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Bach
Bach: Die Kunst der Fuge; Partita Nr. 2 豆瓣
Grigory Sokolov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01年11月27日 出版发行: Opus 111
J.S.巴赫的《赋格的艺术》,BWV1080,作于他生命的最后阶段,大约是1749─1750年。1749年,巴赫将要失明,身体也日见衰退,这部作品可看作是他的音乐遗嘱。这部曲集共包括22首赋格与卡农,但其编号只有19首,原因是16、17、18各号均含两曲,而第十九号未完成。在第十九号中,巴赫想把自己的姓名作成B─A─C─H4个主题组成的四声部赋格,可惜未完成:他的手迹停止的地方,就是这位大师要将他的名字的第四个字母填上去的地方。这部作品被看成是高级对位的教科书,全曲分为:1.对位法第一,4声部赋格;2.对位法第二,4声部赋格;3.对位法第三,4声部赋格;4.对位法第四,四声部赋格;5.四声部赋格;6.法国型的四声部赋格;7.扩大与缩小的四声部赋格;8.3声部赋格;9.12度的4声部赋格;10.10度的4声部赋格;11. 4声部赋格;12.8度卡农;13.反行的扩大卡农;14.在3度对位上的10度卡农;15.在5度对位上的12度赋格;16.对位法第十六,4声部赋格(正反两首);17.3声部赋格(正反两曲);18.两台古钢琴赋格(正反两首);19.3个主题的赋格曲,实际出现BACH4个主题。这部作品,巴赫只对第十八号两首作品注定了使用的乐器,早期研究,认为此曲集应由附有踏板的古钢琴或管风琴演奏。自20世纪后,由指挥家卡尔·斯特劳贝(K.Straube,1873—1950)1927年第一次以管弦乐的方式演奏,编曲是格拉萨(W.Graser,1906─1928)。他在18岁时改编了这部作品,22岁时自杀身死,现在这部作品的演奏,基本使用古钢琴。转发
《c小调第二帕蒂塔》Partita No.2 BWV 826,共包括六曲:
1. 前奏曲
2. 阿列曼德舞曲
3. 库朗舞曲
4. 萨拉班德舞曲
5. 回旋曲
6. 随想曲
在巴赫创作的帕蒂塔中,有一些经常使用的舞曲,如:
阿列曼德舞曲(Allemande):一般是4/4拍,原意是“德国风”或“德国舞曲”,大都以厚重的复调手法写作,速度中庸,没有特殊的节奏,一般放在组曲前面,充任前奏曲的任务。
库朗舞曲(Courante):这是从“奔跑”(Courir)一字演变出来的舞曲,有法国式与意大利式两种。法国式一般为3/2或6/4拍,多声部精致而沉重。意大利式3/4或3/8拍,有轻巧快速的装饰音型。
萨拉班德舞曲(Sarabande):西班牙舞曲,在组曲中巴赫稍以夸大,当作温和的慢板乐章,强调抒情性格。
小步舞曲(Menuet):小巧可爱,3/4拍,是洋溢着路易十四时代那种优雅的宫廷气氛的舞曲,性格单纯、沉着而高雅,中庸速度。
基格舞曲(Gigue):一般放在组曲末尾,有终曲强烈的性格。速度快,气氛明朗,节奏强烈,大都是有附点的三拍子,巴赫利用二声或三声的模仿对位手法,常使这种舞曲带有赋格曲风。在组曲后半部,主题常以逆行方式出现,这种舞曲相当于奏鸣曲中的回旋曲终曲,在组曲中极富变化,最具技巧味。
加沃特舞曲(Cavotte):跟小步舞曲一样,属小曲子,大都是1/2拍,这是法国民俗舞曲,容易亲近,相当纯朴,中板。
布列舞曲(Bourree):法国的农民舞曲,2/2拍快板,爽朗而活泼,规模比嘉禾舞曲大。
帕斯皮尔舞曲(Passpied):很古老的法国舞曲,3/8拍子,活泼而热烈。
J.S.Bach:Art of Fugue 豆瓣
Tatiana Nikolayev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20年6月6日 出版发行: First Hand
Live Recording
The 1993 Sibelius Academy Recital,Hels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