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
縱貫線: Live in Taipei / 出發.終點站 (4DVD) 豆瓣
9.7 (14 个评分)
縱貫線 Super Band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0年12月3日
出版发行:
滾石國際音樂股份有限公司
傅佩荣的哲学课:先秦儒家哲学 豆瓣
作者:
傅佩荣
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首印限量赠送完整音频课程!
傅佩荣新作,一本书,一个课堂,一次先秦儒家的真正复兴。
聚焦论语、孟子、易经、大学、中庸五大原典要旨,开启叩问经典的哲学大门。
……………………
◎ 编辑推荐
★ 台湾大学公开课中点击量近200,000的先秦儒家哲学课首次成书;得到App订阅量超30,000的哲学老师傅佩荣教授再出力作。
★ 能读懂、可实践的哲学。傅佩荣教授学贯东西,集四十年研学心得,以哲学理性诠释儒家思想精髓。借孔孟智慧,破解人生的孤闷虚无,还生活应有的色彩。
★ 阅读与听课无缝结合,随时以恰当方式呈现当代人需要的知识与智慧。这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一个随时相伴的课堂。眼睛累时,扫码听课;听不分明,请来看书。
……………………
◎ 内容简介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为何以今日哲学视角考量,唯有儒、道两家具备成为普世哲学、永恒哲学的条件?儒家又称“孔孟之道”,孔子是出发点,孟子是中继点,那么荀子、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算真正的儒家吗?
在这本书中,傅佩荣教授将给你完整详尽的答案。
本书根据傅佩荣教授在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授的“先秦儒家哲学”讲稿修订整理。书中依序介绍五大儒家经典《论语》《孟子》《易经》《大学》《中庸》要旨,系统串讲孔子的一贯之道、孟子的发挥完善,以及先秦历代孔门弟子的总结积累。在这个学习儒家思想的黄金时代,傅老师跳脱“秦政荀学”的限制,不做“阳儒阴法”的妥协,以哲学理性、学术良知、传即所习的态度,完整呈现孔孟之道的真正精神与光辉。
这本书将让你发现,真正好的哲学,是可以在生活中实践,并能带来巨大快乐的。
首印限量赠送完整音频课程!
傅佩荣新作,一本书,一个课堂,一次先秦儒家的真正复兴。
聚焦论语、孟子、易经、大学、中庸五大原典要旨,开启叩问经典的哲学大门。
……………………
◎ 编辑推荐
★ 台湾大学公开课中点击量近200,000的先秦儒家哲学课首次成书;得到App订阅量超30,000的哲学老师傅佩荣教授再出力作。
★ 能读懂、可实践的哲学。傅佩荣教授学贯东西,集四十年研学心得,以哲学理性诠释儒家思想精髓。借孔孟智慧,破解人生的孤闷虚无,还生活应有的色彩。
★ 阅读与听课无缝结合,随时以恰当方式呈现当代人需要的知识与智慧。这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一个随时相伴的课堂。眼睛累时,扫码听课;听不分明,请来看书。
……………………
◎ 内容简介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为何以今日哲学视角考量,唯有儒、道两家具备成为普世哲学、永恒哲学的条件?儒家又称“孔孟之道”,孔子是出发点,孟子是中继点,那么荀子、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算真正的儒家吗?
在这本书中,傅佩荣教授将给你完整详尽的答案。
本书根据傅佩荣教授在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授的“先秦儒家哲学”讲稿修订整理。书中依序介绍五大儒家经典《论语》《孟子》《易经》《大学》《中庸》要旨,系统串讲孔子的一贯之道、孟子的发挥完善,以及先秦历代孔门弟子的总结积累。在这个学习儒家思想的黄金时代,傅老师跳脱“秦政荀学”的限制,不做“阳儒阴法”的妥协,以哲学理性、学术良知、传即所习的态度,完整呈现孔孟之道的真正精神与光辉。
这本书将让你发现,真正好的哲学,是可以在生活中实践,并能带来巨大快乐的。
破晓时分 豆瓣 Goodreads
8.0 (11 个评分)
作者:
朱西甯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1
- 5
听这索链,多少罪!多少孽!和多少冤苦,在一片黑森里摸索而来,在冰霜上滑来。
《破晓时分》是台湾文学家朱西甯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十三部短篇经典,首次在大陆出版。人物从《铁浆》中的血气英雄扩展至普通市民,北地乡野传奇与台湾市镇风情相映照,古希腊式悲剧演变为普通人琐细日常与内心战场,呈现更为现代的深邃风景。《春去也》写春日里剿丝师傅的绵绵情思,《白坟》缅怀英雄的陨落,《偷谷贼》悼念正直的衰亡,《也是滋味》写已婚男子的意识流遐想。《福成白铁号》分别以一家四口人的视角,述说牢笼般滞闷的都市日常与生之疲倦。同名短篇《破晓时分》改写自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直指人与荒谬命运之间的纠葛,一幕震慑人心的悲剧,追问“堕落的过程,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是如何开始的?”
破晓时分,天地不仁,欲与悔、罪与孽,纠结消长,彰显人之存在、人之欲念、人之性灵。在《破晓时分》中,健朗悲壮的北地文风仍存,同时进行丰富面向的现代主义叙事探索,开启台湾现代主义书写的实验。
《破晓时分》是台湾文学家朱西甯先生的短篇小说集,收录十三部短篇经典,首次在大陆出版。人物从《铁浆》中的血气英雄扩展至普通市民,北地乡野传奇与台湾市镇风情相映照,古希腊式悲剧演变为普通人琐细日常与内心战场,呈现更为现代的深邃风景。《春去也》写春日里剿丝师傅的绵绵情思,《白坟》缅怀英雄的陨落,《偷谷贼》悼念正直的衰亡,《也是滋味》写已婚男子的意识流遐想。《福成白铁号》分别以一家四口人的视角,述说牢笼般滞闷的都市日常与生之疲倦。同名短篇《破晓时分》改写自宋代话本小说《错斩崔宁》,直指人与荒谬命运之间的纠葛,一幕震慑人心的悲剧,追问“堕落的过程,在我们每个人身上,是如何开始的?”
破晓时分,天地不仁,欲与悔、罪与孽,纠结消长,彰显人之存在、人之欲念、人之性灵。在《破晓时分》中,健朗悲壮的北地文风仍存,同时进行丰富面向的现代主义叙事探索,开启台湾现代主义书写的实验。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第一季 (2021) 豆瓣 TMDB
第一次遇見花香的那刻 Season 1 所属 电视剧集: 第一次遇见花香的那刻
7.9 (356 个评分)
导演:
邓依涵
演员:
林辰唏
/
程予希
…
剧情讲述已育有一子的人妻怡敏(林辰唏 饰)在高中时候与学妹亭亭(程予希 饰)展开了一段青涩却暧昧的同性密友期,此时的她尚未意识到亭亭对她的迷恋已超出姐妹之间。直到多年后两人再次重逢,那段青春的未竟之爱让两人原本平静的生活,激起了未知的波澜。
我與貍奴不出門 豆瓣 Goodreads
8.0 (5 个评分)
作者:
黃麗群
時報出版公司
2019
- 4
「風捲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陸游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貍奴」既非「貍」也非「奴」,其實就是貓呀。
最著名的典故來自南宋大詩人陸游,有古代貓奴第一人之稱的他,憂國憂民卻也愛貓成癡,寫下不少貓詩,這首就是其中之一。
黃麗群文章已經卓然成家,散文文字瑰麗又犀利,小說則充滿令人不忍釋卷的離奇之美,而這幾年,竟也不知不覺確立了牢不可破的「貓奴」形象。這本睽違四年多的散文集,便天外飛來一筆地選用了這個靈動的書名。
儘管不輕易下筆為文,四年多來累積的文字篇篇精采,十分可觀,全書將主張隱隱相近的作品分類為一輯。輯一的「獨坐」定調了熱愛獨處甚至宅居的哲學,她坦言寫作大多時候很痛苦,並不快樂,也並不享受,因為「寫作就是像瘋的一樣自己為自己穿上束縛衣,在精神的密室中爭戰矛盾廝殺,攻擊思想,掠奪意義,但是,做為一個人,我以為,與世界單打獨鬥是種高貴的練習。」
輯二「犯口舌」寫盡了吃點什麼,喝點什麼,說點什麼骨鯁或帶刺的話,吞吞吐吐的人類生活。由文字引路嘗點美味,更令人口舌生涎,就像她說的:「感覺只有寫出來的,真能見色聞香得味。」
輯三「驛馬衣祿」難得地談一點時尚,難得地談一點作為女性的生命經驗,也有旅行和遊戲之樂,品賞聲音感官,聲色犬馬皆在紙上華麗展開。接著也在「拜文曲」一輯裡寫下不少讀書看電影的想法,聊聊文學獎,偶爾「在紙本書當中講紙本書的壞話」。如果你也喜歡在書中有享受一種對比於網路世代倏忽放慢的速度感,那麼絕對不能不一起來埋首當當書堆中的鴕鳥。
「近人情」一輯中許多篇章相對短小輕靈,也是從未刊載在媒體或副刊上的私房臉書好文,生活小事與人際的各種碰撞,得見「生活之骰偶爾擲出這一面」,不就有喜有悲,有讚歎也有看破。最後一輯「須彌芥子」,作家選擇在一般被認為需要壓軸的位置,放些更小的事,以此祝福讀者,納須彌於芥子,見芥子知須彌,並且了悟,「活得像一片口香糖」,也沒什麼不好。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其一〉,陸游
很多人或許不知道,「貍奴」既非「貍」也非「奴」,其實就是貓呀。
最著名的典故來自南宋大詩人陸游,有古代貓奴第一人之稱的他,憂國憂民卻也愛貓成癡,寫下不少貓詩,這首就是其中之一。
黃麗群文章已經卓然成家,散文文字瑰麗又犀利,小說則充滿令人不忍釋卷的離奇之美,而這幾年,竟也不知不覺確立了牢不可破的「貓奴」形象。這本睽違四年多的散文集,便天外飛來一筆地選用了這個靈動的書名。
儘管不輕易下筆為文,四年多來累積的文字篇篇精采,十分可觀,全書將主張隱隱相近的作品分類為一輯。輯一的「獨坐」定調了熱愛獨處甚至宅居的哲學,她坦言寫作大多時候很痛苦,並不快樂,也並不享受,因為「寫作就是像瘋的一樣自己為自己穿上束縛衣,在精神的密室中爭戰矛盾廝殺,攻擊思想,掠奪意義,但是,做為一個人,我以為,與世界單打獨鬥是種高貴的練習。」
輯二「犯口舌」寫盡了吃點什麼,喝點什麼,說點什麼骨鯁或帶刺的話,吞吞吐吐的人類生活。由文字引路嘗點美味,更令人口舌生涎,就像她說的:「感覺只有寫出來的,真能見色聞香得味。」
輯三「驛馬衣祿」難得地談一點時尚,難得地談一點作為女性的生命經驗,也有旅行和遊戲之樂,品賞聲音感官,聲色犬馬皆在紙上華麗展開。接著也在「拜文曲」一輯裡寫下不少讀書看電影的想法,聊聊文學獎,偶爾「在紙本書當中講紙本書的壞話」。如果你也喜歡在書中有享受一種對比於網路世代倏忽放慢的速度感,那麼絕對不能不一起來埋首當當書堆中的鴕鳥。
「近人情」一輯中許多篇章相對短小輕靈,也是從未刊載在媒體或副刊上的私房臉書好文,生活小事與人際的各種碰撞,得見「生活之骰偶爾擲出這一面」,不就有喜有悲,有讚歎也有看破。最後一輯「須彌芥子」,作家選擇在一般被認為需要壓軸的位置,放些更小的事,以此祝福讀者,納須彌於芥子,見芥子知須彌,並且了悟,「活得像一片口香糖」,也沒什麼不好。
海边的房间 豆瓣 Goodreads
7.6 (213 个评分)
作者:
黄丽群
理想国|河南文艺出版社
2021
- 8
台湾新生代小说家黄丽群的代表短篇小说集,十二个坏掉的人,十二个令人倒吸一口凉气的好故事。小说家熬制典雅细密的汉语,精巧布局,将人间悲欢斩落整齐,写出一个城市畸爱者的幽冷世界:老公寓里的弃女和养父,乡间卜算师与患病的儿子,梦游的宅男,中年独居女人和三花猫……语言的俏皮与一 个个意料之外被冻住的结尾,以及对平凡人事细致入微的体察,构成作品特有的文字张力。无常往往最平常,老灵魂的世情书写,温热冷艳,拨动平凡市井里的人心与天机,失意人的情欲与哀伤,我们日常的困顿与孤独。
◎ 作品看点
★无常往往最平常,台湾新生代小说家黄丽群代表作,简体首次出版——荣获台湾多项文学大奖、两岸跨世代文学家盛赞、豆瓣高人气期待华语小说《海边的房间》盛夏来袭。黄丽群是台湾新生代小说家代表人物,短篇小说集《海边的房间》荣获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等华文奖项,同名小说改编影片入选金马影展。简体版首次推出,作者亲选篇目,新增3篇新作,是其二十余年写作生涯的结晶。
★爱的卜算师,老灵魂的世情写作,拨动大命运上的小机关——黠慧之心,刁钻之笔,小说家黄丽群熬制典雅细密的汉语,故事精巧布局,卜算爱与命运,将人间悲欢大戏斩落整齐。老灵魂的世情写作,温热俏皮,幽冷美艳,拨动平凡市井里的人心与天机,失意人的情欲与哀伤,我们日常的困顿与无常。炉火纯青的汉语之美,沉迷进黄丽群爱的算式。
★城市畸爱者的世界,十二个坏掉的人,十二个令人倒吸一口凉气的好故事——写给孤独患者的恋歌,人生逆旅中的安顿。 “我写了各种不美的,零星的,凋的,毁的,那些我总是不可克制而一再抚摸的人生小瑕疵。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舒适的位置,就必须自欺,自欺久了就会坏掉。”语言的俏皮与一个个意料之外被冰冻的反转结尾,形成黄丽群作品独特的文字张力。
★“已经很久没有一路直达阅读沸点,皮肤被烫伤的感觉了。”郭强生、骆以军、柯裕棻、张怡微、七堇年等两岸作家盛赞。——“资质秾艳幽美,可是那美里面暗暗渗着凉气。黄丽群的文字温煦如日,速如风雨。晴日静好的午后,还觉得太平岁月温暖快乐,一转眼,不知哪来的乌云罩顶,大雨倾盆落下。”
◎ 评论推荐
文字有天生的高贵。她的故事如在显微镜下变形虫们不可思议的款款摆动。——骆以军
丽群正是这样的,资质秾艳幽美,可是那美里面暗暗渗着凉气。她的文字温煦如日,速如风雨。晴日静好的午后,还觉得太平岁月温暖快乐,一转眼,不知哪来的乌云罩顶,大雨倾盆落下。——柯裕棻
丽群的小说让我们听见另一种“为甚么不”的疑问,为什么纯情不可以难以下咽?为什么绝望不可以无聊琐碎?她的小说透露出的不急不徐,不标新立异,不大惊小怪,反成就了一种独特主题——美好的破碎。值得期待的小说还真不多,而我终于等到了这一本。——郭强生
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面对一本书,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读下去,生怕要看完了似的,舍不得读太快;一路直达阅读沸点,几乎要烫伤触摸书页的指尖。我惊讶于发现这么好的小说家——黄丽群《海边的房间》真是能定义什么叫杰作的小说集。——七堇年
黠慧之心,刁钻之笔,自慢之人。——傅月庵
文笔细腻尖锐,结构层次清楚,令人惊奇。从未看过女性的嫉妒可以写得这样深沉,这样充满伤害性。——季季
现实最无常,小说人物自己却巴望常态化的人生;无常与常态的辩证,就是黄丽群最新小说集的主要课题。“噢,你也在这里?”张爱玲问。在哪里?就在投资市场中,像黄丽群一样慈眉善目,穿上规范时间节拍的马甲,束紧一点,再紧一点,跟她一起沉迷在她所爱的算式里。——纪大伟
黄丽群《试菜》则“以小见大”,从一个小切口进入,探讨了母爱的复杂内涵。——吴义勤
在台湾,黄丽群拥有众多读者,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在五年之内囊括全岛四次三大报文学奖,更因为她笔尖下的跌宕人生,将故事还原为故事本身,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就是要演给读者看一套悲喜大戏。我第一次读她的作品,是以艾滋病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卜算子》。患病的儿子要照顾养父,好似恶疾与衰老猜拳。小说写得从容平稳,将常情中所可能想象的低落层层推进,不战不逃,套用时髦的话说,对于生命终极的虚无好似一盘没下完的棋静止于家庭。这是取巧的题材,但文中有一句话很动人,黄丽群写道“无常往往最平常”。——张怡微
在黄丽群最具声名的短篇小说《海边的房间》里,最具原创性的,并非某种社会新闻和影视剧里见惯不惊的暴力、情欲乃至伦理戏,而是某种作者企图捕捉的“诡异自明性”,如此,我们不绝于口的所谓现实的荒诞离奇遂在小说家这里转化成人世的“天经地义”。——张定浩
这作者握着的哪是笔啊,分明是一把刀。——豆瓣网友 知暖
有种初读阿乙《鸟,看见我了》时的惊喜,却读到了别样的主题。“畸爱”也许是黄丽群这些短篇中最为耀眼的主题,可她却远未止于此。她以成熟的谋篇布局以及不经意的笔调,看似轻描淡写、却实则入木三分地谈许多“可能性”,谈孤独,也谈空虚,抑或等待,甚至是平淡生活中的荒诞与黑色幽默。有些麦克尤恩早期的影子,尤其像极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豆瓣网友 MagicDon
◎ 作品看点
★无常往往最平常,台湾新生代小说家黄丽群代表作,简体首次出版——荣获台湾多项文学大奖、两岸跨世代文学家盛赞、豆瓣高人气期待华语小说《海边的房间》盛夏来袭。黄丽群是台湾新生代小说家代表人物,短篇小说集《海边的房间》荣获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林荣三文学奖等华文奖项,同名小说改编影片入选金马影展。简体版首次推出,作者亲选篇目,新增3篇新作,是其二十余年写作生涯的结晶。
★爱的卜算师,老灵魂的世情写作,拨动大命运上的小机关——黠慧之心,刁钻之笔,小说家黄丽群熬制典雅细密的汉语,故事精巧布局,卜算爱与命运,将人间悲欢大戏斩落整齐。老灵魂的世情写作,温热俏皮,幽冷美艳,拨动平凡市井里的人心与天机,失意人的情欲与哀伤,我们日常的困顿与无常。炉火纯青的汉语之美,沉迷进黄丽群爱的算式。
★城市畸爱者的世界,十二个坏掉的人,十二个令人倒吸一口凉气的好故事——写给孤独患者的恋歌,人生逆旅中的安顿。 “我写了各种不美的,零星的,凋的,毁的,那些我总是不可克制而一再抚摸的人生小瑕疵。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上找不到自己舒适的位置,就必须自欺,自欺久了就会坏掉。”语言的俏皮与一个个意料之外被冰冻的反转结尾,形成黄丽群作品独特的文字张力。
★“已经很久没有一路直达阅读沸点,皮肤被烫伤的感觉了。”郭强生、骆以军、柯裕棻、张怡微、七堇年等两岸作家盛赞。——“资质秾艳幽美,可是那美里面暗暗渗着凉气。黄丽群的文字温煦如日,速如风雨。晴日静好的午后,还觉得太平岁月温暖快乐,一转眼,不知哪来的乌云罩顶,大雨倾盆落下。”
◎ 评论推荐
文字有天生的高贵。她的故事如在显微镜下变形虫们不可思议的款款摆动。——骆以军
丽群正是这样的,资质秾艳幽美,可是那美里面暗暗渗着凉气。她的文字温煦如日,速如风雨。晴日静好的午后,还觉得太平岁月温暖快乐,一转眼,不知哪来的乌云罩顶,大雨倾盆落下。——柯裕棻
丽群的小说让我们听见另一种“为甚么不”的疑问,为什么纯情不可以难以下咽?为什么绝望不可以无聊琐碎?她的小说透露出的不急不徐,不标新立异,不大惊小怪,反成就了一种独特主题——美好的破碎。值得期待的小说还真不多,而我终于等到了这一本。——郭强生
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面对一本书,一个字一个字慢慢读下去,生怕要看完了似的,舍不得读太快;一路直达阅读沸点,几乎要烫伤触摸书页的指尖。我惊讶于发现这么好的小说家——黄丽群《海边的房间》真是能定义什么叫杰作的小说集。——七堇年
黠慧之心,刁钻之笔,自慢之人。——傅月庵
文笔细腻尖锐,结构层次清楚,令人惊奇。从未看过女性的嫉妒可以写得这样深沉,这样充满伤害性。——季季
现实最无常,小说人物自己却巴望常态化的人生;无常与常态的辩证,就是黄丽群最新小说集的主要课题。“噢,你也在这里?”张爱玲问。在哪里?就在投资市场中,像黄丽群一样慈眉善目,穿上规范时间节拍的马甲,束紧一点,再紧一点,跟她一起沉迷在她所爱的算式里。——纪大伟
黄丽群《试菜》则“以小见大”,从一个小切口进入,探讨了母爱的复杂内涵。——吴义勤
在台湾,黄丽群拥有众多读者,这不仅仅是因为她在五年之内囊括全岛四次三大报文学奖,更因为她笔尖下的跌宕人生,将故事还原为故事本身,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就是要演给读者看一套悲喜大戏。我第一次读她的作品,是以艾滋病为题材的短篇小说《卜算子》。患病的儿子要照顾养父,好似恶疾与衰老猜拳。小说写得从容平稳,将常情中所可能想象的低落层层推进,不战不逃,套用时髦的话说,对于生命终极的虚无好似一盘没下完的棋静止于家庭。这是取巧的题材,但文中有一句话很动人,黄丽群写道“无常往往最平常”。——张怡微
在黄丽群最具声名的短篇小说《海边的房间》里,最具原创性的,并非某种社会新闻和影视剧里见惯不惊的暴力、情欲乃至伦理戏,而是某种作者企图捕捉的“诡异自明性”,如此,我们不绝于口的所谓现实的荒诞离奇遂在小说家这里转化成人世的“天经地义”。——张定浩
这作者握着的哪是笔啊,分明是一把刀。——豆瓣网友 知暖
有种初读阿乙《鸟,看见我了》时的惊喜,却读到了别样的主题。“畸爱”也许是黄丽群这些短篇中最为耀眼的主题,可她却远未止于此。她以成熟的谋篇布局以及不经意的笔调,看似轻描淡写、却实则入木三分地谈许多“可能性”,谈孤独,也谈空虚,抑或等待,甚至是平淡生活中的荒诞与黑色幽默。有些麦克尤恩早期的影子,尤其像极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豆瓣网友 MagicDon
俗女養成記 豆瓣 谷歌图书
8.8 (11 个评分)
作者:
江鵝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6
- 3
1. 台南傳統家庭故事。
2. 70年代的台灣教育現場。
3. 6年級生女人的成長回憶。
理直氣壯的普普通通
寫給六年級女孩的情書。
那些唱過的歌,做過的夢,愛過的人⋯⋯
終究抵不住鬼眼滄桑,
優秀又好命的女人藍圖,長成了的沒讓我們容易多少,
長不成的那些顯然這輩子不干我們的事。
和台灣十大建設差不多時間出生,和台灣經濟一起長出來的六年級女孩啊,
蹣跚跨步之初,生命藍圖臨摹著淑女形象,
不料潮流與時代正在改寫「好家教」的定義,
六年級女人繼承的輪廓正在式微,
於是,她們聰明伶俐,卻聽從爸媽和老師說的話;
照顧好自己的功課,又主動幫忙家務;
待人溫文可親,自己則堅毅果敢;
長大後擁有一份穩當的工作,同時經營著一個齊備的婚姻;
最好玲瓏剔透但又福厚德潤;
懂得追趕新時代的先進也能體貼舊觀念的徬徨。
一位台南傳統中藥店家庭養成的六年級女人,回首那些發生在自身的,關於愛、婚姻、尊卑倫常等等教養,以及人情世故的纏綿、顧盼,曾經孵育自己的暖房,如何化作無形的結界,在長成後的每個當下牽牽絆絆,讓人進退之間不免輕嘆,每個懂得底下卻也換來一番風景。
2. 70年代的台灣教育現場。
3. 6年級生女人的成長回憶。
理直氣壯的普普通通
寫給六年級女孩的情書。
那些唱過的歌,做過的夢,愛過的人⋯⋯
終究抵不住鬼眼滄桑,
優秀又好命的女人藍圖,長成了的沒讓我們容易多少,
長不成的那些顯然這輩子不干我們的事。
和台灣十大建設差不多時間出生,和台灣經濟一起長出來的六年級女孩啊,
蹣跚跨步之初,生命藍圖臨摹著淑女形象,
不料潮流與時代正在改寫「好家教」的定義,
六年級女人繼承的輪廓正在式微,
於是,她們聰明伶俐,卻聽從爸媽和老師說的話;
照顧好自己的功課,又主動幫忙家務;
待人溫文可親,自己則堅毅果敢;
長大後擁有一份穩當的工作,同時經營著一個齊備的婚姻;
最好玲瓏剔透但又福厚德潤;
懂得追趕新時代的先進也能體貼舊觀念的徬徨。
一位台南傳統中藥店家庭養成的六年級女人,回首那些發生在自身的,關於愛、婚姻、尊卑倫常等等教養,以及人情世故的纏綿、顧盼,曾經孵育自己的暖房,如何化作無形的結界,在長成後的每個當下牽牽絆絆,讓人進退之間不免輕嘆,每個懂得底下卻也換來一番風景。
池堂怪談 豆瓣
6.9 (72 个评分)
魚丁糸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1年9月17日
出版发行:
環球唱片
翻開魚丁糸創團第一頁
這是..什麼怪談!
魚丁糸首張全新專輯
《池堂怪談》
一場奇幻搖滾音樂冒險之旅
收錄:〈我就奇怪〉、〈終點起點〉等全新單曲
7/30 平行時空 開始預購
9/17 池堂小心 怪談發行
預購限定贈品:感謝Follow 糸,超過60頁創刊號《魚丁秘密》Vol. 1
專輯試聽注意:《池塘怪談》8/12起每週四myVideo、公視+ 一次更新二集。每集一首新曲試聽。
魚丁糸,是由主唱青峰、貝斯手馨儀、鼓手小威、木吉他阿福、電吉他家凱,以及鋼琴/中提琴手阿龔所組成。《池堂怪談》,是這個樂團浴火重生後的第一張原創專輯。六個人實驗性的將自身故事以第三人稱的角度,(aka魚丁糸靈魂出竅地看著蘇打綠的真實故事),有感而發的創作出一張充滿戲劇張力的概念專輯。專輯裡面擁有豐沛的民謠搖滾、管樂絃樂,巧妙運用大量的電氣節拍,團員們取材隨手可得之物件聲響,將其融入於編曲與音樂創作當中。整張作品有其魚丁糸式的獨特音樂敘述體,沉重但不悲情、憤世但不嫉俗、荒謬但不荒唐、離奇卻不驚悚…。 簡言之,就是這六個人所組成的樂團,於五年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歷練下,化悲憤為幽默的音樂作品第一發。
有了想要說的話,想寫的音樂,魚丁糸找來了許多新舊夥伴,共同製作完成這張《池堂怪談》全新專輯。音樂上,邀請首度合作的音樂製作人陳君豪、嘟嘟、電影配樂家王希文,以及從蘇打綠時期第一張專輯就合作至今的徐千秀老師。同樣也是獨立樂團出身的製作人陳君豪,對於《池堂怪談》專輯的製作上給了一個很好的註解:「細膩與放肆都是音樂的養分,而魚丁糸團員們在這幾年各自的進修與經歷,也讓他們在創作或樂器彈奏整個更精進;因此在聽完大家天馬行空的demo後,我決定這張的大方向是感官的放大。」
以君豪為首的音樂製作人在專輯製作上,放大了音樂感官的可能性。魚丁糸團員們則從音樂視角上,找來了電影導演程偉豪,來放大專輯概念上的完整性。從第一首〈我就奇怪〉開始,到最終章〈終點起點〉,魚丁糸將十首歌曲demo、創作概念,以及曲序編排中蘊藏的起承轉合,邀請程偉豪導演發展為一部《池塘怪談》劇集。與魚團團員有著妙不可言緣分的導演程偉豪,受邀將新專輯十首歌歌名改編成十集連續劇集,而且還要呼應樂團的真實遭遇,從2020年末開始、與團員攜手完成這個史無前例、戲劇與專輯互文的命題。在整齣《池塘怪談》戲劇當中,時空回到2004年5月30日蘇打綠發表第一首單曲〈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那一天,主角們經歷一次又一次關係的崩塌以及青春的逝去...且慢,該劇不嚴肅也不是導演慣用的恐怖片手法,而是一部深入淺出的青春荒誕劇!偉豪導演以輕鬆詼諧的手法闡述嚴肅的議題,劇裡更佈下許多跨界合作的深度梗。整齣劇集與魚丁糸創作概念、表現手法相呼應,更是《池堂怪談》專輯概念上必要的“衍生閱讀”。
這是..什麼怪談!
魚丁糸首張全新專輯
《池堂怪談》
一場奇幻搖滾音樂冒險之旅
收錄:〈我就奇怪〉、〈終點起點〉等全新單曲
7/30 平行時空 開始預購
9/17 池堂小心 怪談發行
預購限定贈品:感謝Follow 糸,超過60頁創刊號《魚丁秘密》Vol. 1
專輯試聽注意:《池塘怪談》8/12起每週四myVideo、公視+ 一次更新二集。每集一首新曲試聽。
魚丁糸,是由主唱青峰、貝斯手馨儀、鼓手小威、木吉他阿福、電吉他家凱,以及鋼琴/中提琴手阿龔所組成。《池堂怪談》,是這個樂團浴火重生後的第一張原創專輯。六個人實驗性的將自身故事以第三人稱的角度,(aka魚丁糸靈魂出竅地看著蘇打綠的真實故事),有感而發的創作出一張充滿戲劇張力的概念專輯。專輯裡面擁有豐沛的民謠搖滾、管樂絃樂,巧妙運用大量的電氣節拍,團員們取材隨手可得之物件聲響,將其融入於編曲與音樂創作當中。整張作品有其魚丁糸式的獨特音樂敘述體,沉重但不悲情、憤世但不嫉俗、荒謬但不荒唐、離奇卻不驚悚…。 簡言之,就是這六個人所組成的樂團,於五年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歷練下,化悲憤為幽默的音樂作品第一發。
有了想要說的話,想寫的音樂,魚丁糸找來了許多新舊夥伴,共同製作完成這張《池堂怪談》全新專輯。音樂上,邀請首度合作的音樂製作人陳君豪、嘟嘟、電影配樂家王希文,以及從蘇打綠時期第一張專輯就合作至今的徐千秀老師。同樣也是獨立樂團出身的製作人陳君豪,對於《池堂怪談》專輯的製作上給了一個很好的註解:「細膩與放肆都是音樂的養分,而魚丁糸團員們在這幾年各自的進修與經歷,也讓他們在創作或樂器彈奏整個更精進;因此在聽完大家天馬行空的demo後,我決定這張的大方向是感官的放大。」
以君豪為首的音樂製作人在專輯製作上,放大了音樂感官的可能性。魚丁糸團員們則從音樂視角上,找來了電影導演程偉豪,來放大專輯概念上的完整性。從第一首〈我就奇怪〉開始,到最終章〈終點起點〉,魚丁糸將十首歌曲demo、創作概念,以及曲序編排中蘊藏的起承轉合,邀請程偉豪導演發展為一部《池塘怪談》劇集。與魚團團員有著妙不可言緣分的導演程偉豪,受邀將新專輯十首歌歌名改編成十集連續劇集,而且還要呼應樂團的真實遭遇,從2020年末開始、與團員攜手完成這個史無前例、戲劇與專輯互文的命題。在整齣《池塘怪談》戲劇當中,時空回到2004年5月30日蘇打綠發表第一首單曲〈空氣中的視聽與幻覺〉那一天,主角們經歷一次又一次關係的崩塌以及青春的逝去...且慢,該劇不嚴肅也不是導演慣用的恐怖片手法,而是一部深入淺出的青春荒誕劇!偉豪導演以輕鬆詼諧的手法闡述嚴肅的議題,劇裡更佈下許多跨界合作的深度梗。整齣劇集與魚丁糸創作概念、表現手法相呼應,更是《池堂怪談》專輯概念上必要的“衍生閱讀”。
寂寞的游戏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3 (366 个评分)
作者:
袁哲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
- 9
☆ 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
☆ 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 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
☆ 第一届做書奖 年度原创小说
用纯真的双眼捕捉孤独的角落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台湾吴浊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得主
………………
※编辑推荐※
☆ 袁哲生以冷静节制的短篇小说风格和骆以军并列为台湾196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也是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 ”的两位作家之一,还影响童伟格、甘耀明、高翊峰、王聪威等一批台湾年轻作者,如果,袁哲生继续写下去,或许他会是当今台湾最杰出的小说家……
☆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写作者在书写上只留下八分之一给读者,另外八分之七则隐匿其踪。向来崇拜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袁哲生,也在这本《寂寞的游戏》展现出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冰山书写。通过一贯冷静的文字、简约的结构,他留下十分之一的部分;字里行间的处处留白,则隐藏十分之九的深邃意涵让读者自行摸索。当读者感受到那十分之九时,袁哲生的文字意义才真正展现出来。
………………
※内容简介※
在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寂寞的游戏》中,袁哲生通过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感,例如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年少时同学之间的友情,或是两人结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这种“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困境感”,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孤独的感觉。寂寞、孤独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基调,也是许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当我们在《寂寞的游戏》中仔细品味袁哲生冷静节制的文字后,终将会发现一种袁哲生独有的寂寞书写。
………………
※名人推荐※
在袁哲生最好的作品里,他显然不满足于白描人生片段而已,而要借叙述的形式,表达更复杂的看法。这使他得以超越写实模拟的限制,曾获大奖的《送行》正是如此。故事中的父亲带著小儿子坐火车,为落网逃兵的大儿子送行;之后小儿子再到海港送别父亲。如是辗转,人物关系渐行渐远,叙事力量也越来越淡。一篇讲亲情的小说,竟反衬出天地不仁,何以为寄的孤绝感。亲如骨肉,又能如何?
——文学评论学者 王德威
《送行》的作者对文字有极其精到的控制力,使读者一直处于某种“距离”之外的冷静状态。刻意压低抹淡的腔调反而令港式小镇里浮来游去的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显卑微、落寞。作者大量使用的白描笔触非但不会由于“没有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而流于空疏,反倒经由人物错身而逝的际遇、彼此不相连缀的动作、遭遇来交叠衬显出作者尤深的关切——人类存在的断片性和疏离性。
——当代华文作家 张大春
他用强烈的表达意愿,代替节制和省略。他想把个人的感受和社会的现状融合在一起,成为文学的一体。但是,他并未忘却隐藏的工夫。他想在表露和隐含之间,求取平衡。他用丰富而正确的现实描述,来建立他的作品的架构。他也了解,要进入社会的深处,才能追求到他的目标。
——台湾小说家 郑清文
☆ 豆瓣2017年度读书榜单 中国文学(小说类)TOP1
☆ 第一届做書奖 年度原创小说
用纯真的双眼捕捉孤独的角落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台湾吴浊流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时报文学奖得主
………………
※编辑推荐※
☆ 袁哲生以冷静节制的短篇小说风格和骆以军并列为台湾1960年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也是 被张大春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 ”的两位作家之一,还影响童伟格、甘耀明、高翊峰、王聪威等一批台湾年轻作者,如果,袁哲生继续写下去,或许他会是当今台湾最杰出的小说家……
☆ 美国小说家海明威曾提出著名的冰山理论,写作者在书写上只留下八分之一给读者,另外八分之七则隐匿其踪。向来崇拜海明威冰山理论的袁哲生,也在这本《寂寞的游戏》展现出一种专属于他自己的冰山书写。通过一贯冷静的文字、简约的结构,他留下十分之一的部分;字里行间的处处留白,则隐藏十分之九的深邃意涵让读者自行摸索。当读者感受到那十分之九时,袁哲生的文字意义才真正展现出来。
………………
※内容简介※
在这一本由七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寂寞的游戏》中,袁哲生通过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感,例如父母与儿子之间的亲情,年少时同学之间的友情,或是两人结婚多年的夫妻之情,一再地去捕捉寂寞这种“生而为人必定面临的困境感”,字里行间处处散发孤独的感觉。寂寞、孤独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基调,也是许多作家竭力描述的情感,但是,当我们在《寂寞的游戏》中仔细品味袁哲生冷静节制的文字后,终将会发现一种袁哲生独有的寂寞书写。
………………
※名人推荐※
在袁哲生最好的作品里,他显然不满足于白描人生片段而已,而要借叙述的形式,表达更复杂的看法。这使他得以超越写实模拟的限制,曾获大奖的《送行》正是如此。故事中的父亲带著小儿子坐火车,为落网逃兵的大儿子送行;之后小儿子再到海港送别父亲。如是辗转,人物关系渐行渐远,叙事力量也越来越淡。一篇讲亲情的小说,竟反衬出天地不仁,何以为寄的孤绝感。亲如骨肉,又能如何?
——文学评论学者 王德威
《送行》的作者对文字有极其精到的控制力,使读者一直处于某种“距离”之外的冷静状态。刻意压低抹淡的腔调反而令港式小镇里浮来游去的小人物因面目模糊而益显卑微、落寞。作者大量使用的白描笔触非但不会由于“没有刻画出人物的心理变化”而流于空疏,反倒经由人物错身而逝的际遇、彼此不相连缀的动作、遭遇来交叠衬显出作者尤深的关切——人类存在的断片性和疏离性。
——当代华文作家 张大春
他用强烈的表达意愿,代替节制和省略。他想把个人的感受和社会的现状融合在一起,成为文学的一体。但是,他并未忘却隐藏的工夫。他想在表露和隐含之间,求取平衡。他用丰富而正确的现实描述,来建立他的作品的架构。他也了解,要进入社会的深处,才能追求到他的目标。
——台湾小说家 郑清文
之乎者也 Spotify Spotify 苹果音乐 豆瓣
9.8 (327 个评分)
羅大佑
类型:
國語流行樂
发布日期 1982年4月21日
在崇尚曲風清新、歌聲天籟的校園民歌年代,棄醫從樂的羅大佑一把沙啞且粗獷的嗓音唱著批判現實的躁鬱歌曲令人無福消受,輾轉多家唱片公司未果,發行計畫一拖再拖。終於到了 1982 年,完成已久的《之乎者也》竟深得新成立的滾石唱片的心,羅大佑終於順利推出個人首張專輯。不止羅大佑,沒有人能想到這張專輯會就此改變台灣原創音樂的面貌,為其注入全新的思考和新意。時至今日,《之乎者也》已然成了華語樂壇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文化符號,並高居「台灣百佳唱片 (1975-1993)」榜第一位。這是一張民謠和搖滾兼而有之的專輯,從中可一窺台灣流行音樂完整的發展路徑。一方面,強調「以詩入歌」的民歌運動席捲全台,民歌運動後期開始從事音樂創作的羅大佑自然脫不開受其影響,以至於《之乎者也》亦帶著獨特的詩意。包括直接以詩人鄭愁予的同名新詩入歌的〈錯誤〉,以緩和的電吉他和民謠吉他交織的慢搖滾開場,中後段由非洲鼓引領放克貝斯、模擬合成器,以及鐵琴、弦樂鳴放出迷幻搖滾思潮,使得這首歌的實驗性更為立體;由詩人余光中的現代詩改編的〈鄉愁四韻〉透過國樂五聲音階與指彈仿擬古琴,加上中國笛和令人錯以為是揚琴的合成器音色,新舊結合進行的創作表達和民歌手楊弦譜曲的版本分庭抗禮;由藍調鋼琴主導、意境取自詩仙李白的〈將進酒〉,表達了羅大佑最擅長的家國情懷,感懷了大時代背景下兩岸人的心理變化。看似是一首稚嫩柔情的校園情歌的〈戀曲1980〉,卻在歌詞中別有用心,以更超然的態度、更為瀟灑的方式詠歎著男女之愛,以當時華語樂壇少見的角度處理感情題材,前衛而深刻。同時他也承襲著部分來自民歌時代文青的氣質,編曲帶著配樂美感的〈蒲公英〉以吉他為主體,有著當時校園民歌所流行的草根、陽光小品感受;〈童年〉〈光陰的故事〉其來源也還是民歌運動時代的創作傳統。另一方面,羅大佑有意識地在與受民歌時代影響的自己進行「切割」,搖滾特色鮮明的專輯標題曲〈之乎者也〉以當時近乎鳳毛麟角的雷鬼反拍節奏打底,他則好似置身迷霧般鏗鏘有力地針砭著世道,以「之乎者也」四字訣放置句尾嘲諷教育管束、民歌運動、審查制度等;〈鹿港小鎮〉雖聽上去沒那麼「搖滾」,但羅大佑在此處化身來自彰化的「北漂青年」,一句「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帶出了城鄉二元對立局面下小鎮青年無處不在的迷茫和失根心態,他不加修飾的粗糙嗓音甚至加劇了都會生活的艱困程度。儘管發行版本最終送審遭到駁回與修改,但在尚未解嚴的臺灣,能用藝術家的態度游走在體制規範的自由創作邊界,巧妙地保留原意更增多了思考空間,儘量準確表達,是《之乎者也》至今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重要原因。
无路用的咖小 豆瓣
流氓阿德
发布日期 2015年3月16日
出版发行:
美樂帝
關於 流氓阿德!
最強悍也是最溫柔的「音樂流氓」
從小在純樸金門出生長大的阿德,童年生活非常困苦,但也正因為這樣的磨難,
讓阿德天生就比別人更多了一份能在逆境中生存,與堅持不服輸的反叛個性
他的叛逆,並非真的流氓。「流氓阿德」本名黃永德,這位出身戰地金門的音樂前輩,駕馭如利刃一般的嗓音,以許多音樂人朝思暮想的「夢幻方式」主流出道,被當時獨立音樂 人最期待入籍的水晶唱片延攬,音樂版圖橫跨主流與獨立音樂,圈內朋友形容他是最強悍也是最溫柔的「音樂流氓」。阿德以前從沒有想過要當歌星,國中時,他的最大志願是當一個工人 — 有個穩當的收入可以娶妻生子 ...... 因此,國中畢業時,他的第一志願就是到大同工商唸書。話雖如此,他在金門金沙國中曾經是樂隊的指揮,音樂的血脈,早就周流在他的體內。他的工人生涯,其實也沒有脫離過音樂。高中畢業後為了貼補家用,他從戰地金門到台灣求學及謀生,曾在海國樂器行工作,看到薛岳、齊秦那些「咖」出出入入,心裡曾有過羨慕。
後來在鑫音樂擔任製作作助理的流氓阿德,某次因為幫臨時不能到場的林強代唱泡麵廣告歌< 搶搶滾 >而意外進入歌壇,先後發行 了《強強滾》、《流氓》、《看看這個世界》三張專輯,*作品並曾經兩度入圍過金曲獎。
2000年,流氓阿德在董事長樂團主唱冠宇過世後,曾與董事長阿吉、小白和Micky短暫組成「水龍頭樂團」跑選舉場,流氓阿德任該團主唱,當時樂界眾人並起鬨拱流氓阿德為「台灣搖滾黨」黨主席。原本一心嚮往平靜生活的流氓阿德,因不適應發片後媒體太多的關注加上回金門照顧重病的母親而暫離搖滾圈,直到母親與摯友老猴也是流氓阿德的貝斯手兼團長相繼過世後,他重新思考人生,決定再戰樂壇與音樂為伍。
2013 年12月24日平安夜,在流氓阿徳的號召下,董事長樂團、 刺客和流氓阿德新舊團員齊聚Legacy演出,流氓阿德正式宣告重返樂壇。
2015年在新東家紫米音樂的協助以及歌曲本身獲得的獎項補助之下,終將發行暌違十餘年的第四張全台語創作專輯,並在3月15日他生日當天於Legacy Taipei舉辦新專輯發片演唱會,當天實體專輯會提早通路於現場首賣,並且集合參與製作的眾樂團一起同台演出。
歷年出版品 及 Credit
1992 專輯《強強滾》入圍第四屆金曲奬『最佳年度歌曲』。
1994 電影《單打雙不打》配樂<燈>入圍第七屆金曲奬『最佳製作、最佳曲』。
1998 專輯《流氓》(忍者龜主題曲)。
2000 專輯 《看看這個世界》 <男人的眼淚><看看這個世界>流氓教授主題曲、插曲。
2003 出版長篇小說【天使之城】
2004 製作黃俊雄布袋戲【風雲】電視原聲帶。
2014 <平安符>一曲獲得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河洛語組佳作。
2015 出版第四張全創作台語專輯《無路用的咖小》。
關於 專輯
《無路用的咖小》
踏過昨日遺憾 迎向未來曙光 誠實坦然的創作 流氓阿德—莫忘初心。
流氓阿德雖暫別樂壇十餘年,這回重新出發,包辦全部詞曲創作的第四張全新台語專輯,不但未顯露任何“老態”反而在他深厚底藴的台語詩歌詞彙之外,曲式嶄新 ; 整合八組樂團,將近三十位音樂人共同呈現的編曲,更反映出這位樂壇前輩「製作人」的功力。這次參與專輯《無路用的咖小》編曲錄製的樂團包括:刺客、董事長、骨肉皮秀秀(徐千秀)、猴子飛行員楊聲錚、微光群島(前甜梅號)、八十八顆芭樂籽、拾參、教練、伊雷兔許祐華、 紅花大堡、Triple Deer等 …… 大家給了這張專輯每一首歌曲不同的風景一樣的態度 ; 在阿德充滿氣魄又真實溫柔的嗓音包覆下,同時保留了每個樂團的特色,這無非是近年來樂團製作整合的代表作品,也是音樂人兼作家流氓阿德對自己過往最真實的告白。出版過長篇小說的流氓阿德,習慣在他每首歌曲之前,親自寫下歌曲背後的創作故事 — 整張專輯濃濃的透露出對故鄉金門和逝去母親的牽繫 ; 也不難看出他是一個重情重義典型的鐵漢柔情雙魚男子漢,寫這些歌好像是過去十年的日記,看似悲情又多情,但多少的人生不是一步一步踏過昨日的遺憾向前走來,重要的是莫忘初心,平平安安。
最強悍也是最溫柔的「音樂流氓」
從小在純樸金門出生長大的阿德,童年生活非常困苦,但也正因為這樣的磨難,
讓阿德天生就比別人更多了一份能在逆境中生存,與堅持不服輸的反叛個性
他的叛逆,並非真的流氓。「流氓阿德」本名黃永德,這位出身戰地金門的音樂前輩,駕馭如利刃一般的嗓音,以許多音樂人朝思暮想的「夢幻方式」主流出道,被當時獨立音樂 人最期待入籍的水晶唱片延攬,音樂版圖橫跨主流與獨立音樂,圈內朋友形容他是最強悍也是最溫柔的「音樂流氓」。阿德以前從沒有想過要當歌星,國中時,他的最大志願是當一個工人 — 有個穩當的收入可以娶妻生子 ...... 因此,國中畢業時,他的第一志願就是到大同工商唸書。話雖如此,他在金門金沙國中曾經是樂隊的指揮,音樂的血脈,早就周流在他的體內。他的工人生涯,其實也沒有脫離過音樂。高中畢業後為了貼補家用,他從戰地金門到台灣求學及謀生,曾在海國樂器行工作,看到薛岳、齊秦那些「咖」出出入入,心裡曾有過羨慕。
後來在鑫音樂擔任製作作助理的流氓阿德,某次因為幫臨時不能到場的林強代唱泡麵廣告歌< 搶搶滾 >而意外進入歌壇,先後發行 了《強強滾》、《流氓》、《看看這個世界》三張專輯,*作品並曾經兩度入圍過金曲獎。
2000年,流氓阿德在董事長樂團主唱冠宇過世後,曾與董事長阿吉、小白和Micky短暫組成「水龍頭樂團」跑選舉場,流氓阿德任該團主唱,當時樂界眾人並起鬨拱流氓阿德為「台灣搖滾黨」黨主席。原本一心嚮往平靜生活的流氓阿德,因不適應發片後媒體太多的關注加上回金門照顧重病的母親而暫離搖滾圈,直到母親與摯友老猴也是流氓阿德的貝斯手兼團長相繼過世後,他重新思考人生,決定再戰樂壇與音樂為伍。
2013 年12月24日平安夜,在流氓阿徳的號召下,董事長樂團、 刺客和流氓阿德新舊團員齊聚Legacy演出,流氓阿德正式宣告重返樂壇。
2015年在新東家紫米音樂的協助以及歌曲本身獲得的獎項補助之下,終將發行暌違十餘年的第四張全台語創作專輯,並在3月15日他生日當天於Legacy Taipei舉辦新專輯發片演唱會,當天實體專輯會提早通路於現場首賣,並且集合參與製作的眾樂團一起同台演出。
歷年出版品 及 Credit
1992 專輯《強強滾》入圍第四屆金曲奬『最佳年度歌曲』。
1994 電影《單打雙不打》配樂<燈>入圍第七屆金曲奬『最佳製作、最佳曲』。
1998 專輯《流氓》(忍者龜主題曲)。
2000 專輯 《看看這個世界》 <男人的眼淚><看看這個世界>流氓教授主題曲、插曲。
2003 出版長篇小說【天使之城】
2004 製作黃俊雄布袋戲【風雲】電視原聲帶。
2014 <平安符>一曲獲得台灣原創流行音樂大獎河洛語組佳作。
2015 出版第四張全創作台語專輯《無路用的咖小》。
關於 專輯
《無路用的咖小》
踏過昨日遺憾 迎向未來曙光 誠實坦然的創作 流氓阿德—莫忘初心。
流氓阿德雖暫別樂壇十餘年,這回重新出發,包辦全部詞曲創作的第四張全新台語專輯,不但未顯露任何“老態”反而在他深厚底藴的台語詩歌詞彙之外,曲式嶄新 ; 整合八組樂團,將近三十位音樂人共同呈現的編曲,更反映出這位樂壇前輩「製作人」的功力。這次參與專輯《無路用的咖小》編曲錄製的樂團包括:刺客、董事長、骨肉皮秀秀(徐千秀)、猴子飛行員楊聲錚、微光群島(前甜梅號)、八十八顆芭樂籽、拾參、教練、伊雷兔許祐華、 紅花大堡、Triple Deer等 …… 大家給了這張專輯每一首歌曲不同的風景一樣的態度 ; 在阿德充滿氣魄又真實溫柔的嗓音包覆下,同時保留了每個樂團的特色,這無非是近年來樂團製作整合的代表作品,也是音樂人兼作家流氓阿德對自己過往最真實的告白。出版過長篇小說的流氓阿德,習慣在他每首歌曲之前,親自寫下歌曲背後的創作故事 — 整張專輯濃濃的透露出對故鄉金門和逝去母親的牽繫 ; 也不難看出他是一個重情重義典型的鐵漢柔情雙魚男子漢,寫這些歌好像是過去十年的日記,看似悲情又多情,但多少的人生不是一步一步踏過昨日的遺憾向前走來,重要的是莫忘初心,平平安安。
其后 それから 豆瓣
8.4 (28 个评分)
作者:
赖香吟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9
破碎之后的重整,劫后余生的跋涉
台湾文学金典奖作品,赖香吟长篇小说
一部思辨情感与伦理的文学典范
● 编辑推荐
☆ 逝者远去,被留下的人如何继续前行?赖香吟以幸存者的角度展开细腻的思考,谈论创伤与治愈、生命与死亡。面对沉重的人生叩问,或许《其后 それから》是一声真挚的应答。
☆ 《其后 それから》是个人之作,也是时代之作。赖香吟从一名自我对话的叙事者,向外扩及同代人的生命处境,诉说台湾“五年级世代”(六零后)对种种信念的追寻与断裂。通过小说,我们见证深邃的时代风景。
☆ 创作本书,赖香吟秉持克制的书写伦理,谨慎选择内容的呈现,以“小说”这门文类避免消费现实的可能,保持必要的距离。阅读《其后 それから》,我们满怀敬意,并充分反省与思辨。
● 内容简介
“所以,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五月的书,而是关于我自己,其后与幸存之书。”
“如今,我航过那个郁闷的赤道无风带了吗?我即将出发去哪里?抑或,我从何处归来?写作的船帆下垂搁置了非常久,水天一色,雾气茫茫,记忆的魔山,五月,想来不只是我陪她走过一段性别认同之路,她也伴我熬过一段非常漫长的写作认同之旅,即便是她已经不存在的岁月里,她的形象及其书写,对我是一种抚慰,也是一种刺痛,我们曾经彼此反对,却又同时扮演倾听者的角色,无论是不断攀高追寻,或是不断挖深内化,我们争执,终致谅解,了悟彼此并没有太大的冲突。”
● 名人推荐
☆ 《其后 それから》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以细致耐烦的态度,开启了反省伦理与情感的平台(platform)——这个平台是读者也可以参与思辨的空间。这种平台在现有的台湾文学中罕见,尤其珍贵。
——纪大伟(台湾小说家)
☆ 在功能上,《其后 それから》显然有它不得不被视为小说的理由。它单纯地需要读者对小说之为虚构的期待。它需要被视为虚构、在阅读里被虚构化,以制造主体与事件之间的想象距离。
——黄锦树(马华文学作家)
☆ 太浪漫的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都一定得死过一次。那样的死过之后,再回头,看见的都会不一样了……为你终须拿回属于你书写权利的毅然感到骄傲,因为这是一个时代的故事,是关于你如何活下来,而不是关于某人为何而死的故事。
——郭强生(台湾作家)
☆ 这是用时间慢慢堆积起来的一本书,有些地方写得惊人地好,她文笔的成熟以及这个作品能去解答很多问题,包括五年级世代的早逝与断裂;它能去回答一个女性作家怎么样走过情感、创伤和死亡,或是如何去经历一个同志朋友的死亡,然后从否定书写回到书写的过程。
——周芬伶(台湾散文家)
☆ 小说《其后 それから》,不是秘辛,不是自传,不是内幕,也不是告解或忏悔,更不只是告白,而是在小说的文字共和国里才能有嘉年华与众声喧哗成立的意义。我们卸下偏执、成见、既定印象的武装,循小说家的思路前行,恍兮惚兮,召唤不语的死者,一起完成内在的逆旅。我要说,赖香吟写完《其后 それから》,走出来,是生者仗义承担的勇气,是“季札挂剑”的用心如日月。
——林俊颖(台湾小说家)
● 获奖记录
☆《其后 それから》荣获 2012 年“台湾文学奖”图书类长篇小说金典奖。
台湾文学金典奖作品,赖香吟长篇小说
一部思辨情感与伦理的文学典范
● 编辑推荐
☆ 逝者远去,被留下的人如何继续前行?赖香吟以幸存者的角度展开细腻的思考,谈论创伤与治愈、生命与死亡。面对沉重的人生叩问,或许《其后 それから》是一声真挚的应答。
☆ 《其后 それから》是个人之作,也是时代之作。赖香吟从一名自我对话的叙事者,向外扩及同代人的生命处境,诉说台湾“五年级世代”(六零后)对种种信念的追寻与断裂。通过小说,我们见证深邃的时代风景。
☆ 创作本书,赖香吟秉持克制的书写伦理,谨慎选择内容的呈现,以“小说”这门文类避免消费现实的可能,保持必要的距离。阅读《其后 それから》,我们满怀敬意,并充分反省与思辨。
● 内容简介
“所以,这并不是一本关于五月的书,而是关于我自己,其后与幸存之书。”
“如今,我航过那个郁闷的赤道无风带了吗?我即将出发去哪里?抑或,我从何处归来?写作的船帆下垂搁置了非常久,水天一色,雾气茫茫,记忆的魔山,五月,想来不只是我陪她走过一段性别认同之路,她也伴我熬过一段非常漫长的写作认同之旅,即便是她已经不存在的岁月里,她的形象及其书写,对我是一种抚慰,也是一种刺痛,我们曾经彼此反对,却又同时扮演倾听者的角色,无论是不断攀高追寻,或是不断挖深内化,我们争执,终致谅解,了悟彼此并没有太大的冲突。”
● 名人推荐
☆ 《其后 それから》的主要成就之一,就是以细致耐烦的态度,开启了反省伦理与情感的平台(platform)——这个平台是读者也可以参与思辨的空间。这种平台在现有的台湾文学中罕见,尤其珍贵。
——纪大伟(台湾小说家)
☆ 在功能上,《其后 それから》显然有它不得不被视为小说的理由。它单纯地需要读者对小说之为虚构的期待。它需要被视为虚构、在阅读里被虚构化,以制造主体与事件之间的想象距离。
——黄锦树(马华文学作家)
☆ 太浪漫的我们,在年轻的时候,都一定得死过一次。那样的死过之后,再回头,看见的都会不一样了……为你终须拿回属于你书写权利的毅然感到骄傲,因为这是一个时代的故事,是关于你如何活下来,而不是关于某人为何而死的故事。
——郭强生(台湾作家)
☆ 这是用时间慢慢堆积起来的一本书,有些地方写得惊人地好,她文笔的成熟以及这个作品能去解答很多问题,包括五年级世代的早逝与断裂;它能去回答一个女性作家怎么样走过情感、创伤和死亡,或是如何去经历一个同志朋友的死亡,然后从否定书写回到书写的过程。
——周芬伶(台湾散文家)
☆ 小说《其后 それから》,不是秘辛,不是自传,不是内幕,也不是告解或忏悔,更不只是告白,而是在小说的文字共和国里才能有嘉年华与众声喧哗成立的意义。我们卸下偏执、成见、既定印象的武装,循小说家的思路前行,恍兮惚兮,召唤不语的死者,一起完成内在的逆旅。我要说,赖香吟写完《其后 それから》,走出来,是生者仗义承担的勇气,是“季札挂剑”的用心如日月。
——林俊颖(台湾小说家)
● 获奖记录
☆《其后 それから》荣获 2012 年“台湾文学奖”图书类长篇小说金典奖。
天橋上的魔術師 豆瓣 谷歌图书
8.8 (8 个评分)
作者:
吳明益
夏日出版
2011
- 12
《天橋上的魔術師》
有關默默守護的全新短篇小說
舉重若輕,暖暖環抱的祕密故事
「當我問到他們記不記得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時候,有些人完全忘記了,還問:『天橋上真有一個魔術師嗎?』當然也有些人記得,這讓我鬆了一口氣。那魔術師的存在,對我而言就像是某種意識上的天橋的存在。沒有魔術師就沒有天橋,沒有天橋,商場就斷了,就不成商場了。
故事並不全然是記憶,記憶比較像是易碎品或某種該被依戀的東西,但故事不是。故事是黏土,是從記憶不在的地方長出來的,故事聽完一個就該換下一個,而且故事會決定說故事的人該怎麼說它們。記憶只要注意貯存的形式就行了,它們不需要被說出來。只有記憶聯合了失憶的部分,變身為故事才值得一說。」
─吳明益,〈雨豆樹下的魔術師〉
◎有關默默守護、始終暖暖環抱的秘密故事
吳明益透過九個商場孩子的敘事,用十段像極你我身旁的故事,描寫不同的角色的偶然遭遇:有的是鞋店的小孩、有的是作家、有的是鎖匠、有的是裝潢工頭。看起來似無任何關連的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圍繞著中華商場上的天橋,以及天橋上的魔術師。
◎從過去獲得對未來的救贖
這本短篇小說集敘述的,不只是以八○年代中華商場為時空背景的故事,也並非為了遙想過去的回憶;而是每段故事中的人物,皆從過去的記憶裡找尋對現實的救贖。作者或許想傳達的是,孩子會經過許多傷害性的事物,才漸漸得以長大(或永遠受傷),而這些記憶將成為他們人生中重要的場景,不再因任何理由而消逝,彷彿某種魔術時刻。
本書特色
◎ 特別邀請被倫敦插畫博物館選為2010最有潛力年輕插畫家via(方采頤),配合各篇小說繪製十則插圖,營造另一種閱讀氛圍。
◎ 看似不相干的十則故事,都曾與中華商場天橋上的魔術師交會。
名人推薦
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令人驚豔。難得看到小說呈現得這麼立體,這麼有現場感。如果作者單是在制式下的教育成長,而欠缺廣泛的生活教育的話,人性在各種場域的面貌是呈現不出來的。從扁平的小說界鑽出頭來的好小說(作家 黃春明)。
有關默默守護的全新短篇小說
舉重若輕,暖暖環抱的祕密故事
「當我問到他們記不記得天橋上的魔術師的時候,有些人完全忘記了,還問:『天橋上真有一個魔術師嗎?』當然也有些人記得,這讓我鬆了一口氣。那魔術師的存在,對我而言就像是某種意識上的天橋的存在。沒有魔術師就沒有天橋,沒有天橋,商場就斷了,就不成商場了。
故事並不全然是記憶,記憶比較像是易碎品或某種該被依戀的東西,但故事不是。故事是黏土,是從記憶不在的地方長出來的,故事聽完一個就該換下一個,而且故事會決定說故事的人該怎麼說它們。記憶只要注意貯存的形式就行了,它們不需要被說出來。只有記憶聯合了失憶的部分,變身為故事才值得一說。」
─吳明益,〈雨豆樹下的魔術師〉
◎有關默默守護、始終暖暖環抱的秘密故事
吳明益透過九個商場孩子的敘事,用十段像極你我身旁的故事,描寫不同的角色的偶然遭遇:有的是鞋店的小孩、有的是作家、有的是鎖匠、有的是裝潢工頭。看起來似無任何關連的故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圍繞著中華商場上的天橋,以及天橋上的魔術師。
◎從過去獲得對未來的救贖
這本短篇小說集敘述的,不只是以八○年代中華商場為時空背景的故事,也並非為了遙想過去的回憶;而是每段故事中的人物,皆從過去的記憶裡找尋對現實的救贖。作者或許想傳達的是,孩子會經過許多傷害性的事物,才漸漸得以長大(或永遠受傷),而這些記憶將成為他們人生中重要的場景,不再因任何理由而消逝,彷彿某種魔術時刻。
本書特色
◎ 特別邀請被倫敦插畫博物館選為2010最有潛力年輕插畫家via(方采頤),配合各篇小說繪製十則插圖,營造另一種閱讀氛圍。
◎ 看似不相干的十則故事,都曾與中華商場天橋上的魔術師交會。
名人推薦
吳明益的《天橋上的魔術師》令人驚豔。難得看到小說呈現得這麼立體,這麼有現場感。如果作者單是在制式下的教育成長,而欠缺廣泛的生活教育的話,人性在各種場域的面貌是呈現不出來的。從扁平的小說界鑽出頭來的好小說(作家 黃春明)。
再见瓦城 (2016) 豆瓣 IMDb TMDB 维基数据
再見瓦城
6.9 (83 个评分)
导演:
赵德胤
演员:
柯震东
/
吴可熙
…
其它标题:
再見瓦城
/
The Road to Mandalay
…
忧郁的热带,女孩莲青(吴可熙 饰)遇见少年阿国(柯震东 饰),都是从缅甸跋涉至曼谷的偷渡客,他们连边界都穿过了,却迟迟等不到一纸身分。想新生他方为人,如今却飘荡城市边缘成鬼,日子剩下反覆的劳动,小吃店、成衣厂、工厂熔炉,无处可洩的闷热,高烧一般的爱。当连呐喊也瘖哑,吸毒、残身,贩卖身体⋯⋯。一切不是旧,只是逐渐败坏,不是没有期望,而是竟然还有期望。探底了,又还不够底,少年少女眼神纯真,身强志坚,就此一步一步通往无光的所在。
银幕再见柯震东,赵德胤续《冰毒》后持续以影像射击,大量真实移工入镜,长镜头视野,近距离人生,写实影像锤打底层生活成炽烫影像,触目都生烟,偏又有爱情浇铸其中,卑微又仰望,炼成钢,更成绕肠柔,所求无非一点馀温,经过便都是馀生。
银幕再见柯震东,赵德胤续《冰毒》后持续以影像射击,大量真实移工入镜,长镜头视野,近距离人生,写实影像锤打底层生活成炽烫影像,触目都生烟,偏又有爱情浇铸其中,卑微又仰望,炼成钢,更成绕肠柔,所求无非一点馀温,经过便都是馀生。
二零二零八月宜花东鹿记 豆瓣
9.7 (80 个评分)
罗大佑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21年1月27日
出版发行:
种子音乐有限公司
是一张有别于一般现场录音专辑,一张关于2020年八月「宜花东鹿户外直播巡演之旅」的纪录,精选出25首经典曲目,收录现场的自然之音与群众的对话声。简言之,这是罗大佑「收录生活、探究其因,记录时代」的Live概念专辑!
而深入细究,我们回顾2020年,是一个COVID-19让世界重新整理的一年,这一年带来的冲击与沉淀反思,在罗大佑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而这颗种子在2020年夏天萌芽,罗大佑号召各路音乐人马展开「宜花东鹿户外直播巡演之旅」。带着音乐与敬畏祈福之心到鹿港小镇拜天地、到台东感谢山海,到花莲港边吟唱游子归乡,最后终点站来到宜兰回忆童年,回归音乐初心。
而2021年春天,象征一切重生之意,罗大佑决定用专辑的形式将「宜花东鹿户外直播巡演之旅」保存下来,给予这趟旅程一个值得记忆的时代意义,精选出巡演当时在现场收音、录音的25首经典作品,专辑中所收录的25首经典曲目全经改编,Live最珍贵的纪实中能听见风声、笑声、雨声,摊贩的吆喝声、还有当天观赏的众人掌声与细碎的对话声。罗大佑将2020年的场景与时代背景全记录在此张专辑《二零二零八月宜花东鹿记》,一张记录「Life」的「Live版概念专辑」正式成型上市。
而深入细究,我们回顾2020年,是一个COVID-19让世界重新整理的一年,这一年带来的冲击与沉淀反思,在罗大佑心中种下一颗种子,而这颗种子在2020年夏天萌芽,罗大佑号召各路音乐人马展开「宜花东鹿户外直播巡演之旅」。带着音乐与敬畏祈福之心到鹿港小镇拜天地、到台东感谢山海,到花莲港边吟唱游子归乡,最后终点站来到宜兰回忆童年,回归音乐初心。
而2021年春天,象征一切重生之意,罗大佑决定用专辑的形式将「宜花东鹿户外直播巡演之旅」保存下来,给予这趟旅程一个值得记忆的时代意义,精选出巡演当时在现场收音、录音的25首经典作品,专辑中所收录的25首经典曲目全经改编,Live最珍贵的纪实中能听见风声、笑声、雨声,摊贩的吆喝声、还有当天观赏的众人掌声与细碎的对话声。罗大佑将2020年的场景与时代背景全记录在此张专辑《二零二零八月宜花东鹿记》,一张记录「Life」的「Live版概念专辑」正式成型上市。
野蓮出庄 豆瓣
9.2 (100 个评分)
生祥樂隊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20年11月28日
出版发行:
山下民謠
【野蓮出庄序】
菸草沒落,人出庄。
2000年代中我在嘉義的海產攤初遇破布子炒水蓮、山蘇又蒸魚,記憶被撞開了裂縫。除了靜素躺在飯桌上與母親相對眼,沒想到對面烏尚可如此靈活!更納悶:我們不常吃的野蓮,何以出庄且易名?困惑中,我夾一顆對面烏入嘴,兒時的澀苦在舌根處轉甘甜,令我不禁揣想:難道離家夠久、吃苦夠多,才得品嚐對面烏?
那滋味引我再度回家。
我回返母親獨自採收、製作對面烏,以及每餐一碟的場景,試圖探究她的心境。我跟著她走出除草後的第一期稻田,腰夾的臉盆上擠滿挑好的野菜。她疲憊,但幾絲愜意流露。我領會水田的賞賜,不再排斥連吃一週斛菜或冇筒梗炒黃豆醬。七月半,我安靜看她備料,蒸芋頭粄,不再質疑家裡人愈少、粄卻愈厚,明瞭那是對外出子女的召喚與祝福。年三十下午,我忍住玩興,盯著屋後的大鋁鍋,乖乖掌火。母親在灶下忙進忙出,姊姊們已催緊手腳,仍不免招念。我面前這一鍋大封,不只是我對食物的至高期待,更是家族團聚的圓心,以及長媳的年終考評。我不能失手啊!必須把火餵好、餵穩。
社造牽線,去阿里山拜訪鄒族,主人留客午飯。村長端出我本以為客家地道的樹豆湯,食物地域觀隨被破解,提醒我穿越鄉愁之必要。我拜會本土種黃豆的復育者,探訪幾位回鄉開設豆腐坊的朋友。他們難忘豆腐郎吆喝,以及植物蛋白質之於社區的重要;他們倡議的保種運動,連接了母親掛曬在窗櫺上的各種蔬果種子。幾位原住民採集文化的研究者解開我的野菜邊界,放打烏子流浪。期間,美濃愛鄉協進會的朋友呼應創作計畫,廣泛訪談,證實了食物傳統的堅韌延續力。他們關注後菸草時代,農民尋找另類經濟作物的歷程,理解野蓮產業的在地意義,及其全球化機會與困境。
食物的部首是「女」--她們是食物的主要採集者、製作者、保存者與教育者。但面帕粄連繫父親:考試、繳菸得意,他帶去粄仔店;稿賞工人,叫我去包回來。凡此,面帕粄總造成米食最高級感。工作至嘉義,必吃火雞肉飯;看各家以自製雞油淋飯,亦予我同樣印象。
生祥讀詞,聯想日本的「B級美食」比賽,主角是非主流的鄉土菜肴。我們的食物場景若有配樂,亦當是在地流行音樂:流動攤車的叫賣聲與隨取音樂、婚宴場上的中西混種音樂,以及李文古笑科劇、金光布袋戲、神明生日晚會中的戲仿音樂等等,生祥總稱為「B級音樂」。
那麼,就請乘著B級音樂,聽我們唱這些食物與人的流浪故事。
生祥樂隊
主唱、月琴│林生祥
口白│鍾永豐
貝斯│早川徹
吉他│大竹研
鼓│福島紀明
打撃樂器│吳政君
嗩吶│黃博裕
菸草沒落,人出庄。
2000年代中我在嘉義的海產攤初遇破布子炒水蓮、山蘇又蒸魚,記憶被撞開了裂縫。除了靜素躺在飯桌上與母親相對眼,沒想到對面烏尚可如此靈活!更納悶:我們不常吃的野蓮,何以出庄且易名?困惑中,我夾一顆對面烏入嘴,兒時的澀苦在舌根處轉甘甜,令我不禁揣想:難道離家夠久、吃苦夠多,才得品嚐對面烏?
那滋味引我再度回家。
我回返母親獨自採收、製作對面烏,以及每餐一碟的場景,試圖探究她的心境。我跟著她走出除草後的第一期稻田,腰夾的臉盆上擠滿挑好的野菜。她疲憊,但幾絲愜意流露。我領會水田的賞賜,不再排斥連吃一週斛菜或冇筒梗炒黃豆醬。七月半,我安靜看她備料,蒸芋頭粄,不再質疑家裡人愈少、粄卻愈厚,明瞭那是對外出子女的召喚與祝福。年三十下午,我忍住玩興,盯著屋後的大鋁鍋,乖乖掌火。母親在灶下忙進忙出,姊姊們已催緊手腳,仍不免招念。我面前這一鍋大封,不只是我對食物的至高期待,更是家族團聚的圓心,以及長媳的年終考評。我不能失手啊!必須把火餵好、餵穩。
社造牽線,去阿里山拜訪鄒族,主人留客午飯。村長端出我本以為客家地道的樹豆湯,食物地域觀隨被破解,提醒我穿越鄉愁之必要。我拜會本土種黃豆的復育者,探訪幾位回鄉開設豆腐坊的朋友。他們難忘豆腐郎吆喝,以及植物蛋白質之於社區的重要;他們倡議的保種運動,連接了母親掛曬在窗櫺上的各種蔬果種子。幾位原住民採集文化的研究者解開我的野菜邊界,放打烏子流浪。期間,美濃愛鄉協進會的朋友呼應創作計畫,廣泛訪談,證實了食物傳統的堅韌延續力。他們關注後菸草時代,農民尋找另類經濟作物的歷程,理解野蓮產業的在地意義,及其全球化機會與困境。
食物的部首是「女」--她們是食物的主要採集者、製作者、保存者與教育者。但面帕粄連繫父親:考試、繳菸得意,他帶去粄仔店;稿賞工人,叫我去包回來。凡此,面帕粄總造成米食最高級感。工作至嘉義,必吃火雞肉飯;看各家以自製雞油淋飯,亦予我同樣印象。
生祥讀詞,聯想日本的「B級美食」比賽,主角是非主流的鄉土菜肴。我們的食物場景若有配樂,亦當是在地流行音樂:流動攤車的叫賣聲與隨取音樂、婚宴場上的中西混種音樂,以及李文古笑科劇、金光布袋戲、神明生日晚會中的戲仿音樂等等,生祥總稱為「B級音樂」。
那麼,就請乘著B級音樂,聽我們唱這些食物與人的流浪故事。
生祥樂隊
主唱、月琴│林生祥
口白│鍾永豐
貝斯│早川徹
吉他│大竹研
鼓│福島紀明
打撃樂器│吳政君
嗩吶│黃博裕
古树旋律 豆瓣
9.0 (95 个评分)
其它标题:
古树旋律 最终演奏
/
Deemo: The Last Recital
…
2013年11月13日
类型:
音乐/旋律
平台:
iPhone
/
iPad
/
Android
/
PSV/PS Vita
/
Nintendo Switch
开发者:
Rayark
游戏的进行方式为下落式的MUG部分加上大厅探索的故事部分。整个故事围绕DEEMO弹琴让树木长高从而让小女孩能离开这里而进行。游戏的剧情进度就是根据树木的高度而定。每当完成一首新的曲子,树木就会长高一点,到一定高度就会出现剧情,玩家也可以对主画面的各种物件进行调查,这些物件不仅有相应的对话,有些还可以解锁隐藏曲。
将军族 豆瓣
8.6 (22 个评分)
作者:
陈映真
九州出版社
2020
- 6
“下一辈子罢。那时我们都像婴儿那么干净。”
《将军族》收录陈映真创作于1959-1967年间的24部中短篇小说,包含脍炙人口的名篇《面摊》《我的弟弟康雄》《唐倩的喜剧》《第一件差事》等,描绘了一幅20世纪平凡人的命运群像:台北夜市摊贩和病孩子,细瘦苍白的“安那其”少年康雄,从远方战场归来的乡村教师吴锦翔,苹果树下富于浪漫幻想的青年林武治,沦落他乡的三角脸和小瘦丫的爱情悲剧,知识界的“弄潮儿”唐倩,虚无厌世的“航海人”胡心保……二十四个故事,饱含泪水的爱和温柔苦痛的同情,婉曲动人的灵魂剖白,忧郁怅然的诗性抒情,《将军族》宛如一首首浮世的哀歌,为平凡人留下永恒的生命见证,生发出感人至深的力量。
本书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将军族》收录陈映真创作于1959-1967年间的24部中短篇小说,包含脍炙人口的名篇《面摊》《我的弟弟康雄》《唐倩的喜剧》《第一件差事》等,描绘了一幅20世纪平凡人的命运群像:台北夜市摊贩和病孩子,细瘦苍白的“安那其”少年康雄,从远方战场归来的乡村教师吴锦翔,苹果树下富于浪漫幻想的青年林武治,沦落他乡的三角脸和小瘦丫的爱情悲剧,知识界的“弄潮儿”唐倩,虚无厌世的“航海人”胡心保……二十四个故事,饱含泪水的爱和温柔苦痛的同情,婉曲动人的灵魂剖白,忧郁怅然的诗性抒情,《将军族》宛如一首首浮世的哀歌,为平凡人留下永恒的生命见证,生发出感人至深的力量。
本书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