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
蓋亞 豆瓣
8.3 (105 个评分) 林憶蓮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2年9月21日 出版发行: 环球唱片
林憶蓮 2012全新專輯 [蓋亞]
一趟實驗 造就新的音樂生命
林憶蓮以兩年多時間精心製作破格專輯 常石磊攜手編監
首主打〈無言歌〉 坦誠唱出對生命的呼喊
言詞以外 以心感受Sandy 大觀世界
這段日子,林憶蓮為演唱會四出奔波,卻無礙她對音樂拼發的熱情。早在兩年多前Sandy就已作出預告,希望親手製作一張由自己主導的專輯,而不是以一貫的方式,找一些王牌監製打造大碟。經過兩年多的時間,Sandy確實兌現了這個心願,全新專輯《蓋亞》內的歌,都由她一點一滴灌溉而成。一些斷續的小旋律、一些音樂氣氛等等,都由她用電腦剪輯下慢慢成形、轉生,最後化作出一首又一首大膽、富實驗性、卻不失憶蓮風格的作品。
主打歌〈無言歌〉,由憶蓮作曲,填詞由她包辦。飄逸的曲調,靈感來自Sandy一晚漫步上山時,一道道車頭燈迎面照來,一閃一閃的浮光引發她的思潮如泉湧,最後譜出〈無言歌〉的藍本。同一時間,憶蓮亦有感而發,將她對當今世界的觀感都紀錄在歌裡,猶如呼救、禱告的重疊言詞,比艱深冗長的歌詞更能表達出內心無奈的感概。
有了這藍本,負責歌曲編、監的常石磊與憶蓮不分晝夜合作下,為歌賦予飄逸又帶點宗教色彩的曲調,加上憶蓮超脫的演繹,為〈無言歌〉做出最前衛且充滿衝擊力的曲風,亦為專輯揭開曼妙的序幕。
Sandy Says
打碎了所有習慣 進入了一個新狀態
憑直覺 憑感覺
林憶蓮製作了林憶蓮 ………這是林憶蓮的實驗
我不想再安全 不想再製造安全的無味
我 想誠實的
傳達我的感受 在不再鬱悶的音樂中
隨性而盡興 personal 而放縱
在沒有planning的框線下 跟著flow走
原來生命是這樣的
於是我開始 享受過程
敬畏大自然的力量 產生了踏實與平靜
行走之間,原來只想平靜與整理
卻在行動的韻律下,被衝擊,被洗滌。
概念,不需要統一的櫥櫃表明立場
重點是 在過程 與 對生命的態度
在聽覺上 嗅覺上,我想要找到單純而充滿生機的感受
於是 我的聲音 成為這作品的一部份
「很會唱歌」被忽略了,它已經成為sound的一部份
不按章法 非常多的即興
從demo到編曲 從一個想法轉衍出意外的面貌
最後成為一幅讓人驚艷的美術作品
我越來越喜歡唱歌 因為
我掌控了自己的聲音
音樂其實是免費的 我只是提供
我的主見
在充滿華麗的交談網中,誠懇的對話,非常重要。
在每個小事上找到進步的地方
share 是我與最愛的人 溝通的方式
這是一個過程 一個對生命的態度
[蓋亞]
蓋亞,在希臘文中代表大地之母,亦是神話故事中所有生物的起源。歌詞中Sandy代入Gaia角色,感嘆世人一直以來對世界所作的破壞,對你我作出無奈甚至絕望的控訴。然而歌曲背後,希望鼓勵眾人為大地出一分力,即使微少至一個小動作、小行動,都可以為地球帶來有益的幫助,產生好的影響。
[無言歌]
世人時刻陷入煩惱中,不停為無助的自己尋找人生答案,然而答案就藏在我們的言行之內,特別是思想影響行為,即使我們對生活、甚至生命感到有多無奈,但正面的思想,積極的態度,總能為自己帶來有希望的下一步。無言的慨歎,其實想大家更懂得把握當下,扭轉灰暗的局面。
[柿子]
杮子鮮紅、猶如造物主設計時對他特別欣厚。然而美麗的東西,卻沒有被同樣是受造物的我們所珍視。污染、荼毒,把柿子的美麗摧毀且榨乾淨盡。
[枯榮]
生命有如遁環,茂盛有時、枯謝有時。生息本是平常事,何以要勉強拖延或抗拒這節奏?就讓自然有它的生命及節奏,人類干預,恐怕要承擔最可怕的後果。
2021年10月6日 听过
划时代的专辑概念和制作、妖婆般顶尖的唱功都毋庸置疑,只是平时休闲时真的会听这么深奥的专辑吗,听完都觉得整个消化不良。
2012 Pop 华语 林忆莲 流行
說 艾怡良 豆瓣 Spotify
7.9 (39 个评分) 艾怡良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6年5月27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說 艾怡良的聲音與態度
說愛 怡良的觀察與體會
靈魂歌姬 艾怡良
第三張個人專輯【說 艾怡良】
騷動靈魂 與你一起說愛 聊生活
陳建騏製作 艾怡良交出創作全程參與
蔡旻佑、Eric周興哲、張簡君偉 好歌相助
多元曲風音樂性十足
收錄 TVBS/台視《遺憾拼圖》
片頭曲[拼圖]、插曲[愛是這樣]
艾怡良 高辨識度的嗓音及跳脫框架的創作,總是帶給我們無法預料的驚艷!
艾怡良 是台灣樂壇少見的橫跨商業與文青市場的唱將型創作歌手!
她寫給阿密特的填詞作品「你想幹什麼」、寫給劉若英的詞曲創作「相看兩不厭」備受肯定,在五月天「女也」概念專輯中演唱「如煙」,也引起歌迷們強力點播;豐沛的創作力與詮釋歌曲獨特的口氣,都讓歌迷們看見艾怡良的無限潛能。
在沈澱20個月後,艾怡良終於交出第三張個人專輯「說 艾怡良」。
專輯名稱來自艾怡良的「聲音」與「態度」
她用極具感染力騷動靈魂的嗓音說愛、說寂寞、說逃亡;
她用獨特的語彙說出艾怡良的態度、觀察與思考。是說愛的怡良,也是說艾怡良的各種想法。
艾怡良說:「我想像這是一張跟聽眾很靠近的專輯,我們一起坐下來,聊聊關於愛的這些、那些,聽聽我的生活觀察,彼此分享。」
專輯曲目
1.說 (Eric周興哲作曲,時尚感十足的電氣情歌)
2. 寂寞無害 (張簡君偉作曲、張簡君偉與艾怡良作詞痛快K歌)
3. 我們的總和 (以女生的感性揣摩理科男生的邏輯,吉他大師董運昌編曲、演奏)
4. 空頭支票 (用音樂帶你走入西部電影氛圍)
5. 逃生計畫 (逃離無趣生活的電氣搖滾)
6. 拼圖 (TVBS/台視 電視劇《遺憾拼圖》片頭曲)
7. 帶我去一個陽光普照的島嶼 (慵懶雷鬼曲風充滿度假心情)
8. Then You Come Along (終於遇見真愛的深刻情歌)
9. 依賴 (艾怡良與蔡旻佑三度合作,環遊世界的甜蜜情歌)
10. 愛是這樣 (TVBS/台視 電視劇《遺憾拼圖》溫暖插曲)
2021年10月6日 听过
才华尽显。虽然有点为了彰显才华而使出浑身力气将各种曲风都创作一遍,可这种稚嫩和野心更加迷人。
2016 华语 台湾 女声 流行
我这个人 豆瓣
7.6 (28 个评分) 艾怡良 EVe Ai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25日 出版发行: EMI
「或许比较成熟了,却还是很难假装快乐。」
首度主演电影 同步创作演唱主题曲 女主角郭勤勤的寂寞自白
艾怡良 全新创作单曲《我这个人》
12月25日全平台数位发行 自己给自己的 圣诞礼物
首度主演电影 携手徐誉庭、许智彦、吴慷仁挑战大银幕
跨足电影 不忘创作 女主角视角主题曲率先登场
《我没有谈的那场恋爱》电影2021年2月10日正式上映
让艾怡良再获金曲肯定的〈Forever Young〉一曲Youtube点击甫破千万,也成为新世代神曲,乐迷期待已久的全新创作专辑也已着手进行创作与制作。而也因为上张专辑后杰出的表现,获得知名导演及编剧家徐誉庭的青睐,接拍《我没有谈的那场恋爱》电影女主角,与吴慷仁、傅孟柏及9m88等知名艺人合作演出。徐誉庭看中艾怡良自然生动的表情呈现与敏锐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在顺利拍摄完毕后,也宣布将在2021年2月10日正式上映。
艾怡良在电影里饰演郭勤勤一角,她是唸理工的,负责数据公司做数据处理的一个小主管,疯狂工作,不近人情。她以为她讨厌很多人,她以为她不在乎别人对她的讨厌,后来才发现,其实是她一直在生自己的气。这是她的寂寞。而在爱情层面里艾怡良与吴慷仁、傅孟柏的关系也让人好奇怎么发展。电影还未上映前,艾怡良以郭勤勤视角写出了〈我这个人〉,做为这部电影率先登场的主题歌曲,也代表2021年的全新创作专辑正式启动。〈我这个人〉与制作人陈建骐和编曲人罗恩妮再度共同完成,三人协力,作品仍旧有恒温的感动。
艾怡良金句连连 词曲创作能力备受肯定
「想要你说,那些时刻,你都没忘了。」
大多数人应该都是谈过恋爱的,只是恋爱这件事在生活的重要与否,份量不一。而描写爱情的作品,也很难不跟那个「他或她」有关,这首歌的对象,很明白是那个爱着的,也爱过的。为了吵架而痛苦、为了浪漫而惊喜、为了甜蜜而快乐,也为了分离而困惑。被爱的时候,带着自信出门,象是有一个无敌的配件随身保护着,怎么样都无往不利,只是这种完美,出现的机率总是不高,谈过的恋爱里,可能只是为了选不出餐厅而不愉快,可能只是迟了几分钟而口角,可能为了咖啡不够热而争执,也常觉得为什么自己好像是比较爱的那一方,甚至生活细节,爱着彼此的方式,都很难再轻松惬意。
正式发表前这首歌已先让许多身边的朋友和工作人员听过,而里面的许多句子和演唱,都让首次听到的人惊艷不已,很多歌可以做到冲击甚至刺激,但是能够陪伴与长伴,或许是艾怡良音乐里最动人的能量。节日里很多人都在寻找另一个温度,如果真的那么寒冷,就让这首歌成为那个温暖的来源吧,虽然寂寞。
2021年9月9日 听过
难以想象以前狂野欧美范的姨娘现在成功转型到孤寂文青女,曲写得依旧婉转隽永,词虽略直白却又足够引起共情自怜自艾,怎么做到的啊她究竟!
2020 Pop 华语 单曲 台湾
将爱 豆瓣
8.8 (255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3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过去两年来,王菲创作了多首新歌,最后选了4首自己的作品,收录在加盟新力唱片公司的新专辑中。新专辑将在11月中推出,王菲一手包办了主打歌《将爱》的作曲、填词。昨日,《将爱》在全球同一时间播出,全亚洲共计有40个电台同步播出,至少有8亿华人听得到。 王菲包办词曲的主打歌《将爱》。值得一提的是,之前香港新力唱片因为邮递上的问题,迟迟都没收到这首歌的母带,为免出差错,唱片公司索性派专人去台湾把母带拿到香港,确保昨日这首歌可以准时首播。 整支曲子配器颇为精巧,气势恢宏,特别是开头部分弥漫着强烈的电子乐氛围,应该是张亚东的心思之作。歌曲后半部分更加渗出了一点WorldMusic的味道,异域色彩带来些许眩晕的感受。和王菲以前作品的不同的是,这首《将爱》感觉非常重,不管是音乐本身,还是王菲的演唱。特别是唱到歌词“我们没有流血,却都已经牺牲”,个中滋味相信王菲自有体会。 张亚东表示,王菲之前的专辑《寓言》,与其做成唱片,不如做成音乐发烧碟更合适:“《寓言》不卖钱,市场反馈不好,永远进不了卡拉OK,比她以前的专辑反响差,这对王菲这样一个流行歌手来说是不好的。因此我要妥协一次,让王菲唱回流行。”
2021年9月2日 听过
虽然号称不再是巅峰时期的作品,却非常喜欢。尽管第一首歌将爱气势磅礴似乎无所畏惧,可全专都对感情充满着不信任和不愉快,哀怨寂寥,愿意爱着,可也没什么爱了。就是怕听太多王菲难免会看得太透彻不快乐,还不如多听些焦迈奇傻乐。
2003 华语 女声 流行 港台
完美的一天 豆瓣
8.1 (177 个评分) 孙燕姿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5年10月7日 出版发行: 华纳唱片
⊙完美的一天,孙燕姿音乐旅途,新的一页…

从音乐制作发想开始,如何透过新的制作人从零开始是主要的关键,贾敏恕“
完美的一天”,FIR+五月天+孙燕姿联合创作与制作的“第一天”,我们可以从新的
合作上,听到新的音乐性。李偲菘、李伟菘的“眼泪成诗”…向来对燕姿很有默契
的掌握,亦展现了歌手在歌唱的音乐才华。

除了与新制作人的合作,在创作人与乐风上也大量使用了新的元素,新锐创作
人虞洋谱出了愉快音乐性浓的“完美的一天”。“眼泪成诗”是知名作词人林夕与
燕姿的首度合作,在二胡与钢琴、弦乐的交叠下谱出了扣人心弦的情歌,整张专辑
的曲风囊括了流行、摇滚、电子、Lounge Music…,在这张专辑里,我们听到的是
新旧音乐人的交手,激荡出精采的音乐火花。
2021年8月12日 听过
歌曲搭配太乱了,每首歌单拎出来其实都好听的。最喜欢抒情part《隐形人》,反而觉得中间的两首快歌都太吵了。但尝试突破的红头发的孙燕姿真的很美。
2005 华语 台湾 女声 流行
年輪說(正式版) 豆瓣
7.6 (25 个评分) 楊丞琳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6年9月30日 出版发行: 環球
楊丞琳Rainie Yang
{年輪說}
時間是我們最巨大的敵人
在時間面前 我們只能卑微的獻出一切
楊丞琳 在時間面前,獻出她對音樂的想法
2016年 最有深度個人代表作
2016.9.30正式發行
全面佔領你的聽覺
如果年輪是烙印在樹木身上的歲月痕跡
指紋就是我們情感的刻痕變化而成的專屬密碼
楊丞琳為自己第十張個人專輯做了一個回望過去、縱情現在的總結
楊丞琳 [年輪說]--「那些時間沒說完的,就用時間留下的痕跡,慢慢複習。」
#金曲獎認證最強陣容
#陳建騏X柯貴民X小安 X李榮浩
#吳青峰/姚謙/徐若瑄/李格弟/小寒/伍家輝/都智文/彭學斌/藍小邪/張簡君偉/NoName余荃斌/佳旺
介紹楊丞琳的新專輯一定要從音樂開始,因為這些音樂造就了2016年的她,造就了許多成長與突破。歷時兩年,精挑細選,終於完成楊丞琳第十張音樂作品【年輪說】。專輯製作過程裡,面臨了不斷地推翻與重建,從旋律不斷試唱、文字精雕細琢、編曲音色的細心修正到製作的聆聽感受,丞琳都用百分之百的心力投入參與。從一開始,大家就希望每一首歌,都能夠帶給所有人最大的”共鳴”。所以除了從丞琳的個人經歷出發之外,更希望能讓大家聽到這些歌可以感同身受的部份,寫出並唱出每個人都可能經歷過的故事。一直以來擁有很多身份的丞琳,生活與工作裡的每個角色她都能夠做得非常稱職,而相隔兩年再度發行音樂專輯,對她來說反而是更重責大任的演藝歷程。
新作【年輪說】專輯,丞琳與幾位製作人共同完成,首次合作的陳建騏交出帶有Fusion氣味的概念歌曲〔年輪說〕、表現女人在感情上倔強、裝大方的[與我無關]、靈巧呢喃感的[愛唷]、描寫獨處的你如何瀟灑並輕鬆面對愛情的[點一盞無聊的小夜燈]以及充滿張力及戲劇感,並且如詩如畫的[想睡的戀人噢]都擦出許多音樂火花!丞琳每首歌曲的聲音表情變化層次豐富,絲絲入扣。而再次合作的小安老師則是把[現代之形象]做得充滿律動感,並且把言語的尖銳表達地非常精準;同樣再度攜手合作的柯貴民老師依舊發掘了丞琳聲音裡最感人的部份,不論是[單]的遺憾和孤寂,或是[相愛的方法]呈現了對過往情感層面的總結,都讓人揪心萬分。
同樣也是全新合作的李榮浩則是能夠把歌曲賦予全新生命,擔任製作人的[我們]記錄了友情和不離不棄的重要,另一首由他親自詞曲創作的[觀眾]則是讓丞琳站在歌手的角度唱出每個藝人談戀愛面臨的難處,是一首唱給每個藝人聽的一首歌曲,當然也讓聆聽者能夠從不同視角再次檢視感情的難易,兩首歌都讓大家很驚喜!
與其用「蛻變」或「突破」這樣的字眼形容丞琳和丞琳的新作品,不如想著這一路以來她經歷過的與成長後的,現在的她豐盛而充滿韌度,對一切想法也更充滿彈性而理性感性兼具,任何聆聽者也必定都能在專輯裡找到自己的棲身之處,一同細數感受。
楊丞琳營造 秋天的味道
從髮色造型 到攝影創意 打造秋天的浪漫
由於這次【年輪說】專輯是以時間為主題,而專輯發行將進入秋天,於是「秋」成為這次企劃的主要概念。秋天是一個溫暖卻又帶點惆悵的顏色,所以造型團隊選擇讓丞琳的髮色以淺紫色為基底,蓋上一層淺灰色,淺灰色讓一切變化出帶點惆悵的味道。丞琳為了染出大家心目中的顏色,第一次在髮廊待了超過10個小時,光是去色的流程就走了三次讓丞琳頭皮發麻,微刺的感覺讓頭皮敏感的她開始起紅疹,但大家看在丞琳遭受磨難只為了達成大家的期待,心裡都很捨不得。去完髮色之後還有兩次的染劑上色,只為了讓髮色從頭頂到髮尾有不同的漸層感。終於10個小時後,讓丞琳滿意的點點頭。這個特殊的髮色就像被蓋上一層霧的薰衣草,而從這個充滿浪漫想像空間的髮色開始,楊丞琳即將訴說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故事的開始,是一面霧玻璃前,楊丞琳靜默卻又欲言又止的表情。你觸碰不到她,只能靜靜聽她說,感受她的內斂。這是攝影師陳明聖給楊丞琳的第一Shot
,第二Shot是指紋迷宮裡被紅線纏繞身軀表現糾結情緒;丞琳用肢體語言表現困綁的情感,代表著每個沉溺於回憶無法自拔的你我。時間再繼續走下去,丞琳的第三Shot來到面對每段關係結束後,重新審視自己的那個Moment,這時鏡頭裡抓到的情緒是平靜、淡然與回首,每一個楊丞琳都十足戲感,內斂卻饒富女人味。攝影師用鏡頭一層一層解剖楊丞琳,最後一個Shot是突破走出迷網的楊丞琳;代表了自信與釋懷,攝影師準備了一張白色背景紙,讓丞琳自己親自撕開紙面,從一個小洞開始透視丞琳的局部:嘴唇、眼睛、耳朵、手臂、上身、腿、一直到全身,鏡頭慢慢放大至全身,楊丞琳也從一個小洞慢慢的撕裂出空間,一直到突破整張白紙,可說是平面攝影鏡頭前的一鏡到底,不能重來。丞琳非常欣賞陳明聖對鏡頭的掌控,每個Catch Moment都精準的抓到丞琳情緒張力,不愧跟丞琳合作過無數廣告與雜誌封面拍攝,他跟丞琳的默契已經到了天衣無縫的程度。丞琳也非常期待這次拍攝工作出來的成果,因為這一層一層的攝影內容一共拍攝了兩天,所有場景細節都是經過Setting,尤其是八個立體指紋道具,光製作就花了一個禮拜,而把這麼大的道具運送到攝影棚,也讓攝影師傷了一番腦筋。
除了主題拍攝之外,預購贈品拍攝也是一大亮點,其中一組預購贈品拍立得寫真,丞琳特別換上生活感的服裝;一件白色罩衫搭上吊帶長褲裙,好像回到剛出道時的小女生樣,任由攝影師捕捉生活感的動態,丞琳走出戶外燦爛的笑容,就好像看到你記憶中熟悉的那個爽朗的小女生剛出道的樣子。丞琳主動提出願意在每張拍立得上搭配自己的手寫字跟文案,她把自己出道的作品搭配十張拍立得畫面寫出一段感性文字,別具意義。另一組預購明信片贈品拍攝則是以呈現丞琳內心狀態的拍攝主題,丞琳批上10公尺長的燈泡,讓燈泡隨意纏繞在身上、手上、頭髮上,那些微弱的小燈光細膩的映照出她臉上的表情,像是想被看穿又小心翼翼的星星,令人想要疼惜她。由於拍立得上已經留下她的手寫文字,這組明信片也非常特別的留下專屬於她個人的十個小祕密,絕對私密從未曝光,等你探索!
這就是屬於楊丞琳秋天味道的專輯;秋天的故事是一層一層的神秘感,等待你去揭開,混雜了許多惆悵、迷惘、困惑的思緒,也是心裡最濃、最容易被輕輕撩起記憶,只要一陣熟悉的微涼劃過皮膚,或一片蕭瑟的落葉當頭,就能喚醒內心深處的那份感動。這就是【年輪說】這張專輯的味道,丞琳想要營造的是一杯秋涼餘韻下品味一杯手沖咖啡般,整張專輯從第一首歌到最後一首歌,像喝咖啡的人從選豆、磨豆、沸騰的水蒸氣、一圈一圈畫開的手勢、一陣陣香味撲鼻、從第一口淺嚐,到最後一口回甘,每一個過程都是享受,每一首歌都值得細細品味。
年輪說 MV 唯美登場 三鏡頭營造過去現在與未來
大型指紋改造迷宮 楊丞琳走不出來
360 VR 搶先曝光
為了表現年輪就是專屬於每個人情感的指紋這個意涵,導演陳映之特別在棚內搭設了一個大型指紋,讓楊丞琳表現出回憶一段過往走不出過去的情緒,丞琳在指紋裡優雅穿梭,但當導演喊Cut時,只見她一溜煙不見人影,再出現時已是場景的另一頭。發現工作人員找不到她時,她對大家說:「在裡面超暈的,我一度以為自己就要走不出來了!」,她要所有工作人員都去試走看看,證明不是只有她會在裡面迷路,才發現,原來導演很用心的在營造迷宮與指紋紋路的感覺,甚至有些轉彎的地方刻意縮小距離,營造出壓迫的恐懼感,難怪丞琳在迷宮裡走著走著打從心裡恐懼了起來,再加上拍攝MV時剛好遇上農曆七月,只有她一個人必須在鏡頭前表演,穿梭在白牆裡,忍不住有一種鬼打牆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這首歌曲的拍攝導演一共用了三種特殊的鏡頭,營造不同的視覺角度,第一種是營造塵封於過去的360度VR鏡頭,丞琳必須自己圍繞著VR鏡頭走360度,以繞場式的走位法拍攝。第二顆是代表現在的魚眼鏡頭,魚眼象徵著現在的楊丞琳視角,回望過去發生的一切,好像眼睜睜的看著過去的自己發生一切選擇卻又無能為力改變。第三種鏡頭代表的是未來,導演特別安排可以拍攝到指紋全景的空拍機,綜觀全景,並在影片上後製讓指紋繼續生長,象徵每個人的未來都會因為此刻的一個動念全盤改變,而指紋也繼續延伸,代表著未來依然是有希望的。
當然為了讓歌迷第一手體驗丞琳拍MV的感覺,唱片公司決定讓360VR成為第一波前導影片,先進入丞琳的視角,跟她一起進入故事的開始。
歌曲介紹
1.年輪說 詞:吳青峰 曲:鄭宇界 編曲:張晁毓
「經歷這個你,活成這個我,細數自己。」
丞琳和陳建騏的首度合作,青峰無懈可擊的文字,細數了這些年來的經歷。編曲上從鋼琴鋪陳入歌,鼓聲輕巧跟隨,管弦樂像是把畫面灑滿的顏料,繽紛而渲染,木管貫穿其中,充滿情感卻又不俗艷的音色非常符合年輪說這首歌的樸實感。演唱上丞琳和緩卻堅定的口氣,也讓回憶這件事,變得優雅而充滿笑容,同時也把曾經的沉迷和遲疑、掙扎和警訊,都用最釋然的方式細數。我們可能會遇到一個在生命裡很重要但卻讓當時的生命非常辛苦的人,而未來的某一天又因為另一個更重要的而覆蓋了痛楚。從一往後數是為了那個重要的『你』;從十數到萬則是為了更好的『我』;那個『他』,也才終究能交給那些未到來的未來。
製作人陳建騏說:他感受到楊丞琳真摯溫柔地用聲音細數成長……,精緻又保有屬於她自己的風格。
當然,也不是每個記憶中的人事物都能事過卻如新,那些時間沒說完的,就用時間留下的痕跡,慢慢複習。
2. 單 詞:小寒 曲:No Name余荃斌 編曲:Martin Tang
「單身世界依然運轉。」
這首歌的故事源自於丞琳的想法,受到影集劇情的啟發,進而想要討論「我們」和「我」的差異。感情是這樣的,熱烈時總是一起完成很多事情,那時的「我們」,可以一起旅行,一起經營生活,一起擁有很多很多。分開了之後,又得面對單獨的「我」,一個人吃飯,一個人逛街,一個人往返從家裡到公司的路線,一個人睡在床的其中一邊。即使困惑,世界仍然運轉,不經歷過,也不會清楚自己原來已有過多少委屈。有了這個故事之後,加上Martin Tang極富都會孤寂感的編曲,讓聽者像是經歷被曾經孤單的回憶包裹後,又一層層化繭成蝶的過程。
3. 與我無關 詞:饒彗冰 曲:佳旺 編曲:游政豪
「你說的笑話,我不欣賞,或許,她會喜歡。」
收歌初期就已決定使用的歌曲,加上過去也有許多優秀的抒情作品收錄在丞琳的專輯中,這次的「與我無關」則是一種情感的反芻,戀愛的平衡總是讓比較愛的那一方多有計較,即使分開了,比較快得到幸福的對方,讓自己的痛又更痛了。旋律層層疊疊,到最後終於爆發的酸楚,句句紮實呈現。
其實,用心愛過的我們,真的沒那麼大方。
4. 我們 詞:藍小邪 曲:張簡君偉 編曲:李榮浩
「遇過那麼多路口,還好每次走散都重逢。」
本來這首歌曲的demo是一首青春歡快的歌曲,但因為丞琳非常喜歡這首歌曲的旋律,特別請製作人保留此旋律但將歌曲改為講述友誼、帶有態度的風格。雖然歌曲風格最後跟原來的demo迥異,但丞琳獨具慧眼的挑選下,讓歌曲重獲新生。
這首歌,丞琳想要唱給自己身邊陪伴過她的每個人,一路以來,有夢,也辛苦過;有笑,也糾結過。其實每個人面對生活,面對未來,都會難免有來來去去的過客,留下來的,也不用多說,或許幾個字,一個眼神就懂。編曲中的吉他與丞琳的聲線互相交錯,除了溫暖更多了幾分堅定,一氣呵成。
5. 相愛的方法 詞:姚謙 曲:彭學斌@口袋音樂 編曲:Martin Tang
「也許愛的方法,就是學習,疼痛時才打開的窗。」
釋懷難,反省更難。以前不懂的事情,回想起來其實都會感覺自己有點傻氣,或是在暗地裏跟自己說,要是當時不要那樣就好了,能夠這樣思考,至少都還能微笑以對,事過境遷懂了,也不算遲。感情更是,需要領悟與學習,才能加速傷口的癒合。製作人柯貴民在作品裡發掘了丞琳溫暖的敘事口氣,不慍不火。
6. 現代之形象 詞:吳青峰 曲:都智文@眾匠音樂 編曲:小毛@輕鬆玩
「聽來聽去剩我本人還沒聽過。」
demo原本是一首舞曲,但丞琳建議改編成一首有律動性的輕搖滾風格,並邀請青峰執筆以時下現象為主題,描寫當人與人之間都是透過媒體或網路平台互相認識時,誰又真的能了解誰?
身邊的流言蜚語,常常影響了自己的生活狀態,但擁有情緒的我們,又怎麼可能不動如山呢?即使是事實,經過了幾個人的耳朵和嘴巴也會變得驚悚,無辜的是自己單純的心,早就被看做污染的源頭了。青峰精準的歌詞形容和丞琳貼切的表達,加上鼓點和整首歌曲清楚的律動,唸唱出無奈的心情。
既然如此,不如就隨你們說吧。
7. 觀眾 詞、曲:李榮浩 編曲:李榮浩
「可能你只是我的一個觀眾,被一個兩個三個角色帶走。」
想得到和能得到,往往不是同一件事。我們在生活裡為了獲得而扮演,希望能夠快樂地讓人稱羨;在感情裡為了被愛而扮演,有時假裝疏離,有時卻被反作用力拉得心神不寧。以為已經結束的故事,卻在自己不停變換角色的過程裡反反覆覆,劇情也變得錯綜複雜。想當觀眾,卻入戲太深,總是當局者迷。擅長多種曲風的李榮浩也交出句句動聽的旋律,從DEMO開始就讓大家非常期待成品,並且也讓丞琳的作品更具獨特風貌。
8. 愛唷 詞:吳以健 曲:羅憶詩 編曲:張晁毓
「就這樣心應愛合。」
既然會感覺戀愛的痛,必定是因為它總是甜得那麼迷人。最快樂的時刻,往往都是那個最單純享受一切的時候,全然地擁有你,感受兩個人共同的呼吸、心跳和想法。以鋼琴做為整首歌的節拍主軸,間奏的弦樂四重奏更強調了心跳加速的悸動,丞琳除了演唱到位,合聲的演繹也相當精采,值得反覆回味。
9. 點一盞無聊的小夜燈 詞:徐若瑄 曲:伍家輝 編曲:陳君豪
「眼紅了,拿微笑安慰。」
當所有的敘述裡,看不到「你」、「我」、「他」三個字的時候,又會用什麼角度來理解這個事實上是第一人稱的故事呢?從一開始,丞琳就想要表達一種「狀態」,不特別針對什麼,反而很多看似嚴重的事情在那當下好像也無傷大雅,點起那盞燈,也就像有人陪伴了。整首歌像是疲累了一天回到家,跟自己相處的情境描述,電吉他的點綴像是情緒的起落,時高時低,時長時短,但終究會跟著深夜,跟著即將歇息的情緒熄滅了。
10. 想睡的戀人噢 詞:李格弟 曲:陳建騏 編曲:陳建騏
「睡著後暫時的別離,已經讓你們夢見,已經讓你們開始想念。」
以詩入歌,李格弟老師用睡眠和愛情做比喻,搭配陳建騏饒富畫面的旋律,讓整張專輯以非常優雅的方式收尾。當初製作人建騏拿到這個歌詞,推薦給公司,而從未嘗試過這樣作品的丞琳也躍躍欲試,果然成就了一個不同氣氛的全新創作。許多氣音和語氣都像是讓人看了入迷的女主角建造了充滿毛邊的畫面,彷彿夢境,將要清晰時卻又驚醒,隨後又安靜地沉睡。編曲的電子節拍像是心跳聲一般地存在,弦樂也美不勝收,是戀人的絮語呢喃。
2021年8月3日 听过
将爱情里的大道理用更细腻和文艺的方式唱出来,听着不算太累,又不时可以带来些小感悟。套用锚声的话说,我是沉浸在女伶芭乐里出不来了。后半张未免太沉闷了些,可似乎长大了工作了的都市里的人,也丧失俏皮和灵动了。
2016 华语 台湾 女声 流行
阿密特 豆瓣 豆瓣
8.2 (129 个评分) 张惠妹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9年6月26日 出版发行: 金牌大風
《阿密特》張惠妹 意識專輯
生命總會找到出路
阿密特|分裂而生
張惠妹
一個唱了12年的歌手
一個頂著『華語樂壇史上暢銷紀錄保持人』光環的超級天后
一個一直以來,不斷求新求變,
試圖給聽她唱歌的耳朵新刺激的音樂人
當她忙著用張惠妹的身份帶領歌壇潮流的同時
想改變的念頭沒有消失反而越來越強烈
她知道,屬於張惠妹的流行音樂文化已深植人心,更難以取代
但就像科學家說的:生命總會找到出路
於是她決定放手一搏,
讓渴望改變的念頭,在張惠妹身體裡自然醞釀成形
終於,那個蠢蠢欲動的細胞成熟長大成為一個獨立的音樂個體
阿密特|張惠妹 意識專輯
【A-MIT】= Amei-Music Is Transformed
2009‧6‧26 唱噬人心
阿密特A-MIT,是張惠妹的卑南族名字;張惠妹的分身
更確切來說,她是從”張惠妹”這個音樂品牌,
分身而出的新音樂意識
強調言之有物的音樂態度,不同的音樂呈現方式
但,意識並不具體存在,也不需固定邏輯形象
阿密特就是【只為歌唱而活,只為音樂而生】的歌手
徹底顛覆既定形象
既是分裂而生,一定會有破繭而出的裂痕;阿密特特別與彩妝
師討論設計出一款專屬於阿密特的形象符號------
「金色裂痕妝」,象徵阿密特正式分裂出道。
對阿密特來說,如何呈現外在形象,是最大的挑戰。這張專輯
音樂是充滿實驗性、突破創新的,所以在造型上,也延續前衛
意識概念,大玩一場阿密特造型實驗秀,超現實感的服裝結合
裝置藝術,徹底顛覆你對張惠妹的印象框架。
首支意識誕生單曲|分生
阿密特說: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另外一個自己,或許很多人從來沒有勇氣
讓另一個分身出現,但是不可否認的,那個隱藏的人格可能
只是被壓抑住了,”他”是不會死掉的。
【分生】是赤裸的自我剖析。
阿密特用直接、略帶嘶吼的聲線詮釋出自我人格相互拉扯的複
雜與矛盾,在抒情搖滾曲風編制下帶出醞釀分裂到完全爆發的
情緒狀態。
阿密特還特別邀請本尊張惠妹參與MV演出,已概念式拍攝手
法真實呈現歌詞意境,也讓大家看到從張惠妹分身成阿密特的
變化過程,更清楚的感受兩者的不同之處與性格差異。
2021年7月4日 听过
摇滚框架或意识概念都不过是外表,真正动人的还是优秀的词曲创作,每首歌都称得上悦耳实在很难得,看当时的短评,不得不说十年前大家对于流行音乐真是严苛。就是豆瓣曲目里为什么少一首歌?
2009 华语 台湾 张惠妹 摇滚
孙燕姿同名专辑 豆瓣 豆瓣
9.0 (168 个评分) 孙燕姿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0年6月8日 出版发行: 华纳唱片
来自新加坡的孙燕姿是华纳唱片2000年力捧的新人,第一张同名专辑是由两对双胞胎:新加坡的李偲菘、李伟菘以及台湾的包小松、包小柏共同制作完成,可说是唱片史上的首例!
而在这两对双胞胎制作人的严格磨炼下,原本歌声就天赋异禀的孙燕姿更被激发出超乎新人的歌唱实力。
第一波主打歌「天黑黑」,光听歌名就令人印象深刻,这首歌是偲菘为孙燕姿量身打造的歌曲,意图在歌曲中引用一段老歌曲调来强调孙燕姿特殊的声音与唱腔,再加上台语歌词的穿插,创造出另一种兼具现代感的「天黑黑」,也让听过的人都对孙燕姿的好歌声赞不绝口。
第二波主打「爱情证书」则是一首孙燕姿以新人身份挑战所有歌坛前辈的第一首自选曲,也是华纳国际开放两年来,终于等到的超级好歌。在弥漫一片漂亮女生新人的流行乐坛中,孙燕姿的美声新碟令人期待。
2021年6月16日 听过
纵然首尾都是快歌,可专辑里的大多数歌都似《和平》,把所有的期待和失落都埋在心底,只是平静地望着你,做一个不能再懂事的小孩。
2000 华语 台湾 孙燕姿 新加坡
藏著並不等於遺忘 豆瓣 豆瓣 豆瓣 Spotify 苹果音乐
8.5 (156 个评分) 魏如萱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20日 出版发行: (P) 2019 Mr. Wing Creative
時間 是一半的 有自己也混合著他人
生活 是一半的 是現實也摻雜想望的
當生活已經歇斯底里 倏地掀開時間的皺褶剝開身體
藏著的那些 摯愛的 沈迷的 瘋狂的 優雅的多愁善感
我知道這就是你 那個好久不見的我自己
魏如萱 暌違三年 第六張個人專輯
【藏著並不等於遺忘】
是不安也是溫暖 是脆弱也是陽光
對望日夜的呼喚
我想要遠走 卻從未走遠
當世界不是只有自己
卻更渴望_找到自己的模樣
從華麗張狂為自己逃跑的『末路狂花』到失序受困逐漸找回自我的生活調適
關於那些被擱著的美好 都在這裡了!
2016年魏如萱發行第五張個人專輯【末路狂花】,以『狂』激活對音樂的想像,帶著覺醒為自己逃亡打破框架。由waa詞曲創作的歌曲《你啊你啊》,更在YouTube累積超過1,486萬點閱次數,成為2016 HitFM年度百大單曲。專輯更拿下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16年度十大專輯、HitFM年度十大專輯,入圍第28屆金曲獎《年度專輯獎》、《最佳國語專輯獎》、《最佳國語女歌手獎》、《最佳專輯製作人獎》、《最佳作曲人獎》(歌曲《你啊你啊》)等五項大獎,《雪女》音樂錄影帶入圍第29屆金曲獎《最佳音樂錄影帶獎》,拿下2017 Hito流行音樂獎《Hito唱作女聲》。
從創作歌手、演員、電台DJ,到現在成為新手媽媽,在多重身分的考驗下,看似混亂失序的新生活,害怕無法再創作的焦慮,原來更多的恐慌都是來自於『愛』。少了和自己獨處寫歌的時間,睡眠變短了卻規律了,新專輯便是包裹著藏在生活裡的各種選擇,而當她想起還能夠唱歌創作的時候,依舊雀躍,依舊興奮,依舊迷人。
專輯概念來自安徒生童話故事集同名篇章
無論時間的塵有多厚 終將被光照亮 找到存在的理由
專輯概念最初來自於安徒生童話故事集中的同名篇章【藏著並不等於遺忘】,以三個短篇故事,講述在不同時間的流轉下,而引發的轉折與希望、記憶與愛。有些事也許被記下了,也許被人忘掉了,但有的只是隱藏在心的深處,藏著並不等於遺忘。
首波歌曲《恐慌症》推翻既定印象 Bye bye媽味 一起迎接睡眠恐慌症
手機低電量焦慮、瀏海不齊焦慮、截稿日焦慮、睡不著好焦慮……尖叫狂喜,低吼失控,生活就是一連串的恐慌焦慮,微小的細節也能放大恐懼。面對情感,我們都有不得不的選擇,選擇隱藏或者不,都不會因為有了另一個身份就忘了自己,只是暫時藏起來了而已。即便成為了『母親』,也能是『歌手』,面對恐慌,原來我們都有!
首度與視覺藝術家登曼波、三金典禮視覺總監及金獎設計師方序中合作
以濃烈色彩營造絕對恐慌不安氛圍 打造看見/看不見視覺設計
與『視覺藝術家』登曼波首度合作,跳脫日常打造如夢似幻超現實空間場景,在充滿想像的視覺構圖裡,以濃烈色彩攪拌各式情感;力邀好友設計師方序中操刀專輯設計,以『躲起來的字』為主軸,找尋藏在圖文裡各種片段的waa。
魏如萱攜手音樂靈魂伴侶
韓立康 / 葛大為 / 黃韻玲 / 陳建騏 / 林以樂(斑斑)
李焯雄 / 李格弟 / 李睿哲 / 呂康惟 / 何山 / 伍家輝
打造新專輯10+1首詞*曲*詩句
掀開那些被藏著的自我 用音樂治療不安克服恐懼
選擇也許不在當下 而是在成為了之後
只要還能夠選擇的生活 都能成為美好

首波單曲《恐慌症》——解開靈魂 驚豔推薦——
〔藏著失序焦慮的自我〕
由深具個人色彩的新銳音樂人呂康惟創作,
在篇幅不長的簡短詞句裡,充滿自溺又尖銳的自我呢喃,
加上waa譜寫的短詩《晚間愛人》,以獨特的唸唱方式,
勾勒出一個像是層層夢境、充滿失序焦慮的空間,
讓人窒息無法逃脫。
第2波《Ophelia》——為愛瘋狂 熾烈推薦——
〔藏著愛情的真摯、瘋狂與悲哀〕
那個深陷愛情的溫柔女性,因為被拋棄背叛,
因而精神錯亂失足落水的悲劇角色,成為了『為愛瘋狂』的代名詞。
由魏如萱譜曲,李格弟填詞,加入詩人夏宇的短詩在詞句裡,
夏宇以親自獻聲唸詩的方式,為歌曲更增添了畫面感的戲劇張力。
第3波《彼個所在》——當人來人往 我最想念的還是你 想念推薦——
〔藏著我很想很想你〕
一首歌唱進了四種語言(閩南語、廣東話、英語、華語),
但要說的都是同一句話,就是「我想你」。

距離上一張專輯《末路狂花》三年後,魏如萱這位「新手媽媽」於2019年推出第六張新作《藏著並不等於遺忘》,試圖在初為人母、生活陷入歇斯底里的忙碌之時,尋回那些藏在内心深處,但從未被遗忘的自我。

一路走來,魏如萱的人生路總是精彩而多元。身兼多職的她,除了曾是雙人組合自然捲的主唱之外,在2007年起,更以個人身份開始發行專輯,並多次入圍金曲獎;同時,她也是一名電台主持、影視劇和音樂劇演員,活躍在各個領域之中,恣意揮灑才華。直到她升格為母親後,這種「多重身份」的人生,迎來了全新衝擊與挑戰:害怕無法再創作,以及逐漸迷失自我的多方夾擊,讓魏如萱帶著焦慮感,催生出這張新專輯。
她從現代生活恐慌、現實與夢想之間的掙扎,唱到愛情故事。或許是因母親身份,相比從前,魏如萱更加沉穩,溫情的情感流露其中,更有像〈兒歌》、〈陪著你〉這樣以溫情青寫的歌曲。
值得一提的是,專輯名《藏著並不等於遺忘》,源自安徒生童話故事集同名篇章,描述三位女子在不同時空之下,那些不為人知的希望和愛,其實一直都只是潛藏在內心一隅,並不代表遺忘。魏如萱也試圖透過音樂,尋找內心的真我:〈恐慌症〉以縹緲的唱腔與口白,表達無處安放的焦慮;〈Ophelia〉搭配夏宇的哈詩,描述《哈姆雷特》中的悲劇女子。她再次回到當年那個引經據典的文藝青年模樣——為電影末路狂花著迷、為雕刻家賈刻梅蒂寫歌———步步拾回過去那優雅和多愁善感的一面,印證了她如何在忙碌中透過音樂「找回」自己。

慢慢從母親身份做回創作歌手的她,依舊如以往一樣雀躍、充滿能量。攜手黃韻玲、陳建騏等優秀音樂人幕後製作,以及葛大為、夏宇的填詞,更讓整張專輯增添了一股戲劇張力。對魏如萱而言,《藏著並不等於遺忘》並不旨在呈現為人母的輕柔面,而是她口中「當媽媽後依然也可以很酷」、找回自我的最佳證明。
2021年6月6日 听过
每首歌拎出来都蛮好听,可整张专辑听下来让人觉得好杂乱,至少这个专辑名字究竟什么意思?
2019 华语 台湾 女声 流行
眼泪博物馆 豆瓣
7.7 (42 个评分) 郑兴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18日 出版发行: 華研國際
雨系唱作詩人-鄭興 Xing Zheng
2020 全新創作概念專輯《眼淚博物館 Museum of Tears》
6. 05 數位上線 / 6. 18 實體發行
即 使 是 一 顆 眼 淚 , 也 該 被 好 好 地 記 得 。
洗耳恭聽 戀物推薦
★ 入圍 2018 年第 29 屆金曲獎「最佳新人」、「最佳國語專輯」以及「年度專輯」。
★ 歷時三年,悉心打造十首生命主題曲,演算了《眼淚博物館》中空間與個體、念舊與戀物的水循環。
★ 攜手陳君豪、秦旭章、鍾濰宇、柯泯薰、李詠恩等金曲陣容共同製作,HUSH、柯泯薰合唱,蔡旻佑共同創作,蔡侑良、Night Keepers守夜人、蘇子茵、劉涵 (隱分子)、大竹研、張晁毓等音樂人鼎力編曲。
★ 專輯曲序的安排流轉,像是一道道循環且互相包容的習題,收納情緒的陰影,也敞開生活的明亮。
★ 超越之作!專輯展演出豐沛的音樂樣貌,也開拓了鄭興演唱與創作上的新面目。
—城市民謠練習生蛻變成熟,新作猶如哲學空間影像詩—
鄭興從小在揚州長大,赴北京就讀中國傳媒大學廣電系時才第一次離家生活。曾經來台北當過交換生,研究所時則選擇再次回到這裡。原本打算在政大傳播研究所畢業後從事影像創作的他,在碩三憑藉歌曲〈愛情朝九晚五〉拿下了金旋獎最佳作詞和創作大賞,待在台北短短幾年的時間,人生就此轉了個彎。如同他從來沒想到當初用募資的方式,獨立製作並發行的首張專輯《忽然有一天,我離開了台北》會吸引這麼多人的注意,甚至還入圍了金曲獎「年度專輯」、「最佳國語專輯」及「最佳新人」三項大獎。
鄭興的創作中不乏貫穿始終的影像思维 ,他的音樂有電影感,透過舒服沁耳的旋律行進,以及浪漫的詞面意象,常以哲學的思維出發,對應出空間、人物與情感的轉移與停留,同時喚醒知覺感官的記憶。睽違三年的全新創作專輯《眼淚博物館》,為他所推出全新音樂計畫 「空間詩學三部曲」的首部曲。
—容納多元樂種風格,揭開聲景唱作的嶄新篇章—
在《眼淚博物館》裡,創作主題圍繞「空間」、「物」和「眼淚」這些線索展開,又彼此交疊,如同陳列在博物館中的眼淚,與時間共振,與空間交響。鄭興除了搭建整張專輯的創作外,也自己製作了獻給外婆的溫暖小品〈外婆的腳踏車〉,還邀請陳君豪、秦旭章、鍾濰宇、柯泯薰、李詠恩等頂尖製作陣容共同打造,並與 HUSH、柯泯薰合唱;編曲班底更是一時之選,包括 Night Keepers 守夜人、蔡侑良、張晁毓、隱分子大提琴手劉涵、跨界小提琴家蘇子茵、日本吉他手大竹研等人共同展演,以流行音樂為基底,容納多元樂種風格,如同收納各種藏品的博物館 。專輯內還重組、剪貼許多生活環境的聲響,包括相機快門、火車、打火機、 海鷗鳴叫、吸塵器 、烤箱⋯⋯聲景蒙太奇再進化。
從陸續釋出的〈雨季不再來〉的關於勇敢、〈過於喧囂的孤獨〉的孤寂浪漫,到〈陽台〉的灌溉青春、〈去海邊〉的念念不忘、在〈牆〉中與自我對話,以及〈海鷗〉乘著思念的翅膀……一點一滴,逐漸解開這張專輯的藏品與巨大的情感命題。而籌備專輯過程中,鄭興的詞曲創作,也受到其他歌手青睞,從〈我在你家樓下等你〉 (曾沛慈),到〈過站不停〉 (蔡旻佑)、〈雨中的讚美詩〉 (光良),這次專輯中,更是特別將和蔡旻佑共同創作的〈過站不停〉收入其中,豐富了《眼淚博物館》的面貌。
《眼淚博物館》收納了你我日常生活的消逝與停留,鄭興拾起偌大又細小的情感,在矛盾的撞擊中尋找共振,留下自己生命歷程的主題曲。從對記憶想斷捨離,卻又依依不捨的〈戀物癖〉揭開序幕,到第十首歌〈眼淚博物館〉串連起一顆顆值得珍藏的眼淚。曲序的安排流轉,像是一道道循環且互相包容的習題。每首歌曲裡透露的物件、情緒與空間,都像是創作者曾經停留安放某部分自己的地方,映照內心,投射組合成現在的自己。
希望每個聽完整張專輯的人,伴著音樂,收攏起所有的曾經與思念,構築一座屬於你自己的博物館,存放。
【裝幀設計】
專輯裝幀設計則特別邀新銳設計師 ECHO YANG,以及知名攝影師、導演吳仲倫一起從音樂核心出發建構專屬的視覺美學博物館,從攝影實拍場景的光影色彩層次與後製物件的組合考究,到平面設計每一個細節筆觸分離解構又重組,都是一次次不斷的試煉與實驗,挖掘歌曲中每一個浮現與潛藏的意義,並揉合成超現實的空間交疊與奇幻想像。於是手捧著宇宙和漂浮的展品,也在虛實之間平衡安放,走進博物館的警語與介紹牌在此也都成了溫暖的註記。
詞本更是作工繁瑣,以不同特性、脆度的紙質加工,讓每頁的內容可以獨立存在也能與其他頁面連結映疊,當頁面被翻閱提起,畫面又會消逝,引發一場小心翼翼的觀賞互動,分解梳理鄭興既溫柔感性又頑強理智的音樂人格。
【推薦文(依姓氏筆畫序)】
音樂專欄作家 dato:雨天適合聽鄭興,詩意的詞曲、溫柔的唱腔,沁涼的歌像一把大大的傘,阻擋這個世界從天而降的紛亂與失序,讓我們用耳朵就能找到安穩的一方天地。等了好久,《眼淚博物館》終於在期待中建造完成,鄭興用音樂收納了上個雨季、待續的戀情,還有稍縱即逝的日常光影,專輯中一首歌就像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展廳,無論從哪一處開始瀏覽起,都是一片看不膩的美妙風景。
StreetVoice音樂頻道總監 小樹:找來陳君豪等名家坐鎮的第二張專輯,編曲製作聲響顯得時髦許多,為男歌手補上一片色彩,然而無論有 HUSH 這等潮男客座,上好的 Indie Pop 單曲〈陽台〉多麼令人歡喜,鄭興那穿越時空的民歌質地卻意外地水落石出,原來,裡頭是處避世的桃花源。
音樂工作者 左光平:鄭興很好玩,我說好玩,是他怪得很,怪在看不出來的強勢與音樂的特殊佔有率,可是他的創作卻很溫和,溫和到有種濃度,濃得舊卻美,從趨勢看好像不太多年輕人欣賞,可是很多年輕人跟我說他們喜歡。我不年輕,但是我被說服了。
吹音樂執行主編 阿哼:戀物的歌手似也貪戀傷感,慶幸他熬過心靈的雨季,還能鬆開緊繃在〈陽台〉這樣翩然的曲調裡舒展。《眼淚博物館》或許糾結,卻不顯世故,曾經青澀的民謠歌手正走在一條通往成熟的路。
金曲樂團 茄子蛋:在下雨的季節聽鄭興,彷彿聽見一位文藝青年在流浪,試圖把孤單全數留在博物館裡。
作曲家 / 歌手 陳小霞:我在鄭興的作品裡聽見幾種觸動了我的特質。他以勇敢而孤獨的姿態,真誠地敘說他對生命的感悟,非常個人但是充滿溫度。
作家 蕭詒徽:相較於第一張專輯《忽然有一天,我離開了台北》專注於「當下」的茫然與悵然,鄭興的新作主題轉向這份「逝去」。這或許是新專輯在氣質上讓我感覺更「美觀」的原因。即便那美是與逝去的意象聯繫的「淒美」,比起「此刻」不得不的受困,對過去的追憶奪回了一些情感和意志的自由。新作裡,依然保留鄭興一貫的某種「安靜的任性」:詞作中對傾訴對象強烈呼告與命令之餘,語境裡背後那無法掙脫的、「更巨大的東西」始終存在,而無論是歌聲或編曲,音樂詮釋上他傾向不去破壞那份巨大,甚至連一丁點憤怒都隱身。然而,不去摧毀,不代表只是聽從。鄭興在《眼淚博物館》以他的歌聲呼告的,正是這份在有限中的無限積極——知道某些事物死過,但試圖讓別人知道,它們不只是死過而已。
【MV影音】
鄭興【眼淚博物館】Official Music Video:
鄭興 【陽台】feat. HUSH Official Music Video:
鄭興【過於喧囂的孤獨】Official Music Video:
鄭興【雨季不再來】Official Lyric Video:
2021年5月22日 听过
“晚风和床单缠绵”,只这一句歌词就把我俘获了。这种内心独白生活白描式专辑总是更能打动我,很适合无所事事的黄昏,坐在阳台看着街边熙熙攘攘,沉浸在这张专辑营造的安逸空间。BTW,hush最近很多合唱诶,关键也没觉得他给歌曲增色多少……
2020 内地 华语 台湾 民谣
太陽 豆瓣 豆瓣 豆瓣 豆瓣 Spotify 苹果音乐 豆瓣
8.6 (326 个评分) Cheer Chen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9年1月22日 出版发行: 2009 Team Ear Music / 2009 Team Ear Music
限量精裝版
陳綺貞 2009全創作專輯 太陽
如此貼近生命 如此真實而自由
一個真誠而獨特的台灣歌手
一張陪伴一輩子的唱片
歷經三年沉澱反芻
獨立製作的典範
陳綺貞超越自我表白 、直指事物核心之作
展現藝術追求、回歸純我
重返創作現場的動人收音
花的三部曲 之二
太陽
由兩屆金曲獎得主鍾成虎操刀製作
葛萊美獎得主Bernie Grundman母帶後期處理
採用樂手全live同步錄製
勢必成為2009樂迷熱烈討論的年度大碟
世界越來越快
我開始相信
我們從中尋找的 或許是永恆
那是一種巨大的愛
是你的靈魂,於眾人遺忘處
仍然奮力燃燒....
時常你覺得自己脆弱、渺小而不堪一擊
但你不知道,你或許已經是別人心中的 太陽
太陽是關於一個更深刻的自我
以及一些屬於我們的故事
這三年,陳綺貞認真生活
她獨立做唱片、獨立生活、自己做遠方的旅行並且體會自由。
她聽見很多人的快樂悲傷,
她蒐集了
十一首深刻的歌要告訴你一個動人的生命詩篇
關於追尋、關於愛與不朽
她小心翼翼地收起原本脆弱渺小的力量並且凝視,發現它們靜靜地綻放光芒。
綺貞說:
"希望這張專輯能讓孤單與憂傷的人獲得力量,讓快樂的人也願意分享。"
她做到了,如此真實而美好!
房間&重生&創作現場
奇特的是,這張專輯所有的配唱全在陳綺貞的家中錄製。
"動物受傷時,總會跑回自己的巢穴,舔舐傷口、修復自己"
每個人成長都曾面臨不安與恐懼。纖細敏感的綺貞習慣選擇在自己的房間安靜獨處,修復自己。
她在自己的房間中生活、讀書、思考,也將這些生活的痕跡寫在歌裡。
如今,這個房間成為這張唱片錄音的地點,作品重新回到了創作現場。
製作人鍾成虎說
"這些作品的傑出,讓我啞口無言...","於是我認真思考保存它們的方式。"
"用這樣的方式錄製,保有了作品原本的質感和情緒。結果令人非常滿意。"
錄音師攜帶大批精密的錄音器材在綺貞家中的各個角落幾經測試之後,決定將麥克風架設於衣櫥之中。
也許是因為每一件衣服都保有綺貞生活的記憶,這裡的聲音特別溫暖富有感情。
這也讓陳綺貞回歸最自我狀態的創作現場,每一首創作都宛如重生。
一個平凡的房間,一次敏銳細微的美麗聲響
不同於一般唱片制式的配唱限制,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下,捕捉到更敏銳細微、只存留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流露的各種情緒,
於是,就在這平凡的房間中,造就了這張動人的作品。
樂壇好手再度聚首全LIVE同步錄音,深具默契,真誠的超高水準製作
在樂器的方面更維持了陳綺貞唱片一貫的講究,沒有過多時下充斥的合成器音效。反而是更多的真實樂器。
所有基礎樂器伴奏都由樂手同步在鼓手陳柏州位於桃園的家中錄製完成。
貝斯 林羿妏/鼓手 陳柏州/吉他 鍾成虎/鍵盤 陳建騏/手風琴 王雁盟
要同時聽到他們的演出,一向只有在陳綺貞的唱片裡。
這群目前活耀於樂壇的重量級新生代好手再度聚首,專為陳綺貞人生中的第五張創作大碟盡情揮灑。精彩動人。
陳綺貞本人更負責了七首木吉他、一首手風琴以及兩首鋼琴伴奏。音符簡約聰慧而匠心獨具。
弦樂部分則遠赴北京錄製,由鍾興民以及李琪兩位資深音樂人操刀編寫及指揮,情感豐沛細膩。
並由最擅長發掘歌手特質的兩屆金曲獎得主鐘成虎擔綱製作,
不但讓成熟的作品被賦予完整的生命,同步錄音的配器與歌手演唱力度相輔相成,
更讓歌手充滿感情的聲音自由伸展、情緒完整並展現最真誠的時刻。
製作地點橫跨台灣、洛杉磯、北京 。品質精良、製作用心,堪稱2009流行樂壇巨作。
屬於陳綺貞式的藝術追求 花的三部曲 腐朽、重生、綻放
陳綺貞一直在思考一個完整的創作歷程 能象徵自己的生命歷程
"很希望用我自己的作品來記錄這個概念的誕生"
從2006開始 她終於思考出 花的姿態三部曲的概念
腐朽 重生 綻放 三個主題 華麗的冒險的專輯概念 和當時想要完成的概念 就是第一個歷程
接下來陳綺貞的唱片靈感都圍繞在 第二個歷程--重生 這個概念
"太陽"這個主題就是在這個狀況下誕生。
專輯中以兩支哲學式的單曲"太陽"和"魚"以天空和海洋先拉開了整張專輯的格局,
有趣的是這兩支單曲的名字也是從上張專輯中"腐朽"的歌詞裡擷取,
"重生來自於腐朽"陳綺貞如是說。"
關於陳綺貞
從一開始在墾丁賣demo開始,這位土生土長的台灣女生就沒有停止過夢想。
並且一直用作品刻畫著她獨特的生命。
在邊緣遊走的這幾年,陳綺貞難以被主流或非主流歸類,
反而讓她走出只有她能走的路,世界給予她充沛的能量,也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 。
每隔2~3年才出一張唱片,
以商業思維來說也許太慢,但陳綺貞說:
"或許是世界太快了..."
從不受外界影響,她一直用她自己的步伐、她自己的姿態,書寫她的生命。
她用作品同步了生命,花的姿態這個主題正是她的思考,
從來不曾停止夢想也不改初衷,她將繼續寧靜向前
花的三部曲之二 太陽
這是陳綺貞的第五張作品,絕對值得您珍藏。
1/22 即將溫暖你的心房
太陽也許不知道自己多麼重要
或許 他只是個膽小鬼,如同你我一樣
預購贈品: 陳綺貞攝影作品明信片 一組
添翼創越工作室 溫暖發行
業務代理 艾迴唱片
2020年11月14日 听过
陪我度过三周的妇产科见习。越听越着迷,似乎是忙碌疲乏的见习中文艺灵魂可以暂时安放的小憩室,是我阴霾生活里的太阳。常常叹息自己为什么没时间把歌词好好抄一遍。
2009 台湾 流行 陈绮贞
偷故事的人 豆瓣 Spotify
7.0 (69 个评分) 张惠妹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12月12日 出版发行: 环球音乐
你聽的,是我的歌
還是你自己的故事?

2017/11/22 偷故事的人-序 開始預購
2017/12/12 偷故事的人 正式發行
a MEI x wangzhihong.com
張惠妹、王志弘首度跨界合作!
聲形概念音樂專輯!

這麼多年,張惠妹的歌為你寫下一連串的故事
而你聽的,究竟是張惠妹的歌,還是自己的故事呢?
故事
你總能記起那畫面的溫度、空氣的味道、和那段旋律,當時愛人的臉卻早已模糊了;台上的歌者唱著,台下的觀眾聽著,愛是貧窮的索求的,一個個偷來的故事卻都是誠實的。

歌者
她用華服與濃妝,歌頌著愛情最美的時刻;顫抖的尾音,緩慢留住故事的結尾;燈光打亮的過去終究要謝幕,所有起承轉合都獨自經歷一遍,再回到孑然一身的空白,等待下一個故事。

你我
她習慣在不起眼的角落觀察著平凡的日常與嘈雜人流,他或她臉上的苦惱或笑容,白天的端莊與夜裡的失態,誰又因為誰而進入誰的世界⋯⋯她偷走這些畫面,咀嚼後成為自己的一部分,成為了故事。

循環
偷來的故事,成為她的歌,而她的歌,又輾轉成為我們的故事,故事持續上演著,歌也未曾間歇地唱著,如此循環依附,張惠妹與我們就像一個龐大的共生系統,永不停歇。

故事/歌者/你我/循環=偷故事的人
她說她是一個偷故事的人,也是一個製造故事的人。這是一張全情歌的專輯,乘載了各種感情,各種故事,無論是從哪裡偷來的,現在起,都將成為我們的下一個故事。
「事實上,我已擁有超過我所能乘載的。」這張滿載著各種故事的專輯,就是你與張惠妹最直接的關係,最入肉的擁抱。

我們的故事
倘若我們的人生是一本故事書,張惠妹這三個字,究竟會在書中佔多大部份?
當我們失戀時,一定會在KTV聲淚俱下地唱著「記得」;當我們與三五好友相聚時,「姐妹」不會缺席;當我們狂歡時,「三天三夜」絕對是PARTY最高潮歌曲;當我們想咒罵時,「黑吃黑」立刻浮現腦海;當我們這樣,當我們那樣,無論怎樣,都有一首張惠妹的歌,為當時的故事下一筆註解。

其實張惠妹這三個字到底在我們的人生中佔了多大部分,也不是那麼重要的事,因為她歌裡的故事,早就成為了我們的故事。陪伴著我們,更引導著我們,一起漫步在時間的流裡。

她的故事
舞台上的張惠妹,是個性感狂野的女王,我們看著她呼風喚雨、用盡氣力演唱完,與我們微笑、擁抱、道再見。接下來呢?脫了高跟鞋的她,誰看過呢?她回到家裡,都在做些什麼呢?她開車出門,去哪裡?找誰呢?她為我們編織故事,而她自己的故事又是如何進行著?她是不是也有一首詮釋著自己故事的歌曲?而哪首歌會是什麼?

從張惠妹選擇成為張惠妹的那一天,她的故事就都獻給了我們;擅長隱身在人群裡成為觀察者的她,偷了不少你我的故事:當她開車,她專注看著人來人往;當她窩在速食店一角,陸續上演的大小故事她都盡收眼底;當她離開錄音室,腦子裡還是錄音的大小事;當她下台後,就開始準備著下一次的登台。所有的平凡瑣事,堆積成她的故事,歌唱像呼吸,掌聲如氧氣,舞台即是她的日常,這就是屬於張惠妹的故事。

偷故事的人
這首由艾怡良詞曲創作的「偷故事的人」,是這張專輯最核心的主題歌曲。當專輯還在如茫茫大海收歌階段,aMEI聽了不下數百首demo,一直抓不太到方向,直至這首歌跳出來,aMEI才覺得「終於對了」!

aMEI說,這就是真實的她,她就是最擅長「偷故事」的那個人。在沒發片的幾年間,她不斷在各處偷靈感、編織成故事,而這首歌在對的時間出現了,而且還是一首鎮得住場面的好歌,瞬間讓整張專輯的主題完全清楚了,接下來所有歌的方向也自動跟著一一出現,一篇篇全新的故事就這樣誕生了。總能清楚掌握自己狀態的aMEI笑說,「偷故事的人」就是最適合自己現在樣子的一首歌。

為故事引言——偷故事的人 聲形概念音樂專輯
對「故事」與歌曲情感異常執著的張惠妹
遇上對「字」的美感與設計偏執超乎常人的平面設計師王志弘
與國際級攝影大師Wing Shya夏永康如電影般充滿故事性的「影像」
碰撞出音樂界前所未見的「聲形概念音樂專輯」

「偷故事的人」專輯特邀平面設計師王志弘(wangzhihong.com),與國際級攝影大師(王家衛御用劇照師) – Wing Shya夏永康共同為專輯視覺操刀,除了留下張惠妹流動的情感瞬間,一如電影畫面般濃烈動人,更精心設計有別於一般唱片設計的包裝方式,讓「偷故事」成為一個實際的動作,讓音樂躍然紙上,為張惠妹這張「偷故事的人」全情歌專輯,調製出前所未見的「聲形概念音樂專輯」!

相隔多年再與攝影師Wing Shya夏永康合作拍攝專輯視覺,aMEI異常興奮,一碰面,兩人就像多年不見的老友般,默契與態度皆十足,在台北文華東方酒店各種美景之下速度飛快地完成了這次的平面拍照,並精準捕捉到aMEI各種沈醉於故事中的情緒以及各種瞬間的詮釋。aMEI說,因為Wing Shya掌鏡讓她非常安心,所以能盡情釋放出各種表情與動作,加上首度合作的時尚化妝師亞歷大膽又富有細膩情感的「感官妝」,讓aMEI呈現出完全不同於以往的眼神與樣貌,深邃而神秘,彷彿一個個故事在她身上劃下濃厚情感,成為一個充滿故事的「偷故事的人」。她像是身在人群裡,卻走進你的心裡;她正在凝視著各式各樣的故事,演繹著那些故事,而那些故事,就將成為我們的故事。

「偷故事的人」專輯特邀設計師—王志弘首度跨界設計台灣流行音樂專輯。在書籍設計領域已有不可撼動地位、從未在國內設計過流行音樂專輯的王志弘,以「偷故事」為主軸,將「偷」這個動作精心轉化成拿起專輯時的「形」,打造了前所未見的「聲形概念音樂專輯」。

「偷故事的人」專輯主體由兩個物件所組裝而成,採用如詩集般的精裝歌詞書本+刻意脫開詞本並傾斜的CD紙殼,製造CD從架上微微傾斜露出的視覺觀感,令人忍不住想要將CD拿起來一探究竟,便完成了「偷」這個動作,讓每個試圖將CD拿起來的人,都成了「偷故事的人」。

如果將此專輯放置桌面上,會讓人誤以爲是「一張唱片」,很隨意的放置在「一本書上」;當人試著去取唱片時,才會發現兩個物件是組裝(拼湊)在一起的。偷,意謂著某人取走(移動或挪用)了某件事物,例:所以當某個不知情的人事後發現該唱片與書是不可分的,也就同時強化了「取走、移動」某個事物的原初音樂概念。

CD盒與精裝歌詞書本的對應位置分別是aMEI的口部與眼部,各意指音樂表述上的「發聲與表達」、文字形式上的「觀看與閱讀」,讓「聲」躍然於平面包裝上。

而為彰顯歌詞的重要性,「偷故事的人」專輯中的歌詞本特別設計成精裝詩集般,不若一般專輯設計總是將歌詞字級縮至極小,因為對歌迷來說,一首歌的歌詞,一字一句都是確確實實打進心裡的最重要部分,尤其對這張「偷故事的人」更為重要,一定要好好地擺放進專輯中最適當的位置,恰如其分地存在著。
對於字、形、聲有著獨特感受的設計師王志弘,加上攝影師Wing Shya電影視覺般的影像,與張惠妹深刻動人的歌
曲和故事共鳴,這張「偷故事的人-聲形概念音樂專輯」正安靜而悠揚地在架上等著你翻閱。
2020年10月15日 听过
歌还算好听,可毕竟是张惠妹诶,总期望她能带来更大的惊喜。把《到底》删掉。
2017 Pop 华语 台湾 流行
极限 豆瓣 Spotify
7.9 (89 个评分) 徐佳莹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0年9月3日 出版发行: 亚神音乐
就这样狂喜、狂悲、狂爱著,
我看见自己站在临界点,凝视天空的每一种表情,
哪怕下一步就要崩塌,
我依然仰望!
徐佳莹 第2张创作专辑 [极限]
词曲x创作x 制作x合声 徐佳莹
林暐哲x 陈建骐x 范晓萱x吴青峯x 葛大为x魏如萱 联合打造
「和拉拉合作有高手过招的感觉。看似散散的外表,却暗藏出奇不意的惊喜,彷佛浑然天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出手。她对音乐悟性极高,具有创作底蕴,是华语乐坛少见独具音乐层次的女歌手。」~~制作人 林暐哲
「第一张专辑突显个人才华以及音乐的高包容性。第二张专辑并没有自我设限或被框架住。她很聪明,这样的音乐是一个很有Guts的女生会唱的。」~~~ 歌手/制作人 范晓萱
「第二次制作拉拉的专辑,学习力旺盛,对音乐的掌握更由游刃有余,惊喜於她的成熟度胜於以往。具有制作人的潜力。」~~~制作人 陈建骐
「她的音乐时而缩得很小很小,细腻内敛地飘散在空气里、流动到血液里。她的音乐时而变得很宽很宽,自由奔放好像足以塞进一整个世界。」~~~创作人 葛大为
这个唱著身骑白马的女孩,经历了挫败,体会了成长,
也落泪、也失望、也孤单、也盼望,
谁又不是这样子走过来,一关又一关…
设立停损点,挑战极限,看见更好更勇敢的自己!
10首领悟生命的淬炼之作 徐佳莹 第2张创作专辑 [极限]
8/16 开始预购 9/3 正式发行
预购赠品: 《My dear friend 拉拉想要说》贴心卡片
2009年,徐佳莹发行第一张创作专辑。
这张专辑为她不平凡的创作生命,写下一页崭新乐章,同时,也为她带来很多很多的荣耀与关注。当那些满载的赞赏与期许,相继出现在这单纯女生的生命风景时,她该不恋栈地将之视为过眼路标,或者该戒慎惶恐地把所有意外当作是未来路途的指引?
从歌唱比赛总冠军、引发全台的[身骑白马]效应,再到金曲奖最佳新人殊荣,一趟音乐路程走来,没有企图心、拎著吉他自弹自唱的徐佳莹,之於你我,就是一个为生活而生活的平凡人,自有一套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不刻意规划未来路线。爱唱歌,就北上追寻音乐梦;想分享,就参加比赛唱自己的歌。徐佳莹的憨胆和单纯,让她直觉地遇到问题就面对,遇到挑战就接受,从来也不知道未来的可能性有多大,自己的极限,会停驻在哪儿?
经历一连串繁杂的宣传工作与演出,解除了紧绷的高压状态,暂时获得喘气休息的空间,徐佳莹决定放自己一段长假,重新寻回『与自己共处』的生活方式。然而这段时间的沉淀静息,却惊觉她自以为稳固的地基,正摇摇欲墬、东倒西歪的在心底摆动。
「人类很常不自觉因自己的想像和期待而设定别人的反应。」
关於创作,她说:「如果是动机简单,顺应心意且热情的创作著,不管是开心或感伤,简单的发泄或分享都好,那麼过程中会与内心越靠越近。」那关於伴随的压力与自我设限呢?「但要是参杂太多指点评论的左右,在乎定位、计算人气、计较机会之类的,那麼创作的下场就是疏远自己,失去信心。」
这段时间里,徐佳莹的生活产生极大的冲撞,学习独立、创作枯竭,训练自己,她被这三个人生重要课题强悍霸道地困住了。突然之间有种『到不了、构不著』的焦急和失序感,她开始质疑:「好一阵子以来,得了一种病叫做『否定自己』,说『我不够好』,到底是对外的谦虚,还是根本不相信自己?」面临无法解决的难题,想放弃却又不甘心。工作、生活、创作,整个世界像在她的周围融解、剥落。「我的极限,是不是真的就到这里?」
走向极限的下一步很可能就是崩塌,也很有可能就是一片海阔天空的自由。
Sounds of My Life 豆瓣 Spotify
7.5 (40 个评分) 韦礼安 William Wei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0年4月29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生活中的碎片,擲地有聲,成情感記憶
在貓咪踩過的每個時光中取樣聲音
讓我為你寫一首歌,一如你為我寫成的日常
★製作一本屬於生命的『聲音相簿』
取樣生活中的各種聲音
這張專輯的最開端,要從2017年開始說起。
2017年8月~10月韋禮安去英國音樂學院遊學進修,學習「Ableton Live」這套軟體,讓聲音取樣變得很方便,只要錄下生活當中的任何聲音,透過軟體就可以做成不同的音色,發揮很多創意;當時,韋禮安的外公外婆年紀都大了,即將邁入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他覺得這是一種將他們的聲音記錄下來很好的方式,也衍生成「自己的人生切片裡,會有哪些人的聲音是自己想記錄下來的」這個念頭,觸發他開始做一張以「聲音相簿」為概念的專輯,生活是創作的主題,再將這些從生活中取樣到的聲音放進作品裡。
他開始從自己的生活周遭取樣聲音,錄自己養的三隻貓咪的聲音、回台中老家翻出小時候自己講話的卡帶、陪外婆聊天吃飯時的對談、失戀朋友的哭訴、高中母校老師的聲音、外公過世時的誦經的聲音、上網站找自己舞台演出的影片找到這句「歡迎韋禮安」…等等上百個錄音檔、卡帶翻錄成音檔,再一一用在不同歌曲的編曲中;來來回回、反反覆覆、修改調整、思考重組,這本「聲音相簿」,在歷經三年多漫長的時間,終於『趨近』於完成。
在企劃會議上問韋禮安,專輯什麼時候可以交母帶?他說,給我一個期限吧!對於他而言,這本相簿永遠沒有結束的一天,專輯發片前交出的成品,或許只是代表現階段自己的生命狀態,每一天回頭去聽每一首歌都可以出現不同的想法與畫面,編排出不同的感受。青春的軌跡有如腦中的磁帶,紀錄著生活中的感觸與共鳴。
2017~2020『盲寫』創作&取樣馬拉松
以生命中經歷的生離死別、日常感觸
製作一部「聲音」的紀錄片
韋禮安說,這張專輯比較特別的就是有點像「盲寫」,每天每天都寫一點,大部分的歌會先想是代表自己生命中的哪個部分,然後再往下發展;寫了大概20幾首歌,然後再挑出自己覺得旋律好聽的,或是已經有些文字概念的歌,最後挑了13首收錄在專輯裡。
他回到台中老家找出很多以前的錄音帶帶回台北一捲一捲數位化,一句一句聽看看哪些句子可以用在歌曲中;為了紀錄和外婆的相處時光,特別錄製了兩人的對話、甚至在最後一首用聲音的方式,錄下整張專輯的Credit,邀請工作人員用手機錄下自己的聲音寄給自己;他想像整張專輯是一部紀錄片,所以很多聲音取樣都是用手機錄的,音質有種紀錄片的真實感,反而比錄音室的收音更有感覺;三年多的時間裡,一點一滴的搜集、琢磨、編排、思考,彷彿是一場創作的馬拉松,終於在2020年抵達人生某階段的終點,也是下個階段的起點。
★關於專輯曲序與Interlude 的安排:
整張專輯有種時間推進的感覺,從小時候的純真、到長大後必須自己獨自一人面對很多事情;然後回頭發現自己其實從來不是孤單的;透過這樣不同聲響上面的音色呈現出時間軸;曲序也思考了聆聽時情緒上的起承轉合,飽滿了這張「Sounds of my Life」專輯。
中間穿插的Interlude,是為了「I Wrote a song for you」這首歌,先是到森林裡錄、然後回母校信義國小錄、接著在演唱會上錄;後來思考要怎麼把這些片段放在這首歌時,才發現野外錄音的片段不太能放在這首歌裡,因為跟後面的場景轉變有點太突兀,所以最後只用了一些背景音當開場,但是當時錄下來的那些素材又覺得很珍貴,跟製作人聊了之後,決定做成Interlude放在不同段落,讓「I wrote a song for you」這首歌成為整張專輯的骨幹,歌曲想述說的就跟「Sounds of my life」一樣,依聲音素材的畫面感分佈在三個段落,先將大家帶到某個時間點,例如在信義國小錄的兒童合唱團演唱聲音放在第一段,代表一種純真,也代表一開始的「我」;第二段Interlude,是韋禮安自己彈唱的部分,比較孤獨感,也符合接下來幾首比較自我內心的歌曲;第三段Interlude是所有觀眾一起大合唱,銜接下面幾首「我」與「他人」互動的幾首歌曲。這個主題旋律,不斷反覆重制巧妙地放在某幾首歌裡,創造出整張專輯的完整度。
★專輯企劃概念:
聲音載體&貓咪視角
專輯以生活物件拼疊出一把吉他,呈現音樂想呈現的青春脈絡與情感軌跡。
專輯裡以「貓咪視角」呈現,收集日常的碎片、貓咪踩過的痕跡,成「Sounds of My Life」。也希望透過生活物件的拼貼設計,呈現出韋禮安音樂中的深層情感,在單純的音樂裡,隱藏了許多細膩綿密的心思和情感。
「獻給我的外婆」
外婆送給韋禮安的紅色圍巾 成專輯封面的中美麗的紅心
專輯封面裡,可以看見衣夾、碗盤、捕蚊拍、膠台、美工刀、刨刀、膠帶…
而在吉他最中心的那團紅心,是韋禮安的外婆送給他的圍巾,這次拍攝專輯封面能夠以此方式讓外婆的愛心入鏡,在技術面,算是呼應整張專輯「取樣」的概念,在感性面,是讓音樂的情感轉化成視覺,凝聚在音樂裡,也停格在這一方封面之中,永久留存。
【曲目介紹】
★「貓咪共和國」:
寫這首歌的靈感來自他養的三隻貓咪,想透過這張專輯把牠們的聲音記錄下來,因此寫了這首歌叫做「貓咪共和國」。他常常跟朋友開玩笑說自己好像住在一個巨大的貓砂盆裡面,養三隻貓的日常會有驚人的許許多多把屎把尿,而且生活裡貓咪們隨時都在;好像自己住在貓咪家,而不是「我家」。曲風是R&B加上節奏藍調的輕鬆曲風,以基本的爵士和弦,然後把貓咪的聲音加進來,增加情境感與畫面感;花了很久的時間才採集到他的聲音,最後才終於放到這首歌裡。一直在思考要如何把貓咪的聲音和歌曲完美的結合,所以花了一年多、甚至有兩年的時間,才完成這首屬於他和三隻貓咪的「情歌」。
★「一口一口」:
韋禮安寫這首歌的靈感是來自於他很愛吃,是個吃貨,所以想寫一首關於吃的歌;平時,他很常一個人出去吃飯,很常吃飯的時候滑手機,並且他發現自己不是唯一這樣做的人,大部分的人都是一邊吃飯一邊滑手機。在這個時代,大家都有一種心靈的空虛,需要透過感官的刺激、透過美食或是手機螢幕來填補這個空虛感;所以將這種觀察與感受寫成這首「一口一口」。
歌曲裡放了他和弟弟、外婆的對話的聲音,剛好找到自己跟外婆聊說:「吃飯啦、尾牙吃很好」可以放在這首跟吃有關的歌曲裡。想讓這首描述一個人吃飯的歌裡有種溫暖的衝突感,編曲以drunk beat作為整首歌的骨幹來呈現出一種微醺感,希望襯托出一種被生活榨乾的無奈,透過大吃大喝來抒發,比較特別的地方是Hi-hat和鼓是不穩的,但是又讓人想要跟著動的律動感,彷彿像都市裡的人車流動、一個人的寂寞在腦海裡流連忘返,越擁擠越孤單。
★「不用告訴我」:
這首歌寫的是朋友的真實故事,當時他們兩個吃飯的時候,朋友開始講這個心情的時候,他拿手機偷偷錄下來最真實的情緒。朋友愛上了一個一輩子都不可能在一起的人,歌詞描述的就是朋友當天跟他說的故事;在此之前朋友不想面對兩人永遠不可能在一起這件事情,但是當他喜歡的那個人跟他說自己有伴侶的時候,他感覺自己的世界崩塌,陷入一場永遠不會停的雨季裡面…。所以韋禮安將他朋友的聲音作為開場,講述這段痛徹心扉的愛情;這首歌的編曲是傳統的R&B抒情歌,編曲只用了鋼琴和弦樂兩種,只剩Vocal和合聲來完成這首歌,算是韋禮安很少有這樣簡單編曲的一首歌。雖然編曲很簡單情緒卻很濃、很真實,對他而言也很重要,因為是為朋友而寫的,將他最真實的心境寫成一首淒美的歌。
★「而立」:
這首歌是寫自己跨入三十歲的心境,也是整張專輯裡寫最久的一首,大概橫跨了三年時間;太多話想說,最後篩選精簡,選出現在版本的詞。這首木吉他底民謠風格的「而立」在編曲上面,韋禮安試圖加入很多生命中的聲音,可以聽到鑰匙、開關門的聲音,意喻著人有時候必須開門面對世界,再關門回到自己的內心,回來面對真實的自己。第二段主歌開始,韋禮安錄自己的腳踩在地板上的腳步聲,想營造一種不斷不斷前進的感覺,因為對於時間,我們完全阻擋不住,時間就是不斷在推進,即使自己多麼不甘願,終究還是要面對,因為沒有人能暫停時間。不過,這首歌在最後面還是想給自己一點希望,唱著不逃避不懷疑,好好面對自己,面對未來任何的關卡和挑戰!
2020年9月16日 听过
原本还以为韦鸟已经江郎才尽了……专辑最大的优点是用心,尤其听到最后韦爸、韦妈及外婆的声音,简直催泪。只是并不是所有的歌都是我的菜。
2020 Pop 华语 台湾 流行
No.13 作品: 跳舞的梵谷 豆瓣
7.8 (144 个评分) 孙燕姿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11月9日 出版发行: 环球音乐
「理智與瘋狂,我選擇並行。」

孫燕姿 No.13 作品:跳舞的梵谷
Sun Yanzi NO.13 - A Dancing Van Gogh
10/25開始預購 11/9正式發行

「理智與瘋狂一直是一種在我內心的掙扎。
我常常想說,我不可能是單獨的,
世界上一定 有 很多跟我一樣的人,一樣被賦予一些些瘋狂的人。 」—孫燕姿

第13號作品「跳舞的梵谷」

悲傷與狂歡流竄的絕美交響,孫燕姿最狂之作!
既是詩人,也是情人,更是狂人。
孫燕姿之於梵谷,一如你我與自己狂舞,在各種模樣之間轉換,不需要任何邏輯,更不需要理解或被理解。

那些浪漫的、熱烈的、溫暖的、抽離的,都還不足以形容孫燕姿這張第13號作品「跳舞的梵谷」。

睽違三年!等待三年!
孫燕姿集結華語樂壇頂尖製作團隊
聯手打造十首不同美學的音樂藝術作品

距離上張專輯「克卜勒」三年的時間,孫燕姿結束了28場「克卜勒世界巡迴演唱會」,並發行了「彩虹金剛」首張數位迷你EP及「Radio」、「簡愛」、「在,也不見」三首單曲後,就開始著手構思新專輯的方向,並從生活細節中尋找灌溉靈感的養分。而平時有在學習作畫的她,也在不斷作畫的過程中觀察到「要把陰影都看見,才能更為完整」,並試著從最暗處尋找光亮,抓住飄浮在空氣中的色彩,哼著內心的瘋狂,然後,拿這些做成歌,才開始有了「跳舞的梵谷」這張專輯的概念及想法的誕生。

理智與瘋狂,我選擇並行

或許,太旺盛的生命力度讓歌曲本身無法迅速被融解、同化;又或許,會無端端地被捲入情緒的漩渦裡無法言語無法呼吸。但跟隨著歌曲的鋪陳,會笑,會流淚,會被帶進全然的空,卻又充滿希望,色彩與色彩對撞,理智與感情對抗,在悲傷與狂歡流竄之中,成為一個你從沒想過的樣子,這種不被理解的狀態,是否就是最美的狀態?

這是孫燕姿的第13號音樂作品-「跳舞的梵谷」
理智與瘋狂,我選擇並行。

預購限量加贈
1.「跳舞的梵谷」24p極美寫真畫報冊
(尺寸約15 x 21 cm,請依實際商品為準)
2.「跳舞的梵谷」限量A5 經典資料夾
(尺寸約15.5 x 22 cm,請依實際商品為準)
→ 凡預購專輯之消費者,請保留預購有效證明 (不可用手機螢幕示意)
至 2017. 11/4 (Sat.) – 2017. 11/9 (Thu.) 台北誠品信義店6樓展演廳
「孫燕姿 No. 13 作品:跳舞的梵谷 特展」現場
即可兌換 [跳舞的梵谷] 手動樂章小卡 並可入場參觀
有效預購憑證說明
1.各通路已預購完成之預購單(含預購發票)
2.網路預購請列印完整訂購單
3.出示手機螢幕無效
特展資訊請鎖定環球唱片FB. IG
【孫燕姿 No.13 作品:跳舞的梵谷】
10月25開始預購 11月 9 正式發行
2020年5月1日 听过
大概为了贴近“梵谷”这个概念,几首快歌都显得有些神经,第一次听会觉得好吵,听第二次才会觉得还不错。最惊艳的是《平日快乐》里的唢呐,平凡的日子里也可以有快乐到吹起号角的时刻。但燕姿真的要好好维护自己的嗓子了。
2017 华语 孙燕姿 流行
尋人啓事 豆瓣 Spotify
8.2 (132 个评分) 徐佳莹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4年6月13日 出版发行: 亚神音乐
当岁月的河终要流入人海之中,我们漂流,随波起伏。
在缘份的潮汐之间,我们相遇又分别,放逐又追寻。
如果在人海涨潮之前紧紧拥抱,也许就能缩短思念的距离。
当你在照片那一边逐渐淡去,我还想再见你一面。
但愿岁月的河磨平了粗糙的世界,我会张开我双手,抚摸你的背。
我多想找到你。
徐佳莹X陈建骐
陈珊妮/刘若英/卢凯彤/黄伟文/葛大为/ Hush/黄建为/蓝小邪/王希文/林哲仪(MKP)/张国玺/ Martin Tang/ Toshiya(梦的雅朵)
2014 全新个人专辑《寻人启事》 06.13 全面发行
十首全新作品+感动收录电影【只要一分钟】同名中文主题曲
无时无刻都在准备 只为更诚恳的音乐自我
除了创作 更懂诠释 全新LaLa徐佳莹倾力出击
出道至今,几张专辑都留下不少经典传唱,更是年轻世代中天后接班的不二人选,【理想人生】专辑中【不难】与【你敢不敢】等多首歌曲在音乐性与流传度上都再创巅峰,也入围了金曲奖最佳女歌手,而这些荣耀也成为徐佳莹对自己最大的挑战与决心,不论创作与演唱都受到肯定,但她的心里却始终想着「怎么样才能够让自己更好」,让大家能藉由一次次的新作品,在歌曲中更明白她对音乐的坚定。
全新专辑《寻人启事》里的作品从【理想人生】专辑发行后就开始着手创作与准备,收歌的过程中LaLa随着生活的变化,交出一首首好歌,这段时间里,除了原本就擅长的情歌路线依旧交出佳作外,节奏性的歌曲也让大家惊喜不已,不论摇滚或舞曲甚至节奏蓝调,与更多作词人激发的火花更让整张专辑的格局和内容变得宽广。御用制作人陈建骐也因为之前的几次合作,在这张专辑里有许多更大胆的尝试,除了延续过去徐佳莹丰盛饱满的创作力之外, 在这张新专辑里从音乐到文字则更多了实验与创新的企图心,不论是LaLa自己的表达方式上跟大家听觉上的刺激,势必都会更加过瘾!
不论是遇见或寻找 该出现的 一切会自然而然
寻人启事 怀抱了你每一种想念
专辑同名主打【寻人启事】由Hush作词,黄建为作曲,LaLa在第一时间听到这首由钢琴编写的demo时,心中旋即产生了一股强大的意念:「我一定要唱到这首歌!它给我了一种非常纯净与简单的感动,逼视我自己往内心深处的幽暗黑洞挖掘。」,也因为这极为纯粹动人的旋律,让歌词难产了一段时间。LaLa在某天凌晨和Hush的脸书私讯对话里,因为一个动人的故事,成就了这个无懈可击的作品。
与Hush、黄建为共同完成的「寻人启事」,也是LaLa首次在个人专辑里诠释由他人谱写的作品 ,黄建为温暖的旋律、Hush直白简洁的文字,LaLa罕见地用低音呢喃的语气演唱,缓缓流泄的钢琴声与交织的弦乐,加上令人动容的表达,怀抱了你每一种想念,不论在人生的任何一个时刻,任何一个年纪聆听,都能够让你心里的情感烙印立刻浮现。
因为这首歌的完成,整张专辑的概念也应运而生,这些关于寻找和遇见的过程,在人生里反复地循环。我们会因为诞生,而遇见了亲人,然后找到了安定;因为闯荡,而遇见了朋友,然后找到了陪伴,也因为孤单,而遇见了爱人,接着寻找永恒。不论我们寻找什么,生命自然会替我们安排该遇见的,而遇见了什么,也将会决定我们还要寻找什么。
徐佳莹:「其实我们惧怕的并非是『失去』,而是『空洞』,所以终其一生,我们都停不了寻找。」
慢歌抒情更有共鸣 快歌直率更有态度
借由创作寻找自己 在音乐里全然遇见
徐佳莹的抒情歌曲除了旋律精彩之外,那种让人心里自然发出的共鸣才真正是吸引人的关键,【明天的事情】由葛大为作词,把恋爱的坚定和不确定感言简意赅地表达,不论有多不确定,都要这么坚决;带着些微惆怅的【耳边风】则是较讽刺的题材,感情里常以为抓着的是出口,其实只是浮木;首次的节奏蓝调尝试【高空弹跳】则是整张专辑最先决定要收录的作品,纠结的情绪让徐佳莹有全然不同的样貌;都会感十足的【潜规则】道尽感情里的等待与独白,既忧愁又无奈;【我没时间讨厌你】的直率摇滚,要的不过就是这么一句坦白;由刘若英填词的【别怕】让徐佳莹的韧性与坚强表露无遗;四月份发表的【只要一分钟】电影同名中文主题曲也收录在专辑中,一起延续失落沙洲的感动。
专辑中节奏性较强的歌曲也相当精采,由陈珊妮填词的【不安小姐】则是把徐佳莹的个性形容得相当贴切,一直喜欢DISCO舞曲的徐佳莹这次把这个风格发扬光大,编曲的吉他SOLO部分,制作人陈建骐邀来脱拉库乐团的张国玺加入,整首歌音乐性和气氛兼具,不由自主手舞足蹈!
之前专辑录音期曾经在亚神官网上举办搜集大家的秘密音档活动,而这些秘密都经过陈建骐的巧手一起摆进【树洞的声音】的轻快电子摇滚里,特别的录音及混音手法,让整首歌听来就像真实地向树洞倾诉秘密一般;与香港创作才女卢凯彤合唱的【糖果粉碎者】则是惺惺相惜的作品,两人去年同时入围金曲奖的最佳国语女歌手,今年以音乐合作,创造出专辑里最具风格且最有个性的合唱曲。
整张专辑每首作品都描绘了徐佳莹的某个面向,拼凑起来的一切也就不偏不倚代表了完整的她,或许每一面观察到的她会有些不同,但是拉拉藉由创作这个寻找自己的过程,也在音乐里遇见了真实的自己!
专辑歌曲介绍:
1/寻人启事 词:Hush 曲:黄建为
「我多想找到你。」
每个人听到这首歌都有不同的解读,或许是失去,或许是遇见,更或许是未知。不论什样子的感情,都会被包含在这个歌里。以低音和口气为主的唱法,相较过去你对LaLa的想象可能不是太容易连结,但现在起合而为一,这个倾诉会改变她和你之间的一切,不论演唱,钢琴,弦乐等等,此曲蕴含的全部,都直直往你心里去。
2/明天的事情 词:葛大为 曲:徐佳莹
「我除了你什么都不相信,不要再提醒明天的不确定。」
越想确定的事情总越难被确定。葛大为过往和LaLa的合作往往把情感的辛酸面表露无遗,这次的词意更多了坚定的态度,编曲走势以摇滚呈现,搭配大器昂扬的弦乐贯穿全曲,完美展现了这首歌的执意与孤注一掷的勇敢。
3/树洞的声音 词:蓝小邪 曲:徐佳莹
「就借你我耳朵/给秘密个下落。」
LaLa最初写这首歌的灵感来自于「秘密」,当我们都把秘密告诉了树洞,有一天如果树洞停止了宽容,这些秘密又该放在什么地方安置?或许还有很多秘密在你们心里,因为信任LaLa所以我们一起把秘密丢了进去,作词人蓝小邪赋予歌词奇幻的样貌,首次合作便有火花。华丽的摇滚编曲,电子音色在左右声道不停流转,层迭的演唱与和声加上不同于以往的混音手法,像是真的在树洞里听见这些心事。
也许能够保守秘密的人,才是全世界最宽容的人。
4/不安小姐 词:陈珊妮 曲:徐佳莹
「习惯吧!我们的不安。」
一直对Disco曲风有莫名热爱的LaLa这次交出了与Funk混搭的精彩舞曲,陈珊妮的歌词精确地抓住LaLa内在与外显的特质,写出感情里有时大而化之但又爱和自己对话的内心小剧场。林哲仪的编曲加上张国玺的吉他是有趣的搭配,歌曲中段的碎碎念唱法也是LaLa的全新尝试。
5/潜规则 词/曲:徐佳莹
「因为你陪我把失去哼成歌」
过去的情歌大多带着感伤,而这首歌里的都会感与超脱让LaLa成熟了些,学着释怀那些总是人生里的难事,但LaLa这次不只办到了,还唱了出来,细腻地诠释了在爱情里作茧自缚的挣扎与煎熬,听来让人格外地感同身受。
6/我没时间讨厌你 词/曲:徐佳莹
「反正再残忍,我也没时间讨厌。」
专辑里最后一首收录的霸气之作,录音的时候只唱了几个Take就征服了大家。常常在恋爱里追求成长,但是当真正面对必须要成长的时候,我们又会蜷缩回原本的形状,无奈的是,除了坦白,更要勇敢,可以不信任,可以用任何方式寻找疑问或解答,但是却没办法不爱。
7/高空弹跳 词/曲:徐佳莹
「构不到想要的,只能保持安静,不小心就沉默,过了头。」
带点节奏蓝调气味的电音创新之作,故事发生在一次争执,情绪化却也带出LaLa无限制的张力,在抽象与现实当中游走,不只是表达上的大挑战,更是创作上一种情绪的极限运动。面对自己这件事本身就像是高空弹跳一般地未知,LaLa在这首歌里学会了和自己黑暗面的相处,也更多了叛逆的气味。
8/糖果粉碎者 feat.卢凯彤 词:黄伟文 曲:徐佳莹
「我不是你的糖果,我是你的现实生活。」
现代人的生活很开放,可以从各种管道接收到各种讯息与和外界联络的方式,看似我们在消费,但其实我们反倒被这些事情消费着的。
此首在专辑里是属于节奏与口味偏重拍的曲风,特地邀请香港创作歌手卢凯彤合作,精彩展现了新生代女歌手惺惺相惜之情,卢凯彤更加入了吉他即兴SOLO,完美的人歌合一,增添这首歌的丰富与缤纷感。
9/耳边风 词/曲:徐佳莹
「都不再是彼此的避风港,至少要一起勇敢地放手。」
感情里最惧怕的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态度,或许两个人的手还是牵在一起,但其实已经不想在一起了,最终各自寻找感情的浮木,然后纪念这样的讽刺,「耳边风」是气质与气氛兼具的创作。
10/别怕 词:刘若英 曲:徐佳莹
「好强的我并不坚强,我只是不怕痛,笑着受伤。」
任何人的成就都无法总结,即使出道已超过五年,就算LaLa要给现阶段的自己一个定义也从不容易。至少她的不服输让她努力到现在,这些追求过程里的艰辛用一首歌来描述也不为过。刘若英几次与LaLa的互动里同时看见她的脆弱与决心,于是用这些文字,加上自己体验过的,陪她一起建构出美好的未来样貌。
11/只要一分钟 词/曲:徐佳莹
「幸福的时候流泪了,难受的时候微笑了。」
几年来的创作历程,LaLa总是用歌声和才华感动大家,词曲一气呵成的【只要一分钟】则是提醒了大家对于失去与付出的平衡点,需要用更多的爱去追求。同样爱狗的徐佳莹在创作的同时自己也深受感动进而完成了在她心里延续失落沙洲的感人篇章。这次的电影主题曲也是首次和知名电影配乐制作人王希文合作,由王希文完成的编曲给予歌曲更多的想象空间,制作上两人也一拍即合,对于要传达的方向也相当一致。
或许真正的惊喜,也就在这一分钟之后。
2020年4月28日 听过
成熟之作,彻底奠定优秀女创作歌手的地位。意外发现《耳边风》蛮好听的。
2014 华语 台湾 徐佳瑩 流行
徐佳瑩La La首张创作专辑 豆瓣 Spotify
8.2 (165 个评分) 徐佳莹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9年5月29日 出版发行: 亚神音乐
面對大世界的義無反顧
越走越勇敢的素人力量
今週刊:「超級星光大道第三屆冠軍!騎著白馬而來的創作才女,平凡的外貌、身材,卻奪得超級星光大道第一名,掌聲與噓聲並起,原來成名是如此折磨的事!」
黃韻玲:「我期待再看到一個新的陳綺貞、新的蔡健雅,但是那個人叫作徐佳瑩,她有她自己的名字!」
「雖然,我說不出幾個和弦名,但也抱著吉他,
懵懂無知地創作了幾首歌,那是不太學理但發自心裡的聲音,用旋律說的故事。」
~ 徐佳瑩 LaLa~
徐佳瑩LaLa 首張創作專輯
林暐哲、陳建騏、蘇通達重量級製作團隊聯手打造
10首完整創作 10種記錄生活的方式
徐佳瑩LaLa首張創作專輯 2009.05.29 正式發行
她是徐佳瑩, 我們叫她LaLa~~
在2008年年末,一項『今周刊』雜誌舉辦《年度財經風雲人物》票選活動中,赫然發現徐佳瑩出現於名單中,同列其上的有馬英九、歐巴馬、郭台銘、蔡英文、嚴凱泰等多位名聲響亮的政經人士,突兀之餘卻也挾帶更多驚喜與玩味。徐佳瑩的魅力和影響力何在,竟能與這些大人物平起平坐同等競爭?今週刊給予入選的理由是:「超級星光大道第三屆冠軍!騎著白馬而來的創作才女,平凡的外貌、身材,卻奪得超級星光大道第一名,掌聲與噓聲並起,原來成名是如此折磨的事!」
一首『身騎白馬』,一戰成名的冠軍頭銜,讓尚未正式踏入音樂圈的小護士徐佳瑩,名聲與掌聲瞬間衝至高點,急遽地凝聚全台灣人的目光。透過這場比賽,我們驚見一股平凡的大能量爆發,這是徐佳瑩的素人力量!站在舞台上,嬌小身軀就像是內建大聲公,聲線嘹亮清澈,演唱神情認真專注,不時揮舞著小小的手掌,徐佳瑩用一種舒適悠遊的姿態唱著自創曲,神色若定氣勢昂揚,絲毫不畏生也不怯場。
徐佳瑩的勇敢,顯現在賽程裡,多次拿出壓箱的創作力拼高分;堅持,流露於演出中,不刻意討好也少嘩眾取寵,分數高低、共鳴與否都無所謂;經由她的創作,素人力量爆發蔓延,外表平凡卻是一位非常有勇氣的小護士,徐佳瑩只想讓全世界聽得到她的創作。
首波主打__│身騎白馬│
天生反骨的徐佳瑩,帶著一身的憨膽和不怕丟臉的精神,辭退小護士的工作從台中隻身而上,展開一場為音樂打拼的艱苦生活。這段被徐佳瑩形容成「行屍走肉,失志頹廢,自信自尊被徹底擊潰」的日子,終於中止於一場萬眾矚目的歌唱比賽。在海外選手資格賽中,「身騎白馬」的演唱動機何其簡單,徐佳瑩就只是想讓從國外來的PK選手以及評審聽點不一樣的,沒想到一曲歌仔戲融合電音的創作驚艷全場,隨即引發全台灣白馬效應。不冀望拿下冠軍,抱著「每唱一次就賺到一次」的心態,居然也就這樣一路被領著走到了決戰時刻。多次以自創曲闖關的徐佳瑩,在最後載歌載舞的總冠軍賽中,優異的表現,讓評審黃韻玲說出以下這番激勵人心的話:「我期待再看到一個新的陳綺貞、新的蔡健雅,但是那個人叫作徐佳瑩,她有她自己的名字!」
初試啼聲之作「身騎白馬」,讓徐佳瑩一鳴驚人。背後意義不僅代表了「一位很能唱歌的人幸運地碰到一首好歌」而已,也象徵了徐佳瑩的勇敢、堅持與素人力量,平凡外貌卻能從容詮釋一首大格局大氣勢的歌曲,若沒有這些突出不凡的特質,「身騎白馬」也不會如此地打動人心,掀起討論狂潮。
全新打造的「身騎白馬」完整版,由徐佳瑩和音樂製作人蘇通達再度合力操刀。為了打造古調與流行音樂的不可能,製作人蘇通達大膽巧妙地將電音、國樂和管弦樂並置,鮮明的層次成功地營造戲劇張力,極具衝突卻能引發一股入耳的感動。這首歌不但傳達了一個平凡女生義無反顧追求愛情、追求夢想的勇敢與孤獨,也更像是徐佳瑩為了音樂勇往直前孤身北上的真實寫照。音樂錄影帶由黃中平導演執導,沒有煽情的劇情、沒有華麗的包裝,平實且誠懇的視覺風格將徐佳瑩的素人情感傳達得淋漓盡致。
2020年4月23日 听过
好稚嫩的声音,好稚嫩的创作。幸好有《身骑白马》和《失落沙洲》撑门面。不过貌似徐拉拉自己很喜欢这张专辑吼,《歌手》里mix了好几首歌。
2009 华语 台湾 徐佳莹 流行
飞行器的执行周期 豆瓣
8.3 (193 个评分) 郭顶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6年11月25日 出版发行: 环球音乐
在2016郭顶作品《飞行器的执行周期》,郭顶历时两年的时间创作与录制,运用科幻主题与根源化音乐风格构建一个主题与风格对冲却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在整个周期寻求解决如何让高冷氛围的主题通过多元化根源型音乐风格的铺陈能被听众理解从而产生共感。跳跃的白话诗歌式的歌词与犹如即兴的旋律紧密相扣,让整张专辑听起来充满一种冲突的美感,自然而完整。在制作的过程,跳脱固有的制作流程试图找到最适合这张专辑的方式,保留了“自然痕迹”与瑕疵,这是音乐创作人与制作人对于自我的一次验证,也是探寻创作可能的一次体现。
只爱陌生人 豆瓣 豆瓣 豆瓣 苹果音乐 豆瓣 豆瓣 Spotify 豆瓣
9.4 (376 个评分) 王菲 类型: 国语流行
发布日期 1999年10月14日 出版发行: 1999 A Production House Ltd.
王菲于 1999 年发表了专辑《只爱陌生人》,其中的不少歌曲都带着世纪末的冰冷情绪。开篇的《开到荼蘼》传达打破完美的信念,王菲的唱法在经过演绎和处理后变得富有张力,与之相似的还有《百年孤寂》。在这张专辑中,摇滚的比重相当微妙,《催眠》以摇滚为基本架构,加入电子元素,精致又令人回味;而流行歌曲也回避了常规的抒情唱法,如《过眼云烟》加入了新古典成分,《只爱陌生人》中混合了爵士乐。此外,弦乐的存在使整张专辑更加多元,同时也将专辑中的歌曲都串联起来。
2020年3月7日 听过
一半文青,一半都市。只是前几首太熟了以至于听得有点腻,其他首又记忆点不高。
1999 Pop 流行 王菲
你在烦恼什么 豆瓣
8.8 (257 个评分) 苏打绿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1年11月11日 出版发行: 林暐哲音乐社
苏打绿 追本溯源 找寻心灵的能量
每首歌都是你的soul mate
回归人群 回馈人群 苏打绿要做站在你身边的人
像个朋友般 给你关怀
苏打绿 问 你在烦恼什么?
像个智者般 点破你的忧伤
苏打绿 问 你在烦恼什么?
坚不可破的 是创作的能量与追寻幸福的勇气
前言
2011是苏打绿能量累积最扎实的一年,于是,等待阿福归队前,暂止韦瓦第计划,苏打绿要站在你身边,当一个贴近大众的歌者,用创作、用歌声当你的soul mate。所以,我们不吝于分享,苏打绿用自己的schedule、自己的发片计划,包括在网络上公布新专辑曲目、分享试听、全曲 《幸福额度》、《喜欢寂寞》 曝光,苏打绿的本源是创作、是人群、也是分享。这一次,苏打绿要分享的,是追求幸福时,你看到的是快乐还是烦恼?而以幸福额度开场,是因为,在开始一场追本溯源之前,扪心自问,现在的人生要什么呢?你现在的感情从何选择?
影像大师 陈奕仁操刀
苏打绿专辑主题 你在烦恼什么?
MV视觉概念有写实 有创意 也有感性

苏打绿这次专辑的主题[你在烦恼什么],是吴青峰用简单的几个字,点出你的烦恼,却也在旋律中带走你的烦恼。好像活着,不可能没有烦恼,学生有学生的烦恼、上班族有上班族的烦恼、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烦恼、老人有老人的烦恼,但苦难与快乐是相对的,如果没有烦恼,怎么尝得到解决烦恼后的快乐!所以人们的敌人不是烦恼,是如何超越烦恼前进,成长,并且得到快乐! 也许简单也许深澳,那是苏打绿知道你的苦,想要为你的打打气,加点油的好听创作。
再次与影像大师陈奕仁合作,苏打绿很期待可以撞击出更不同的火花。导演听过歌曲之后,决定提出一个反映生命里最深层省思的脚本;MV故事里藉由「博物馆」的概念形式做串连,博物馆总是存放着人世间值得存续的珍宝,而影片中的博物馆,是「人生博物馆」,陈列出人的爱恨情痴与烦恼,将生命中发生的吉光片羽摊在一个个独立橱窗展示”: 分别为[MY LIFE]、[MY WORK]、[MY LOVE]、[MY FRIENDS]、[MY FAMILY]五个展示区块。苏打绿成员则扮演博物馆的参观者。你可以在这些区块里看到讽刺的画面,象征着每个不同身份的人所遭遇的烦恼, 而画面的最后众人齐结一起,欢乐的场面,彷佛一切苦难都已过去,在内心深处我们多么渴望,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永远美好。画面凝成一幅永恒的画像,讽刺的浮现出的字样是[MY DREAM]。
听过这首歌曲,看过这首歌曲的MV视觉,一定会释怀出深深的感动!像在扰攘的城市之外,看到的一道彩虹。而这就是苏打绿整张创作的精神,用音乐传达面对生命应该要有”面对变化”的勇气,也要有” 起死回生”的能力,当苦难过去的剎那,就是人成长的时候。所以,你还在烦恼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