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乐研究
摇滚危机 豆瓣
作者: 王黔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15 - 7
《摇滚危机》是第一部严肃的关于摇滚音乐史的学术专著,王黔倾十年心血而成,某种意义上说,此书有开创之价值。
在西方学术界,流行音乐已经被系统和全面地研究了几十年。一代理论家Adorno早在1949年,就已经发表了他极具影响力的《现代音乐哲学》一书。中国流行音乐的学术研究也是首先受到了西方学者们的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末,Barme就已经率先关注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文化意义。对西方的社会学家们,中国流行音乐是映射中国社会文化和变迁的最好证据之一。当然,基于不同的社会和文化背景,西方学者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和政治联系紧密的中国摇滚身上。此书是在西方学者中国摇滚研究的基础之上,针对其中没有阐述清楚的问题和有错误解释的环节来研究和撰写的。
书中各种一手数据是通过两次实地调查收集而来: 2003年3月到5月和2005年1月到10月。数据收集点主要是北京,也包括在其他城市的短期访问。还有一种来源是通过各种途径予以收集的中国摇滚专辑和杂志。书中所探讨的摇滚音乐人是按照1980年、1990年和2000年三个时间段来选择的。以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摇滚的危机为参照,三个时间段正可以代表它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用中国摇滚教父——崔健的话来说,摇滚音乐像一把思想意识形态的刀子,用来切入社会的深处,以便能够找寻到真实的生活。中国摇滚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社会20世纪80年代的进步、改革和矛盾都有所联系。对于一定数量的艺术家、知识分子和听众,摇滚是最真实的音乐,有他们所渴求的激情和发泄。就在这样的一种矛盾和抗争中,中国摇滚开始了坎坷的旅程……
摇滚编年史 豆瓣 Goodreads
Rock Chronicles
作者: 戴维·罗伯茨 / David Roberts 译者: 王若文 / 陈亚娜 中信出版社 2016 - 4
【内容简介】
《摇滚编年史》是一部无与伦比的摇滚百科全书,全书通过大量图片和年表的方式记述了摇滚乐发展史上最重要的250个乐队,详细记录了乐队的全部成员、重要唱片和演唱会等,既富有阅读性,也具有文献价值。精装16开四色印刷,经典感十足,不但是音乐爱好者的首选,更是了解流行文化发展脉络,能作为礼品书赠送的音乐经典书。
---------------------------------------
【编辑推荐】
1、21世纪全新摇滚百科全书,包含250余支伟大摇滚乐队的发展历程、图像、年表。影集、头像、唱片封面,数千张图。精装,哑粉纸全彩印刷,重三斤半。
2、艾丽斯·库珀作序推荐本书:
“摸摸你的脉搏,如果它剧烈跳动着,那就是摇滚乐的声音。”
3、陈灵伟、郝昉、李广平、李皖、孙孟晋、王小峰、张铁志、张晓舟,等乐评人、音乐人推荐阅读。
4、权威直观的历史年表,为您呈现摇滚辉煌年代最不同凡响的250余支乐队的发展历程、音乐风格与签约厂牌的转变,和他们取得的伟大成就。
Aerosmith/ The Beach Boys/ The Beatles/ Coldplay/ 崔健/ Green Day/ 黑豹/ Nirvana/ Oasis/Pink Floyd/ Red Hot Chili Peppers/ The Smashing Pumpkins/ Sex Pistols/ The Who......
5、详尽分类摇滚乐各大流派:
另类摇滚/布鲁斯摇滚/经典摇滚/乡村摇滚/实验摇滚/迷惑摇滚/垃圾摇滚/硬摇滚/金属摇滚/民谣摇滚/新浪潮/流行摇滚/前卫摇滚/迷幻摇滚/朋克摇滚/早期摇滚乐/软摇滚……
6、内容更新至2016年初,国际音乐撰稿人团队倾力打造满足21世纪摇滚乐迷的实用百科全书。
7、精心编撰的文字详细讲述了不可不知的乐队故事,珍贵的摄影作品真实记录了乐队成员容颜与着装风格的变迁。
8、每支乐队的发展历程在精心绘制的彩色年表上一目了然地呈现。只需大致浏览,就能清楚地知道某某成员什么时候在乐队演奏、演奏什么乐器、有什么称号,以及专辑发行的时间,每张专辑的演奏者都有谁,甚至还会知道乐队卖得最好的专辑的销量是多少。
9、特别收录了50余支知名乐队拍摄于不同年代的珍贵照片,记录了成员们外貌与着装风格的变化;每一时段的照片都与同时期的专辑联系起来,予以展示。
10、书中配有乐队主力成员不同年代的照片,其中乐队创始人和现任成员均有突出标记方便辨识。
11、全书按照乐队名称的英文首字顺序对乐队进行排列,每一段深刻的讲述都将为你揭开这些伟大乐队鲜为人知的内幕。不论他们担任什么职位,也不论他们在乐队的时间长短和知名度高低,本书均有详实记载。
伤花怒放 豆瓣
8.0 (29 个评分) 作者: 郝舫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3 - 10
这是一本并不晦涩的摇滚乐理论读物,它涉及到早期摇滚乐的社会文化意义,研究了一些至今没有得到深入探讨的问题,由于涉及音乐、社会、学术背景较深,所以妨碍了十年前那批读者的理解,但看来它正适合今天的读者。
本书的主题,正如它副标题所说,是摇滚乐的被缚与抗争,这是任何人理解摇滚乐都不可绕过去的主题,其中的悖论、矛盾、希望,以及论题展开的整个文化问题,都值得用十倍于此书的篇幅去论述。所以说,它应该被再版,在今天这个中国音乐界期待着资本主义全面胜利的关口引起更多思考。
摇滚乐狂躁的历史 豆瓣
作者: 羅伯.帕默/ 蔡明錕 / 文鎧威譯 商周
搖滾樂是種極具美式風格的藝術型式,它以音樂的角度呈現流行音樂與價值觀的革命性改變,是一股如颶風般衝擊著白種中年人的迪奧尼索司式洪流,這股力量勢必要持續震撼好幾十年並導致美國文化的轉型。綜觀其四十餘年來的歷史,搖滾樂本身仍然不斷在自我創造,以挑戰、顛覆、打破舊有教條而建立嶄新的秩序。《搖滾樂:狂噪的歷史》係對於搖滾樂之全觀性的禮讚,除了詳實描述搖滾樂的根源,並且進一步探討圍繞在音樂周圍所凝聚成的「搖滾文化」。
在本書中,羅伯.帕默這位擔任公視搖滾史節目首席顧問的傑出搖滾評論者與音樂家,探求了搖滾樂複雜的創造過程,並深入至叛逆、反主流、多民族的美國文化裡,剖析搖滾音樂之所以成為有生命之藝術的原因。藉著對於其根源與分支的關注,帕默提出一套搖滾史持續發展的流程,並且將許多其所涵蓋的音樂範疇──從藍調與福音到雷鬼、叛客與饒舌音樂──綜合起來寫成這本史上最具洞察力的搖滾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