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
怎样 豆瓣
8.6 (114 个评分) 戴佩妮 类型: 流行
出版发行: EMI
出道短短一年便备受各界肯定的戴佩妮,首张全创作专辑在亚洲地区佳评如潮。获得新加坡金曲奖2000入围最佳新人奖、第一届马来西亚亚洲中文金曲奖、大马区最佳新人奖以及马来西亚第二届中文AIM颂奖典礼的最佳新人、最佳演绎女歌手、最佳专辑等三项大奖。风头之劲,一时无二,继而向她邀歌的大有人在。 第二张全创作国语专辑《怎样》,依然有她的个人特色,比上一张少了尖锐性的创作元素,更加的轻松,没有压力。首支主打歌曲“日期”,很有王家卫电影《重庆森林》的感觉,是戴佩妮看见家里的一排罐头,发现每个罐头上都有个日期,而引发的创作灵感。用一种轻松、乐观的态度去探讨人生哲学,是一首相当特别的民谣摇滚曲。除了戴佩妮最善长的民谣摇滚之外,《怎样》的曲风更融合了民谣、乡村、另类摇滚、Fusion、爵士等元素,十分丰富多元,比上一张专辑进步不少。
回家路上 豆瓣
8.5 (56 个评分) 戴佩妮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1年11月1日 出版发行: 种子音乐
引领你通往心灵归属
回家路上是一趟拥抱自己的旅程是一股勇敢去爱的力量
2011年11月1日发行的戴佩妮最新专辑《回家路上》,是戴佩妮在美国静养的一段时间内,创作出的12首作品。这张专辑是戴佩妮心情累积的整理,透过自由意识游走的沿途过程去反省走过的心情与成长。
以往的戴佩妮总是不断创造可能性,在突破中得到快感,一直运转摇晃到极致之后,一个瞬间静下来,反而感受到内在的重心,沉淀出自己的原貌。一次又一次,很庆幸自己没有因为不停的给予而空掉,也没有因为想要成为什么而变掉。
近期的戴佩妮,正走到一个归零的阶段,整理作品、整理心情、整理状态,做好准备进入下一个阶段。以一种期待与接纳的心情,让灵感自然浮现脑海、让美好的事情到来、让欣赏她的人更靠近…
回到本心,试着让自己返回最初开始创作时候的轻松单纯;关于音乐,在这次创作之初,不预先设定目标、不去试想要完成什么概念,只凭着心里的感觉放手去写,果真就像回到她刚入行开始写歌的时候,那么自然而然的完成了12首作品。得意的是,简单却让她更靠近自己。
往往被繁复洗涤后的人会选择逃避,而她选择用音乐与影像去重现并面对最初与现实的差距。《回家路上》体现了她的对过去细腻的想念,也再一次表达追逐梦想的坚定!不管是亲情、爱情、还是友情的开始与结束,都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而沉淀后的音乐才是这次回家路上最美丽的风景!
两难 豆瓣
梁静茹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7年9月29日 出版发行: 环球唱片
梁静茹刚完成世界巡演,近期为偶像剧「我和我的四个男人」配唱主题曲「两难」,该剧探讨新时代女性在事业及感情中如何拿捏平衡,与梁静茹目前如何兼顾家庭和事业的情况不谋而合,问到职业妇女的甘苦谈,她笑说:「其实真的不辛苦,就是一步一脚印陪伴着孩子一起成长。」
梁静茹八年前为偶像剧「败犬女王」演唱主题曲,这次主题曲由萧煌奇作曲,梁静茹表示不同与以往的情歌,「两难」歌词充分道出女性想爱却怕受伤害的心情,她非常喜欢这样的轻快曲风,也希望很快有机会可与萧煌奇再次合作。
梁静茹透露看到「我」剧本时感同身受,建议新时代女性们不论如何都应当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爱情及事业目标,梁静茹笑说:「重点是自己要过得开心,不管是谈恋爱或是嫁作人妻,保有原本的兴趣和自由,人生会过得更快乐。」
街角的祝福 豆瓣
8.8 (8 个评分) 戴佩妮 类型: 流行
戴佩妮用刻骨铭心的过去,成就现在17首动人的旋律,词曲演唱全创作“才女”,排行榜超人气专辑。没有刻骨铭心的过去,就没有现在动人的旋律。
她说她是如此的幸运一直到现在,她都是自己写词,自己谱曲,自己唱自己 写的歌;她,出过四张专辑,发表超过40首的作品,爱的却是同一个回忆,2003年的春天我们也许弄丢了感情,却因为PENNY得到更珍贵的回忆,用刻铭心的过去,成就现在动人的旋律,谢谢PENNY让我们听到放弃也是种快乐。
夏日么么茶 (2000) 豆瓣 TMDB
夏日的嬷嬷茶
6.5 (152 个评分) 导演: 马楚成 演员: 郑秀文 / 任贤齐
其它标题: 夏日的嬷嬷茶 / 夏日的么么茶
Summer(郑秀文 饰)是一个事业型女性,可是她事业跟爱情都失意。她只好来到马来西亚的丹丹岛,那里有一个沙滩是她与表格合资买下来的,刚好传出有财团想收购这个岛,与财团商量卖岛的事之余她还可以度假散心。来到岛上才知道,表哥也因为欠债的问题把半个沙滩的卖给了一个叫么么茶(任贤齐 饰)的当地人。可是么么茶为了可以让喜欢这个沙滩的人继续享受欢乐,不同意把沙滩卖出。Summer只好软硬兼施,在不知不觉之间两人发生了微妙的关系,继而展开了一场浪漫爱情。
2017年6月12日 看过
在去马来之前机场看的,郑秀文饰演神经大条又独立的城市女性还是手到擒来,逻辑稍有漏洞。
任贤齐 郑秀文 香港 马来西亚
王赓武回忆录 Eggplant.place 豆瓣
Home is not here;Home is where ware
作者: 王赓武 / 林娉婷 译者: 林纹沛 / 夏沛然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 - 2
★ 这是一部丰富又极为坦诚的回忆录,读者可以毫不费力从中看到,是什么造就了这位广受赞誉的历史学家的学术成就和世界视野。而尤为吸引人的是,他用近一个世纪的经历,回溯了对“家”和“爱”的领悟,探索并创造家园归宿感,充满了睿智与朴素诚挚的情感。
★ 继黄仁宇《黄河青山》、齐邦媛《巨流河》之后,又一本充满历史细节、家族记忆和个人魅力的跨时代记录。
★史学家、教育家、2020年“唐奖 • 汉学奖”得主王赓武,年近九旬执笔回首动荡的少年时期,“变动随时会降临,人们可能轻易就被从根切断”,然而“没有东西能挡在我认识万物的道路上。”
★两卷本《回忆录》,王赓武亲笔撰述的珍贵文本,加入母亲、妻子跨时代的记录文字,近六百页巨制,十数幅跨越百年的家族照片,兼具丰富的文学与史料价值,笔调平实深厚,谦逊动人,堪称二十世纪历史洪流之中一部丰富而独特的生命画卷。
王赓武是享有盛誉的海外华人历史学家和教育家,其生长于1930年代的南洋,时逢战乱和动荡,不得不在中国、南洋和英国等地辗转求学,加之出身中国江南耕读世家的知识分子父母强烈的乡愁情怀,使作者对华人在海外安身立命、“寻找家园”的归属感这一复杂的命题,有曲折的经历和真切的人生经验;成年后,在横跨三大洲几十年的学术与教育生涯中,他与同时代的史学、汉学界重要学者,几乎都有交往;一生挚爱的太太林娉婷更是他领悟“爱”与“家园”的人生伴侣——由此构成的个人与时代的画卷,经由朴素儒雅的笔墨,展现得波澜壮阔,又发人深思。
本书是历史学家王赓武亲笔撰述的唯一的回忆录,其在年近九旬之际,回溯上下求索、“长年半游牧”的一生,回忆录兼具丰富的文学与史料价值,笔调平实深厚,谦逊动人,堪称二十世纪历史洪流之中一部丰富而独特的生命画卷。
回忆录共两卷。上卷《家园何处是》,王赓武回顾了对他影响至深的父母家世,他在南洋出生,自小接受古典中文教育和正统英文教育。因日军入侵东南亚,他不得不辍学,数年间在街头游荡,以少年人本真的好奇心学会广东话、马来语、客家话、闽南语,并对殖民地错综复杂的“华人性”有了最初的领会。凭藉奇迹般的机缘,他在日本战败前夕重拾学业、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却亲身见证父母谆谆教导的那个故园中国终归于幻灭。然而,青年王赓武对“家园何处是”的困惑与不安在此际渐渐抚平。站在儿时经历为他塑造的“多重世界”交汇处,他“开始感到没有东西能挡在我认识万物的道路上”。
下卷《心安即是家》由王赓武与太太林娉婷合著,述说他们由青年时期在马来亚、英国求学,学成后在吉隆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治学与生活,在三大洲移动的切身经历,更内在地成就了他对海外华人研究的学术生涯,同时在不确定的时代洪流中,探索并创造家园归宿感,充满了睿智与朴素诚挚的情感。
2024年6月27日 已读
王的确是上世纪东南亚的幸运儿,因此无法共情东南亚华人大众的痛苦。童年在怡保的小国寡民生活让他没有意识到种族宗教的隔阂造成认同的鸿沟,因此无法理解新加坡的独立。而华人在马来亚的地位显然是会越来越尴尬。
新加坡 马来西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