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学做工 Eggplant.place 豆瓣
Learning to Labour: How Working Class Kids Get Working Class Jobs
8.8 (48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保罗·威利斯 译者: 秘舒 / 凌旻华 译林出版社 2013 - 3
《跳出我天地》里,比利·艾略特的工人父亲坚持认为男孩子应该学拳击,而不是跳芭蕾;《光猪六壮士》里,下岗的工人们告别钢筋水泥,在聚光灯下跳起脱衣舞却收到了意外的喜剧效果.....
啤酒、烟草、男性气概的业余爱好、幽默但粗野的对话.....是电影给我们展示的英国工人掠影。
而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系的保罗·威利斯教授采用田野调查的方法,通过展现一个工业城镇里12个出身工人阶级家庭的男孩从毕业前18个月到工作后半年这段时期内的学习生活经历,向我们解释了英国工人阶级的子弟为何选择继承父业——这就是《学做工》一书所呈现给我们的精彩内容。
2013年3月,《学做工》这本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终于由译林出版社推出中文版,威利斯先生也将首次和中国的读者见面。
本书是20世纪社会学、人类学和教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第一部分是生动通俗的民族志的深度描写,第二部分是精辟透彻的理论分析,向我们解释了工人积极子弟之所以继承父业,不 仅是社会结构性因素再生产的结果,更是他们对学校主流文化做出反叛的一种反讽新文化生产的结果。中文本还收录了作者于2000年所做的访谈,以及专门为中国读者写的序言,有助于读者从一个比较历史的角度理解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青少年教育和失业问题。
A Rush of Blood to the Head 豆瓣
8.7 (232 个评分) Coldplay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2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Coldplay的首张专辑《Parachutes》是一张集直率、深刻、动人旋律的大作,以回归到音乐源头的作法,来表现其歌曲中内敛但原始的情绪,证明了并非靠着嘶声呐喊才能在乐坛上一鸣惊人。此辑全球销量直逼500万张、获得NME及Q杂志高度评价、2座2001全英音乐奖及2002葛莱美最佳另类专辑。一夜之间,Coldplay从小酒吧到苏格兰格拉斯哥公园、澳洲的Big Day Out活动,甚至屡登头条的美国巡回演唱。
2002年Coldplay推出第二张专辑《A Rush of Blood To The Head》,他们再次起用Parachutes专辑原班人马-混音及制作拍文件Ken Nelson、电脑工程师Mark Phythain。专辑从2001年10月开始筹备,虽然还是一贯Coldplay的酷劲,比起前一张却更加丰富,有更多的快节奏及电子元素蕴含其中,而专辑的走向,基本上还是以个人情绪出发。
X&Y 豆瓣 Spotify
8.5 (271 个评分) Coldplay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5年6月7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4座葛莱美奖、4座全英音乐奖和两张专辑累积全球销售1700万张!
Coldplay酷玩乐队最新大碟X&Y《XY密码》!
主打歌曲:《Speed Of Sound》首播后成为全世界15个电台频道的热点金曲榜首
《X&Y》是一张很大气的作品,歌曲的包容面很广,音乐有时安静沉潜,有时又营造出宏观且涵盖多重层次的声音,这样阔气的音乐架构为Coldplay开创出了新的畛域。歌词内容也涉及到一些范围较大的主题,像是生与死、爱与失去、拥抱世界等等主题,其中也谈到了要接受一些事情永远都没有完整答案的现实:“在数学的领域里,X和Y经常是答案的代号,但是在生活里没有人能有确实的答案。”Chris表示,“对我而言,这张专辑就是在讲那些无解的问题,还有你要怎么接受你不能解出所有未知变项的现实。”
这张唱片中的Coldplay也向人们展示了自己以前从未有过的进取精神,从“Talk”中Kraftwerk似的电子节拍,到“Swallowed In The Sea”中深受Pogues影响的曲风,整张专辑涉猎了丰富的音乐元素,向人们传递出一种厚重迷人、简约却又壮观的Coldplay之声。
Parachutes 豆瓣
9.2 (378 个评分) Coldplay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0年7月10日 出版发行: EMI
自2000年盛夏,一首满载少年浪漫情愫的情歌《Yellow》登上英国单曲排行第4名,红遍全英大街小巷开始;随后《Parachutes(降落伞)》专辑旋即空降英国金榜冠军宝座,98年正式成军于伦敦校园的Coldplay(酷玩乐团)已平地震雷一声响地迅速在全球乐坛窜起。
《Parachutes》是Coldplay在利物浦的Parr Street Studio录音室,与曾为Gomez、Badly drawn boy作嫁的Ken Nelson共同制作。纯净、美丽的中、慢板旋律加上主唱Chris Martin神似Thom Yorke(Radiohesd主唱)轻柔却极具戏剧张力的淳美歌声,10首慢流一致浪漫、迷美情绪的歌谣。
“Shiver”是一首绚烂美丽,关于单恋的故事的歌曲,令人感到颤栗的歌曲名称;以澎湃汹涌的吉他反复乐节,加上Chrir戏剧性嗓音,简单手法表现的畅销单曲“Yellow”;年少轻狂的“Spies”,伴随着彷复来自天堂的中八度圣音;赤裸,贝斯乐声轻抚的民谣“Sparks”简单、有力的生活宣言;“Trouble”以惊人、独特的轻柔钢琴尾曲开场,紧接着Jon和谐的吉他切入,瞬间整首歌曲彷复飞了起来;专辑最后一曲“Everything's Not Lost”结尾部分的低声吟唱,充满了轻柔爵士味,是酷玩乐团Coldplay自信展现实力的进一步证明。
聆听《Parachutes》像感受一次美丽,但又寂寞的坠落;一段远离每日烦嚣,但又可以更清楚观看的经验。
Death And All His Friends 豆瓣
8.8 (587 个评分) Coldplay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2008年6月17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专辑的名字来自一位墨西哥艺术家Frida Kahlo给自己的一幅画的命名。
在这张专辑制作的早期,三名乐队成员各自把对新专辑的想法都写在一张白板上,每一个人的想法都很激进前卫,最后,Chris Martin收回了他的看法。他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游说他们。"我听到波诺曾经说过一句话,'乐队不应该为钱而分裂,他们应该只为了歌曲名单而分裂,'”他说,在这一点上,没有什么比这更有针对性了。”
乐队聘请了传奇制片人Brian Eno做他们第4张专辑的制作人。并且,他们有针对性地试图排除一切外来影响。吉他手Johnny Buckland说: "我们感觉自己的头三张专辑是一个三部曲,我们已经完成了。因此,我们想要做一些不同的。" 乐队让记者听了一下他们正在制作的歌曲小样,大多数听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完全不同于他们以往的热门歌曲“Clocks”和“Speed Of Sound”。
好几首歌相当粗糙靠近边缘,伴随着扭曲的吉他和更加突出的敲击。歌词是暗色调的,反复出现了死亡和孤独的主题。其中有几首歌,Martin延长他的声带调色板,其表现大大超出了人们对他以往运用假声的理解,其音色低沉,性感,给人的感觉更个人,更真实。"不管这样好还是不好,我们已经开始在音乐里融入更多的色彩。”Martin说。 "取悦每一个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经历了这么长时间才体会到这一点。这样说让人觉得自由——可能没有一个人喜欢我们做的这些东西,但我们此时此刻就是想这样做,而且要把它做完为止。”
在新专辑里,乐队探索了各种声波的方向,其中一些来自制作人呢Brain Eno的启发和鼓励。"他不主观臆断,做出来的东西令人耳目一新。”Matin说。Buckland补充说, "他不仅仅是带来声音或其他东西,他带来了对一切事情的想法,甚至具体到,怎样构筑我们渡过的这一天。他的建议让我们停下来,仔细考虑很多问题。”
Mr Beast 豆瓣
8.4 (37 个评分) Mogwai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06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Matador Records
后摇界里总有那么几支地球人都知道的鼻祖级乐队。他们即使隔了好几年没有新作品问世,人们也会比记任何一支优秀的新乐队都更要清楚的记住他们曾经的经典。人们习惯性的把他们作为真理般的评价标准,与他们作品相似度越高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一旦这样的乐队有意无意的整出一丁点的风吹草动,所有人的眼睛就会在第一时间齐刷刷的投到他们身上。当然更不要说是在沉寂三年后推出新专辑。我卖了这么大的一个关子,我想其实也没什么过分的。因为你们大概都已经猜到,我要说的是Mogwai.。
距2003年的Happy Songs For Happy People时隔三年,Mogwai终于将于2006年3月7日发行第五张录音室专辑Mr. Beast。这对现如今不景气的Post-rock市场来说,无疑是一副加强型的强心剂。三年前的Happy Songs For Happy People,是一张让大部分从一开始就喜欢Mogwai的乐迷们大跌眼镜的专辑:Mogwai这是怎么了?完全没有了当年Rock.Action的狂野,愤怒和爆裂,完全是一副安安静静慢悠悠的念经讲故事的派头,难道Mogwai开始收敛魔鬼锋芒改走温情路线了吗?这对每个他们音乐的狂热爱好者来说都是一种极富毁灭性的暗示。包括我在内。于是在那之后的几年内,我们只好带着不安期待着他们的下一次爆发。
Mr. Beast是Mogwai成立11年来的第5张录音室专辑。由Matador Records发行,在Glasgow的Castle Of Doom录音室录制完成,耗时6个月。由Tony Doogan操刀制作,也就是为他们制作过Happy Songs For Happy People和Rock Action的制作人。第9首“I Chose Horses”中,Craig Armstrong客串了键盘部分,日本Hardcore乐队Envy前主唱Tetsuya Fukagawa在此献声。
真正引人入胜感人肺腑的Post-rock是残酷地美丽着的。Mowai毋庸置疑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们最懂得如何置衡残忍与优雅(Happy Songs For Happy People是唯一例外的一次“优雅过度”事故)。在Mr. Beast中,Mowai完全回归到了最佳状态:惊心动魄的吉他噪音,精致尖锐的钢琴片段,广袤空旷的音景空间。温情,这个越来越多后摇乐队开始一味的大范围应用的主题,在Mowai此次的专辑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然而幸好是被保持在了一个相当合理的剂量内。吉他手/主唱Stuart Braithwaite这样阐释新专辑的原动力:“我们在制作这张专辑的时候,有意识的尝试要把它做的更加吵闹,因为我们开始意识到在我们的现场演出和录音室专辑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别。这是毫无理由的。所以我们希望能做出一张可以在现场演出中同样能大放光彩的录音室专辑。因为我们喜欢在舞台上演出那些经过我们努力创作得到的作品。”事实证明,Mr. Beast确实是一张极具舞台爆发力的作品。
“那种quiet-loud/quiet-loud结构好象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标签,但现在那已经变成陈词滥调。” Stuart补充到,“现在有太多人开始在他们的音乐中使用这种结构,所以我们在这张专辑中开始有意识的避免它。其实并非我们发明了它,但是好象人们觉得这就是我们所做的一切,似乎我们的音乐是和这种公式绑在一起的。并且我们其实已经开始厌倦了自己音乐中的这个部分。我们曾在“Like Herod”(97年的Young Team)中将这种结构发挥到了极至,现在我们觉得这种模式已经没什么可再深入发展的空间了。结束了这种模式之后我们进行了一些安静极简风格的尝试(比如03年的Happy Songs For Happy People)。但之后我们发现,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的作品中缺失了很大一部分对Mogwai而言尤为宝贵的噪音!现在我们很高兴能在这张专辑中回归到了原来的状态。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那是构成Mogwai音乐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尽管新专辑中大概只有25%的部分可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吵闹,但毕竟这次我们是从创作一开始就有意识去注意的这个问题的。”这是乐队成员“重返正道”的悔悟,同时也是每个Mogwai乐迷最欣然看到的“浪子回头”。
Mr. Beast以一曲“Auto Rock”开场。这可能是Mogwai继Young Team 中的“Yes I am a Long Way From Home”以后最棒的一首开场作品。以一段简单淡定,另人微感不安的钢琴主题展开,随后钢琴逐渐被渐强的吉他和与钢琴同步节奏连续击打的鼓点所吞没,场景十分宏大;接下来的“Glasgow Mega-Snake”则是一首标准Mogwai风格作品,这是我听过他们近几张专辑中最过瘾的一首:疯狂脱序的吉他群猛刷,瞬间在你耳边构建起一堵厚实的噪音墙,阵势相当庞大,它带着熔炉般的炽热,你的内心随之急速的颠簸,碰撞,最后塌陷。这首作品的短小精悍,凭空之间瞬间纠集的爆发力,以及最直接的噪音轰炸,都充分证明了Stuart Braithwaite所希望的一切都成真了。他们不再需要quite部分的铺垫,直接loud,照样能做出最震撼的Post-rock。这也是专辑中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所有作品几乎均直接切入主题,没有铺垫和罗嗦,最长的一曲也不过5分46秒,整张专辑全长不过40分。这着实拯救了那些被困在现在一些冗长拖沓又缺乏高潮的Post-rock作品中昏昏欲睡的耳朵。
第三曲“Acid Food”,是一首相对温情的作品,加入了Stuart的人声部分,吉他音色温暖而庸懒,有些迷幻的感觉。但这次的尝试似乎略显平庸,并没法和几年前乐队全盛时期专辑中的这类作品相媲美。第四首“Travel is Dangerous”同样也是一首加入人声的作品,是继第二首“Glasgow Mega-Snake”之后新一轮的爆裂,也是我在整张专辑中最喜欢的一首作品。黑暗,天旋地转,金属般的冰冷,你会听到Mogwai久违的残酷。Stuart的声音与器乐融为一体,爆炸的时候各自为营;在此之后的几首作品:Team Handed,Friend of the Night,Emergency Trap,都比较舒缓,把听者的心跳节奏从刚才的喷涌中减慢下来,均采用了漂亮的钢琴旋律搭配简单吉他Riff的形式。
第9首“I Chose Horses”是这张专辑中相当特别的一支作品。Craig Armstrong行云流水般舒缓的钢琴旋律,日本Hardcore乐队Envy主唱那低沉极富磁性的念白,我惊叹这竟是Mogwai的作品。这其中仍然潜在着某种内敛的诡异。第10首“We’re No Here”是最后一爆,而且也是最澎湃的一次。积蓄的最后力量在此一涌而尽,这是野兽最后的咆哮,它愤怒的朝你踉跄而来,然后准确的将你的身心撕裂。这是个高调的结局,我们每个人都欣然瞑目。
有很可观的一部分人认为Mogwai的音乐是极度绝望的。对此乐队成员Stuart Braithwaite持有非议:“我很纳闷儿为什么人们会觉得我们的音乐另人沮丧和充满绝望的,因为我发现只有坏音乐才会另人沮丧。我们都认为悲伤的音乐会出奇的使人振奋,而我们的音乐就应该属于这种悲伤。”确实,在Mr. Beast中,表象似乎是绝望的,可你会从音乐中找到出口,至少是愤怒的冲动。
也许Mogwai的这张Mr. Beast比起曾经的那几张经典作品来说,并没有太多建设性的突破;也许作为后摇界最大的一个腕儿,他们今天再发新作并不能像昔日那样对整个音乐界带来过于轰动的效果;也许,也许…………让我说,也许个屁!我们曾经痴迷的魔鬼好不容易重生了,我们爱的不就是他那份最本色的愤怒、残酷和邪恶吗?那响彻于我们心底的强悍噪音,正是Mogwai为每个没有灵魂的人设计的一次震撼教育。
(转自网易音乐)
幽暗国度 豆瓣
An Area of Darkness
6.9 (11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V.S.奈保尔 译者: 李永平 南海出版公司 2013 - 7
★ V.S.奈保尔将深具洞察力的叙述和不受世俗侵蚀的探索融为一体,迫使我们去发现被压抑历史的真实存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有一种人远离了故乡,却比故乡的任何人都更了解那里。V.S.奈保尔就是这里面最杰出的人。——时代周刊
★ 在许多方面,与其说《幽暗国度》是关于印度的书,不如说是一本关于奈保尔自己的书。——Gillian Doolye
★ 印度之行使奈保尔发现了他真实的无家程度。——保罗•索鲁(美国作家)
V.S.奈保尔首次踏上印度——他祖辈的家园,这个隐藏在幽暗阴影中的国度。奈保尔从孟买上岸,一路经过德里、加尔各答、克什米尔,最后来到外祖父的故里。这个有着暧昧身份的异乡人与过客,见到的是无处不在的贫困丑陋,感受到的是震惊、愤怒、失落。在奈保尔一贯的嬉笑怒骂与孤傲冷漠中,后殖民情境中这个幽暗国度所展现的乱象令人何等无奈,何等绝望!
一年的印度之旅,唯一的收获是:印度属于记忆,一个已经死亡的世界。
haven (from Life Is Strange) 豆瓣
Novo Amor 类型: 民谣
发布日期 2021年3月18日 出版发行: AllPoints
With 750 million streams under his belt, Novo Amor’s first new music for 2021 is ‘Haven’ - a single lifted from the OST of a very anticipated new video game. The track also headlines the game’s first trailer, out March 18
Novo Amor follows the release of his second album 'Cannot Be, Whatsoever' with 'Haven', a beautiful new track lifted from the OST of the next installment of a highly anticipated new video game (title confidential). ‘Haven’ also headlines the game's first trailer released March 18th, and fans can look forward to discovering this delicate arrangement of strings, fingerpicked banjo and his now trademark falsetto, in the game itself later this year. Since release in November 2020, 'Cannot Be, Whatsoever' has quickly amassed 30 million streams across platforms taking Novo Amor's total streams to over 750 million. Novo Amor is Ali Lacey. He lives in Cardiff, in a house that’s part-home, part-studio, a place where the distant chatter of a party across the street, Bonfire Night fireworks and the seagulls that congregate on the building site next door bleed into his recordings. He began Novo Amor as a project of sorts - an act of defiance in the wake of a break-up, but along the way, quite unexpectedly, he found something rich and rewarding.
饥饿 (2008) 豆瓣 Min reol TMDB 维基数据 IMDb
Hunger
8.0 (98 个评分) 导演: 史蒂夫·麦奎因 演员: 迈克尔·法斯宾德 / 斯图尔特·格雷厄姆
其它标题: 大絕食 / 飢餓宣言
北爱共和军领导人鲍比·桑兹(迈克尔·法斯宾德 饰)因领导反对当局的游行被抓捕入狱。在梅兹监狱中,他依然没有放弃斗争。监狱里都是六平方米的封闭牢房,这里关押着北爱共和军的囚犯,他们赤身裸体拒绝穿囚衣,以此对抗撒切尔夫人剥夺囚犯权利的法令。他们用污浊的食物和排泄物掩盖着变形门下的沟渠,以此传递消息。
通过一台蒙混过关的收音机,囚犯们得以及时了解共和军与英国政府斗争的消息。最后,在桑兹决定以绝食抗争的时候,他与神父多米尼克·莫朗(利亚姆·坎宁安 饰)有过一场精彩的辩论,然而结果却于事无补……
本片获得第61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血腥星期天 (2002)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Bloody Sunday
8.4 (38 个评分) 导演: 保罗·格林格拉斯 演员: 詹姆斯·内斯比特 / Gerard Crossan
其它标题: Bloody Sunday / 血色星期天
1972年,北爱人民因不满英国政府未经审讯便予以拘留的不人道做法,决定在1月30日这天举行一场游行。英国陆军将军福特(Tim Pigott-Smith 饰)同时发表声明,定义这是一次非法游行,并将进行镇压。双方的矛盾冲突在前一夜便凸显开来,形势一触即发。北爱温和派议员库普(James Nesbitt 饰)意识到形势严峻,四处奔波告诫人们要克制,千万不可使用暴力。而另一方面英国派来一队伞兵作为先锋部队,防止北爱共和军的人伺机作乱。游行在紧张的气氛下展开,前半段的有条不紊被随之而来的混乱彻底破坏。一群激动的年轻人偏离游行路线,向驻防的的英国军队抗议并投掷石块。英国方面用高压水龙头、催泪弹和橡皮子弹还击。接着事态愈演愈烈,英军开始用真枪实弹向百姓射击,连臂膀上扎了白色手帕(以示和平)的老人也不放过。惶恐的人们四散逃窜,许多人倒在了血泊中不再起来。暴乱结束后,军方对外声称只有三人丧生,而当晚库普从医院拿来的资料显示总共13人死亡,14人受伤。
风吹麦浪 (2006) TMDB Eggplant.place IMDb 豆瓣 维基数据
The Wind That Shakes the Barley
8.2 (212 个评分) 导演: 肯·洛奇 演员: 基里安·墨菲 / 帕德莱克·德兰尼
其它标题: 吹動大麥的風 / 吹动大麦的风(台)
20世纪20代,英国和爱尔兰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最终爆发爱尔兰独立战争。原本拥有光明前途的医科大学生达米安(Cillian Murphy 饰)得知战争爆发,毅然投笔从戎。他回到家乡,与弟弟泰迪(Padraic Delaney 饰)、好友丹(Liam Cunningham 饰)一起加入了爱尔兰共和军。这群青年凭借满腔热血以及出色的战术,一次次挫败受雇于英国政府的“黑与棕”民兵部队。他们的反抗迫使英军同意签订条约,然而,这也成为昔日战友分道扬镳的岔路口……
本片荣获2006年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2006年欧洲电影节最佳摄影奖、2007年爱尔兰电视电影奖观众奖最佳爱尔兰影片和IFTA最佳男配角(Liam Cunningham)及最佳影片奖。
The Bends 豆瓣
9.3 (338 个评分) Radiohea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5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Radiohead的处女作《Pablo Honey》虽然十分出色,但现在看来它更像是乐队在为这一张更加舒展的经典《The Bends》所做的准备,热身。同《Pablo Honey》一样,这张唱片的整体音乐构架仍然是建立在不断回旋缭绕的吉他声音之上,三把吉他共同奏出的断断续续的旋律不仅仅是唱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同时也成为了Radiohead的音乐标志。这种用最传统的乐器所奏出来的不同声响在听觉上创造了一种有力的回馈,它将听者的欲望和痛苦共同挖掘了出来。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说《The Bends》又是一张深受前人影响的摇滚专辑,偶尔从唱片中你会发现U2,Pink Floyd,R.E.M甚至是The Pixies的影子,但是Radiohead将前人的音乐手法用不同的音乐气质进行了一个极为另类的演绎--专辑中的音乐极具空间感,却并不像Pink Floyd蒙胧缥缈,这就让歌曲听起来更加具有生命力,更富有执着的感情。Thom Yorke那些充满了反复的自问,纠缠,扭曲和欲望的歌词赋予了唱片另外一种忧郁的气质,在音乐之外,一股精神暗流通过他时而温柔时而神经质的演唱传达给了听众。Thom的嗓音应该是让人温暖的,但当感情爆发的时候,你依然能见到它高亢的一面,在汹涌的音乐下这病人般的声音实在令人无法自拔。等到这张唱片出现的时候,摇滚乐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路程,而《The Bends》却还是轻易的成为了经典,这正是因为Radiohead在努力创造独特的音乐情绪的同时也保留了摇滚乐的爆发力和极佳的旋律性,这使得这张唱片不仅仅得到了评论家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在市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直白的说,《The Bends》是一张让你第一次聆听就能被深深吸引,而在接下来的每一次听觉过程中又都能发现新的音乐细节和聆听乐趣的摇滚专辑。
童年的终结 豆瓣
Childhood's End
8.7 (35 个评分) 作者: [英] 阿瑟·克拉克 译者: 于大卫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8 - 9
通向群星的道路上,所有生命都在走向共同的归宿。
--------------------------------
外星人突然降临地球,用压倒性的科技接管了人类社会。战争、饥饿、疾病等一切灾难都被消除,世界变得过于平静。
但是,仍然有人对这诡异、颓废的平静感到不安。
外星人为什么不愿露面?
科技发达的他们,为什么要调查地球上的神秘学?
他们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没人意识到,随着远超人类想象的真相揭露,全人类的童年期将走向终结……
--------------------------------
◆《童年的终结》作者阿瑟•克拉克是“20世纪科幻三巨头”,和阿西莫夫、海因莱因齐名。
◆阿瑟•克拉克是美国科学与幻想作家协会“大师奖”终身成就奖得主。
◆克拉克被誉为“太空预言家”,成功预言了互联网、搜索引擎、人类登月、地球通信卫星……
◆克拉克预言的太阳帆、太空电梯、人体冷冻、大脑记忆备份等科技正在变为现实。
◆克拉克书迷无数,从刘慈欣、特德•姜等科幻大师,到NASA宇航员、工程师等科技精英都是他的崇拜者。
◆《童年的终结》被《轨迹》杂志评为“永恒经典”第三位。
◆在《童年的终结》中,克拉克对外星人和生物进化作出了大胆幻想。
◆通向群星的道路上,所有生命都在走向共同的归宿。
--------------------------------
◆阿瑟•克拉克和阿西莫夫的作品,让我走上了成为科幻作家的道路。
——雨果奖、星云奖得主,特德•姜
◆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拙劣的模仿。
——《三体》作者,刘慈欣
◆克拉克不仅受到科幻爱好者的敬重,同样也受到科学家们的爱戴,他几乎包揽了如今每一项适合他的奖项。
——科幻巨匠,艾萨克•阿西莫夫
◆阿瑟•克拉克凭借《童年的终结》,成为了用科幻小说阐释哲学观点的珍贵作家。
——《新世界科幻小说》
◆随着《童年的终结》的出版,克拉克的科幻文学创作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艾萨克•阿西莫夫
◆阿瑟•克拉克是太空时代的预言家。
——《泰晤士报》
◆在阿瑟•克拉克诞辰100周年的今天,他仍然是毋庸置疑的科幻小说帝王。克拉克是一位能够提升你想象力的作家。
——《卫报》
佛学概论 豆瓣
Buddh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8.1 (59 个评分) 作者: [英]关大眠 译者: 郑柏铭 译林出版社 2013 - 6
自佛教在印度创始之后,两千多年来佛教传遍了亚洲,现在对西方文化又产生了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本书向读者揭示了佛教的发源和发展,语言直白并辅之以图表,清楚明白地说明了佛教的中心教义和修习方法。各个章节分别就法与轮回、禅定、伦理和佛教在西方的影响等等细细展开。藏传佛教和禅宗也各有阐述。如果你渴望了解佛教的基本知识,阅读本书大有裨益。
2021年3月25日 已读
所有概念都浅浅带过,有点意犹未尽(

“随着一连串自私自利的欲念和踌躇自得减退并且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刻而持久的平和感和满足感。”这段讲内观心法蛮赞的。
佛学 佛教 哲学 宗教 牛津通识
Forevher 豆瓣
7.9 (18 个评分) Shura 类型: 流行
发布日期 2019年8月16日 出版发行: Secretly Canadian
If you'd claimed just a few years ago that Shura would make an album exploring "all that love is', few would have been as surprised as Aleksandra Denton herself (nicknamed Shura at a young age). Ever since the 2014 viral hit 'Touch' - and it's stunning video in which Shura, crucially, ended up alone - an impassioned global fanbase have awaited another record of heartbreak anthems. And when Shura started work on 'forevher', she did so at her most tired and homesick, setting up shop in Minneapolis at the close of a two- year tour cycle for her debut album, 'Nothing's Real'. Here, "religion (u can lay your hands on me)' - along with the seeds of the Minneapolis sound - eventually became a lynchpin for the rest of the album. Just as importantly, it was in Minneapolis that Shura began talking to her current girlfriend online. 'forevher,' then, is a record born from a budding romance, covering everything from the initial pull of desire, to the giddy joy of nally being together, to recognising the moment when the connection develops from lust into something scarily meaningful. Here is a classic London-to-NYC love story, but one told through the lter of dating apps and Skype chats. And whilst how to live - and love - as a queer woman has always been integral to Shura, it's remarkable to hear these stories twisted through such a gorgeous amalgam of in uences: Joni Mitchell and Minnie Riperton, Bon Iver and Frank Ocean, Prince and Ariel Pink. Through these inspirations, Shura's own modern, outlier perspective found a newer, more daring approach to sound and song. The luxurious groove of "side effects' shakes off the shackles of past love, chie y saying goodbye "to that more anxious iteration of me. I don't miss her.' "religion (u can lay your hands on me),' meanwhile, is an unabashedly queer sex-jam - free of guilt, long-term future, and faith itself. As the album progresses, so too does the relationship deepen, with the risks and rewards getting greater and greater. 'forevher' is an album that feels the fear and does it anyway: "princess leia' considers the fact real love means having so much more to lose. Elsewhere, "BKLYNLDN' looks at romantic longing through the lens of texts, anxiety-inducing silences, and what presence and absence really means in today's relationships. The record closes on the epic "skyline,' which builds to an explosive crescendo before levelling out to peace in a way that evokes some of the lusher, linear moments on Frank Ocean's 'Blonde'. For Shura, this soundtracks not only her nal relocation to New York but also a much deeper journey as an artist and young woman. 'forevher' feels the same as it's creator: a little sharper, a little wiser.
发条橙 (1971) TMDB 豆瓣 IMDb Min reol 维基数据
A Clockwork Orange
8.8 (1378 个评分) 导演: 斯坦利·库布里克 演员: 马尔科姆·麦克道威尔 / 帕特里克·马基
其它标题: A Clockwork Orange / 发条橘子(台)
阿利斯(马尔科姆•麦克道尔)是一位无恶不作的少年,他的特殊喜好是边听贝多芬的交响曲边奸淫女性,某次他进入一所别墅抢劫一番后,打残了该别墅的主人——一名小说家,并用特殊喜好蹂躏了其妻子。后来因为杀了一名单身女子,阿利斯入狱并接受了特殊的人格治疗,出狱后,他对淫乐之事产生彻底的厌倦。
但当阿利斯回到家时,周围人群没改变对他的旧看法,在种种歧视的重压下,他跑到郊外一所别墅想喘口气,不想这所别墅正是他以前抢劫过的小说家的那所。而作为反政府组织首领的该小说家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软禁了阿利斯。当这件事暴露小说家被捕时,其手下为了对抗政府,扬言要把阿利斯恢复原来的性情,完全不理一旁的阿利斯大叫“我完全好了”。
OK Computer 豆瓣 DeaDvey's Reviews
9.3 (473 个评分) Radiohead 类型: 摇滚
发布日期 1997年1月1日 出版发行: Capitol
Radiohead on its top form. Hearty hearty britpop.
2021年3月17日 听过
神专,经典,写进历史的那种经典。“a heart that's full up like a landfill, a job that slowly kills you, bruises that won't heal. you look so tired-unhappy, bring down the government,they don't speak for us.”
Brit-Pop Radiohead Rock britpop 摇滚
克拉拉与太阳 豆瓣
Klara and the Sun
7.9 (307 个评分) 作者: [英] 石黑一雄 译者: 宋佥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1 - 3
“太阳总有办法照到我们,不管我们在哪里。”
~
克拉拉是一个专为陪伴儿童而设计的太阳能人工智能机器人(AF),具有极高的观察、推理与共情能力。她坐在商店展示橱窗里,注视着街头路人以及前来浏览橱窗的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她始终期待着很快就会有人挑中她,不过,当这种永久改变境遇的可能性出现时,克拉拉却被提醒不要过分相信人类的诺言。
在《克拉拉与太阳》这部作品中,石黑一雄通过一位令人难忘的叙述者的视角,观察千变万化的现代社会,探索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究竟什么是爱?
~
“你相信有‘人心’这回事吗?
我不仅仅是指那个器官,当然喽。
我说的是这个词的文学意义。
人心。你相信有这样东西吗?
某种让我们每个人成为独特个体的东西?”
2021年3月14日 已读
就,太温柔了,温柔得有点平庸。里面的人物连发怒都是克制收敛的,咋如此无聊无趣,对话和那些大道理都有点鸡肋。真的是你写的吗石黑一雄,这不对劲。(

//

乏味。自我欺骗的故事怎么可以讲得这么乏味。
2021 外国文学 小说 日本 石黑一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