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顾准笔记 豆瓣
作者: 顾准 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 1
收有《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一般》《中国古代逻辑与语言》《人生哲学及政治哲学》《价值与价格》《王夫之的经济主张》等近400篇文章。
顾准文集 豆瓣
作者: 罗银胜 / 顾准 译者: 陈敏之,罗银胜 编 福建教育出版社 2010 - 5
《顾准文集(增订珍藏本)》是在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出版的《顾准文集》的基础上,经过顾准胞弟陈敏之、作家罗银胜两位先生的修订增补而成,全书结构更显完整,内容更丰富翔实。这是一本写给自己以及中国未来的思想之书,宛如精金美玉,读来使人唏嘘不已,血脉贲张。在那个动乱年代,顾准是中国知识分子独立精神的火种,是我们迄今为止无法不面对的一座山峰。《顾准文集》在国内曾先后被遴选为“三十年三十《顾准文集(增订珍藏本)》”、“六十年六十《顾准文集(增订珍藏本)》”。
城市与国家财富 豆瓣
作者: [美国] 简·雅各布斯 译者: 金洁 中信出版社 2008 - 6
如今,许多国家都面临着地区发展不平衡,既有极富创造性的进口替代型城市、产业多元化的城市腹地,也有众多产业单一、缺乏活力的落后地区。给落后地区提供贷款、拨款和补贴,引入大型企业,常常被视为改善其经济面貌的手段。然而,本书却对此提出了质疑,指出这些手段并不能为落后地区培育出进口替代型的城市。它们除了暂时性地缓解贫穷以外,只会造成有惰性的、不均衡的以及永远依赖其他地区的经济模式,无助于创造能够实现自我运转的经济。所以,本书认为,这些被经济发展遗弃的地区只有依靠彼此间活跃的贸易往来,才能走出停滞的局面。此外,作者还提出了一种断裂发展模式的设想,观点独特,讲述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新思路,对于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经济增长理论 豆瓣
作者: [英]阿瑟·刘易斯 译者: 周师铭 / 沈丙杰 商务印书馆 1999 - 5
本书并不想提出有关经济增长的新概念,而是试图为研究经济增长提供一个有关的基础。研究经济增长新概念的论文可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作者写过这方面的文章并已列举在本书的书目提要部分。像本书这类著作看来颇有必要,因为经济增长的理论已再次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而且全面论述这个主题的著作几乎已有整整一个世纪未见问世。最后一本涉及范围如此广泛的巨著是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所写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于1848年出版。此后,经济学家变得聪明了,他们极为明智地不再试图在一部著作里论述范围如此广泛的主题,甚至由于他们力不胜任完全放弃了这个主题的某些方面。作者之所以敢于探讨这个广泛的领域,部分是由于压抑不住好奇心理,部分是考虑到当今政策制订者的实际需要;但作者认为,尽管本人对多数的课题免不了论述得十分肤浅,但主要是自己鼓足了勇气敢于向持有挑剔眼光的公众提供这部主题浩瀚的著作。
本书书名易被误解为经济增长具有一个单一的理论。但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繁多,而每个因素又各有一整套理论。研究土地使用权的理论,与研究新思想传播、贸易周期、人口增长、或是政府预算等理论并无多少共同点。作为本书书名也许用经济增长的“种种理论”更为恰当些,可是也同样易被误解为本书的目的在于评述经济增长的文献。我不是要制定一种理论,而是勾画出一幅蓝图。研究经济增长有关的因素头绪万千,除非对这个主题有一个总的观念,否则容易迷失方向。这也算是我请求读者原谅本书肤浅的一个表白。由于目的不同,绘制地图所使用的比例尺各不相同。若是专业刊物上登载的文章,它的比例尺相当于1英寸等于1英里,那么本书的比例尺更近乎1英寸等于100英里。这一点对读者了解本书也是有用的。
促使作者编写本书是好奇心理和实际需要的结合,它决定了本书的格局。好奇心理要求对人类历史的进程进行哲理上的探讨,而实际需要则又要求写成为指导行动的一本手册。由于作者对两者感到同等的兴趣,所以本书的内容既不会适合只注重哲理的人,也不适合要求明确下一步怎样行动的人。看来,一部著作必然会反映作者的个性及其多种多样特征。
一部著作还必须反映作者的写作手法。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注重概括,而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则重视具体的事例。我为了充实本书,很想写入两三个有关经济增长或经济停滞的实例研究材料。怀着这样的心愿,我饶有兴趣地阅读了古埃及、希腊、罗马和伊斯兰国家的资料,更不用说中国、日本和中世纪末期的资料。可是实不相瞒,在阅读了这批资料以后,尤其是在阅读公元1500年以前时期的资料以后,我从中得到的乐趣超过了知识的增长,部分原因是对早期经济史的确切了解太少了。要把一个涉及本书全部内容的实例写得充分就需要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然后写成一篇单独的论文。我与曼彻斯特大学研究部成员吉锡拉·艾斯纳尔夫人密切合作,她正在写一部有关1830年至1930年牙买加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著作。那部著作到1956年出版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是一部与本书实例调查相配合的论著。
我受到了许多朋友和熟人的慷慨大方的协助。在东南亚、非洲、加勒比海,这些朋友抽暇陪同我观看了他们所做的工作,并交换了意见和殷勤地款待我。由于他们人数众多无法在此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我还要感谢许多国家的学术界的朋友与我进行了无数的谈话,以及寄来了源源不断的刊物上的文章。彼得·鲍尔先生、马克斯·格拉克曼教授、J.M.洛先生、J.马尔斯博士、K.马丁博士、R.H.普雷斯顿牧师、P.罗森斯坦-罗丹博士和M.N.斯里尼万斯教授等诚挚地阅读了本书初稿并提出了详尽的批评意见。他们的评论使我得益匪浅,但同时,在某些章节方面我依然顽固地坚持自己的写法,尽管他们认为是错误的或容易引起误解的。我的秘书多拉·沃克登小姐付出了大量劳动,耐心细致地为书稿打字。我深切地感谢她的耐心。
我的夫人和孩子们为了我写作此书需要宁静环境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们的深情使我感激不尽。
阿瑟·刘易斯
1954年7月于曼彻斯特
序 言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定义
第二节 方法论
第三节 布局
第二章 节约的意愿
第一节 对商品的欲望
(一) 禁欲主义
(二) 财富和社会地位
(三) 有限的眼界
第二节 努力的代价
(一) 对工作的态度
(二) 冒险精神
第三节 资源与反应
第三章 经济制度
第一节 得到报酬的权利
(一) 非物质报酬
(二) 资产的经营管理
(三) 劳动报酬
第二节 贸易与专业化
(一) 优点
(二) 市场的规模
(三) 组织
第三节 经济自由
(一) 利己主义和集体行动
(二) 纵向流动
(三) 市场的自由
第四节 一些事例
(一) 宗教
(二) 奴隶制
(三) 家庭
(四) 农业组织
(五) 家庭手工业
第五节 制度的变化
(一) 变化的过程
(二) 变化的周期
第四章 知识
第一节 知识的增长
(一) 科学前的社会
(二) 发明和研究
第二节 新观念的应用
(一) 对革新的态度
(二) 知识和利润
第三节 训练计划
(一) 先后次序
(二) 农业技术的推广
(三) 工业的能力倾向
(四) 企业管理
第五章 资本
第一节 资本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储蓄
(一) 储蓄的必要性
(二) 国内来源
(三) 外来资金
第三节 投资
(一) 制度基础
(二) 起点
(三) 稳定性
(四) 长期性停滞
第六章 人口和资源
第一节 人口和产出
(一) 人口的增长
(二) 规模和产出
(三) 职业
第二节 国际关系
(一) 国际贸易
(二) 移居国外
(三) 帝国主义
第七章 政府
第一节 企业的体制
(一) 政府的职能
(二) 生产计划
第二节 公营部门
(一) 政府开支计划
(二) 财政问题
第三节 权力和政治
(一) 通往停滞之路
(二) 治国才能的背景
附录 经济增长是否可取?
(一) 经济增长的好处
(二) 贪得无厌的社会
(三) 过渡问题
2012年8月21日 已读
认同经济增长的工具理性同时,还是会怀疑某种体量上的增长是否能带来个人的幸福。
经济
经济思想史的趣味 豆瓣
作者: 赖建诚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1
这本《趣味》的1-3章是第1部分:「邀请与导览:笑着脸谈经济思想史的功用与趣味」。4-24章是第2部分:「人物与派别:开着心讲经济思想史的人物与见解」。第3部分的主题是「观念与辩驳:凝着神辩经济思想史的洞见与疑惑」,介绍思想史的对立性概念与见解。第3部分的性质和《趣味》很不相同,需要另写一本《经济思想史的争辩》,内分(1)微观篇:人物与见解、(2)宏观篇:学派与概念。《趣味》的对象是大学生和社会大众,《争辩》的内容较深范围较广,厚度和《趣味》相当(约35则主题)。
2012年8月21日 已读
六星推荐
经济
加图决策者手册 豆瓣 Goodreads
Cato Handbook for Policymakers
作者: [美]加图研究所 译者: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 格致出版社 2011 - 10
这本《加图决策者手册——美国智库如何影响政府决策?》(第七版)旨在影响美国的国会议员,在削减联邦政府开支、降低税收和减少政府干预等方面为国会的立法者提供政策建议。为了将联邦政府的规模和影响重新控制在美国的建国者在18世纪所构想的范围之内,《加图决策者手册——美国智库如何影响政府决策?》(第七版)对国会面对的众多议题——政府减员增效、医疗和社保体系改革、社会稳定与公民自由、行业监管、税收政策、能源与环境、国防与外交政策、美国的国际经济政策等——一一进行了详尽的讨论。《加图决策者手册——美国智库如何影响政府决策?》(第七版)的深度分析和具体建议为美国的决策者提供了极富价值的参考。
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 豆瓣
作者: 赵冈 新星出版社 2006 - 6
城市发展及都市化的问题已成为学界热点,地上地下“文献”涌现,中西文化比较蔚然成风。从历史上看,中国的城市研究有悠久的传统,除《东京梦华录》、《梦梁录》等名著外,更有大量的地方志乃至“坊巷志”流传至今。但却没有留下一部综合性的城市史著作,而且所论多偏重自然条件和社会生活方面。如今,中国的城市研究者又多以欧洲城市为范本,甚至以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工业革命来解释中国的城市发展史,未免隔靴掻痒。
相比之下,本书有两大独到之处。其一:用宏观的角度,从经济层面上来探讨中国城市的曲折发展与特殊问题。其二:充分体认中国这个具有广博文化和独特文明的国家的高度复杂性,以此出发来研究它的城市发展史。
2011年12月1日 已读
由著者此前論文整理而成,十分令人信服的分析方法、十分通俗易懂的敘述語言、絕對五分的中國現代史學著作。“大陆的史学家总是带着这样的成见。他们似乎坚信历史是不断向前向上发展的,一个城市的人口一定是前期小于后期。”
历史 城市 经济
博弈论教程 豆瓣
作者: 王则柯//李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 4
虽然博弈论的课本已经不少,但是博弈论还是不容易进入大学的本科教学,这主要是因为课本的技术难度大,提高了博弈论的进入门槛。有鉴于此,《博弈论教程(第2版)》作者用多年的时间编写了这本难度温和、绝大部分本科生能够不太辛苦地学好的入门教程,以通俗浅白然而准确的文字,向读者系统地介绍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内容主要集中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以及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范畴,也伸延到其他一些专题。教程中的例子和习题非常丰富,渗透了作者的学问经历和研习体验,适合作为各专业尤其是经济类的大学本科生以及其他读者学习博弈论的人门教材。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经济学的应用是一门艺术。博弈论及其应用,实在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