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
路易斯·韦恩的激情人生 (2021) 豆瓣 TMDB
The Electrical Life of Louis Wain
7.3 (57 个评分) 导演: 福田知盛 演员: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克莱尔·芙伊
其它标题: The Electrical Life of Louis Wain / 天才猫奴画家(台)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和克莱尔·芙伊将主演新片《路易斯·韦恩》,聚焦英国插图画家路易斯·韦恩,8月10日开拍,福田知盛(《那些花儿》)执导。
韦恩以画猫而闻名,曾担任英国猫协主席,他为将近一百多本儿童书籍画过插画,其画经常夸张地模仿人类的行为,嘲讽时代风潮。他晚年可能患有精神分裂症,某些心理学家认为可以从其作品看出端倪,不过也有一些专家对这一说法提出了异议。
艺术的力量 (2006) 豆瓣 TMDB
Simon Schama's Power of Art Season 1 所属 : 艺术的力量
9.4 (80 个评分) 导演: Carl Hindmarch 演员: 西蒙·沙玛 / 安迪·瑟金斯
八集BBC年度巨献纪录片《艺术的力量》,将为您详细讲述卡拉瓦乔、贝尼尼、伦勃朗、雅克、透纳、梵高、毕加索以及罗斯科八位艺术家的生平,重现这八位艺术大师的创作历程。八位艺术大师拥有自成一派的创作风格和鲜明的个性,本片将全面剖析艺术大师们孕育和诞生艺术品时扣人心弦的故事。在主持人西蒙‧沙玛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叙事下,这将是一次饱览艺术大师们所创作的最伟大作品的饕餮盛宴。戏剧化的艺术重塑,壮阔华美的摄影画面,八位艺术界巨匠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被刻画得曲尽其妙,或扼腕叹息或拍手称快,这便是艺术的力量。
这部独特而极具震撼力的纪录片《艺术的力量》,荣获国际艾美奖最佳艺术节目、2007年第60届英国电影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摄影纪实类等多项国际大奖。
三色艺术史 (2012) 豆瓣
A History of Art in Three Colours
9.2 (31 个评分) 导演: Matt Hill 演员: 詹姆斯·福克斯
Dr James Fox explores how, in the hands of artists, the colours gold, blue and white have stirred our emotions, changed the way we behave and even altered the course of history.
现代艺术大师 (2010) 豆瓣
Modern Masters
9.1 (61 个评分) 导演: Louise Hooper 演员: 阿拉斯泰尔·苏克
《现代艺术大师》是英国广播公司BBC推出的一档电视系列节目,它由四部分组成,分别详细介绍了20世纪的四位重要的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马蒂斯(Henri Matisse)、毕加索(Pablo Picasso)和达利(Salvador Dali)的工作与生活。在片中,镜头跟随主持人Alastair Sooke的脚步,走访了四位艺术家们生前的居所、艺廊及博物馆,甚至是他们最爱的餐厅等地,向观众展示了他们伟大的艺术贡献以及惊人的后世影响力。环顾四周,麦当娜的专辑封面、米菲兔的文具、甚至是你家的沙发和电话,也许就来源于这四位大师的创作……
春光乍泄 豆瓣
6.5 (16 个评分) 作者: 范坡坡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7 - 6
本书精选100部在世界电影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同性恋电影,以及200余幅精美剧照和资料图片,是国内第一部完整、详尽地介绍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力作。专业的解读,配以震撼的画面,为读者展示了一幕幕鲜为人知而又活色生香的另类人生。
艺术概论 豆瓣
北京电影学院《艺术概论》编委会
作者: 张会军 / 吴冠平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15 - 10
北京电影学院考研艺术理论专用书
贾想1996—2008 豆瓣
8.9 (38 个评分) 作者: 贾樟柯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 3
该书是贾樟柯本人第一本有关电影创作的著作,是对其十余年来导演生涯的梳理与总结,全景纪录了这些年来其思考和活动的踪迹。书中收录了贾樟柯导演生涯各时期对电影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独特的思考,另有多篇与电影界、艺术界、媒体等多领域关键人物的代表性访谈。
全书以贾樟柯所拍电影为纲,所有收录文章以发表的时间顺序排列,呈现出导演个人敏感而执着的心路历程。发行其间还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贾樟柯的第一本电影专著,该书汇集了贾樟柯从影十二年里所写的心血文章和重要演讲,对谈实录。
全书文字风格坚定或迷惘,愤怒或幽默,更体现出贾樟柯以电影抒写“良知的乡愁”的深切情怀。
艺术电影速查手册 豆瓣
作者: 吴冠平 2003 - 8
286位顶级大师巅峰巨作!
444部当代艺术电影经典收藏!本书具有如下特点—权威性收录:收录在表现人类精神生活或在艺术上极富探索性的286位艺术电影大师的444部当代艺术电影,其中许多作品在市场上极为罕见。
最珍贵图收:图片资料丰富精彩,大量图像为极难收集的珍品。
专家级赏析:生动、翔实的介绍和点评,对影片在电影艺术上的特色或贡献做了准确评价。
学术级资讯:严格的格式化资讯条目提供与影片相关的准确资讯。附录286位艺术电影大师简介和主要作品表,提供进一步观摩指南。附录中外文片名人名对照索引,创造国际化阅读空间。
高级别品味:由身为电影评论家的主编撰写的引言部分,对艺术电影史的发展脉络,重要流派,基本面貌进行了深度介绍和探讨,为入门者提供完备的知识背景,令你迅速提升解读艺术电影的眼光和品味。
最方便阅读:小型开本轻盈、便捷、易携带,随时随地从任何一页都可读起。
艺术学概论 豆瓣
6.0 (5 个评分) 作者: 彭吉象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 8
本书内容分为三编:上编为艺术总论,系统论述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文化系统中的艺术。中编为艺术种类,把艺术分为5大部类16门艺术,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并且通过对中外28个经典作品的读解与分析,帮助大学生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并掌握鉴赏作品的方法。下编为艺术系统,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进行了全面介绍。本书注重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力求探索和发掘艺术的人文精神;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在体系和内容上都有新的拓展;论述深入浅出、例证丰富,由感性认知到理性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使用,也是文艺理论研究者和爱好者的必备参考书。
认识电影 豆瓣 Goodreads
8.9 (115 个评分) 作者: [美] 路易斯·贾内梯 / [瑞典] 英格玛·伯格曼 [日] 黑泽明 等供图 译者: 焦雄屏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7 - 11
《认识电影》作为电影入门书中的经典之作,用深入浅出的笔触,告诉我们影视传播的手法,并逐项解析其复杂的语言系统与要素。问世几十年以来,此书始终是世界各地影视从业人员和主流专业院校的必备之选,更是电影爱好者不可或缺的手边书。

这本书从电影理论的典型视角出发,简明扼要地评论了电影艺术的方方面面。书中提及的影片包罗万象,组成了一道世界各地电影人的经验光谱,其中有我们熟悉的面孔如美国的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英国的麦克·李、伊朗的阿巴斯以及中国的李安等。作者对欧美影片和导演了如指掌,尤其对美国影片和美国导演做了全面而详细的介绍。同时,作者也很关注第三世界国家电影,书中广泛涉及了伊斯兰电影、新亚洲电影以及非洲电影。作者以鞭辟入里的分析,新颖独到的见解和纷繁多样的视觉冲击,呈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电影世界。

全书围绕电影制作的核心要素组织架构,其中穿插以数百幅精美图片和精辟的说明,再加上缀于各章后的延伸阅读和书末的重要词汇表,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过程中吸收到最专业的电影知识,从而真正“认识”电影。
电影是什么? 豆瓣
Qu'est que le cinéma?
8.5 (12 个评分) 作者: [法] 安德烈·巴赞 译者: 崔君衍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5 - 5
安德烈·巴赞的电影理论被视为电影理论史上的里程碑。他的名字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法国新浪潮、50年法国电影评论的发展及电影现实主义紧紧联系在一起。巴赞的现实主义美学深刻影响了世界电影的发展。他提出或主张的电影本体论、长镜头理论、景深摄影、作者论和真实美学等一系列概念,形成了与传统的电影蒙太奇不同的理论体系,开拓了电影研究的领域。由于巴赞的努力,电影成为严肃的艺术研究课题。
《电影是什么?》是巴赞批评论文的选集,涉及电影本体论、电影社会学、电影心理学和电影美学等诸多话题,是研究巴赞和当代电影美学的必备读物。
中国电影史 豆瓣
5.7 (25 个评分) 作者: 钟大丰 / 舒晓鸣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 1
《中国电影史》这门课程的目的是向学习电影创作的学生们介绍各个时期主要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思潮、重要的电影艺术家和代表性作品等,以求有助于了解中国电影的历史发展线索和优秀传统。为适应教学的需要,我们以教学中现有的影征资料为基础,着重从艺术发展的角度介绍中国电影的历史。我们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们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的民族电影传统中有益的经验,推动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
什么是艺术 豆瓣
The Nature of Art (2nd Edition)
4.3 (6 个评分) 作者: Thomas E. Wartenberg编著 译者: 李奉栖 / 张云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1 - 2
当画家将一块空白画布当作艺术品展览时,当作家将打字机自动敲出的符号当作小说发表时,当钢琴大师将静默的4分33秒作为作品演奏时.你也许会困惑到底“什么是艺术”?《什么是艺术》将带给你大师们的趣味诠释从纪元前的柏拉图开始,历经休谟、黑格尔,直到杜威、 海德格尔、丹托等哲学大师,以他们的独特视角,为你呈现关于什么是艺术的精彩论述……
电影史 豆瓣
8.9 (9 个评分) 作者: (美) 艾伦 / (美) 戈梅里 译者: 李迅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 2010 - 4
历史就是阐释,撰写电影史是史学家与其所使用的资料的抗衡,阅读电影史是一种积极的质疑活动与判断过程。本书是对传统电影史研究方法的突破,罗伯特•艾伦与道格拉斯•戈梅里从哲学高度出发,重新审视唯杰作论等治史方法,将电影史研究定位于历史研究的一般语境之中,对电影史的美学、经济、技术、社会等生成机制进行探讨,提出了若干新鲜的研究观念,致力于建立一种可以更有益地阅读和介绍电影史的语境。
在阐释上述理论与方法的过程中,本书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案例,如:美国首次保存影片的努力是为了电影艺术吗?鲍特是叙事性剪辑风格的“祖父”吗?爱迪生在电影技术发明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好莱坞为什么要投资德国导演拍摄“高级艺术片”?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读者能深刻理解到运用不同观念方法所能得出的丰富结论,开辟出的新的电影史研究视野。此外,本书第十章列有大量文献书目,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本书特点恰好切合了当代西方理论潮流的发展方向,受到欧美电影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热烈欢迎,是欧美高等院校影视专业电影史研究的必备参考书。
新版本特别增加了五十余幅插图以及国内重要学者对“重写电影史”的最新思考——“史学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这些探讨的前沿性、指导性以及对未来中国电影史学研究的影响都是毋庸置疑的。
★少数探讨电影史研究方法的学术著作 本书甫出,便受到欧美电影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和热烈欢迎,它恰好符合当代西方理论潮流的发展方向。
★案例丰富有趣 本书介绍了许多有趣的案例,如:美国首次保存影片的努力是为了电影艺术吗?鲍特是叙事性剪辑风格的“祖父”吗?爱迪生在电影技术发明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好莱坞为什么要投资德国导演拍摄“高级艺术片”?通过这些鲜活、生动的案例,读者能深刻理解到运用不同观念方法所能得出的丰富结论,开辟出的新的电影史研究视野。
★特别增加“史学与争鸣:重构中国电影史学”部分 译者特别为最新版增加了八十余页附录,将国内的电影史研究状况以及“重构中国电影史学”面临的方法论问题作出了详细的介绍。这些文章曾发表于《当代电影》,是对中国电影史研究的最新思考,并且,作者都是中国电影史学界的名家。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有的文章更直接引用了这本书。
★参考书目 本书第十章列有大量文献书目,为读者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线索。
★插图精美 此书过去出版的两个版本皆无插图,最新版添加了五十余幅精美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