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豆瓣
The farther reaches of human nature
作者: 〔美〕亚伯拉罕•马斯洛 译者: 曹晓慧 / 张向军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9 - 1
◎内容简介
这本《人性能达到的境界》中,马斯洛详细探讨了自我实现这个概念。还自述性地解释了马斯洛为何开始研究自我实现,为读者展现了大师的思想历程。除了自我实现,书中内容还包含超越、人类的创造性、价值、高峰体验、需求层次关系等人本主义心理学重要概念和哲学观点。《纽约时报》评论马斯洛心理学是“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而本书亦是一本极佳的人本心理学启蒙读物。
◎媒体评论
“人类了解自己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
——《纽约时报》
发展的自我 豆瓣
作者: [美] 罗伯特·凯根 译者: 李维 2022 - 6
美国必读100部书之一,畅销全球40年,哈佛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 “建构—发展”心理学开山之作。
给每个人的“个人成长简史”!文化、家庭、环境、经历、个体认知水平等因素,如何影响我们成为自己?我们如何在存在之虚无中找到人生的意义?——本书是一本独特的“自我发展心理学”,是毕生成长的地图。
每个人都是静态与动态的综合体,在静态中找到内在的平衡,在动态中寻求自我的发展。
李松蔚、李一诺推荐。
◆ 内容简介 ◆
罗伯特·凯根认为,一个人的自我,是在我们追寻社会意义与生活意义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
“意义”具有相当宽泛的内涵,包括我们对他人、自己与关系的认识,包括我们的经历、当下与未来的预期,这也需要我们做出决断与取舍。
在追求意义的过程中,我们既是静态的,也是动态的。我们需要有一个相对静止的状态来维系内在世界与外在关系之间的平衡,但我们由一个发展阶段过渡到另一个发展阶段时,也会出现失衡的状态,这也是自我发展的必由之路。
在动态失衡的过程中,我们会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同伴团体等,我们以“沉浸”的形式接受着文化。一旦我们接受的文化与我们的认知水平不相匹配时,便会出现冲突,这种冲突也正是发展的契机。
凯根把人一生的自我发展分为六个阶段的演化平衡,每个阶段我们都将面临不同的挑战,如果我们能从容应对它们,便能发挥自我的潜能。
◆ 名人推荐 ◆
某种意义上,凯根在这本书里为人生做了“剧透”。他用妙趣横生的手法,描绘出人们在不同阶段,会运用怎样的策略维持自身的稳定,同时让你看到,稳定的另一面就是限制。每个人都只能用局限的方式认识世界,有趣的是,身处其中的我们甚至看不到限制的存在。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让你提前意识到,自己在如何“画地为牢”地打转。——看到了就会立刻走出来吗?未必。但是有了这张地图,我们至少心里有数,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那么也许有一天,新的经验触碰到了这些边界,即便面对痛苦,我们也不会那么恐慌。短期的自我失衡让人眩晕,但放在长期的视角下,那就是成长来临的序章。
临床心理学博士,李松蔚
我买过这本书的英文版,这是一本带有哲学色彩的发展心理学书,凯根笔下的“自我”的成长,用通俗的话讲即“不破不立”。我回顾在不同人生阶段的每一个“我”,以及为扮演好每一个新“我”做出的那些跌跌撞撞的努力和自我突破,的确如这本书所说,自我的演化都源自失败和痛苦。每个人的发展都是那么地独特,但我们无须因独特而感到孤独;正是动态的自我与世界,让我们可以不断跳出原有的“自我”的维度,探索人生更大的可能性。
希望更多的人了解这本书, “变得更加可爱和更加温和,成为更好的父亲和母亲,更加自然和更为幽默,坦然地面对恐惧、赞美或嘲讽的体验”。
一土教育创始人,李一诺
2025年5月30日 已读
【+】
“我们了解我们记得的东西,我们记得我们忘记的东西,先前看来陌生的东西现在变得熟悉起来了。”
我们不可能回复到过去的平衡,但是,我们可以达到一种新的平衡。我们不是在倒退,而是在前进,走向新的整合和新的目标。
【-】
“希望一个人变得更加可爱和更加温和,成为更好的父亲或母亲,更加自然和更为幽默,坦然地面对恐惧、赞美或嘲讽的体验,等等,这些希望不算苛刻吧?难道我们不该关注这些希望吗?在我看来,这些东西听上去都是合理的希望。事实上,我确实关心它们——如果我在治疗中看不到这些发展,我便不能成为一名治疗师。同样,它们也是我的希望。我关心它们,同时更关心的是他们不要受到他人所推崇的价值观的武断影响。”

整体来说不是对所有读者推荐。
心理学
人生十二法则 豆瓣
12 Rules for Life
7.0 (41 个评分) 作者: [加拿大] 乔丹•彼得森 / Jordan B. Peterson 译者: 史秀雄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9 - 11
【内容简介】
现代人欠缺的,不是知识,而是实现的能力,更准确地说,是付诸行动的心理素质。在《人生十二法则》中,著名心理学家乔丹·彼得森的将人类数千年来哲学思考、神话故事中的精神财富与心理学、生物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前沿研究相结合,用12条*基本的人生法则,为千禧一代找到摆脱人生困境的方法。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
写给每一个挣扎生活的年轻人
我总是失败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一
我总是委屈自己满足别人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二
我*好的朋友堕落了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三
我比别人差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四
我没法对孩子说“不”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五
我对任何事都提不起兴趣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六
上班让我不快乐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七
我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八
我觉得周围的人总犯蠢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九
我处于人生的至暗时刻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十
面对他人的偏见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十一
我感到永不满足怎么办?——答案请参见法则十二
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学中蕴含的真理,你才有能力面对人生的每一场困斗。
【编辑推荐】
2018-2019年全球现象级畅销书。全球销量超300万册,多国图书畅销榜Top1,连续12周霸榜亚马逊排行榜,迄今为止已在美亚销售榜上榜90周;
作者被誉为当今世界*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多伦多大学心理学教授,前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 百万年轻人追随的心灵之父,*受学生欢迎的导师,被学生称为“能改变你的人生”的人;
读懂十二条法则,你就能解决人生80%的不如意。 面对十有八九不如意的人生,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虚伪的励志、空洞的安慰,而是严父近乎残酷的苛责教诲,唯有了解规则、真知、历史与前沿科学中蕴含的真理,你才有能力面对人生的每一场困斗。
2019年如果只读一本书,就读这一本。
湛庐文化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