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
热天午后 (1975) 豆瓣 T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IMDb
Dog Day Afternoon
8.8 (470 个评分) 导演: 西德尼·吕美特 演员: 阿尔·帕西诺 / 约翰·凯泽尔
其它标题: Dog Day Afternoon / 黄金万两(港)
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美国历史上最不完善的银行抢案。
本该是10分钟完成的银行抢劫犯罪,却变成了12小时的拉锯战。桑尼(阿尔·帕西诺饰)算是美国历史上最倒霉的银行抢劫犯了。一个盛夏的下午,桑尼与同伴塞勒(约翰·卡扎雷饰)闯入纽约市布鲁克林银行,准备实施抢劫。怎奈银行刚刚完成交易,金库内根本没有现钱。倒霉的桑尼与塞勒转而劫持人质,与警方对峙提出要求。但4小时后,劫案现场被围观群众和手忙脚乱的警察弄得像游乐园一样热闹。桑尼走出银行对警察的质问居然赢得了群众的喝彩。8小时后,银行劫案登上了电视节目的实况转播,大家仿佛拍电影一样高兴。而这时夜色降临,人质亦出现了斯德哥尔摩症候群,究竟这场闹剧将以什么方式结束?
弗尔蒂旅馆 第一季 (1975) 豆瓣
Fawlty Towers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弗尔蒂旅馆
8.7 (25 个评分) 导演: John Howard Davies / Bob Spiers 演员: John Cleese / Prunella Scales
最短的Britcom经典 —— Fawlty Towers
1971年,仍在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剧组的Jonn Cleese和其他几位MP成员在英国著名滨海风景地Torquay拍戏时,碰到一位态度粗鲁、脾气恶劣的旅馆主人。Jone Cleese根据这一经历,创作了喜剧剧集Doctor at large中的一集No Ill Feeling!。该剧集的制作人当即认为该创意可以发展成一部情景喜剧,而John Cleese直到一段时间以后他已离开MPFC剧组,并受BBC邀请创作自己的剧集时,才将这一建议付诸行动。
Fawlty Towers由John Cleese和他当时的妻子Connie Booth共同创意并编剧,并且均出演主要角色。该剧集以Torquay一家小旅馆Fawlty Towers为背景,主要人物包括John Cleese饰演的旅馆主人,笨手笨脚、脾气糟糕、极度老派、市侩而且怕老婆到死的Basil Fawlty;爱唠叨、笑声可怕、能让比自己高一个半头的老公噤若寒蝉的旅馆女主人Sybil Fawlty;Connie Booth饰演的经常被搅进老板倒霉事的临时女侍Polly;以及Basil为了省钱而雇佣的、听不懂几句英文、经常遭老板拳脚相向的西班牙侍者兼小厮Manuel。由这四位经营的Fawlty Towers可想而知是经常陷入窘境难以自拔了,而旅馆的几位长住客人和各色过往人等则常常成为其中的牺牲品。
John Cleese夫妇对Fawlty Towers的创作投入了极大精力,力求在各集之间保持一致的风格和水准,同时求精不求多,创作了第一季共6集之后即停手。1975年第一季在BBC2台播出,反响不能说是巨大,某些评论还持批评态度,而到了第一次重播时,受到观众和评论界的广泛好评,BBC因而邀请Cleese夫妇将该剧集延续下去。婚姻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John Cleese和Connie Booth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保持第一季风格和水平的前提下续写一季共6集。第二季的创作丝毫没有因为第一季的成功而开始草率马虎、敷衍了事,同时也没有受到两人个人生活风波的影响。1979年,第二季在BBC2台播出,由于和第一季已经相去4年,而且因电视台员工罢工导致播出档期打乱,评论界反响一般,认为较前季水平有差距。然而随着时间迁移,多次的重播使观众可以完整欣赏全剧,绝大多数的评论都承认这两季共12集保持了一致的高水准,浑然一体。获奖方面,第一季和第二季均获得当年BAFTA最佳喜剧剧集奖,John Cleese并在1980年获BAFTA最佳轻喜剧表演奖。
与其它一些经典英国情景喜剧多季大长篇不同,Fawlty Towers一共只有短短两季12集6个小时,然而三十年来一直深受观众喜爱,不仅在英国时常重播,而且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和加拿大也极受欢迎。在美国,除了播出BBC原版外,还有若干次不成功的翻拍尝试。2003年,在BBC举办的最受欢迎英国情景喜剧网络评选中,这部短小精致的剧集以17万票排名第5,英国电影学院BFI 2000年组织的英国最佳电视节目评选中此剧集排名第一,而剧集DVD 版在AMAZON的顾客评价中也获得4.5~5颗星的高分。
2005年,BBC还特别制作了节目'Fawlty Towers'@30以庆祝此剧30周年。
新干线爆炸案 (1975)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KevGa-NeoDB
新幹線大爆破
7.7 (27 个评分) 导演: 佐藤纯弥 演员: 宇津井健 / 千叶真一
其它标题: 新幹線大爆破 / 新干线大爆破
冲田哲男因为事业的不顺失去了一切,妻子和儿子亦选择了弃他而去,心中愤愤不平的哲男找到了好友古贺胜与大城浩一,三人相互鼓劲想要自力更生,哪知道大城浩一在工作中受了重伤无钱医治,无奈之下,哲男和古贺胜制作了及其危险的炸弹,并将炸弹偷偷安放在了新干线光号109次客车的2号车厢之中。
一切工作完成之后,冲田哲男联系了新干线管理中心,以全车乘客的性命为筹码,向对方敲诈巨额赎金,如果不能满足其要求,他便会在半个小时之后引爆炸弹。得知此事的乘客们瞬间陷入了混乱之中,其中一名孕妇更是出现了难产症状,急需就医。在列车长青木和新干线管理局局长的里应外合之下,哲男最终落入了法网,乘客亦安全抵达目的地。
夜深血红 (1975) TMDB 豆瓣 IMDb 维基数据
Profondo rosso
8.0 (70 个评分) 导演: 达里奥·阿基多 演员: 戴维·海明斯 / 达里亚·尼科洛迪
其它标题: Profondo rosso / 深夜止步(台)
意大利最伟大恐怖大师达里奥.亚金托(《阴风阵阵》)执导的经典悬疑恐怖片 。一个在罗马的英国音乐家在一本神秘的鬼怪书中读到关于他邻居如何残忍被杀的过程,他前去拜访该书的作者,发现她也成了谋杀的牺牲品。音乐家在解开谜团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奇异而恐怖的事情。影片的形式感非常强,无论是令人心跳的摇滚乐还是恐怖气氛的营造,都十分到位。意大利的完整版比其他版本多出20多分钟,其中包含了更多的血腥暴力场面。
Wish You Were Here 豆瓣
9.5 (333 个评分) Pink Floy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7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
20分钟的歌曲再加上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所组成的这部专辑依旧是根系于他们早期的 "Atom Heart Mother Suite" 和 "Echoes" 等这些作品,但我们宁愿看到另一种 Pink Floyd 的音乐风格。"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的歌词完全是在赞美与称颂 Barrett 的聪明以及作为对其后来的隐退发出的一曲挽歌。整首歌曲由9段组成,而专辑选用了前面的5首片段作为整部专辑的开篇。对于该曲你往往最先可能被 Gilmour 忧伤的吉他主奏所打动,不过贯穿全曲的确是 Wright 有史以来最出色的键盘演奏,当然萨克斯演奏家 Dick Parry 如同在 Dark Side 中一样做了精彩的表演;而后面的4首片段则作为专辑的结束曲,伴随着风声以及David Gilmour 吉他的咆哮声和他的呐喊声中开始,并最终在波涛汹涌般的键盘声中逐渐结束整部专辑。本来该曲是作为一个整体演出的,但在1975年却被一分为二了。毫无疑问的是,这首歌曲就是针对并间接地回顾了 Pink Floyd 音乐历程上的第一个变故 —— 乐团创史人 Syd Barrett 中途离开乐队。1975年7月5日,当乐队录制完毕而进行混音制作阶段工作的时候,有一个陌生人来到录音室外面默默地看着里面工作的乐队成员,他就是 Syd Barrett。可惜当时他并不知道这部专辑就是题献给他的,在匆忙一瞥后,人们从此再也没在公共场合见到他。
在 VSC3 合成器极富规律的伴奏下,伴随着重复回声的组合引出了 "Welcome To The Machine" 开头的那部分音节,由此开始了一个针对当时音乐圈中广泛存在的“对金钱的追逐超过了对音乐制作创新的追求”现象的辛辣的讽刺,而将歌手 Roy Harper 引入并演唱 "Have A Cigar" 则似乎是 Waters 的耻辱,但当时在录制此曲的时候,本应担任主唱的 Waters 嗓子出了问题而无法正常演唱,刚巧他的朋友 Roy Harper 也同期在同一录音室录制别的作品,于是 Waters 便请他的朋友演唱了这首对唱片录音工业辛辣讽刺的歌曲,不过后来 Waters 对这个决定也无不抱怨说“not because he did it badly...it just isn't us anymore”。歌曲里面有一句歌词“Which one's Pink?”其实来自于一位对他们一无所知的美国唱片公司董事询问乐队时愚蠢的提问,后来在演唱会上,Waters 将这句话印到自己的T恤上。
唱片的标题曲 WISH YOU WERE HERE 同样也是针对 Syd Barrett,但也是 Roger Waters 对于徘徊在乐队成功的四周围的贪婪所进行的斗争中所感受到的紧张感,而根植于贯穿 Wish You Were Here 专辑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觉醒的主题不断的滋生发展并最终在后来的 The Wall 中萌发壮大。古典/爵士小提琴手 Stephane Grapelli 参加了该曲的录制,也就是全曲结束时那几个小节的风声的合成音响效果的录音。而歌曲的管弦乐片段其实是截取于 Tchaikovsky 的第四交响曲的录音。本曲以后成为乐队巡回演唱会上的保留曲目,即使是 Waters 离开乐队后,无论乐团还是他依旧喜欢在各自的演出中演唱它。
WISH YOU WERE HERE 专辑于75年9月27日进入美国排行榜并名列12位,并于10月4日升至榜首。而在英国,发行后第一周便荣登榜首,不过这要感谢提前预售的25万张唱片的功劳。Wish 专辑也是在他们离开了与之合作多年的 Capitol 唱片公司,并自组 Pink Floyd Music 公司后制作的第一部作品,另外他们将其作品改委由 Columbia 唱片公司发行而不是老东家EMI公司了。或许是因为上一张作品反映太好,它多少显得这张专辑有些失色,乐评家的评论甚至也仅以“了无长进”一笔带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张唱片,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商业化倾向的表现,但在音乐创作的本质上,它仍然够资格称得上是一张质量均佳的好作品。
这张专辑在滚石杂志选出的500张历代最强专辑中排名第209位。
巴里·林登 (1975) 豆瓣 IMDb Min reol TMDB 维基数据
Barry Lyndon
8.8 (375 个评分) 导演: 斯坦利·库布里克 演员: 瑞安·奥尼尔 / 马里莎·贝伦森
其它标题: Barry Lyndon / 乱世儿女(港)
爱尔兰,Redmond Barry(瑞安·奥尼尔 Ryan O'Neal 饰)从小和母亲寄居在舅舅家,后来爱上了他的表姐Nora。Nora的父亲却想把她许配给一个英格兰将军John Quin。于是Barry向Quin提出决斗,决斗中Barry射中了Quin,误以为将他杀 死了,匆忙逃离家乡。路上他遭遇抢劫,走投无路只能加入英国军队。在军队中他才得知,其实Quin并没有死。Barry从英军中出逃,却加入了普鲁士军。战争结束后他成了普鲁士军官Potzdorf的心腹,更让他去监视一个在普鲁士的爱尔兰间谍。Barry却和这个爱尔兰骑士惺惺相惜,爱尔兰骑士带他出入赌场,收获颇丰。Barry觉得自己应该找个有钱的女人,于是盯上了Lyndon爵士的夫人Lady Lyndon。Lyndon爵士病重身亡,一年后,Barry和Lady Lyndon结婚,也成了一名贵族,改名为Barry Lyndon。但Lyndon爵士和Lady Lyndon的儿子Bullingdon却十分不喜欢Barry,Barry也预感到自己的未来将会毁于Bullingdon手中.....
飞越疯人院 (1975) 豆瓣 维基数据 IMDb Min reol TMDB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8.9 (1269 个评分) 导演: 米洛斯·福尔曼 演员: 杰克·尼科尔森 / 丹尼·德维托
其它标题: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 飞越杜鹃窝(台)
麦克墨菲(杰克·尼科尔森 Jack Nicholson 饰)为了逃避监狱里的强制劳动,装作精神异常,被送进了精神病院,他的到来,给死气沉沉的精神病院带来了剧烈的冲击。 麦克要求看棒球比赛的电视转播,挑战了医院严格的管理制度,受到护士长拉契特(路易丝·弗莱彻 Louise Fletcher 饰)的百般阻挠;麦克带领病人出海捕鱼,振奋了他们的精神,却让院方头痛不已。院方为了惩处麦克胆大妄为、屡犯院规,决定将他永远留在疯人院。生性自由的麦克再也无法忍受疯人院的生活,他联合病友,高大的印第安人“酋长”,开始自己的计划:飞越疯人院。 本片获1975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五项大奖。主人公“不自由,毋宁死”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