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隐入尘烟 (2022) IMDb 豆瓣 TMDB 维基数据
隐入尘烟
8.0 (783 个评分) 导演: 李睿珺 演员: 武仁林 / 海清
其它标题: Return to Dust / 隱入塵煙
影片讲述西北农村,两个被各自家庭抛弃的孤独个体,在日复一日的耕耘中相濡以沫的故事,武仁林与海清展现了一对底层农民夫妇从陌生到熟悉,从相知到相守的心路历程。
大同 (2014)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The Chinese Mayor
9.0 (262 个评分) 导演: 周浩 演员: 耿彥波
其它标题: The Chinese Mayor / 中國市長
DATONG follows the life and work of a controversial Chinese Communist Mayor GENG YANBO to tell the story about how he takes a radical reform to demolish 140,000 households and relocate half a million people to give way to restoration of Ancient relic walls in order to adopt a clean economic growth from tourism and culture, which he believes will do good to DA TONG citizen in the long term. With two years in the footsteps of GENG, along with the changing ideology and confrontations from the public, the film is trying to draw a looming shape of future of China.
喜丧 (2015) 维基数据 豆瓣 TMDB IMDb
喜丧
8.2 (126 个评分) 导演: 张涛 演员: 郁凤云 / 王士兰
其它标题: Laughing to Die / Last Laugh
鲁南张庄,86岁老人林郭氏,身体硬朗,在农村老宅独自生活。林郭氏突发脑血栓,身体状况逐渐恶化。子女积极为老人操作敬老院入住事宜。敬老院床位紧张,只有等待敬老院有老人去世,按照老人的意愿,开始了到子女家轮流居住的短暂旅程。这一过程中,林郭氏中风摔倒,脑神经损伤,得了笑病。 敬老院终于有老人亡故,空出床位。却在去敬老院的前夕,林郭氏怀揣着全家福老照片溘然长逝。按照老风俗,儿孙们给她办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喜丧。 生活重新开始,又是在重复昨天的故事……
(2003)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7.4 (47 个评分) 导演: 霍建起 演员: 郭晓东 / 李佳
其它标题: 故郷の香り / Nuan
  住在偏远山村的少女暖(李佳 饰)水灵俏皮,清纯美丽,是青年男子们倾慕的对象,这点对于和暖青梅竹马的林井和(郭晓东 饰)来说更不例外。外面的世界五彩缤纷,暖一心等待偶然驻留于此的戏班英俊武生带她离开这个山村,然而等待她的只有失望。在和井河荡秋千的时候,暖摔伤了腿,不久后井河也离开家乡,两人从此失去联系。
  10年后,井河从北京回到家乡,见到了阔别已久的暖。此时的暖跛着腿,形容枯槁,已经嫁给村中的哑巴(香川照之 饰)。一种别样的情感袭上心头……
  根据莫言小说《白狗秋千架》改编,并荣获第16届东京国际电影节金麒麟大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2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
2022年8月7日 看过
她終究成了我一生都為之愧疚的人,因為我沒有遵守對其許下的諾言。
中國 承諾 鄉村
茶馆 (1982)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茶馆
9.4 (401 个评分) 导演: 谢添 演员: 于是之 / 郑榕
其它标题: The Teahouse / Teahouse
世纪之交,古老的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老态龙钟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六君子的鲜血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滚动,老北京城的上空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王利发(于是之 饰),北京城内裕泰茶馆的年轻掌柜。他谨记父亲的教诲,体面周全地迎送四方宾客。小小的茶馆内,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穿梭于此:提笼架鸟哀叹时运的松二爷(黄宗洛 饰);慨叹国之将亡的刚毅满人常四爷(郑榕 饰);一心谋求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蓝天野 饰);丧尽天良买卖人口的刘麻子(英若诚 饰);打算娶老婆的庞太监(童超 饰)……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小茶馆之内演尽世间的沧桑与凄凉……
2022年8月6日 看过
無論是財大業大心胸大的秦二爺,還是一輩子不服軟敢作敢當專門好打抱不平的常四爺,抑或是當了一輩子順民的茶館王掌櫃,最終大家都殊途同歸,艱難地活著,一事無成。這就是中國窪地芸芸眾生的宿命和結局,無論在滿清、日據、民國或是當下,這一點從未改變。
中國 歷史 眾生
在你心之所向的地方 (2022) 豆瓣
导演: 李韵铭 演员: 胡博文 / 胡世闻
其它标题: 一撩成瘾 / In Your Heart
凌梓铭和程一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他们来自两个不算完整的家庭,凌梓铭从小和二姨一起生活,程一由奶奶抚养长大,也正因如此,两个男孩在情感上相互搀扶,一同长大。进入青春期的两个人,逐渐在心理上产生了变化,尚且年少的男孩们,根本不懂什么是“爱”,他们一次次的试探彼此,却一步步的渐行渐远……
2022年8月3日 看过
都二零二二年了,中國的同性劇還在原地踏步,國內環境糟糕至此,還不如製作市場完全讓予周邊國家,比如泰國、韓國、日本、台灣等。
中國 同性 愛情
三和人才市场 中国日结1500日元的年轻人们 (2018) TMDB 豆瓣
三和人材市場~中国・日給1500円の若者たち~
8.4 (424 个评分) 导演: NHK 演员: 远藤宪一
中国深圳郊外的龙华新区,有一处大型职业介绍所“三和人才市场”。
周围小巷内,残破建筑物林立,廉价网吧、旅馆、杂货店等百余家店铺鳞次栉比。众多年轻人或在网吧内瞌睡,或露宿街头。
本片在绚丽奢华的中国硅谷-深圳,倾听从社会底层支撑着制造业大国的人们的心声,关注在希望和绝望之间挣扎的年轻打工者们的现实。(kamonka)
2022年7月23日 看过
鏡頭聚焦的是在中國頂級城市深圳的社會底層裡的農民工,他們都具有的共同點是「曾是留守兒童,中小學輟學學歷低,夢想幻滅」。
nhk 中國 深圳 紀實 紀錄片
失踪的律师们:中国“法治”社会的现实 (2018)
消えた弁護士たち 中国“法治”社会の現実
导演: NHK
其它标题: 消えた弁護士たち 中国“法治”社会の現実
随着经济成长,中国民众的人权意识高涨。

习近平执掌政权后,提出贯彻依法治国,试力图依法处置民众之间的利害冲突,实现社会稳定。在另一方面,对于被认为会危害共产党统治的民众,则强化严格管控。

本片采访习近平领导层推进“依法治国”的现场,关注中国社会的光和影。
2022年7月23日 看过
網路上看到這麼一句話「中國的憲法就是做給外國人看的……法治的現狀就是嚴格立法,普遍違法,選擇執法……」所以窪地有笑話叫「中國乃法治國家」。
nhk 中國 人權 法治 社會
到不了 (2013) 豆瓣
导演: 王松 演员: 向邀宇(@AYO哟) / 吴思远(@小吴Mr)
“也许在我心里,有太多你的痕迹。后来我爱的人,都像你。”
一部关于爱的“幻想”,称为重庆工商大学的《春光乍泄》。向南与王思远是大学里一对很好的朋友,平时一起上课,一起跑步,一起吃饭,好到几乎亲密无间。然而美好的剧情总是有一个不那么完美的转折。那是向南的一次生日,朱妍的出现改变了两人的发展……
友情与亲情,总是很微妙,如同一台永不平衡的天平,究竟应该倾向于何方?一切是真实,还是梦?只是在于你是否愿意。
文明的遊牧史觀 谷歌图书 Goodreads
作者: 楊海英 讀書共和國╱八旗文化 2019 - 4
遊牧文明野蠻、粗魯,充滿暴力? 摘下中華有色眼鏡,從文明的遊牧史觀出發—— 中國史不過是中國人天真浪漫的幻想! 被中國史定位為蠻族的遊牧民才是世界史的主要推手!   大部分漢字文化區的讀者,都會有「遊牧民族雖然軍事力量強,但野蠻、粗魯、暴力」的既定印象。然而這只是戴著中華思想的有色眼鏡來看的結果。 《文明的遊牧史觀》這本書告訴我們,遊牧文明其實是歷史的驅動力。所謂「軍事力量」,是當時科學技術與社會體系、作為群體的凝聚力、資訊蒐集能力等各式各樣要素的總和。現在世界上擁有最強軍隊的,毋庸置疑乃是美軍,它也是世界秩序的締造者和維護者,應該沒人會說他們的強悍是一種「落後、野蠻的力量」吧!   █將地圖的南北顛倒,看世界的眼光便會截然不同! 遊牧文明是技術先進、資訊發達、富有組織力的歷史驅動力!   在支撐遊牧民族「強悍」的技術中,最重要的就是「畜力」。對馬、牛、駱駝等大型動物的馴育、養成、管理等技術,本身就是一種高度的文明。另一方面,蓄力在當時的條件下,也是青銅或鐵製的武器、絲綢等物品最快的運輸工具。眾所周知,即使對馬車的運用,也是西亞先於支那地區,然後才漸漸地往東傳播開來。也就是說,和馬這種「畜力」相關的技術是遊牧文明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資訊力。和定居農耕民族比較起來,遊牧民在廣大的地區中遷徙,不斷地進行見聞和調查,因此掌握了最全球化的資訊。這種資訊力也被活用在通商上。運輸能力優越、往來於各個地區間、對各地產品與市場需求瞭若指掌的遊牧民,同時也是優秀的商業民。遊牧民族的寬容性,對各種文化的包容和開放姿態,也是與此密切相關。 軍事力量、資訊力,再加上具高度流動性與開放性的組織原理,這就是遊牧民的「驅力」。 從「文明的遊牧史觀」重新看待中國,會如何逆轉出一部中國史呢?作者指出,在今日中國中心地區產生了黃河文明固然是事實,但考古學指出,這個古代文明與現在的「中國人」之間的關聯,不管在文化上,或是人種上,都早已斷絕殆盡。跟現代的希臘人,與古代希臘文明之間並沒有關聯是一樣的道理。   █「漢文明」並非普遍性的世界文明,而是一個地方文明。 「中國四千年的歷史」不過是現代中國人天真浪漫的願望與幻想!   今天的讀者多以中國為「中心」,所以歐亞就變成了「邊陲」。這種世界觀其實是奠基在「漢民族」這種二十世紀初期才出現的假設之上。真相是,根本沒有「漢民族」這種東西,是歐亞興起的各個文明,不斷向黃河流域遷徙,才形成今日的樣貌。所以「中國四千年的歷史」不過是現代中國人天真浪漫的願望與幻想。 從「歐亞史」的觀點來看,被「中國史」定位為蠻族的遊牧民,分布範圍東起西伯利亞、西到歐洲世界,文化與人種繁多,是世界史的主要推手;相對於此,所謂「漢文明」不過是以所謂的「中原」為中心,相當地方性且侷限的一個文明。故此,與其說「漢文明」是普遍性的世界文明之一,倒不如把它想成是一個地方文明,才比較接近真實狀況。 若追溯中國地區的歷史,則會發現,它進行跨歐亞交易、在國際文化上大放異彩的唐、被認為是世界最大帝國的蒙古帝國(元)和清等,這些繁榮的國度都堪稱為名符其實的「亞洲大帝國」。但是,它們全都是非漢民族所建立的征服王朝;從這些看來,不受漢民族中心主義控制、而是由異民族的國際主義所統治時,才是所謂「中國」最繁榮的時代,這是顯而易見的事實。 「中國史」還有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它屬於一種「被害者史觀」。在這種史觀裡,「漢民族」常常遭到異民族所侵略;近代以前是北方遊牧民族,近代以後則是跨海而來的西洋列強以及日本,這些都被他們描繪為「敵人」。可是,我們試著深入思考便會發現,「支那地區乃是某個特定民族的居所」這種主張根本就不成立。擁有不同根源、文化與生活型態的集團,進行流動,不斷重複著繁榮與改變的過程,這樣的歐亞大陸史,才是真實的「中國史」。 身為日本籍蒙古學者,作者的看法是:以所謂漢民族為中心的「中國史」,在充滿地域性的狹隘同時,不過是混合了他們自己普遍相信的世界觀,以及被害者意識的產物罷了。正因為此,今天的支那地區才出現名為「中國史」與「中華文明」的束縛。而今天的中國,似乎越發被所謂的「中華思想」所囚禁。   作者簡介 | 楊海英 蒙古裔文化人類學家。蒙古名字為「俄尼斯.朝格圖」,蒙譯日文名「大野旭」。1964年生於內蒙古自治區的鄂爾多斯。畢業於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大學日本語系。1989年赴日本留學。修完國立民族學博物館綜合研究大學院的博士課程,獲博士(文字)學位。現為日本靜岡大學教授。曾獲司馬遼太郎大獎(第14回,2010年)、大同生命地域研究獎勵賞(2015年)、樫山純三賞(2015年)、正論新風賞(第19回,2018年)。   主要著作: ◎繁體中文版:《沒有墓碑的草原》(八旗文化,2014年)、《蒙古騎兵在西藏揮舞日本刀:蒙藏民族的時代悲劇》(大塊文化,2017年)、《在中國與蒙古的夾縫之間:一個蒙古人未竟的民族自決之夢》(八旗文化,2018年)。 ◎日文版: 《沒有墓碑的草原(上、下、續)》(岩波書店,2009-2012年)、《種族滅絕與文化大革命――內蒙古的民族問題》(勉誠出版,2014年)、《狂暴國家――中國的正體》(扶桑社,2015年)、《蒙古人民的自決權和「對日協力」――中國文化大革命繼續存在》(集廣舍,2016年)、《名為「中國」的神話──習近平「偉大中華民族」的謊言》(文藝春秋,2018年)、《最後的馬賊――「帝國」將軍李守信》(講談社,2018年)、《蒙古族人的中國革命》(筑摩書房,2018年)、《中國當代獨裁史――從毛澤東到習近平》(文藝春秋,2019年)等書。   譯者簡介 | 鄭天恩 台大歷史所碩士,曾任日文小說編輯,目前為專職翻譯。譯有《來自擇捉島的緊急電報》、《二十世紀旗手》、《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等書。
2022年6月1日 已读
第二章「草原上誕生的文明」和第三章「西邊的斯基泰、東邊的匈奴」獲益不少
中國 中央歐亞 歷史 遊牧
彷徨歧路的中国渔村 ~滥捕的最终恶果~ (2016) 豆瓣
岐路に立つ中国漁村~乱獲の果てに~
演员: NHK
其它标题: 岐路に立つ中国漁村~乱獲の果てに~
现在,中国渔村正面临崩溃的危机。长年来作为渔场的东海已经无鱼可捕。
随着经济发展,中国的鱼类消费量激增,已占全世界食用鱼贝类的30%。
为满足旺盛的消费需求而长期肆意滥捕,是造成现在状况的原因之一。
渔民为维持捕获量,只能远赴重洋进行捕捞,但近来捕获量也日渐减少,有时收益连支付燃料费都不够。
在中国渔业中心之一的浙江省,众多渔民被迫歇业,有些人转业从事旅游等其他行业。
中国渔村能否生存下去?
本片采访处于十字路口的浙江渔村,揭示在经济增长背后,渔村日渐凋零的现实。
叫魂 豆瓣
Soulstealers: The Chinese Sorcery Scare of 1768
9.4 (192 个评分) 作者: [美] 孔飞力 译者: 陈兼 / 刘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上海三联书店 2014 - 6
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搅得天昏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性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作者孔飞力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颤栗,他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
本书也表现出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在构建以“叫魂”案为中心的“大叙事”的过程中,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
2022年5月29日 已读
2022年5月24日 评论 摘录 - 这种人与神灵世界之间未经官方批准的交流对国家安全和社会道德基础都是一种威胁——而这两者在皇帝的言论中又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当我们思考1768年的大恐慌时必须记住,对于弘历大肆反妖术的行动是不能简单地归之于“政治安全”的考虑便了事的。(Pg.117) 弘历的坚定立场是同十八世纪官方对于削发问题的态度是完全一致的:削发是一个早已过去的问题,因而完全没有必要再把它翻出来。恰恰相反,由于担心会造成恐慌,弘历在有关通信中甚至根本没有提及这个问题。此时此刻,削发一事暗中所包含的对于满清统治合法性的威胁是如此敏感,以至于连在秘密的宫廷通信来往中私下提及此事也是不适宜的。(Pg.118) 那些“不知事理缘由”的“无知愚民”也因而会产生恐慌,从而造成民间的混乱。因此,调查要既严密又慎重,以免使民众产生惊恐情绪。〔28)这里使用的“蛊毒”和“魇魅”两词直接来自大清刑律,是官方在接获有关妖术行为的报告时极平常的公开反应。为什么官方不干脆对乡下的流氓恶棍来一个清扫,然后再公开对他们起诉定罪呢?其原因就在于担心这会引起恐慌。于是,谨慎小心在这里压倒了司法正义。由妖术而产生的危险既有其超自然的一面(国家因而有责任保护普通百姓免遭罪恶邪术之害),也有其政治性的一面(因妖术而导致的公众歇斯底里具有爆炸性)。前一方面要求国家采取行动,而后一方面却又要求国家谨慎行事。(Pg.119) 在这里,皇帝和普通百姓似乎分别抓住了一个爆炸装置的两个把手。对于弘历来说,产生公众动乱的潜在危险(不管是因削发或妖术而造成的)关系到他的政权的安全。他可以通过对于术士们的起诉审讯来安抚平息公众的恐惧,但这样做对公众的情绪最终会产生什么效果却是不可预见的。然而,对于百姓大众来说,妖术带来的危险却是直接的,并涉及到了他们个人。(Pg.120) 我们对中国妖术所作的探讨揭示了两种互有联系的产生恐惧的机制,两者都涉及到了灵魂——躯体联系脆弱性的问题。普通人害怕的是自己的魂会失去。灵魂与躯体之间的联系是脆弱的,这意味着自然的或超自然的力量是可以将它们分开的。做梦、生病,当然还有恶毒的法术,都对灵魂一躯体联接纽带的稳定性构成了威胁。皇家的恐惧则不仅同个体也同群体有关。君权神授的完整性与持久性需要通过皇家不断从事的礼仪活动而反复得到验证;同时,君权神授本身也可以因为自然的机制(如只有在发生自然灾害和出现其他征兆时才可以看到的宇宙力量),或由于巴望让国家遭难的煽风点火者的行动而发生断裂。国家不仅需要坚决否认这些妖人同神灵世界存在着任何交流关系,也要对他们的行为无情地予以禁止。皇家的祭祀官员们对于除了自己以外其他任何同神灵世界的联系都采取嘲弄态度,这种做法其实证明了他们对于自己的“神授”地位能否持久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焦虑。对普通百姓来说,术师的妖术威胁到的是灵魂与躯体之间的脆弱联接;而对皇朝的上层人士来说,这种行为危害到的则是皇朝同上天力量之间的脆弱联系。在十八世纪下半叶,究竟是何种力量同时在社会结构的底层和上层造成了这样的恐惧,这在我们对叫魂的故事作进一步的考察以后,是值得加以考虑的。面对叫魂的罪恶行径,皇帝将要发起一场全国性的清剿。在此过程中,存在于妖术与政治之间的联系将会更为清晰地显示出来。(Pg.168) 停止清缴并非简单地收回成命。由于皇上已对此案投入了这么多的个人威望和道德权威,一个更具礼仪性的结局是必需的。(Pg.222) 所谓的“叫魂”妖术只是产生于无知又滋长于忌恨的一个幽灵。这不过是奸刁之徒利用民间恐惧逞其私欲的又一个例子。(Pg.231)
中國 歷史 滿清 社會
旧城胜景:日绘近代中国都市鸟瞰地图(增订版)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钟翀 上海书画出版社 2018 - 8 其它标题: 旧城胜景
日绘中国大陆都市鸟瞰地图简介:
日绘中国大陆都市鸟瞰地图,是产生于近代的一种特殊地图作品,
它以东洋制图家的视角对我国诸多近代都市作出独特演绎,并用融合东西洋鸟瞰地图的技法,将这些历史名城浓缩于方寸之中,
随着岁月流逝,此类凝固在特定历史时空的鸟瞰图作品,不仅给人以无限的怀旧遐想,而且,在城市历史景观鉴别、城市史地与城市规划研究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日绘都市鸟瞰地图的源与流:
日本很早就有绘制“行路图”和“名所图绘”的传统,前近代以来,在东洋又发育形成独特的地图文化和“浮世绘”绘画技艺;
日本自江户时代起就已发育形成独特的测量术与制图产业;
文政四年(1821)伊能忠敬所制日本全图,其精确度曾令西洋人大为惊异;京都与江户等都市留存的诸多大比例尺实测平面图,实用、精确且多姿多彩,反映地图文化在当时社会的浸润与发达。
明治以降,日本制图业追踪模仿西洋测印技术,并迅速将其绘画与制图传统融入到了近代实测地图中。
走出帝制 Goodreads 谷歌图书
8.8 (47 个评分) 作者: 秦晖 群言出版社 2015 - 10
由秦晖先生近几年写的一些近代史文章组编而成。2011年时逢辛亥百年,秦晖应报章之邀开了个专栏,就中国“走出帝制,走向共和”中的许多问题谈了很多不一样的看法。

到了2014年“一战”百年、2015年新文化运动百年,秦晖又写了些相关文字。这期间还对太平天国与近代中日关系也发表过意见。所有这些看法其实都来自多年以来秦晖对近现代史的一个宏观构想,它们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显而易见的。

如何“走出帝制,走向共和”?如何理解“三千年未有之变”何以发生?秦晖认为,迄今为止的中国历史头绪纷纭,但抓住了这一头一尾的两大变局——形成我们过去主要传统的“周秦之变”,与历时百余年我们至今仍身历其中的“晚清以来之变”,也就能真正把握中国悠久历史的脉搏,并看到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了。
2022年5月4日 已读
此書應該作為中學大學學生必讀書目,看完,讀懂,官方教科書的毒也就清了。
中國 歷史 民主 秦制
中国文化大革命博物館 谷歌图书 豆瓣
作者: 楊克林 柏書房 1996 - 5
2022年4月24日 已读
歷代封建王朝昏君暴君行事方式並無二致,闖出滔天大禍後將錯誤全丟給佞臣、妖后、宦官,自己撇的乾乾淨淨,指望此國也能出一個「赫魯曉夫」對「斯大林」做徹底的清算無疑是奢望了,畢竟不是誰都有勇氣「大義滅親」,「戈爾巴喬夫」和「葉利欽」還是可以期待一下。
中國 文革 毛澤東 罄竹難書 罪行
紅色新聞兵 谷歌图书
9.6 (7 个评分) 作者: 李振盛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8 - 7
文化大革命期間,攝影記者李振盛由於「紅色新聞兵」的身份,得以用相機記錄文革現場的眾多景象。在他記錄的文革百態中,有大量本應銷毀的「為文革抹黑」的照片。他將這近兩萬張「負面」底片藏在家中地板之下,加上細心保存的另外八萬張——共計十萬張底片,為文革保存了珍貴的一手影像資料。 此次中文版的出版,是這本書首次與中文讀者見面。在英文版的基礎上,中文版增補與替換了五十多張照片,其中一部分是從未面世過的。自述部分增加了近兩萬字,展現更豐富的歷史細節。另一方面,中文版力圖做一本給中國人閱讀的影像歷史書,因此在圖片編排與節奏上做了調整,改變了整本書的味道與觀看體驗。
中朝边境正在发生什么 (2007) 豆瓣
中朝国境で何が起きているか~鴨緑江800キロを行く~
7.6 (8 个评分) 导演: NHK
其它标题: 中朝国境で何が起きているか~鴨緑江800キロを行く~
*本片获得中国地方政府授权拍摄!
  沿中国北朝鲜国境
  绵延八百公里的鸭绿江
  不允许自由采访的这里国境地带
  获得当地电视台的协助
  中国人记者进行了半年的拍摄
  中朝贸易不断扩大
  去年突破了两千亿円
  即使北朝鲜核问题在世界掀起风浪之时
  也不曾有一刻休止
  相隔鸭绿江紧密相联的中国与北朝鲜
  这是不为人知的国境线上的记录
2022年4月22日 看过
無論是這部紀錄片上映時還是二零二二年以前,如果有人說中國會重新對外關上門,結束改革開放,他一定是瘋了,但是俄烏戰爭之後以及中國第一大經濟城市——上海奧密克戎疫情爆發後的防疫政策走向(即使毀掉經濟和民生也要保證習近平動態清零的政治正確),重回毛時代的中國已經不遠了。
中國 北朝鮮 貿易 邊境
中国的大饥荒 豆瓣
Famine in China, 1959-61: Demographic and Social Implications
作者: [美] 彭尼·凯恩 译者: 郑文鑫 / 毕健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3
2022年4月8日 已读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發達的城市正在上演一出「饑荒」的鬧劇,政治正確已然超越民生、經濟、常識,是需要從更久遠某黨極力掩飾的歷史中去尋找其行為邏輯的解讀,以便未來在關鍵時刻能對自己的正確選擇做參考。
1959-1961 中國 饑荒
現代西藏史:1957–1959 豆瓣 谷歌图书
作者: 梅•戈爾斯坦(Melvyn C. Goldstein) 译者: 彭雲 譯 • 王小彬 譯校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2021 - 10
如果不了解1950年代發生了甚麼事,特別是1957–1959年間的諸多事件,讀者就無法理解中國和達賴喇嘛之間的當代政治關係。本書是梅.戈爾斯坦《現代西藏史》系列的第四部著作,為那幾年間直至1959年西藏起義為止的漢藏歷史提供新的解讀。作者還重新評估了在大眾領域和學術文獻中廣被誤解、刻板化和歪曲的問題(例如毛澤東的西藏政策)。本書利用新發現的中國政府重要文件、出版和未出版的回憶錄、新的傳記,以及大量專門進行的深度政治採訪,重新檢視最終導致3.10起義和西藏著名佛教文明覆滅的歷史事件。這卷分析史料豐富、細緻入微,不偏不倚地敍述了1951年《十七條協議》下漢藏關係的最後關鍵兩年中主要參與方和其政策。~~~~~~~本書是戈爾斯坦用四十年努力去講述的西藏半世紀自治故事的最終章,也是那個故事最戲劇性、最悲慘的時刻的獨立描述。最終,戈爾斯坦交出了中藏歷史在這個關鍵時刻的奠基性學術研究,對理解中國和達賴喇嘛之間的當代政治至關重要。─吳本立(Brantly Womack),美國維珍尼亞大學米勒公共事務中心嚴家淦講座外交事務教授本書詳盡嚴謹地檢視了1959年3月10日拉薩起義前兩年間衛藏地區的政治史。戈爾斯坦全面分析藏語、漢語和英語的文字及口述史料,發凡出新,成果豐厚。本書重要且易讀,填補了現代西藏歷史研究領域的空白,是有志於理解錯綜複雜的現代西藏歷史的專家及普通讀者的必讀之書。─達莎.佩查爾.莫滕森(Dáša Pejchar Mortensen),美國戴維森學院,歷史系助理教授在其第四卷權威的二十世紀西藏史中,戈爾斯坦質疑一些與1959年西藏叛亂相關的錯誤觀念,提出僧人、美國中情局和中國共產黨人牽連其中的客觀觀點,這與掩蓋着這段歷史的偏見與政治宣傳形成強烈對比。─羅茂銳(Morris Rossabi),《現代蒙古》(Modern Mongolia)作者
2022年4月5日 已读
Goldstein的現代西藏史的可貴之處在於不倒向任何一方,只求盡可能接近當時的歷史事實,終章,抽絲剝繭分析滑向59年3月,中藏雙方都不願意看到的結果是如何在棋局上的各方——達賴喇嘛、噶廈、帕拉、四水六崗衛教軍、哲堪孜松、拉薩米芒、毛澤東、西北局、西南局、西藏工委、西藏軍區、中央軍委等——的選擇所導致的。如他所說,“已選擇的道路廣為人知,而這些未選擇的道路也是20世紀50年代歷史的一部分。” 這些完整的歷史對於延續至今的“西藏問題”的透析和解決,都有不錯的啟迪和警醒作用。搞不清楚過去,那麼在未來肯定還會犯錯。
中國 歷史 西藏
蓝宇 (2001) 维基数据 IMDb 豆瓣 TMDB
藍宇
8.0 (938 个评分) 导演: 关锦鹏 演员: 胡军 / 刘烨
其它标题: 藍宇 / Histoire d'hommes à Pékin
陈捍东(胡军)和蓝宇(刘烨)的爱情始于一场性交易,其时,蓝宇是为生活所迫决定出卖自己肉体的清纯大学生,陈捍东则是情场老手,惯做“花花公子”的他虽对特别的蓝宇怦然心动,却也认为蓝宇不过是他众多玩伴中的一个。慢慢地,随着两人交往的深入,陈捍东发现自己的心已在不知不觉间被蓝宇充满。可是他又不敢肯定,试图通过与女人结婚证明自己的“正常”,当求证到那不过是错觉一场时,蓝宇早已消失在茫茫人海。
真正的爱情故事总是令旁观者唏嘘感叹,无论它是异性间还是同性间的。而令旁观者感动的爱情,往往又是同勇敢、固执、单纯等简单却难拥有的质量联系在一起的,蓝宇(和捍东)正属稀少的那类人,所以他们的爱情才显珍贵。
2022年3月27日 看过
再次重溫《藍宇》,除了依舊令人唏噓的愛情和片尾曲對心靈的衝擊,這次還發現了故事背景發生在異常敏感的八九學運時期,影片裡還能聽到軍事鎮壓的槍聲,所以,這才是本片成為禁片的主要原因,同性題材倒是其次了。
中國 北京 同性 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