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
甘青地区史前考古 豆瓣
作者: 谢端琚 文物出版社 2002 - 11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回顾了20世纪甘青地区史前考古的主要发现与研究成果,从发现与研究简史、分布与文化特征、类型与分期、社会经济形态、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介绍了甘青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并对其族属进行了初步探讨。本书配有彩图8幅,插图39幅,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018年1月31日 已读
暑假帮忙整理过甘肃的遗址资料,对马家窑齐家这些有一点印象。前面是统计资料,十四分析了这些都是羌人早期文化。马家窑的彩陶也是这一地区的翘楚,在丹佛艺术博物馆看到的时候吓我一跳。。。
中国古代史 史前考古 考古学 西北地区
考古学论文集 豆瓣
作者: 夏鼐 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3
2018年3月6日 已读
高山仰止。较有印象的是寺洼墓葬中的火葬。对金城县主身份以及吐谷浑降唐后慕容曦光参与平叛六州胡叛的考证,以及西宁出土萨珊银币证明5世纪中河西走廊南部存在另一条交通线。
历史 夏鼐 考古学
丝绸之路考古十五讲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林梅村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 8
本书以中外史料和考古发现为依据,分阶段讲授自青铜时代至郑和下西洋时代丝绸之路上的重大考古发现以及海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图文并茂,生动易读。
2018年3月27日 已读
吐火罗作为小麦东传的中介,昆山玉在妇好墓中的发现,这两篇在古道西风中讲的更为详细。曾侯乙中的波斯蜻蜓眼玻璃珠证明了阿契美尼德波斯与中国的交流,居延汉简中记录黑皮肤的西域人可能是埃及商人。土蕃的大昭寺碑文与边境王玄策大唐天竺使出铭碑文一段较有意思,王玄策除了灭人家国,还带回了佛足迹图,流传到敦煌壁画和奈良药师寺。青海都兰土蕃大墓属于禄东赞其子噶尔钦陵之墓,其因反叛赞普自杀于青海。
林梅村 考古学 西域史
何以中国 豆瓣
6.7 (9 个评分) 作者: 许宏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4 - 3
“中国”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国”?
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最早出现了“中国”二字。这一重器于上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然而这已经是西周的事情了,其实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远的时间——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区,最早的中国已经开始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了。
“何以中国”是对最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本书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时间长线,打开了一个扇面,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最后辐辏到二里头遗址——中国最早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诞生。
2018年3月17日 已读
相对于孔飞力那部名不副实的专著,这本应该叫《中国国家的起源》。作者貌似主张文明自源说,所以强调东部沿海的玉璋在中原文化中普遍出现。但从青铜器来说,最早的是公元前3000年的马家窑,到底中国的青铜器与中亚西亚有没有关系也很难说了。
考古学 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