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启蒙札记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陈乐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 10
作为国际政治和欧洲学家,作者在卷首语中写到:“至此,我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思考,只弄明白了一个简而明的道理:我挚爱的祖国多么需要一种彻底的‘启蒙’精神。”何谓启蒙?作者引领读者去探求启蒙的历史过程、了解思想家的代表、反思中国的启蒙。在今天人们对“启蒙”的理解五花八门的时候,看看这部小书,会有新的心得体会。
谁丢了美国 豆瓣
The Men Who Lost America: British Leadership,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and the Fate of the Empire
作者: (美)安德鲁•杰克逊•奥肖内西 译者: 林达丰 2016 - 8
18世纪正值英国全球霸权盛时,拥有的海外殖民地之多使它得称“日不落帝国”,但经过八年的战争,新生的美国却最终打败了英国。这在当时的英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媒体和民众都在责问谁该为“丢了美国”负责。传统的观点认为这应该归咎于无能的英国领袖和军队将领。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本有趣的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作者从英国方面的十位关键人物入手,揭示了这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失败,而是英国作为全球霸主,其传统的霸权统治方式不再行之有效。尽管拥有这些出色的精英,“日不落帝国”走向衰落是不可避免的。
2019年7月31日 已读
可与《革命品格》对照阅读。那是一个大国贵族准则尚有遗韵、浪漫交锋的时代,贵族领导军队进行史诗般的战斗,与北美大地祸起萧墙的非传统战争对比强烈。我更聚焦英帝国犯的一系列错误,以及如何应对这些错误。欧陆战略的短暂溃败、北美情况的误判、整体战略目标的混乱……再加上背风群岛的巨大利益牵绊,想不出错都难。诚然,前者面对的全球竞争,但对北美叛乱分子而言,独立战争却是其全部。未来,毫无参照和对中古世界霸权记忆模糊的中国,遇到这样的境况,能否选择最优解,略悲观。就书言书,不爽之处有二:一是述大于论,太过琐碎;二是罪杰曼、罗德尼深切,却对其他一批贵族开脱,略有不公。
叛乱 月旦评 美国 英国 革命
英国激进主义与法国大革命 豆瓣
作者: [英]哈里·狄金森 译者: 辛旭 2016 - 7
本书主要关注近年来史家在这一领域一些争论激烈的问题,譬如:1790年代的激进团体与早期改革者有多大不同?为何“反动势力”会成功,政府的镇压在这种“成功”中起了多大作用?“革命运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存在?1800年代早期复兴的激进主义究竟有何种特征?此次是作者首次授权出版的简体中文版。作者在中文版中增加了部分内容以充实论证和思考;同时,还将增加大量英文版未曾使用过的图像,不但会增加读者的兴趣,也是图像证史的实践。有感于目前中国思想界以及社会的多样性,作者还会增加特为中国读者写作的前言,希望他的思考与感知能对中国读者有所启益。
2020年12月18日 已读
妈的,看完尽学了怎么镇压革命和激进群体。英当局和保守群体的“组合拳”在当时确实厉害:现实方面,以法律+行政手段镇压;观念方面,内容上陈利害+污名化,形式上大水漫灌+通俗化,把孤立、幼稚的激进主义分子死死压制。此外,还嗅到了一丝大革命“创世说”和十月革命“先锋论”的草蛇灰线:保守主义者惧怕法国三色“搅乱”“文明”欧洲世界,和100年后惧怕俄国红色“蹂躏”“文明”大西洋两岸,一个吊样。这种起源神话的嫁接,不是仅仅我们马克思主义者的一厢情愿,也来自反革命者的不寒而栗。
法国 英国 革命
大英帝国的崩溃与美国的诞生 豆瓣
An Empire On The Edge
作者: [英]尼克•邦克 译者: 银凡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7 - 7
18世纪70年代初期,为了挽救濒临破产的东印度公司,英国当局通过了《茶叶法案》,给予东印度公司到北美殖民地销售积压茶叶的专利权,免缴高额的进口关税,并明令禁止殖民地贩卖“私茶”。这对于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商业利益是极大的损害,因此直接导致了“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发生。英国议会中的鹰派呼吁采取惩罚性报复措施,此举引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1774年夏末,当地的造反派已经将自己武装起来,独立战争势不可挡……
本书从一个全新视角讲述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起源,作者细致研究了源自英国和美国的一手资料,以公正的笔调再现了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前三年(1772-1775)里英国当局与北美侨民的尖锐矛盾,并分析了英国政治、经济届的知名人士,诸如本杰明•富兰克林、约翰•汉考克和托马斯•哈钦森等人在这一时期所扮演的角色。
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上下) 豆瓣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作者: [英] E.P. 汤普森 译者: 钱乘旦 / 杨豫 译林出版社 2001 - 1
作者选取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人为考察对象,用阶级分析和阶级斗争的观点解释历史,阐述了他关于阶级和阶级“形成”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