月球上出生的一个拥有预言能力的人类。只有他们知道,人类即将为看似源源不绝的免费能源付出巨大的代价……
太 阳即将毁灭,可是无人倾听。
真相,永远掌握在极少数人的手里。
面对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言……
2020年6月17日 已读
美丽新世界 豆瓣
美丽新世界
8.8 (90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阿道司·赫胥黎 译者: 宋龙艺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3 - 11
2020年5月30日 已读 读它的时候是高三,记得当时深以为然、激奋地在自己本子上抄写下男主还是野人的一番演讲,讲人因为痛苦、悲伤、愤怒才为人,还是人只有拥有了这些情感人生才会有意义。但是人没有意义也(才)活得很开心,阻止别人快活不是制造仇恨。但是有些人不想让别人做人,如果我可以不做人,我会不做人吗,但我不能不做人,我已经是人了。
Public Policymaking 豆瓣
To explain the fundamentals of public policy, this best-selling text focuses on the process behind the crafting of legislation. By examining the individual steps-from identifying a problem, to agenda setting, to evaluation, revision, or termination of a policy-students are able to see how different factors influence the creation of policy. Each chapter features at least one case study that illustrates how general ideas are applied to specific policy issues. This new Eighth Edition provides thoughtful updates based on the 2012 election and completely revised case studies.
2020年3月27日 已读
睡美人与魔纺锤 豆瓣
The Sleeper and the Spindle
8.0 (15 个评分) 作者: [英] 尼尔·盖曼 / 克里斯·里德尔 译者: 王雪纯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6 - 10
她是传说中的森林女巫之一,但千年之前被放逐蛮荒。
她抽中一个初生的女孩,发出诅咒,要在女孩生日的时候,刺伤她的手指,而她从此长眠不醒……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
你也许觉得听过这个故事,故事里有一位即将结婚的女王,几个善良、勇敢又坚强的矮人;一座笼罩在玫瑰丛里的城堡;还有一个被女巫诅咒的公主永远沉睡着。
不过,不要期待骑着骏马的王子出现啦!在这个迂回曲折、引人入胜的黑魔法故事里,公主等待拯救,女王才是英雄……
------------
2016年度凯特·格林纳威奖获奖作品 令人脑洞大开的新编经典故事
英国畅销书作家尼尔·盖曼和金牌插画家克里斯·里德尔联手创作
插图太让人惊艳了! (《电信报》)
一本令人耳目一新、脑洞大开的经典新编故事,让人爱不释手、一口气读完。(《卫报》)
无论文字还是插图,确实是一本天才之作。(《出版人周刊》) 这是一本令人惊叹的艺术品。 (《科克斯书评》) 里德尔细腻的墨水画、精美的印金画面,和盖曼的新编经典故事相得益彰。这篇由两个经典童话糅合改编的天才之作,定会获得图画书爱好者和童话爱好者的喜爱。(《学校图书馆杂志》)
重写经典的天才之作,故事的发展和结局都出乎我们的意料;精美的画面,极具视觉冲击力,甚至有时会让你寒毛直竖。(《华尔街日报》)
从第一行文字就可读出,这篇重写经典具有独特的故事个性。里德尔的插图实在令人惊艳。(《纽约时报书评版》)
“我们被克里斯·里德尔在《睡美人与魔纺锤》中的插图完全征服了,他的才华简直无与伦比,他的插图将这个重新讲述的故事变成了非常高雅的艺术。每一页都给人极其华丽的享受。自从克里斯·里德尔第一次捧回凯特?格林纳威大奖已经过去十五年了,但他丝毫没有放慢脚步——他依然是一个很多产的插画家,享有极高的声望,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天才。” (2016年凯特·格林纳威大奖评委员会主席斯内·雅克)
------------
我写《睡美人与魔纺锤》一开始是因为有几个朋友在编作品选集,让我写个故事。他们说让我找个现成的故事,然后续写,或者进行大幅度的改写。白雪公主大概是我喜欢过的第一个女人了吧。我当时三岁,读了一本有插图的书,我真的很嫉妒里面的王子。而睡美人呢,这个睡在城堡里几百年的女人,我很好奇几百年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这个故事我也很喜欢。所以我就想把这两个故事糅合起来。(本书作者尼尔·盖曼)
2020年2月5日 已读
2001:太空漫游 豆瓣
2001: A Space Odyssey
9.2 (95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瑟·克拉克 译者: 郝明义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9 - 5
◆《太空漫游》拓展了人类理解宇宙的宽度、广度和深度。 从普通读者到刘慈欣到NASA科学家,都从中获得启迪。
◆刘慈欣:“我所有作品都是对《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
◆科幻文学历史上不可超越的至高神作!
◆50年来,影响了后世几乎所有科幻作品:《三体》《流浪地球》《星际穿 越 》《星球大战》《阿凡达》《黑客帝国》《地心引力》《降临》《异形》《飞向太空》《第三类接触》《人工智能 》 《终结者》《超时空接触》《普罗米修斯》《疯狂的外星人》……
◆入选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轨迹》杂志、英国《卫报》有史以来最伟大的100部科幻-奇幻小说。
◆入选美国亚马逊评选的有生之年必读的100部科幻-奇幻小说!
◆同名改编电影,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登顶所有科幻电影榜单!
◆关于人类探索太空和自身的恢宏构想!讲透“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终极奥秘!
◆作者阿瑟•克拉克与阿西莫夫、海因莱因一起并称为“20世纪科幻三巨头”,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王。一生创作100多部作品,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作品总销量1亿多册。
◆阿瑟•克拉克被誉为20世纪伟大的太空预言家,他针对太空技术作出的许多预测都成为现实,地球静止卫星的轨道正是因为他而被命名为“克拉克轨道”。
◆《2001:太空漫游》是克拉克永恒的科幻经典《太空漫游四部曲》第一部,也是阿瑟•克拉克极负盛名和被公认的至高杰作!
◆全新精装典藏版!采用烫银+UV工艺!收录15幅精美剧照!
◆随书附赠一张精美太空船票,跟随本书一起探索太空!
·
【内容简介】
·
关于人类探索太空和自身的恢宏构想!讲透“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的终极奥秘!
·
一块跨越300万年历史的神秘石板,从300万年前促使猿人向人类进化,到现在指引人类驶向太空的更深处。
一场跨越地球到土星十亿公里的太空之旅,人类跟随更高级文明的指引,试图找到太空和自身的答案。
人类文明究竟是自然演化,还是更高级文明的一场实验?宇宙文明演化的终点又在哪里?在《2001:太空漫游》里,阿瑟•克拉克给了我们一个终极而恢宏的答案。
·
【名人推荐】
·
我所有作品都是对《2001:太空漫游》的拙劣模仿,科幻文学在此达到了一个顶峰,之后再也没有人能超越,即使是克拉克本人。————刘慈欣(《三体》《流浪地球》作者)
·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2001:太空漫游》都开启了人们探索未来和太空的心智。——尼尔•盖曼(《美国众神》《北欧众神》作者)
·
是克拉克为我们的登月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动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
·
阿瑟•克拉克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科幻作家,拥有无穷的想象力、智慧、知识和好奇心。——斯坦利•库布里克(《2001:太空漫游》电影导演)
·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让我走上了成为科幻作家的道路。——特德•姜(科幻作家,《你一生的故事》作者)
·
克拉克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克拉克的英文是很优美的,不是花哨,而是在选择用语的时候非常抒情、优雅。当有很多种可选择的表达时,他总是很仔细地选择。所以他对我的影响来自这三方面:他的风格、他对抽象问题的探讨和他的表达。——罗伯特•索耶(雨果奖、星云奖得主)
·
还没看过《2001:太空漫游》的地球人要抓紧恶补一下了。这非常有助于你为即将快速到来的全民太空时代做好最基础的准备。 ——姬十三(果壳网CEO)
·
至于我自己,为什么要写作科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必须回到我13岁时,读完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后,仰望星空,觉得宇宙如此的浩瀚,而我自己特别渺小……就是这种原初的感动和敬畏,让我开始拿起笔来写作,创作我自己的科幻世界。——陈楸帆(科幻作家,《荒潮》作者)
·
使大刘成为大刘的一套书。喜欢大刘的人能不看吗?非看不可!反复读才是!
——吴岩(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
·
【媒体评价】
·
充满诗意、科学想像力和克拉克典型的讽刺幽默。他站在宇宙的前端,让我们以不同的视角看到这个宇宙……一本关于人类历史的复杂寓言。──《纽约客》
·
令人眼花缭乱……痛苦扭曲……一次思想的狂欢。——《时代周刊》
·
令人难以置信!——《生活》杂志
·
《2001:太空漫游》并不是一部简单的科幻小说,它是科幻小说的里程碑。——《纽约时报》
·
克拉克用他对外星世界一丝不苟的创造力创作了一部令人惊讶的作品,这也证明了克拉克是一个大师!——《图书馆杂志》
·
在克拉克诞辰100周年的今天,克拉克仍然是无可置疑的科幻小说之王。克拉克是一位能够提升你的想象力的作家。——《卫报》
2020年1月27日 已读
不知道要感叹人类的想象力没有尽头还是世界因为人类的想象力而没有尽头
但是我又那么渺小
蝇王 豆瓣
6.9 (14 个评分) 作者: [英] 戈尔丁 译者: 龚志成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4 - 3
威廉•戈尔丁(1911—1994),英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一九八三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蝇王》是他重要的代表作,是一本著名的哲理小说,借小孩的天真来探讨人性的恶这一严肃主题。
故事发生于想象中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群六岁至十二岁的儿童在撤退途中因飞机失事被困在一座荒岛上,起先尚能和睦相处,后来由于恶的本性膨胀起来,便互相残杀,发生悲剧性的结果。作者将抽象的哲理命题具体化,让读者通过阅读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激动人心的争斗场面来加以体悟,人物、场景、故事、意象等等都深具象征意味,被公认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文学巨著之一。
2019年8月5日 已读
在拉尔夫反复问为什么规则维持不下去的时候满脑子想的是free rider, forced r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