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
知识分子的鸦片 豆瓣 Goodreads
L'Opium des intellectuels
8.3 (29 个评分) 作者: [法国] 雷蒙·阿隆 译者: 吕一民 / 顾杭 译林出版社 2012 - 6
《 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是雷蒙·阿隆在冷战初期,针对当时法国特别是法国知识界的情况而作的一本法国人反思法兰西病的著作。在 《 知识分子的鸦片》一书中,作者对偏爱走极端的法国知识分子本身进行了剖析和批判,是研究法国现代思想史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知识社会学的名著。在许多情况下,深刻的思想往往采取片面的姿态,左派的作品是这样,右派的作品也是如此。所以,即使在时过几十年之后,我们再来阅读阿隆的这部著作,仍会为其间的清醒与尖利惊叹。
" 没有雷蒙•阿隆,世界将感到更孤单,而且更空虚。——亨利•基辛格
《知识分子的鸦片》是20世纪最有开创性的书之一,是对研究知识分子的“虚妄”这一主题最有价值的贡献之一。本书出了要让知识分子们回归平凡务实的正道,也希望能让他们免于在智识方面的混乱不清,正是这种混乱不清造成了许多智识上的“怪胎”。——罗杰•金巴尔"
法国革命的思想起源 豆瓣
作者: [法] 达尼埃尔·莫尔内 译者: 黄艳红 上海三联书店 2011 - 10
《法国革命的思想起源(1715-1787)》,主要内容包括:序言、导言、最初的冲突、决定性斗争、局势的发展等。
卢梭问题 豆瓣
The Question of Jean-Jacques Rousseau
作者: [德]恩斯特·卡西勒著 / [美]彼得·盖伊编 译者: 王春华 译林出版社 2009 - 1
历来对卢梭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宗教思想的研究认为,卢梭思想中有内在的矛盾和不一致,恩斯特·卡西勒驳斥了这种观点,认为卢梭以自然人为基础构建的社会契约论既非霍布斯的“利维坦”,也不同于百科全书派,并由此阐述了卢梭思想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透明与障碍 豆瓣 Goodreads
Jean-Jacques Rousseau : la transparence et l'obstacle
作者: 让·斯塔罗宾斯基 译者: 汪炜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 11
本书为日内瓦学派代表人物让•斯塔罗宾斯基的博士论文和成名作,1957年一经出版旋即成为卢梭研究、观念史研究、文艺批评和理论等领域的经典之作,深刻影响了包括德里达、福柯等人在内的众多杰出的卢梭读者。
斯塔罗宾斯基细读卢梭,从中倾听卢梭至今依旧跳动的思想脉搏,写下了关于他思想的一份全新诊断书:透明与障碍。他尝试把卢梭的个体精气与几个世纪的政治想象和对峙加以重塑。
斯塔罗宾斯基始终将卢梭的个人命运与其思想脉络紧扣在一起,以其独到而精深的阐发,将卢梭的哲思与疯狂、政治与想象统一起来,字里行间散发出一股浓郁的诗人气质,其对卢梭极具创造性的解读和批评,堪称空前绝后。
※ “卢梭的每位读者在今天都尤其受到斯塔罗宾斯基的杰出研究的指引……我当然重点参考了斯塔罗宾斯基的卢梭研究,特别是《透明与障碍》”
——德里达(J. Derrida)
※ “《透明与障碍》一书的独创价值和精彩程度至今仍未被超越。”
——施克莱(J. N. Shklar)
※ “唯有本雅明对波德莱尔的解读堪与此书媲美。”
——施蒂尔勒(K. Stierle)
※ “《透明与障碍》是法语世界中文艺批评巅峰的无可取代的明证。”
——博纳富瓦(Y. Bonnefoy)
启蒙运动的纲领 豆瓣
Discours préliminaire de l'Encyclopédie
作者: [法] 达朗贝尔 译者: 徐前进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4
一份启蒙先哲的伟大思想规划,一幅博学之士的世界知识图景
【内容简介】:
诞生于18世纪法国的《百科全书》是启蒙运动的纪念碑,也是人类精神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撰写《百科全书》的启蒙哲人认为,人类的知识是一个互相联系、影响的总体,知识的扩充与深入, 会带来社会进步。《百科全书》不只是哲学思想和各种理论的综合词典,还收集有人类发展过程中创造的各种科学成果、美术作品、工艺产品和制作方式等,兼具理论与实用。
达朗贝尔受狄德罗之托撰写的《百科全书》序言集中反映了这样的思想理念,不仅展示了一幅世界知识图景,更体现了一种重新绘制人类精神疆域的努力。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这份作为"启蒙运动纲领"的序言也提供了值得借鉴的宏观叙事方式,避免信息碎片化,重视思想与实践的关系,构建人类知识的整体性。
【编辑推荐】:
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阅读启蒙时代的《百科全书》序言有何意义?
达朗贝尔的《百科全书》序言以及在相关理念的引导下编写的《百科全书》提供了一种从人类知识生产的角度构建宏观叙事的方法,避免现代分科制度引起的知识类别之间的分裂,重视思想与实践的关系,构建人类知识的整体性,这也是法国启蒙运动中迄今尚未被全面解读的思想遗产。
法国革命史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法]马迪厄 译者: 杨人楩 商务印书馆 2011
马迪厄是法国著名史学家,毕生从事于法国革命史的研究,被称为“法国革命史研究的革新者”。他严格遵循“批评的科学方法”从事研究工作,勤于搜集史料,善于表达。他扩大了研究法国革命史的范围,除政治、宗教、军事等方面外,他着重研究经济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活动。作者关于法国革命史的著作很多,其中《法国革命史》是一部为一般读者而写的综合性著作,是“一幅具有各个方面的法国革命的图画”,写得明确而生动,至今仍不失为一部好书。
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 豆瓣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French Revolution
8.3 (7 个评分) 作者: [美]林恩·亨特 译者: 汪珍珠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7
新文化史领军者林恩·亨特代表作
法国大革命的主要成就,在于构建了一种影响至今的政治文化
畅销30余年,近10个语言版本,中文修订本全新推出
——【内容简介】
《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是改写法国大革命史的典范之作。不同于过往对大革命因果的探讨,林恩·亨特转而关注大革命的过程和经验,尽力挖掘革命者的意图及其行动逻辑。
法国革命者极力与过去决裂,建立新的民族共同体,由此催生了大量新言词和新意象,构建起一种影响至今的政治文化。动荡的革命十年里,密谋与公开的张力,在政治宣传中若隐若现;服饰、历法、节庆等广泛动员民众,使政治权力渗入日常生活;自由女神玛丽安娜与男性巨人赫拉克勒斯作为意象,不断竞争谁更能代表国民……亨特认为,语言、意象、仪式等象征实践隐含着某种逻辑,不仅表达了革命者自身的利益、价值和期望,更重新构建了社会和政治关系。
亨特还考察了法国各地对革命的不同接受态度,以及革命者的社会身份。她指出,新政治阶级在政治事务上是新手,相对年轻,社会构成多元化,又是相对的局外人,大多在旧制度下处于边缘而备受排挤。这一阶级与新政治文化同时产生,它对新思想和新象征的回应也塑造了其自身。
——【编辑推荐】——
(1)林恩·亨特是新文化史运动的领军人物,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本书是其代表作之一,被誉为重写法国大革命史的经典之作。
(2)本书首次出版于1984年,斩获美国历史学会太平洋海岸分会1984—1985年轻学人杰出著作奖。
(3)畅销30余年,近10个语言版本,备受国际学术界的赞誉。
(4)中文本全新修订再版,译自英文本20周年版,译文典雅流畅,经典升级。作者林恩·亨特专为中文修订本撰写新序,对近数十年的相关学术成果与研究趋势做出精彩总结。
(5)图文并茂,21幅插图、10张表格、2幅地图,涉及服饰、印章、节庆场景等,以视觉资料生动呈现法国大革命史的趣味细节。
——【名人推荐】——
一部里程碑式的力作。
——罗伯特·达恩顿(Robert Darnton),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
在整整一代专注于前因后果, 却甚少涉及其中内涵的学者后,我们终于迎来了林恩·亨特,一位能对法国大革命自身的组织与经过细心钻研的大家。该书博采一众前人之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出独到的理论框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份研究必将长期居于学界讨论的焦点,并引领一时学术之潮流。
——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
林恩·亨特试图揭示革命文化中政治行为的规则,她巧妙地用过程代替了结构,用语言代替了阶级,用符号代替了意识形态,用形式代替了内容……本书以活跃的思考、惊人的见识,以及无比清晰的条理性,在诸多议题上给予读者全新的启发。亨特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史学界在法国大革命问题上的研究导向。
——西蒙·沙玛(Simon Schama),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和艺术史教授
亨特的叙述生动翔实,引人入胜。她对大革命时期的雕像、徽章、仪式,以及其他“微观政治技术”的探讨,颇具想象力与启发性,赋予了她所谓的一种全新的“政治文化”以实质性意义……一部理论性与趣味性兼备的佳作。
——乔恩·克兰肖尔(Jon Klancher),卡内基梅隆大学英语教授
不同于马克思或托克维尔,林恩·亨特将法国大革命视为一场政治文化上的重大且影响深远的变革。她以严谨的行文、清晰的条理,探讨了革命的修辞与象征,论断精当而不脱离常识。总之,本书凭借其精彩阐释,有力捍卫了个人自由意志和公众参政理念。
——罗伯特·福斯特(Robert Forster),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法国史教授
亨特在《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中指出,法国大革命见证了诸多新的政治“微观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使服装、仪式、语言和行动都充满了政治含义,从而为权力的表演开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新天地。
——托尼·本尼特(Tony Bennett),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社会学教授
全书文字精雕细琢,内容引人入胜,堪称一部无可比拟的重量级作品。
——伊塞尔·沃洛克(Isser Woloch),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
激动人心……《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和阶级》一书旁征博引,融法国大革命之方方面面于一炉,无论专家学人还是一般历史爱好者都能从中获益,实是不可多得的一流著作。
——威廉·斯科特(William Scott),《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亨特在社会学的意义上把政治理解为“政治文化”,理解为对符号的一种回应,而不是就特定的政治活动而言。……该书最具开创性之处,在于她所谓的“政治地理学”,或者更确切地说,大革命期间什么样的人控制了地方政府。亨特对旧的权威阐述发起挑战,提醒我们一个人对革命法国的看法部分取决于其选用的视角……任何对法国大革命感兴趣的人,都会从亨特的这本书中获得启发。
——诺曼·汉普森(Norman Hampson),约克大学历史学教授
亨特对18世纪90年代政治图像学的考察,受益于莫娜·奥祖夫、莫里斯·阿居隆和让·斯塔罗宾斯基等人的研究良多,但也做出了新的突破。本书第二部分对那些试图掌握和操纵新政治文化之人的考察,更是亨特的研究极具原创性之处。从话语交锋到日常政治,该书所论甚广……作为法国大革命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实为法国史学者的案头必备读物。
——戴维·G. 特罗扬斯基(David G. Troyansky),纽约城市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法国史教授
在法国革命政治文化的众多研究者中,美国历史学家林恩·亨特堪称一位杰出代表。她的力作《法国大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从政治文化的角度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全新的法国大革命的历史画卷,为我们从总体上把握法国革命时期的政治文化提供了重要启迪。
——高毅,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法国旧制度末期的税收、特权和政治 豆瓣
作者: 黄艳红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6 - 4
从1695年起,法国王权试图对免纳国家直接税的特权者开征普遍直接税,以缓解由于战争开支带来的财政压力,先后开征的普遍直接税有人头税、1/10税、1/50税和1/20税。
王权这一具有平等化倾向的税收政策遭遇的是一个以差异原则组织起来的等级-团体社会。这个社会充斥着各种个人和地方性的税收特权;这些特权被视为个人身份地位的外在标志,被视为传统的权利和自由的一部分。政府在与各种传统观念和特权集团的冲突和妥协中艰难地推行它的新税收政策。由于国王的权威和督办体制的效率,行政国家在普遍直接税、尤其是1/20税的征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税收特权,但还没有撼动税收特权的根基:军役税免税权。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因王国财政体制与特权的共生关系,绝对主义王权还没有超越等级差异、实现完全的税收平等和行政合理化的可能和决心。而且新税收的实际效果也不能证明国家政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王权也为它的新税收付出了沉重代价。它的政策在60年代陷入了合法性危机。法官们指责国王强制登记的做法违反法国的基本法;大臣和督办、以及不受传统法庭约束的税吏们的工作,被谴责为专制主义。法院贵族的抵制及其造成的舆论和思想效应使得绝对主义国家行为陷入了困境:王权必须为它的政策寻找新的合法性来源。旧制度在普遍直接税方面的平等化和中央集权化政策因为其根本政治制度的衰落而无法贯彻下去。
法官们在税收问题上以自由来抗强权政府,但这种自由和他们的权利观念是建立在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上的。他们反对任何具有平等化意义的改革,这些“创新”不仅直接威胁他们的免税特权,更危害法国古老神圣的等级秩序。根本上说,他们是等级和特权制度的卫道士。
在启蒙时代,普遍直接税政策的实施引发了公众对税收、财政和特权等问题的思考;到18世纪中叶,舆论中对特权的谴责、对财政公开性的要求不断增长,而这种趋向已经危及传统的社会和政治秩序。
旧制度末年的财政危机使召集三级会议成为王权走出困境的唯一选择。宪法和民族自由成了解决财税问题的先决条件。但召集三级会议的决定却引起严重的社会分裂。贵族们的抵制直接导致了专断王权的崩溃,但他们并不希望来一场社会革命,平等是他们无法接受的,正是在平等问题上,第三等级与特权等级、与法国的旧传统决裂了;特权成为令人诅咒的陈旧劣迹,而不是贵族所谓的天然合理的历史权利。因此大革命必须发明一套新的话语来为新的社会和政治组织原则奠基,并从根本上改造关于权利和历史等问题的认知。
Marx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豆瓣
作者: Francois Furet 译者: Deborah Furet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Throughout his life Karl Marx commented on the French Revolution, but never was able to realize his project of a systematic work on this immense event. This book assembles for the first time all that Marx wrote on this subject. Francois Furet provides an extended discussion of Marx's thinking on the revolution, and Lucien Calvie situates each of the selections, drawn from existing translations as well as previously untranslated material, in its larger historical context.
With his early critique of Hegel, Marx started moving toward his fundamental thesis: that the state is a product of civil society and that the French Revolution was the triumph of bourgeois society. Furet's interpretation follows the evolution of this idea and examines the dilemmas it created for Marx as he considered all the faces the new state assumed over the course of the Revolution: the Jacobin Terror following the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Bonaparte's dictatorship following the parliamentary republic.
The problem of reconciling his theory with the reality of the Revolution's various manifestations is one of the major difficulties Marx contended with throughout his work. The hesitation, the remorse, and the contradictions of the resulting analyses offer a glimpse of a great thinker struggling with the constraints of his own system. Marx never did elaborate a theory of an autonomous state, but he never stopped wrestling with the challenge to his doctrine posed by late eighteenth-century France, whose changing conditions and successive regimes prompted some of his most intriguing and, until now, unexplored thought.
法兰西遗嘱 豆瓣
Le testament français
作者: 安德烈・马奇诺 译者: 王殿忠 花城出版社 1998 - 10
作者以他少年时代的生活、思想片断为主要线索,追忆了包括他外曾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他自己四代人在俄罗斯、前苏联的生活经历与遭遇,因为他们是俄裔法国人,所以他们的命运际遇有着与别人不一样的内涵。专制、战争、贫穷像风一样,无处不在。他的外祖母夏洛特经历了沙皇时代,又在斯大林大清洗运动中活了下来,在她身上,烙着深刻的那个帝国最残酷时代的印记,但她也目睹了一幕幕壮丽的英雄史诗。作者深受外祖母的影响,是她在他的胸中嫁接了“法兰西的枝条”,来自西方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他的成长以及将来的写作,形成了他极具个性的目光。
本书多采用跳跃式的思维、细腻的心理活动、意识流、时空穿插交错、倒叙、闪回、蒙太奇等描写手法,风格上有其异殊之处。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 豆瓣
作者: 〔法〕弗朗索瓦·孚雷 / 〔法〕莫娜·奥祖夫 主编 译者: 张智 2022 - 2
※法国大革命史系列压轴之作
※一部革命政治的表象史
【编辑推荐】
法国大革命在现代中国的历史话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各时代各流派代表学者研究法国革命史的经典作品大多被译成了中文。《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作为法国大革命修正派史学的重量之作,是大革命史系列的一部压轴之作,其中译本出版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内容简介】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是法国大革命修正派史学的代表作,亦可谓迄今为止大革命史系列的压轴之作。由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修正史学代表人物弗朗索瓦·孚雷和莫娜·奥祖夫带领的专家团队,对法国大革命做全面梳理和重新评价。
本书形式乃属首创,名为辞典,词条为目,但并非简单解释。全书精选105个关键词作为词条,每一词条呈现为一篇长文,极具阅读性。辞典共设五卷,分事件、人物、制度、观念、阐释而述之。每词条后皆附参见条目,书末设索引,便于读者关联查考。
全书具有一种深刻的融贯性:“批判”主旨贯穿全书,打破独断的理论和确定性的解释,将历史话语还原于现场,开拓一条政治文化研究的新路。
“其他任何历史争论,都没有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争论那样激烈和尖锐。”围绕大革命的争论是否就此终结?大革命是否终结?这部“革命政治的表象史”或是一个极好的出发点。
【专家推荐】
各方面而言,这本一千多页的辞典都是一部学术里程碑 ,一部由原创且具启发性的描述、少见的高质量文字构成的精雅之作。
——米歇尔·佩罗(Michelle Perrot),法国历史学家
这是一本精彩的文集,几乎涵盖了法国大革命的方方面面,由目前研究法国大革命史的最有影响力的学者撰写。作为一个整体,该书令人惊叹地证明了政治对大革命的持久意义而言所具有的核心地位。
其中一些文章——孚雷执笔的“基内”、伊戈内执笔的“无套裤汉”、奥祖夫执笔的“革命宗教”——堪称微型的杰作。二百周年纪念不可能有比它更丰富更启人心智的智识盛宴了。
—— 西蒙·沙玛(Simon Schama),英国历史学家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法国大革命史专家弗朗索瓦·孚雷观点的代表性宣言。孚雷先生及其合作者重燃对现代民主的哲学性问题的兴趣,并表明了法国大革命在建立现代政治辩论界限方面的重要性。
—— 林·亨特(Lynn Hunt),美国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 豆瓣
作者: 〔法〕弗朗索瓦·孚雷 / 〔法〕莫娜·奥祖夫 主编 译者: 申华明 / 刘北成 校 2022 - 2
※法国大革命史系列压轴之作
※一部革命政治的表象史
【编辑推荐】
法国大革命在现代中国的历史话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各时代各流派代表学者研究法国革命史的经典作品大多被译成了中文。《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作为法国大革命修正派史学的重量之作,是大革命史系列的一部压轴之作,其中译本出版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内容简介】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是法国大革命修正派史学的代表作,亦可谓迄今为止大革命史系列的压轴之作。由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修正史学代表人物弗朗索瓦·孚雷和莫娜·奥祖夫带领的专家团队,对法国大革命做全面梳理和重新评价。
本书形式乃属首创,名为辞典,词条为目,但并非简单解释。全书精选105个关键词作为词条,每一词条呈现为一篇长文,极具阅读性。辞典共设五卷,分事件、人物、制度、观念、阐释而述之。每词条后皆附参见条目,书末设索引,便于读者关联查考。
全书具有一种深刻的融贯性:“批判”主旨贯穿全书,打破独断的理论和确定性的解释,将历史话语还原于现场,开拓一条政治文化研究的新路。
“其他任何历史争论,都没有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争论那样激烈和尖锐。”围绕大革命的争论是否就此终结?大革命是否终结?这部“革命政治的表象史”或是一个极好的出发点。
【专家推荐】
各方面而言,这本一千多页的辞典都是一部学术里程碑 ,一部由原创且具启发性的描述、少见的高质量文字构成的精雅之作。
——米歇尔·佩罗(Michelle Perrot),法国历史学家
这是一本精彩的文集,几乎涵盖了法国大革命的方方面面,由目前研究法国大革命史的最有影响力的学者撰写。作为一个整体,该书令人惊叹地证明了政治对大革命的持久意义而言所具有的核心地位。
其中一些文章——孚雷执笔的“基内”、伊戈内执笔的“无套裤汉”、奥祖夫执笔的“革命宗教”——堪称微型的杰作。二百周年纪念不可能有比它更丰富更启人心智的智识盛宴了。
—— 西蒙·沙玛(Simon Schama),英国历史学家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法国大革命史专家弗朗索瓦·孚雷观点的代表性宣言。孚雷先生及其合作者重燃对现代民主的哲学性问题的兴趣,并表明了法国大革命在建立现代政治辩论界限方面的重要性。
—— 林·亨特(Lynn Hunt),美国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 豆瓣
Dictionnaire critique de 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 Idées
作者: 〔法〕弗朗索瓦·孚雷 / 〔法〕莫娜·奥祖夫 主编 译者: 黄艳红 / 刘北成 校 2022 - 2
※法国大革命史系列压轴之作
※一部革命政治的表象史
【编辑推荐】
法国大革命在现代中国的历史话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各时代各流派代表学者研究法国革命史的经典作品大多被译成了中文。《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作为法国大革命修正派史学的重量之作,是大革命史系列的一部压轴之作,其中译本出版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内容简介】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是法国大革命修正派史学的代表作,亦可谓迄今为止大革命史系列的压轴之作。由法国著名历史学家、修正史学代表人物弗朗索瓦·孚雷和莫娜·奥祖夫带领的专家团队,对法国大革命做全面梳理和重新评价。
本书形式乃属首创,名为辞典,词条为目,但并非简单解释。全书精选105个关键词作为词条,每一词条呈现为一篇长文,极具阅读性。辞典共设五卷,分事件、人物、制度、观念、阐释而述之。每词条后皆附参见条目,书末设索引,便于读者关联查考。
全书具有一种深刻的融贯性:“批判”主旨贯穿全书,打破独断的理论和确定性的解释,将历史话语还原于现场,开拓一条政治文化研究的新路。
“其他任何历史争论,都没有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争论那样激烈和尖锐。”围绕大革命的争论是否就此终结?大革命是否终结?这部“革命政治的表象史”或是一个极好的出发点。
【专家推荐】
各方面而言,这本一千多页的辞典都是一部学术里程碑 ,一部由原创且具启发性的描述、少见的高质量文字构成的精雅之作。
——米歇尔·佩罗(Michelle Perrot),法国历史学家
这是一本精彩的文集,几乎涵盖了法国大革命的方方面面,由目前研究法国大革命史的最有影响力的学者撰写。作为一个整体,该书令人惊叹地证明了政治对大革命的持久意义而言所具有的核心地位。
其中一些文章——孚雷执笔的“基内”、伊戈内执笔的“无套裤汉”、奥祖夫执笔的“革命宗教”——堪称微型的杰作。二百周年纪念不可能有比它更丰富更启人心智的智识盛宴了。
—— 西蒙·沙玛(Simon Schama),英国历史学家
《法国大革命批判辞典》是当今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法国大革命史专家弗朗索瓦·孚雷观点的代表性宣言。孚雷先生及其合作者重燃对现代民主的哲学性问题的兴趣,并表明了法国大革命在建立现代政治辩论界限方面的重要性。
—— 林·亨特(Lynn Hunt),美国历史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