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史
从大都到上都 豆瓣 谷歌图书
8.4 (65 个评分) 作者: 罗新 新星出版社 2017 - 11
生动还原八百年前元朝两都间辇路的真实面貌,一本多角度的历史大散文。
一座历史名城大都(今北京)和一颗草原明珠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由这条路相连。
这条路尘封了八百年,当年皇帝仪仗浩浩荡荡、溪流清澈、青草茂美、骏马奔腾。如今已是沧海桑田。八百年前的辉煌,隐没在 平凡的村庄和深山荒草间。
这条路是元代的辇路,是皇帝往返两都之间的专属性道路,设有十八处纳钵。
这里是山川的终点,草原的起点,贯穿长城内外,是自古以来从蒙古高原进入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
享受历史的丰富,探寻生命的意义,重新发现中国。
北大教授罗新,一位中国中古史和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史的专家,在华发之年,自北京健德门启程,沿着古代辇路北行,经龙虎台,过居庸关,行黑谷,越沙岭,背着行囊,徒步穿越北京、河北的重叠山谷,进入内蒙古草原,不畏烈日、暴雨、尘土飞扬、山路艰辛,穿行于田垄与山谷间,一步一步走完了从健德门到明德门的四百五十公里山川河流,抵达上都,完成了他十五年前的夙愿。
“我,作为一个以研究中国历史为职业的人,真了解我所研究的中国吗?我一再地问自己。”
作者的叙述平静从容,充满古典气息,给人以思想的启迪,美的享受,读来欲罢不能。在作者的讲述中,历史与现实交错,呈现出迷人的色彩。
大历史与个人小历史在书中错落交汇。
在这条路上,一边是历史,一边是现实。一边是遥远的史书上的沧桑印迹,一边是近处几十年的悲喜人生。年少时不为人所知的暗恋,三十年前的半途而废的远足,二十年前暴风雪中被倒提双脚走出黑松林,风华正茂的女学生突然离世,浅淡之交故人的神奇失踪,记忆里一朵牵牛花的摇曳,都因某一地点某一场景,在路上被恍然忆起。作者五十年的人生,也零星散落在这条徒步之旅上。
后工业时代,当时间和空间被压缩得几乎不值得测量时,徒步是对主流的抵抗。
本书汇集了许多的旅行家对于徒步的思考和意义。所引用的国外旅行家的段落,几乎都出自作者的优美译笔,且金句叠出:
“挣扎多年以后,我们明白了,不是我们成就了旅行,而是旅行成就了我们。”
“旅行就好比婚姻,如果你以为你能加以控制,那必定大错特错。”
本书配以精美手绘插图,以及手绘地图,生动表现沿途历史遗迹和人文风貌。
2018年6月12日 已读
可能大家对于历史学家的期待程度不一样。。。。。
罗新 蒙元史
长春真人西游记 豆瓣
作者: [元] 李志常 译者: 党宝海 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1 - 9
《长春真人西游记》是中国道教全真派道士李志常撰写的一本开篇游记,主要记述了其师邱处机和弟子应成吉思汗之邀远赴中亚途中的见闻,也顺道记述了一些邱处机的生平,是研究13世纪中亚历史、蒙古历史和中国道教历史的重要典籍。
此书分上下两卷,书前有孙锡所作序,卷后附录成吉思汗的圣旨等相关文字资料。上卷开篇记载邱处机拒绝金和南宋的邀请,认为蒙古方才是天命真主,故率弟子十八人于1220年自山东出发,经今北京、宣化、达赉诺尔、呼伦贝尔、乌兰巴托、杭爱山、科布多、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轮台、天山、撒马尔罕、铁门关等地,于1222年抵达今阿富汗境内的兴都库什山脉觐见成吉思汗。下卷记述邱处机三次向成吉思汗讲道(具体内容见耶律楚材的《玄风庆会录》),并随从其返回蒙古,其间,邱处机多次劝谏成吉思汗戒杀,1223年,邱处机辞归故乡,1224年抵达燕京,主持天长观。
此书长期埋没于道教典籍《道藏》之中,直到清朝乾隆六十年(1795年),方由钱大昕和段玉裁在苏州玄妙观《道藏》中发现,由钱大昕抄出,得以大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