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
超级战舰 (2012)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Min reol
Battleship
6.1 (302 个评分) 导演: 彼得·博格 演员: 泰勒·克奇 / 浅野忠信
其它标题: Battleship / 超级战舰:异形海战(港)
NASA在2005年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太阳系外的类地行星,并判断其上可能存在智慧生命。为了能与外星智慧生物接触,NASA启动“灯塔计划”,在夏威夷启用深空通信阵列基地,向其发射高功率信号进行试探。几年后,外星飞船不期而至。身处夏威夷的太平洋联合海军演习舰队受命进行接触。男主角海军中尉阿历克斯(泰勒·克奇 Taylor Kitsch 饰)所在的导弹驱逐舰及其他两艘军舰被作为侦查小队,受命接触外星舰船。却因此受到攻击,损失惨重。由于外星舰船展开的护盾原因,联合舰队的其他舰船无法实施支援,完全只能靠自己苦苦支撑。最后,三艘现代舰船被全部摧毁。由于无船可用,但是又必须摧毁被外星人占领的通讯站,只能启用被改为海上博物馆的密苏里号战列舰进行最后的攻击。二战时期的王牌战列舰对阵外星高科技舰船,谁能胜出?地球的命运到底如何?
2022年6月4日 看过
老兵老舰上线时非常上头,我们怎么就学不会呢?
战争 爆米花
投名状 (2007)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投名狀
7.1 (495 个评分) 导演: 陈可辛 演员: 李连杰 / 金城武
其它标题: 投名狀 / The Warlords
清末战火连绵民不聊生,大哥(李连杰 饰)被同僚出卖,所带军队无一生还。因为装死而活下来的大哥遇见了离家出走的莲生(徐静蕾 饰),二人一夜取暖后,莲生不告而别。大哥在街道上被三弟(金城武 饰)发现并带回村,发现竟是二虎(刘德华 饰)的妻子。被贫穷饥饿所折磨的农民在憨厚的二虎与忠诚的三弟的带领下,劫抢官银,导致官府半夜报复。大哥乘机鼓动大家参加军队赚来军饷粮食,三人纳投名状结兄弟义,浩浩荡荡地带着一百零八人出发从军。这支兄弟军不要命的拼劲,拿下不少胜仗。只是爬得越高,大哥的野心越大,二虎与三弟再也无法管束,分歧渐生;而大哥与莲生的感情被三弟发现,三弟误以为莲生是兄弟反目的原因,想借杀大嫂来解救二虎。面对朝廷的欺诈、官府的黑暗、野心的膨胀,曾经纳过投名状的三兄弟最终自相残杀……
革命之夏 豆瓣
Revolutionary Summer: The Birth of American Independence
7.1 (7 个评分) 作者: [美] 约瑟夫·J. 埃利斯 译者: 熊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2
本书是对美国历史中一个高潮时刻独具匠心的讲述,作者是获得过普利策奖的美国历史学家约瑟夫•J. 埃利斯。
1776年的夏天见证了美国建国故事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系列事件。十三个殖民地走到了一起,纷纷赞成从大英帝国分离,而英国则派出了有史以来最庞大的舰队,打算横跨大西洋将这场叛乱扼杀在摇篮之中。大陆会议和大陆军被迫接二连三地做出决策,临时的举动却让他们造就了历史。埃利斯以生动而流畅的叙事手法,详细地考察了在这个进展顺利的时刻中的大部分重要人物,包括乔治•华盛顿、约翰•亚当斯、托马斯•杰斐逊、本杰明•富兰克林,以及英国方面的海军上将理查德•豪勋爵和威廉•豪将军。他将政治的和军事的进展作为一个故事的两条线索编织在了一起,向人们展示了这些事件之间的前后关联。
《革命之夏》用全新的方式讲述了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其独特之处令人顿感妙趣横生、不忍释卷。
通常,约瑟夫•J. 埃利斯会将生动的叙述和令人信服的分析结合起来。他对1776年关键的夏天的讲述向我们展示了政治的和军事的事件是如何交织在一起并缔造了一个新的国家。阅读这本书会让你理解美国如何诞生。
——沃尔特•艾萨克森(Walter Isaacson),《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作者
埃利斯再一次将美国革命这个话题从造作粉饰和虚伪的爱国说辞中解放了出来。他在1776年夏天这个话题里纵横驰骋,他所描绘的独立的诞生过程是纷乱的、权宜的,有时甚至是凭借奇迹的。不论是对新入门的读者还是行家来说,这都是一本清晰明白、富有启发的读物。
——托尼•霍维茨(Tony Horwitz),《阁楼上的同谋者》(Confederates in the Attic)作者
在《革命之夏》中,埃利斯凭借生动的叙述,清楚的分析,以及对华盛顿、杰斐逊、富兰克林和亚当斯的精彩的描绘,为我们呈现了1776年的精神。最出彩的是,他抓住了大陆会议在费城滔滔不绝的崇高言辞和大陆军在纽约九死一生的险境之间那种微妙而复杂的互动关系。这本书是对美国革命战争丰富文献的珍贵补充,值得我们品味、思考和欣赏。
——若恩•切尔诺(Ron Chernow),《华盛顿的一生》(Washington: A Life)作者
2019年1月15日 已读
故事性不错,权当拓展阅读。唯一的收获是亚当斯的独立阴谋。
战争 美国 革命
俾斯麦 豆瓣
作者: 鲁特维克 译者: 韩洁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3 - 1
《俾斯麦》(精)内容简介:俾斯麦在世的时候,很少有人会爱他,因为他很少去爱别人。在他死去之后,人们对他并没有多少怀念之情,只是为他塑了一座石像,冷泠清清地站在一处并不繁华的场所。他的目光肃穆地盯着前方,面部毫无表情,这使人们难以对他的内心世界做出合情合理的诠释。《俾斯麦》(精)的目的就是要描绘一个因为连连得胜而四处找事的将军的形象。在这《俾斯麦》(精)里,我把俾斯麦写成是一个满肚子都是骄傲、勇敢和怨恨的人——这三种元素构成了他性格的基石。至今,对于俾斯麦的功过得失,人们褒贬不一,如果要想真正了解他,我们很有必要对他的精神历史作一些深入细致的研究。 历史人物常常是有机的统一体,性格构成比较繁杂。我们不必用学院方法,不需要许多注解,我们认为今天有必要把这种人物绘出具体形象,作为世人的榜样或警告。在我们这个社会中,人与政客是分不开的,情感与行为是互相关联的,公与私总是如影随形,美术家若能真正认真对待他的作品,他必须要从多个角度了解他的创作对象。 到1830年初,俾斯麦的性格已经基本上定型,当然,在此前的十五年间,他的性格波动是很大的。此后,俾斯麦所要做的不过是把刻好的线再弄得深一些。我们之所以要把他的少年时代(在没有从事政治活动之前)说得尽可能详细一些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大多数传记作家在此处只有寥寥数页,只有一位作家曾经较为细致地描写过俾斯麦的心理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位作家就是被人误会的克来因·哈丁根。1911年,我开始尝试从心理学的角度描写俾斯麦那种令人难以猜度的性情以对抗关于这位“铁血宰相”的稗史。十年之后,我又创作了一部关于俾斯麦的戏剧,曾经希望能够在德意志的舞台上演。
2018年12月23日 已读
高中时懵懵懂懂读完,早已忘记了内容,只记得那句“在位越久,越不相信人谋”的感慨。2019年下半年,结合德国政治重新阅读,特别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如今的人主下。
外交 德国 战争 月旦评
第一声礼炮 豆瓣
The First Salute: A View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作者: [美] 巴巴拉·W·塔奇曼 译者: 万里新 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 2016 - 8
◆详细,可信,生动,好读的美国独立战争史,一场激动人心的革命,一个新诞生的国家
◆从欧洲视角看美国革命的光荣与偶然
◆备受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历史学家费正清、威廉·夏伊勒推崇的两届普利策奖获奖作家——巴巴拉·W·塔奇曼
----------------------- -------------------------------------------------------------------------------------
【内容简介】
1776年11月16日,荷属圣尤斯特歇斯岛一个不起眼的要塞上传来了隆隆炮声,这是对美国战船“安德鲁·多利亚”号进入外国港口时循惯例发出礼炮的回应。礼炮声尽管微弱,却首次宣告了那个世纪最为重大的事件——一个注定要改变历史进程的新国家的诞生。
巴巴拉·W·塔奇曼在这部作品中从一个全新的视角书写了美国革命,她的笔下不只有华盛顿和那些浴血奋战的士兵们,还有英军将领罗德尼的挫败与颓丧,法、荷两国出于各自复杂的原因所给予的援助。用乔治·华盛顿的话说,美国“似乎是上苍专门为了展示人类的伟大和幸福而设的”;不过,人类并不如自己所赞颂的那样稳步迈向自由,在真理与无尽的谬误之间,理性所受到的束缚仿佛才是永恒的。
------------------------------------------------------------------------------------------------------------【编辑推荐】
1、本书副标题为“另一种视角下的美国革命”,与其他关于美国革命的历史作品不同,作者着重研究和描写了当时的英国将领,法、荷两国跟英国的旧怨以及对美国的帮助,即欧洲视角下的美国革命。本书开篇即记录了《独立宣言》发表以来,外国首次对美国国旗和独立国地位予以承认的珍贵始末。此外,在书中,作者对海军所起的作用做了新的阐释,刻画了一位极其英勇的乔治·华盛顿,并搜罗了具有决定性的约克镇之役的种种有趣细节。
2、本书对美国革命做出了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还原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作者既认可美国革命中光荣而进步的一面,同时她认为美国能取得胜利源于诸多巧合和机缘,这一切都与美国独立前欧洲各国的殖民扩张史有着密切的关联。
3、首次集结出版六部塔奇曼作品《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945》《骄傲之塔:战前世界的肖像,1890-1914》《历史的技艺:塔奇曼论历史》《第一声礼炮:另一种视角下的美国革命》《远方之镜:动荡不安的14世纪》《愚政进行曲:从木马屠城到越南战争》,使读者得以领略这位历史写作大师的风采。
------------------------------------------------------------------------------------------------------------【名人、媒体推荐】
巴巴拉·W·塔奇曼的历史是自立的,根本用不着理论支持。它就是让读者着迷了,它让他们得以如此接近过去的历史,这接近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
——费正清
···
以如此准确、富有激情的文字重建这些场景,只是塔奇曼的诸多天分之一。……这是一本令人兴奋的关于人类之贪婪、愚蠢和勇敢的书。
——《人民》
···
她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和兼具气势与文采的叙述融合了小细节与大理论,巴巴拉·塔奇曼的作品会继续闪光。
——《休斯顿邮报》
···
紧密交织的叙述,独特新颖的结构。
——《基督教科学箴言报》
···
巴巴拉·塔奇曼写作的是正统的叙述历史……一本有说服力的书,给我们带来了令人愉快的画面、场景和人物。
——《芝加哥论坛报》
···
令人愉悦……塔奇曼的书中充满了各类掌故和精巧叙述,这使她的作品独异于人。
——《洛杉矶时报书评》
···
出版她的第十本书就好像获得了一个为她放二十响礼炮的机会。所以,为了生发的智慧和获得的愉悦,射击!
——《时代周刊》
···
才华横溢……《第一声礼炮》带着丰富的细节分析了美国革命能够胜利的条件。
——《圣路易邮报》
2019年3月22日 已读
塔奇曼的文笔中偏上,多手法、多线条、不疾不徐地铺开了那段历史画轴;文末对美国背离立国初衷的哀叹,把全书的立意拔高了几个档次。阅读过程中,我始终站在英国视角,思考如何镇压(扑灭)叛乱,但书中缺乏对美国坚韧独立意志的详细描写,导致代入效果不佳。部分地方穿插铺陈过多,反而有些淹没了主线任务;在介绍美国革命的英国背景和欧陆风云等方面,还不解渴。
战争 美国 革命
太平天國之秋 Goodreads 豆瓣 谷歌图书
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China, the West, and the Epic Story of the Taiping Civil War
作者: Stephen R. Platt 史蒂芬.普拉特 译者: 黃中憲 衛城 2013 - 5
十九世紀中葉,東西兩半球各自發生了一場大規模內戰。西半球那場發生在崛起中的美國,東半球則發生在日益衰頹的中國。而當時的全球霸權英國,則在其間發揮了關鍵性影響。
大清帝國這場內戰,臺灣稱為「太平天國之亂」,共產中國則視之為革命或農民起義。奇特的是,太平天國的領導者洪秀全是當時中國為數極少的基督徒,他在屢試不第之後崩潰癱軟,斷斷續續做異夢四十天,數年後宣稱自己是上帝的第二個兒子,並開始領導宗教運動,隨後轉為政治軍事運動。
鴉片戰爭後,中國已嵌入全球貿易體系中,西方列強的外交與軍事力量對清廷或太平天國更有一定的影響力。西方各國的輿論甚至國會內部,對於是否干涉這場戰事各有看法,但才剛攻進北京並放火燒掉圓明園的英國最後卻選擇幫助滿清朝廷。日本明治維新的重要人物伊藤博文便認為,英國介入使得清廷多活了五十年,因而加大後來的動盪程度,並推遲中國的現代化進程。
作者從國際關係的角度切入,特別著重英美各國在外交與軍事上對太平天國戰事的影響,而不流於誇大。除了組建湘軍的曾國藩之外,也側重介紹了洪秀全的族弟洪仁玕,他為太平天國提出的「資政新篇」可說是中國第一套現代化綱領。本書於二○一二年獲頒坎迪爾獎(Cundill Prize),是全世界獎金最高的歷史著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