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守望者 豆瓣
7.0 (15 个评分) 低苦艾 / Low Wormwood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3年9月27日 出版发行: 兵马司
“越想越不明白,雪为何那么白,越想越不明白,狗儿凭什么如此忠诚,越想越不明白,为何一无所获者手上尽是老茧,越想越不明白,蜘蛛的作品里有如此的秩序与威严,越想越不明白,为何真理那么苦,越想越不明白,银河为何那么远”阿巴斯的这组诗能够恰当的表达我们对现实的焦虑,对未来的困惑,对陌生人的关怀,对矛盾的疑虑,也许无人能回答这些问题,但总有人问,连绵不绝,寻找答案。《守望者》试图让音乐自己说话,记录正在发生的一切,真切的情感,有爱也有痛苦,有爱情也有足球。
《守望者》的封面所用的画出自一个12岁的男孩之手,沈阳小贩夏俊峰之子强强,孩子给这幅画取名《太阳快出来吧》,他和妈妈张晶就是守望者,两年中无时不刻不在期待幸福的阳光,能够降临在这个贫困的家庭。我们无意判断法律最终的判决结果,但我们和这对母子一起共同守望,就和其他万千个平常的家庭一样,期望生活平静祥和,不出现无法承载的灾难,那些本可以不存在的灾难。这愿望就像万家灯火开启沉沉夜幕,连成一片,难分彼此。
演唱者简介:
低苦艾乐队:2012年华语传媒最佳乐队、阿比鹿最佳专辑、阿比鹿年度单曲、中国摇滚20年最佳唱片得主---低苦艾乐队以西北人特有的豪情与胸襟检视自己打量世界,将一缕黄河上吹来的风,一捧祁连山上的雪,一块黄土高原的泥土,揉和成一道不矫揉造作但痛快淋漓,不苟合但绝不疏离内心的风情,以独立自持的态度做着自己的音乐。他们的音乐风格独立、迷幻,质朴的民谣根基,多元的配器及丰富的采样,使他们的音乐又有很浓的实验及民族色彩。真挚自然的表达他们对世界的立场,他们对生活的体悟。中国西北最具代表性的乐队之一。
--------他们的音乐像一壶刚烈的西北老酒,甘醇清冽,后劲十足,捕捉着对生命脆弱的美态,打量这个世界目光明敏,细致入微,有一种深邃掩藏在诗化的语言和音乐后面,互相密而不宣却又和谐无痕。如果能从他们的音乐中打捞到清洁与美,你就发现了那个从现实的虚幻转向内心真实的拐角处。
一枝独秀 豆瓣
8.1 (62 个评分) 二手玫瑰 / Secondhand Ros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3年8月6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经过漫长的等待,二手玫瑰乐队第三张专辑《一枝独秀》终于正式与歌迷见面。这张新专辑距第二张《娱乐江湖》时隔8年,这期间陆续发表了乐队内部合辑《人人有颗主唱的心》、EP《情儿》、国际音乐特辑《出笼重名》等等。2011年乐队发起了“乐经”计划(寻找乐之经典),开始正式筹备第三张专辑。打破以往的宣传模式,乐队将专辑中近一半的曲目提前公布到了网上给朋友们免费试听,做到先尝后买童叟无欺。从两张专辑相隔的时间来看,8年时间似乎过于漫长,但艺术从来没有制作周期,只要你的作品经得起推敲。


曾有人说,评价音乐是最不靠谱的事,评价音乐的人也被牵连成为最不靠谱的人。正如伯恩斯坦曾经形容的那样:诚恳的人写成了地址导游图,充斥着等高线以及此处向右有史前景点之类的指引;不诚恳的人基本就是在自说自话并且让人难以质问那些玄而又玄的铺张描画。然而,如果诚恳与不诚恳殊途同归,将尖刻刺骨的无法名状内核与披着红配绿的乡土大被面儿的华丽外表结合起来,恰恰就是二手玫瑰的魅力所在。


中国摇滚就像个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它批量地生产荣耀与梦想,也制造同等规模的欲望与颓丧。多少失足青年削尖脑袋往这条始于地下且说不定越走越歪的路上挤,最终沦为无耻的抄袭工,抑或圆滑的刀笔吏。在极大地丰富了某大国下体文化市场的同时,也令独立音乐迈上了一个全民魔幻现实主义的新台阶。然而二手玫瑰,这个不甘进取主动堕落的人民艺术家团体抛弃了中国摇滚式的油腔滑调和沾沾自喜,突破了千篇一律的装逼格调,直言不讳地批评现代人的心理病变和假道学。他们在民间音乐中找寻根源的力量,并在细节处表现出隐藏在形式背后的无边想像。


有人说二手玫瑰乐队的第一张同名专辑是伸进北京音乐圈的一只怪手,刺激了当年各种流派化音乐的主流与非主流市场;也有人说第二张专辑《娱乐江湖》有了新鲜的解读但少了几分绵里藏针的良药苦口,那么这一张全新专辑的诞生只能说是——时代的需要。严肃与滑稽比肩,深刻与虚荣并驾,愤怒与嘲讽共存。在歌曲的主题经营上,除了二手玫瑰故作粗俗的性话题外,更多的还是对自我及生活的审视以及现实对理想的压迫。尽管大部分摇滚乐都在企图诠释同样的主题,但相比西方直抒胸臆地控诉政治、体制这些大而不当的命题,二手玫瑰选择的市井、世故式的表达显然要尖锐刻薄、酣畅淋漓得多。

坊间有言,二手玫瑰是中国摇滚乐中最妖娆的一支乐队,同时也是最严肃的一支乐队,比大部分玩摇滚的同志都严肃,因为他们是“被活活逼成个玩摇滚的”。他们严肃地搞笑,严肃地调侃,严肃地搅基,严肃地骚情,严肃地批判,严肃地反省,严肃地动着歪脑筋,严肃地歌唱下半身,严肃地扭着大秧歌,严肃地和你捉着迷藏。虽然艺术、文化在时间的推动下随时随地被重新定义着,但真正的经典永远都不会被磨灭。二手玫瑰从一支踩着大秧歌鼓点的年轻乐队成长为中国摇滚史上最妖娆的中坚力量,因为他们永远能在回顾与探索中领悟有价值的创造。

《一枝独秀》是二手玫瑰对过去“理想”的一份惦念,更是“乐经”之路的一次新鲜旅程。也许你不知道二手玫瑰、也许你刚知道二手玫瑰,这都没关系,因为二手玫瑰刚刚荡起双桨。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豆瓣
8.6 (31 个评分) 万晓利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6年12月15日 出版发行: 十三月
《万晓利:这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糟》这是一张可以让所有人听过之后变沉默的唱片,沉默到忘记呐喊,忘记鼓掌。这是一张属于男人的唱片,虽然它更为含蓄,但实际上歌者用相对简洁的方式传递着更多的信息和情绪。至少在内心情感上,一个好丈夫,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歌手的内心语言变得更为纯熟和多元。以更多级的视角,更高的角度去体味一切外部环境带给个人的影响。那是一种人性的光芒,稍微闭眼体会,足以使人流泪的富足,在精神上绝对的富足。



《这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应该被归属为城市新民谣这个概念里,从音乐根源上追溯,它并不在民歌的范畴内,而是呈现出一派西化中为的新流派,这样的路数早在侯德建与罗大佑时代就显示出其强劲的生存和传播能力。在中国内陆,直接反映市井生活,折射小人物日常生活内心实录的作品应该由以万晓利为代表的民谣草根阶层来完成,完成一种呼应,对于台湾民谣新城市民谣前辈的呼应,完成对内心倾诉欲望的呼应。

第七届华语传媒大赏最佳民谣艺人,中国当代城市新民谣领军唱作人!质朴却充满力量地唱歌着,平静孤独快乐与幸福!

CD:
01 陀螺
02 鸟语
03 达摩流浪者
04 冬天的天空
05 墓床
06 失
07 时光灯
08 台阶下
09 城堡
10 这一切没有想像的那么糟

DVD:
01 万晓利&乐队,苏阳&乐队
02 万晓利798现场演唱会视频
白银饭店 豆瓣
8.9 (164 个评分) 张玮玮 / 郭龙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2年5月26日 出版发行: 独立发行
“这张专辑里的歌,大部份写于07至09年。那期间我从北京永安里搬家到了东直门。2010年9月,为了可以更踏实的录音,我又从东直门搬到了这张专辑的录音棚所在地,北京青年路。
2011年4月26日,这张专辑结束前期录音。秋天万晓利又为这张专辑工作了近五十天,结束它的后期混音。
五年过去了,我也从北京搬到了南方。时过境迁,当我听着这些歌的时候,我明白了它的意义:它记录了我生命中的一部份。
坎坷的乐手转型之路上,我迈出了个人的一小步。如今我迫不及待地想拿出这张专辑,因为这样我才能和它告别。下一步,山长水远。”
——张玮玮
2012年10月4日 听过
比起期待,在豆瓣上能這麼高分實屬意外。
Folk 中国
你等着我回来 豆瓣
9.1 (134 个评分) 张玮玮 / 郭龙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8年8月11日 出版发行: MicroMu
编号:MMDLLP004 (录音版权所有:MicroMu厂牌/红T音乐)
录音时间:2008年7月25日 10PM - 12PM
录音地点:疆进酒
制作人:杨杰(茄子),MicroMu
录音师:杨杰(茄子)
词曲:张玮玮
专辑下载地址(包括完整下载试听及相关信息):
内部参考2004 豆瓣
8.5 (28 个评分) 杨一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杨一
杨一就是那个传说中在北京街头唱歌并且卖自己唱片(而且卖得很好)的人,继4年前他那张《内部参考2000》之后,他现在又推出了第二张专辑《内部参考2004》,内容和音乐延续了他上一张专辑的脉络,但这次他是进录音棚录制的,音质上讲究了,其他的和从前一样。
专辑里11首歌曲,有7首杨一自己创作的,有4首是他翻唱的。《没有什么可以激动的了》是他对物质世界的一种无奈。《傻乎乎的老杨》是用叙事体写他的一段经历,两年前,杨一曾去西北采风,这首歌想就是他采风的过程和经历,歌词直白的像个流水账,但他写得很快乐,因为那是一次面对希望的出发。而《卖菜》、《站在十字路口的孤单女人》和《过路人》似乎更像是杨一的街头生活体验,繁杂的都市中,在杨一眼里总会有些细节触动他的神经,他用简单的白描把这些场景勾勒出来,就像他的音乐中只有一把吉它和一只口琴一样简单。
《内部参考2004》中最有意思的还是杨一翻唱的几首传统民歌,这也是他去西北采风的结果。在上一张专辑中,杨一翻唱的《画扇面》效果非常好,所以这次他一共翻唱了4首歌曲。他甚至说,他在这张专辑里要修复民歌,就像修缮古迹一样恢复民歌的原貌。
就像杨一在专辑中唱的《绣荷包》,它本是广泛流传在中国各地的传统民歌,从陕北到山东,从山西到河南,甚至云南都有关于绣荷包的歌曲,这一方面说明,荷包是很重要的传递男女感情的物件,每一针下去,都包含着说不出的情意。所以,在民间流传的《绣荷包》,数不清有多少个版本,现在人们常听到的是“初一到十五/十五月儿高/那春风摆动杨呀杨柳梢”这个版本。而杨一翻唱的则是流行于河南和陕西一带的《绣荷包》,这个版本与流行的版本不同的是,姑娘不是上来就绣荷包,而是先矫情一阵,办些琐碎的事情之后,才开始以针一线地绣,曲调也不同。另一首《走西口》也是众多版本中的一个。
不管是创作歌曲还是翻唱的民歌,杨一唱的都是大白话,他唱起来也不太讲究节拍,甚至常常跑调,他唱歌时的口音很重,听惯了字正腔圆的歌手唱歌的人,杨一的歌声是最难听的。可是听过这张《内部参考2004》,或者你会明白他的歌曲为什么能打动人,能一下子唱到人们心里,能唱到从他的老据点中国美术馆一直唱到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王小峰)
雨来 豆瓣
9.2 (46 个评分) 白水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09年11月1日 出版发行: MidNight Productions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秋,杜甫只身由蜀地抵京。长安城中秋风离离,落叶萧萧,满目秋索,连呼吸都透着彻骨的风寒。诗人衰骨支离,病卧旅次。时紧时疏的秋雨,凄迷不绝,更显得周天寒彻。屋外,逆旅的地上已积起一汪汪水潭。屋内,湿冷的木榻长出了一串串青苔,仿佛都要蔓延到身上了。“那一二旧友故人会来看我的吧”,诗人看着窗外那迷濛的雨幕想。这样想的时候,那颗枯冷的心似乎暖暖地跳了一下。
此后,雨来,便是故友,是知交,是冷寂秋夜里熨帖离人孤单的心的一壶热酒。
今春三月,我南下江城与白水、赵先生等故友相晤。我们白日放歌黑夜纵酒,荒唐恣肆癫狂顽劣,很是快意。临别的前日,白水陪我再去看一看岷江。那天阴霾深重江风刺骨,川南的初春竟好似北国的深秋。空旷的江畔只有一个瘦削的小姑娘在独自跑跳着玩耍,那孤寂的身影充斥于天地间,化为离愁别绪层层压在我们心头,仿佛浓浓的秋意。我们无语泪先流,如天空淅沥飘起雨来。归途中,我对白水说何不记录下这些呢,人生中此刻的友谊彼时的情绪。白水点点头,说“我也正在想这个”。
于是,有了《雨来》。所以,《雨来》是友情的寄予,是世间爱的承载,是漫漫人生中我们对当下春喜秋愁欢聚伤别的珍重。
花落春仍在。花开花落,流年似水,如花美眷于花落无声静水深流里成为鹤发鸡皮,心也在此间变得宁静岑寂,如呼吸里悠然淡远的花香。江对岸昂藏吼起的山歌惊飞了驻足窗台的雨燕,她们在微雨里呢喃盘旋着远去,在天空剪下依稀的翼影。是那个潦倒浊酒醉情山水交游禽鸟的痴汉吗?亦或那个狷狂落拓执著柳岸冥顽桃源的少僧呢?都是这一角南国水土孕育出的灵魄吧,他们驾御竹风飘逸雨中,是神仙的后代。
雨似乎从那个秋夜起就没有停过。夜如秋水,那寒意层层浸濡而来,仿佛要把人拉落水底。玉谿生独对烛光,恍如身在水中摇曳的孤筏。锈痕满布的铜镜里隐约的身影鬓已星星也。蹭蹬半世,如今又流落这巴山蜀地。院内池中干枯的荷叶被雨击打得噼啵作响,好似那日暝寂的花台寺里寥远的木鱼声,交织耳际,回荡在心底,一时烦嚣一时清宁。北国是否皓月当空,还是夜雨如斯?西窗烛影烁烁,你是否又弹起那具锦瑟,还是已经安睡?你的手冷吗?这缠绵的阶前雨该是你枕边滴落的相思泪吧?
春之落花与秋之夜雨都坠入在《雨来》里。《雨来》有魏晋风度,有晚唐气蕴,她是缱绻千年的一帘幽梦,是绵延古今的一曲骊歌。在这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无论繁星满天,无论残月半弯,无论灯火璀璨,无论晦暗无边,夜阑人静时,她都会在耳边响起,从时光之海的彼岸,轻轻地一遍遍地吟唱,她唱着:雨来,来,来,跟我来……
文:雨来
另一些地方 豆瓣
8.9 (20 个评分) 白水 类型: 轻音乐
发布日期 2012年1月12日 出版发行: 独立发行
作曲:白水/All Music Written by Baishui
器樂演奏:白水/Instruments by Baishui
鋼琴演奏:Lamia/Piano:Lamia (6,7)
電子打擊樂:羅可居/Electro nic percussion by Luo Keju (Outro)
人聲:袁田/Vocal:Yuantian (7)
封面設計:袁田/Cover designed by Yuantian
在線試聽:
再见!维多利亚 豆瓣
7.9 (33 个评分) 基诺 / Chinos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8年4月10日 出版发行: 先生小姐唱片
来自武汉的基诺乐队可能是目前中国地区最与众不同的年轻乐队。
受英国音乐影响颇深的基诺乐队在跳脱英国音乐表面框架的同时,试图将自身的特点融合入他们所创造的音乐之中,以产生不同于别人的独特气质。首张专辑《再见!维多利亚》是他们首次正式发表自己的作品,这张拥有11首曲目的完整专辑所要表现的并非狂妄的信心与坚强的斗志,而是在试图挥手作别,与往日的自己以及相伴自己的那些美好事物。没有愤世嫉俗,没有革命野心,基诺乐队试图展现的,只是建筑在自身独特世界观之上略带忧郁的情绪。
试听单曲下载:
Goodbye Victoria

礼物

豆瓣小组
Party Is Over, Pornostar 豆瓣
8.7 (91 个评分) Snapline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7年9月8日 出版发行: 兵马司唱片
介质为1CD!内附歌词!
兵马司唱片(Maybe Mars) 厂牌的第三张出品,是北京三人乐队Snapline的首张专辑《Party Is Over,Pornostar》。
由歌手陈曦、低音结他手李维思以及结他兼键琴手李青(她也是Carsick Cars 的团员) 所组成的Snapline,他们为当年发起No Beijing乐潮的四支乐团之一。外界把他们概括为一支Post-Punk乐伍,聆听其《Party Is Over,Pornostar》专辑时,总不难寻见师承自Joy Division、P.I.L.、The Cure的音乐熏陶而来,加上他们的歌曲又是全英语主唱,Snapline身上的英伦Post-Punk甚至是Art Punk底蕴之浓烈,乃毋庸置疑。
陈曦的主唱渗着冷冷而内敛的情感,演绎出一份后崩乐队的冷酷;利瓦伊思指上所游走出是典型不过的Post-Punk式Bassline;而李青的吉他弹奏时而扑朔迷离、时而却又筑起Noisenik的音墙。然而一行三人的他们并没有鼓击手,所以Snapline是那种“鼓机结他乐队”。从鼓机输出直击心房的电气化节拍驰骋,也成为了他们在音乐上的特质,甚至由于歌曲节拍的跳脱,故令到其音乐也可以纳入所谓Dance-Punk之类别。
为《Party Is Over,Pornostar》揭开序幕的是“Close Your Cold Eyes”,那宛如糅合了The Cure般由结他勾勒出的迷离氛围与Joy Division的紧凑节奏。然而紧接而来的“Holy Comments”却是由Industrial结他Riff驱动的工业摇滚曲目,陈曦的歌声却来得好比John Lydon般狂放不羁兼且神经质,是足以令人着魔的狂舞乱调。而“Catch You Low”则让急疾的鼓机节拍与连绵的后崩式Bassline丝丝入扣而来,为歌曲提供了一股低调的张力。
Snapline在这张专辑里所构成,是一段分崩离析的音乐里程。“Porno Star”叫人沉溺在其低回、缓慢、混沌而Dubby的曲式,凝聚着一份苍白的无力感,而且李青却在稍后为歌曲绽放出排山倒海而来的结他噪音独奏,相当之慑人心魄。另一方面,追女仔歌曲“Jenny”以及相当跳脱的“S#1”,是不折不扣的Dance -Punk之作;而“Let In”乘着4/4 Upbeat的节拍而来,配上迷离的结他弹奏,感觉可谓跟P.I.L. 的“Death Disco”来得同出一彻。“Single Beat”那简约的Post-Punk / New Wave曲风,又大可联想到Wire呢。要急激的Post-Punk攻略,“Yellow Cab“是他们最狂野的一刻。
外界好像暂时没有人为Snapline扣上Gothic的标签,然而李青一手扑朔迷离的吉他勾线,却不时为他们的歌曲扫上一片Gothic的幽悒色调。所以“S#2”足以跟那群Post-Punk / Gothic元老乐队的快板歌曲作相提并论;缓慢阴郁的Gothic曲目除了上述的“Porno Star”之外,那还有曲如其名地叫人听得眩晕迷幻的“Spinning”吧。
01 close your cold eyes 03:22:64
02 holy comments 03:21:63
03 catch you low 04:24:36
04 porno star 05:37:39
05 jenny 02:26:00
06 let in 03:54:23
07 single beat 02:49:03
08 s#1 03:32:08
09 s#2 03:25:70
10 spinning 04:06:22
11 yellow cab 04:23:70
支离疏 豆瓣
8.8 (22 个评分) 黄秋生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vickymetal
支离疏:见于《庄子》十五篇,假托的人名。“支离”隐含形体不全的意思,“疏”隐含泯灭其智的意思。
发行于1995年的《支离疏》是香港影人黄秋生的第一张个人音乐专辑,当听到这个生得五大三粗,看似有肉没脑且酷似欧美后裔的香港人要出音乐专辑时,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他是不是被哪个有点神经病的富婆包了,因为如果不是这样,谁会替这个既无偶像特质想必也不会是如刘以达这样的音乐人、甚至进不了一线影星行列(虽然他拿过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黄秋生出唱片肯定是疯了。
拿到唱片时还是被封面上赫然印着的Have A Nice Day Fuck Someone吓了一大跳,尽管Fuck被涂抹得几乎看不清了,但却依稀让人想起了SEX PISTOLS在英女王嘴上贴上的那张封条。不了解也许会衍变成为一种洋洋得意的无知,但更多的人还是会从不了解中寻觅到一种由陌生的新鲜感伴随而来的刺激。如果你真的完完全全的的试着去听黄秋生的唱片,我想你会成为后者,但千万不要成为前者,在对香港乐坛抱有成见的基础上,用你对香港其它歌手的印象生生地套在黄秋生的头上,之后再说出一些让人会觉得你无知的话。
《支离疏》如果不是黄秋生的专辑,他可能会和许多的地下乐队一起被埋没,但幸好黄秋生在电影圈里的一点薄名还是给他的专辑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间接宣传作用。这是一张和四大天王或是狗仔队毫无关系的专辑,尽管他们都生活在这个物质已趋爆炸临界而主流文化依然俗不可耐的繁华都市里。当然它也不是跟随在香港地下乐坛普遍盛行的英式摇滚和电子乐的屁股后面的简单模仿之作。它是一张具有浓郁民谣风味的专辑,如果不是你听过的话,你无论如何不会把它和香港影帝这个名词放在一起想像。
开篇曲《冥想》用一段清澈的吉它开场,颇有Bob Dylan的韵味,Black Box的编曲与他们乐队曲风一样如晨风般新鲜又清新。黄秋生用一种一个无所事事的涉世未深的少年的口吻叙述了青年期必经的叛逆、批判、怀疑和自勉等等状态,演唱上表现得洒脱和自然,用一种市井的语调却给人了收放自如的感觉。虽然声线上杂质很多,但通过一停一顿之间,还是让人能感受到质朴的韵律感。
从《我是一把火》可以想见黄秋生是一个听过很多音乐的人,不是吗?你从里面听到什么了,我说如果有北京摇滚的影子的话,你一定会非常纳闷。但是没错,这就是一首拥有北京摇滚气味的歌曲,无论是编排、演唱还是黄秋生的遣词造句都可谓是北京摇滚乐在数千公里以外的异地结下的一个异果。听——黄老兄用他那别扭的“北京话”把这歌唱得多认真,尽管这首歌并不好听而且还怪怪。哈哈!
听《习作九月二号》的前奏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达明一派的那首名曲《天花乱坠》,之后出现的是一本正经唱歌的黄秋生,天哪!怎么会那么像是哥哥在唱啊!西班牙吉它所营造的一种城市夜空下独有的孤寂和凄美和着暗哑的嗓音竟然难以轻易挥散。如果仅听此一曲,我肯定会将金像奖影帝和黄秋生唱歌这两个概念合谐地结合在一起。
《她》的歌词纯朴得不能再纯朴了,几乎是一个只有理想,没有现实的做梦青年谱写的一首幼稚情歌,幼稚得显得单纯、幼稚得让人怀念、幼稚得让人落泪,也幼稚得让人心碎,非常适合在午夜时分独自聆听。
贯穿始终的布鲁斯吉它、爵士电钢琴、颓废无力的演唱、噱头十足的香港本土粗口,倒是和庄子托借的那个“支离疏”神韵相同,曲尾一段混乱中那肆无忌惮的“我要困觉”活脱脱把一个香港烂仔呈现出来,这其实倒是和那个胡子拉碴的黄秋生很吻合。
《飞天婆婆》绝对够得上用动听这个词来形容,这是一首温情的有点伤感的励志歌曲,黄秋生不专业却非常磁性的中音在这里将一种挣扎和打拚的情绪很好的传递出来,而那种质感需要多少沙砾来浇灌啊!
《实在无法睡眠》里的黄秋生更像是一只挣扎很久的困兽,在恶梦惊醒之后的再度反抗,电箱琴和电吉它两种节奏将整首曲子很好地控制在怨愤却还没发颠的程度上,歌词很黑,肯定会让某些人脸色难堪,这也是专辑里唯一一首不是由黄秋生本人创作的歌曲。
《吓》的前奏肯定能让你回到重金属时期,也可能你会错以为这是“Gun’s N’Roses或“Metallica”的某首作品。不过黄秋生在处理这样生猛的作品时还是比较优雅的,虽然杀气,但杀气还未到逼人的地步。
《完全自杀》可是鬼气十足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专辑里最优秀的作品,无论从什么标准都够得上完美这个词。凄婉的笛子、愁怨的马头琴、激越的琵琶还有静默的让人心悸的箱琴,营造出一个鬼气冲天的场景,而在曲子后半鼓声加入的鼓和镲片声又如同骏马的狂奔,加上黄秋生唱喊不分的呓语,在混乱中让人也有种斩妖除魔的冲动。
《当阳光射湿我的床》有个很有意思的题目,但歌曲本身却不仅仅局限在自我居家的小床或者某些床主题的延伸上。在这里,黄秋生似乎想与多年前的罗大佑一比左右,在出乎意料的文人化用词中却能轻易让人读懂他所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拿出他的形体和这首歌相联系,我真可以称他为一个粗中有细的人。
《饥馑色香味》是《完全自杀》另一个版本,如果你是一个一本正经而且传统的人,并且还想为这首在中西结合上做得相当完美的作品下一个经典定义的话,那么你肯定会被之后看到的歌词活活气死:“迷上了雪冻冰箱,迷上了酱爆鸡丁,迷上了乳鸽清蒸,迷上了八角花椒”以及最后乐曲高潮时的“毛巾打包,牙签插损……停止呼吸,肚脐凸出”,如果不是看歌词,你在黄秋生似乎与哪位有不共戴天之仇般的愤怒里肯定能猜想到关于死亡、绝望等等的主题,可是黄秋生却把一个食客的欢愉溶入到这首鬼魅异常的音乐里。哈哈!哈哈!哈哈哈!这也颇像整张专辑频频在编曲和监制名单上使用诸如“人海孤魂”、“秋天地的童话”、“倩女幽魂”、“天生杀人狂”、“冲上云宵”“三个相爱的少年”等等电影片名一样,有点无厘头,但更多的是对主流社会的一丝嘲讽。
这世上可能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电影演员能在头戴影帝桂冠后再像黄秋生这样以一个十足的平民形象发行一张有关于小市民主题的非主流唱片,只听音乐,我们只能想见的是一个上穿不扣扣子的花衬衣,下穿裤腿拖至膝盖的沙滩裤,脚踩拖鞋,口里还嚼着一根牙签,行走在庙街夜市的一个烂仔,他的歌唱是绝对平民化的,与排行榜、金像奖、明星访谈、涂脂抹粉等等娱乐行为无关,他的歌让人依稀想起多年前的许冠杰,但与许冠杰不同的是,黄秋生的音乐如他的长相般更透出一股痞气和杀气,像是黑社会里的某个打手,这倒也和他以地下的态度做音乐的想法颇为合拍。
《支离疏》作为黄秋生的第一张专辑,当然称不上完美,专辑中的对民谣、重金属、拉丁音乐甚至是北京摇滚等等曲风的运用上还有很浓的模仿印迹,但是你也可以看到一个在四大天王和英伦电子乐的夹息中的黄秋生,对于自己喜爱的音乐表达方式的坚持和一次次地再创造,你可以听到他那“我本纯真”般的年少往事,也可以听到他那略带夸张的不满与挣扎,音乐没有定式,只要用心去做它就会是好的音乐,哪怕听者寥寥,这也许是黄秋生的这张专辑的另一个主题。
——引自“形体不全的黄秋生”(by爱地人)[
]
地踎搖滾 豆瓣
8.5 (30 个评分) 黄秋生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滚石唱片
如果说《支离疏》还只是黄秋生在95年小试牛刀的话,那么《地踎摇滚》就完全是一个全开放的黄秋生的大成之作。读读“香港地,我地要打飞机;系香港地,人人天天放屁;香港地,无事你早点死;是香港地,头晕晕乌烟瘴气”(地踎摇滚);“乡下细路无书读,学校烂到塌落地,首都高官挖私利,亿元落袋远处飞”(雷公劈友除世害);不解释、不公审——太碍事!横竖是罪,什么罪?没有意思”(莫须有);“等收工,就快拉柴,望改善,你系发梦”(无能用者); “学生哥,好返归罗,咪日日等住阿哥,世上明星多,你拜得边个,唔值为偶像捱饿”(学生哥’97),这些肆无忌惮的文字绝对地够味,又HI又爽。再听音乐,METAL、PUNK、REGGAE、FOLK、GRUNGE等多风格的音乐元素的交错使这张专辑甚至很难用所谓的定位将它划进某一类型,当然你更应该知道,在这张专辑的合作名单里有黑鸟、BLACK BOX、郭达年、亚龙大、胡伟聪这些终年混迹于香港地下音乐圈子被俗称颠佬的牛鬼蛇神们。
虽然这是一张注定不会在香港流行的专辑,但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它制作上的精良,尽管有缺少文化内涵的大背景,尽管有不如国内某些音乐那样具有独创性,但是你不能漠视这张专辑在意识和技术上的胜人一筹,在对于多音乐元素的综合,对于录音层次的处理上,这张专辑绝对是值得国内地下音乐圈好好学学的,或许这正是这些香港地下音乐人的理解:或许他们的唱片在唱片架的最底下,虽然他们住的比高级公寓的档次要更低下,虽然他们的名字永远被那些“星”们压在身下,虽然他们的音乐只能在地下传唱,但他们在对音乐从头至尾的制作过程中却一定要用一种向上的积极态度,当然所有的一切也都是建立在他们扎实功底的基础上。
郭达年说:很多人都可以扮地痞(无产者),但不是每一个都愿意、有勇气站在地痞的一边骂社会的既得利益者,黄秋生虽然无法成为地痞,但他有这个意愿和勇气,这令他与所有娱乐圈的人截然不同,令他值得所有知识分子,撇开伪善,用心,去聆听。
——引自“爱地人语录 黄秋生《地痞摇滚》”(
)
兰州 兰州 豆瓣
8.5 (93 个评分) 低苦艾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1年10月1日 出版发行: 兵马司
“录制一张唱片就像是谈恋爱一样,爱时候像火烧,恨时候像火燎”低苦艾乐队主唱刘堃如是说。自2010年参加完10月国内的几个大型音乐节演出之后,低苦艾乐队就开始了新唱片的录制工作,从选歌到前期录音、唱片设计、缩混、母带处理等等所有的环节乐队都亲力亲为,努力把唱片按照最初美妙的设想做好,乐队甚至放弃了期间许多的音乐节及其他类型的演出,就为了专心打造这张新唱片。
低苦艾乐队新唱片名为《蘭州 蘭州》(Lanzhou Lanzhou),是从新专辑中收录的歌曲《兰州 兰州》而来,据悉,整张唱片将贯穿一个“兰州”的线索,每首歌曲都有一些和兰州有关的小元素。唱片总共收录9首新歌,有《随风而逝》、《不叫鸟》这样低苦艾式的黑色暗喻、独立关怀式的歌曲,又有像《兰州 兰州》、《那只船》这样在律动和节奏上下足功夫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这些歌曲的尝试让我们看到低苦艾乐队成熟老道的编曲功力,其中还有值得一提的与上张唱片中《小花花》这首经典之作相应的一首歌《小草草》,这首同样动人的单吉他弹唱作品相信会和《小花花》一样成为国内民谣歌曲的经典作品。
唱片的封面包装将采用手绘制图,全手工精心打造。让我们静心期待,唱片于10月面市,同时低苦艾乐队将开始围绕新专辑宣传的全国巡演,我们会看到一如既往的低苦艾乐队与他们带来的全新唱片《蘭州 蘭州》 。

相信这是一张让我们在2011年感动、热血、温暖的《蘭州 蘭州》 。
F 豆瓣
8.2 (93 个评分) 李志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11年9月29日 出版发行: 独立发行
专辑中的《寻找》《山阴路的夏天》《杭州》等歌都是李志现场演出时的大合唱歌曲。《日》作为片头曲收入了娄烨导演的电影《浮城迷事》。
李志2011年发行此专辑时只做了高品质的网络数字版,和以往的专辑一样独立发行,但是第一次尝试了无实体唱片。专辑上市时,在李志的官网上开放下载链接,并采取了“先下载后自由付费”的活动。是国内音乐行业一次具有意义的尝试。2014年由京东联合出版发行实体唱片。
丝绒公路 豆瓣
7.6 (60 个评分) 木玛&Third Party / 木玛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7年9月20日 出版发行: 上海汉亚文化
世界改变了你我,他却卓傲依然
——木玛首张个人专辑《丝绒公路》跳起不一样的舞
曾经的木马乐队,以其低调唯美的气质,感动了一双双敏感的耳朵。在仅仅发行过的两张专辑和一张EP里,那些被翻来覆去播放的歌曲植根于许多摇滚青年的少年梦里。
人们开始把目光聚焦在那个有着独特嗓音的主唱身上——长发的木玛在舞台上歌唱时,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情绪里。出生在夏天的木玛具备狮子座典型的好强热烈和冷静优雅的双重性格,无法忽略的领导气质、随时可以爆发的情绪化,还有一股迷人的异类气息。
尽管木马乐队宣告暂时停止,木玛的脚步却一刻也不曾停下。发行一张个人唱片是木玛03年就开始计划的,而这个夏天,重新归来的木玛,愿望成真,向所有热爱木玛或是怀疑木玛的人呈上一张40分钟的全长唱片。
为了这张唱片,木玛在去年创建了3rd Party乐队,一切从零开始,花费了整整一年时间和乐队的三个小伙子沟通、磨合。在经历了长达10个月的创作和制作期以后,新唱片带着10首风格迥异的作品终于成形。
新唱片依然由木玛作曲填词并与吉他手关伟共同制作。汉亚文化还特别邀请了日本金牌混音师家守久雄先生来到北京为专辑进行后期制作。在对人声的处理中,家守先生与木玛心意相通的保留了粗糙的颗粒感,没有刻意修饰人声,连之前木马专辑中大量使用的人声混响也舍弃了。吉他声音也大多由简单的音箱失真发出,很少使用效果器,保持了摇滚乐的原始质感。
新唱片带有木玛一贯的根植于post-punk和classic-rock的独特气息,讲究情绪和氛围感。歌曲旋律流畅,显得大气而宽广。部分曲目中合成器的引入及和声的加入,使得音乐元素更加丰富。新的音乐不光延续了木玛以前表达出的绝望和抑郁,还注入了新的情绪,让忧伤不仅仅有一种表达方式——苍茫、华丽,甚至是戏谑。
在谈到这张个人专辑时,木玛表示,这张专辑里收录的歌曲都在展现一种生活和创作状态的真实写照,大多描写一些私人的时光和记忆。对于木玛来说,新唱片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体现着他更进一步的态度,这就是自始至终贯穿的骄傲感。这种骄傲感使得整张唱片变成了一个新鲜而有趣的开端,一次奇特而漫长的音乐旅行。
万能青年旅店 豆瓣 豆瓣 豆瓣 Spotify 苹果音乐
9.5 (889 个评分) 萬能青年旅店 类型: 成人另類
发布日期 2010年11月12日 出版发行: 2010 万能青年旅店 / 2010 万能青年旅店
唱片的录音棚就是排练室,更早以前它是董亚千家里的老宅,闷在年代久远的四层红砖楼房里,周围住的多数是老人。乐队在这一片早起早睡的潮水里干活,扯淡,吃喝拉撒,无论昼夜,不知大中华盛世将至。
那些80年代的红砖还能叫红色吗,大概只能算煤球渣子的近亲。正如唱歌的最终会沉默,昨日奔跑着的青年和鸵鸟,一转眼就是今天的腐肉,秃鹫。不过,音乐不是为如此这般的现实伴奏的,它一直在它该在的地方,需要一路撕扯着过去的,只是我们。
这么多年,这么一帮人,前前后后兜圈子,现在终于出首张唱片。到了这一步,快和慢是另一个世界的话题。让企业家和文人继续开辩论会吧。专辑在手,大梦初醒,专属于个人的节奏,早就战胜了环境施加的心理暗示。药方就是我们自己,像羽毛,突然的,一下一下的飘落而至。
必须承认首张唱片是土法炼钢,各种自学试验,呼哧呼哧的吹风点火,完全没有大跃进的豪爽速度,反倒前后拖了快两年。修改打磨,福祸焉知。硬伤是免不了的。有时候像拳头打进了棉花,那种落空和被瞬间软化的悲哀,简直让人恨不得放弃所有的努力。相信许多中国乐队也都经历过。不多说。Leonard Cohen 的名言最适合用来安慰:一半怪自己,一半怪环境。
设备东拼西凑,制作也七嘴八舌,反正各种借,骗,着急和糊涂,旧交新朋全部派上了用场。万能青年旅店,名字叫的清楚响亮,自己没开张的时候先轮番被大家招待,欠下的人情堆到天边。这就是生命里的各种麻烦吗。现在描述起来,却又像一幅理想世界的蓝图:众人拾柴浇油,吵吵嚷嚷间,一团火焰轰地着了。
90年代美式另类摇滚很深的影响过这个乐队,现在成员们的喜好包括老摇滚,民谣,爵士乐,迷幻噪音,酒后流行歌,草地唱诗等等,至于作品是什么,光自己说不算。
录音室的窗外,短暂出现过一大片空地。那是开发商圈出的牧场,即将到来的肥肉和鲜血,即将到来的千万人厕身其间刨食的日子。但它曾经是空旷的,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空旷,尤其到了晚上,像真理似的空虚,神秘,给目光以憧憬的机会,让风进来,吹得更猛烈。
唱片完成之时,空地已经被耸立的高楼填满。我们渴望这张塞了很多东西的唱片还能留下空地的丝缕感觉,这样的话,所有听到的人,就有可能并肩站在一起。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