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
记忆的性别 豆瓣
The Gender of Memory:Rural Women and China's Collective Past
9.4 (75 个评分) 作者: [美] 贺萧(Gail Hershatter) 译者: 张赟 人民出版社 2017 - 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体化给中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后世著作也对此多有研究论述。然而,中国女性,特别是农村女性,却对此鲜有发声。本书开创性地从性别研究和集体记忆的角度切入了中国当代史研究。作者用历时15年收集的口述史资料,向我们描述了陕西省某农村的72位老年妇女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生变迁。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被访者的人生故事,作者从女性视角出发,记载了农村社会变迁对于妇女生活产生的影响。作者让我们看到,在集体化的过程中,中国农村女性突破了小家庭的范畴,*次走向社会,融入社会。不少女性通过扫盲,获得初步知识文化,甚至获得成为农村助产士的工作机会。也有不少农村女性在集体化过程中,突破家务劳动的小圈子,进入集体劳动过程,甚至成为劳动模范,在其中获得自尊与自信的提升。集体化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中国社会逐渐走向男女平等,提升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作者通过性别差异这个权力轴线,切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的集体化,探讨了社会主义的性质以及性别在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作用。著作通过女性视角,丰富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历史,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客观地认识那一段历史。
撒马尔罕的金桃 豆瓣 Goodreads
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A Study of T'ang Exotics
9.1 (43 个评分) 作者: [美] 薛爱华 译者: 吴玉贵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4
本书是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最新修订译本,内含24页彩色图片,另保留原书风格20幅黑白题图。本书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之作。本书选取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朝代——唐代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当时的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引进。内容涉及了唐朝生活的各个方面,家畜、野兽、飞禽、植物、木材、食物、香料、药品、纺织品、颜料、矿石、金属制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书籍等,共18类170余种,举凡生活所需、日常所用,几乎无所不包。此书不仅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唐朝的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也是了解中华文明和文明交流史的必读书籍。
本书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中,在研究中国方面资料最翔实、最博学精深,并且写得最赏心悦目的著作。
——《亚洲研究杂志》
完全是赏心乐事……薛爱华先生几乎没有漏掉唐代生活的任何一个方 面,以至于一点一滴地为整个文明建立起一幅合情合理的全景画卷……谢弗先生文笔优雅,睿智。他喜欢这些 天方夜谭式的故事,而且把它们讲得非常好。
——《星期六评论》
对唐代文化一次令人着迷的考察,这可以从唐代对舶来品的使用和需要中反映出来……我们很难得看到这么一本令人愉快而内容丰富翔实的书。
——《美国东方学会会刊》
美国学者薛爱华的《撒马尔罕的金桃》,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著作。……从本书我们可以看到,唐朝的外来物品是何等的丰富多彩,而这些外来物品对中国社会、中国原有的文化又发生着复杂的、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很多逐步溶入中国原有文化之中,最终成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天的中国文化是多元的文化。中国文化既包含汉族的,也包含其他兄弟民族的;既有本土的,也有外来的成分。
——陈高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会长)
《撒马尔罕的金桃——唐朝的舶来品研究》是西方汉学的一部名著,被视为西方学者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古代文化的必读之作。本书选取中华民族最值得骄傲的朝代——唐代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了当时的世界文化交流和文明引进。内容涉及了唐朝生活的各个方面,家畜、野兽、飞禽、植物、木材、食物、香料、药品、纺织品、颜料、矿石、金属制品、世俗器物、宗教器物、书籍等,共18类170余种,举凡生活所需、日常所用,几乎无所不包。此书不仅展现了大唐时期的社会文化、物质生活的生动画面,为认识唐朝的社会生活史和文化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也是了解中华文明和文明交流史的必读书籍。
2018年2月10日 已读
全面介绍唐朝衣食住行各方面的进口品。前面以诗证史的部分非常精彩,后面如金属矿物等就较乏味,但这些物品本来也不甚重要,与生活关系不大,所以史籍较少也是可以理解的。从进口品的角度看,开元盛世远非其他盛世可比,马来昆仑奴,非洲黑奴,粟特舞女,新罗乐师,交趾孔雀,印度龙涎香,罗马的家犬,回鹘吐蕃的马,西亚的狮子,真是让人眼花缭乱。
中国史 历史 唐史 海外中国研究 海外汉学
走出疑古时代 豆瓣
作者: 李学勤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7
本书是考古学和文献学的专门著作,在本学科范畴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作者是文献学家,也是考古学家,他的学术研究畛域主要涉及中国古代文明的前段,也就是从文明起源到汉代初年。他注重田野考古学的出土材料,也注重与地上文字材料的对应。在本书当中,他着重讨论了上古时期的宇宙论问题、饕餮纹的演变问题、中国与边远地区文化交流问题、早期中外关系问题等。
四夷居中国 豆瓣
7.7 (6 个评分) 作者: 张经纬 中华书局 2018 - 3
超越五千年视野,打通史前史与文明史的分隔
揭开夏商周三代迷雾,提出国家起源的新假设
以人类学家的思维,破解古代中国人群的互动密码
纣王囚姬昌,姜子牙等献美女、骏马,哪样才让纣王动心?
穆王西征的浪漫背后,还有一个惊人的社会交换体系?
伯乐相马的传说中,居然隐藏着秦国崛起 的密码?
吴越争霸的主角们,为什么相继走向两线作战的困境?
中国史上第一个长途旅行的人,按什么规律选择了他的路线?
“振大汉之天声”,其实只是一种历史的幻象?
……
太多的历史谜题,本书将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答案,让我们拥有更宽阔的历史视野——在把握历史的同时,也更好地理解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
本书不拘泥于“华夏中心”观念,将中国历史上各人群的活动,投射到东亚大陆的地理构造上,运用人类学方法重新解读中国历史上(上溯夏商周、下迄明清)众多人群留下的传说和谜团,对这些古代人群崛起的原因和最终的走向,提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解释,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新知。本书尝试描绘出一幅东亚人群迁移和文化变迁的动态图景,打通东亚大陆史前史与文明史的巨大分隔,传递出一种完整的“人类史”的观念。
这是一部人类学家视野中的中国大历史,将给读者的历史知识和历史观带来升级更新的畅快体验。全书收有近三十面彩色插图。
2021年11月19日 已读
不错的视角,值得鼓励。不过论证显得不够严谨。1,所谓的漏斗是板块运动造成的mountain隔绝成的小区域,缺少考虑其中河流的作用,因为人类的起源都是沿着河产生的。2,至于齿轮形状的迁移,需要考虑:如果这个地方一直有人,一群人走了另一群人迁入,所以齿轮只是迁移成本与地形结构的交互结果,不能迁的太远因为成本巨大,所以只能在固定的范围内转圈。3,其实更多证据可以从语言学上获得。比如最近nature上发现泛欧亚语言9000年前起源自赤峰,印欧语系起源于8000年前的安纳托利亚,每个语种之间的距离或许可以Measure migrate的早晚。
世界史 东亚 中国史
宫崎市定中国史 豆瓣
7.3 (20 个评分) 作者: [日本] 宫崎市定 译者: 焦堃 / 瞿柘如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5 - 11
宫崎市定毕生致力于中国史的研究与教学,在众多领域都有创见,被认为代表着日本中国史研究的最高水平。本书是他积四十年研究与教学经验、面向普通读者的结晶之作,以世界史眼光和社会经济史视角为特色,拥有平易的文风和明快的思维,能把精致的实证研究与大气恢弘的通史叙述紧密结合,集中体现了他的研究成果和特色。
精湛深厚的京都东洋史学风、与国内学界形成鲜明对照的思路与视角;对于书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曾做过专门的研究;将中国置于世界史的进程之中,以“景气史观”阐述盛衰兴亡;几乎从不引经据典,论述全凭记忆力与洞察力;三百余个小标题和平均八百字的篇幅,形成独立又贯通的易读结构;愉快而酣畅的叙述,只为唤起普通读者的兴趣。这一切使这部中国通史具有了深厚的学派底蕴、强烈的个人风格、全新的启发性和的可读性。
国中的“异乡” 豆瓣
7.0 (8 个评分) 作者: 王东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6 - 9
清代四川经过了一个大规模的移民过程。到十九世纪中晚期,来自不同地区的移民后裔,经过长期生息、融合,已逐步形成一个“四川人”的地方认同,同时也带来了文化和学术上更为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但是,直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四川在全国的政治和文化格局中,都还处在一个边缘位置,被视同“异乡”;直到三十年代中期,随着国难日亟和国家政治统一进程的加快,其地位才得到提升。不过,这也把诸多新的政治、社会和学术力量引入川中,导致一系列复杂变化。本书透过对晚清民国四川社会与文化史上几个片段的勾勒,试图对中国近代的地方、国家和认同进行更深入思考,尤其希望凸显“全国地方性”和“地方民族主义”这两项相辅相成的文化现象的重要性。
2022年2月3日 已读
how China captured Sichuan。导论对于裴士锋关于湖南与近代中国的观点进行了批判,裴士锋的观点过于按图索骥,文本中的地方主义并不一定是西方意义上的民族国家概念。要不然,中华民族的认同何以在不损失国土的情况下轻松建立。还可以继续研究的更大的点在于抗战以来,四川涌入了大量的东部人员。这些人与四川本土人如何互动,如何相互融合。最后,四川变得与中国其他地方无异。“国中的异乡”从此消失。中西新文献试图挖掘地方主义,然而在东方这片土地上,国家的力量超乎想象的强大。试图研究任何时代的任何一个方面,最后还是会发现,在国家力量面前,任何别的角色都不堪一击。
中国史 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