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动物农场 谷歌图书 豆瓣
Animal Farm
9.4 (607 个评分) 作者: [英] 乔治·奥威尔 译者: 荣如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7 - 3
《动物农场》是奥威尔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一则入木三分的反乌托的政治讽喻寓言。
农场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他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农场,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然而,动物领袖,那些聪明的猪们最终却篡夺了革命的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独裁和极权的统治者。
无头骑士异闻录 DuRaRaRa!! ×7 豆瓣
デュラララ!!
8.0 (8 个评分) 作者: [日] 成田良悟 / 绘者 [日] 安田铃人 译者: 陈玮 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2 - 2
难得一个假日,新罗与塞尔堤乘着无头马跑到郊外游玩,顺便增进一下恋人之间的感情。正当两人气氛正好之时,总有几通煞风景的电话打来——怪异姐姐要求给弟弟女友整容的求助电话,怪力好友难得可贵的道谢电话,还有警方不怀好意的盘问电话?!
《无头骑士异闻录》第七卷,且看密医异于常人的甜蜜假日。
有味 豆瓣
6.8 (32 个评分) 作者: 汪涵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 1
《有味》是汪涵就十种中国传统的小手工艺制作折扇、古琴、靖港香干、油布伞、糍粑、木盆、称、箭等所写的散文随笔,抒发了个人对这些传统工艺的迷恋和内心丰富的情怀,并身体力行,制作这些蕴含深厚文化的小物件,在之中书写了不少生活中的小故事、穿插了对生活事业人生等的感悟。
我想跟你走 豆瓣
7.1 (7 个评分) 作者: 刘若英 中信出版社 2006 - 1
继《一个人的KTV》和《下楼谈恋爱》之后,“奶茶”刘若英又推出了第三本随笔集《我想跟你走》。者本书延续了其一贯的细腻随意的笔触,用朴素平实的文字照顾着精彩生活残留的琐碎与无情,用截取自生活中的一个个记忆片断,抒写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无论是寂寞玩耍的童年还是流离飘零的感情或是飞鸟般的生活……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一位都市“知性女子”的感性美。文中有感受、有诗作、有摄影,每个角落都会向读者还原一个喧嚣背后真实的刘若英。为什么要取《我想跟你走》这个书名?“奶茶”说:“人生总有一次幸福的机会,我想跟你走其实代表我还是没有走,所以才要请对方再给我一次机会!”
失乐园 豆瓣
7.1 (45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渡边淳一 译者: [中国] 竺家荣 作家出版社 2010 - 4
《失乐园(全译本)》是一部梦幻与现实、灵与肉、欢悦与痛楚相互交织的震撼心灵的杰作。奇妙的心理活动与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溶入到异域特有的四季更迭的绮丽环境里,令人回肠荡气。《失乐园(全译本)》在日本出版后曾长期雄踞畅销书排行榜榜首,改编成同名电影和电视剧上演后家喻户晓,形成所谓“失乐园现象”。
9999滴眼泪 豆瓣
作者: 陈升 接力出版社 2009 - 11
《9999滴眼泪》是陈升的散文小品集,收录了《那些跟青春记忆有关的美》、《心安灯》、《子夜二时,你做什么?》、《蓝月亮》等多篇作品。陈升的文字充满了和亲友之间的细腻情感,饱含了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留恋与怀念,也展现了现代都市男人内心的矛盾与自嘲,让读者看到陈升洒脱背后的另一面。这本书特别收录了陈升给20岁、30岁、40岁、50岁的自己写的信,是一份为所有升迷量身打造的特别礼物。升妈、升嫂、刘若英、陈绮贞四人倾情撰文推荐,从不同角度解读她们眼中的陈升。这部陈升作品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既是全新加料的精彩图文增订版,也精心策划之后的终极纪念版。
他的人生,以及我们的青春梦,都被“升式创作”存档在这里。一如那些跟着青春记忆有关的美,好像虹彩那般的稍纵即逝……但却又似乎冻结在记忆某一个深处。
她们眼中的陈升:
亲爱的偶像,我当然“永远永远”支持你!身为你的歌迷,我愿意为你更改永远的定义,这永远不会是自我欺骗成分居多的时间的长度,我想会是自由心证的感情深度。也请你永远地当我的偶像吧!只要我有一天还崇拜着爱,崇拜着自由冒险和善良关怀,我就会继续对你,表达着我的崇拜。
—— 陈绮贞
很久不见了,我不会自讨没趣地问你最近好不好,因为你的答案总是“活着吧!”,在这个不齿于“冷笑话”的年代,还能坚持这么幽默的冷言冷语,你应该也算奇葩。我想即使到了九十岁,你应该还是跟现在一样,像个长不大的小老头,有点愤世嫉俗,满头银发,却还穿着短裤拖鞋自以为游走在不知名的星球吧。
—— 刘若英
记得二十六岁那年,我生平第一次去中南部乡下的朋友家作客并留宿在那儿,着实地体验了所谓的台湾味(刨括人情、食物、风景、空气中的气昧……),是与陈升。天蝎座的他,在面对事业与家庭的同时,常会有两难不知如何面对的态度。有时候会感到到很黏你、很迫切需要你,有时候却又想逃离你……
—— 升嫂
大约六岁左右带他回高雄娘家,在逛街时他一直哭也不跟我走在一起,离得远远的。问他要什么东西就是不肯讲,还在街角躲起来,做妈妈的很担心他走失,回头找他还故意转头走,所以回家后被痛打一顿,到现在几十年了,我还是搞不清他到底要什么。
—— 升妈
带了一点点的兴奋,带了一点点的恐慌,不管怎样,即使你说前面的路是坎坷的,是美丽的,我还是要慢慢地走向五十岁的你……
——陈升
一座城池 豆瓣
7.1 (186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2006 - 1
小说描写“我”、“健叔”、“王超”等一群不羁青年在大学时光里海阔天空的“光辉岁月”。
从学校肄业的“我”因为一次群架事件,和朋友“健叔”从上海逃到了一个城镇。健叔是高我一年的同学,我们住在长江旅馆里,整日在这个城市里闲晃。后来我们认识了新朋友王超,从此,王超和他的桑塔纳就和我们混在了一起。我们跟着王超去他的学校看姑娘,无意中参与了一次行为艺术,这让我忆起了自杀身亡的同桌和他短暂的爱情。 我们仍然在这个城市里闲晃着。我不时做着我的奇特的梦,想着我曾经的女朋友……
像少年啦飞驰 豆瓣 Goodreads
7.1 (113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作家出版社 2002 - 1
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手法讲述了“我”的生活,为读者展示了一个颇具叛逆性的人物。
初涉社会,人物成长的过程中体会了社会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以及人心的不可探测,所以许多是作者的真实感受,是渗透阅历的写作。有失望、迷惘,但不断追求。
三重门 豆瓣
7.2 (250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译者: NONE / NONE 作家出版社 2000 - 5
《三重门》是一部由一个少年写就,但却不能简单划入儿童文学的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它恰恰是以成熟、老练,甚至以老到见长的。17岁的韩寒注定要扮演不安分且引人注目的角色。他以一篇《杯中窥人》问鼎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然而,他却因期末考试的成绩单高挂七盏红灯而留级。在2000年还是用七门功课红灯照亮前程。眼下的韩寒已经成为一个“话题”——“一个‘高材’留级生引出的话题”。这个韩寒,何许人也?
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 豆瓣 Goodreads
7.7 (467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10 - 9
所谓“公路小说”就是以路途为载体反应人生观,现实观的小说。

如果说一件真正的艺术品的面世具有任何重大意义的话,韩寒新书的出版将会在中国创造一个历史事件,文章开头“空气越来越差,我必须上路了。我开着一台1988年出厂的旅行车,在说不清是迷雾还是毒气的夜色里拐上了318国道。”用一部旅行车为载体,通过在路上的见闻、过去的回忆、扑朔迷离的人物关系等各种现实场景,以韩寒本人对路上所见、所闻引发自己的观点,这场真正的旅途在精神层面;如果说似乎逾越了部分法律和道德的界限,但出发点也仅仅是希望在另一侧找到信仰。韩寒是“叛逆的”,他“试图用能给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来看世界。试图寻找令人信服的价值”。他认为这一切通过文学都可以实现,产生了要创造一种批判现有一切社会习俗的“新幻象”的念头——《1988》就此问世。
1Q84 BOOK 2 豆瓣
8.3 (303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6
1Q84简体中文版官方网站:http://www.douban.com/minisite/1q84/
今年夏天,属于1Q84年。
在1984年,他们连相遇的机会都没有,只能一面思念着对方,一面孤独地远去。
在1Q84年,他们却决定拯救彼此……
“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目前我已经置身于这‘1Q84年’。我熟悉的那个1984年已经无影无踪,今年是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我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着问号的世界。像被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一样,为了生存下去,得尽快了解并顺应这里的规则。”
《1Q84》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村上春树
1Q84 BOOK 1 豆瓣 Goodreads
8.4 (425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施小炜 南海出版公司 2010 - 5
1Q84简体中文版官方网站:http://www.douban.com/minisite/1q84/
“不管喜欢还是不喜欢,目前我已经置身于这‘1Q84年’。我熟悉的那个1984年已经无影无踪,今年是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我必须尽快适应这个带着问号的世界。像被放进陌生森林中的动物一样,为了生存下去,得尽快了解并顺应这里的规则。”
《1Q84》写一对十岁时相遇后便各奔东西的三十岁男女,相互寻觅对方的故事,并将这个简单故事变成复杂的长篇。我想将这个时代所有世态立体地写出,成为我独有的“综合小说”。超越纯文学这一类型,采取多种尝试。在当今时代的空气中嵌入人类的生命。——村上春树
★村上春树蛰伏7年震撼新作!
★1979-2009,村上春树创造30年巅峰杰作!
★ 现在是1Q84年,空气变了,风景变了,规则也变了。
为了保护自己,你必须尽快顺应这1Q84的规则。
★日本上市1周,销售突破65万册,创造历史纪录。
★上市12天,销售突破100万册,创造100万册最快记录。
★上市1个月,销售突破200万册,创造200万册最快纪录。
★荣获2009年日本“年度最畅销图书”第1名。
★村上春树荣登日本“年度最受欢迎作家”第1名。
★韩国以15亿韩元创版权最高纪录。
★上市连续9周雄踞图书总榜第1名。
★荣获韩国2009年“年度最受欢迎图书”第1名。
★中文繁体版以超过1亿新台币创首印最高纪录。
★上市第3日登上图书总榜第1名。
★荣获2009年“年度最畅销图书”第1名。
★《1Q84》中文简体版首印100万册。
★为《1Q84》免费发送“抢读本”100万册。
血色童话 豆瓣
Let The Right One In
6.9 (7 个评分) 作者: (瑞典)伦德维斯特 / John Ajvide Lindqvist 译者: 孙如轶 中信出版社 2010 - 7
奥斯卡,如果我不是女孩,你还会喜欢我吗?
第一次心动发生的年月,往往比我们记忆中的更早。
许多年后,也许奥斯卡早就不在乎艾莉是谁,他们的将来会怎样结束,但他一定会永远记得初相遇的那个月夜。她小小的单薄身影、黑色的长发、清冷明亮的眼神,让他孤寂已久的心灵突然腾升起一股暖流。
孤寂是有些人与生俱来的禀赋,而只有孤寂才会产生故事。
她只在夜晚出现。寒风凛冽,她却只穿一件薄薄的粉色毛衣。皮肤细如青瓷,宛若孩童,行为举止却老成沧桑。她那么美丽轻灵,身上却常常散发出一股难闻的腐臭。
奥斯卡被这个诡异的女孩强烈吸引,与她分享自己最心爱的魔方,教她用摩尔斯码交流只有他们之间才懂的话语。
相遇之前,他孤单又懦弱,在校园暴力的阴影下瑟缩。她寂寞而倔犟,惊恐仓皇地在人世苦苦挣扎。他第一次感觉到被人珍视的幸福,她也从他那里,感受了人间的温情与依恋。
奥斯卡注意到艾莉偶然流露的狰狞,他纳罕她的惊人美丽与异常衰老,因她的疏远而难过,因她的回避而愤怒。他没想到小镇上不断出现的恐怖命案,都与身边这个瘦小的精灵般的女孩有关。
一个埋藏了二百年的秘密,终于要大白天下。
无影灯 豆瓣
7.4 (16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渡边淳一 译者: 张维娜 / 知非 文汇出版社 2009 - 1
经典日剧《白影》原著小说,渡边“死亡美学”的极致表现
一个医生的故事,一个讲述生命与尊严、欲念与悲悯交互纠结的故事。三十年间,小说重版近七十次,改编的电视剧曾高居收视率榜首,被日本媒体评为“最令人意犹未尽的作品”。
“你一直很顺从地被我欺骗着,所以这次,仍然希望你受骗,成为我最后的情侣。”
“现在去北海道将人怎样呢?伦子没有自信。从札幌到支笏湖去,直江就在那个雪之湖里。到那儿去就能跟他见面,但对于伦子来说,她跟无限喜悦又无限恐怖。”
独唱团(第一辑) 豆瓣 Goodreads
7.4 (354 个评分) 作者: 韩寒 主编 书海出版社 2010 - 7
“虽然作者们提供了非常优秀的文章,但它终究只是一本文艺读本,无论是从程序上还是从本质上,他都无法承载很多人对于改变现状,改善社会的期望。我们总说,这个社会需要常识,需要启蒙,但其实我认为,互联网十年,该启蒙的人已经被启蒙了,有常识的人一直有常识,大家其实都知道美和丑,好和恶,只是我们有不可抗力的因素导致我们在台面上要扭曲和违背一下自己。要改变靠自己,现在不是旧年代,资讯毕竟对我们开放了七八成,我们也已经了解了这个世界七八成。而一本文艺读物,除了能提供好的文艺作品以外,能量有限,如果你抱着想看战争片的心态误看了一部文艺片,无论这部文艺片多好,你都会失望。”(韩寒说《独唱团》)
在细雨中呼喊 豆瓣 Goodreads
在细雨中呼喊
8.5 (58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 1
余华是获外国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中国当代作家。最近,余华的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荣获美国巴恩斯-诺贝尔新发现图书奖,他还以另一部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被法国文化交流部授予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上海文艺出版社最近与余华合作,全新推出“余华作品系列”。作品系列共12册,完整收录了余华现有的作品,包括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以及随笔集,是目前余华唯一的一部作品总集<br>余华,浙江海盐人,海盐这个地方,是杭
活着 豆瓣 谷歌图书
9.0 (253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 5 其它标题: 活着
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富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许三观卖血记 豆瓣
8.8 (90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4 - 1
故事发生于解放初的五六十年代,那时主人公许三观还是一个青年,他被周围生活不断地压迫,为了生活,不得不拼命地工作,但是依然无法保证生活,他只能用卖血来维持,每当无奈时,就会想到用卖血来解决。随着岁月的流逝,许三观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他为了给儿子治病,坚持15天卖一次血,以还清欠债,最后导致大病不起。
小说围绕着卖血的经历,展开许三观生活中的琐琐事事,体现出一个男人所应当承担的某些责任,或许这也正是一种人生的无奈。小说饱含辛酸的经历,但也不乏幽默之处,比如每次卖血前喝足八碗水,这样身上的血就会多起来了,诸如此类的奇怪想法非常多。
兄弟(下) 豆瓣
7.1 (116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6 - 3
宋钢在下部里面遭遇的命运是他所在的工厂破产,他也越来越潦倒,后来因为各种各样复杂的原因,他在40多岁时自杀了。他自杀时,林红和李光头正在同一张床上。宋钢在临死之前,给林红和李光头都写了一封信。
林红是一个典型的连接今天和过去的女性,不同于80年代以后出生的女性。宋钢的死,让她在生意场上变得像以前的李光头一样很成功,而李光头则变得没有了任何欲望,挣钱没有了任何兴趣,唯一的愿望就是,上太空,把哥哥的骨灰盒拿到太空去。
在尾声里,余华交代了李光头的命运。“他要上太空去。他还专门请了两个俄罗斯留学生教他俄语,还进行体能锻炼。因为李光头在电视里看到,在太空的轨道上,每天可以看16次日出和16次日落。李光头要把宋钢的骨灰盒放在,太空的轨道上,让宋钢遨游在月亮和星星之间,最后,李光头用俄语说:‘我的兄弟宋钢就是外星人了’。”
兄弟(上) 豆瓣
8.2 (182 个评分) 作者: 余华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5 - 8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
李兰去上海看病,而“文革”开始,宋凡平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虐待,但他坚持给病中的妻子写信,隐瞒了事实真相,用想像出的美好生活欺骗着妻子,但最终仍然逃脱不了惨死的命运。李兰为宋凡平守孝,7年不洗头,而李光头和宋钢则在相互照顾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