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
桤木王 豆瓣 Goodreads
Le Roi des Aulnes
9.4 (15 个评分) 作者: 米歇尔·图尼埃 译者: 许钧 文汇出版社 2021 - 7
👑
◆ 王小波推崇的文学大师!
◆ 我们的命运与归宿,都写在了《桤木王》的寓言里!
◆ 法国龚古尔文学奖历史上唯一一本全票通过作品!
◆ 法国销量超400万册,读者心中的“神书”。
◆ 影响了中国文坛一代作家:王小波、莫言、毕飞宇等都爱看图尼埃的作品。
◆ 被誉为与诺奖得主格拉斯的《铁皮鼓》相媲美的杰作。
◆入选专刊世界名著的文库与书单:《七星文库》《西方正典》《理想藏书》。
◆一本思考密度、象征意义和信息量极大的寓言式小说。
◆改编电影《乱世启示录》,由奥斯卡奖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执导,著名影星约翰·马尔科维奇出演。
👑内容简介:
桤木林的沼泽中挖出一具沉睡千年的古尸,
人们以歌德诗歌中魔王的名字称呼它:
桤木王。
----------------
一个吃人的魔鬼,出没在时间的黑夜。
我是迪弗热,一个法国汽修厂老板。人们叫我“吃人魔鬼”,但我只是一个躲藏在大众之中的无辜之人。我充满柔 情,可世界却邪恶,背信弃义。你看到那充满意义的征兆背后,无处不在的恶了吗?在这个魔鬼主宰的时代里,一切都“倒错”了。
而人们还不知道,人类灾难的根源,就在他们每个人身上……
···························
✶我自幼就喜欢读小说,并且一直以为自己可以写小说,直到二十七八岁时,读到了图尼埃的一篇小说,才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因为这个发现,我曾经放弃了写小说,有整整十年在干别的事。——王小波 《我对小说的看法》
✶《桤木王》是自普鲁斯特的作品出版之后,法国最重要的一本书。——《纽约客》
✶“桤木王”,这是一个富有象征性的悲剧,它已经远远超出了非善即恶的二元对立,超出了人性与魔性之间的永恒冲突。——翻译家许钧
✶我很喜欢《桤木王》,图尼埃在人性之恶面前的冷峻让我震动。——毕飞宇
✶外国文学作品中,我喜欢法国作家图尼埃的《桤木王》。——池莉
✶我还喜欢图尼埃,他的小说《礼拜五》以及《桤木王》足以使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王跃文
2021年9月19日 已读
读客再版这本书可谓是铤而走险,冷门、阅读门槛高、理解难度也很高,关于寓言与哲学的思考丰富。
2021年9月26日 评论 简记 - 面对如此重量级的书,我只能承认看不懂是自己的问题,就好像李安的那句“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我甚至不清楚这是不是一个与“人”相关的故事,这个开篇写法以及散文式的文字风格不禁想到刚看过的《黑豹红狼》,而作者也被称为“这一时代人中最复杂、最原始的作家”。他的文学风格与童年寄宿封闭留下的阴影密不可分,大学毕业后从事德语译者和审稿人,翻译了许多Erich Maria Remarque的作品,对本文有重要影响,他复杂的生活经历与他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命运互相照应。 书的翻译感觉是直译,有很浓的外语风格诸如定语后置的句型,也是本书很难读的因素之一,当然最大的难点在与作者独特的寓言的方式讲述着类似康德等人的哲学思想。第一遍碎在片化的时间中不明所以的硬读了过去,第二遍快速的浏览串联了一下整个故事。小说奇怪的以“迪弗热用左手写的一段文字”开篇(左手在某种程度上也暗示了迪弗热的善恶倒错),讲述迪弗热四处尾随偷拍街上的儿童,被刚认识不久的小女孩指控强奸,在此契机下前往战场。像日记一样以时间戳的形式将诸多零散碎片的叙事串联起来,而提到时间就不得不对应到现实世界中(1938年1月3日——1939年9月4日——1945年)对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后几章是相对完整的叙事大概讲述迪弗热长大后一步步卷入战争成为纳粹的一员,最后得到救赎的故事。 “征兆”或者说是照应是贯穿全文的一个词,而桤木王本身是歌德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讲述魔鬼(桤木王)藏在森林中抢经过的孩子,最后孩子死在父亲怀中。其实也是暗示了迪弗热加入纳粹掠夺儿童的人生归途,同时也暗示(明示)了纳粹就是魔鬼,小女孩的恶(这里很难不想到我觉得很恐怖的一部电影《狩猎》)是迪弗热思想的重要转折点。迪弗热这个角色从少年的不幸身体柔弱相貌丑陋,导致饱受欺凌面对施暴产生一种变态的顺从,而这些多来源于社会的压迫。 小说遍布着恋尸癖、恋童癖、乱伦、人兽、虐待等等,冲击着读者底线的元素,另一方面迪弗热却是个善良的人,如此清晰的善恶碰撞总感觉有些宗教意味。我很喜欢小说中对婚姻的另类解读,乍一看十分骇人听闻,细想却有些道理。 这本书在我国的知名度可以说是很低了,此前网络上甚至很难搜到相关讲述、在b站更是一个相关的视频都没有,难得读客会想到再版这本奇怪的外国文学。 参考阅读 [1]潘凤. 米歇尔·图尼埃小说的寓言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0. [2]杨嘉宜.论《桤木王》的“承载者”神话[J].文教资料,2020(19):25-34. [3]李婷婷. 对《桤木王》中“承载之举”的解读[D].首都师范大学,2014. [4]许钧.在善恶之间:人性与魔性的交织与倒错——《桤木王》评析[J].外国文学评论,2005(03):26-32. [5]余贝贝. 米歇尔·图尼埃《桤木王》中的镜像游戏[D].华东师范大学,2020.
小说 文学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