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
弑君者 豆瓣
The Tyrannicide Brief: The Story of the Man Who Sent Charles I to the Scaffold 所属 作品: 弑君者
作者: [英] 杰弗里·罗伯逊 译者: 徐璇 新星出版社 2009 - 4
查理一世发起内战,使得十分之一的英国人在战争中丧生。1649年的议会却找不到一个有才华和勇气的律师来起诉自称高于法律的国王。约翰•库克最后临危受命,以清教徒的虔诚和对公民自由的热爱挑战“君权神授”,把国王送上法庭和断头台,英国从而告别了推翻君主制。然而他个人的命运,却是在查理一世被砍头的11年后,被查理二世五马分尸弃于市。
国际知名的人权律师杰弗里•罗伯逊用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段历史,揭开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史实。作者主张,国王因为有罪而被审判,对他的处决是建立议会主权的必要,而对弑君者的审判却是被当权者一手操纵,那些牺牲者应被视为国家的英雄。
约翰•库克牺牲了生命,从而使“暴政”成为一项罪名。他对查理一世的审判,开了审判对自己的人民发动战争的国家元首的先河,是对皮诺切特、米洛舍维奇、萨达姆•侯赛因进行审判的先例。这部大作是当下全球许多重大问题的启示录。
本书荣获2007年度美国律师协会 “银法槌奖”(Silver Gavel)(银法槌奖是美国律师协会最负盛名的一项奖项,主要奖励给那些帮助美国民众理解法治和司法制度的优秀“普法”作品,包括电影、戏剧、广播和电视节目、报刊文章、书籍和网站等,1958年该奖首次颁发,迄今已有50年历史。)
赞语
迷人的书,极具启发性,悲悯之作。
任何相信法律之无畏与独立的人都不该错过的经典好书。
——《泰晤士报》(The Times)
那些鲜血横流的可怕日子被杰弗里•罗伯逊生动地再现了出来,这是本好书:严谨的研究,优美的文笔,精美的插图。这是一部开天辟地的作品,约翰•库克是十七世纪中期的历史关键人物,而这是他的第一部传记。更重要的是,杰弗里完美地展现了强大王权受法律审判的整个过程。
——《星期天先驱报》(Sunday Herald)
这本书为一位真正伟大的无名英雄正名,他是罕见的法律改革家……令人鼓舞,探究英国内战的全貌。
——《旁观者》(Spectator)
太引人入胜了……对法律问题条分缕析,对历史全局有着精准的把握。
——《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
有着文学作品的阅读愉悦,优雅又热烈,原汁原味的历史。
——《观察家报》(The Observer)
杰弗里•罗伯逊用法庭辩论的智慧来写作,有专业的历史学家难以企及的洞察力。
——《文学评论》(Literary Review)
目录:
中文版代序一 陈婉莹
中文版代序二 贺卫方
中文版自序
前言
开篇:要不是运气……
第一部分:革命
第一章 一个平民
第二章 斯特拉福德、船舶税和自我探寻
第三章 受制的国王
第四章 清廉的律师
第五章 独立派想拥有什么
第六章 穷人的处境
第七章 罪恶的鲜血
第二部分:共和国
第八章 天罗地网
第九章 法网恢恢:库克的指控
第十章 审判国王
第十一章 别了,君主统治
第十二章 国王已死
第十三章 一张白纸
第十四章 护国体制
第三部分:复辟
第十五章 扶不起的阿斗
第十六章 最后时刻
第十七章 “他们看起来全都垂头丧气”
第十八章 对约翰•库克的审判
第十九章 与上帝同行
第二十章 国王万岁
后记
附录
附录1 在查理一世死刑判决书上签字的59名法官(按签字顺序)
附录2 年表
附录3 资料来源说明
附录4 人名表
译后记
探寻魔弹(医学大神12)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朱石生 新星出版社 2020 - 1
“医学大神”系列以十四册、九十万字的体量,忠实再现四百年现代医学史,精细描摹十四位业界传奇大神,并穿插解说医学科普知识,是一套集传记、历史、科普于一身的大众读物。
本册传主埃尔利希,在开发出洒尔佛散、拯救千万梅毒病人之外,他更大的贡献在于开创了现代药物研发技术。以下是作者 为本册撰写的导读:
1872年,布列斯劳玛利亚中学毕业考试。埃尔利希坐在课桌前,揪着头发,咬着铅笔,面对一张空白的草稿纸发呆。他别的课目都考得不错,眼前让他头疼的是作文。考题似乎也不算刁钻:“生活和梦想”。但埃尔利希对作文有一种天生的恐惧,任何时候,只要说让他写作文,他顿时大脑石化。于是他就这么在课桌前呆坐了一个小时,最后眼看交卷时间到,他一咬牙,胡乱在纸上写下两句话:“生活是种氧化过程。梦是大脑的活动,是一种荧光反应。” 凭这两句话,他的作文成绩应该是不及格。但只要有一门课不及格,这孩子将来就不可能读大学。老师们经过一番切磋,最后还是给了他“及格”,因为他其他课业的成绩一直还不错,尤其拉丁文简直可以跟老师平等交流。
老师们的善意让一个天才免遭埋没。埃尔利希确实严重偏科,也因为心思过于单纯而被朋友欺骗,但他也确实是一位天才。他因为超越时代的免疫学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他研制出梅毒特效药洒尔佛散,让几百万患者得到治疗。虽然洒尔佛散被后来出现的青霉素取代,但这里重要的不是产品,而是技术:埃尔利希开创了药物成分系统筛选法,也就是对待选物质“罗列组合,逐个检验”。如今,这样的筛选法跟电脑辅助处理技术结合,成为现代药物研发的利器。无数现代药物都是这样探索出来的。
阿诺尔德·索末菲传 豆瓣
作者: [德]米夏埃尔·埃克特(Michael Eckert) 译者: 方在庆 / 何钧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 3
编辑推荐:
3个你值得拥有《阿诺尔德·索末菲传》的理由:
作为一本传记,首先是传主决定了这本书的价值:
第一,他足够重要
索末菲与爱因斯坦、玻尔和普朗克同为现代理论物理学的创始人。在20世纪初他创立了著名的“索末菲学派”,培养了大量的理论物理学家。
第二,他足够悲情
索末菲一生获81次诺贝尔奖提名,但最终未能获奖。他的曲折人生,可以看成是物理学乃至科学在这个多事之秋的发展历程的缩影。
第三,他还是一位绝无仅有的优秀教师
他主编的《理论物理学讲义》在他去世后仍不断修订出版,至今嘉惠学界。获得诺贝尔奖的海森伯、泡利、贝特和德拜都是他的博士生。
最后,这本书是国内仅有的索末菲传记。
由世界公认的物理学史权威专家米夏埃尔•埃克特授权我社翻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