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
唐宋帝国与运河 豆瓣
作者: 全汉昇 重庆出版社 2020 - 10
本书是一部探研大运河与唐宋帝国兴衰之关系的经济史著作,首次发表于1944年,是当时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中央研究院历史与语言研究所的“丛刊”之一,其学术成就为学术界所公认,被誉为“千古不刊之作”。
作品综合分析了《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全唐文》《册府元龟》等大量历史典籍中关于大运河的史料,将自隋以来运河之畅通与否与帝国国运兴衰的因果关系作了有条不紊的分析,得出结论:运河通,则国运兴;运河塞,则国运衰。这一学术成果对于我们了解隋唐至明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建都之间的内在联系,有高屋建瓴的作用;对自东晋以来中国经济重心从北方转到南方这一历史进程的描述,以及京杭大运河在这一进程中的重要作用,也有莫大贡献。
危机与重构 豆瓣 Goodreads
9.1 (30 个评分) 作者: 李碧妍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 8
聂隐娘身处的时代与周遭具体如何?
诸侯割据怎样促成了大唐帝国的重建并走向了自身的终结?
作者于盘根错节之中抽丝剥笋,给人以读推理小说的奇妙感
“安史之乱”无疑是中国中古史上的大事关键,但相对于其重要性,既往的研究却还远远不够。本书从政治地理学切入,通过对唐代后半期 最为重要的政治群体之一——藩镇的实证性考 察,对唐帝国得以成功度过“安史之乱”这一中古史上之剧变,并在由此创发的新兴的藩镇体制下,重建其政治权威与统治力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历史解释,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古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 豆瓣
作者: 吴玉贵 商务印书馆 2017 - 11
本书是一部研究6—7世纪北方游牧的突厥汗国与同时期的内地农业政权的政治关系的著作。突厥汗国的兴起,改变了欧亚内陆地区的政治格局,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作者通过对卷帙浩繁的汉文史料的考辨,对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上聚讼不已或未及引起重视的问题,如突厥汗国的征服与分裂、隋朝对突厥汗国的政策、东突厥汗国对唐朝初年平定北方割据势力的影响与制约、唐朝对东突厥降部的安置、西突厥汗国对唐朝初年在西域活动的决定性影响等,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梳理出6—7世纪突厥汗国与内地政权交往的历史线索,将作为国际显学的突厥史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为认识南北朝后期至唐朝初年中国历史的变迁提供了新的思路。
玉帛干戈 豆瓣
作者: 林冠群 聯經出版公司 2016 - 10
位處中原西陲的吐蕃
崛起過程中,建構吐蕃天下體系
整合青康藏高原之部族
促使各部族於文化、語言、宗教、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均吐蕃化
使得中原西陲原本為分裂割據,且相互盜抄的人文生態
為之一轉而統合於吐蕃化的浪潮之中。
今天包括西藏、青海、西康、甘肅、雲南、四川等地之2500公尺以上地區,即地理上所謂青康藏高原的區域,大部屬信奉藏傳佛教,飼養犛牛,種植青稞,以糌粑為主食的特色文化區,凸顯中國之多元文化特徵,就是吐蕃以其建構之天下體系,將其所控弦之地,予以吐蕃化所打下的基礎。更因吐蕃於唐代所展現強盛輝煌的武功,打遍天下無敵手的史實,永垂於中國史,令後代子孫印象鮮明,而於民間留傳中國西部的藏傳佛教世界,永遠是一個武功高深且神秘不可測的世界。君不見金庸小說中吐蕃高僧的龍象神功,武林第一,且性格詭譎難測。民間所有涉及宋、蒙元時期以還的武俠電影,凡是來自西方的喇嘛,個個武功高強等等,凡此,均為唐代吐蕃於中國歷史上所留下雪泥鴻爪的結果。
《玉帛干戈:唐蕃關係史研究》係林冠群教授以其所習得閱讀藏文史籍的能力,遍覽敦煌古藏文卷子、吐蕃時期的碑刻、吐蕃簡牘等唐代吐蕃第一手史料,以及歷代藏人所撰寫的史籍等為基礎,從中理解吐蕃本身對唐朝的概念、立場與策略,以及歷代藏人對唐蕃關係的見解,以之與中原王朝所書寫的吐蕃史與唐蕃關係等記載,作比較研究。林教授經年累月地就唐蕃關係,反覆思量、考索,並詳參中外學界相關的論著,經三十年的積累,終破解世所難詳的唐蕃關係,完成一本三十六萬字之專著,貢獻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