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记
哈布斯堡王朝 豆瓣 Goodreads
The Habsburg Empire: A New History
6.8 (5 个评分) 作者: [荷兰] 彼得·贾德森(Pieter M. Judson) 译者: 杨乐言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 - 8
哈布斯堡王朝,曾是欧洲历史上统治领域最广的王室,曾统治过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西班牙帝国、奥匈帝国等。家族成员更曾是皇帝、国王、大公、公爵等。这个王朝前后绵延1000多年,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对千万百人具有极其重要和长远的意义,甚至到现在欧洲和世界仍受其影响。
哈布斯堡史学家彼得·贾德森,讲述了从18 世纪至“一战”,哈布斯堡王朝建立一个统一的、一体化的帝国的种种努力,侧重梳理了将境内不同语言风俗的诸多民族整合为多民族共同体的不懈尝试。
这本书拒绝了碎片化的历史场景描写,而是将整个帝国和人民放在讨论的中心,深入当时的社会思想,从意识层面调查了这个辽阔的帝国中,弥合各地差异,缩短地域距离,为整个帝国带来稳定和意义的制度,这才是帝国之所以成为帝国的根源。
这个帝国用来统治其广阔的领土与众多的人民的创造性手段,以及它存在期间无法解决的棘手问题,都给继承了哈布斯堡王朝遗产的中欧国家留下了长久且难以磨灭的烙印。而哈布斯堡王朝带给我们的启示,对于我们如何理解国家和民族,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我们如何理解哈布斯堡王朝,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
自贡商人 豆瓣
The Merchants of Zigong
作者: 曾小萍 译者: 董建中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14 - 10
曾小萍编著的《自贡商人(近代早期中国的企业家)》以自贡盐业的经营和自贡商人为研究对象,揭示了19世纪以及20世纪初期自贡盐业发展的基本面貌。作者高度评价了自贡盐业在中国乃至世界产业经济史上的研究地位,认为自贡盐业是“中国第一个资本密集、大规模生产的私营井盐工业”。本书记述的是中国最早的私人高资本、高生产能力工业企业——食盐制造企业的百年兴衰。这些企业清朝中期时出现在今天的四川省自贡市。这是一部商业史的著作,也是一部与外界互不关联的商人圈的社会史——他们调配经济、社会和政治资源,向我们呈现了帝国边缘地带的中国城市精英的形成。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 豆瓣
7.9 (9 个评分) 作者: [美] 巫鸿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 1
艺术史研究中长期以“仕女画”或“美人画”来表述以女性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但这样的术语不仅相对晚出,在形成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的画科定位和评论取向,也无法囊括所有围绕“女性”产生的绘画作品。本书中,巫鸿先生提出了“女性题材绘画”这个概念,并引入“女性空间”作为讨论的核心,意图把被孤立和抽出的女性形象还原到它们所属的图画、建筑和社会环境中去。
围绕“女性空间”,作者梳理了从战国到明清各个历史阶段中女性主题绘画的发展状况——从武梁祠的列女画像砖到南北朝的《洛神赋图》,从青楼名妓的自我表现到展现理想化美人的《十二美人图》,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女性”在各种绘画场景和时代中的不同呈现,重构其所从属的原作;结合艺术评论、时代背景等因素,深度挖掘作品背后审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相互影响,进而思考女性题材绘画在社会、宗教与文化环境中的意义。
越南 豆瓣 Goodreads 谷歌图书
The Penguin History of Modern Vietnam
8.2 (9 个评分) 作者: [美]克里斯多佛‧高夏(Christopher Goscha ) 译者: 譚天 聯經出版公司 2018 - 4 其它标题: 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
許多世紀以來,越南人本身既是殖民者,又是其他殖民者的犧牲品。越南的國家版圖時而擴張,時而縮水,有時分裂,有時消失,而且這一切遠非他們所能掌控。儘管一再面對龐大的壓力,越南存活下來,創建了亞洲最特出、最複雜的文化。
近年來,隨著造訪這個獨特國度的人越來越多,對一本重要史冊的需求也不斷升高:我們需要有一本書,讓外界人士了解過去的統治者、叛亂者、僧侶與殖民者在越南留下的歷史痕跡。
高夏的新作《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充分滿足了這項需求。根據他對中南半島投入畢生研究的心得,所寫的這本書既能隨時保有越南「圈內人」的省思,在觀念上又不失與越南「圈外人」的聯繫。一波又一波來自中國、法國、日本或美國的入侵者最後都被越南人逐退,我們也見到越南人本身為這一切付出的可怕代價。由於冷戰期間最曠日持久的一場衝突戰就發生在越南,許多年來,為了宣傳,越南的過去一直遭到扭曲、操控。或許直到今天,我們才終於能從一種真正歷史的角度,對造成現代越南的事件進行觀察。
高夏運用越南文、法文與英文資料完成這項最新的研究。《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既有越南史的宏觀描述,又包容許多世紀以來詮釋越南層層面面的各種野史、傳說、歧見、文化與人物,無疑是一本卓越而重要的巨著。
女性贫困 豆瓣 Goodreads
女性たちの貧困:“新たな連鎖”の衝撃
7.5 (161 个评分) 作者: [日]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译者: 李颖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 9
本科毕业又如何? “其实助学金也是负债。如果说我欠债六百多万,男人听了会怎么想呢?”——二十四岁的小爱
结婚也摆脱不了贫困 “二十几岁的单身妈妈们人际关系薄弱,容易封闭在自己的空间里。有的人是受丈夫虐待,衣服都来不及换,身无分文就逃了出来。”
——“东京都爱心单亲家庭援助中心”工作人员
色情店成为“救命稻草” “这种工作工资高,如果女儿将来说想干这一行的话,我觉得我会同意。”
——二十一岁的小花
本书由日本NHK电视台特别报道组所制作的《看不见明天--越来越严重的年轻女性之贫困》等节目集结而成,重点关注女性与儿童贫困、单亲母子家庭及贫困的代际传递等在日本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非常值得中国读者了解、反思并引以为戒。
2019年1月19日 已读
此书里的代际贫困所着墨的对象是家庭暴力,虐待,破裂,丧夫导致的单身女性,可以说是社会下层女性,日本社会中传统男尊女卑的统治思想继而体现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给失去男人支持的女性想要自力更生莫大的阻碍,母亲的贫困传递给子女时,政府也未加以干涉,正如NHK里记者所说,一个努力求上进的女性不应该获得如此下场
2017 2021 I-文学 I313.4亚洲各国文学 I3亚洲文学
长乐路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STREET OF ETERNAL HAPPINESS
8.4 (128 个评分) 作者: [美] 史明智 译者: 王笑月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8 - 3
一家花店、一块三明治、一份投资合同,
一座城市中的梦想。
一盒信、一个户口、一封动迁通知,
一条街道里的中国。
长乐路长约3.2公里。
在地图上,长乐路是一段很短的波浪线,位于上海市中心地标人民广场的西南方。我的家在波浪线的最西端。从窗口向下望,树叶堆成的华盖常年都在两层楼高处徘徊。
中国极少有这般绿树成荫的街道。19世纪中叶,当欧美国家瓜分这座城市、划界而治时,法国人在租界里种下了这些梧桐。将近一个世纪后,法国人走了,树留了下来。日本人曾轰炸并占领过上海一段时间,但最终他们也从这座城市撤离,梧桐完好无损。随后,共产党来了,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很多人英年早逝。这些树依旧傲然挺立。
如今,长乐路上的餐厅、小店琳琅满目,极具小资情调。当我漫步于人行道上,不禁想起这条路见证的那些风起云涌。此处,一个帝国崛起、衰落、又再次崛起。唯有树木恒立。
在长乐路上闲逛之所以让人如此心旷神怡,还要多亏像CK这样的人,正是他们心中怀揣的理想和情怀,支撑起这条狭窄马路两边的各色小店和咖啡馆。这些目光炯炯的外来者将各种梦想层层叠叠垒在一起,希望有机会在大城市里将它们实现。
我想到在大理遇见的那些人心中的梦想,想到亨利在街对面的高楼里分享的有关中国的梦想。我想到了现下充满意味的“中国梦”。
我想到麦琪里的老康、“陈市长”和他的妻子。他们的梦想很简单,只想在自己家里好好过平静安生的日子。
我想到50年代王明一家的通信,想到60年代冯叔和傅姨建设新疆的故事。当时谁又能想到,在50年后的今天,中国人还能肆意梦想、甚至拥有追梦的手段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