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掌中花园 豆瓣 谷歌图书 Eggplant.place
8.0 (10 个评分) 作者: 张辰亮 中信出版社 2017 - 1
怎么种花?
什么花好打理?
按照卖花人说的方法来养怎么还养死了?
我每天精心照顾为什么花总是死?
经常有网友问我类似的问题,我很理解他们——我一直都记得自己还是园艺新手时的一个心愿:能有一本不抄来抄去、实际一点的园艺书来带我入门。
这几年我一直在研究好玩、好养的植物,尤其是迷你盆栽和生态造景。所以现在要是再问我,精通园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我会说:“在了解植物的习性之后,园艺就成了一种很自然的反应:到浇水的时候就去浇水、太阳有点大了就遮遮阴,一切都会进行得特别自然。”
可要从“植物杀手”进化到了解植物,精通园艺,即使是我,也走过很多弯路。于是我开始一边种盆栽,一边用文字和相机记录它们的状态,长出效果后,继续观察它的长势,把期间需要注意的要点都记录下来。当我觉得这样养真正靠谱后,再把它写成文章,集结成你手中的这本《掌中花园》。
这是一本完全来自我个人亲身经验的园艺书。书里有植物原生地环境的介绍,可以帮你了解它的习性;种植步骤都配有实图,一看就会;养护秘诀都是亲身经验的大集合,事无世细、喋喋不休又一针见血。
希望它能帮助大家,得以感受与自然的互动,因为园艺,成为摄影爱好者、泥瓦匠、土壤专家、植物达人,甚至昆虫专家……最肯定的是,你会成为一名热爱生活的人!
2020年2月6日 已读
火龙果和种子盆栽二部分最为实用,其次是微缩盆景。可是我还是想种薄荷,又能吃哈哈。
作为科普的人,作者深知什么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而且图文并茂的“说人话”,十分友善。
植物 科普
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2019) 豆瓣
7.8 (10 个评分) 导演: 李成才 / 周叶 演员: 贾小军
如果跨越时空在中国山川河流之间遨游一次,
我们能看到什么?
跟随《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脚步,
她逆流时间而上到达35亿年前的中国区域,看植物从海洋细胞开始爬上陆地,从匍匐在地到站立起来,进化出种子,绽放开花朵,打造一个郁郁葱葱的植物天堂;
她去到森林之中,看一棵茶苗经历百年长成参天茶树,看一棵竹子在地下攻城略地长出一片竹林,看林中野果被人摘下成为盘中之餐,看秘境野草被涂在伤口之上被人珍惜;
她去到广阔平原间,看一株大豆被人发掘出她的种子,看一种杂草演化扩张到处处稻田,看遍地花朵被人捧起装点成家;
她去到城市之中,看一片叶子被蚕咀嚼织出华丽篇章,看园林之中植物带人重返自然;
她去到高山之巅,荒漠深处,沉入水底……
看到人类一直被植物环绕,
植物的身影无所不在。
中国以三万多种植物的数量位居世界第三,《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选取其中21科28种植物,汇聚200多位主创三年制作,走遍国内27省和世界7个国家,描绘中国植物的模样。
她们从中国而来,
到影响世界而去。
本草中华 第二季 (2019) 豆瓣
导演: 林潘舒 / 沈世平 演员: 方亮
“躬行大地、翻山越岭、只为遇见疗愈生命的中国智慧。” 纪录片《本草中华》由国药大师金世元提供专业指导,讲述中草药的生命轮回和中国人的处世智慧。由创造纪录片收视传奇云集将来传媒团队倾力打造,走向远方倾听本草的故事,只为回归初心,理解生命的本真。《刚柔》、《轻重》、《黑白》、《进退》、《新陈》、《甘苦》,这是本草的哲学,也是我们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草木以仰望的姿态,洞悉人间,参透山川的密语,将万物点化融合,这是我们的先辈交还给自然的答案。
2019年9月3日 看过
中医,靠经验积累形成的一门学问,在没有西方的化学成分分析之前。
按理说招收学徒应该是二十年左右一见吧,很纳闷为什么剧组拍到了这么多刚好新学徒,剧本?
中草药 植物 纪录片
杂草记 豆瓣
柳宗民の雑草ノオト
作者: [日] 柳宗民 译者: 烨伊 / 虞辰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17 - 3
“只要认真观察,再不起眼、再无趣的植物都蕴蓄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展现一草一木的坚韧与智慧,
探索微小生命的独特与不凡。
120幅精美手绘插图,带你走进草的世界。
人们总是习惯将不知道名字、长得也不够漂亮的草统统归为杂草。它们生长在田间、路边、河畔,因太过寻常而被熟视无睹。
著名园艺家柳宗民却没有忘记这些不起眼的小草。他以专业的眼光去观察、去体悟,娓娓道来每一株普通杂草的独特与不凡。在他笔下,每一棵小草都有自己的美丽与功用,都蕴蓄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它们或可食、可用、可赏玩、可入药,亦可默默无闻自在洒落。没有一种草,该被叫做“杂草”。
正如《昆虫记》是科学诗人法布尔为自然界平凡子民书写的不朽篇章,《杂草记》亦将专业知识与人文关怀熔于一炉,是一部严谨翔实的自然笔记,亦是一曲洋溢着爱与尊重的生命礼赞。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豆瓣
What a Plant Knows: A Field Guide to the Senses
8.5 (29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尼尔•查莫维茨 译者: 刘夙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4 - 1
1.《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梁文道专题报道
梁文道:如果它(植物)真的能够感知到这个世界,那整个我们人类的生活会改变的,我们跟植物的关系会彻底被改变掉......
2.世界科普杂志第一品牌《科学美国人》出品、2012亚马逊十佳科学图书、《自然》《华尔街日报》等大力推荐
《科学美国人》:美国历史最长的、一直连续出版的杂志,也是著名的《科学》(Science)的姊妹刊。到目前,有151位诺贝尔奖得主撰稿。每个月约有555,000份国内(美国)发行量,以及90,000份国际发行量,为全球科普杂志第一品牌。
3. 一个只有宁静心灵才能倾听的世界:植物会看、会闻、会触摸、有记忆、能定位
本书带领我们进入不同种类的植物生活,吸引我们将其与人类的感觉相对比,结果发现我们与向日葵、橡树之间的共同点远远比我们以为的多得多。
4权威科普作家捍卫科学,探讨生命之美但不妖魔化
本书作者是专业的植物学家,和部分介于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身心灵图书不同,作者固守科学领域,引领读者在科学的范围内重新考量植物。
5本书为小开本精装、赠送折叠双开封面,30余张精美插图,展示精美的植物世界。
2019年5月27日 已读
手绘插画,淡绿色封面好评。看书的时候经常会想起高中生物。
植物测量连续黑暗期的长度,叶片可“看见”红光,因为有多种光受体。嗅觉指植物激素与气体信号。感觉方面有电信号类比神经传递,叶枕细胞的水压类比肌肉。音乐对植物无影响但与“聋基因”无关。植物根尖和内皮层可以感受重力从而判断方位。植物有电信号提供短时记忆,生长素提供长时记忆,至于遗传还是个未知数。
那么生命的答案是什么呢?
植物 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