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t-Pop
Journal for Plague Lovers 豆瓣
7.6 (21 个评分)
Manic Street Preacher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9年5月19日
出版发行:
101 DISTRIBUTION
rtist:Manic Street Preachers
Album :Journal for Plague Lovers
Date :2009.05.18
Label :Columbia
Style :Britpop、Alternative、Indie、Rock
Myspace:
Website:
威尔士著名乐队Manic Street Preachers将发表的一张全新专辑,并且将用到乐队失踪成员Richey Edwards早年间的词作。
这张专辑里最让人期待的,是其中所有的词作都来自于从1995年便已失踪的乐队前主脑Richey Edwards。乐队贝司手说到:“我们将这些词作保存了14年之久,现在我们觉得是将它发表的时候了。这张专辑在一定程度了沿袭了我们1994年的专辑《The Holy Bible》。我们针对词作进行了一些编辑,因为这些象散文一样的段落不免有些杂乱。我们重新组织了语言,并保证依然会是Richey Edwards的原文原句。”
Album :Journal for Plague Lovers
Date :2009.05.18
Label :Columbia
Style :Britpop、Alternative、Indie、Rock
Myspace:
Website:
威尔士著名乐队Manic Street Preachers将发表的一张全新专辑,并且将用到乐队失踪成员Richey Edwards早年间的词作。
这张专辑里最让人期待的,是其中所有的词作都来自于从1995年便已失踪的乐队前主脑Richey Edwards。乐队贝司手说到:“我们将这些词作保存了14年之久,现在我们觉得是将它发表的时候了。这张专辑在一定程度了沿袭了我们1994年的专辑《The Holy Bible》。我们针对词作进行了一些编辑,因为这些象散文一样的段落不免有些杂乱。我们重新组织了语言,并保证依然会是Richey Edwards的原文原句。”
生命根源 豆瓣
8.0 (5 个评分)
Manic Street Preacher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UK
The Manic Street Preachers return with LifeBlood, another brave reinvention from a band that have made a career of it since losing original frontman Richie. More focused than Know Your Enemy, this is another solid addition to the Manics' canon. 12 tracks in total. Sony. 2004.
认清你的敌人 豆瓣
6.7 (9 个评分)
Manic Street Preacher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pic Europe
As personal as the songs on Know Your Enemy may be, there's always a definite political thread tied up in there, too. Though the band's agenda can get mighty opaque at times, the album feels throughout like some sort of call to arms. And they're not just preaching to the converted. Rather than aiming stylistically at a certain audience, Know Your Enemy finds the Manics attempting to write a protest song in just about every genre. This project, stretched out over 16 tracks and 75 minutes, quickly reaches epic proportions, with an ambition approached only by the magnitude of its flaws.
我说了实话,那你呢? 豆瓣
7.4 (16 个评分)
Manic Street Preacher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Virgin Records Us
1998 album by the British alternative rock band. Includes the single 'If You Tolerate This Your Children Will Be Next' and 12 other new recordings. The initial pressing comes in limited edition packaging with a silver embossed jewel case lid & a 32 page booklet. An Epic release.
反抗之音 豆瓣
8.5 (101 个评分)
Mus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9年9月15日
出版发行:
Warner Bros.
Artist:Muse
Album :The Resistance
Date :2009.09.14
Label :Warner Bros
Style :Alternative Rock、Progressive
Myspace:
Mojo杂志:Goldfrapp穿上重型摇滚的外套。
NME杂志:Marilyn Manson式的华丽摇滚唱腔。
《The Resistance》录制于意大利的科莫湖和米兰市。作为Muse乐队第五张正式录音棚专辑,它距离乐队上一张专辑《Black Holes And Revelations》的发行已经时隔三年之久。在这次备受期待的新专辑里,乐队主唱Matt Bellamy(马特-贝拉米)为了强调作品的概念,他还亲自编写了一部分为三段的交响乐《Exogenesis》。由于他并非弦乐编写专业出身,此次交响乐的编写花费了它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Album :The Resistance
Date :2009.09.14
Label :Warner Bros
Style :Alternative Rock、Progressive
Myspace:
Mojo杂志:Goldfrapp穿上重型摇滚的外套。
NME杂志:Marilyn Manson式的华丽摇滚唱腔。
《The Resistance》录制于意大利的科莫湖和米兰市。作为Muse乐队第五张正式录音棚专辑,它距离乐队上一张专辑《Black Holes And Revelations》的发行已经时隔三年之久。在这次备受期待的新专辑里,乐队主唱Matt Bellamy(马特-贝拉米)为了强调作品的概念,他还亲自编写了一部分为三段的交响乐《Exogenesis》。由于他并非弦乐编写专业出身,此次交响乐的编写花费了它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安慰剂 豆瓣
8.3 (81 个评分)
Placebo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levator
Label: Virgin
Catalog#: 7243 8 41850 2 2
Format: CD
Country: UK
Released: 12 Jun 1996
Genre: Rock
Style: Alternative Rock
Credits: Acoustic Guitar, Guitar - Brian Molko , Stefan Olsdal
Drums, Percussion, Didgeridoo - Robert Schultzberg
Engineer - Ed Kenehan
Photography - Saul Fletcher
Photography [Band Photo] - Mary Scanlon
Producer - Brad Wood
Synthesizer [Keytar], Bass, Vocals - Brian Molko
Synthesizer [Moog], Piano [Baby Grand, Rhodes] - Stefan Olsdal
Written-By - Placebo
Notes: Recorded at Westland Studios, Dublin, in the spring 1996.
Catalog#: 7243 8 41850 2 2
Format: CD
Country: UK
Released: 12 Jun 1996
Genre: Rock
Style: Alternative Rock
Credits: Acoustic Guitar, Guitar - Brian Molko , Stefan Olsdal
Drums, Percussion, Didgeridoo - Robert Schultzberg
Engineer - Ed Kenehan
Photography - Saul Fletcher
Photography [Band Photo] - Mary Scanlon
Producer - Brad Wood
Synthesizer [Keytar], Bass, Vocals - Brian Molko
Synthesizer [Moog], Piano [Baby Grand, Rhodes] - Stefan Olsdal
Written-By - Placebo
Notes: Recorded at Westland Studios, Dublin, in the spring 1996.
太阳保卫战 豆瓣
7.8 (49 个评分)
Placebo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9年6月8日
出版发行:
Dream Brother
2009 release, the sixth studio album from the British Alt-Rock trio. With a 13 year history that takes in five studio albums, 10 million album sales, breakdowns, clean ups and the dizzy swell of global success, Placebo return with their first album since the release of Meds in 2006. Battle For The Sun was recorded over three months by producer Dave Bottrill (chosen by the band largely because of his work with Tool) in his Toronto studio and mixed in London by Alan Moulder. Battle For The Sun is a startling, alive, vital and boundary-vaulting record that marks a whole new era for a band that were in need of a change.
药 豆瓣
8.5 (71 个评分)
Placebo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EMI/Virgin
过去10年英国最佳摇滚乐团…NME
Placebo乐队正式军?995年1月,由美国人Brian Molko(主唱/吉他),来自瑞典的Stefan Olsdal(贝司/键琴)和土生土长的英国人Steve Hewitt(鼓)组建。 乐队多首单曲一举登上了英国单曲榜。Brian Molko俨然如新一代摇滚乐巨星,被形容为是Mick Jagger(Rolling Stones乐队)和Freddie Mercury(Queen乐队)的混合体。Placebo,则被公认为是继承了70年代盛极一时的华丽摇滚乐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新世代华丽摇滚乐坛新掌门。
05年Placebo终于加入greatest hits大军的行列,发行了他们第一张新歌加精选辑 - 《Once More With Feeling - Singles 1996-2004》。
《Once More With Feeling - Singles 1996-2004 》囊括了Placebo从95年成立96年发行第一张single到今年初非常成功的专辑《sleeping with ghosts》里面的所有单曲,另外还有包括他们最新单曲 《twenty years》和《I Do》。此张合集一共有19首歌曲。 其中收录的4首首张专辑里面的single,一次又一次让人回到原来--最初听Placebo的时候,那种被他们绝美的嗓音和美妙的曲调包围的感觉。
Placebo乐队正式军?995年1月,由美国人Brian Molko(主唱/吉他),来自瑞典的Stefan Olsdal(贝司/键琴)和土生土长的英国人Steve Hewitt(鼓)组建。 乐队多首单曲一举登上了英国单曲榜。Brian Molko俨然如新一代摇滚乐巨星,被形容为是Mick Jagger(Rolling Stones乐队)和Freddie Mercury(Queen乐队)的混合体。Placebo,则被公认为是继承了70年代盛极一时的华丽摇滚乐精髓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新世代华丽摇滚乐坛新掌门。
05年Placebo终于加入greatest hits大军的行列,发行了他们第一张新歌加精选辑 - 《Once More With Feeling - Singles 1996-2004》。
《Once More With Feeling - Singles 1996-2004 》囊括了Placebo从95年成立96年发行第一张single到今年初非常成功的专辑《sleeping with ghosts》里面的所有单曲,另外还有包括他们最新单曲 《twenty years》和《I Do》。此张合集一共有19首歌曲。 其中收录的4首首张专辑里面的single,一次又一次让人回到原来--最初听Placebo的时候,那种被他们绝美的嗓音和美妙的曲调包围的感觉。
What Became of the Likely Lads 豆瓣
9.5 (17 个评分)
The Libertines
发布日期 2005年3月7日
出版发行:
Rough Trade Us
Don't Look Back into the Sun 豆瓣
9.4 (34 个评分)
The Libertine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3年9月29日
出版发行:
Rough Trade
The Don't Look Back Into The Sun/Death On The Stairs EP is a Japan-only 7 track EP released by The Libertines in September 2003. It is a multi-media CD released containing the video to "I Get Along" as the eighth track listing. The version of "Don't Look Back into the Sun" was one second longer than the single release, and "Death on the Stairs" is an alternative recording to the one released on Up The Bracket.
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 豆瓣
9.6 (67 个评分)
Mansun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7年2月17日
出版发行:
Parlophone
MANSUN是英国已经解散的英伦摇滚团体简称,他们的团名是取自The Verve的同名EP(当时叫Verve)里的一首美丽脱俗的歌曲“a man called sun”。虽然比不上Radiohead和Suede但或许是因为他们也只不过出了三张专辑,成军时间也只不过短短的六七年,但是他们绝对是BRIT-POP末期最异军突起的一团,因为MANSUN有个俊俏的主唱Paul Draper,Paul的声音也如同Radiohead、Suede一样妖魅,吉他手Dominic Chad弹奏起来也是非常辛辣。Paul受70年代Prog-Rock影响很深,以致于MANSUN的专辑都是一气喝成,且听他们的处女大碟《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每一首歌间都是彼此连贯在一起,完完全全一刻都无法令人喘息。
Mansun曾在电影"Spawn(再生侠)"的原声大碟里与808 State合作一曲。
作为Brit-pop的后起之秀,他们是英伦摇滚音域上空最闪亮的星星之一,虽然比不上Radiohead和Suede,或许是因为他们也只不过出了三张专辑,成军时间也只不过短短的六七年,但是他们绝对是Brit-Pop末期最异军突起的一团,他们的音乐唯美迷人,即使颓废也是那么优雅、华丽,Mansun能让我们想起很多艺人——Suede、Manic Street Preachers、Tears for Fears、David Bowie、ABC、Blur和Prince,但Mansun也不是在完全模仿他们。他们是对90年代indie rock的一种融合,吉他和鼓机紧紧跟随着旋律的发展,颠覆性歌曲结构,使得Mansun的音乐宏大而又灰暗,相当吸引听觉。
mansun是从日本红起来的。如果当年他们不是突然在日本红起来的话,可能没有人会留意到他们。来自伦敦西北部的mansun 的成员某次在酒吧一见如故,于是便组成了乐队。他们的队员包括主音paul、吉他手dominic、低音吉他手stove及鼓手 andie。电台DJ们视他们为新一代偶像,只可惜当年伦敦已成为了Suede、Blur、Oasis等的天下。挣扎了几年后,他们才在日本崭露头角,成为日本人的偶像。1996年的年尾,他们在东京所开的演唱会场场爆满。从此他们成为了英伦乐队的光荣。
1997年,乐队的首张专辑《灰色灯笼的进攻》(The 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在英国打上排行榜首位,令乐队一举成名。这是一张完美的专辑,概念的完整巧妙和音乐细节的精益求精直逼ra diohead的巅峰经典《ok computer》。mansun有许多外号:"post oasis" , "british r.e.m." , "new radiohead" ,"new duran"……不过如果仅从这张专辑看,"new radiohead"的称号是最贴切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radiohead的翻版,两个乐队的音乐也是千差万别,只不 过《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和《ok computer》都是超完美的概念化brit-pop作品,在整体唯美氛围的构筑上也确实异曲同工,都运用了大量的电子音效。融合大量管弦乐、舞曲HIP HOP节拍,当然还有动人的歌曲。专辑如同歌剧般一气呵成,恢弘而流畅。在音乐风格上,他们既非走自披头士以来的流行路线,也没有跟风创作较硬的摇滚。如果要拿其他Britpop乐队类比的话,Mansun的对应乐队应该是山羊皮(Suede)或是“疯癫街道传教士”(Manic Street Preachers),它们全都属于那种风格远离主流Britpop风而同时又能笼住一批死硬乐迷的组合。风格的难以定义使得Mansun最初未受到评论家们应有的重视,在《灰》专辑打败了Blur登上冠军宝座后,Mansun立即被捧为年度最棒的新生乐队。首张专辑刚推出即登上英国销量镑冠军。将电子舞曲、吉他流行曲与弦乐完美地结合,他们为摇滚披上了电气化的优雅外套。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是对new wave和90年代indie rock的一种融合,吉他和鼓机紧紧跟随着旋律的发展,同时又加入显得不和适宜却又短促的——近乎5分钟左右——颠覆性歌曲结构,使得Mansun的音乐宏大而又灰暗,相当吸引听觉,比如“Mansun's Only Love Song”——没有什么歌曲题目可以比这首更为直白了,歌曲魂灵乐上融入着流行元素,“Stripper Vicar”那以new wave的背景主音衬托硬摇滚旋律,以及“Taxloss”将Suede灰暗的glam摇滚节奏与焦虑的迷幻乐相结合。这张专辑可以说野心勃勃甚至是自命不凡,但Mansun仍有足够自信和技能把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做成一张具有非凡创新力的专辑。(但美国版的专辑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却是命运稍为不同。由于种种原因,原来专辑歌曲顺序被打乱了,而且“Stripper Vicar”给乐队早期比较次等的一首单曲“Take It Easy, Chicken”所替代。由于专辑中原来的单曲以及编排都是互相联系互成联系,体现音质和情感声音上的不断切换,因此对这张专辑的重新编排简直就场灾难,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破坏了专辑的总体概念。)
一年后乘胜追击的第二张大碟SIX,Mansun的选择是铤而走险艰深的Prog-Rock曲调,天马行空的歌曲不断在专辑里流串,Paul Draper的演唱功力在这张专辑里也尽显无疑,尤其是假音的提升(在Television中更是展现的淋漓至尽),可以说这是Mansun最经典的专辑,每一首歌都精彩得令你惊讶,整张专辑就象在上演一部传奇故事,环环紧扣,高潮迭起,变幻多端,过瘾至极,SIX!绝对是乐迷心目中的狠专辑!一张更加贴近市场的专辑。
如果说第二张专辑SIX令人啧啧称奇,第三张Little Kix专辑的推出,则同样让人惊讶不已,但这种惊讶不象上一张专辑那样具有赞赏的成份,而更多的是令人感到不解的郁闷,因为与第二张的自信和前卫风格截然不同,这张Little Kix真是大众化的可以了,无丝毫实验性可言,但也不能说这张专缉不好了,主唱Paul Draper是如此形容这张专辑的“Epic, Soulful, Melancholy, Sad Rock”专辑曲风非常优美,舒缓,流畅,每一曲都很值得去听,尤其是那首I Can Only Disappoint U 优美动人,柔情似水。还有那首We Are the Boys也始终令人念念不忘,喜爱柔美情歌的朋友,这张专辑是绝佳的选择,你会发现里面每一首歌都那么美妙动人。
Mansun是个饱受非议的乐队,little kix这张专辑做得偏流行,个人认为这是他们在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在反抗,以一种庸愚的方式对待那些庸愚的人们。
2003年,Mansun还在忙于新专辑的制作,5月初乐队灵魂人物保罗·德拉帕(Paul Draper)接受采访时说乐队已完成了15首新歌。尽管如此,与许多曾经辉煌的乐队一样,Mansun最终仍然没能逃过解散的命运。但乐队成员表示Mansun的解散并非由于成员之间不和。“这背后没有什么险恶的东西,我们友善地解散了。我们只想各自去做点其他的事,”吉他手多米尼克·查德(DominicChad)说。就像是Little Kix最后一首歌里面唱的:
"WE MUST SAY GOODBYE TO YOU"
Mansun曾在电影"Spawn(再生侠)"的原声大碟里与808 State合作一曲。
作为Brit-pop的后起之秀,他们是英伦摇滚音域上空最闪亮的星星之一,虽然比不上Radiohead和Suede,或许是因为他们也只不过出了三张专辑,成军时间也只不过短短的六七年,但是他们绝对是Brit-Pop末期最异军突起的一团,他们的音乐唯美迷人,即使颓废也是那么优雅、华丽,Mansun能让我们想起很多艺人——Suede、Manic Street Preachers、Tears for Fears、David Bowie、ABC、Blur和Prince,但Mansun也不是在完全模仿他们。他们是对90年代indie rock的一种融合,吉他和鼓机紧紧跟随着旋律的发展,颠覆性歌曲结构,使得Mansun的音乐宏大而又灰暗,相当吸引听觉。
mansun是从日本红起来的。如果当年他们不是突然在日本红起来的话,可能没有人会留意到他们。来自伦敦西北部的mansun 的成员某次在酒吧一见如故,于是便组成了乐队。他们的队员包括主音paul、吉他手dominic、低音吉他手stove及鼓手 andie。电台DJ们视他们为新一代偶像,只可惜当年伦敦已成为了Suede、Blur、Oasis等的天下。挣扎了几年后,他们才在日本崭露头角,成为日本人的偶像。1996年的年尾,他们在东京所开的演唱会场场爆满。从此他们成为了英伦乐队的光荣。
1997年,乐队的首张专辑《灰色灯笼的进攻》(The 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在英国打上排行榜首位,令乐队一举成名。这是一张完美的专辑,概念的完整巧妙和音乐细节的精益求精直逼ra diohead的巅峰经典《ok computer》。mansun有许多外号:"post oasis" , "british r.e.m." , "new radiohead" ,"new duran"……不过如果仅从这张专辑看,"new radiohead"的称号是最贴切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radiohead的翻版,两个乐队的音乐也是千差万别,只不 过《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和《ok computer》都是超完美的概念化brit-pop作品,在整体唯美氛围的构筑上也确实异曲同工,都运用了大量的电子音效。融合大量管弦乐、舞曲HIP HOP节拍,当然还有动人的歌曲。专辑如同歌剧般一气呵成,恢弘而流畅。在音乐风格上,他们既非走自披头士以来的流行路线,也没有跟风创作较硬的摇滚。如果要拿其他Britpop乐队类比的话,Mansun的对应乐队应该是山羊皮(Suede)或是“疯癫街道传教士”(Manic Street Preachers),它们全都属于那种风格远离主流Britpop风而同时又能笼住一批死硬乐迷的组合。风格的难以定义使得Mansun最初未受到评论家们应有的重视,在《灰》专辑打败了Blur登上冠军宝座后,Mansun立即被捧为年度最棒的新生乐队。首张专辑刚推出即登上英国销量镑冠军。将电子舞曲、吉他流行曲与弦乐完美地结合,他们为摇滚披上了电气化的优雅外套。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是对new wave和90年代indie rock的一种融合,吉他和鼓机紧紧跟随着旋律的发展,同时又加入显得不和适宜却又短促的——近乎5分钟左右——颠覆性歌曲结构,使得Mansun的音乐宏大而又灰暗,相当吸引听觉,比如“Mansun's Only Love Song”——没有什么歌曲题目可以比这首更为直白了,歌曲魂灵乐上融入着流行元素,“Stripper Vicar”那以new wave的背景主音衬托硬摇滚旋律,以及“Taxloss”将Suede灰暗的glam摇滚节奏与焦虑的迷幻乐相结合。这张专辑可以说野心勃勃甚至是自命不凡,但Mansun仍有足够自信和技能把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做成一张具有非凡创新力的专辑。(但美国版的专辑Attack of the Grey Lantern却是命运稍为不同。由于种种原因,原来专辑歌曲顺序被打乱了,而且“Stripper Vicar”给乐队早期比较次等的一首单曲“Take It Easy, Chicken”所替代。由于专辑中原来的单曲以及编排都是互相联系互成联系,体现音质和情感声音上的不断切换,因此对这张专辑的重新编排简直就场灾难,就这样莫名其妙地破坏了专辑的总体概念。)
一年后乘胜追击的第二张大碟SIX,Mansun的选择是铤而走险艰深的Prog-Rock曲调,天马行空的歌曲不断在专辑里流串,Paul Draper的演唱功力在这张专辑里也尽显无疑,尤其是假音的提升(在Television中更是展现的淋漓至尽),可以说这是Mansun最经典的专辑,每一首歌都精彩得令你惊讶,整张专辑就象在上演一部传奇故事,环环紧扣,高潮迭起,变幻多端,过瘾至极,SIX!绝对是乐迷心目中的狠专辑!一张更加贴近市场的专辑。
如果说第二张专辑SIX令人啧啧称奇,第三张Little Kix专辑的推出,则同样让人惊讶不已,但这种惊讶不象上一张专辑那样具有赞赏的成份,而更多的是令人感到不解的郁闷,因为与第二张的自信和前卫风格截然不同,这张Little Kix真是大众化的可以了,无丝毫实验性可言,但也不能说这张专缉不好了,主唱Paul Draper是如此形容这张专辑的“Epic, Soulful, Melancholy, Sad Rock”专辑曲风非常优美,舒缓,流畅,每一曲都很值得去听,尤其是那首I Can Only Disappoint U 优美动人,柔情似水。还有那首We Are the Boys也始终令人念念不忘,喜爱柔美情歌的朋友,这张专辑是绝佳的选择,你会发现里面每一首歌都那么美妙动人。
Mansun是个饱受非议的乐队,little kix这张专辑做得偏流行,个人认为这是他们在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在反抗,以一种庸愚的方式对待那些庸愚的人们。
2003年,Mansun还在忙于新专辑的制作,5月初乐队灵魂人物保罗·德拉帕(Paul Draper)接受采访时说乐队已完成了15首新歌。尽管如此,与许多曾经辉煌的乐队一样,Mansun最终仍然没能逃过解散的命运。但乐队成员表示Mansun的解散并非由于成员之间不和。“这背后没有什么险恶的东西,我们友善地解散了。我们只想各自去做点其他的事,”吉他手多米尼克·查德(DominicChad)说。就像是Little Kix最后一首歌里面唱的:
"WE MUST SAY GOODBYE TO YOU"
In Rainbows 豆瓣
8.9 (261 个评分)
Radiohea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7年10月10日
出版发行:
Radiohead
英伦巨头Radiohead 带来了世界无数歌迷日夜期待的第7张录音室专辑《In Rainbows》。Radiohead 这次选择了独特的发行方式,网络发行,不是说网络方式发行是独特的,而是他们目前还没有选择一家唱片公司来正式发行这张专辑。在10月10号那天通过网络购买的方式来获得专辑,可以购买MP3,也可以购买CD,不过CD会比MP3晚2个月才能拿到手。最后的普通版CD估计要到2008年的一月份才会通过公司进行全球发行。MP3在10号那天英国当地时间早晨5点开放下载后,一直到现在,Radiohead的官方打开速度仍然很慢,可以想像全世界有多少在同时登陆一个网站,同时下载一首歌。歌迷需要付出40磅才能下到载整张专辑歌曲,其中MP3格式的为不写保护,160Kbps的音质。从Radiohead选择这样的发行方式来看,显然他们走出的是一条新路,他们相信网络传播对艺人的作品不是想象中的可怕与不可抵抗的。同时这样的方式也给世界唱片工业一个重磅,给世界的唱片市场一个新的思路与想法
People Move On 豆瓣
6.6 (7 个评分)
Bernard Butler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1998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Friends and Lovers 豆瓣
8.0 (6 个评分)
Bernard Butler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0年2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Head Music 豆瓣
8.5 (82 个评分)
Sued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9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Sony Music
这同样也是张冠军专辑,让人惊叹于Suede的魔力,不过你会意识到在合成器大师Steve Osbourne的指导下,这张专辑真的有些不一样了。安德森学会了如何控制合成器,并在它的带领下创作旋律,而主音吉他手Richard Oakes也不得不放下心爱的吉他打起了太极。
这张专辑的灵感来源主要来自于在英国兴起的吹泡运动,而药味十足的Tricky则成了主创的新宠。
这张专辑的灵感来源主要来自于在英国兴起的吹泡运动,而药味十足的Tricky则成了主创的新宠。
See You In The Next Life... 豆瓣
9.2 (17 个评分)
Sued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4年2月22日
出版发行:
Suede Information Service
12 track Suede Fanclub Rarities CD
Limited Edition of 2000 copies
Limited Edition of 2000 copies
Here Come The Tears 豆瓣
8.0 (19 个评分)
The Tears
/
V2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5年1月1日
The Tears bring Suede's Brett Anderson and Bernard Butler back together again. 'Here Come The Tears' is dominated by pop songs; brazen and beautiful pop songs, delivered in perfectly formed packages. Opening track and first single, 'Refugees' is swagge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