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
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 Goodreads
The Grasshopper: Games, Life, and Utopia
作者: [美] 伯纳德·舒兹 译者: 胡天玫 / 周育萍 重庆出版社 2022 - 6
必读的小众哲学书!游戏哲学领域经典之作, 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哲学著作之一 ,幽默与荒诞并存,充满了游戏、生命与乌托邦的思想碰撞和诙谐有趣的哲学妙想。 台版豆瓣9.2分 ,2000+想读,好评如潮!忠实原著,原汁原味引进台版翻译。 多伦多大学名誉校长、多伦多大学哲学研究所所长、加拿大皇家协会成员、当代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 托马斯·霍尔卡 深入导读,南加大传播与新闻学院教授 威廉·约翰·摩根 作序推荐,剑桥大学哲学教授、三一学院院士 西蒙·布莱克本 ,耶鲁大学哲学教授、《死亡哲学:耶鲁大学第一公开课》作者 谢利·卡根 鼎力推荐。<br />伯纳德·舒兹 ,世界知名哲学家,一生致力于游戏研究,影响颇广,曾任教于美国伊利诺大学、普渡大学和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曾任英国布里斯托大学和加拿大莱斯布里奇大学客座教授,以及国际运动哲学学会主席。《蚱蜢:游戏、生命与乌托邦》是舒兹最知名的作品,更是体育哲学领域的经典之作。<br />本书主角是《伊索寓言》里的那只蚱蜢,一个游手好闲但思维缜密的哲学家。整个夏天,蚂蚁在为储备冬天的食物而勤勤恳恳地忙碌,而蚱蜢在悠闲地游戏。寒冷的冬天来临,蚂蚁储备了足够的食物,而蚱蜢即将死去。故事从这里开始,蚱蜢在他的追随者面前,为他的生活方式及正在逼近的死亡辩护,然后死去。追随者发现,死去的蚱蜢留给他们的,是一个关于玩、游戏和生活的谜题。 作者运用柏拉图式的对话方式,通过蚱蜢和追随者之间的对话,为游戏提出了一个精准而大胆的定义,并通过一个个精妙绝伦的例子阐释了这一论点。本书不同于大部分哲学作品的严肃、艰涩和枯燥,而是兼具哲学的洞见、寓言的智慧、文学的趣味与令人绝倒的想象力,让人读来畅快淋漓,惊叹不已。
现代艺术150年 豆瓣
What Are You Looking At?: 150 Years of Modern Art in the Blink of an Eye
9.2 (127 个评分) 作者: [英] 威尔·贡培兹 译者: 王烁 / 王同乐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 - 3
要掌握现代艺术的游戏规则,你需要知道些什么?——涵括近百位艺术家及其代表作,梳理二十多个现代艺术流派的渊源流变,勾勒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这一百五十年来艺术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到了今天,一件看似五岁小孩也能捣鼓出来的东西,居然会是艺术史上的旷世之作?
这是艺术吗 ?这必须是艺术!——马列维奇的黑色正方形,蒙德里安的彩色格子,杜尚的小便池… 艺术不再必须与美有关,它更多地关乎理念。那些光怪陆离、五花八门的艺术流派,在揭开了其中的奥秘之后,实际上简单得惊人,但又绝妙乃至伟大。
如果我们还能从一百五十多年前莫奈的《日出》、梵高的《星空》中,依稀辨认出艺术“原来”的模样,那么,一百五十年后安迪·沃霍尔的金汤宝罐头、达米恩·赫斯特的腌制鲨鱼,还有翠西·艾敏乱糟糟的床,足以让我们看到艺术的其他可能。回顾现代艺术一个半世纪的反叛之路,我们见证了一代又一代人如何变得愈发反叛、大胆、混乱。这背后,是艺术家对“何为艺术”的无尽追问,是他们对周遭世界的回应与抵抗。现代艺术的故事仍在继续,也许永远不会完成。
艺术的故事 豆瓣 Goodreads
The Story of Art
9.6 (16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E·H·贡布里希 译者: 范景中 / 杨成凯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 - 4
《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继1997年三联版《艺术的故事》后,英国费顿出版社授权广西美术出版社独家出版,也是国内唯一合法授权的版本。
给年轻读者的日本亚文化论 豆瓣 Goodreads
7.6 (16 个评分) 作者: [日] 宇野常宽 译者: 刘凯 漓江出版社 2023 - 7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本书作者以本科课程讲义的形式将亚文化的发展史呈现给读者,内容覆盖面广,内在逻辑清晰,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从二次元动漫的成长讲到三次元偶像的成长,同时还探讨了亚文化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书中谈及了很多与宅文化相关的热门话题,在带领读者回顾热血青春的同时,也探索了亚文化发展背后的深意。
如何写影评 豆瓣
A short guide to writing about film,8e
7.5 (20 个评分) 作者: [美] 蒂莫西·科里根(Timothy J. Corrigan) 译者: 陆绍阳 / 宋美凤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社 2018 - 7
美国最畅销的影评写作指导
有章可循的初阶指南 路数纯正的深造秘籍
【编辑推荐】
《如何写影评》是美国非常畅销的影评写作指导,也是非常专业的路数纯正、实操方便的写作指南,而专业性恰恰是目前国内影评非常稀有的特质。本书有方法、有范文,方便自学。本书自2009年由后浪出版公司引入第6版中文版以来,在我国也一直十分畅销。此次插图修订第8版,新增了如下亮点。
◎最新电影实例和图解 早期电影的沧海遗珠
◎增订的延伸阅读清单 最新修订的章末练习
◎关注动画与3D技术 修订互联网研究资源
◎扩充讨论电影的叙事 关注声音和剧本改编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最畅销的影评写作指导。不论是简短的电影评论、课堂上的电影报告,还是长篇大论的研究论文,都可以从本书中找 到起步和深入的诀窍。作者不断的更新修订则确保全书既紧盯世界电影的最新科技、美学形态,又不忘对电影历史观照拾遗。
书中除了介绍类型、作者论、意识形态、形式主义等电影批评方法,提供主要的观察角度和专业术语外,还细致入微地为读者提供翔实的写作技巧:从写观影笔记、搜集资料、开头、下结论、找论据、遣词造句、修改润色等细节,到如何开掘电影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等等。每一步骤均提供典型正反例文作为参考,可操作性极强。增订的研究材料、网站索引、延伸阅读则提供了便捷的查阅方向。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影评人,都是一本有章可循、平实质朴的写作工具书。
【推荐语】
本书的写作所体现出的专业素质不容忽视。这种素质就是一个专业影评人应该具有的全面、丰富、准确的电影知识以及相应水平的史论修养。谁敢说这不是对国产影评最醒目的启示呢?
——李迅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怎样让自己的文字被别人认同,让看这些文字的读者相信你的观点和论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能否写好影评与一个人的艺术感觉、电影知识积累和文字表达能力三个方面有关。
——陆绍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科幻之路 1 豆瓣
The Road to Science Fiction: Volume 1:From Gilgamesh to Wells
作者: [美]詹姆斯·冈恩 主编 译者: 东方木 等 译林出版社 2024 - 5
【编辑推荐】
🌟刘慈欣、尹传红诚挚推荐的“科幻必读书目”——一套书,读懂世界科幻史
🌟朝圣奖、伊顿终身成就奖、达蒙·奈特纪念大师奖获得者詹姆斯·冈恩集大成之作
🌟按历史发展、风格以及地域精选世界科幻名作,云集科幻名人堂作家代表作品
🌟每篇搭配有詹姆斯·冈恩的贴心导读,带 领读者体验世界科幻小说历史
🌟封面插画由雨果奖最佳艺术家赵恩哲精心设计
🌟全面更新译文,补齐马尔克斯、冯内古特、莱姆、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等作家作品
【媒体推荐】
“科幻之路”提供了科幻史研究最全面的视角,是所有科幻学生的必读之作。它所选的经典故事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即使多年后,冈恩的引言和介绍仍然发人深省。
——《科幻研究》
“科幻之路”是科幻爱好者的必读书。如果想写硬科幻,就去读“科幻之路”的第二卷和第三卷;如果想写软科幻,就去读第四卷。
——《三体》作者 刘慈欣
脉络清晰,系统梳理科幻小说发展演变;
历久弥香,精湛阐释经典作品意义内涵!
“科幻之路”,一众科幻明星谱,一本想象启蒙书,一部创作镜鉴录。
————《科普时报》总编辑、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尹传红
“科幻之路”是科幻文学的全景观叙述。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邱华栋
冈恩的文笔严肃而不失风趣,丰富而不诘屈聱牙,我向所有对科幻感兴趣,并且希望能系统了解其历史的人推荐这套“科幻之路”。
——Sfrevu线上科幻杂志
【内容介绍】
詹姆斯·冈恩主编的“科幻之路”系列是世界科幻文学史的集大成之作,系统介绍了科幻小说这一文学重要门类的发展演变,及其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代表作,首次呈现出系统、公正、生动的科幻文学史。
第一卷《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
想要理解科幻小说的今天,就必须知晓科幻小说的过去。《从吉尔伽美什到威尔斯》回到现代文明开启之前,重温那些人类最初的梦想、希望与恐惧。从古罗马人的月球首航到弗朗西斯•培根的海上亚特兰蒂斯,从乔纳森•斯威夫特的小人国历险到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从爱伦•坡的2848年日记到H. G. 威尔斯的地球毁灭预言,这些科幻小说的萌芽之作首次集结,共同致敬那些开启科幻之路的先驱。
惊奇 豆瓣
Astounding:John W.Campbell,Isaac Asimov,Robert A.Heinlein,L.Ron Hubbard,and the Golden Age of Science Fiction
作者: [美]亚历克·内瓦拉-李 译者: 孙亚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20 - 5
在美国科幻史上的黄金时代,阿西莫夫、海因莱因与哈伯德三位科幻小说天才,虽然来自截然不同的生长环境,却结缘于坎贝尔担任主编时期的《惊奇科幻》杂志,聚集于科幻界的风暴前夕,以至于在之后数十年的风浪起伏中始终保持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既可以说他们的出现成就了《惊奇科幻》杂志乃至 整个美国科幻文学的蓬勃发展,也可以说正因为《惊奇科幻》这一具有象征性的科幻符号以及空前开放的创作自由成就了四位熠熠生辉的科幻泰斗。
————————编辑推荐————————
※ 11位国内作家,8家国际媒体,8位国际作家,推荐阅读
※ 亚马逊上市即拿下榜首
※ 乔治·马丁、马伯庸、姚海军、吴岩、韩松、陈楸帆、宝树等名家高评盛赞
※ 国内首部详细剖析科幻黄金时代的纪实读物
※ 取材于不曾听闻的历史档案,数千封未见天日的信件、数十笔访谈记录。客观严谨,理据充分,真实可考,颠覆认知。
※ 一部理解科幻的必读之书,解释了为什么科幻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会改变你对科幻的认识。
※ 超过90% 的科幻游戏、科幻电影、科幻故事,都能在本书中找到源头。
※ 哪怕仅仅从文学、传记的方面来解读,本书依然完美。
※ 读完就像被传授了100年的科幻功力。
※ 送给世界所有科幻迷的一个礼物。
————————国外媒体————————
迷人而复杂的文化历史……亚历克•内瓦拉-李将他们的往事,提炼成一个令人信服的故事,讲述了野心、理想和机会。对从未读过很多科幻小说的人仍然有吸引力。
——《芝加哥论坛报》
杰出……精巧……这些琐碎、零散的历史片段,从未如此详细、平衡、清晰地组合在一起过。亚历克•内瓦拉-李在讲述的过程中,带着一种悲喜剧历史小说的优雅。作为文学和文化史,这可能是对《惊奇科幻》最权威的记述,在今天这个科幻成长的重要时代更为重要。
——《轨迹》杂志
在《惊奇——科幻黄金时代四巨匠》中,作者对坎贝尔和他的三个有影响力的门徒——海因莱因、阿西莫夫和罗恩·哈伯德,进行了引人入胜、丰富透彻的历史研究,正确地把这位复杂的编辑称为“二十世纪的关键文化人物之一”。坎贝尔深刻塑造的科幻,已经成为当代的一股重要力量,它让观众做好了适应变化的准备,并预见到了技术文化的发展……
——《华尔街日报》
这本书是流行文化学术的重要著作,科幻迷们会对它如饥似渴。
——《出版人周刊》
对科幻小说历史的必要补充……有必要了解科幻小说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
——书单
强烈推荐给科幻小说和大众科学的粉丝。
——图书馆JOURNAI
这是一部关于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重要且姗姗来迟的惊人之作……内瓦拉-李聪明地不回避探索他们的阴暗面;相反,他描绘了一个完全被遮蔽的时代。这是一部令人震惊的历史,也是科幻小说定义时代的重要指南。
——罗斯 · 约翰逊, 巴诺科幻小说与奇幻博客
对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敏锐研究,是一小群作家和他们的指导编辑的历史……内瓦拉-李的毫无保留对通俗文学的研究做出了可喜的贡献。
——《星期六评论》
————————国内名家————————
姚海军、吴 岩(做序推荐)
《惊奇——科幻黄金时代四巨匠》这部译著,用文字复活了那些最了不起的科幻大师,讲述了人类历史上辨识度最高的科幻小说是怎么产生的,以及科幻最纯真的魅力在哪里和它为现代人创造了什么样的新神话和新信仰。这本书是科幻国度一场无法错过的盛宴。
——韩松
众所周知,现代科幻的黄金时代就是坎贝尔和他的作者的时代。《惊奇——科幻黄金时代四巨匠》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将这段令人神往的历史完完本本地呈现。几位黄金时代的标杆人物从未如此生动,如此可亲,如此触手可及。无论他们的初心为何,他们真真正正地改变了历史,影响了后世,缔造了一段不朽的传奇。
——三丰
谈论科幻,绕不过去的话题是黄金时代。谈论黄金时代,绕不过去的是《惊奇科幻》这本杂志,它是推动黄金时代的主引擎。这段科幻史,注定跌宕起伏,光彩照人。
——江波
放眼望去,中国当今科幻中坚力量都是从美国黄金时代汲取精神养分的一代人,这本书让我们得以更加真切地回到风云激荡的历史现场,去深刻理解一种关于科技与未来的文学想象如何萌芽、生长并发展成为形塑世界精神格局的力量,对于当下的中国文化发展尤为重要。
——陈楸帆
科幻文学的四位伟人为我们带来了无数故事,而他们本身的故事也同样精彩。只不过这一次,不是虚构的。
——马伯庸
《惊奇——科幻黄金时代四巨匠》以之前从未收集过的海量原始资料构筑了一条时光隧道,带我们重返科幻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流金岁月,见证那些伟大作品背后的光辉,黑暗与暧昧纷争。这也许不尽是正统科幻史所乐意讲述的故事,但却更真实,更值得聆听和记取。
——宝树
这本书是一片星空,那些伟大的名字,在书中重新闪耀。这是关于科幻大师们的全景介绍,翔实生动,最重要的是——它是如此有趣。
——阿缺
如果你对黄金时代的科幻感兴趣,这本书将是帮助你深入了解的一台时光机,它将活生生的人性重新赋予了那些高高在上的神明,连同他们的作品一起,将有血有肉的灵魂实质展现在读者面前。同时,它也是一面镜子,通过对那段历史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进而去深思,科幻在当今时代应当承担着怎样的责任。
——付强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完整地了解阿西莫夫、海因莱因这些科幻作家的生平和事迹,其中很多都出乎我的意料,比如阿西莫夫在家里的杂货店帮忙的那一段,尤其让我印象深刻。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作家的人格和作品。如果你想要深入地了解黄金时代的科幻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这本书正是一个绝好的切入点。
——刘洋
————————国外名家————————
深刻的,有趣的,强烈性的可读性,把坎贝尔和他的时代带回生活。我以为我知道很多关于《惊奇科幻》的事,包括坎贝尔和他的作者们,但是内瓦拉—李比我读到的任何历史都要深刻。
——乔治•马丁 《冰与火之歌》作者
这本书引人入胜,是一段另一个维度的旅程。它告诉我们很多关于创造力、人类韧性的东西。这本书无疑是科幻小说爱好者的必读之选,但对于任何对文化感兴趣的人,以及对文化如何跳跃、冲击和变化感兴趣的人来说,这本书都是真正的必读之选。
——卡斯•桑斯坦,畅销书《星球大战中的世界》的作者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文笔优美、研究深入的书,讲述了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他们的生活就像他们最好的故事一样扣人心弦,内瓦拉-李让他们活了起来。我衷心推荐这本书。
——乔恩•阿塔克 ,《蔚蓝的天空》作者
我热爱科幻小说的历史比我成为科幻作家的时间还要长。令人震惊的是,我学到了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纠正了我以为我知道的东西。这是一本精彩的、写得很好的书。
——大卫•德雷克,《哈默之锤》作者
亚历克•内瓦拉-李精彩地重现了80年前的那个时代,当时几位敬业的作家和一位杰出的编辑赋予了美国科幻小说现代的形态。这是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作品。
——罗伯特•西尔弗伯格,美国科学教育和文学大师
约翰•坎贝尔于1971年6月10日去世,此后几十年,我一直认为这项任务过于复杂、涉及面太广、难以厘清,永远不可能发生。但我错了,这是我所见过的对黄金时代的最重要的讲述。亚历克•内瓦拉-李卓越的学识和洞察力,使看似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一件光彩夺目、无可替代的礼物。
——巴里•n•马尔兹伯格,《超越阿波罗》的作者
《惊奇科幻》时代,科幻小说最重要的时期之一,一些主要角色的清晰和详细的历史。强烈推荐!
——格雷格•贝尔,《血音乐》的作者
约翰•坎贝尔是一位天才编辑,为科幻小说开辟了大众市场。亚历克•内瓦拉-李对坎贝尔和那些离奇的超级明星的细致入微的描述,是送给各地科幻迷的一份礼物。
——西尔维娅•纳萨尔,《美丽心灵》的作者
交错的世界 豆瓣
Alternate Worlds: Th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Science Fiction
8.3 (16 个评分) 作者: [美] 詹姆斯·冈恩 译者: 姜倩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9
世界终于追赶上了科幻的脚步!
科幻研究泰斗詹姆斯•冈恩经典著作,阿西莫夫、刘慈欣作序
近五百幅经典科幻杂志及小说封面全彩呈现
独家收录华语科幻百年发展历程,世界两大科幻奖项“雨果”与“星云”历年获奖名单
·
没有任何其他小说能带给你科幻小说的阅读体验,没有任何其他世界像科 幻小说当中描述的世界那样与众不同,没有任何其他危险像科幻小说中的危险那样引人入胜。
——艾萨克·阿西莫夫
作为一个老科幻迷和由此成为的作家,我翻开这本书后立刻对自己说:“哇,他是我们的人!”
——刘慈欣
·
现实世界与科幻世界创造了彼此。在科技每天都将人类的想象变为现实的今天,世界终于追赶上了科幻的脚步!
从科学怪人弗兰肯斯坦,到三体宇宙的黑暗森林,科幻小说中凝聚着人类想象力的极致。《交错的世界》从最早充满想象力的口述故事开始,通过一代代作者创作的各种鲜活故事追溯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时代的科学和技术创新如何改变人类对自己在宇宙中的角色的认识,并改变科幻小说。作者詹姆斯•冈恩作为当代世界科幻界公认的权威,如数家珍地讨论了影响整个科幻小说流派,以及在科幻小说发展道路上发挥作用的作者和代表作品,为不断变化的科幻小说勾勒出清晰的脉络。
原书出版于1975年,冈恩教授补充了新的章节,将时间线提至21世纪并充实了亚洲部分,使新版本成为世界范围内最新、最权威的世界科幻小说史。
世界终于追赶上了科幻小说,但科幻小说已不在那里。它已如火箭一般飞速进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描画着想象的新领地,进一步扩张人类可能完成的事业的前沿。
创作的基因:我所爱着的MEME们 豆瓣
7.3 (7 个评分) 作者: [日] 小岛秀夫 2022 - 5
创造出《Metal Gear Solid》系列、《死亡搁浅》等游戏的天才游戏制作人小岛秀夫,他的惊人创造力来源于对书、电影以及音乐深深的尊敬与热爱。本书对散文集《我所爰着的MEME们 现在必要的是能给予人们能量的故事》进行了整编并改名,增加作者从公司独立后至今的所想、对新作的展望,以全新的面貌呈现给各位读者。包含与星野源的特别对谈。
2025年5月2日 已读
小岛秀夫的“身体80%由电影构成”,这本书大致讲述了他本人80%身体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吧,
看得出小岛真的很重视人与人、作品与人,社会与人、文化与人的种种关系,
我也很喜欢他不断提及的"创作基因(Meme)" 这个词。
艺术评论
文艺评论的实验(重译本) 豆瓣
9.1 (9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刘易斯 / 校注 普亦欣 王月 译者: 邓军海 译注 / 普亦欣 王月 校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8
爱,需要学习。爱文学,亦然。
现代以来,文学成为一门专业学科,文学批评成为一份专门职业,其最大悲哀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若不专研文学,倒离文学挺近;越是专研文学,反倒可能离文学越来越远,甚至完全隔膜。
无论你身处文学行当的外边还是里头,假如文学曾令你感动,假如你觉得那丝感动弥足珍贵,此书正好切你心怀。因为路易斯在此如对床夜语,谆谆劝诫爱文学的你 ——爱文学,应有怎样的阅读德性,又该避开哪些现代理论的陷阱。
较之一版,此版特点:
◎本书为重译本,更正之前译本的诸多错译、误译和漏译——之前译本漏译附录。
◎译者邓军海为C.S.路易斯的原文加注,进一步体现这位伟大的牛津学者的思想深度和力量。
童话与科幻 豆瓣
作者: [英] C.S.路易斯 译者: 邓海军 / 岳翔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4 - 7
《童话与科幻:C. S. 路易斯论文学》文集的主题是故事之妙,尤其是路易斯钟爱有加的童话和科幻。在这些充满魔力的文字中,路易斯不仅阐明了故事讲述的核心价值,也揭示了文学批评的真正意义。
路易斯认为,童话并非专为儿童而写,成年人可以大大方方地喜欢童话。类似《魔戒》和《霍比特人》等童话,不仅提供了一种逃离现实的方式,也包含着对现实世界的隐喻和反思,为读者提供了一种超越年龄和文化背景的精神滋养。
路易斯在书中对文学批评的探讨同样引人深思。他提出,批评应当关注文学作品的内在美学价值,而不是被外在的标签和流行趋势左右,仅仅将其作为传达社会或政治信息的工具。在“批评的时代”,路易斯致力于恢复“慢读”的传统,呼吁我们以更为开放和敏感的心态去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
尼尔·盖曼随笔集 豆瓣 Goodreads
The View from the Cheap Seats:Selected Nonfiction
8.4 (12 个评分) 作者: [英] 尼尔·盖曼 译者: 张雪杉 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 - 9
当代幻想文学巨匠尼尔•盖曼首部非虚构作品集大陆初次引进
八十余篇散文随笔,六百页超大容量,一部文艺佳作鉴赏指南
解锁盖曼私人书单,揭秘大师如何阅读、思考和创作
一部涵括观点、激情与希望之书
“我相信,在枪炮与观点的较量之中,最终胜利的会是观点。”
◎ 编辑推荐
☆ 雨果奖、星云奖等30余项幻想文学大奖得主,当代幻想文学巨匠尼尔•盖曼首部非虚构作品集,入围2017年雨果奖最佳相关作品奖。
☆ 精选演讲、随笔、书评、访谈等文章共80余篇,真诚地探讨了对科幻、音乐、漫画以及电影的看法,对各类幻想艺术的鉴赏和评价,少年时代的阅读与写作,以及对艺术创作上的理解和经验。
☆ 尼尔•盖曼罗列了这个时代那些伟大的文艺作品,给出了幽默而充满智慧的解读,这既是一部文学大师的私人书单和影单,也是一部文艺佳作鉴赏指南,正如著名喜剧演员斯蒂芬•弗雷所言:“尼尔•盖曼是故事宇宙之中的一位神明,对于成百上千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圣书。” 翻阅本书,让我们追寻文学大师的脚步,以盖曼式富于想象而锐利的思考方式,展开一场瑰丽的智识之旅。
☆ 全书展现了一位内心纯粹的写作者,以自身燃烧的激情与热爱,毫无保留地倾授创意实践的宝贵经验。通过此书,读者可以了解尼尔•盖曼如何成为尼尔•盖曼:他的阅读谱系,信念和生活,创作的线索,以及他是如何把这一切汇集在一起的。不仅能激发人们的灵感,也以超人的感召力唤醒每一位读者对阅读与写作初心的思考。
◎ 内容简介
当代幻想文学巨匠尼尔•盖曼首部非虚构作品集,一部对幻想艺术的鉴赏,对创作理念的剖析,涵括观点、激情与希望之书。在这部精选了八十余篇演讲和文章、前言与随笔的巨著中,尼尔•盖曼真诚地探讨了对科幻、音乐、漫画以及电影的诸多看法,揭示了他对幻想写作的理解。他邀请读者进入他的真实世界,分享了他在多个创作领域的经验和教训,对类型文学的探索,他与斯蒂芬•金、戴安娜•韦恩•琼斯、特里•普拉切特、道格拉斯•亚当斯、哈兰•埃利森等大师们的往来和友谊,创作《美国众神》《睡魔》《星尘》《鬼妈妈》《坟场之书》等畅销书背后的故事。
他谈到了年少时代点燃写作的热情,这种热情时至今日仍在他心中燃烧;谈到了他尊敬与热爱的作家的生活、文学类型与个性、图书馆与书店;谈到了作者如何以及为什么写作,读者如何以及为什么阅读,为什么所有这些东西至关重要。这既是一位风趣且谦逊的读者对幻想艺术的深度鉴赏,也是属于这个时代伟大的思想家、造词匠、白日梦想家的心灵自白。
◎ 媒体或名人推荐推荐
★ 满是诚挚热爱与渊博学识,这同时也是一封极美的情书,写给阅读、写作与梦想,写给一整个文学类型。——朱诺•迪亚斯,普利策奖得主、《奥斯卡•瓦奥短暂而奇妙的一生》作者
★ 在这本从头到尾引人注目,读起来津津有味的非虚构作品、报告与演讲选集中,盖曼对写作本身的探讨,与今日在此领域工作的任何人一样优秀。他谈到了幼年、少年和青年时点燃他的那种热情,看得出来,这种热情时至今日仍在他心中燃烧。他才华横溢又令人感动地谈到了他尊敬与热爱的作家的生活、文学类型与个性、图书馆、书店、电影与漫画。他的智慧与粉丝般的狂热清晰可见,他告诉你作者如何以及为什么写作,最重要的是,读者如何以及为什么阅读,为什么所有这些东西至关重要。盖曼是故事宇宙之中的一位神明,对于成百上千的人来说,这是一本圣书。——斯蒂芬•弗雷,作家、喜剧演员及影视演员
★ 不管是小说光辉灿烂的拜占庭式路线,还是像本书中的非虚构作品这样更加宽阔的公路,尼尔•盖曼的散文与世界观的真诚与美好不可言喻。他是百分之百纯粹的作家。他可以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你的思维过程。我并不总是同意他的观点,他也并不认为我理所应当同意,这让他成为如此罕有之人:具有谦逊感觉的艺术大师。——克雷格•弗格森,作家、政治讽刺漫画家
★ 如果在一个绝望的夜晚,这本书来到你的身边,清晨你会再度相信其中的观点、希望与人类。这是一本十分美好的书。——凯特琳•莫兰,记者、《纽约时报》畅销书《如何长成女孩》作者
★ 毫无疑问,盖曼不仅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小说与漫画作家,同样也是一位技艺精湛的散文作家。——《出版人周刊》
★ 盖曼的众多粉丝会喜爱这部文集,这里陈列了作者的风趣与机智,以及对艺术和艺术创作者的深刻评价。——《书目》杂志
★ 盖曼的粉丝知道,这位作家还应该以另一种职业闻名。他的非虚构作品和小说、漫画及剧本一样引人注目。在他三十年职业生涯中,他写过评论、采访、前言、演讲、文章和随笔,几乎包括所有可以预见的话题(还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话题)。——《洛杉矶时报》
★ 强烈推荐给盖曼作品的读者,同样也推荐给科幻与奇幻普通读者,以及对文化批评与写作艺术与技巧感兴趣的人。——《图书馆杂志》
太阳与少女 豆瓣
太陽と乙女
8.3 (53 个评分) 作者: [日]森见登美彦 译者: 吴曦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9 - 9
★日本奇幻、科幻小说大奖得主,直木奖多次入围,《达·芬奇》杂志2017年度白金之书,日本奇幻文学作家森见登美彦出道十四年的散文收录。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有顶天家族》《企鹅公路》《四叠半神话大系》等脑洞神作的诞生笔记。作者用可爱诙谐的笔调,记录着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在鸭川的堤坝散步,感受京都之美,品尝波子汽水的清甜,回到四叠半的公寓创作小说……每一篇文章都是清新的生活体验。
★篇幅短小,言辞诙谐,幽默可爱,畅聊人生与创作。从影响自己的书籍电影,到每部小说的创作初衷,再到童年时和成人后的一些记忆片段,这一次聊个痛快!
★在小小四叠半公寓产生的神话脑洞,以及因此对父亲的回忆与感谢,森见登美彦的文字,温暖又奇异,将人不知不觉带入一个现实与奇幻交织的世界。
内容简介: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有顶天家族》《太阳之塔》……这些脑洞大开、萌动生趣的故事是如何诞生的?
四叠半(约七平方米)的公寓里能创作出怎样天马行空的神作?
日本奇幻天才作家森见登美彦出道十四年以来全部随笔收录,畅聊人生与创作——
·影响过森见登美彦的书:《内田百闲全集》、樋口一叶的《一叶恋爱日记》、中岛敦的《山月记》、柯南·道尔的《五个橘核》《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影响过森见登美彦的电影:《岸和田少年愚连队》《千与千寻》《砂之器》……
·森见笔下绝美京都的秘密、充满了回忆时光的四叠半公寓……
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录了作者从未出版过的连载专栏《空转小说家》,并且初次公开了特别写下的、之前绝未公之于众的秘藏版《森见登美彦日记》。
如何从一个普通大学生成长为奇幻名家,森见登美彦用可爱、诙谐、举重若轻的笔调,全部记录在这本书中!
如何聊电影 豆瓣
Talking Pictures:How to Watch Movies
7.6 (15 个评分) 作者: [美]安·霍纳迪 译者: 陈功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8 - 10
无论是在约会时和恋人聊TA喜欢的老电影,还是向朋友推荐斩获奥斯卡奖提名的新人新作,我们都需要一些聊电影的方法。
然而,希区柯克的惊悚片和茱莉亚·罗伯茨的浪漫爱情喜剧差别如此之大,我们如何才能知道它们各自好在哪里,以及该如何评价它们?
美国资深影评人安·霍纳迪,集三十二年观影经验,与普通读者及影迷分享了她的观影之道。带我们回顾了一部电影的基本制作过程——从剧本撰写到声音剪辑,深入了解每一个具体环节;解答了那些我们最感兴趣的问题:一个好剧本除了要有几句经典台词,还应该有什么?大银幕上的经典表演和舞台、电视上的表演究竟有何区别?怎样的摄影、剪辑和音效设计值得我们交口称赞……
全书充满了电影幕后制作的轶事趣闻,透过104位业界传奇人物的亲述,《如何聊电影》将帮助我们在观影时换个角度,学着像职业影评人那样,做自己的电影评论家。
★从电影制作7大方面入手,围绕台前幕后,普及电影基本常识
★从专业理论到片场实务,50个关键问题解答,扫除普通影迷最说不清道不明的观影疑惑
★透过影史经典案例,精准学习行业内专业术语,磨练你的电影评论技巧,全力释放吐槽欲望和点赞冲动
★近百年佳作回顾分析,数十位业界传奇人物访问,重温你观影记忆中的美好瞬间
学习顶尖影评人,一眼看穿三流电影的俗套烂梗,识别佳片闪光点
跟随行业先驱,一窥电影工作内幕,了解更多专业“冷知识”
做一个为身边人扫除观影障碍的进阶迷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