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学
新疆民族混合家庭研究 豆瓣
作者: 李晓霞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 1
本书通过对人口普查资料及婚姻登记、户口档案的数量分析,以及对民族混合家庭的实地调查,描述新疆民族混合家庭及族际婚姻的状况,探讨混合家庭的建立、维系、民族认同感的形成、社会身份的确立、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冲突等问题。本书提出的文化因素是影响、制约新疆族际通婚和混合家庭形成的最重要因素,不同民族的子女在民族成分的选择上具有实用主义倾向,国家采取的把族际通婚作为个人婚姻权利看待的不干预立场有利于社会稳定等创新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五色四藩 豆瓣
作者: 乌云毕力格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7 - 7
《五色四藩——多语文本中的内亚民族史研究》分上下两编。
上编“多语文本与内亚关系研究”主要是内亚民族史相关的内容,涉及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天山北路卫拉特草原等区域的满蒙、蒙藏和满臧之间的政治关系,从时间上来讲,主要集中在清前期。本编共十一章,由十一篇独立的论文组成,分别为《明朝兵部档所见林丹汗与察哈尔蒙古》、《绰克图台吉的历史与历史记忆》、《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的满文档案及其流传》、《车臣汗汗位承袭的变化》、《清太宗与扎萨克图汗素班第的文书往来》、《康熙初年清朝对归降喀尔喀人的设旗编佐》、《外藩蒙古内扎萨克盟的雏形》、《1705年西藏事变的真相》、《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圆寂的真相》、《噶尔丹与藏传佛教上层》、《图尔扈特汗廷与西藏关系(1643—1732)》。
下编“蒙古历史地理研究”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是明末漠南蒙古喀喇沁、东土默特部的游牧地考证,第二是清初神秘的“察哈尔国”游牧地的考证,第三是17世纪上半叶中亚卫拉特人各部的游牧地考,第四是关于清代蒙古地图文献的点滴。共有六章,分别为《清初“察哈尔国”游牧所在》、《东土默特游牧地之变迁》、《三世达赖喇嘛圆寂地之地望》、《17世纪卫拉特各部游牧地之分布》、《日本天理图书馆所藏手绘蒙古游牧图及其价值》、《清代克什克腾旗的两幅游牧图》。
靺鞨、渤海与周边国家、部族关系史研究 豆瓣
作者: 马一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1 - 11
本书是唐研究基金会编委会2006年通过的惟一书稿。其研究的对象是6-10世纪活跃于东北亚地区的古代部族靺鞨及渤海政权与周边国家、部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涉和交流。书中主要考察了靺鞨部族及古代国家渤海的性质,探讨了靺鞨、渤海与周边国家、部族的关系,分析了靺鞨、渤 海在古代东北亚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中的角色与作用,将其作为揭示古代异文化、异民族在对抗、交流与融合中共生的一个实例,旨在为今天东北亚各国、各地区的相互理解与合作提供历史的参照,本书既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