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爱的艺术 豆瓣
8.5 (249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艾·弗洛姆 译者: 李健鸣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8 - 4
《爱的艺术》是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32种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
在这本书中,弗洛姆认为,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弗洛姆进而提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想要掌握这门艺术的人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在这里,爱不仅仅是狭隘的男女爱情,也并非通过磨练增进技巧即可获得。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
此版特别收录弗洛姆学术助手纪念文章《弗洛姆生命中的爱》。
社会心理学 豆瓣 Goodreads
Social Psychology
9.3 (64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戴维·迈尔斯 / 周晓虹 译者: 张智勇 / 乐国安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 1
《社会心理学》这本书被美国700多所大学或学院的心理系所采用,是这一领域的主导教材,已经成为评价其他教材的标准。
这本书将基础研究与实践应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富有逻辑性的组织结构引领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
行为遗传学 豆瓣
作者: R·普洛明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 1
Robert Plomin教授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的行为遗传学家,被美国权威心理学期刊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评为20世纪最杰出的100位心理学家之一。他把对基因、环境的研究和对行为、气质的发展的研究结合起来,考察了遗传和环境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
遗传学对心理学和其他行为科学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并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空间。行为遗传学是心理学、精神病学和遗传学的交叉学科。本书是行为遗传学领域内的经典教材,为许多著名大学的心理学系、生物学系、特殊教育学系、精神病学系选用。
进化心理学(第4版) 豆瓣
Evolutionary Psychology: The New Science of the Mind
9.1 (9 个评分) 作者: [美] 戴维·巴斯 译者: 张勇 / 蒋柯 商务印书馆 2015 - 9
进化心理学是一门革命性的新科学,它提供了一个有趣而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是现代心理学和进化生物学在理论上的真正融合。作者戴维巴斯是进化心理学领域的权威学者和领军人物,他在本书中对进化心理学这一日新月异的领域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回顾和展望。全书论述的主题是按照适应性问题来展开的,从生存挑战、择偶、抚育、亲属到群体生活的挑战,包括合作、攻击、性冲突、地位以及社会等级。各章不仅介绍必备的理论背景,而且还提供了生动具体的实例,帮助读者透彻地理解这一领域。作者的写作风格清晰简洁,轻松易读,逻辑严密,引人入胜,即便是普通读者也可以将书中学到的相关知识应用于理解自身和他人的生活。
自1999年首版以来,本书一直是进化心理学领域里程碑式的著作,是了解和学习进化心理学的必读书。最新第4版不仅增添了400余条新文献,而且增加了大量内容,包括:跨文化研究、生理学研究、遗传学和脑成像等研究方法;进化形成的导航机制理论;火和烹饪;凶杀;模仿择偶行为;男性择偶偏好对他们实际择偶行为的影响;等等。
情绪心理学(第二版)(万千心理) 豆瓣
作者: 施塔 (Michelle N.Shiota) / 卡拉特 (James W.Kalat) 译者: 周仁来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5 - 3
情绪是人类心理世界的核心要素之一,它无所不在,却又难以捉摸。本书密切围绕着“情绪”主题,首次系统地对其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 情绪是什么?情绪是进化而来的吗?情绪与我们的文化有何关系?情绪的神经生理基础是怎样的?情绪的调节策略有哪些?
● 我们害怕什么?我们为何焦虑?什么引起我们的愤怒?厌恶是情绪吗?爱与依恋的关系如何?什么使我们感到幸福?尴尬、羞愧、内疚是不是同一种情绪
● 情绪是先天已有还是后天养成的?不同个体是否存在不同的情绪模式?情绪智力究竟是什么?情绪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和决策?怎样理解抑郁、强迫等情绪障碍?
本书内容翔实,条理清晰,风趣幽默,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时会心一笑,体会到心理学的无穷魅力。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与情绪有关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情绪的本质、情绪的分类、情绪的发展、以及情绪与文化的关系等。第二部分则对各种常见的具体情绪进行了阐述,包括恐惧、焦虑、愤怒、悲伤、幸福、爱、恶心、轻蔑、羞愧、内疚、自豪感等。第三部分讨论了情绪与其他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包括情绪与认知加工、情绪性决策和情绪智力、临床上的情绪障碍等。本书的两位作者学识渊博,对情绪相关的海量知识做到了信手拈来,组织得当;而且文笔生动幽默、深入浅出,读来十分愉快。
人格心理学 豆瓣
7.9 (7 个评分) 作者: Jerry M. Burger 译者: 陈会昌 等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0 - 3
本书围绕精神分析理论、特质理论、生物学流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和认知理论等六种人格理论流派,对有关人格的理论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介绍。本书行文流畅、通俗易懂,融入了丰富的生活案例,并穿插一些新闻报道和相关自测题,帮助读者测验自己或他人的人格特征。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 豆瓣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9th ed.)
作者: David R. Shaffer / Katherine Kipp 译者: 邹泓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6 - 1
《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9版)》介绍了从产前发育一直到青少年时期的发展进程,系统阐述了关于生理、认知、智力、语言、情绪、人格、性别角色意识以及社会性等重要发展领域的各种理论观点和重要研究。第九版更是从家庭以及社会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发展的背景对儿童心理的重要影响。《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第9版)》以其生动详尽的内容、对读者的疑问和关注点的精确把握、可供读者检验学习效果并激发思考的练习题目,成为广受欢迎和好评的发展心理学教材。
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6版) 豆瓣
Development Across the Life Span(Sixth edition)
作者: [美] 罗伯特·费尔德曼 译者: 苏彦捷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3 - 8
2002年我们开始使用费尔德曼的这本发展心理学教材。我们在使用中的体会是它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既有经典研究的介绍,又有最新研究成果的及时反映,可以为学生奠定比较好的学科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的“成为发展心理学知识的明智消费者”这个专栏。尽管学习发展心理学这门课程有很多学术目标,但她还有一个对于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根本的作用,那就是帮助我们做好父母(了解孩子们);做好自己(了解青年人);做好子女(了解中老年人)。因此能够应用发展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作者和我们这些教者最希望看到的。《中国心理学会推荐使用教材·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6版)(中文版)》的这个专栏把这个特点更加突显出来了。这也是我们愿意将这《中国心理学会推荐使用教材·发展心理学:人的毕生发展(第6版)(中文版)》翻译出来,让更多读者了解相关内容的初衷之一。
认知神经科学 豆瓣
Cognitive Neuroscience: The Biology of the Mind
9.4 (10 个评分) 作者: Michael S. Gazzaniga / Richard B. Ivry 译者: 周晓林 / 高定国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 - 2
欢迎翻开第三版!每当像认知神经科学这样的新领域出现时,人们对它的前途并不总是信心满满,甚至怀疑它会不会昙花一现。对新领域的新鲜热情就像看着一只第一次站立起来的小鹿一样,她能行吗?这崭新的生命能否发育长大?这新的生命中能放射出真正的意义吗?10年后的今天,认知神经科学已经空前繁荣。我们可以从诸多方面体察这种进步:领先的大学已经着手实施创新举措,旨在发展专门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方向,以便为研究者提供这一领域研究所需的工具和跨学科研究的机会;新杂志每年都在创办,以适应认?神经科学新分支中文献数量的指数型增长;由于与会者人数激增,认知神经科学学会的年会年年爆满:从第一次会议时的400人陡增至2008年第十五次会议时的1800多人。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 豆瓣
Cognitive Psychology and It's Implications
作者: [美] 约翰·R.安德森 译者: 秦裕林 / 程瑶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2 - 1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第7版)》自1980年第一版出版以来,每五年更新一版,是认知心理学领域的经典教材。该第7版于2010年出版,是最新版。《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第7版)》系统地将传统认知心理学与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应用相结合,侧重于人脑的认知研究。并通过“启示”将研究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作者以流畅的语言,深厚的学术功底,引领读者进入认知心理学领域。
《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第7版)》共14章,第1章介绍了认知心理学发展和思路以及人类认知的神经基础,第14章介绍了认知的个体差异。其余12章分别探讨了知觉、注意、心理表象、知识表征、记忆、问题解决、推理、判断和决策、语言等各个人类认知的信息加工过程,其中每两章为一个专题,共六个专题。同事,吸纳了认知神经科学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认知的神经基础,内容详尽、深入,具有相当的前沿性。《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第7版)》是心理学、计算机等专业的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系统地了解认知心理学及其最新发展的不可多得的教材。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 豆瓣
8.9 (18 个评分) 作者: [美] 罗杰·霍克 译者: 白学军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 8
本书的独到之处在于填补了心理学书籍和心理学研究之间的沟壑,从历史的角度展示了心理学史上最有名的40项研究,并介绍了这些研究的后续进展和相关研究。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以一个专业人士的眼光看待这些仍炙手可热的历史研究。
本书分十个心理学专题,有“生物学与人类行为”、 “知觉与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每个专题选取了4项研究。每项研究的内容包括:题目、作者、原始出处、问题提出的背景、理论假设、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意义与批评、近期应用和参考文献。
本书既适合于初学心理学的人,也适合于那些从事心理学事业、应用心理学的人。阅读本书,不仅能让人明白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还能够为自己所从事的心理学工作找到依据,并能激发心理学的研究热情,促进更多新的、对实践有指导价值的研究出现。
行为科学统计 豆瓣 Goodreads
Statistic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作者: [美] F. J. Gravetter / [美] L. B. Wallnau 译者: 王爱民 / 李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8 - 7
无论中外,统计学一直是各相关专业学生的梦魇。Frederick J.Gravetter和Larry B.Wallnau两位教授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从而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统计知识清晰地整合到实际的行为科学研究中,以直接、易学、详尽的方法向学生讲授统计学的应用。
本书自出版以来一直是美国心理学、社会学等专业领域中使用最广的统计学教材,是一本非常适用于数学基础薄弱学生的统计入门书。
心理学导论(原书第9版) 豆瓣
Psychology Themes and Variations,International Edition,9th Edition
作者: (美) 韦恩?韦登(Wayne Weiten) 译者: 高定国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6
这部世界知名的心理学导论一直享有盛誉,由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卓越教学奖得主韦登教授撰写,科学性和实用性的完美结合,使它在诸多心理学入门教材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一流高校中使用量最大的心理学专业入门教材之一,并在全球广泛采用,充分反映了作者在国际心理学教学领域的权威地位,他独具匠心的撰写方式成就了经典之作,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心理学值得我们学习的原因除了它的实用价值,还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有力的思考方式。本书鼓励读者去思考开放性的问题,检验他们关于行为的假设,把心理学的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作为探索心理学之旅的开始,这本非常实用的入门书一定会让大家对心理学这门科学着迷,且满怀热情。
心理学导论 豆瓣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作者: Dennis Coon / John O. Mitterer 译者: 郑钢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 6
《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11版)的最大特色是以读者为本,利于学习。作者都是教学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他们在书中对有关心理学的基本问题做了详尽的解答,系统地讲述了心理学各分支领域的基本知识和运态。在撰写方式上,他们力求将一门严肃的学科赋予生动活泼的表达,同时指引人们自觉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当您把本书里抽象的文字变成鲜活的体验,学习心理的过程将是那么轻松快乐,不失为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您会真切地感受到心理学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所学知识终身受用,引导自己生活得更加幸福和美好。
这部《心理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几乎每三四年修订一次。在美国,《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11版)》使用者已经超过250万人,堪称为心理学入门的经典教材。随着近年来心理学的飞速发展,作者对该书进行了及时的修订。2007年第11版在全球正式面世。新版不仅融入了最新研究成果和学科前沿信息,而且对各章内容的表述方式、组织架构、案例材料等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
这才是心理学(第9版) 豆瓣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8.9 (14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基思·斯坦诺维奇 译者: 窦东徽 / 刘肖岑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4 - 11
在当今的大众媒体和心理书籍中,到处充斥着心理操控、色彩星座、催眠读心等伪心理学的主题,更有一些媒体心理学家、所谓的心理治疗师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欺世盗名,从中渔利。在浩如烟海、良莠不齐甚至相互矛盾的心理学信息面前,如何拨除迷雾,去伪存真,成为一名明智的心理学信息的消费者呢?批判性思维将借你一双看穿世界的慧眼,识别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
本书首版于1983年,30多年来一直被奉为心理学入门的经典之作,被全球300多所教育机构采用。作为2012年美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的得主,基思·斯坦诺维奇以富有逻辑又不失风趣的语言,结合简洁生动、贴近生活的实例和最新的研究资料,说明心理学家如何通过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和系统化的实证研究,逐步描绘出人类心智的真实面貌。
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是本书的英文书名,直译为“如何清晰地思考心理学”。中译本首次在国内出版时,所采用的书名是《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第8版中译本出版时,伪心理学在国内正有愈演愈烈之势,加之考虑到作者始终聚焦于将科学的心理学与伪科学、伪心理学以及通俗心理学区别开来,故书名曾一度改为《对“伪心理学”说不》。而今本书已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良好的口碑,故第9版采用了《这才是心理学》这一更加贴切的书名。
以科学的精神和批判性的思维方式,利用科学研究的方法与工具探讨人类的心智和行为,丰富我们对自我、他人以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互动的理解——这才是心理学!
心理学是什么 豆瓣
作者: [英]安德鲁·科尔曼 译者: 陈继文 孙灯勇 译 / 郭永玉 校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4 - 2
该译本为本书第3版。这本书在假设读者没有心理学知识背景的前提下,采用清晰和生动的写作手法对心理学进行了介绍。书中所列举的例子完全是为了解释基本的观点。其中的自我评估测验集中于读者们经常遇到的一些心理学问题。在这本书里,对心理学、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并探讨了与心理学相关的职业。该书还为那些想更深入地了解心理学知识的读者提供了一些参考书目和有用的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