Ż - 标记
数字城堡 豆瓣 Goodreads
Digital Fortress
7.2 (105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布朗 译者: 朱振武 / 赵永健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 - 9
世界上最隐秘的情报部门——美国国家安全局(NSA)斥巨资建造了一台可以破解一切密码的机器——万能解密机。这台超级电脑帮助NSA挫败了无数恐怖分子的阴谋,但这台电脑也能截获普通人的电子邮件。这个世界已没有隐私和秘密可言!
NSA前程序设计师远诚友加针锋相对地推出了“数字城堡”,他声称这是具有不可破解的密码的加密软件,并以此要挟NSA,要求他们向世人宣布万能解密机的存在。不料,远诚友加在西班牙意外死亡,而刻有口令的戒指却神秘失踪。
NSA首席密码破解专家苏珊·弗莱切与男友——语言学家戴维·贝克猝不及防地被卷入了这一事件中。两人各自在扑朔迷离的情境中经历了险象环生的一幕幕……
2009年5月10日 已读
骗局 豆瓣
Deception Point
7.3 (58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布朗 译者: 朱振武 / 信艳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6 - 3
美国总统大选在即,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参议员塞奇威克·塞克斯顿猛烈抨击现任总统的航空航天政策,得到了大多数美国选民的支持,形势对现任总统的连任极为不利。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家航空航天局向总统报告了一项惊人的科学成果:他们在北冰洋之下有重大发现……这个发现对美国的航空航天政策和迫在眉睫的总统大选都意义重大。
为了证实这项非同小可的发现,总统派遣国家勘测局的情报分析员,同时也是总统竞选对手的千金雷切尔·塞克斯顿前往冰川覆盖、气候恶劣的北极圈,与极富个人魅力的偶像型科学名人迈克尔·托兰以及几位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一道对之进行核查。雷切尔和迈克尔意外地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科学骗局。
还没来得及跟总统取得联系,雷切尔和迈克尔就遭到了三角洲特种部队的几个神秘杀手的袭击。这些杀手被一只企图不顾一切掩盖真相的幕后黑手操纵。雷切尔和迈克尔开始了惊险刺激的逃亡之旅,支撑他们活下来的最后一丝希望就是要查明真相……
2009年5月10日 已读
非人 豆瓣
7.1 (14 个评分) 作者: 乔治·法莱蒂 译者: 殷杲 / 周晓阳 上海三联书店,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5 - 7
一个电话打入蒙特卡洛电台当红的节目“声音”。播放了一部优美的音乐,却留下了“我杀……”的恐怖暗示。当天夜里,果真有人被暗杀,作案手法令人颤栗。摩洛哥公国陷入全城恐慌……
当地警方和联邦特工展开联合调查,发现杀手不仅冷酷、冷血,还有着非同寻常的高智商和超凡的音乐品味。杀手精心策划、有条不紊的进行暗杀,却又故意在行动前打电话到“声音”节目,把自己杀人的目标暗含在音乐中……
电话不断打来,不断有人被暗杀。警方掌握的唯一线索是杀手故意播放的音乐,然而它却令警方场场扑空,一次次被嘲弄,一次次陷入绝境。杀手就像幽灵一样,似乎只有他的声音可感触,他仿佛是人而非人……
谁是这个优雅而冷酷的杀手?他有着怎样黑暗而复杂的经历和内心世界?故事的真相让所有人大吃一惊,又让人思索多多……
2009年5月10日 已读
人骨拼图 豆瓣
作者: (美)杰弗里·迪佛 译者: 楚材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4 - 9
一个全身瘫痪的警探,在准备结束自己的生命之际,纽约发生了连环绑架案件,已有两位无辜受害者被虐待致死,而凶手在每个犯罪现场都留下了线索……迪佛不愧为侦探小说界的佼佼者!无论在情节的铺陈、人物描写或对白上皆不见矫饰,让人只想一口气看完而忍释卷。
令眩目的科学技术!即使你对这些技术没有半点兴趣,仍会陷在迪佛的小说中而无可自拔!
迪佛的小说不仅让人亲临警察办案时惊心动魄、分秒必争的场面,更让人深入犯罪者的心理层面……结构完美,是当今数一数二的惊悚小说!
一段惊心动魄的阅读之旅!
2009年5月10日 已读
天堂与地狱之间 豆瓣
作者: [美国] 本特利·利特 译者: 王帆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1 - 1
《天堂与地狱之间》:人类心灵的写照,大多时候就是以恐怖来完成的。这也许缘于人类的童年,也许缘于一种早在母体中的潜意识。
2009年5月6日 已读
冷钢 豆瓣
6.7 (6 个评分) 作者: 文泽尔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7 - 5
《冷钢》是“文泽尔系列侦探小说”中文版推出的第一本。早在数年前曾被某网站文学编辑看中,并认为是不世出的欧美侦探推理小说名家作品而加以推荐。在天涯和猫扑连载时更被无数读者认为是近年来少有的经典推理小说。
文泽尔系列侦探小说注重细节描写,由于作者研究方向为材料科学所致,作品中涉及的细节元素相当专业且精彩,《冷钢》一书中对日本武士刀等冷兵器的描写相当精彩。
与古典侦探推理小说不同,文泽尔系列侦探小说更推崇推理因素的开放性,故事的线索延伸到作品之外。《冷钢》一书中更是创造性的收录了作者绘制的地图,案情的解密甚至可以独立于故事的进展之外,阅读时犹如和作者进行一场智力赛跑。

[出版题记]
为了让一群真实存在的生命能够真正生活在某个遥远却又触手可及的地方,作者创造了一个城市——自由意志市。作者走进了这个城市,将他所遇到的、所看到的记录了下来,于是便有了这个系列作品。
以冷静推理闻名自由意志市的文泽尔曾经是十一警察分局的一个探员,在“镰刀罗密欧”案件之后,他辞去了警察工作,独自开办了自己的侦探事务所,并且有了一个聪明但有些粗心大意的助手塔芙妮。文泽尔的好友兼曾经的同事汉迪克是一个死板认真的家伙,而文泽尔不修边幅的大学同学莫斯曼则是一位顶尖级的黑客,他们都在故事里给文泽尔很大的帮助和支持。另外还有风趣幽默的大胡子探长积格勒、在工作中与文泽尔暗暗较劲的卡尔探长以及神秘的前任探长汉斯·穆斯卡林,他们是自由意志市的主角,他们的故事就成为了这个系列的故事。
[内容介绍]
天堂总禁锢在我们的苦难中
地狱却丢失在我们的乐园里

1984年3月,自由意志市发生了著名的“月圆夜斩首案”。因为凶器是一柄锋利的刀,所以凶手被人们称为“镰刀罗密欧”。由于同事间偶然的闲聊,文泽尔得知了这个案件,可是8年时间过去了,许多当初的线索已经断掉,甚至案件在当事人亲友的记忆中也模糊起来。文泽尔能找到案件的线索吗?
8年间又接连发生了数起“月夜斩首案”,甚至还发生了3起模仿案,文泽尔能破解这起连续杀人案的关键吗?又一个3月月圆夜到来前,他能找出凶手、救下无辜的生命吗?
2009年5月5日 已读
Pet Sematary 豆瓣 Goodreads
7.6 (5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斯蒂芬·金 Pocket Books 2001 - 2
When the Creeds move into a beautiful old house in rural Maine, it all seems too good to be true: physician father, beautiful wife, charming little daughter, adorable infant son--and now an idyllic home. As a family, they've got it all...right down to the friendly cat.
But the nearby woods hide a blood-chilling truth--more terrifying than death itself...and hideously more powerful.
2009年5月5日 已读
斯蒂芬·金恐怖小说 豆瓣
8.0 (5 个评分) 作者: [美] 斯蒂芬·金 珠海出版社 2000
《宠物公墓》《死光》《玫瑰疯狂者》《杰罗德游戏》四种作品共用一个ISBN。
2009年5月5日 已读
大唐狄公案 豆瓣
Judge Dee mystery
8.7 (14 个评分) 作者: [荷兰] 高罗佩 译者: 陈来元 / 胡明 [等] 海南出版社 2008 - 6
全书以中国唐代宰相狄仁杰为主人公,描述狄公在州、县及京都为官断案,与民除害的传奇经历。全书故事纷纭,案情凶险,情节扣人心弦,谜底逼人追索。
作者笔下的狄公迥异于中国传统公案小说“青天大老爷”,他有独到的办案风格:重效率而轻缛节,讲操守而又善变通,重调查推理,而不主观妄断。狄仁杰断案如神,被西方读者称为古代中国的福尔摩斯。
高罗佩很了不起,虽然是外国人,但比很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国学大师 南怀瑾
高罗佩对中国文化习俗和中国人心理的把握达到了得心应手的程度。西方人用汉文写小说(《大唐狄公案》部分篇目有汉文写本),前无古人。错综复杂的情节,如茧抽丝,娓娓展开,最后才真相大白……它使读者从超凡的逻辑智慧中获得快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石昌渝
他是名士派头的艺术家、收藏家、代中国人发展国粹的公案小说家,业余胜过专业的汉学家……现代西方人对传播中国文化作出最大贡献的人,恐怕要算荷兰人高罗佩。非学术圈里的西方人了解中国,往往来自《大唐狄公案》。
——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授 赵毅衡
“狄公小说是我们从高罗佩博士那里得到的最后的中国公案小说……他的逝世使我们所有侦探小说的鉴赏家们都感到十分悲痛。”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对高罗佩逝世的评价
在高罗佩的神笔之下,古老的中国又活灵活现地出现在人们面前。
——美国《纽约时报书评》阿伦·丁·赫宾
如此严格地遵循中国古典文学的风格进行创作,而写下的一切又是如此美妙地使现代读者获得满足。
——《纽约时报》
狄公小说写出了中国唐代的所有魅力、残忍和高深莫测。
——《芝加哥太阳报》
《大唐狄公案》是高罗佩在世界侦探小说领域内开创的极其珍贵的一个支脉……十分有趣,十分有教育意义,给人以深刻印象。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2009年4月29日 已读
桶子 豆瓣
作者: (英)克劳夫兹 译者: 宋文 群众出版社 2006 - 1
世界侦探推理名著精选之一。克劳夫兹的《桶子》在史上意义非凡,它于克里斯蒂的《斯泰尔斯神秘案件》共同开启长篇小说黄金时代的大门。而且不同于当时受到冷落的克里斯蒂的处女作,《桶子》出版之后获得很大的成功。一只从法国运送到英国的桶子中出现了女尸,于是英法两国三位侦探展开了调查。克劳夫兹的作品大部分属于"写实流派",对于侦查过程巨细靡遗,具有"体验追缉真凶、寻求谜团出路"的风味。
2009年4月29日 已读
青囊尸衣 豆瓣
6.2 (10 个评分) 作者: 鲁班尺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08 - 1
建安十三年(208年),飘忽不定的油灯光下,白须老者将一个布包交给牢头,轻声道:“此可以活人。”
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赐死前三日,刘伯温诈死,“死后”隐此卧龙谷,积平生所学,始成《尸衣经》。
1975年,前后不过一个月,婺源县南山镇南山村村民、赤脚医生世家之后朱寒生先得《青囊》,又获《尸衣》。
2008年,你,手捧《青囊尸衣》。
世传得华佗《青囊经》可救人活命,得刘伯温《尸衣经》可辟邪避天……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是夜,倾盆大雨,许昌城北死牢。飘忽不定的油灯光下,一个清癯白须的老者将一个布包交给牢头,轻声道:“此可以活人!”那牢头悄悄将布包揣入怀中。
1700年后,有游人至江苏沛县华佗庙,庙门前一副对联曰:
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谁知狱吏庸才,致使遗书归一炬;
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说的是,当年三国神医华佗将其毕生心血凝著《青囊经》,临终前夜传于牢头,那人竟不敢接,华佗无奈将其付之一炬,致使该医经失传至今,令人扼腕叹息。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此事早已湮没在漫漫尘世之中了。
时值1975年暮秋,江西婺源南山脚下,一株高大的老槐树下,围着一群村民,大家都仰着脸瞧着粘贴在树干上的一张布告。
布告上写道:
根据县革命委员会指示,凡位于通往灵古洞的坟墓须于十五日内自行搬迁,届时仍未搬迁的坟墓将视为无主坟,由镇革委会组织基干民兵统一铲平,希革命群众踊跃配合。
落款是婺源县南山镇革命委员会,下面盖有鲜红的大印……
2009年4月29日 已读
黄河鬼棺 豆瓣
6.4 (10 个评分) 作者: 南派三叔 北方文艺出版社 2007 - 5
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离奇的让人无法相信的故事,一个生意并不如意的古董商人,偶然间被牵扯进了一件发生在黄河清淤工程中的诡异事件当中,凡是经历这个事件的人一个接着一个毫无预兆的死去,他自己也逐渐感觉到了死亡的一步步临近。然而死因却依然扑朔迷离,在他锲而不舍的努力下,一个个谜团被抽丝剥茧,终于露出了隐藏在黄河的淤泥下面恐怖秘密……黄河村落晦涩的儿歌,河底石台中的透明人影,千年前的铁链,到底想捆住什么东西,死去的神秘老人,到底在河底看到什么?
一切谜团的答案,尽在黄河鬼棺之中……
2009年4月29日 已读
贼猫 豆瓣
7.2 (5 个评分) 作者: 天下霸唱 安徽文艺出版社 2008 - 10
清末,太平军为乱,孤儿张小辫误入年久失修的前朝贵妃墓,遇奇人、得奇书、历奇险,习得一套相猫辨狗的不传之秘。原本只想发财求福的张小辫从此被卷入滔滔历史洪流,破解“造畜”谜团,率领“雁营”大战太平军……每每涉险,都有一只灵猫相助。这些深藏不露的贼猫真如它们的主人“林中老鬼”所言能将张小辫推向一场煊天赫地的大富贵,还是背后隐藏着一场始料未及的大阴谋?
诡异的情节布局,精巧的命运造化,人猫历险险中求胜,战争全景气势恢弘。
主人公张小辫的命运堪比韦小宝。
闻所未闻相猫之术,见所未见通灵神猫!
月影乌瞳金丝虎:此猫通体滚炭绸缎般的乌黑,从两眼到猫尾巴尖当中藏有一条金线,只在星月清光之下方可得见,乃是《猫谱》中有名有号的“月影乌瞳金丝虎”。正因有此金线相贯,所以此猫是正宗的两色灵州花猫。此猫精神非凡,擅能捕鼠,且终日不倦,有诗为赞:乌龙入眼穿金线,黑云罩体似墨染;爪藏锋锐能翻瓦,尾分七节会掉风。
渡水葫芦猫:此猫须毛俱长,毛为白褐两色,胡须分作金黑,头圆爪短,体胖如同葫芦,吞江吸海,遇水不沉,能潜渡长江大河,更可在水中捕食小鱼小虾,七天七夜不上岸,乃是隋唐时的名品古种。
长面罗汉猫:一身锦绣也似的花纹,生得呆头呆脑,憨里憨气,且尾长爪短,猫脸奇大,额上顶个“丰”字。此猫生来就是个佛陀的性子,金童耳、玉女腰、仙人背,虽然驯服木纳,但并非是不会叫唤的哑子猫。愚民无知,认定此猫妨主,是个降祸的太岁、耗气的鹤神,所到之处,总有灾殃出现。其实不然,它能见凶相征兆,开口必主不祥,故此轻易不肯开口。
国古代真有相猫辨狗之术么?
古墓派鼻祖天下霸唱自《鬼吹灯》大结局后再出新书,居然讲的是相猫辨狗的传奇故事,小说定名为《贼猫》,在他笔下出现的诸多猫猫狗狗,如绝鸡种金玉奴灶上懒等,都显得来历不凡;而传说中的相猫奇术,如用手抓住猫咪后颈,好的猫咪即会四肢连长尾都会蜷曲成球,而懒猫则四肢乍开,徒自嘶叫。听上去更是似通非通,不知出处何在。
众人皆知中国古有伯乐识千里马,近年来宠物之风大兴,但是却是西洋人流行的那种血统纯正的纯种名品,猫有波斯暹罗短尾折耳三花,狗有贵宾比熊吉娃娃京叭,但是中国传统的相猫辨狗之术,却极少听闻。这是否是天下霸唱本人口滑笔快,编造杜撰出来的?
其实我国养猫养狗的历史长而久矣,也曾遗留下来无数的养宠秘诀。中国至盛世唐朝才开始普遍驯养家猫,并已经形成了具地方特色的不同品种,唐代古籍中就有海州猫、射阳猫、简州猫等记载。且说清代有一好猫人,名字叫做黄汉,博采古今猫事,特纂《猫苑》一书,分种类、形相、毛色、灵异、名物、故事、品藻七门,是一本相当有趣的猫类百科全书,此书算是汇编,其中内容条目引用最为频繁的,莫过于当时民间流传的《相猫经》。
《相猫经》自猫的头面、耳朵、眼睛、鼻、须等颜面处说起,说到颈项、腰、脚、爪、尾,乃至毛色、品种,无一挂漏。比如说猫咪头面要圆。面长会食鸡,所以说,“面长鸡种绝”眼要具金钱的颜色。最忌带泪和眼中有黑痕,所以说,“金眼夜明灯”。眼有黑痕的是懒相。如此一说,不胜枚举,而其中有关猫的名物故事,更是云山雾罩,通灵非凡。
相狗的书现在流传不多,但从民间流传的相狗经,相狗歌来看,中国人玩狗也玩得深了去了。不比那西洋的血统流传一说历史短,文化薄。
《鬼吹灯》的作者天下霸唱一向旁学杂收,他也曾是爱猫之人,无益中发现中国古代的相猫辨狗之术,即大感兴趣,几经揣摩,便在创作《鬼吹灯二》的同时,宕开一笔,大写中国失传已久的猫狗经。
相猫辨狗之术已属传奇,手握奇术之人的离奇冒险,人生际遇的转折变幻,则更是天下霸唱自创作《鬼吹灯》以来一贯的拿手好戏。
欲知这一番相猫辨狗之术能造就怎样的传奇,请看《贼猫》。
2009年4月29日 已读
沉默的羔羊 豆瓣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8.0 (37 个评分) 作者: [美] 汤玛士·哈里斯 译者: 吴安兰 / 江慧君 译林出版社 1995 - 6
主人公史达琳,年轻娇小却冷静聪慧,意志坚定,她从上司那儿接受了缉拿性变态杀人犯“野牛比尔”的任务。为了了解案犯的心理,她向邪恶的天才莱克特医生寻找线索,与这个残忍的杀人犯展开殊死捕斗……
2009年4月29日 已读
天使与魔鬼 豆瓣
Angels & Demons
8.0 (165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布朗 译者: 朱振武 / 王巧俐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 2
虔诚的上帝信徒——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杰出科学家列奥纳多·维特勒毕生致力于以科学的手段证明神的存在。他和其养女、神秘妩媚的科学家维特多利亚在实验室里进行高度机密的试验,成功地制造出了一种极其强大的能量——“反物质”。
在这个重大发现尚未对外公布时,列奥纳多在实验室里惨遭杀害,一颗眼珠被凶手挖走,胸口上赫然印着一个神秘的标记——“光照派”!更令人震惊的是,藏在地下的反物质不翼而飞。哈佛大学的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应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首领之邀,前来调查这个神秘的符号。就在他到达的当天,失踪的反物质在梵蒂冈城地下某处被人发现。离开了实验室的反物质,会在二十四小时之后自行爆炸。这天正是天主教教皇选举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天主教首领会聚在梵蒂冈城,藏在地下的反物质就如同一枚定时炸弹,如不能及时找到,整个梵蒂冈城便会在顷刻间灰飞烟灭。
形势刻不容缓,兰登与维特多利亚一起踏上了前往梵蒂冈的冒险之旅……
2009年4月28日 已读
The Da Vinci Code 豆瓣
8.5 (8 个评分) 作者: [美] 丹·布朗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2005 - 10
在线阅读本书
Book Description
Where there's a CODE there's a COD ...
In the not so distant past, a man had a Very Cunning Theory which he wrote down in a book, and it proved to be very popular indeed. In the very distant past, a man was born who had a wife, who had a child, who grew up and had children in turn, and so there was a bloodline stretching to today. And Leonardo da Vinci knew all about it and recorded it in a painting for everyone to see, despite lots of Bad People trying to cover up the whole thing. And the man with the Very Cunning Theory figured all this out from lots of clues and pictures that Leonardo da Vinci had cunningly concealed, and then published it for everyone to see.
But then it turned out that this Very Cunning Theory was Not So Cunning After All because it wasn't true. Not even remotely. Not even a tiny bit likely. Which is where this book comes in.
Because it turns out that although Leonardo da Vinci didn't know anything at all about a holy bloodline extending to the present day, he knew a very great deal indeed about what cod really are, and that sinister knowledge is only now coming to light ...
Fishclaimer
This book has not been authorized or endorsed by Dan Brown or his publishers, but it is much, much funnier.
From Publishers Weekly
The unexplained and sinister popularity of the millennium's second biggest literary sensation is probed in this funny spoof of the Dan Brown bestseller. A London curator is found dead with a cod shoved down his throat beneath the mysterious message, "THE CHATHOLIC [sic] CURCH HAD ME MURDERED!" Applying his brilliant code-breaking skills, "anagrammatologist" Robert Donglan rearranges the letters to get "H! THE CCC COME HARD, HURDLE A COLT," a clue that entangles him with French secret agent Sophie Nudivue; a priest-cryptographer; a brutal killer known as the Exterminator; and the suppressed works of Leonardo da Vinci's more talented sister, Eda. Brine, aka London University literature prof Adam Roberts, tweaks many of The Da Vinci Code's conceits to preposterous effect as his characters puzzle out an all-embracing super-plot, trace the ominously fish-shaped layout of London's streets and discover a mytho-historical counternarrative that makes Catholic dogma seem eminently reasonable. But he also uncovers and parodies a startling pattern of bad writing—involving sloppily redundant dialogue; pointless, factoid-filled digressions; and tiresome red herrings—that appears again and again in seemingly unrelated Code-style thrillers. Coincidence? Or does it point to a hidden conspiracy in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to pad potboilers with overstuffed filler in order to justify high prices? Readers will laugh at Brine's revelations but may not easily be able to dismiss them. (Oct. 18)
Book Dimension
length: (cm)19.7                 width:(cm)12.8
2009年4月28日 已读
哲瑞·雷恩的最後探案 豆瓣
作者: 艾勒里.昆恩,譯/林淑琴 臉譜 1995 - 9
無端出現又無端消失的神秘藍帽人;被偷竊而後又被歸還的不完全珍本書。需要哲瑞•雷恩在場才能開啟的信封,藏有的訊息是-3HSwM。三百年前莎士比亞的死生之謎,須靠三百年後莎劇演員的捨命演出,方能澄清真相。
2009年4月12日 已读
Z的悲剧 豆瓣
The Tragedy of Z
7.3 (42 个评分) 作者: [美国] 埃勒里·奎因 译者: 林大容 新星出版社 2009 - 3
血案发生在阿冈昆监狱所在的提尔登郡。一天晚上,树敌无数的福塞特参议员被人刺杀于自己的书房内,当天,一个矮小的男人正好从阿冈昆监狱刑满释放。书房内的一封信将线索指向了这个男人。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受邀参与调查的萨姆巡官及他的女儿佩辛斯在雷恩的帮助下,没有被证据缺乏的困境击垮,最终将真正的罪犯送上了审判席。
2009年4月12日 已读
龙牙 豆瓣
作者: 艾勒里.昆恩 臉譜
隱居避世已久的百萬富翁科爾,委託「艾勒里.昆恩偵探社」在他死後尋找素未謀面的兩個繼承人。遺囑中規定兩位年輕女繼承人必須搬入他留下的豪宅中同住一年,而且要終生不婚,一旦結婚就自動喪失繼承權。繼承人之一的科爾外甥女住進豪宅後意外事故不斷,似乎有人欲置之於死地。就在她自願放棄龐大遺產,為愛結婚的當天晚上,卻在下榻的旅館中親眼目睹了科爾的姪女遭到槍殺身亡,唯一在場的她成了最大的嫌犯。介入調查的艾勒里.昆恩,在犯罪現場找到一枝佈滿齒痕的鉛筆,發現這些齒痕竟然與科爾當日造訪偵探社時忘了帶走的自來水筆上的齒痕一模一樣。
難道真是這位百萬富翁死而復生?到底背後隱藏著什麼陰謀,讓兩位女繼承人一個成了槍下亡魂,一個成了殺人疑凶?
2009年4月12日 已读
然後在第八天 豆瓣
作者: 艾勒里‧昆恩 脸谱出版 2006
偵探艾勒里.昆恩另一個用以糊口的身分是推理作家,偶爾還會從東岸的紐約飛往西岸的好萊塢,幫電影公司寫寫劇本,為自己增加一些收入。今年艾勒里打定主意,在家與父親共度耶誕過後,開著心愛的杜森堡老爺車到好萊塢度個假。原本希望能藉此休息放鬆一下,卻糊裡糊塗地接下一份吃力不討好的編劇工作,最後落得拖著一身疲憊返回紐約。
就在返家途中,精神渙散的艾勒里在沙漠中迷了路,來到一個不為人知的隱密村落「科恩」。這兒的居民遺世獨居,藉由宗教的力量維繫群體關係與生活,艾勒里的到來正符合「命運之書」的預言──這原本該是塊上天應許之地,是美好的世外桃源,但在一樁血腥的謀殺案發生之後,一切都改觀了.....艾勒里帶來的將是無情的災難,還是永恆的救贖?
2009年4月12日 已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