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
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 豆瓣
作者: 胡乔木 人民出版社 1984 - 1
2022年12月27日 已读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因为我也曾犯过这方面的认识错误,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影响,曲解《宣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以为找到了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的真谛,陷入“人-非人-人的复归”简单公式中。
2022年12月28日 评论 异化的异化 - 为什么要读这本书?因为我也曾犯过这方面的认识错误,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影响,曲解《宣言》“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自以为找到了共产主义“是人向自身、也就是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的真谛,陷入“人-非人-人的复归”简单公式中。 首先,应知晓这篇文章的场景和对象——乔木同志在党校对党内同志们的讲话,所以要内外有别地看。即便是对党内,乔木同志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克制和谦逊,非常契合上世纪80年代循循善诱、春风化雨的文风,也是党史学习教育以来我有意识去借鉴的方面。 其次,我感到人道主义是小问题、异化才是大问题。因为前者是以外攻内,不过是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惯用之招,这帮人至死都搞不清楚“革命不是请客吃饭”,40多年了还在用温情对抗严肃、用思想上的“行为艺术”掩盖政治上的“如意算盘”的套路,只要我们不犯根本性错误,它仅是癣疥之疾。后者才是以矛攻盾,具有很强的迷惑性,正因如此,本书最畅快的辨析在第四部分“能否用‘异化’来解释社会主义消极现象”,彼时党内是认识到异化背后的问题,即同志们要克服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幼稚病,搞清楚异化的提出,在理论层面是用未成熟的马克思攻击形成历史和辩证唯物主义的马克思,在执政层面是企图直指“产生这些异化的根本原因不在别处,恰恰就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这是松动执政基础的一铲子,松懈不得。 复次,这次学习的意外之喜,在于结合《马克思主义与人》、《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正反两本小册子,更加坚定了“观其大略”的方法,少写“秀才文章”,不纠缠于几家只言片语、概念跳转,时刻照映现实和实际,才能取得超越文对文、空对空的真知。 最后,说千道万,人道主义和异化之所以能有存在的土壤和发展的市场,还得反求诸己,克服我们自身的问题。虽然这些话说得舌头起泡、听得耳朵起茧,但哪怕捏着鼻子也要在具体工作中予以吸纳,出让道义制高点这种蠢事做不得,更何况我们天然地拥有把彼岸拉回此岸的崇高,这也是时刻警告我们别自外于群众、自绝于人民的悬剑。
人道 异化 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人 豆瓣
作者: 黄枬森 / 陈志尚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 3
这是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而写作的一本文集,它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有的论文从理论本身的角度,有的从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的角度,有的从哲学史的角度,有的从伦理学的角度,有的从美学的角度等方面对这个问题作了分析与论证。我们的主观意图是想通过这些论述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及其在哲学的各个领域中的表现作一次全面的探讨。但是,这本文集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一目标,还要请专家和读者们来鉴定並提出宝贵意见。
权力与理性 豆瓣
作者: 曹天予 2016 - 9
何为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同于经济决定论、还原论、目的论、阶级斗争为纲?自由主义就是新自由主义吗?多少接受点凯恩斯式的国家干预,是否就意味着否定自由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在《权力与理性》一书中,作者曹天予教授对以上问题做了梳理和解答。作者强调,马克思主义和自由主义及其关联只有放在世界史的语境中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而马克思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自由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道德文化等持有肯定的态度,而马克思主义的立论是既肯定又否定,因而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间也是继承而又否定、对立而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就自由主义而言,其理想是历史终结于市场经济和代议民主;就马克思主义而言,其目标则是经由世界革命和共产主义而实现人类的解放。马克思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关系,说到底是个如何超越资本主义的问题,其答案只能是扬弃。
马克思与古人 豆瓣
作者: 乔治·麦卡锡 George E.McCathy 译者: 王文扬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 4
《马克思与古人:古典伦理学、社会主义和19世纪政治经济学》认为,对马克思的正确理解,最终都离不开他基于希腊城邦典范的关于社会公正的设想。马克思与古人有什么关系?这个问题至今晦暗不明。我们总是乐于把古人和古希腊的思想当成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史前史。《马克思与古人:古典伦理学、社会主义和19世纪政治经济学》因此而作。它展示了希腊人的价值和典范如何影响了马克思关于社会正义、共享民主的理念,以及他的经济学理论。我们将会看到,在马克思那里,现代与古代如此背道而驰,因为与古人同在,他得以在对资本主义社会严厉辛辣的批判中,成为现代性最强有力的对抗者,成为最早的后现代批判家,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于古老的希腊城邦,正是这个友爱的公民共同体预设了“人的兄弟关系和高贵”的存在,预设了人类自由全面的发展。
资本主义浩劫时聆听马克思 豆瓣
作者: 杨照 中信出版社 2015 - 8
《资本主义浩劫时聆听马克思》是作者对马克思的《资本论》的精要讲解。在马克思辞世的一百多年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足以印证他当时提出的警告。在本书中,作者深入浅出地导读马克思《资本论》里重要的概念,谈资本的本质、理清“分配”、“资本”、“异化”等概念,探讨人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中,如何与工作、物品、乃至于自己产生种种异化。读者可以通过本书聆听这位哲人百余年前发出的巨响,体味当下。
《资本论》有如一部巨大预言,在资本主义萌芽期即看到其可能带来的浩劫。当下,我们困惑于世界与我们的生活是如何演变成现在的模样时,不禁想问:我们距离更好的、更理想的、更公平正义的世界还有多远?还原马克思哲学初始的面貌,理解《资本论》,寻找问题的答案。杨照先生讲谈经典,在资本主义浩劫时,我们将去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