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主义
反思法国大革命 豆瓣
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
作者: [英]埃德蒙·柏克 译者: 张雅楠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4 - 7
奠定柏克保守主义代表地位的正是《反思法国大革命》。该书也是保守主义经典著作之一。他在《反思法国大革命》中所说的法国大革命的“毁灭性的破坏终将导致一种新的专制主义强权的出现,唯有它才能够维持社会免于全面的混乱和崩溃”成为了“历史学史上最罕见的准确预言”。一方面,他道出了暴力革命与专制统治的历史定律,另一方面,他又以保守主义的立场揭示了“柏克定律”的历史警示——通过暴力革命建立的现代政权,唯有接续上本国本民族之政治文化传统,回到秩序和传统的轨道上来,方能繁殖养育,长久发展。
2016年2月28日 已读
配合《法兰西风格》食用更佳。柏克从经验主义、贵族、基督徒的视角审视对岸的大革命,必然格格不入(哪怕他自诩“农民”也忽略大革命实现保护小农的政策)。第二部分关于选举、粘合地方势力和财政失败的吐槽比较过瘾。但在理论中逃不出英式思维特点——经验、先例、自由……忘了大革命理性启蒙的力量、法国文人的力量、民众决绝的力量和束缚之重——只会对牛弹琴。
保守主义 启蒙 法国 经验主义 革命
风声·雨声·读书声 豆瓣 谷歌图书
9.3 (6 个评分) 作者: 朱学勤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4 - 9
本书记载了作者带着“问题意识”问学十年的心路历程,既有坐冷板凳写出的学术文章,也有富含感情色彩的短论,书评,“笑着的”、“叫着的”,“哭着的”文字。这学理层面的思索和感情和论述,反映了一个思想史学者的真知灼见和对国家、民族命运的热切关注,对精神生命的自我淘洗和执著追求。
2017年10月17日 已读
对“知识分子”的反思是为“风声”,对启蒙和大革命的续写是为“雨声”,对顾准的思悼是为“读书声”。其中《老内圣开不出新外王》看得酣畅淋漓,大呼过瘾,把我从单纯的善恶逻辑起点拔出来。部分内容与朱涉嫌抄袭的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有重叠。
先验主义 新儒家 经验主义 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