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
故事 豆瓣
9.7 (37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罗伯特·麦基 译者: 周铁东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16 - 1
【内容简介】
麦基的《故事》是一本被影视圈奉为圣经的编剧书,讲述故事创作核心原理。越来越多小说作家、文案策划和商务人士也开始研习其中的讲故事技巧。你可以把它当作一本高级电影鉴赏入门指南,也可以将它视为文学写作、艺术修为内功进阶,还有人从中领悟了人生哲学和生活道理。被英国卫报称为“亚里士多德后最有影响力的讲故事理论家”罗伯特・麦基将他30年间行走全世界,向10万名学员开班授课的精华写在了这本《故事》里。
【编辑推荐】
精装版《故事》2014年9月29日上市,3天后开始加印,3个月后成为“当当网2014年艺术榜榜首”、“亚马逊编辑2014年度收官之荐”,9.5分领衔电影类书籍进入豆瓣年度盘点,并成为《北京青年报》阅读“2014最美的十本书”之一,获得人民日报微博推荐。2016年,我们将这本书里深邃的思想以更为简明扼要的方式呈现,并同时推出16开、轻型纸、宽页边距、采用新排版设计的平装《故事》,希望它能到达更多人的手中。就像封面设计一样,一束光照进我们的生活,电影,不只是黑暗中的银幕故事,更是生活里闪耀的人性故事。
【名人推荐】
罗伯特・麦基是编剧大师中的大师。——《霍比特人》《指环王三部曲》导演兼编剧彼得・杰克逊
关于故事结构,我所了解的一切都来自伯特・麦基。就是这样。——《撞车》导演兼编剧保罗・哈吉斯
麦基说,高潮是你讲述这个故事的意义的饱和点。——《画皮》《寻龙诀》导演乌尔善
他是罗伯特・麦基,真正懂得电影全部奥秘的大师。但是他又能不让任何的条规边框拘束自己,让灵魂自由触摸电影。——《可可西里》《南京!南京!》导演陆川
我的笔记有87000字,几乎记下了麦基先生说的每一句话。在记录的时候,经常有许多言论与我创作的经验不谋而合,这种巧合让我非常兴奋。我仿佛变成了一个女人,能享受到多次高潮。——《重案六组》《永不消逝的电波》编剧余飞
一句实话:我电影剧本写到第30稿的时候,才完全看懂《故事》这本书,然后写到第50稿的时候,我发现我其实也没怎么看懂。现在电影拍完了剪完了,我打算再看一遍《故事》。——《万万没想到》导演叫兽易小星
想要学编剧,这书是必读的。——影评人周黎明
虽然……但还是越来越觉得那本书对于类型片制造来说就是编剧圣经。——影评人亵渎电影
感谢麦基先生教会我们很多技巧,也教会我们,最好的永远不是技巧。感谢麦基先生告诉我们,剧作法其实就是价值观,写你所相信的,相信你所写的。感谢麦基先生告诉我们,电影不是一种智识,电影是一种情感。——编剧、作家咆哮女郎柏邦妮
我迄今读过的最伟大的三本书之一。——《后会无期》《万物生长》出品人路金波
【媒体推荐】
鼎鼎大名。——《华盛顿邮报》
享誉全球。——《纽约时报》
终极大师。—— BBC
麦基写作哲学的中心是人性。他的理论融汇了戏剧手法、哲学,强调了写作的古典根基、轴心及安全阀……而使之永葆新鲜活力和激动人心的,是它交织阐述的方式——麦基的故事理论。——CNN
麦基是世界上最有名和最受尊崇的讲故事艺术讲师。——《华尔街日报》
他对故事讲述的深邃洞察和广博知识无人能比。——《洛杉矶时报》
电影行业的公开秘密,好莱坞最炙手可热的编剧教练。——《名利场》
融合了电影的摩登艺术和讲故事的古老手艺。——《每日新闻》
罗伯特・麦基强有力地教会我们什么是生命、死亡和人类的心灵。——《独立报》
人间失格 豆瓣
作者: 【日】太宰治 译者: 杨伟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3
这世上,敏感的人,活得要艰难一些吧。
太宰治说:
所谓的世间,不就是个人吗?
胆小鬼甚至会惧怕幸福,碰到棉花也会受伤。有时也会被幸福伤害。
相互蔑视,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践——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实面目。
不要绝望,在此告辞。
2018年12月16日 已读
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满耻辱。鲁迅他老人家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同,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世间就是这么吵闹,而我和千叶的悲欢却是很相通。书后半部分的每篇的故事,我已经在开始快速遗忘,过了今晚我可能会为自己还记得只言片语而有所感动。我的人生是这么的不堪,无用,是一个垃圾桶。自己一手造就了所有的耻辱,每一个日夜折磨着自己。一无所知又爱高谈阔论,只会模仿别人。
小说 日本文学
豆瓣
7.3 (28 个评分) 作者: [日] 东野圭吾 译者: 赵江 译林出版社 2014 - 10
《信》是东野圭吾第四度入围直木奖的作品。书中的主人公是一对在父母死后相依为命的兄弟:因工作受伤而失业的哥哥武岛刚志,为了筹备弟弟的学费,铤而走险犯罪杀人;而原本成绩优异前途光明的弟弟武岛直贵,则因为哥哥突如其来的犯罪,不得不背负杀人犯弟弟的精神债务,从此坠入社会歧视的轮回。
一封封寄自高墙之内的家信,寄托了哥哥对弟弟的无尽牵挂,同时也为弟弟带来了无尽的噩运。究竟,兄弟二人会迎来怎样的命运?
这部关注犯罪者家属生存问题的作品,跳出类型、流派的格局限制,将谜团指向主人公的遭遇和命运,并兼得犯罪小说、成长小说、言情小说、社会问题小说之趣,因此被东野圭吾研究者认为是其集大成的作品。
《信》最早在“日本三大报”之一的《每日新闻》周日版上连载,于2003年3月由每曰新闻社出版单行本。三年后被搬上银幕,由偶像影星山田孝之、玉山铁二和泽尻英龙华担当主演。2006年底,与电影同期推出的文库本小说,一个月内即热卖100万册,创下了出版方“文艺春秋”旗下图书销量突破百万的最快纪录。
2018年12月1日 已读
书的装帧封面就是摸着信纸一样的感觉,一种舒服的感觉。信,让我首先想到是美好的事物。但书中的信,对武岛直贵来说却逐渐变成噩梦。可能对刚志来说,每发出一封信他的内心就好受几分,可他不知道的是他不过是将这种心理负担转嫁给了别人,他选择了一条对自己来说容易的路。如社长平野所说,杀人犯是杀了自己,他选择了社会性死亡,他给同他有着连接的带去痛苦。社会对杀人犯的惩罚,不仅是让他本身感到痛苦,也要让他身边的人痛苦。因此,歧视是必要的。面对歧视,杀人犯的亲属该怎么办?无论是堂堂正正还是逃避隐瞒,似乎都不对。我想要做的应该是,让这件事结束。我会记得它,但不会通过向受害者家属不断道歉去转嫁自己的心理负担。痛苦自己承受,不以“”堂堂正正”这种“容易”的生活方式让周围人感到压力。我隐瞒,我不说,但我却不逃避,真坦荡。
东野圭吾 人性 小说 日本 社会
大明王朝1566(上下) 豆瓣
作者: 刘和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 - 4
《大明王朝1566》(套装上下卷)解嘉靖皇帝二十余年不上朝的执政之谜,揭奸臣严嵩权极而衰的真实内幕,看清官海瑞舍命相拼的反贪仕途。光明与黑暗并行。清廉与伉腐对决。盘根错节的政治较量,惊心动魄的财权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