Ż - 标记
虚拟战争 豆瓣
H.A.
8.4 (9 个评分) 作者: 薛西斯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6 - 10
中国当代长篇推理小说新锐之作
入围第四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决选名单
岛田庄司专文解说
============================================================
制作人李诗庄和设计师朱成璧对于游戏《H.A.》的收费方式分歧严重,游戏运营陷入僵局。他们决定分别率领侦探组和凶手组在游戏中较量,败者出局。
在《H.A.》游戏世界中,PvE区域能将各种伤害强制归零。凶手组的任务是在这不可能发生死亡的区域内杀掉侦探组;而只有存活下来或破解凶手组的谋杀手法,侦探组才有获胜希望。
在这个空前巨大的密室中,一场生死较量开始了。
============================================================
在过去的奖项评审中,我从未对任何一部作品产生过像对《虚拟战争》这样的感情。——岛田庄司
《虚拟战争》是肩负推理小说历史进程的杰作。——玉田诚(评论家)
《虚拟战争》是一部极为出色的作品,故事中的游戏规模庞大,架构复杂,但作者从容且充分地信手拈来所有的细节,仿佛理所当然。——詹宏志(出版人)
作者设计出穿越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竞赛,透过电脑游戏,两组人马想尽方法置对方于死地。和一般的游戏不同,操纵者还得进入虚构的世界接受真实的挑战并体验死亡,因此作者的逻辑能力很强,连读者也必须随时分辨自己所处的位置,融进虚构,享受真实。——张国立(作家)
2017年1月31日 已读
设定很吸,大型角色扮演线上游戏内的3v3解谜对战,看多了虚拟实境的科幻小说,推理小说不多见。小范围人数的斗智战,线下事件是否也会影响到线上解谜呢?读后:真的很想打五星呢,设定不说了,“规则内”的诡计也很炸裂。人物之间的暧昧互动很戳,朱成璧和李诗庄在关于撤销PVE上的分歧(关于氪金的看法真的很认同),开始了这场“虚拟战争”,虽然互相为敌,但是线下却因为创始人的初衷,心的距离逐渐拉近(朱成璧上个游戏造成青少年自杀的细节没交代,有些遗憾),最后H.A的真正意义也是温暖人心。安娜和阿一的互动也有点蜜汁萌感…好希望安娜有更多描写啊。缺少了一般推理小说杀人凶手的冰冷杀机,这本书却一点也没有丧失乐趣,星星点点的黄泉丘、美丽的世界树森林、富有个性的虚拟形象互动,都充满了魅力。玩过网络游戏的人会更有共鸣吧。
十津川警部的挑戰 (下) 豆瓣
作者: [日] 西村京太郎 译者: 林達中 新雨 2006
龍蛇雜處的臥舖特快車「隼」上,兇手將發動一波接一波的殺人計畫

十津川警部的奇策是……?

旅行推理作家第一人 西村京太郎 最新長篇力作

老查推理藏書閣閣主 老查 盛讚推薦:
「此書是推理迷絕對必須拜讀的西村氏鉅作之一!」

諱莫如深的醜聞
危機四伏的列車
呼之欲出的真相
2017年1月31日 已读
西村京太郎的作品阅读感真是绝佳,但是故事本身比较一般,主要人物描写太单薄,人物又多又杂没个重点。【微透慎看】父亲追踪二十年前连环女性杀人案结果失踪被害,追踪案件过程中,探访的对象也一个个被灭口,案件背后隐藏着政治人物和黑社会……一涉及到这些方面,其实就并不有趣了,因为已经不是凶手一个人在战斗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20年前自杀的疑犯石崎(到底是不是真凶,又为何自杀),在下册的石崎日记中揭开真相达到高潮——真相很令人唏嘘,但是真凶的心里描写过少,导致动机很弱,整本书完成度偏低了。
十津川警部的挑戰 (上) 豆瓣
作者: [日] 西村京太郎 译者: 林達中 新雨 2006
事隔二十年的流血事件,
歲月的塵沙真能掩蓋一切嗎?

推理小說大師
西村京太郎 傾力長篇大作

隱瞞了二十年的真相究竟是……

有條不紊 清晰分明
有時令人屏息以待 有時令人恍然大悟
出神入化的文字操控氣魄,在本書中徹底發揮、淋漓盡致

皇冠大眾小說獎得主 既晴推薦
撲朔迷離的真相
峰迴路轉的謎團
鍥而不捨的追尋
2017年1月31日 已读
西村京太郎的作品阅读感真是绝佳,但是故事本身比较一般,主要人物描写太单薄,人物又多又杂没个重点。【微透慎看】父亲追踪二十年前连环女性杀人案结果失踪被害,追踪案件过程中,探访的对象也一个个被灭口,案件背后隐藏着政治人物和黑社会……一涉及到这些方面,其实就并不有趣了,因为已经不是凶手一个人在战斗了。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20年前自杀的疑犯石崎(到底是不是真凶,又为何自杀),在下册的石崎日记中揭开真相达到高潮——真相很令人唏嘘,但是真凶的心里描写过少,导致动机很弱,整本书完成度偏低了。
貪婪之羊 豆瓣
強欲な羊
6.4 (10 个评分) 作者: 美輪和音 译者: 王華懋 獨步文化 2017 - 1
「這世上沒有真正無辜的人,
只是,你扮演得好披著羊皮的狼嗎?」
掐著我脖子的手、絆阻我逃走的腳,全是你嗎……
你,是無辜的代罪羔羊?還是,披著羊皮的狼?
到處都有饑餓的羊,頂著普通人的臉,普通地談笑,自然融入街頭。
嫉妒、愛情、仇恨、金錢,無一不是美食佳肴,他們卻永遠不飽足。
空蕩蕩的胸口與胃袋需要不停投餵,哪怕犯下不可饒恕的罪……
§ 編號一:貪婪之羊
住在豪華宅邸的美麗姊妹,性格迥異,總互相傷害。成長過程中,她們交往的對象紛紛失蹤、祖母意外身亡、父母相繼病逝。終於,妹妹忍不住向姊姊痛下殺手。然而,這就是事實的全貌嗎?
§ 編號二:悖德之羊
白手起家的男人娶得完美嬌妻,只是隨著時間過去,他注意到朋友的兒子,與親生的兒子愈來愈像雙胞胎……
§ 編號三:無眠夜之羊
跟母親相依為命的女人,長期受失眠所苦。又是煎熬的一晚,她恍惚夢見自己衝動殺人。一覺驚醒,竟在電視上看到童年玩伴陳屍公園……
§ 編號四:斯德哥爾摩之羊
囚禁在高塔的王子,擁有四名忠誠的侍女。不料,一個青春少女的闖入,打破平靜無波的生活……
§ 編號五:獻祭之羊
爛醉的女高中生睜開眼,發現被銬在骯髒的公廁。隔壁似乎是二十歲的粉領族,和三十歲的主婦。每響起一次腳步聲,其中一人便憑空消失……
2017年1月31日 已读
结构巧妙的一部小说,第一篇《贪婪之羊》气氛最佳,女佣娓娓道来封闭空间内双胞胎姐妹花的斗争,不断发生的“事故”,冰箱里消失的左腿,还有在这其中隐隐的违和感,阴谲鬼魅气氛绝佳;《悖德之羊》讲述两对夫妇,对貌美另一半的怀疑,比较无趣,但是关于两个小朋友的基因之谜很有趣,最后的误导虽然恶心但还算可以;【以下剧透慎看】《无眠夜之羊》最一般;《斯德哥尔摩之羊》这篇最有趣,明明知道处处都很违和,但就是没想到真相(时间不在中世纪在现代);第五篇《献祭之羊》应该是将前四篇串起来的压轴,可惜力道不足,只是将故事推到一个更诡异的气氛,却没有掀起高潮。整篇结构和《13.67》很像,如果最后一篇能达到《13.67》的震惊感,绝对会给五星。
贖罪奏鳴曲 豆瓣
贖罪の奏鳴曲
作者: [日] 中山七里 译者: 李彥樺 獨步文化 2015 - 8
翻開第一頁就在毀屍滅跡的無良律師,你可曾見過?
最強悍、最惡劣,擁有殘酷前科的律師御子柴禮司登場。
正義是什麼?贖罪又是為了誰?
面對這個大哉問,御子柴的答案將會是……
【故事大綱】
「司法考試不包含人格這一項,只要考出好成績,就可以拿到律師徽章。」
御子柴禮司曾經在十四歲時犯下殘酷的少女分屍案,進了少年院;出院後,他改名換姓成為律師。
御子柴總是收取高額報酬,並且能將絕對有罪的被告從大牢裡救出,令檢警雙方對他恨之入骨。
這樣的他出乎眾人意料地接下一樁幾無翻案可能的三億圓保險金殺人案的三審上訴,擔任被告的公設辯護人。
同時,埼玉縣狹山警署附近發現了一具死亡記者的屍體,警方調查後得知這名記者挖出御子柴的前科,企圖勒索他。負責此案的刑警於是認為御子柴有著十足的殺人動機,然而在徹底調查後,卻發現御子柴擁有牢不可破的不在場證明──
無良律師御子柴禮司真的是兇手嗎?
他又是出於什麼意圖接下這樁可說是毫無勝算的保險金殺人案?
令人驚愕的法庭逆轉大戲,即將開演!
2017年1月26日 已读
所以这本书其实就是部古典音乐软文对吗。感觉重点很分散,每处都没有完整深入的描写。比如警长与御子柴的“相似性”、弹琴少女的过去与现在(为什么弹琴少女的音乐就和别人不一样?)、还有医疗过失内幕。感觉作者什么都想表达一点,但都只是隔靴搔痒的程度。凶手也基本熟悉完案情就猜到了。一个无血无泪杀人犯听个歌突然就变牺牲自己拯救他人的被误解英雄,也很没真实感。
庆余年·陆 豆瓣
7.1 (24 个评分) 作者: 猫腻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8 - 10
一个年轻的病人,因为一次毫不意外的经历,重生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成为古代庆国伯爵府一个并不光彩的私生子。修行无名功诀,踏足京都官场,继承庞大商团……范闲,包裹在他最外面的是一层金光闪闪的纸衣,纸衣下面是非常刺眼使人流泪的芥末,芥末下面是甜得发腻的奶油,奶油下面是苦涩无比的毒药壳,壳的中间却有那么一抹亮光……人都是复杂的, 对于庆国的百姓来说,看到的是他金光闪闪的外衣,对于范闲的敌人来说,看到的却是这层外衣下面辛辣的芥末……且看一个混淆了身份的私生子,将如何玩转商场、官场、战场以及婚场!
一部《庆余年》,缓缓道来的仿佛是一个异时空的灵魂的再生,却讲尽了这片大陆上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在这个叫范闲的年轻人的成长路程里,庆国几十年起伏的画卷慢慢地呈现出来。
几十年的历程里,我们看到的是三代风云人物的起起落落、轮转更替。两条线索,范闲的成长、叶轻眉的一生贯穿着整个小说,一明一暗,把几十年的庆国风雨尽揽其中。
历史慢慢地湮没掉了一些我们已经找寻不到的痕迹。历史的城墙上斑驳而模糊,在风吹雨打的岁月里渐渐看不清楚了。
2017年1月24日 已读
眼睛做手术不能看书找来听的,原作就很长、也不是喜欢的类型(权谋穿越类),但很神奇地听完了。原作故事不复杂,节奏也不紧张,但是用演播的方式就很舒服,很大原因是播讲者闫道之完美地一个人演绎了不同人物的声音与性格,还有很好地表现了原作气氛、场景、内心活动(当然原作的描述就很棒,听时是丝绢一样划过耳畔的感觉)。穿越文的众多bug就不提了…最喜欢的是陈萍萍,一个如此热爱美好事物的人,却要做最黑暗的工作,秋雨那段可能永远也忘记不了吧,从头哭到尾。小说本身三星,一星给播讲者和陈萍萍。
神经漫游者 豆瓣 谷歌图书
Neuromancer
8.0 (188 个评分) 作者: [美] 威廉·吉布森 译者: Denovo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3 - 6
“1923年以来100本最佳英文小说”之一
“赛博朋克”圣经 • 史无前例的得奖记录:囊括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迪克奖
这就是催生了《黑客帝国》的那部小说
它开启了赛博朋克这个文学类型,它给了我们“网络空间”这个词,它将这个世界带到了信息时代,它提供了无数灵感给《黑客帝国》《攻壳机动队》以及所有最先锋的音乐、时尚、游戏……
而它仍然新鲜得仿佛昨天才刚刚写出来,仍然眩目得可以震撼到未来三十年的人类。
“这部小说问世十年后,我们才终于认识到它的重大意义。” ——《纽约时报》
“这里有无数个大千世界,这是写给都市流浪人的歌,它如此耀眼,又如此颓靡……” ——《华盛顿邮报》
一个天才黑客,一个女杀手,一个特种部队军官,一个意识操控专家。他们受雇去做两件事:偷一把钥匙,获得一个密码。
他们是职业罪犯,同时也是无可救药的厌世者;他们自我放逐,同时也在下意识寻找一条回家的路。而他们的雇主,则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所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
...(展开全部)
2017年1月23日 已读
太好看了,作为一部83年的作品,实在是太惊讶了。作为赛博朋克的先驱,对人脑接入虚拟网络、义体、人工智能做了既有开拓性又有深度的想象。话说《攻壳》设定是致敬这部吧……素子姐姐完全就是以Molly为原型的,不过Molly的护眼镜移植给巴特了。。故事也非常精彩(人工智能“冬寂”以用熟人出现的方式控制了一个遭陷害的老兵,集合了义体女杀手、网络牛仔以及前黑客的思想盒、幻觉大师,寻求解开自我封印,最后与另一个人人工智能“神经漫游者”合二为一)。
佛洛伊德禁地 豆瓣
作者: 陈渐 核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8 - 6
一段充滿未知謎團的尋親路程,
竟伴隨著一樁樁離奇血案的發生--
難道佛洛伊德所留下的密碼路線,
其實是一條邁向死神的不歸路……
郎周的父親,在雪地中憑空消失;
杜若的父親,在密閉的臥室裡神祕失蹤。
幾年後,郎周和杜若「偶然」相識,
知道彼此有著極為類似的遭遇,便相約一起去尋找他們的父親。
隨著旅程的一步步展開,一樁樁兇殘的血案接連發生,
線索竟指向一個十年就已經死亡的男人!?
而且,他們兩人也與這些血案脫離不了關係!
郎周和杜若陷入極度恐慌之中,卻又發現--
每當午夜,他們的住處都有被人入侵的跡象!
這等駭人的景況使得郎周夜夜守著杜若,不敢入眠,
希望能查出「入侵者」是否就是那個殺人兇手,
可沒想到卻發現一個更為驚人的祕密--
那個「入侵者」竟然是夢遊中的杜若!?
種種謎團讓郎周幾近精神崩潰,
他不敢再相信杜若,決定一個人去尋找真相……
2017年1月20日 已读
山寨版达芬奇密码…【【【剧透】】】疯狂科学家发现催眠洗脑+骨骼改造可以把一个人变成另外一个人。然后整了五个试验品,都是copy大富翁的孩子。其中三个立志杀死科学家爸爸独立自己人格,一个女孩是科学家爸爸最爱的试验品,爸爸设定了一连串和佛洛依德有关的密码让女孩找到他,结果阴差阳错先让最后一个失败品5号(主角)找到了,科学家被打成残废。于是主角失忆了,又开始重新寻找爸爸(因为童年的爸爸雪山神秘失踪)中间遇到了试验品4号女孩,于是抛弃了自己的女朋友一起找爸爸。爸爸雪山失踪是因为用了一大张雪山画布骗小朋友5号(但是轿车车轮印突然截断没有解释)
死前之吻 豆瓣
作者: (美)艾拉·利文 译者: 邰敏 新星出版社 2010 - 1
为了满足不断膨胀的野心,他不择手段地布设着一个又一个阴谋。所有人都被玩弄于股掌中,他似乎就要成功了。突然,一个连上帝都无法预料到的障碍横亘在他的面前……
2017年1月11日 已读
三星半【剧透慎看】基本上这本书的精华都在第二部分,二女儿自当侦探破小女儿“自杀”案,中间两个嫌疑犯各有疑点,但都自述清白,中间与两个人的接触险象环生,加上精巧的叙诡,最后终于知道了凶手名字,二女儿和多情小女儿前男友也命丧于真凶。第一部分不多说了,简直生理性厌恶(不过包括警察竟没一个人知道小女儿男友名字,在八卦齐飞的大学也太不真实了)。第三部分亮点也就在最后复仇部分而已,好莱坞式复仇情节,没什么有趣的,中间的所谓“证据”,居然是凶手自己没丢掉的(作者想不出更精巧的漏洞裁定真凶吧)。
死亡的精确度 豆瓣
Marekors
6.0 (7 个评分) 作者: [挪威] 尤·奈斯博 译者: 林立仁 南海出版公司 2014 - 1
奥斯陆连续发生四起命案,死者为独居的少女、女明星、女前台和一个大学生,四人看不出什么联系。
经过调查,哈利发现四起谋杀都作了精心设计,都与数字“5”有关:谋杀都发生在下午5点,都在5楼,案件之间相隔5天,作案地点(加上未发生的第五案)正好在奥斯陆地图上绘成一个五芒星。谁是第5个谋杀对象?
直扫哈利依据推理将嫌犯捉被拿归案,才发现自己其实走进了一个谋杀陷阱,所谓“精心设计”只是一个幌子,他已经成了帮凶。
2017年1月10日 已读
这本真的还不如第二本《悲伤的精确度》呢。首先凶手简直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了(我甚至不敢相信那是凶手,以《猎豹》的复杂度高估作者了。。),其次凶手的动机难道不是和《悲伤》重复了吗?最后凶手的手段(组成五芒星什么的),绝对是误导啊,谁会上当啊?(被害人有四个,首先有男有女,其次其中三人根本毫无被杀动机,最后只有一个人的亲属被详细描述。这绝对是ABC杀人啊)作者是想强行凑三本完结系列想不出好梗了么。最大的硬伤—哈利判断五芒星以市中心为中点,那么凶手确定凶案两点(斯文家和自己家)以及市中心三点后,根本不一定能画出完美五芒星好么。这本整个就是凑数赶工的感觉,唯一亮点是手指里的排泄物破案(呕)
悲伤的精确度 豆瓣
Sorgenfri
6.0 (6 个评分) 作者: [挪威] 尤·奈斯博 译者: 韩宜辰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10
★尤·奈斯博是我最喜欢的惊悚作家,哈利·霍勒是我新的英雄。——迈克尔.康纳利
★美国《出版家周刊》“年度好书”、独立书商协会“畅销好书”,入围爱伦·坡奖、麦卡维蒂奖“最佳长篇小说”
★英国“悬疑畅销榜”第1名,入围“年度最受欢迎小说”
警探哈利·霍勒被临时委派参与调查一起银行抢劫案。该银行抢劫案的视频中,劫匪将那个银行女职员摁在椅子上,枪顶着她的脑袋。那一刻,15:22,枪口冒出火光。
经过反复观看,哈利发现,在枪响前,女人的表情非常复杂,她隐隐对劫匪说了一句话,从嘴形上看是:“都是我的错。”
哈利知道,从这个女人入手,这起案子一定能起出在现场怎么也查不出的秘密;哈利却不知道,他将要揭开的,不仅仅是一起案子是秘密,他将要揭开的是一个“悲伤的盖子”。
2017年1月8日 已读
这部是案件最杂乱最无趣的一部、动机最勉强、但也是哈利最幸福的一部(唯一始终拥有蕾切尔)【剧透慎看】这部由银行抢劫案(两对兄弟、两个女性、两个悲剧)、一件涉及到哈利女性的枪杀案、一件嫌疑犯被杀案组成的(加上《孤独》里艾伦被害案)。说实话对抢劫案没什么兴趣,但是既然由哈利涉入,抢劫案的“已定罪真凶”又离奇自杀,那肯定不那么简单了(列夫和特隆德兄弟性格童年描述误导,作者甚至使用了拙劣的叙诡——警察获取证言时都不确定在说哪个人吗?),动机是次级小说的狗血,极致的爱生出极致的嫉妒与恨,这样一个不成熟的人会无惊无险长成中年人吗?安娜(哈利前女友)自杀案动机更搞笑-“你们都抛弃我所以我要自杀让你们背罪,我是复仇女神”复仇女神是复仇别人不是先让自己直接先去世好吗…这部唯一亮点是吉普赛人洛斯克,葱白孙子的义贼
孤島館殺人事件 豆瓣
桜神父の事件ノート (2) 孤島館殺人事件
作者: 小川幸辰/青木吾郎 译者: 傅國忠 東立出版社 1999
七名年輕的男女受邀而來到菰羅島上,但是,等著他們的卻是莫明的黑色殺意…!
2017年1月6日 已读
这本算是简陋版《无人生还》了…用了启示录里面的七个天使吹喇叭梗。第一案焚烧、第二案毒杀都太简单了,落崖案和蝗虫案有点复杂度,但是复杂性反而成为揭露凶手的最佳突破点。【以下剧透】和《无人生还》凶手利用心理和环境最佳时机假装被害不一样,这本最大漏洞就是凶手假扮被害人了。出现被害人但(在正常情况下)没有人确认死亡真是最无聊的诡计。动机也是同样狗血,一个富家美少女为什么毫无智商毫无保护地生活在“人心险恶”的大城市呢。。遇到的还都是坏人。。最后神父道貌岸然批判凶手时实在没什么说服力,人毕竟不是圣母。一开始出现的双胞胎美少女居然没一个活着出现= =
榮光館殺人事件 豆瓣
桜神父の事件ノート (1) 栄光館殺人事件
作者: 小川幸辰 / 青木吾郎 译者: 傅國忠 東立出版社 1998 - 8
喪失父母的真菜美和姐姐律子,在祖父榮光館長大。在律子結婚當天,祖父卻慘遭殺害…
2017年1月6日 已读
作为推理入门作还可以…现在来看谜面简直太简单了…第一件案件的排除法还可以。犯罪动机基本没有什么铺垫(而且还很狗血),算是非常简单的推理入门作品。一个神父作为侦探,显得有些古板,用圣经宽恕罪犯看起来也有点…喜感…
1222 豆瓣
作者: 安娜·侯特 / Anne Holt 译者: 狄芬奇 / 郭貞伶 春天出版社 2016 - 10
挪威犯罪小說天后安娜.侯特正宗古典暴風雪山莊懸疑力作!
.入選愛倫坡獎年度最佳小說(與東野圭吾《嫌疑犯X的獻身》同年入圍)
.入選麥卡維提獎年度最佳長篇小說
.入選夏姆斯獎最佳平裝初版
.作品全球銷售量突破七百萬冊,被譯成三十多種語言版本。
.媒體盛讚!挪威、瑞典、丹麥最成功的犯罪小說家──安娜.侯特筆下的犯罪小說,不只是描寫犯罪,更是描寫「人性」!
.英國最受歡迎犯罪小說天后薇兒.麥克德米盛讚:安娜.侯特揭露了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真正的黑暗面!
.「北歐犯罪小說天王」尤.奈斯博盛讚:安娜.侯特是斯堪地那維亞犯罪小說的引領者!
.「安娜.侯特,昔日任職挪威司法部,今日的女性暢銷犯罪小說家,不難看出為何她的作品會橫掃歐洲!」──《衛報》
被暴風雪困在這棟高山旅館內的,
除了近兩百名受傷旅客外,還有一名殺人兇手。
但是誰曉得呢,說不定根本不止──
挪威芬莎,海拔一二二二公尺高,一輛火車因暴風雪係翻覆於此。
漢娜,威爾森,一名退休女警已經半身不遂的她在這場意外中被滑雪杖刺穿了大腿,不得不接受別人的照顧,並且跟著其他一百九十六名獲救的旅客一起困在這座名叫「芬莎一二二二」的高山旅館中。
將近兩百名旅客裡,有著自以為是的牧師、邊緣性格的屁孩、像小丑般的侏儒醫生、不斷企圖鼓譟群眾挑戰旅館的意見領袖,還有看起來像不良分子頭頭的年輕人……更引人注目的是,眾人議論紛紛的神秘「皇室人員」跟兩個回教徒。這些旅客像整個社會縮影一般全擠在一間旅館裡,焦慮而窘迫。
然而,在等待暴風雪過去的第一個夜晚裡,就有人被殺。
比起冒險讓一百九十幾個人因發現兇殺案而暴動,漢娜建議旅館不如先掩蓋真相,等待暴風雪過去,警方抵達。然而隨著暴風雪加劇,旅客們更加浮躁不安,謠言四起;隨著第一位「消失」的旅客之後,第二具屍體也出現在人們面前。緊接著,愈來愈逼近瘋狂的旅客們終於開始……
與世隔絕的暴風雪旅館,
神秘且與眾人隔絕的高貴旅客,
無論如何都企圖逃離的詭異商人,
雪地裡的屍體們──
有時恐懼與瘋狂,遠比邪惡殺意更加致命!
媒體盛讚
史迪格.拉森(Stieg Larsson)靠邊站,斯堪地那維亞犯罪小說女王侯特(Holt)來了。──《紅雜誌》(Red Magazine)
《1222》是向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瑪波小姐致敬之作──或者說,在這本書中,瑪波小姐成了粗魯傲慢、下半身癱瘓的挪威女同性戀偵探……侯特將古典密室案件,轉換成現代驚悚之作。──《泰晤士報》(The Times)
猶如史迪格.拉森(Stieg Larsson)、傑佛瑞.迪佛(Jeffery Deaver)、阿嘉莎.克莉絲蒂(Agatha Christie)的三位一體……在這個冬天裡,這可能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書了。──《每日鏡報》(Daily Mirror)
安娜.侯特,昔日的挪威司法部長,今日的女性暢銷犯罪小說家,不難看出為何她的作品會橫掃歐洲……下半身癱瘓、曾擔任過警察的漢娜.威爾森企圖破案,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侯特生動地描繪出幽閉恐慌症、日常瑣事及大眾的歇斯底里,一如她所召喚來的暴風雪,非常具有說服力。 ──《衛報》(Guardian)
如果你還沒聽過安娜.侯特,很快的,她的名字就會如雷灌耳了……《1222》是古典密室的變奏曲,侯特充分發揮了傳統懸疑小說的魅力。──《每日郵報》(Daily Mail)
安娜.侯特的寫作功力,如同小說中那輛命運坎坷的火車般,充滿衝勁與活力,但是她又不像那輛火車,她的故事情節從未出軌。──《獨立報》(Independent)
向古典密室致敬的聰明之作,同時也檢視了挪威社會的縮影──栩栩如生,大師之筆。──《愛爾蘭時報》(Irish Times)
當「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遇上《一個都不留》(And Then There Were None)……絕無冷場,會令人害怕待在房子裡的驚悚小說。──《巴斯生活》(Bath Life)
令人難以喘息的古典密室推理變種。──《故事雜誌》(Saga)
2017年1月6日 已读
轮椅前女警官在封闭暴风雪旅馆破案的故事……喜欢暴风雪山庄类型如我都觉得这部小说好难看……现场闹闹哄哄一百多号人,毫无应该有的悬疑气氛,大量笔墨都在描述这100多号人怎么吵闹怎么吃喝玩乐怎么划分派别。破案细节也是细碎得可以,连什么时候穿什么袜子也算缉凶证据?蠢如凶手手枪没子弹了扔了不就好了还留在身边?红鲱鱼也无聊得可以,附加车厢里的人物毫无悬念一开始就猜出来了,另一条根本就不值得关注根本没有凶手气质。两星全给配角盖尔(勇敢真诚不记仇不会撒谎不在意别人看法喜大自然的标准好男人)和蓓芮(毫无怨言地伺候白吃白住的一百多号人负责美貌贴心的旅馆经理)。
双曲线的杀人案 豆瓣
8.0 (21 个评分) 作者: [日] 西村京太郎 译者: 张国铮 海南人民出版社 1985
岁末年初的东京连续发生持枪抢劫案,嫌疑犯锁定在一对双胞胎兄弟的身上;然而兄弟二人巧妙地钻了法律的空子,不仅持续作案而不被定罪,甚至轻而易举地将负责侦查此案的警探玩弄于股掌之间。与此同时,宫城县的深山里一所叫“观雪庄”的旅馆,迎来了一批受邀滑雪度新年的东京客人;然而随着一位客人突然于“密室”中上吊身亡,纯洁的白雪世界也立刻显得诡异起来。罪恶的双曲线向着各自的终点延伸开去,这可怕的一切真的无法挽回了么?
2017年1月2日 已读
鉴于这本书的写书年代,就不要求太多了,年代加一星。很多细节真的比不上《无人生还》。【【【剧透慎看】】】说实话只看前80%还是有些云里雾里,不太明白抢劫案与封闭山庄杀人案的关联。不过后来西崎出现后,就突然领悟了(特意描述小胡子、发不实报道很可疑吧)。山庄里的人,唯一没有真正确认死亡的人,很明显吧?结合“靶棒”在“记者警察家属来后”的时期丢失,那另一个人肯定在这些人里了。两人交换身份让真凶逃走的诡计就水落石出。山庄内部杀人案比较无趣,密室还真的是自杀…毁滑雪板电话线什么的也没细节可考,出租车司机的烟雾弹也早早揭破了。早川诈死就不考虑两个女孩真的确认死亡吗?还有替代早川的尸体和最后一个“被害”的早川被害时间对不上吧?
出版禁止 豆瓣 Goodreads
出版禁止
7.9 (18 个评分) 作者: 長江俊和 译者: 劉愛夌 皇冠 2016 - 4
如果作品有以下問題,將可能導致禁止出版:
(1) 過去已有明顯類似的作品或文章。
(2) 採訪對象或小說角色原型強烈希望作品不要出版。
(3) 書中對特定疾病、人種的敘述描寫易引發讀者誤會。
我收到了一份詭異的稿子。
作者是若橋吳成,一共150張A4紙,記錄了他從2009年11月開始為期四個月的採訪歷程。據說這份稿子原本要在月刊連載,但因為「某些原因」取消了。
為什麼會被禁止出版呢?他到底寫了什麼?懷抱著好奇和懷疑的心情,我讀了這份稿子。
沒想到,若橋吳成的文字彷彿在我的心中扎了根,令人日思夜想、魂牽夢縈。這本書既非抄襲,也非歧視,更沒侵犯人權,不同於一般被禁止出版的任何一本書。我必須先聲明,它被禁止出版的理由非常特別。如今,我終於取得所有相關人士的同意,讓作品得以上市。
這份稿子所採訪的,是幾年前引起軒然大波的「殉情事件」。不,如果您看了這本書,您可能會同意,我們應該將它稱之為「死亡漩渦」……
2017年1月2日 已读
【【【【【透透透透透慎慎慎慎慎】】】】】作者对于“心中”(日文里的殉情),的诠释,还算是深入了。第一层谜面(七年前的真相,熊切只是将殉情作为自己新的作品,是七绪准备了真的安眠药杀死熊切,以报被熊切家暴的佐和子,对自家的恩情)和第二层谜面(若桥在看完录像之后,报道中断后,就开始切换模式——并在与七绪同居后的二月二十日亲手杀死了七绪——后面七绪经常“没有反应”“脸色很差”),第三层,也就是文字游戏(带着头部四处跑、吃七绪肉的文字隐藏、包括若桥与七绪文字的秘密),没有看出来,看到解释后觉得精神病真可怕……都不能开心地吃鸡肉了……
猎豹 豆瓣
Panserhjert
7.8 (71 个评分) 作者: [挪] 尤·奈斯博 译者: 林立仁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 - 11
雪人一役之后,身心受创的警探哈利·霍勒来到香港疗伤,然而,挪威一桩骇人听闻的连环杀人案和病重父亲的牵绊让他告别香港的颓废生活,重回奥斯陆。两名女性死者被自己的血液溺毙:体内的麻醉剂,牙齿上的钶钽金属,口中24个穿刺伤口……种种证据显示凶手是同一人。罕见的凶器,毫无线索的案情,无法揣测的动机,让查案陷入僵局。作为挪威唯一有追缉连环杀手经验的警探,哈利·霍勒开始与新搭档卡雅,老搭档卡翠娜、侯勒姆一同追查凶手。不久他发现一名失踪女性和三名死者有所关联——她们都曾在某个滑雪小屋度过一晚。哈利追查到当晚也在小屋的一名旅客,却发现他已经遇害;小屋里的住客登记簿,也被人刻意撕去。
当晚在小屋里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是谁一一杀掉这些萍水相逢的旅客?为了深入凶手的内心,哈利决定求助于昔日的宿敌——在医院里日渐衰亡的连环杀手“雪人”。
然而他不知道,这些命案背后,原来是一场暗中策划已久的猎捕游戏……
2017年1月2日 已读
四星半。两天一口气看完,这本比雪人好看太多,创造出了动机新模式…烟雾弹给的也相当高明,完全猜错了方向【【【【以下剧透慎看】】】】(不过这部夸张之处也在于此,变态性犯罪乡下警察、嫉妒心重的帅哥米凯与暴力倾向的克里波二人组、具备条件并且有案底的暴力倾向名人,一个案件里出现这么多变态,让我对挪威人民心理健康产生怀疑……)。不过这部凶手必须是个没血没泪的天生杀人狂(最后也确实是),才能实现这部里的“找被害人与杀被害人是没有合作关系的两个人”构架。一开始猜错方向怀疑于默老人,虽然老人机动性差,但这老人过去一看就不简单,虽然真凶确实与此有关,但真凶与老人、真凶与“勒索者”的关系实在是隐晦…被雪人那部的昭然若揭小看了作者呢哼。卡雅就是设置来当poor哈利小天使的吧?后来有没有在一起啊哈利你卸任吧看着心疼…
雪人 豆瓣
Snømannen
7.7 (180 个评分) 作者: [挪威] 尤·奈斯博 译者: 林立仁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16 - 4
初雪的夜晚,小男孩从噩梦中醒来,惊觉妈妈不见踪影,院子里凭空出现一个不知是谁堆起的雪人。他当圣诞礼物送给妈妈的粉色围巾,就围在雪人的脖子上,一排由黑色卵石组成的眼睛和嘴巴在月光下闪烁,雪人凝视着屋子,仿佛在微笑……一封署名“雪人”的匿名信,开启了警探哈利·霍勒对新近女性失踪案的调查,观察力敏锐、又略显神秘的女警卡翠娜也加入了调查小组。接连失踪的那些女人似乎有着奇怪的共同点。是什么隐秘的动机在驱使罪犯连续作案?以“雪人”为杀人记号的冷血犯人究竟是谁?总是徘徊在酒醉与清醒之间的哈利沉迷于扑朔迷离的案情,越来越无法自拔,几欲疯狂。就在他即将揭开“雪人”真面目的当口,前女友萝凯也被卷入这场致命的追缉。哈利必须牺牲自己,才能救回爱人……
2016年12月24日 已读
几个误导都是比较拙劣的套路…所以误导里面的角色还行,误导读者就有点捉急了…凶手基本上在前30%就可以猜到了,无原因却“顺带”提到的奇怪特征,与后面出现的线索简直完美契合…动机也比较无趣…这本书唯一喜欢的就是女警探和父亲的情节了,可惜后面女警探突然变正常有点突兀。凶手用的凶器也是第一次听说。其他的亮点是没有了……
镜殇 豆瓣
作者: 呼延云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10 - 5
本格派推理攀登巅峰之作假如知道了自己生命倒计时的确切时间,你会狂躁,还是恐惧?
【不合理犯罪】刑侦人员在对犯罪现场的勘察过程中,发现犯罪意图与犯罪,手法发生严重冲突即“不合理犯罪”如在伪造的自杀现场遗留明显的他杀痕。迹在伪造的病逝现场放置大量毒物等等。通常是罪犯为了转移警方视线、破坏重要物证、混淆侦查思路所采取的高超手段。
【目录】
第一章 恐怖座谭
第二章 打给空屋子的电话
第三章 12点整,电话响起
第四章 诡异的现场
第五章 劫后重逢
第六章 疯子
第七章 刀柄上的指纹
第八章 名茗馆
第九章 黑狗
第十章 女囚
第十一章 奄奄一息
第十二章 呼延云
第十三章 挑战
第十四章 透光镜
第十五章 洗冤
第十六章 连环杀人案
第十七章 爱比死更冷
第十八章 朱志宝
第十九章 渐冻
第二十章 呼延云的失败
2016年12月20日 已读
这本其实整体架构真的不错,不过败就败在了核心诡计上。【【【透透透慎慎慎】】】其实从一开始就,就觉得案件晚上,叠翠园那一帮人居然全部集结有所怀疑,捉迷藏那一拨绝对障眼法,根本来不及。不过核心诡计就来得及了???从青塔小区跑回叠翠园还是攀岩回到楼上、换衣服、卸妆,你告诉我只用了四分钟坑爹呢?还有就是小雪就算之前没人见过,那作案回来后呢?都是素颜出现,没人发现不一样了???出彩的是主角对各种小细节的推理和排除,还有核心诡计的人物替换(不过这个不太公平,或者说铺垫不足,“瘦小的大人”和“小孩子”毕竟还是身材不一样吧?小雪卸妆后能和杨薇一样?)。
嬗变 豆瓣
作者: 呼延云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9 - 10
杀戮者与推理者的顶级较量。
一块带血的骨头,一个密闭的“石头棺材”,一把雪亮的尖刀,一声凄厉的惨叫……
停工别墅区的地下室里,警方解救出了一个女大学生:受害者身体遭到残忍的切割,遍地鲜血,身边放着一只火柴盒——这是凶手给警方留下的唯一线索。
杀戮无休无止,血腥不断升级。在凶手设置的诡计面前,专家组一步步走向歧途,当所有人以为成功破案的时候,死神却一步步向推理者悄然逼近!
真相,只在最后一页。
2016年12月20日 已读
作者对心理描写也太夸张了,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好想跳过不看。里面的人物都像是漫画里蹦出来的= =最后的逆转说实话挺牵强的,推理过程需要很多心证上的东西,两个男主角的推理才能都惊才绝艳,结果一涉及异性问题都跟弱智似的……#不想承认读过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