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穆斯林的葬礼 豆瓣
作者: 霍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5 - 9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深情回望中国穆斯林漫长而又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的心路历程,以及在特定的时代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着力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文学画廊中前所未有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栩栩如生。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弦,曲终掩卷,荡气回肠。
《穆斯林的葬礼》的创作完成于一九八七年秋,发表于《长篇小说》季刊总第十六、十七期,《中国作家》一九八七年第六期转载,一九八八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许多作家、评论家、穆斯林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我国第一部成功地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具有民族史诗的品格和当代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文学地位和美学价值。
一九九一年,《穆斯林的葬礼》荣获中国文学最高奖——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此外、还曾获得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奖——骏马奖、建国四十周年北京市优秀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一九八九年,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小说连播》栏目全文播出本书,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许多地方电台也多次转播,深深地感动了无以数计的观众。自一九九一年以来,中国文学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本书的英、法、阿拉伯、乌尔都等多种文字的译本,一九九二年中国台湾《世界论坛报》以长达一年的时间连载本书,一九九三年中国台湾国际村文库书店出版了《穆斯林的葬礼》上、下册繁体字版,二〇〇五年《穆斯林的葬礼》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二〇〇八年,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将《穆斯林的葬礼》重新录制为百集配乐朗诵大制作,在《文艺之声》栏目播出,之后被多家电台转播。二〇〇九年,《穆斯林的葬礼》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新中国60年长篇小说典藏”、作家出版社“共和国作家文库”。
《穆斯林的葬礼》自问世以来,不断重印,二十余年畅销不衰,仅本社一家的印数已突破三百万册,创造了严肃作品长久地赢得读者、占领市场的奇迹,先后被列入“北京市十大畅销书”“全国文教类优秀畅销书”“家庭书架百种常备书目”“大学生所喜爱的作家和作品”“中国青年最喜欢的二十本古今中外名著”“一生必读的三十本书”“一生必读的六十部名著”“一生必读的一百本书”“香港中文大学推荐的八十七本书”“二十一世纪新四大名著”,部分章节被选入高中和大学教材,在一代又一代读者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2021年9月6日 已读
3.49⭐几年前朋友送的礼物,整整一天时间读完。这版居然是评价最低的一版。
感叹作者文字功力深厚,大量的描写填满了洋洋洒洒50w+字。
不喜欢但是尊重开头和结尾的宗教内容,玉和月两条故事线无不诠释了命运的车轮无情的碾压,有浓厚的时代风格。
中国文学 文学
大裂 豆瓣
7.8 (160 个评分) 作者: 胡迁 九州出版社 2017 - 1
王小帅 骆以军 黄丽群 陈雪 小野 联袂推荐
华语世界实力名家力荐 新生代写作者中头角峥嵘的一支笔
第六届华文世界电影小说奖首奖得主胡迁
迷人、离奇、惊奇、爆裂、令人惊叹的中短篇小说集
他的故事和文字竟散发出一股迷人和离奇的氛围,那种空气中弥漫的失落和伤感不用影像,文字已经抖落了出来。
——王小帅(先锋导演、柏林银熊奖、戛纳评审团奖得主)
你可以说这是一个中国版的威廉·高汀的《苍蝇王》,但空间不是被大人遗弃的小岛,整篇小说充满哥雅画作般暗色调的油彩,作者掌握文字、调度光影与运镜的能力都极具水准。
——骆以军(台湾中生代最重要的小说家)
他的小说中每一抹淡到几近透明的草灰蛇线都有繁复意象,语言平静,一丝滥情自溺的赘肉都没有,落在地上,望似滚珠,若去拈起,才发现是水银,凝重荒暴能让人从头裂开到脚,剥掉了一身的皮。
——黄丽群(台湾小说家、散文家、媒体人)
对生活意味天生敏感,熔风趣和决绝于一炉,行文不羁,收放自如,胡迁是个手艺高超的家伙。
——李师江(诗人、小说家、2006年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
整部小说的生命是活的,站上竞技擂台上,是有实力直接KO对手,而不只是用情节、写作技术来积分取胜。青春残酷,配合荒漠意向,以及满满的荷尔蒙,情境诡异却合情入理,虽然多有象征,但放到中国这块广袤苍老而醋栗的土地上,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林靖杰(台湾导演、编剧、演员)
我要看清楚那头大象为什么要一直坐在那儿,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困惑。/《大象席地而坐》
上帝经常会让你一无所有,再给你一点甜头,这点甜头就是在闭上眼睛的一瞬间,让你错觉拥有了很多东西。/《漫长地闭眼》
我们始终坚信荒原上的藏宝图,能指引我们挖出黄金,走向黄金的大道,那个 入口感人肺腑,低吟浅唱着通向云层的歌谣。/《大裂》
……
《大裂》书如其名,彻底是一本伤害之书。
15个中短篇小说,每篇小说都怀抱同样一个任何人无从回避的问题:“我们还要活(被伤害)多久?”
2020年10月10日 已读
文艺中透露出野蛮的气质。
中国文学
平原上的摩西 豆瓣 Goodreads
平原上的摩西
8.1 (324 个评分) 作者: 双雪涛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6 - 6
本书是双雪涛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书中收录了10篇作品,小说风格不一,题材有校园成长类,奇人故事类,侦探悬疑类,作者的笔调朴素,冷峻又有文字表面按捺不住的恣意,叙事从容冷静的背后蕴含着人物内心的不平静、简单事情的不平凡。
在近乎平静的风暴中,每个人都被命运所驱逐。
尤以《平原上的摩西》一篇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小说讲述由一起出租车司机被杀案揭开的陈年往事——艳粉街的少年成为刑警负责侦查12年前的旧案,嫌犯渐渐指向儿时邻居家的父女,刑警深陷其中,随着调查的深入,他本人很可能就是案件的参与者……
双雪涛的作品大开大阖兜兜转转转,而又回归平淡,这既是对世界的理解,也是内心的宽恕。
冬泳 豆瓣 Goodreads
7.7 (303 个评分) 作者: 班宇 上海三联书店 2018 - 9
班宇(@坦克手贝吉塔)短篇力作首度成集 阿乙•蒋方舟•李诞•谈波 齐声推荐
《冬泳》收录了班宇的七篇小说。在铁轨、工事与大雪的边缘,游走着一些昔日的身影:印厂工人、吊车司机、生疏的赌徒与失业者……他们生活被动,面临威胁、窘迫,惯于沉默,像一道峰或风,遥远而孤绝 地存在。
北方极寒,在他们体内却隐蕴有光热。有人“腾空跃起,从裂开的风里出世”,有人“跪在地上,发出雷鸣般的号啕”。这些个体的光热终将划破冰面,点亮黑暗,为今日之北方刻写一份有温度的备忘。
【编辑推荐】
颇具潜力的青年作家、第四届豆瓣阅读征文大赛首奖得主班宇的处女作——他曾开设《东北疯食录》专栏,浪游工业之城,展示出恣意独特的语言风格。他曾连载 “工人村”故事集,从细微之处出发,描绘出一幕蓬勃鲜明的悲喜剧。他已在文坛初露锋芒,《收获》《当代》《上海文学》《作家》《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皆可觅得他的身影。
从无名之中捕捞个体,在消逝中追寻永恒——《冬泳》是班宇创造的“昨日世界”,遍布萧索的工厂、失落的赌徒。惯于沉默的北方人在这里显得生机、蓬勃。《冬泳》是写给北方的情书,写给你我的(关于旧时代的)备忘录。
细密诗意的语言;轰鸣里深潜宁静,幽默中怀藏温柔——在声音日渐稀少的世界,班宇仿佛浪漫时代的行吟诗人,以准确、克制、优美之笔,书写强力广阔的歌谣。班宇迷恋写作里的“浮生感”,笔下人物在现实的挤压里普遍带有一种苦中作乐的生存智慧;在他们身上,除了表演出来的“幽默”,还有深藏不露的玄妙和真实。
【推荐语】
文坛新来的高手,有一股雨水冲扫过的、带有野兽气味的生猛劲儿。
——阿乙
班宇有毋庸置疑的小说家天赋。可是,他抵抗住了天赋的诱惑——没有随心所欲地把作品当做情绪的宣泄,或是横冲直撞地滥用富有才情的语言;他又抵抗住了时代的诱惑——没有把光怪陆离的社会新闻当做题材的富矿,也没有因平庸的文学时代而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他以最严格的标准自我训练,使每一个短篇都纯熟得惊人。天才和有天赋的人的区别,是前者能够独立发展自己,班宇无疑是前者。
——蒋方舟
班宇是聪明的,刻薄的,但不是轻浮的。他显然知道这世界哪儿出了问题,并且没什么希望好转,但他没有选择放弃或轻巧的态度,文字上,他还在苦熬。
——李诞
班宇用他干净、硬朗的笔触,冷静、耐心地为我们描摹出一幅幅端庄肃穆、具有经典品相的短篇佳作。那字里行间的东北寒风,凌厉又温柔。
——谈波
是梦 豆瓣 Goodreads
7.9 (12 个评分) 作者: 张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10
本书在《新周刊》评出的「2018十大虚构类好书」中,位列第一。
故事始自2016年,结于1984年,地点为杭州。讲述了一个家族的往昔和今日。
小说的开头以一篇日记将读者快速引入剧情,随即在更漫长的时空里铺排出每个人物各自的命运和选择。离合悲欢,渐次上演。
整个故事以倒叙和正序两个方向并行而驰,「现实」维度愈发展,「历史」维度愈深 长,如两列疾驰的火车擦身而过......
【编辑说】
这是一个家族近40年的往事,也是自20世纪80年代起的中国市民社会生与死、离与合、烟与尘的记忆。
这是普通人的故事,展现了人生之难、人生之好、人生之不可追。书中描写的人世无可奈何的变迁,也带有一种特殊的生活的光亮,触动人心。
在这个故事中,命运有看似平淡实则令人心惊的伏笔,但阴影中亦有光彩与和煦。生活的样子最是平淡琐碎,不经历的人根本不懂得那究竟意味着什么。同时,人们在书中的每个年代里都能找到更宏大的历史所投射的印迹,这些都化为普通人日常的感受,波澜不惊地汇入生活的河流。
【作家金宇澄说】
这本书唤起了读者对生活这股无形而强大推力的敬畏之情。
面对一去不返的时代,作者追索往昔,像探手于水,能充分感受它细密的波荡和余温。
【饶平如(《平如美棠》作者)说 】
希望这幅画可以留下一个中国人大家庭珍贵的相聚一刻。(配画见书中)
【阿德里亚诺·马达罗(Adriano Madaro)】
本书内封图片来自意大利摄影师阿德里亚诺·马达罗(Adriano Madaro),他在上世纪80年代的杭州拍下这里的市民生活,拍下两个年轻人动人的瞬间。这是他所记录的中国历史的一部分,也与本书所讲述的故事有着时代和内在感受的呼应。
三体3 豆瓣 谷歌图书
8.6 (11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16 - 7 其它标题: 三体
与三体文明的战争使人类首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个恐惧的孩子,熄灭了寻友的篝火,在暗夜中发抖。
使两个文明命悬一线的黑暗森林打击,不过是宇宙战场上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真正的星际战争没人见过,也不可能见到。战争的方式和武器已经远远超出人类的想象.目睹战场之日,即是灭亡之时。
太阳系中,最后直面宇宙残酷真相的,只有两双眼睛。
2018年8月3日 已读
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
中国文学 科幻
三体2 谷歌图书 豆瓣
9.2 (15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16 - 6
庞大的三体舰队杀气腾腾直扑太阳系,*端科技被锁死的地球人面对前所未有的危局,**的突破口在于三体人透明的思维。于是,人类制订了神秘莫测的“面壁计划”,秘密展开对三体人的反击。
“面壁计划”与人类的太空舰队,哪一样才是人类的希望?“黑暗森林”意味着什么?文明在波谲云诡的宇宙中又该如何存续?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
瑰丽万方的科学幻想灼烧你每一根神经,风云翻覆的道德追问压迫你每一次呼吸
2018年8月3日 已读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个文明都是带枪的猎人。
中国文学 科幻
三体 豆瓣
9.1 (11 个评分) 作者: 刘慈欣 重庆出版社 2016 - 6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无人料到,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声啼鸣,有效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2018年8月3日 已读
凌晨一点至五点,整个宇宙将为你闪烁。
中国文学 科幻
俗世奇人 豆瓣 Goodreads
8.4 (120 个评分) 作者: 冯骥才 作家出版社 2008 - 12
《俗世奇人(修订版)》由19个短篇小说连缀构成,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白,带有“三言两拍”笔意,作品的风格也接近古典传奇色彩,取话本文学旨趣。书中所讲之事,又多以清末民初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人物之奇特闻所未闻,故事之精妙叹为观止。
2018年3月3日 已读
课本上学过《泥人张》,阅读又做过几篇。小人物的传奇故事。
中国文学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