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三十六大 豆瓣 Goodreads
6.5 (8 个评分) 作者: 馮唐 天地圖書 2012 - 6
馮唐散文元氣淋漓,飛流直下三千尺,順手拈來汪洋恣肆,讀來十分過癮。
他與現代當中國散文路數很不同:幾乎不談「正經事」,正經都在不正經中;幾乎不說「大道理」,道理都在日常中;乍看都是「碎片」,碎片中自有規矩;文字常喜「越軌」,越軌得來又讓人拍案叫絕──他的路數便是陳言務去,挑戰文字表達的極限。
不管寫自己或寫他人,都是一種俯瞰的姿態:螻蟻一樣的人生,荒誕不經的世相,理想是虛妄,偉大是無稽,日子是實在,終極是了悟,「我不是愛自己,我是愛人類;我不是厭惡我自己,我是厭惡人類。」說到底,做人便是如此矛盾。
這或是今日國人的寫照:盛世也好,末世也好,都先過好當下。
在张力中思索 豆瓣
作者: 邓晓芒 2009 - 11
本书的几场讲演就是在上述三种张力中展开的。在今天,谈文化问题离不开现实问题,而谈现实问题又只有通过中西、古今、现实与理想的对比才能深入。自从1980年代起,我研究中西文化比较这个课题已有二十多年了,我的观点一以贯之,从来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变化,这就是:借鉴西方文化来批判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用这种方式促进中西文化的互相了解和中国文化的提升。这种提升,也可以说是“弘扬”。弘扬不是口头上鼓噪和宣传的事,而是需要身体力行地进行理论上的创造,中国文化有多大的生命力,就看她能否雍容大度地吸收异己文化的因素来营养自身,通过新陈代谢而排除毒素,更新自身。我把这叫作“新批判主义”,并认为这是整个21世纪中国人所必须完成的一件世纪工程。
“贸”似如此 豆瓣
作者: 余淼杰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保持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增长,在这一骄人成绩的背后,对外贸易做出了多大的贡献?近年来,全球经济疲弱,国际贸易增速放缓,还有哪辆马车能拉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各种贸易纠纷是各说各话还是有理可循?如何衡量所谓的贸易失衡?人民币汇率应何去何从?TPP、人民币“入篮”等热点问题该如何解读?……
本书是国际贸易领域杰出青年学者余淼杰教授的时评文集,旨在普及国际贸易知识,从贸易角度解读经济问题。余淼杰教授多年来专注国际贸易研究,并始终站在学术前沿,屡获国内外学术大奖,有着深厚的学术功底,同时又善于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描述理论,剖析热点问题,其在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多家媒体开设的专栏深受读者好评。
2017年1月9日 已读
由于是报刊文章,所以在深度上不是很足。我感觉贸易学家很容易局限于自己专业,没有宏观的大视野去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书中对于投资的作用仍然较为正面,可能国发院本身就是支持投资驱动论吧。对比现在投资驱动已经是过街老鼠,当时的说法显得有些短视。第二个是鼓励贸易出口到巴西、俄罗斯,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些经济体极其脆弱,根本靠不住。第三个是关于汇率的预测,明显这一年RMB贬值太多,预测反了。不过,关于要素市场急须改革的意见还是很中肯的,不过这一点林老师也认可吧,却不见他经常强调,大概认为说了政策决策者也不会理睬吧。
余淼杰 国际贸易 经济学 随笔
青灯 豆瓣
8.4 (81 个评分) 作者: 北岛 江苏文艺出版社 2008 - 1
《青灯》是诗人北岛的散文集,收录了他新近完成的十一篇作品。第一部分是忆念,主角是熊秉明、蔡其矫、魏斐德、冯亦代等故人,青灯素帐,烛影惶惶;第二部分则是游历,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作者在漂泊中怀揣着家园。
《青灯》:“故国残月/沉入深潭中/重如那些石头你把词语垒进历史/让河道转弯//花开几度/ 催动朝代盛衰/乌鸦即鼓声/帝王们如蚕吐丝/为你织成长卷//美女如云/护送内心航程/靑灯掀开梦的一角/你顺手挽住火焰/化作漫天大雪//把酒临风/你和中国一起老去/长廊贯穿春秋/大门口的陌生人正砸响门环”这是北岛献给汉学家魏斐德(Fred Wakeman)的诗,为纪念其退休而作。
我已与一万亿株白桦相逢 豆瓣
7.7 (31 个评分) 作者: 胡成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5 - 9
记述作者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铁路旅行经历。9288公里横贯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铁路,是俄罗斯的脊髓,无数历史与城市依附铁路而生。作者搭乘列车旅行全程,记述沿途的风景与城市,记述在列车与旅馆中相逢的人——哈萨克的金矿工人亚历山大、萨哈林的流落小旅馆的亚历山大老头、布里亚特蒙古 人小阿廖沙母子、安加尔斯克的亲爱的奇斯佳科娃·亚历山德罗夫娜老太太、新西伯利亚租住床位在里异乡谋生的漂亮姑娘、叶卡捷琳堡的书商米哈伊尔——人与城市的故事,也即是国家的故事,关于俄罗斯,关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关于沙皇俄国。
全书精选114帧黑白与彩色胶片摄影作品,是作者旅途之中的114个瞬间。用以佐证那些风景、城市与人的存在,同时也为更加直观地展示作者经历的俄罗斯,列车的车厢、城市的旅馆、街角与一切偶然相见。
寻找家园 豆瓣
9.3 (54 个评分) 作者: 高尔泰 花城出版社 2004 - 11
我的故乡高淳,位于江苏省西南端与安徽省交界的地方,恰好是“吴头楚尾”。地势东省交界的寺主, 恰好是“吴头楚尾”。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是茅山山脉和天目山山脉的衔接处,山高林茂,俗称“山乡”;西部为丹阳湖、石臼湖、小南湖三湖所环绕,溪河交错,苇岸无穷,俗称“圩乡”。最早的县治固城始建于公元前五四一年,比楚威王筑石头城置金陵邑(前三三三年)还早二百来年,可称古邑。
到我出生的时候,固城早已荒废,县治淳溪镇也是一个仅数千户人家的小镇。镇上只有一条三米多宽、青石板铺面的弯曲小街,俗称老街。……
余音 豆瓣
8.8 (10 个评分) 作者: 葛兆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1
国家与民族的动荡不安,把所有学者抛进巨浪颠簸之中,把那个时代知识人的心灵撕得四分五裂。在这些学者身上,可以看到时代的吊诡、潮流的变迁和思想的动荡,一个时代的学风与人格,仿佛在暗黑之雾中渐渐消失,学术和思想在互相刺激,知识与政治在彼此纠缠,理智与情感在相对 角力。尽管说余音绕梁也可以“三日不绝”,但是“三日”之后呢?余音或成绝响,总会袅袅远去。
本书收录了葛兆光教授纪念晚清民国以来16位已故学人的随笔。这些人中,有的融入历史的大动脉中,有的成了被遗忘的暗流。作者回顾他们的经历,探寻他们知识、思想和信仰世界的“变”与“不变”,捕捉思想史与学术史、时代与个人间那微妙的角力与交融。
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豆瓣 Goodreads
やがて哀しき外国語
8.1 (20 个评分) 作者: [日] 村上春树 译者: 林少华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2
全书共16篇,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1991-1992年在美国讲学期间写下的散文,内容均为作者在美国的亲身经历,见闻,题材丰富,涉及面广,有对美国社会文化现状的描述,有通过具体事件对美国和日本两国文化差异进行的分析,有作者在美国生活的各种趣闻轶事,还有作者对自已少年时代、恋爱结婚、成名前开酒吧谋生以及家庭生活、夫妻关系的回顾等等。本书风格一如他的小说,即生动、机智、幽默,又不乏深入的思考,是一本可读性强的有趣小书。 他坦言自己高中时代不怎么用功,一味和女孩厮混、泡酒吧、打麻将,甚至吸烟,补习了一年才考进早稻田大学文学院的戏剧专业。考上后还是不太用功,找工作面试时被人一口回绝,气得他差点儿破口大骂(《“金字塔”景观》)。他自嘲几年大学生活“惟一的收获”就是谈恋爱得到了现在的夫人阳子(有人考证说是《挪威的森林》中绿子的原型)。而且他没毕业就结了婚,婚后东筹西借千辛万苦开了一间酒吧,像“拉车的马”一样起早贪晚干了七年。每天“一大早就要把一袋子元葱细细切碎”,因而练就了一手切元葱不流泪的绝活(《远离卷心菜卷》)。他还详细谈了四十岁以后为保持“男孩”形象所做的般般努力和由此产生的种种烦恼。 这些主要篇幅写的是美国,其中有关日本和美国的比较,读来尤其有趣。
2020年5月11日 已读
还是更喜欢他写横穿美国以及土耳其的行记。
村上春树 随笔
巴黎的鳞爪 豆瓣
作者: 徐志摩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 - 1
《巴黎的鳞爪》主要内容包括:罗曼·罗兰、达文謇的剪影、济慈的夜莺歌、天目山中笔记、鹞鹰与芙蓉雀、自剖、再剖、求医、想飞、“迎上前去”、北戴河海滨的幻想、我的祖母之死等等。
2023年3月12日 已读
《巴黎的鳞爪》一篇和许地山的《商人妇》故事类似。法国妇女为爱情骗至菲律宾,与中国妇女生活所迫流落到印度果阿。
徐志摩 随笔
树犹如此 豆瓣
作者: 白先勇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8
面对人世的诸多悲欢离合、生死无常后,白先勇感叹道:“拥有的从来都是侥幸,无常才是人生的常态,所有的成熟都是从失去开始。”“我一向相信人定胜天,常常逆数而行,然而人力毕竟不敌天命……我们全力以赴,却仍一败涂地。”
在无数次提笔与落笔之间,思索文学的意义、写作的目的,白先勇如是说:“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上,最深刻最心底的投射,替那个民族说出心中话。”“我写作,因为我希望将人类心灵中无言的痛楚转变成文字,用文学写人性人情。”
在这部散文集中,作者或怀人忆旧,或自述过往,或抒情感怀,或谈文论艺,虽然写的是个人记忆,根子里其实写的是历史。留在白先勇童年记忆底片里的是上海“最后的一抹繁华”,而“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漫长过程闪回的是二十世纪中国人历史的流变沧桑。
2023年6月14日 已读
霁月难逢 彩云易散。20世纪家国爱恨之后还有这样的故事。
文学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