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
古罗马 豆瓣
Ancient Rome: History of a Civilization that ruled the World
作者:
[意] 安娜·玛丽亚·利贝拉蒂
/
[意] 法比奥·波尔本
译者:
赵天奕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3
- 5
◎重现罗马文明之荣耀 古代地中海世界之图景
1300年罗马盛衰史,8个文化领域,地中海10大区域,25座古城遗址,400+珍贵图片
圆脊精装,超感纸全彩印刷
★罗马盛衰史+罗马城建史+罗马文化+行省介绍,也是文物展+地中海古迹旅行导览
★从罗马建城到帝国崩塌的兴亡盛衰,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娱乐、衣装首饰、住宅布局、军队建制,全面介绍罗马的恢宏历史与文明。
★将罗马城市建设史与思想文化变迁融为一炉,
穿插着万神殿、罗马广场、卡拉卡拉浴场、和平祭坛等等著名地标的讲解,配以复原图、平面图、摄影图。
★从意大利启程,环游地中海,走遍罗马帝国各行省,涉及遗址众多:
奥斯提亚、庞贝、梅里达、尼姆、雅典、以弗所、巴勒贝克、恺撒利亚、大莱普提斯……一次跨越时间与空间、联系地理与历史的文明壮游。
★425幅高清图片,种类丰富,囊括建筑遗址、航拍摄影、手绘建筑、平面图纸、手绘城市全景、人像雕塑、马赛克镶嵌画、彩绘壁画、珠宝文物,多角度触摸历史的轮廓。
◎系列丛书
意大利白星出版社经典丛书——失落的文明,英法美德荷等16个国家出版
雄据东方的古代中国,尼罗河畔的古埃及,
季风吹拂的古印度、吴哥,蔚蓝海岸的古希腊、古罗马,
山海丛林的古墨西哥、印加,东西之间的以色列、古波斯,
十本全系引进,陆续出版面市。
◎内容简介
罗马,代表着那座永恒之城,也代表着那个曾经统治地中海世界的强大帝国。《古罗马》从罗马建城到帝国崩塌的兴亡盛衰,到生活娱乐、衣装首饰、住宅布局、军队建制,全面介绍了罗马的恢宏历史与文明。接着从罗马城的探索开始,历经意大利,依次踏上罗马各地方行省,完成一次环绕地中海世界的考古旅行:奥斯提亚、庞贝、梅里达、尼姆、雅典、以弗所、巴勒贝克、恺撒利亚、大莱普提斯……
1300年罗马盛衰史,8个文化领域,地中海10大区域,25座古城遗址,400+珍贵图片
圆脊精装,超感纸全彩印刷
★罗马盛衰史+罗马城建史+罗马文化+行省介绍,也是文物展+地中海古迹旅行导览
★从罗马建城到帝国崩塌的兴亡盛衰,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娱乐、衣装首饰、住宅布局、军队建制,全面介绍罗马的恢宏历史与文明。
★将罗马城市建设史与思想文化变迁融为一炉,
穿插着万神殿、罗马广场、卡拉卡拉浴场、和平祭坛等等著名地标的讲解,配以复原图、平面图、摄影图。
★从意大利启程,环游地中海,走遍罗马帝国各行省,涉及遗址众多:
奥斯提亚、庞贝、梅里达、尼姆、雅典、以弗所、巴勒贝克、恺撒利亚、大莱普提斯……一次跨越时间与空间、联系地理与历史的文明壮游。
★425幅高清图片,种类丰富,囊括建筑遗址、航拍摄影、手绘建筑、平面图纸、手绘城市全景、人像雕塑、马赛克镶嵌画、彩绘壁画、珠宝文物,多角度触摸历史的轮廓。
◎系列丛书
意大利白星出版社经典丛书——失落的文明,英法美德荷等16个国家出版
雄据东方的古代中国,尼罗河畔的古埃及,
季风吹拂的古印度、吴哥,蔚蓝海岸的古希腊、古罗马,
山海丛林的古墨西哥、印加,东西之间的以色列、古波斯,
十本全系引进,陆续出版面市。
◎内容简介
罗马,代表着那座永恒之城,也代表着那个曾经统治地中海世界的强大帝国。《古罗马》从罗马建城到帝国崩塌的兴亡盛衰,到生活娱乐、衣装首饰、住宅布局、军队建制,全面介绍了罗马的恢宏历史与文明。接着从罗马城的探索开始,历经意大利,依次踏上罗马各地方行省,完成一次环绕地中海世界的考古旅行:奥斯提亚、庞贝、梅里达、尼姆、雅典、以弗所、巴勒贝克、恺撒利亚、大莱普提斯……
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 豆瓣 Goodreads
作者:
拉丹・阿卡巴尼亞
/
維內齊雅・珀特
…
译者:
苑默文
聯經
2020
- 7
精選大英博物館中四百件珍貴藏品,
呈現輝煌奪目的伊斯蘭文明,
一本書就把博物館帶回家!
《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為讀者提供了新鮮的切入方式來瞭解伊斯蘭世界從起源至今天的歷史。本書以六章的篇幅,既按照歷史順序排列,又有主題編排,並使用精彩的圖片加以輔助,給讀者提供洞見與了解,透過藝術、工藝、族群及其地理方位,讓讀者領略從西非一直到東南亞的廣闊地域中創造出的物質文化。
本書的討論始於給伊斯蘭藝術打下基礎的前伊斯蘭時代作品,再到偉大帝國創造出的傑作,一直延續至今天的器物,範圍如此廣闊的檢索過程追溯了一個位於哲學思想、科學思想、美感、文學乃至技術創新的最前沿文明的發展歷程,與讀者在這一過程中領略豐富的文化財富。
用各種實物的照片搭配文字,包括建築裝飾、陶瓷器、珠寶、金屬器、書法、紡織品、樂器、錢幣、手抄本細密畫和現當代藝術,所有的這些物品都讓我們看到了伊斯蘭世界在過去和今天釋放出的奪目光彩。伊斯蘭文化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文化之一,同時也是內部最多元的文化之一,任何對此感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從這本書中獲得靈感和啟發。
本書配有超過四百張的實物照片。
帶你進入古老的神祕世界,欣賞獨一無二的伊斯蘭藝術:
• 書法:傳統的書法體一直延續至今。包括圓潤的納斯赫體、用來書寫紀念建築物銘文的三一體、用在詩歌的書寫上的懸掛體、奧斯曼的檔案文件專用的官署體,以及中國穆斯林書法家的中國體。
• 手抄本:最早的手抄本是出自宮廷書坊,製作手抄本是一項集體的努力,其中包括造紙、抄寫和裝訂,在更為奢侈的手抄本例子中還有書法家、上色師、畫家、測量師和洗金箔和青金石的師傅等等。
• 金光彩瓷器:讓瓷器呈現出光亮的金屬色澤的金光彩技術,是伊斯蘭世界的陶瓷工匠給世界陶瓷帶來的最重大貢獻。達到金光效果的複雜方法一直被視作神祕莫測,具體工序被每位陶匠當作機密守護。
• 鑲嵌金屬器:12世紀時,伊斯蘭的重要文化中心赫拉特崛起,為最早生產金、銀、銅鑲嵌金屬器城巿。這種鑲嵌技術將普通的金屬基底轉變成金燦燦的表面,能夠將平淡無奇的器物轉變、升華成可以跟金銀相提並論的地位。
• 刺繡:刺繡在奧斯曼世界中的地位非常高,相比一門工匠手藝,刺繡更被看作是一門藝術。大多數的刺繡使用彩色的絲和棉,縫製在棉布或亞麻布上,但也會使用金屬線和用玻璃、珊瑚、綠松石和珍珠製成的亮片和珠子。
本書特色
• 台灣第一本伊斯蘭藝術史專書。
• 四百多件珍稀文物以精美照片呈現,彷彿置身大英博物館中。
• 專業穆斯林譯者苑默文,譯文流暢通順。
• 以物觀史,從藝術及用品的角度引領讀者進入伊斯蘭文化。
熱情推薦
包修平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林長寬 伊斯蘭研究學者,成功大學文學院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張育軒 FB粉專「說說伊朗」創辦人
趙錫麟 國立交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各界好評
透過不同時期器物與書畫的收藏,為讀者勾勒出伊斯蘭世界歷史的多樣性。
——包修平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這是一本『伊斯蘭文明史』的入門書,其內容可讀性相當高,透過大英博物館伊斯蘭文物專家的文筆,以該館豐富的伊斯蘭收藏品為內涵,言簡意賅敘述了伊斯蘭文化與文明發展歷史。
——林長寬 伊斯蘭研究學者,成功大學文學院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吸納多個文明的伊斯蘭在歷史中不同區域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格與特色,書中每件物品背後都有豐富的故事。我們像被帶領進入一棟塞滿寶藏的庫房,這本書就是簡明又引人入勝的導覽。
——張育軒 FB粉專「說說伊朗」創辦人
本書使用數個編年表,從不同角度臚列了複雜的伊斯蘭歷史,讓我們能夠宏觀的了解伊斯蘭文明發展的來龍去脈,進而更明確的認識文明發展是我們全人類的共同資產,鑒古識今,我們更要慎重思考應當如何正確生活。
——趙錫麟 國立交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精美的藏品照片,從最精緻的藝術品,到日常生活用具的珍貴考古發現,為讀者展開一個全新的視角……對伊斯蘭文化有興趣的讀者都應該閱讀此書。
——《Timeless Travels》
出乎我的意料,本書的紀年不僅一直更新到現今年代,還包含了當代的作品,讓內容更為豐富。
——《The Big Issue》
全書的企劃、設計、裝禎極為精美,內容引人入勝、充滿啟發、處處驚喜,讓人獲益良多。
——《藝術象限》
呈現輝煌奪目的伊斯蘭文明,
一本書就把博物館帶回家!
《大英博物館裡的伊斯蘭史》為讀者提供了新鮮的切入方式來瞭解伊斯蘭世界從起源至今天的歷史。本書以六章的篇幅,既按照歷史順序排列,又有主題編排,並使用精彩的圖片加以輔助,給讀者提供洞見與了解,透過藝術、工藝、族群及其地理方位,讓讀者領略從西非一直到東南亞的廣闊地域中創造出的物質文化。
本書的討論始於給伊斯蘭藝術打下基礎的前伊斯蘭時代作品,再到偉大帝國創造出的傑作,一直延續至今天的器物,範圍如此廣闊的檢索過程追溯了一個位於哲學思想、科學思想、美感、文學乃至技術創新的最前沿文明的發展歷程,與讀者在這一過程中領略豐富的文化財富。
用各種實物的照片搭配文字,包括建築裝飾、陶瓷器、珠寶、金屬器、書法、紡織品、樂器、錢幣、手抄本細密畫和現當代藝術,所有的這些物品都讓我們看到了伊斯蘭世界在過去和今天釋放出的奪目光彩。伊斯蘭文化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文化之一,同時也是內部最多元的文化之一,任何對此感興趣的讀者都可以從這本書中獲得靈感和啟發。
本書配有超過四百張的實物照片。
帶你進入古老的神祕世界,欣賞獨一無二的伊斯蘭藝術:
• 書法:傳統的書法體一直延續至今。包括圓潤的納斯赫體、用來書寫紀念建築物銘文的三一體、用在詩歌的書寫上的懸掛體、奧斯曼的檔案文件專用的官署體,以及中國穆斯林書法家的中國體。
• 手抄本:最早的手抄本是出自宮廷書坊,製作手抄本是一項集體的努力,其中包括造紙、抄寫和裝訂,在更為奢侈的手抄本例子中還有書法家、上色師、畫家、測量師和洗金箔和青金石的師傅等等。
• 金光彩瓷器:讓瓷器呈現出光亮的金屬色澤的金光彩技術,是伊斯蘭世界的陶瓷工匠給世界陶瓷帶來的最重大貢獻。達到金光效果的複雜方法一直被視作神祕莫測,具體工序被每位陶匠當作機密守護。
• 鑲嵌金屬器:12世紀時,伊斯蘭的重要文化中心赫拉特崛起,為最早生產金、銀、銅鑲嵌金屬器城巿。這種鑲嵌技術將普通的金屬基底轉變成金燦燦的表面,能夠將平淡無奇的器物轉變、升華成可以跟金銀相提並論的地位。
• 刺繡:刺繡在奧斯曼世界中的地位非常高,相比一門工匠手藝,刺繡更被看作是一門藝術。大多數的刺繡使用彩色的絲和棉,縫製在棉布或亞麻布上,但也會使用金屬線和用玻璃、珊瑚、綠松石和珍珠製成的亮片和珠子。
本書特色
• 台灣第一本伊斯蘭藝術史專書。
• 四百多件珍稀文物以精美照片呈現,彷彿置身大英博物館中。
• 專業穆斯林譯者苑默文,譯文流暢通順。
• 以物觀史,從藝術及用品的角度引領讀者進入伊斯蘭文化。
熱情推薦
包修平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林長寬 伊斯蘭研究學者,成功大學文學院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張育軒 FB粉專「說說伊朗」創辦人
趙錫麟 國立交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各界好評
透過不同時期器物與書畫的收藏,為讀者勾勒出伊斯蘭世界歷史的多樣性。
——包修平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這是一本『伊斯蘭文明史』的入門書,其內容可讀性相當高,透過大英博物館伊斯蘭文物專家的文筆,以該館豐富的伊斯蘭收藏品為內涵,言簡意賅敘述了伊斯蘭文化與文明發展歷史。
——林長寬 伊斯蘭研究學者,成功大學文學院多元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吸納多個文明的伊斯蘭在歷史中不同區域發展出自己獨特的風格與特色,書中每件物品背後都有豐富的故事。我們像被帶領進入一棟塞滿寶藏的庫房,這本書就是簡明又引人入勝的導覽。
——張育軒 FB粉專「說說伊朗」創辦人
本書使用數個編年表,從不同角度臚列了複雜的伊斯蘭歷史,讓我們能夠宏觀的了解伊斯蘭文明發展的來龍去脈,進而更明確的認識文明發展是我們全人類的共同資產,鑒古識今,我們更要慎重思考應當如何正確生活。
——趙錫麟 國立交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精美的藏品照片,從最精緻的藝術品,到日常生活用具的珍貴考古發現,為讀者展開一個全新的視角……對伊斯蘭文化有興趣的讀者都應該閱讀此書。
——《Timeless Travels》
出乎我的意料,本書的紀年不僅一直更新到現今年代,還包含了當代的作品,讓內容更為豐富。
——《The Big Issue》
全書的企劃、設計、裝禎極為精美,內容引人入勝、充滿啟發、處處驚喜,讓人獲益良多。
——《藝術象限》
器服物佩好无疆 豆瓣
作者: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编
2022
- 8
2017年3月,一批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珍藏文物走进故宫博物院,以“浴火重光”为题,在午门东雁翅楼盛大展出。展览主题彰显了这批珍宝极其特殊而惊险的传奇经历,吸引广大中国观众的目光。故宫展览结束后,这批珍宝先后赴敦煌研究院、成都博物馆等 6 地巡回展出,所到之处皆掀起公众对阿富汗文明与文化关注的热潮。此展原计划第 7 站抵达南京博物院,之后即将离开中国。机缘巧合的是,为配合“亚洲文明对话”,国家博物馆将作为主场举办“亚洲文明联展”,而这批阿富汗文物则有缘在赴南京之前重回北京,作为“亚洲文明联展”之分展,在清华大学重装亮相。本书即在原有清华展览图录的基础上,在保持原书内容的基础上,重新编排,增加了全新的图片的研究文章。
本书集结了阿富汗最为珍贵的艺术珍品,堪称阿富汗的“国家宝藏”,其中包含了230余件(套)文物,按出土地点即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古城遗址、蒂拉丘地和贝格拉姆古城遗址划分单元,分别呈现青铜时代、希腊化时期、月氏人入侵至贵霜王朝建立之前、贵霜王朝四个时期的珍贵文化遗产,是阿富汗作为东西文明交汇中心的见证。书中还邀请了李零、扬之水、苏荣誉、吴欣等十余位海内外权威专家,从多个角度撰写论文,增强了本书的学术性。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让更多的中国读者了解古老的阿富汗文化,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有深入思考和理解。
本书集结了阿富汗最为珍贵的艺术珍品,堪称阿富汗的“国家宝藏”,其中包含了230余件(套)文物,按出土地点即法罗尔丘地、阿伊哈努姆古城遗址、蒂拉丘地和贝格拉姆古城遗址划分单元,分别呈现青铜时代、希腊化时期、月氏人入侵至贵霜王朝建立之前、贵霜王朝四个时期的珍贵文化遗产,是阿富汗作为东西文明交汇中心的见证。书中还邀请了李零、扬之水、苏荣誉、吴欣等十余位海内外权威专家,从多个角度撰写论文,增强了本书的学术性。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让更多的中国读者了解古老的阿富汗文化,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与碰撞有深入思考和理解。
大夏寻踪 豆瓣
作者:
中国国家博物馆
/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
2004
西夏政权是由我国古代党项民族建立的,立国200年(1038-1227),位于西北,领域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及内蒙古西部的广大地区。西夏国地处中西文化交流的丝绸古道,其文化是受中原文化影响的多元文化,同时表现出很强的民族特色。本书文字部分为我国西夏史专家的专题文章,图录部分分西夏文字、西夏工艺西夏佛教、西夏建筑四大类,全面真实地展示西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中华古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大夏寻踪-西夏文物特展》精选具有代表性的190余年展品,时代跨度约为西夏王朝的兴盛时期。展览分为四个部分:“西夏文字”、“西夏文艺”、“西夏佛教”、和“西夏建筑”,充分反映出党项民族吸收东西方文化,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大夏寻踪-西夏文物特展》精选具有代表性的190余年展品,时代跨度约为西夏王朝的兴盛时期。展览分为四个部分:“西夏文字”、“西夏文艺”、“西夏佛教”、和“西夏建筑”,充分反映出党项民族吸收东西方文化,创造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和科技成就。
中国大同雕塑全集 豆瓣
作者:
冯骥才
/
陈云岗
…
2011
- 8
《馆藏雕塑卷》以北魏时期墓葬出土的石刻艺术、俑像艺术、民间寺庙中铸铜和陶瓷雕塑艺术为主。其中尤其以几座北魏早期大墓出土的雕刻艺术为重,精选了其中的三百七十余件优秀藏品。所选艺术品按朝代顺序分为汉、北魏、唐宋、辽金元、明清五个部分,遵循石先陶(铜)后,人先(动)物后的原则。每件作品均著录器物名称、年代、规格、出土地等信息。
《建筑雕刻卷》收录了大同官方与民间建筑雕刻的精华,不仅有名闻遐迩的明代王府九龙壁,还有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的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藏经柜,以及数量众多的辽金时期的砖塔。近四百幅珍贵图片,分别介绍大同龙壁建筑雕刻、大同寺观建筑雕刻、大同民居建筑雕刻、大同公用建筑雕刻、大同坟茔建筑雕刻。
《建筑雕刻卷》收录了大同官方与民间建筑雕刻的精华,不仅有名闻遐迩的明代王府九龙壁,还有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品的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的藏经柜,以及数量众多的辽金时期的砖塔。近四百幅珍贵图片,分别介绍大同龙壁建筑雕刻、大同寺观建筑雕刻、大同民居建筑雕刻、大同公用建筑雕刻、大同坟茔建筑雕刻。
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 豆瓣
Silk, Slaves and Stupas: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Silk Road
7.4 (8 个评分)
作者:
[英] 魏泓
/
Susan Whitfield
译者:
王东
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21
- 3
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十件古物讲述各自跌宕“人生”
层层破解文明的千年“奇案”,
连缀起跨越欧亚非的丝绸之路大网络!
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
◎ 编辑推荐
☆ 丝绸之路领域权威学者魏泓经三十余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 一桩桩扑朔迷离的丝路“奇案”——汉墓中为何出现草原耳环?北周将军为何青睐希腊神话?非洲修道院为何藏有中亚古钱币?风水符箓和占星术书为何现身于偏远的敦煌古城?“破案”关键尽在十件古物中。
☆ 一部了解丝绸之路的必备百科手册——大量一手史料和最新考古成果,全方位解码丝路文化基因,既探明玻璃、丝绸、纸张、印刷等技术的发明与演变,也揭晓了各大陆上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相互影响,文化与思想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 一次千年前的全球化之旅——物与人的羁绊、人与人的牵连、千百次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共同编织了一张跨域欧亚非的宏大“丝绸之网”。
☆ 一场丝绸之路的视觉盛宴——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生动还原古丝绸之路的奇丽风采。
◎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穿越了沙漠、草原、高山和江河湖海,数不尽的物质和文化在其中诞生,形成了璀璨的丝路文明。作者从中拣选了十件古物,将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物质的工艺和形制、主题与纹饰,也讲述了人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是谁创造了物质?谁带着它们跨越山河?谁将它们视为珍宝、奉为圣物?它们被谁遗弃,又被谁从层层黄土中发掘出来……物质与其背后的人和社会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彼此碰撞、交融,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在传播中不断发展和演变,这一切都融汇成了一部生动有形的丝路文明史。
◎ 专业推荐
没有一本书能像《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这样贴近丝路生活。
—— 卜正民,《纵乐的困惑》《维米尔的帽子》作者
通过本书,魏泓再次向读者证明,她是当之无愧的研究丝绸之路的杰出学者。该书展示了作者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全面掌握,也体现了她从特殊到一般、从单个物品到整个研究领域,流畅叙说这一重要时期及其故事的能力。
——《中亚观察》
魏泓的新书是一个书写物质历史的绝佳范例。
——《亚洲研究》
没有人比魏泓更了解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通过对丝绸之路文物的广博且深入的研究,魏泓带领读者走向广阔时空中的各个角落。
—— 刘欣如,《世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作者
十件古物讲述各自跌宕“人生”
层层破解文明的千年“奇案”,
连缀起跨越欧亚非的丝绸之路大网络!
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
◎ 编辑推荐
☆ 丝绸之路领域权威学者魏泓经三十余年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著名汉学家卜正民大力推荐。
☆ 一桩桩扑朔迷离的丝路“奇案”——汉墓中为何出现草原耳环?北周将军为何青睐希腊神话?非洲修道院为何藏有中亚古钱币?风水符箓和占星术书为何现身于偏远的敦煌古城?“破案”关键尽在十件古物中。
☆ 一部了解丝绸之路的必备百科手册——大量一手史料和最新考古成果,全方位解码丝路文化基因,既探明玻璃、丝绸、纸张、印刷等技术的发明与演变,也揭晓了各大陆上政治、经济、法律制度的相互影响,文化与思想的相互碰撞与交流。
☆ 一次千年前的全球化之旅——物与人的羁绊、人与人的牵连、千百次文明的冲突与融合,共同编织了一张跨域欧亚非的宏大“丝绸之网”。
☆ 一场丝绸之路的视觉盛宴——内附8幅高清彩色地图和43幅精美图片,生动还原古丝绸之路的奇丽风采。
◎ 内容简介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穿越了沙漠、草原、高山和江河湖海,数不尽的物质和文化在其中诞生,形成了璀璨的丝路文明。作者从中拣选了十件古物,将它们的故事娓娓道来,不仅展现了物质的工艺和形制、主题与纹饰,也讲述了人与物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是谁创造了物质?谁带着它们跨越山河?谁将它们视为珍宝、奉为圣物?它们被谁遗弃,又被谁从层层黄土中发掘出来……物质与其背后的人和社会相互影响,不同的文化彼此碰撞、交融,经济、制度、技术和思想在传播中不断发展和演变,这一切都融汇成了一部生动有形的丝路文明史。
◎ 专业推荐
没有一本书能像《十件古物中的丝路文明史》这样贴近丝路生活。
—— 卜正民,《纵乐的困惑》《维米尔的帽子》作者
通过本书,魏泓再次向读者证明,她是当之无愧的研究丝绸之路的杰出学者。该书展示了作者对丝绸之路研究的全面掌握,也体现了她从特殊到一般、从单个物品到整个研究领域,流畅叙说这一重要时期及其故事的能力。
——《中亚观察》
魏泓的新书是一个书写物质历史的绝佳范例。
——《亚洲研究》
没有人比魏泓更了解丝绸之路的物质文化。通过对丝绸之路文物的广博且深入的研究,魏泓带领读者走向广阔时空中的各个角落。
—— 刘欣如,《世界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作者
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套装共3册) 豆瓣
天地出版社
2009
- 9
《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套装共3册)》包括《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金器》。三星堆遗址发现于1931年,亦说是1929年,若是按后者算,距《三星堆出土文物全记录(套装共3册)》的出版刚好八十年。由于发现者是无知识背景的农民燕道诚,而且他还把这一惊世大发现隐藏起来,所以外界毫无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