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
华人移民史-下南洋 (2009) 豆瓣
華人移民史-下南洋
导演: 陈卓玲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曾有人說﹕「有海水的地方,就有華人。」華人移居海外,歷史悠久,每個朝代出於不同的背景,中國人或為經商,或為謀生,或為逃難,一批又一批地選擇離鄉別井或被逼漂泊異地。他們的血淚史與中國的歷史緊緊相扣。
海外華人不是我們的陌路人,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自己先輩的影子,看到中華民族多番波折的考驗,感受到中華兒女堅毅的精神。

第一集

現今,全球海外華人 總數約三千萬人,當中八成在東南亞地區生活。華人移居當地的高峰期為十九世紀中期以後至二十世紀初,大部份皆是以華工身份,飄洋過海到南洋各國工作。華工經歷了許多辛酸故事,尤以「賣豬仔」一段最為慘無人道。
節目會走訪馬來西亞、新加坡及印尼,訪問曾親歷此段歷史的人,或他們的後人,聽他們訴說當年的移民故事。

第二集

華商型移民早在 18世紀時已成為主流,例如:泰國的潮州人、菲律賓及爪哇等地的閩南商人。從文字記載,最早於宋朝已有中國人到南洋做生意,由於中國商人在南洋營商經驗豐富,所以當南洋地區陸續成為殖民地之後,殖民地政府還是需要華商的幫助,經營轉口貿易以至發展當地工業等等。由於華人擁有財富甚多,在當地影響力亦甚大。

第三集

國父孫中山曾說:「華僑是革命之母」,意思是說華僑是中國革命的原動力。除了金錢的支援,也有直接參與革命行動,黃花崗 72烈士中,有三十多位便是華僑。不論是辛亥革命,還是抗日戰爭,華僑雖身在異鄉,但心繫祖國,對中國近代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

第四集

在 20世紀前,東南亞政府大多採取「以華人管理華人」方式,最重要是華人按時繳稅及維持社會穩定。但有時也因為華人人數太多,令殖民地的統治者感到不安,馬尼拉的排華活動早在明朝就開始。不過,大部份東南亞的華人都會順從當地的殖民地政府,少參與政治,他們始終認為終一天都會告老歸田,返回故鄉。
二戰結束後,東南亞國家紛紛獨立,同時新中國亦成立。由於政治的問題,華人不能像往日一樣自由游走於南洋和中國之間。當華人選擇長居異鄉,便開始面對同化、身份認同等等的問題,甚至有些國家出現排華的情況。

第五集

長期以來,旅居海外的華僑大都情繫桑梓,不忘對家鄉建設,關懷同鄉子弟,為家鄉以至中國作出了重大貢獻。
不過,時至今日,他們已由早期僑居他鄉的「華僑」過渡為海外華人,在文化、習俗上認同自己是華人,但同時也是居住地的國民。華人從政治泠漠變為開始參政,也關心對當地的建設。
From Somewhere to Nowhere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Andreas Seibert Lars Müller Publishers 2008 - 9
High-population centers of enormous size are springing up in China with dizzying speed. With them comes an increased demand for migrant workers in the construction sector, factories, and mines. In growth centers like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Southern China, 40 million people have already set out from the underdeveloped provinces to earn their living there. The photographer Andreas Seibert accompanied the workers repeatedly in order to document their everyday lives and their journey to the high-population centers. Their stories are told in a collection of striking photographs that provide a close-up portrait to complement the current discussion of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ccompanying the photographs are texts by two Chinese authors, who researched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background of the phenomenon and provide a direct look.
With its combination of text and images, this volume conveys a unique impression of the scale of this modern migration of peop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