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音乐
粉紅A 豆瓣
8.5 (17 个评分) 粉紅A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1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Gloucester Records Limited
“Who exactly is Chan Oi Lam? Well, he’s everyone. You, me, him and her. He’s a typical fresh-faced graduate learning to adapt to the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work. He has to compromise, to work hard to improve his quality of living, and sometimes he feels lonely and needs love. But you’ll never meet Chan Oi Lam because he doesn’t exist. Or rather, he exists, but only as a character in Fan Hung A’s eponymous debut album.” <BC Mag vol.91>


簡單直接的結他電子流行曲,沒有精緻的修飾,郤滿溢著真誠。歌詞充滿驚喜,能帶領聽眾進入故事當中 <音樂殖民地 vol.181>
Fragile People Fragile Lie 豆瓣
7.3 (6 个评分) 布朗尼(The Brownie Bang) 类型: 爵士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28日 出版发行: 杭州网易云音乐科技公司
布朗尼乐队在2019年度发布的最后一支流行单曲,我们会在2020年尝试更多音乐风格
仰望海平面 豆瓣 Spotify
8.6 (26 个评分) Cicada 类型: 古典
发布日期 2015年9月19日 出版发行: 風和日麗
當海潮湧向礁岩
浪沫撫過了礫石灘
我們潛入太平洋
仰望海面穿透而下的光

這是一張關於海洋的專輯,延伸自2013年的《邊境消逝》,描繪的是台灣的東海岸,以及包圍著東部小島的太平洋。我們以音樂模擬海的各種樣態,包括了難以捉摸的海流、高高撐起的長浪、礁岩旁的碎浪、來回撫觸岸灘的浪沫……

為了這次的創作,我們來回數次東海岸,從花東交界的壯闊礁岩、阿朗壹古道、綠島的燕魚群、蘭嶼一望無際的清澈海底,找到了觸發靈感的泉源。這些以海為題的音樂起於花蓮的石梯坪,〈當海潮湧向礁岩〉用鋼琴的五拍節奏形容滾動的渦流,並由弦樂各自代表海流、潮汐、海流、海浪以及礁岩上濺起的浪花。〈浪沫撫過礫石灘〉的場景則來到阿朗壹古道,從圓滾滾的南田石反省台灣海岸的現狀。

首曲〈日出〉由A調出發,敘述在蘭嶼看日出的歡樂過程。也許因為A調的音樂經常是色彩斑斕的,也因為A這個音是弦樂調音的基準,我們直覺地將之比擬為海平面,象徵以海定位所有感知的島民生活。〈潛入太平洋〉用橫越四個八度的A音,從海面向下勾勒出海中深邃的空間,當海流從上下左右流竄而過,我們仍佇立於同一個深度。〈在無垠世界的海邊相聚〉也以A為主音,刻劃的是夜晚的海灘,曲名源於泰戈爾的〈海邊〉(On the Seashore)。

為了更了解海洋,我們開始學習潛水。永遠忘不了在蘭嶼的第一次,我們從海面下沉,清澈得能看見五十公尺遠。抬頭仰望,水面像是一片搖晃的鏡子,陽光穿透而下,宛如閃耀的簾幕。幾位潛伴懸在前方,被光包圍著;身旁的小魚貼著我們,在我們吐出的泡泡中一同前行。這個瞬間孕育了終曲〈仰望海平面〉。在我們以音樂分享這趟東海岸之旅後,也企圖透過此曲回歸到人的情感面。

生活於海島的我們,從小到大總有數不清的故事是在海的陪伴中發生的。我們必定在海邊度過許多快樂的時光,也一定曾經獨自悲傷地看海,與大海有關的記憶是五彩繽紛也深沉靜謐的。於是這張專輯便長成了現在這副模樣,有陽光、有晚風,有青春熱鬧,也有探入內心的自省──大海映照出的就是這些說不完的故事。
推薦文
就如陸蟬般拉長身影,隱身於深藍一片,感受海的孕育、脈動、蛻變。經歷了美好、耳濡了衝擊。Cicada的內太空,帶來海面下的感動。
──拓荒者潛水教練/Ken

我喜歡這樣想,廣大的流行樂世界還有很多空間,還少了很多創造,而踩著新古典/獨立/跨界前進的他們,正捏著一個新角色要加入。
──StreetVoice音樂頻道總監/小樹

我總覺得,最好的音樂應該要是一扇任意之門。謝謝Cicada,帶我回到/去到家一般的遠方。
──作家/林達陽

有一些音樂,就是必須費神聆聽,沒得商量閃躲或只當背景。Cicada在旋律中披荊斬棘,挑戰悅耳之外的故事深度,器樂伸展自由如舞,值得聽者花不只一張專輯的時間探索。
──作家/陳玠安

心思滾在灘上,音符浮出海面,聲音漸層融入水裡,我們的視野得以攀上旋律飛向海天盡頭。
──海洋文學作家/廖鴻基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豆瓣
8.1 (104 个评分) 老王乐队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7年9月28日 出版发行: StreetVoice
理想是彼岸花 盛开在奈何道路
我徒有年轻的皮囊 带上黄汤 身先士卒
要是我一去无返 请为我祭奠
请记得 理想有毒
多少生灵为了理想涂炭,为了理想安心上路。老王乐队的音乐是我手裡探路的油灯,用急行军的速感,引领我,并相伴我前进。
摘了理想的彼岸花。孟婆却要我忘了滚滚尘世,她对我说:「懂的笑就不会恨了。」订定游戏规则的既得利益者啊,怎么道出的话如此不合时宜,所以我故作潇洒地不喝孟婆汤,我愿含恨九泉。
我多想打道回府,却困滞於这阴曹地府。
卓别林说:「人生近看是悲剧,远观是喜剧。」可我不只近看还亵玩焉。
我读过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读过经济大萧条,读过垮掉的一代,我以为读过的都是青史留名,而青史已朽、逝者已矣,可我怎麼还在经历这些早该超生的革命,谁又跟我说着革命尚未成功,我以为的已然过去都成为了现世报。
真是好傻好天真。
「我才是垮掉的一代。」我嚎叫着,妄想和艾伦・金斯堡斗争这集合名词的诠释权。这世道太耽溺了,人们不断显微那些强说的苦难和风雨、自我造神成悲剧英雄。片酬22K。
:「枉了寒窗下受辛勤。」
:「反正还有西北风喝到饱,还不用一成服务费。」
老王乐队的音乐是如此入世的黑色幽默。有时代的明哂暗讽。有呻吟的伤春悲秋。像似一只讣闻,自溺地写给廉价青春断肠弔唁,却又自大地写给整个社会壮志明心。
谁说「生於忧患,死於安乐。」可谁不是忧患并安乐着。这样算不算生死未卜?悠悠我心。
老王乐队掬起整个世代的无能为力,豪爽地一饮而尽,在酒精裡顷刻遁逃。可是啊,尼古丁让人在当醉时清醒。这个时代是如此对立的,连享乐亦如是。所以载浮载沉於这凡人间,吟颂这凡人歌。
苦闷世代在声响上迸发的极光
肉身百年 顽抗 体制万年
PR值98的莘莘学子 写下 pH值2.0的醒世恆言
老王乐队首张EP【吾十有五而志於学】
黑暗中的舞者 豆瓣
8.2 (21 个评分) 曾轶可 Yico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19年11月18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想象一幅末世纪景象:在萧瑟颓圮的街头,因寒冷而颤栗的人,还能否在角落里唱出一首歌?
在赫拉巴尔《过于喧嚣的孤独》里,一个劫犯拿出小刀逼迫路人听他念诗;念毕,帮路人捋好衣服向他道歉,“对不起,我不想伤害你,只是很久没有人愿意听我念完一首诗了。”
越是倔强的美丽,就越是散发出迷人的气息。像是身处悬崖仍开得狂野的花朵,如此令人屏息的生命,怎么可能会被视而不见?
艺术家们无法割舍这种充满冲突的美,仿若那是一道进入神秘殿堂的门,它与绝望难舍难分,又以倔强的生命诏示存在,它是泥潭里的玫瑰,也是备受岁月淘洗的美丽面容。
这同样也是曾轶可所体认的美学,又一次颠覆了人们对她的想象。她就像是那无畏的花朵,永远在以自己的姿态开放,用灵魂高歌,击碎藩篱。而这一次,她选择扮演的,是一位《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
钢琴低声哀诉的衷曲拉开序幕,似一个忧伤故事的开篇,还未来得及四下观望,已经被她轻浅的吟唱带走,逡巡在黑暗无光的街道,随处可见“下水道肮脏街角”、“漏雨的破旧屋顶”,在举目可望的孤绝里,她以空灵的吟唱希冀着“天使降临”。
紧密的鼓点突袭而来,骤入合成器铺垫的暗调氛围,但她在风暴中从未有半点胆怯也绝不甘沉沦,放声高歌着“无人知晓也要/无人聆听也要/无人赞美也要/在黑暗中舞蹈”。那声嘶喊而出的“舞蹈”,不知积淀着多大的勇气。
爱伦•坡曾给乌鸦赋予绝对的压抑和悲情,那声“Nevermore”给原本凄冷无望的环境又增添了无处遁匿的阴郁。但于黑暗中独舞的曾轶可,却不惮于和乌鸦作伴。乌鸦以对生死的觉悟拥抱起命运中的不幸,又在刹那间化为最有诗意的“同在”。它承担起苦痛的同时,也让生命的忧郁升华成为庄严。
还记得刚才的那个问题吗?末世纪的景象里,一个消瘦的身影正忘情舞蹈——这样的难言之美,只能歌以咏之。
吉他手 豆瓣 豆瓣 豆瓣 Spotify 豆瓣 豆瓣 苹果音乐
9.2 (270 个评分) Cheer Chen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2年8月2日 出版发行: 2002 Rock Records Co., Ltd. / 2002 Rock Records Co., Ltd.
Groupies:【名词】
1.狂热分子 ,泛指跟着摇滚乐团到处巡回,疯狂追逐偶像的小歌迷;
2. 陈绮贞为第三张专辑《吉他手》取的英文名字。

在台下听的吉他手陈绮贞 vs Groupies

学生时代的陈绮贞,经常翘课去听演唱会。这样的习惯一直维持到现在,去年杨乃文演唱会、今年伍佰与China Blue演唱会,陈绮贞都到场,在演唱会中变回小歌迷。她不只看台上的演出,也观察台下的歌迷,以新歌《吉他手》写出小歌迷想要引起偶像注意,在短短一秒的视线交错中投注了所有期待的心情。那种Groupies式冲锋陷阵,义无反顾的热情,也是最狂热的爱情形式——爱情是一场演唱会,每个人都是里面的疯狂小歌迷。

在台上唱的吉他手陈绮贞 vs Groupies

在台上演出时,陈绮贞也有属于她的Groupies。许多陈绮贞的歌迷几乎出席她每一次现场表演。陈绮贞在现场演唱的新歌,往往正式发片前就已经有歌迷在网络上讨论。去年她出了第一本由摄影与诗构成的创作书后,也有歌迷在网上号召摄影展。陈绮贞的歌迷也许不疯狂追星,却以别有个性的方式支持着他们的偶像。

比起其它非发片期销声匿迹的歌手,陈绮贞从出道前开始,一直保持定期举行小型现场演唱。对她而言,现场表演形式有不可取代的魅力。最早是学生时代到垦丁边玩边唱,唱完了搬出一箱自己压的CD来卖。出道前第一次在女巫店表演,听众还坐不满三桌。短短几年内,陈绮贞累积了相当多死忠歌迷。每次演唱总让女巫店人气爆满。两年前第一场个人演唱会(2000年“温室花朵”演唱会),门票短短一周内销售一空。

对坚持现场表演的陈绮贞而言,演唱不只发生在电视上,音乐也不只存在于宣传期。即使唱片销售很好,她还是那个在垦丁海边,拿着一把吉他自弹自唱自卖CD,直接面对听众的陈绮贞。她的音乐更接近面对面的沟通。专辑《吉他手》取英文名为“Groupies”,也可以说是向陪她一路走来的歌迷们最直接的感谢吧。
I Wonder Why My Favorite Boy Leaves Me 豆瓣
6.9 (15 个评分) The Marshmallow Kisses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4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默契音樂企業社
兩個素未謀面但調性相合的居家樂手,Edine (郭家嘉)原本打算自立獨當創作歌手,而另一位曾擔任The Pancakes樂手的Peter (潘智健)自小接受正統鋼琴訓練,亦彈得一手美妙的Bossanova吉他,在經朋友撮合下決定合組樂團。TMK清新討喜的童話式indie-pop,音樂就如同他們的名字一般,像柔細的軟糖,輕輕咬下去,滿口童真的香甜滋味,清新而且溫暖,充滿了稚嫩的年少情懷。
林二汶 Eman Lam 豆瓣
8.8 (42 个评分) 林二汶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2年8月28日 出版发行: 寰亚唱片
经历了一年精心制作,林二汶的首张个专辑面世。 这张名为「林二汶.Eman Lam」的同名专辑,是二汶在十年音乐路上的第一张真正属于自己音乐的专辑,也是送给自己和歌迷们的一份礼物。 一直被定位在创作歌手的二汶,在这一张「林二汶.Eman Lam」 将主要以歌手身份出现,希望藉此与不同的创作人作品有所交会,磨练自己的声音。与以往二汶推出过的专辑不同之处是她选用了一些从未合作过的创作人的作品,从摸索中找出突破。当中包括蓝奕邦、冯颖琪、也有我的贝斯手CM、乐队领班及鼓手荒井壮一郎,而岑宁儿也和二汶合作创作了一首歌。
有了上佳的旋律,再来就是编曲。二汶说 :「我一直都给人感觉是一个很会唱和表演的歌手,但更多对我的评价是觉得我是一个现场演出比唱片里更有发挥的歌手。」为了突破这个局限,她先在开始制作这张专辑时特意先和乐手“the HUS band”一起整整一个月,以每天六小时不间断地重覆与“the HUS band”一起以improvised(实时创作)形式将这些旋律不断玩不断玩,定了一个感觉做好了编曲,之后就是找合适的作词人。 「我一直觉得歌词是一首歌曲的灵魂,所以我邀请了于逸尧、周耀辉、蓝奕邦、冯颖琪、当然还有阿哥林一峰,他们都是最懂我的人,唯有他们,才能做到“你手写我心”,才能让一首好作品水到渠成。」
因为和乐手们整整排练了一个月,每首歌都已经唱过一百次以上,所以二汶说不论在录音进行时或和乐手合作上都很纯熟很有默契 : 「这种做法其实在外国很流行,在香港则很少有歌手会做,因为制作成本实在太高了!! 但我很幸运得到通利琴行赞助了最理想的乐器和奥海城录音室给我们排练,这是一个很奢侈的梦想,很感谢她们的支持我才可以梦想成真。」
这张专辑是二汶自己的制作公司「Lam2」投资的唱片, 除了运用最佳的录音方法外,她更不惜工本把专辑寄到美国纽约Sterling Sound Studio做后期母带工作。专辑的第一派台主打歌「Wanna be」是一首首播前二汶和the HUS band 已经玩过超过一百次的作品,由冯颖琪作曲,冯颖琪/周耀辉填词,于逸尧、林二汶及荒井壮一郎任监制。其实, 专辑内每一首歌都是主打歌, 特别推荐两首由蓝奕邦作曲, 一首是由于逸尧作词的「惊人」,和周耀辉作词「玫瑰奴隶」。而二汶在九月十三至十六日更会在演艺学院赛马会演艺剧院举行演唱会, 将整张专辑的音乐以演唱会形式呈现,喜欢她的朋友要密切留意。
万能青年旅店 豆瓣 豆瓣 豆瓣 Spotify 苹果音乐
9.5 (889 个评分) 萬能青年旅店 类型: 成人另類
发布日期 2010年11月12日 出版发行: 2010 万能青年旅店 / 2010 万能青年旅店
唱片的录音棚就是排练室,更早以前它是董亚千家里的老宅,闷在年代久远的四层红砖楼房里,周围住的多数是老人。乐队在这一片早起早睡的潮水里干活,扯淡,吃喝拉撒,无论昼夜,不知大中华盛世将至。
那些80年代的红砖还能叫红色吗,大概只能算煤球渣子的近亲。正如唱歌的最终会沉默,昨日奔跑着的青年和鸵鸟,一转眼就是今天的腐肉,秃鹫。不过,音乐不是为如此这般的现实伴奏的,它一直在它该在的地方,需要一路撕扯着过去的,只是我们。
这么多年,这么一帮人,前前后后兜圈子,现在终于出首张唱片。到了这一步,快和慢是另一个世界的话题。让企业家和文人继续开辩论会吧。专辑在手,大梦初醒,专属于个人的节奏,早就战胜了环境施加的心理暗示。药方就是我们自己,像羽毛,突然的,一下一下的飘落而至。
必须承认首张唱片是土法炼钢,各种自学试验,呼哧呼哧的吹风点火,完全没有大跃进的豪爽速度,反倒前后拖了快两年。修改打磨,福祸焉知。硬伤是免不了的。有时候像拳头打进了棉花,那种落空和被瞬间软化的悲哀,简直让人恨不得放弃所有的努力。相信许多中国乐队也都经历过。不多说。Leonard Cohen 的名言最适合用来安慰:一半怪自己,一半怪环境。
设备东拼西凑,制作也七嘴八舌,反正各种借,骗,着急和糊涂,旧交新朋全部派上了用场。万能青年旅店,名字叫的清楚响亮,自己没开张的时候先轮番被大家招待,欠下的人情堆到天边。这就是生命里的各种麻烦吗。现在描述起来,却又像一幅理想世界的蓝图:众人拾柴浇油,吵吵嚷嚷间,一团火焰轰地着了。
90年代美式另类摇滚很深的影响过这个乐队,现在成员们的喜好包括老摇滚,民谣,爵士乐,迷幻噪音,酒后流行歌,草地唱诗等等,至于作品是什么,光自己说不算。
录音室的窗外,短暂出现过一大片空地。那是开发商圈出的牧场,即将到来的肥肉和鲜血,即将到来的千万人厕身其间刨食的日子。但它曾经是空旷的,好几个足球场那么大的空旷,尤其到了晚上,像真理似的空虚,神秘,给目光以憧憬的机会,让风进来,吹得更猛烈。
唱片完成之时,空地已经被耸立的高楼填满。我们渴望这张塞了很多东西的唱片还能留下空地的丝缕感觉,这样的话,所有听到的人,就有可能并肩站在一起。
谢谢大家。
Brave New World Symphony 豆瓣
7.3 (24 个评分) 上海复兴方案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 类型: 电子
发布日期 2020年12月11日 出版发行: Undercover Culture Music
纽约电子乐队SRP的最新专辑Brave New World Symphony《自美丽新世界交响曲》是完全在2020新冠疫情期间制作的。从3月中开始,乐队一直囿于布鲁克林的公寓里,在日夜不停的救护车呼啸声中,针对所观察到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的变化,创作了一系列曲目。
R0 代表传染系数。这首曲子选用了5个模拟合成器的音色,对应五个疫情地1-8月的统计数据,每拍的频率对应一天的死亡人数,由此产生每个音色的旋律。
Involuntary Prophet (《非自愿的先知》)是一首关于先知的歌。如果有选择,大概很少有人会自愿当先知。人们在面临灾难预言的时候经常表现出难以置信的侥幸心理,对于那些执意告知令人不悦的消息的信使还会产生敌意。切尔诺贝利事件如此,气候变化问题也是如此。今年春天,在美国的许多华人也都体验到了当先知的感觉。
Present Continuous (《现在进行时》)是一首关于疫情给美国社会带来的一系列急剧变化的歌曲。歌的前半部分由进行曲的前奏带出一系列经过数码改变的人声采样,交织成一个充满了冲突、疑问、失真和卡顿的“合唱”,意喻着积聚已久的矛盾和能量,以及对新秩序和可能性的揣摩。 在歌的后半部分,这些焦虑让位于歌词中描绘的一系列突兀改变所形成 的新常态。
Quest for the Silver Bullet (《寻找银子弹》)是一首关于疫苗研发的曲子,所以加入了很多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声音采样。疫苗研发实验室是一个充满创造力、勇气、智慧与博爱的空间,仅以这首歌向世界各国从事疫苗研发的科学家致以敬意。
Hart Island Hymn (《哈特岛颂歌》) 哈特岛是纽约的集体公墓,春天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许多来不及被认领、处理的的尸体都被匿名下葬在那里。所以这首歌采用了葬礼合唱的形式,告慰那些在孤独中离世的人。
Balcony Garden (《阳台花园》) 疫情隔离期间,阳台、天台、后院这些连接室内与室外的空间在城市里变得格外可贵。SRP的主创也在公寓小小的阳台 上建立了一个能与自然连接的小花园。播种、发芽之后慷慨生长的植物不但丰富了食物来源,还引来了鸟类、松鼠、蜜 蜂、瓢虫等各种生命,缓解了人的物种孤独。这首歌赞美水滴、阳光、土壤、动植物的生长给心灵带来的巨大慰籍。
Positive Disintegration (《积极脱轨》) 积极脱轨是个心理学的名词,指人在遭遇危机时如果能有所成长,就能够脱离原来造成危机的轨道,跃迁到一个更为合理和平顺的轨道,所以叫做积极脱轨。面对疫情暴露出的种种顽疾,社会也需要成长和积极脱轨。
Night Odyssey (《夜的奥德赛》)是一段清醒梦里的回忆和漫游之旅。 在室内恒温中度过了超现实的四季,唯有依靠回 忆和想象弥合这失去的一年中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距离。
Zoom Christmas (《视讯会议圣诞节》) 全曲采样第五首的人声重新编排,模仿圣诞唱诗班的形式,但带有不连贯、碎片化和不自然的感觉。预计今年的圣诞节,美国仍然会深陷于疫情之中,家家户户都只能通过视讯会议软件来团聚。
昔日圣诞 豆瓣
8.3 (12 个评分) 曾轶可 Yico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9年12月24日 出版发行: 摩登天空
曾轶可发布全新单曲
送一朵玫瑰给昔日圣诞
人们习惯于情感投射,给物件、数字、符号甚至气候,然后这些被投射的所有就承载了特殊的意义,独一无二,比如小王子的那朵玫瑰。
而节日能被赋予的意义则更为普遍。一些节日的存在,因为寄托了人们的期待,而浓缩成为温暖的想象,让我们无法在提到它的时候无动于衷。比如圣诞节,比如新年。
如果新年是一年的终结,理应被期待和怀缅。那为什么圣诞节会氤氲出一切温馨和浪漫的想象?因为它是关于爱的。寒冷的冬天无法阻止人们分享和接受爱。
又是一年圣诞时。
黑暗中的舞者曾轶可,从坍颓无人的角落走上明亮温暖的街头,发布全新单曲《昔日圣诞》,为这个特殊的节日献上了自己的玫瑰。
在这个被憧憬的日子里,常青树上装点着礼物,暖黄色的灯串辉映在孩子的眼睛里,红色的圣诞帽不知道从哪里穿过来,又在欢声笑语里离开。然后,看到恋人们互诉衷曲。没有任何一种悲伤值得被提起,一切苦涩和孤独都化解在欢乐里,像是水晶球里下的那场雪。
可曾轶可唯独想把这支玫瑰送给昔日的圣诞。
圣诞铃音叮当,轻盈里藏匿丝丝忧伤,随即坠入温润的混响空间中,为即将到来的思念准备一处栖息之所。沙哑的音色是唱给恋人的私密耳语,只有如此轻柔,才能将呼吸放进恋人的发丝。低沉的鼓点是胸腔重复徘徊的苦涩,思念它驻守在心房久久不肯离去,叮咚而起的钢琴音和远处的铃音,分明没有哀诉,但这纯净却化成思念里翻飞而起的泪珠,让这不断蔓延的空间更加湿润。
在一片欢乐的景象中,曾轶可唯独惦念往昔的恋人。她千万种形式的爱,酝酿出的千万种表达,其实都只有一个核心,就是爱得深沉。即使圣诞依旧,温暖常在,但“忘了准备玫瑰/忘了吻别/忘了留有余地”的昔日遗憾,却能填满今朝圣诞的忧伤,唯有浓烈的酒能忆起那日“有多么值得纪念”。
“Merry merry christmas to you”,送一朵玫瑰,给昔日的遗憾和失意的心,也提醒每一个沐浴当下的人记得今天应该有多么值得纪念。
2020年11月8日 听过
“忘了准备玫瑰
忘了吻别
忘了留有余地
酒好浓烈
忘了大雪已经纷飞
忘了列车几点
差点忘了今天是多么
值得纪念”
单曲 曾轶可 独立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