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jaWang
王羽佳 - 奏鸣曲与练习曲 豆瓣
9.2 (5 个评分) Yujia Wang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9年4月21日 出版发行: DG
王羽佳小传(2009年3月)
今年刚满二十二岁的中国钢琴家王羽佳,以她纯熟稳定的精准度结合年轻人无畏的想像力让许多人惊艳。羽佳驾驭钢琴演奏的能力被乐评们以「惊为天人」与「不同凡响」来形容,她对技巧最繁复的曲目表现熟稔、对音乐洞察力又极有深度、她的诠释充满新鲜感,优雅的舞台魅力也让人赞誉有加。上个表演季《旧金山日报》就如此描述:「中国钢琴家王羽佳在当今乐坛的发展实在令人引颈企盼。现场听她的演奏,简直就要完全颠覆你原先对一个人究竟能把钢琴弹得多么美妙的一切假设。」
羽佳生于北京,六岁开始学钢琴就展现了她的才气,随后就读于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小附中,跟随周广仁和凌远两位老师学习。她在1999年至2001年迁至加拿大就读于皇家蒙特音乐学院(Mount Royal College),师事台湾钢琴家陈宏宽,十五岁起只身前往美国费城就读科蒂斯音乐学院 (The Curtis Institute of Music) ,拜音乐大师Gary Graffman为师,并已于2008年毕业。 2006年羽佳曾获得Gilmore青年艺术家奖。 她已经和许多世界顶尖的乐团合作过,包括美国国内的巴尔的摩、波士顿、芝加哥、休士顿、新世界、旧金山等交响乐团和费城管弦乐团,国外则有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名古屋爱乐和NHK交响乐团等。 2006年羽佳首次和纽约爱乐在Bravo! Vail音乐节同台演出,紧接着,她又在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的指挥下继续参与了纽约爱乐的日韩巡演。 2008年春季,她随奈维尔.马里纳爵士(Sir Neville Mariner)指挥的英国Academy of St. Martin in the Fields室内乐团全美巡回演出。在北美和世界许多大城市她陆续举行过独奏会,定期参与各地的音乐节,同时也非常投入室内乐的演出。 2008至2009年的表演季,羽佳和四个美国乐团首次同台,分别是洛杉矶爱乐、国家交响管弦乐团、匹兹堡及达拉斯交响乐团,也在国外与伦敦交响乐团及瑞士琉森节庆管弦乐团(Lucerne Festival Orchestra)合作。不久后她将在伦敦伊莉莎白女王音乐厅举行在当地的首次独奏会。今年内她会再次和旧金山、新世界、休士顿和底特律交响乐团、日本NHK交响乐团及瑞士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等乐团合奏。独奏会则定在华盛顿特区、西雅图、巴黎、布拉格和慕尼黑等大城市举办。另外她也会回到新墨西哥州圣塔菲室内音乐节、瑞士Verbier音乐节演出,并且在2009年夏天和费城管弦乐团一起在Vail河谷音乐节表演。
羽佳目前只为德意志唱片公司(Deutsche Grammophon)做专属录音,她的第一张唱片《奏鸣曲和练习曲》将在2009年春天于美国发行。
(来源于
)
[新闻]2009年3月26日王羽佳携手克劳迪奥·阿巴多首次亮相意大利,演出大获成功。在博洛尼亚的曼佐尼剧院,由阿巴多指挥的莫扎特管弦乐团伴奏,王羽佳演奏了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引用一位评论员的话,她“迷倒了”观众。
米兰《24小时太阳报》在评论这场演出时,说王羽佳“集合了高超的技巧与东方的优雅风度”,她演奏的普罗科菲耶夫“艳惊四座……阿巴多的指挥不同凡响。这对爆炸组合完全征服了曼佐尼剧院。王羽佳身上体现出一名艺术家最基本的特质——寻求个性与音乐的完美统一。似乎有一股魔力,把她与阿巴多紧紧系在了一起。整场演出没有丝毫做作之处。成立不久的管弦乐团的演奏雄伟华丽,配合天衣无缝。”曲目结束后,观众们纷纷起立,掌声雷动,使得年轻的钢琴家不得不返场三次。
下半年王羽佳还将携手克劳迪奥·阿巴多出席瑞士卢塞恩音乐节(8月12日、14日和15日),演出轰动米兰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以及马勒的《第一交响曲》。此后,他们将前往北京举办两场音乐会,继续演绎普罗科菲耶夫这部作品(9月20日和21日)。王羽佳签约DG后的首张唱片将于4月21日全球发行。这张唱片将收录她独奏的肖邦、里盖蒂、斯克里亚宾和李斯特的作品。
王羽佳羽6月亮相大剧院 一年四度展钢琴技艺
2009年05月17日 《北京晨报》
(记者 李澄)从6月4日到10月18日在北京上演三场重量级的钢琴音乐会,加上年初在国家大剧院全球华人新春音乐会上的亮相——21岁的王羽佳将用四场演出让2009年成为“羽佳年”。
王羽佳,一位身材瘦小、却充满朝气的中国女孩,在不久前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一场音乐会上,以超级炫技的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曲令全场观众为之癫狂,尚未决定返场的王羽佳遭指挥大师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跪求”,才再献一曲齐夫拉版的《野蜂飞舞》。在欧美,王羽佳正广受热捧,仅2009年,她在全球的签约演出已经达到了74场且合作者多为阿巴多、阿什肯纳齐、托马斯等顶级大师,这个数字虽然不能与郎朗的130场至170场相比,但对于任何一位钢琴独奏家来讲也已经是一个密度很大的数字了。而今年9月15日她在国家大剧院将与阿巴多和瑞士卢瑟恩节日乐团合作演出,10月18日则是与阿什肯纳齐率领的悉尼交响乐团亮相北京国际音乐节。
对于喜爱钢琴的乐迷肯定会高度关注6月4日她在大剧院的独奏会,曲目除了显示她扎实功底的斯卡拉蒂、勃拉姆斯、斯克里亚宾的奏鸣曲之外,还有一首斯特拉文斯基的芭蕾组曲《彼得鲁什卡》的钢琴改编曲是相当值得期待的。当然,她的返场曲也许更加值得期待,没有人知道那个晚上,她会给我们演绎出什么样的惊奇和惊喜。
请摘掉“郎朗眼镜”
说到NBA,中国人言必称姚明;谈起钢琴,中国人言必称郎朗。这不奇怪,一姚一郎,都是中国的骄傲。只是,这种“言必称”的定式隐约给我们戴上了两副眼镜:“郎朗眼镜”、“姚明眼镜”,它们让我们经常无视其他俊秀如无物。
2009年,我们又多了一个王羽佳。这一次,请不要戴着“郎朗眼镜”忽视她的价值。王羽佳能够以国内“无人知晓”而一年四次亮相北京,不仅是因为她深得阿巴多、阿什肯纳齐、迪图瓦这样的超级指挥大师的青睐,更因为她超水平的钢琴技艺,“更更”因为她不同凡响的音乐个性。达到这个层次的艺术家,技术已经不再是决定性因素,艺术、尤其是艺术个性将决定她是否能够独树一帜,能够一举成名。
一年四次亮相,今年可谓 “羽佳年”。我们由衷地为中国又多了一个正在冉冉升起的世界级钢琴家而自豪。在音乐艺术的花园中,只有每一朵花都与众不同彰显个性,这个花园才称得上是丰富多彩。
期待每年都会出现新的 “XX年”,当然,首先请摘掉“XX眼镜”。
2013年7月10日 听过
不得不说姑娘是超牛逼的,但是总觉触键怪怪的旋律感不太强……
Classical YujaWang
Fantasia 豆瓣
Yuja Wang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2年4月10日 出版发行: Deutsche Grammophon
Her singular blend of technical prowess, keen musical insight and emotional depth have established Yuja Wang as one of the world’s finest performers. The power of her interpretations emerges from a distinct combination of her exceptional presence on stage and a natural affinity and inquisitive approach to the repertoire. Charismatic’, ‘breathtaking’, ‘flawless’ and ‘heartfelt’ are just a selection of the superlatives used frequently by critics worldwide.
王羽佳:拉赫玛尼诺夫 Rachmanninov 豆瓣
9.5 (8 个评分) 王羽佳 类型: 古典
出版发行: 星外星唱片
《王羽佳:拉赫玛尼诺夫 Rachmanninov》2009年,年仅22岁的王羽佳与世界古典唱片厂牌DG唱片公司签订专属合约,并于该年4月全球发布首张钢琴专辑《奏鸣曲与练习曲》,这张专辑入围第52届格莱美最佳器乐独奏奖,使王羽佳成为被格莱美提名的最年轻的中国钢琴家。同年,王羽佳被最权威的英国的古典音乐留声机杂志授予“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成为《留声机》大奖史上首位获得单项大奖的中国籍获奖者。2010年,DG发行王羽佳第二张钢琴独奏专辑《转变》(Transformation),唱片一经发行,即获得国际乐评一致好评。

2011年,王羽佳发行在DG厂牌下的第三张专辑《拉赫玛尼诺夫》。这张专辑是王羽佳首次与乐队合作的录音,在指挥帝王阿巴多与超凡的马勒管弦乐团强强合作下,演绎浪漫主义曲目中最受喜爱的两首作品《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2011年4月23日至30日,王羽佳还将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展开多场精彩绝伦的演出,这张专辑也将在巡演中推出。相信曾被媒体和乐迷赞为“飞指钢琴手”的王羽佳,在新专辑中除了展现精湛的钢琴技巧,更加注重表现深层的音乐内涵。

《留声机》年度青年艺术家,最年轻格莱美提名中国钢琴家,指挥帝王阿巴多+超凡马勒管弦乐团,王羽佳首次与乐队合作录音,收录浪漫主义曲目中最受喜爱的两首作品。

专辑曲目
No.1-26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 作品43号[23:01]

No.27-29
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 作品18号 [33:08]

发行日期:2011年4月
转变 豆瓣
王羽佳 类型: 古典
出版发行: 上海文艺音像电子出版社
《王羽佳:转变》这张唱片一经发行,立即获得国际乐评一致好评。曾被媒体和乐迷誉为“飞指钢琴手”的王羽佳,在新专辑中除了展现精湛的钢琴技巧,更加注重表现深层的音乐内涵。2009年1月,22岁的王羽佳与世界古典唱片厂牌DG唱片公司签订专属合约,并于4月全球发布首张钢琴独奏专辑《奏鸣曲与练习曲》,该专辑入围第52届格莱美最佳器乐独奏奖,王羽佳成为格莱美提名的最年轻中国钢琴家。同年,王羽佳被英国权威古典音乐杂志《留声机》评为“年度青年艺术家”。



《纽约时报》评论道:“她近乎完美:速度、敏锐、爆发力及细腻演绎。” 《留声机》杂志评论“难得的天才,拥有无比的想象力,技巧卓越的同时,音乐不失人情味。”无论是与国际指挥大师阿巴多、迪图瓦、马泽尔的合作,还是穿梭于世界各大著名音乐节,王羽佳凭借对高难度曲目的出色演绎,极具深度的音乐洞察力,新鲜的诠释方式,以及优雅的舞台魅力,已经赢得了世界范围内乐评家及乐迷的广泛赞誉,她成为当前古典乐界最热门的焦点人物,被誉为新一代古典音乐代言人。

14岁便离开祖国,在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学习钢琴的王羽佳,于2009年9月在国家大剧院与指挥帝王阿巴多携手演出的重头好戏更是引起全城轰动,引起国内媒体的热切关注,一时间“王羽佳”的名字遍布于京城各大头条。

2010年,DG发行王羽佳第二张钢琴独奏专辑《转变》(Transformation),这张全新专辑之所以被定名为《转变》,实则出自一种佛学理念,即“人生蕴含着无数变化(人生无常)”。然而这一理念也恰巧体现在这里的音乐中,例如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共进行了27次变奏;拉威尔的《圆舞曲》之变化是根据作品的主题能不能被遗忘来衡量的;在斯特拉文斯基的《彼得鲁什卡》中,主人公由木偶暂时变成了人,最终又变回木偶。这一切在王羽佳看来就是“一个介于创造与毁灭之间的世界”。“我的新专辑反映了人生与音乐中的无穷变化,”她说道:“原本是木偶的彼得鲁什卡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帕格尼尼的主题则完全由旋律、和声和个性重新诠释;拉威尔的《圆舞曲》彻底改变了维也纳舞曲的原貌。而在这些关于变形的作品之间,是两首斯卡拉蒂的奏鸣曲:一首是具有西班牙风格的,另一首如同内心的对话。”

入选英国《留声机》杂志7月号“主编推荐”和《BBC Music》杂志7月号“月度之选”

“难得的天才,拥有无比的想象力,技巧卓越的同时,音乐不失人情味。”——《留声机》杂志

“她近乎完美:速度、敏锐、爆发力及细腻演绎。” ——《纽约时报》

曲目
斯特拉文斯基:《彼得鲁什卡》的三个乐章
斯卡拉蒂: E大调、F小调奏鸣曲
勃拉姆斯: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拉威尔:圆舞曲

IGOR STRAVINSKY斯特拉文斯基 (1882–1971)
01-03《彼得鲁什卡》的三个乐章
DOMENICO SCARLATTI斯卡拉蒂 (1685–1757)
04 E大调奏鸣曲K.380 自在的行板
JOHANNES BRAHMS 勃拉姆斯 (1833–1897)
05-31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曲 作品35号
DOMENICO SCARLATTI斯卡拉蒂 (1685–1757)
32 F小调奏鸣曲K.466 中庸的行板
MAURICE RAVEL 拉威尔 (1875–1937)
33 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